CN111704312B -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4312B
CN111704312B CN202010520955.5A CN202010520955A CN111704312B CN 111704312 B CN111704312 B CN 111704312B CN 202010520955 A CN202010520955 A CN 202010520955A CN 111704312 B CN111704312 B CN 111704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haft
connecting section
aquatic plant
ditc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09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04312A (zh
Inventor
林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vqi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vqi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vqi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vqi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09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4312B/zh
Priority to CN202011328160.0A priority patent/CN112479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4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4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04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4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4/00Harvesting of underwater plants, e.g. harvesting of seawe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快的特点,同时具有便于推广,具备低成本、低能耗、少维护、高效率且具有过载防护的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在沟渠设置水生植物收集设备,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植物收集,所述收集设备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主动轴、第一伸缩架、连接在第一伸缩架输出端上的第二伸缩架及设置于第二伸缩架输出端的若干个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所述第一伸缩架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输入端,并且第一伸缩架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主动轴上,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伸缩架的两个输入端上设置有剪切销,本发明适用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沟渠是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重点,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水生植物生长环境温和,大面积疯长覆盖水体,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
目前,对于污染水体的治理,分别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通常是采用物理方法来清理沟渠污染物,如底泥疏浚,机械除藻、除草等方法;然而物理法处理污染物只能起到移除污染物的目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水污染的问题。化学法就是采用化学方法对污染河水进行净化,常采用投掷化学药品絮凝剂、除草剂等;然而化学法处理水体化学药品残留比较严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有:以悬浮填料为生物挂膜载体,研究生物膜技术对受污染沟渠污水的处理效果,该技术对于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但对于污染物种类比较复杂的水体局限性比较大;将外源微生物应用于黑臭水体,可以使水质明显变好,水体黑臭状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微生物对于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和自身的生存环境的限制,实施起来比较复杂;构建生态浮岛,运用水生动植物修复技术对水质进行治理,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水质,提高DO,降低氮磷指标,但是受植物生长周期的限制,净化效率较低,而且植物需定期收集;而微孔增氧曝气技术与传统的增氧方式相比,可以使深层水体均匀增氧,平衡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质,但是处理周期较长,效果不太明显。
同时,现有的适用于沟渠的水生植物收集设备,通常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联动辊体带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旋转进而实现对水体中植物及杂物等的收集,由于辊体缺少过载保护装置,在复杂多变的沟渠中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易过载或者卡住,当出现过载或卡住时,装置容易损坏导致使用寿命低;同时现有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的通常为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作业面积不可调,卡住时,后期排障困难,不能在复杂水域内作业,适用的水生植物种类较少,作业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快的特点,同时具有便于推广,具备低成本、低能耗、少维护、高效率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方法及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方法中水生植物收集设备具有过载保护、排障方便且作业面积可调的辊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在沟渠设置水生植物收集设备,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植物收集,所述收集设备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主动轴、第一伸缩架、连接在第一伸缩架输出端上的第二伸缩架及设置于第二伸缩架输出端的若干个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所述第一伸缩架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输入端,并且第一伸缩架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主动轴上,所述主动轴与第一伸缩架的两个输入端上设置有剪切销;
当正常运行时,主动轴通过剪切销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旋转对水草进行收集;
运行过程中,当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过载时,所述剪切销断开,主动轴相对水生植物收集装置继续旋转使得第一伸缩架的两个输入端间距增大,驱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回收减小作业半径,驱动第二伸缩架展开使得若干组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增大间距;
SS02、在沟渠设置沉泥装置,捕获沟渠的底泥;
SS03、在沟渠设置反硝化除磷装置,投放反硝化菌及聚磷菌达到对水体反硝化及去磷的目的;
SS04、在沟渠设置生态滤坝装置,形成过滤介质截留流向沟渠的外界水体中的悬浮物;
SS05、在沟渠设置转换拦截装置,拦截随水体流动的悬浮物;
SS06、沟渠中设置多个人工浮岛,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
SS07、沟渠设置多个曝气机,通过上射流使水体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提高了氧转移效率和充氧能力;
SS08、水体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增强水体修复能力,提高水质,减少有机物的沉积;
SS09、沟渠两岸设置人工湿地,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提升净化效果。
采用以上步骤后,本发明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运行过程中,当水生植物收集装置过载时,剪切销断开,主动轴相对水生植物收集装置继续旋转使得第一伸缩架的两个输入端间距增大,驱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回收减小作业半径,驱动第二伸缩架展开使得若干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增大间距,有效避免过载等引起装置卡死导致损坏的问题,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沟渠设置水生植物收集设备、沉泥装置、反硝化除磷装置、生态滤坝装置、曝气机、人工湿地以及投放复合微生物,具有使水体净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低成本、低能耗、少维护、高效率等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伸缩架两个输入端的其中一个铰接有第一连接段,另一个输入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相对套设于主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置有剪切销,并且所述剪切销延伸至主动轴内以使作为中间传动件;
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段配合的螺纹段;
正常运行时,所述主动轴通过剪切销联动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同步旋转,进而联动第二伸缩架及若干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同步旋转;
运行过程中,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过载时,所述剪切销断开,所述主动轴相对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转动,并通过螺纹段的配合驱动第二连接段相对主动轴轴向移动后将第一伸缩架沿主动轴径向回收以减小水生植物收集装置的作业半径,将第二伸缩架沿主动轴轴向展开,以增大水生植物收集装置之间的间隙。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当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卡住或者过载引起剪切销损坏,主动轴无法通过剪切销向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传递转矩;此时,主动轴继续旋转,避免卡住或者过载导致无法正常传动引起电机等传动装置及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损坏,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主动轴继续旋转的情况下,通过螺纹段驱动第一连接段或者第二连接段之间的间距减小或者增大,在第一伸缩架的作用下,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沿主动轴径向回收;在第二伸缩架的作用下,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沿主动轴轴向展开,将水生植物收集装置从卡住区域内移除,具有减小作业半径,避免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卡死,减少工作人员排障的困难度的功能,进一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伸缩架包括中间连接件、构成中间连接件输出端的输出连接板及分别构成第一伸缩架两个输入端的输入连接杆;
其中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横向铰接在中间连接件一端,并且该输入连接杆远离中间连接件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段上;另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横向铰接在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并且该输入连接杆远离中间连接件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段上;
所述输出连接板与所述中间连接件连接。第一伸缩架的结构设计,提升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稳固程度,另外使得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在沿主动轴径向移动时具有移动平稳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段上与第二连接段相对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段上与连接部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与螺纹段配合的丝杆螺母;
其中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段的铰接处设置于连接部上,另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段的铰接处设置于丝杆螺母上。第一连接段上的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段上的丝杆螺母相对设置并分别铰接有输入连接杆,具有使装置布局合理,提升运行稳定性的特点,另外通过设置丝杆螺母与螺纹段配合通过设置在第二连接段上朝向连接部的端部设置丝杆螺母与螺纹段配合,提升第二连接段移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动轴正向旋转使所述连接部与丝杆螺母之间的间距增大驱动中间连接件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沿主动轴轴向展开,并沿主动轴径向朝主动轴移动;
所述主动轴逆向旋转使所述连接部与丝杆螺母之间的间距减小驱动中间连接件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沿主动轴轴向收纳,并沿主动轴径向远离主动轴。两个连接杆配合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形成三角形连接结构,具有提升装置的结构强度的特点;通过设置主动轴正向旋转使连接部与丝杆螺母之间的间距增大驱动中间连接件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朝向主动轴移动,具有减小装置的装配面积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呈反向同轴心线的固定在输出连接板的两端面上,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与第二伸缩架的一输入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安装架与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输出连接板上呈反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并且两个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安装架连接第二伸缩架的两个输入端,具有提升装置冗余性及可靠性的特点,同时,具有可控程度高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的外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座,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上的连接座及第二连接段上的连接座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杆;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上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并且该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套设在与第一连接段相对的第一伸缩杆输出端;另一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上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并且该第二伸缩杆另一端套设在与第二连接段相对的第一伸缩杆输出端。通过在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的外端分别设置连接座,并且在连接座上设置第二伸缩杆,并且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套设在相对的第一伸缩杆输出端,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在沿主动轴径向移动时的平稳性,同时增加水生植物收集装置的支撑点,提升装置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若干个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呈线性排列的安装于第二伸缩架的移动端。呈线性排列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具有伸缩范围广,区域调节精准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有通孔,位于所述丝杆段左端的主动轴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所述剪切销穿过其中一组所述定位孔延伸至通孔内。通过设置通孔及定位孔与剪切销配合,具有方便拆装,便于维护的特点;同时多组定位孔的结构设计,当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周向固定后,移除剪切销,旋转主动轴通过螺纹段驱动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之间的间距减小或者增大至需要后,使用人员可以选择需要的定位孔与通孔安装剪切销,以实现对水草收集装置的作业面积的调整,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动轴上还设置有限制第一连接段轴向移动的挡座,所述挡座与所述主动轴可拆卸连接。设置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段轴向移动的挡座,具有使装置布局合理,提升装置运行可靠程度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段或第二连接段与主动轴的传动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所示:1、主动轴;2、第一伸缩架;21、中间连接件;22、输出连接板;23、输入连接杆;3、第一伸缩杆;31、安装架;4、第二伸缩架;5、水生植物收集装置;6、第一连接段;61、连接部;7、第二连接段;71、丝杆螺母;8、剪切销;9、螺纹段;10、连接座;11、第二伸缩杆;12、通孔;13、定位孔;14、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01、在沟渠设置水生植物收集设备,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植物收集,所述收集设备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主动轴1、第一伸缩架2、连接在第一伸缩架2输出端上的第二伸缩架4及设置于第二伸缩架4输出端的若干个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所述第一伸缩架2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输入端,并且第一伸缩架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主动轴1上,所述主动轴1与第一伸缩架2的两个输入端上设置有剪切销8;
当正常运行时,主动轴1通过剪切销8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旋转对水草进行收集;
运行过程中,当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过载时,所述剪切销8断开,主动轴1相对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继续旋转使得第一伸缩架2的两个输入端间距增大,驱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回收减小作业半径,驱动第二伸缩架4展开使得若干组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增大间距;
SS02、在沟渠设置沉泥装置,捕获沟渠的底泥;
SS03、在沟渠设置反硝化除磷装置,投放反硝化菌及聚磷菌达到对水体反硝化及去磷的目的;
SS04、在沟渠设置生态滤坝装置,形成过滤介质截留流向沟渠的外界水体中的悬浮物;
SS05、在沟渠设置转换拦截装置,拦截随水体流动的悬浮物;
SS06、沟渠中设置多个人工浮岛,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
SS07、沟渠设置多个曝气机,通过上射流使水体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提高了氧转移效率和充氧能力;
SS08、水体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增强水体修复能力,提高水质,减少有机物的沉积;
SS09、沟渠两岸设置人工湿地,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提升净化效果。
其中,水生植物收集设备通常为安装有收集装置的特种船只,漂浮在水面上,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联动辊体带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旋转进而实现对水体中植物及杂物等的收集,并且设置有用于接收来自收集装置收集物料的传动组件,并且通过传送组件传动至船只上的指定区域内储存。
沉泥装置为一体化装置,外壳结构采用3mm厚304不锈钢,垂直于水流方向采用304不锈钢滤网,网眼尺寸为2*3mm;尺寸为0.5*1*0.5m,实际沟渠快递不足1m的,应适当在安装区域进行拓展;沟渠宽度超过1m的,可对安装区域进行填充,以保证装置效果;安装井底部采用15mm厚C15素混凝土,安装井壁采用砖砌结构;填料以活性炭为主要材料,以砾石、砂石、沸石、陶粒等为辅助材料构筑而成,填料每6个月进行更换。
反硝化除磷装置为一体化装置,含前置植生袋、膜系统、反硝化模块、除磷模块五部分,外壳结构采用3mm厚304不锈钢,垂直于水流方向采用304不锈钢滤网,网眼尺寸为2*2mm;尺寸为1.5*1*0.5m,实际沟渠快递不足1m的,应适当在安装区域进行拓展;沟渠宽度超过1m的,可对安装区域进行填充,以保证装置效果;安装井底部采用15mm厚C15素混凝土,安装井壁采用砖砌结构;填料以活性炭为主要材料,以砾石、砂石、沸石、陶粒等为辅助材料构筑而成,填料每6个月进行更换。
生态滤坝由钢丝网箱、填料、4#角钢、微生物床、隔离网、固定桩等组成;生态滤坝一尺寸为3.0m*2.0m*1.3m;生态滤坝二尺寸为4.0m*2.0m*1.3m;填料选择以坚硬、耐用、不易碎为主,采用砾石、沸石、陶粒等;网箱的组装是讲表面绑扎在一起,网格直径为2-5mm;生态滤坝安装前需对河床底部进行平整,若淤泥层过厚需对淤泥层进行处理。
转换拦截装置由水泥墙体、填料、不锈钢等组成,分为汇水区、吸附拦截区、储水排水渠三个区域;转换拦截装置尺寸为1.3*1.3*0.6m;填料选择以坚硬、耐用、不易碎为主,采用砾石、沸石、陶粒等。
浮岛采用菱形组合浮岛,单体浮岛尺寸约11m2,主要由浮盆及尼龙网组成,浮盆内种挺水植物,尼龙网(2*2cm)上种浮水植物(香菇草)浮岛外围连接采用De50PE管进行加固塑性,浮盆连接采用插口,浮框用弯头焊接,PE管为DN50直管,包含弯头、三通、扎带等配件;相邻浮盆连接时,把卡扣对准浮盆上连接卡洞,用工具(小榔头、老虎钳等)对准卡扣背侧敲入卡洞中,即连接完毕;浮岛组装完毕,外侧使用DN32镀锌钢管至少需打入河床1.5m,钢管桩上设置T型PPR管浮子,另在靠近驳岸一侧设置膨胀螺丝及牵拉绳索与驳岸固定在一起;种植植物时,Ф330圆形浮盆内放置陶粒,以使植物能更好的存货发芽;路易斯安那鸢尾种植2-3/盆,黄菖蒲种植密度1-2株/盆
曝气机采用FPQ浮筒式曝气搅拌机;复合微生物采用能快速有效分解各种有机污染物、能快速消除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恶臭物质,可以采用改善COD、BOD5、TOC、氨氮、总磷及有效消除污泥膨胀减少污泥量改善水质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采用以上步骤后,本发明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运行过程中,当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过载时,剪切销6断开,主动轴1相对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继续旋转使得第一伸缩架2的两个输入端间距增大,驱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回收减小作业半径,驱动第二伸缩架4展开使得若干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增大间距,有效避免过载等引起装置卡死导致损坏的问题,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沟渠设置水生植物收集设备、沉泥装置、反硝化除磷装置、生态滤坝装置、曝气机、人工湿地以及投放复合微生物,具有水体净化程度高,便于推广,低成本、低能耗、少维护、高效率等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伸缩架2两个输入端的其中一个铰接有第一连接段6,另一个输入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段7,所述第一连接段6和第二连接段7相对套设于主动轴1上,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设置有剪切销8,并且所述剪切销8延伸至主动轴1内以使作为中间传动件;
所述主动轴1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段7配合的螺纹段9;
正常运行时,所述主动轴1通过剪切销8联动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同步旋转,进而联动第二伸缩架4及若干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同步旋转;
运行过程中,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过载时,所述剪切销8断开,所述主动轴1相对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转动,并通过螺纹段9的配合驱动第二连接段7相对主动轴1轴向移动后将第一伸缩架2沿主动轴1径向回收以减小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的作业半径,将第二伸缩架4沿主动轴1轴向展开,以增大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伸缩架2包括中间连接件21、构成中间连接件21输出端的输出连接板22及分别构成第一伸缩架2两个输入端的输入连接杆23;
其中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横向铰接在中间连接件21一端,并且该输入连接杆23远离中间连接件21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段6上;另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横向铰接在中间连接件21的另一端;并且该输入连接杆23远离中间连接件2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段7上;
所述输出连接板22与所述中间连接件21连接。第一伸缩架2的结构设计,提升装置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稳固程度,另外使得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在沿主动轴1径向移动时具有移动平稳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与第二连接段7相对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61,所述第二连接段7上与连接部61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与螺纹段9配合的丝杆螺母71;
其中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与第一连接段6的铰接处设置于连接部61上,另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段7的铰接处设置于丝杆螺母71上。第一连接段6上的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段7上的丝杆螺母71相对设置并分别铰接有输入连接杆23,具有使装置布局合理,提升运行稳定性的特点,另外通过设置丝杆螺母71与螺纹段9配合通过设置在第二连接段7上朝向连接部61的端部设置丝杆螺母71与螺纹段9配合,提升第二连接段7移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动轴1正向旋转使所述连接部61与丝杆螺母71之间的间距增大驱动中间连接件21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朝向主动轴1移动;
所述主动轴1逆向旋转使所述连接部61与丝杆螺母71之间的间距减小驱动中间连接件21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远离主动轴1。两个输入连接杆23与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形成的稳固连接结构,具有提升装置的结构强度的特点;通过设置主动轴1正向旋转使连接部61与丝杆螺母71之间的间距增大驱动中间连接件21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朝向主动轴1移动,具有减小装置的装配面积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伸缩杆3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3与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呈反向同轴心线的固定在输出连接板22的两端面上,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3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1,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31与第二伸缩架4的一输入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安装架31与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输出连接板22上呈反向设置的第一伸缩杆3,并且两个第一伸缩杆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安装架31连接第二伸缩架4的两个输入端,具有提升装置冗余性及可靠性的特点,同时,具有可控程度高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的外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座10,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的连接座10及第二连接段7上的连接座10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1;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伸缩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的连接座10固定连接,并且该第二伸缩杆11的另一端连接在套设在与第一连接段6相对的第一伸缩杆3输出端;另一个所述第二伸缩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7上的连接座10固定连接,并且该第二伸缩杆11另一端套设在与第二连接段7相对的第一伸缩杆3输出端。通过在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的外端分别设置连接座10,并且在连接座10上设置第二伸缩杆11,并且第二伸缩杆11的输出端套设在相对的第一伸缩杆3输出端,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在沿主动轴1径向移动时的平稳性,同时增加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的支撑点,提升装置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若干个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呈线性排列的安装于第二伸缩架4的移动端。呈线性排列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具有伸缩范围广,区域调节精准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段6设置有通孔12,位于所述丝杆段左端的主动轴1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13,所述剪切销8穿过其中一组所述定位孔13延伸至通孔12内。通过设置通孔12及定位孔13与剪切销8配合,具有方便拆装,便于维护的特点。通过设置通孔12及定位孔13与剪切销8配合,具有方便拆装,便于维护的特点;同时多组定位孔13的结构设计,当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周向固定后,移除剪切销8,旋转主动轴1通过螺纹段9驱动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之间的间距减小或者增大至需要后,使用人员可以选择需要的定位孔13与通孔12安装剪切销8,以实现对水草收集装置5的作业面积的调整,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动轴1上还设置有限制第一连接段6轴向移动的挡座14,所述挡座14与所述主动轴1可拆卸连接。设置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段6轴向移动的挡座14,挡座14与主动轴1销接,具有使装置布局合理,提升装置运行可靠程度的特点。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主动轴1与外部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将该水生植物收集设备移动至指定区域内,当需要调整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的作业面积时,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周向固定,并且旋转主动轴1,通过螺纹段9与丝杆螺母71配合调整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之间的间距,当间距增大使得第一伸缩架2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朝向主动轴1移动减小径向作业面积;当间距减小使得第一伸缩架2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远离主动轴1移动增大径向作业面积;待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的径向作业面积调整至需要后,在相应的通孔12及定位孔13内插入剪切销8即可将主动轴1及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固定连接。本装置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的作业面积可调具有组合性及适用性高的特点,提升了作业效率。
当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卡住或者过载引起剪切销8损坏,主动轴1无法通过剪切销8向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传递转矩;此时,主动轴1继续旋转,避免卡住或者过载导致无法正常传动引起电机等传动装置及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损坏,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主动轴1继续旋转的情况下,通过螺纹段9驱动第一连接段6或者第二连接段7之间的间距减小或者增大,在第一伸缩架2的作用下,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沿主动轴1径向回收;在第二伸缩架4的作用下,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沿主动轴1轴向展开,将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从卡住区域内移除,具有减小作业半径,避免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卡死,减少工作人员排障的困难度的功能,进一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S01、在沟渠设置水生植物收集设备,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植物收集,所述收集设备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包括主动轴(1)、第一伸缩架(2)、连接在第一伸缩架(2)输出端上的第二伸缩架(4)及设置于第二伸缩架(4)输出端的若干个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所述第一伸缩架(2)包括活动连接的两个输入端,并且第一伸缩架(2)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在主动轴(1)上,所述主动轴(1)与第一伸缩架(2)的两个输入端上设置有剪切销(8);
当正常运行时,主动轴(1)通过剪切销(8)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旋转对水草进行收集;
运行过程中,当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过载时,所述剪切销(8)断开,主动轴(1)相对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继续旋转使得第一伸缩架(2)的两个输入端间距增大,驱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回收减小作业半径,驱动第二伸缩架(4)展开使得若干组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增大间距;
SS02、在沟渠设置沉泥装置,捕获沟渠的底泥;
SS03、在沟渠设置反硝化除磷装置,投放反硝化菌及聚磷菌达到对水体反硝化及去磷的目的;
SS04、在沟渠设置生态滤坝装置,形成过滤介质截留流向沟渠的外界水体中的悬浮物;
SS05、在沟渠设置转换拦截装置,拦截随水体流动的悬浮物;
SS06、沟渠中设置多个人工浮岛,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
SS07、沟渠设置多个曝气机,通过上射流使水体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提高了氧转移效率和充氧能力;
SS08、水体中投放复合微生物,增强水体修复能力,提高水质,减少有机物的沉积;
SS09、沟渠两岸设置人工湿地,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提升净化效果;
SS01步骤中的所述第一伸缩架(2)两个输入端的其中一个铰接有第一连接段(6),另一个输入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段(7),所述第一连接段(6)和第二连接段(7)相对套设于主动轴(1)上,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设置有剪切销(8),并且所述剪切销(8)延伸至主动轴(1)内以使作为中间传动件;
所述主动轴(1)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段(7)配合的螺纹段(9);
正常运行时,所述主动轴(1)通过剪切销(8)联动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同步旋转,进而联动第二伸缩架(4)及若干组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同步旋转;
运行过程中,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过载时,所述剪切销(8)断开,所述主动轴(1)相对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转动,并通过螺纹段(9)的配合驱动第二连接段(7)相对主动轴(1)轴向移动后将第一伸缩架(2)沿主动轴(1)径向回收以减小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的作业半径,将第二伸缩架(4)沿主动轴(1)轴向展开,以增大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一伸缩架(2)包括中间连接件(21)、构成中间连接件(21)输出端的输出连接板(22)及分别构成第一伸缩架(2)两个输入端的输入连接杆(23);
其中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横向铰接在中间连接件(21)一端,并且该输入连接杆(23)远离中间连接件(21)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段(6)上;另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横向铰接在中间连接件(21)的另一端;并且该输入连接杆(23)远离中间连接件(2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接段(7)上;
所述输出连接板(22)与所述中间连接件(21)连接;
所述收集设备还包括第一伸缩杆(3),所述第一伸缩杆(3)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3)与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呈反向同轴心线的固定在输出连接板(22)的两端面上,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3)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1),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31)与第二伸缩架(4)的一输入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安装架(31)与的另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段(6)及第二连接段(7)的外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座(10),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的连接座(10)及第二连接段(7)上的连接座(10)分别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1);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伸缩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的连接座(10)固定连接,并且该第二伸缩杆(11)的另一端连接在套设在与第一连接段(6)相对的第一伸缩杆(3)输出端;另一个所述第二伸缩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7)上的连接座(10)固定连接,并且该第二伸缩杆(11)另一端套设在与第二连接段(7)相对的第一伸缩杆(3)输出端;
所述主动轴(1)上还设置有限制第一连接段(6)轴向移动的挡座(14),所述挡座(14)与所述主动轴(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6)上与第二连接段(7)相对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61),所述第二连接段(7)上与连接部(61)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与螺纹段(9)配合的丝杆螺母(71);
其中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与第一连接段(6)的铰接处设置于连接部(61)上,另一个所述输入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段(7)的铰接处设置于丝杆螺母(7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正向旋转使所述连接部(61)与丝杆螺母(71)之间的间距增大驱动中间连接件(21)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沿主动轴(1)轴向展开,并沿主动轴(1)径向朝主动轴(1)移动;
所述主动轴(1)逆向旋转使所述连接部(61)与丝杆螺母(71)之间的间距减小驱动中间连接件(21)联动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沿主动轴(1)轴向收纳,并沿主动轴(1)径向远离主动轴(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水生植物收集装置(5)呈线性排列的安装于第二伸缩架(4)的移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6)设置有通孔(12),位于所述丝杆段左端的主动轴(1)上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13),所述剪切销(8)穿过其中一组所述定位孔(13)延伸至通孔(12)内。
CN202010520955.5A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Active CN111704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0955.5A CN111704312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CN202011328160.0A CN112479385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生态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0955.5A CN111704312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8160.0A Division CN112479385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生态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4312A CN111704312A (zh) 2020-09-25
CN111704312B true CN111704312B (zh) 2020-12-11

Family

ID=725395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8160.0A Active CN112479385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生态水处理装置
CN202010520955.5A Active CN111704312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8160.0A Active CN112479385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生态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47938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4376Y (zh) * 2002-12-16 2004-02-25 袁方 船用可调节漂浮物收集网
CN101725138A (zh) * 2008-10-16 2010-06-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防缠绕的水生植物打捞机构
CN105164341A (zh) * 2013-03-01 2015-12-16 拉莫尔公司 收集油的设备
CN110952514A (zh) * 2019-12-07 2020-04-03 科劲国际(西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打捞的河流污水处理船
CN111042078A (zh) * 2019-12-29 2020-04-21 泗洪仁益自来水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污栅栏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2030B2 (ja) * 1990-09-28 1995-11-08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水草カッター装置
CA2193266C (fr) * 1996-12-20 1999-11-09 Gilles Duchesneau Barriere marine antipollution
CN101586570B (zh) * 2009-04-22 2010-12-29 李新桥 淤泥泵过载保护结构
CN103046520B (zh) * 2011-10-12 2015-07-01 石伟 弧形伸缩式双层网筛的水上捞油机
CN103224010B (zh) * 2013-05-13 2015-04-1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趸船式河流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103362110B (zh) * 2013-06-24 2015-04-01 河海大学 自适应可变栅条间距和长度的拦污装置
US20150083670A1 (en) * 2013-09-25 2015-03-26 Doug Jackson Rotating aqueous harvester
CN204527553U (zh) * 2015-03-12 2015-08-05 重庆交通大学 漂浮垃圾捕集船
CN104860424A (zh) * 2015-05-18 2015-08-26 夏波 潲水环保分类回收设备
CN204822013U (zh) * 2015-05-19 2015-12-02 明佳兴 一种水面清洁船
CN204898634U (zh) * 2015-07-26 2015-12-23 安庆市港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水面清洁船的水藻抓斗装置
CN105350506A (zh) * 2015-11-15 2016-02-24 郑州华林清污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机械清污耙斗的多倍率起升机构
CN206886596U (zh) * 2017-04-07 2018-01-16 吴康 一种空间并联剪式机构升降平台
CN107046931B (zh) * 2017-06-05 2023-09-29 河北曙光天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植物的一体化收割打捞装置
CN206895233U (zh) * 2017-06-27 2018-01-19 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沉水植物手动收割装置
CN107059824A (zh) * 2017-06-28 2017-08-18 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 一种水中垃圾捡拾器
CN107868550A (zh) * 2017-10-30 2018-04-03 海南科维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渔网防护胶、防护涂料及其浸涂方法
CN207919517U (zh) * 2017-12-05 2018-09-28 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水草打捞工具杆
CN107882004A (zh) * 2017-12-05 2018-04-06 郭宇 一种多功能水文测验河道清理装置
CN108360477B (zh) * 2018-03-16 2019-11-26 河海大学 一种可调节尺寸与形态的漂浮物拦截装置
CN208105215U (zh) * 2018-04-09 2018-11-16 河北亚禹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栅前清污机
CN208183689U (zh) * 2018-04-23 2018-12-04 扬州浪涛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藻围隔收集装置
CN108934645A (zh) * 2018-06-06 2018-12-07 蒙城县京徽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可调式育苗架
CN108442350A (zh) * 2018-06-07 2018-08-24 漳州龙文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伸长的生态环保用打捞杆
CN208515794U (zh) * 2018-06-27 2019-02-19 安徽佳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浮游污染物清污船
CN108914898A (zh) * 2018-08-24 2018-11-30 刘运佳 一种水利发电站用水中垃圾清理装置
CN109278948B (zh) * 2018-11-23 2020-09-04 广东千秋伟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湖泊水草收割和水面垃圾打捞两用船
CN209390689U (zh) * 2018-12-29 2019-09-17 泰州市力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水草收割台和收获机
CN210212736U (zh) * 2019-05-28 2020-03-31 镇江金叶螺旋桨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清理缠绕水草的螺旋桨
CN110901842B8 (zh) * 2019-12-11 2020-11-27 高燕妮 一种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
CN111114706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广州航海学院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船及其涡旋驱动组件
CN111236191B (zh) * 2020-02-26 2021-05-11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用于水渠漂浮污染物的打捞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4376Y (zh) * 2002-12-16 2004-02-25 袁方 船用可调节漂浮物收集网
CN101725138A (zh) * 2008-10-16 2010-06-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防缠绕的水生植物打捞机构
CN105164341A (zh) * 2013-03-01 2015-12-16 拉莫尔公司 收集油的设备
CN110952514A (zh) * 2019-12-07 2020-04-03 科劲国际(西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打捞的河流污水处理船
CN111042078A (zh) * 2019-12-29 2020-04-21 泗洪仁益自来水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污栅栏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4312A (zh) 2020-09-25
CN112479385B (zh) 2022-12-23
CN112479385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1269C (zh) 一种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055754B (zh) 一种强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循环零价铁生物滤池
CN102101736B (zh) 一种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01638288B (zh) 滤布防堵塞强化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942568U (zh) 生化膜自动曝气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101638264B (zh) 海绵防堵塞强化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0526387B (zh) 一种基于充氧式复合纤维人工水草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
CN102020399B (zh) 生活污水u型溢流式土壤渗滤处理装置
CN110790451A (zh) 黑臭水治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处理黑臭水的方法
CN111704312B (zh) 一种沟渠生态水处理方法
CN212025107U (zh) 一种高效潜流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12279382A (zh) 一种河道水处理系统
CN204384946U (zh) 碳素纤维和人工水草复合型排污口水质原位净化装置
CN111115980A (zh) 一种高效潜流的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1675452B (zh) 一种基于纳米耦合材料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CN201873597U (zh) 生活污水u型溢流式土壤渗滤处理装置
CN113387509B (zh) 一种多级农田排水沟渠生态修复系统
CN213506200U (zh) 一种长度可调的水体复氧装置
CN104803489B (zh) 蝇蛆甲壳素及微生物污水处理和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12028387B (zh) 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
CN210367351U (zh) 一种生活污水高负荷渗滤处理系统
CN210481156U (zh) 一体化河道农村污水治理装置
CN206607083U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模块化治理装置
CN201952327U (zh) 用于除污的人工湿地
CN213569733U (zh) 一种河道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