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3275A - 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3275A
CN111703275A CN202010191599.7A CN202010191599A CN111703275A CN 111703275 A CN111703275 A CN 111703275A CN 202010191599 A CN202010191599 A CN 202010191599A CN 111703275 A CN111703275 A CN 111703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trol
exhaust device
air quantity
contro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15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弗洛特曼
G.莱奥波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1703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3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5Control members, e.g. levers or kno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B60H2001/3478Details of actuators acting on additional damper do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排气装置(1)。本发明提出,将用于控制穿过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量的能够枢转的控制活门(10、11)和用于横向地偏转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的气流的空气引导元件(31)以能够枢转的方式支承在具有支撑面轮廓的空心体(5)处,并且将所述控制活门(10、11)的和所述空气引导元件(31)的驱动器(26、34)安放在所述空心体(5)中。所述空心体(5)与所述控制活门(10、11)、所述空气引导元件(31)和所述驱动器(26、34)一起形成独立的并且能够预装配的结构组。

Description

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气装置用于给机动车的乘客室通风、加热和(必要时)冷却机动车的乘客室。所述排气装置通常凹进地例如布置在仪表板的左侧和右侧和/或中央、布置在中控台中或者布置在机动车的别的位置处,从而使得该排气装置的空气逸出开口与在该机动车的乘客室中的中控台的、仪表板的或者类似物的上表面齐平。
公开文件DE 10 2007 037 273 A1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空气通道的排气装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中分别布置有能够枢转的控制活门,利用所述控制活门能够减小穿过相应的空气通道的空气通过横截面并且能够封闭所述空气通道。为了控制流动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的空气量,已知的排气装置具有布置在横向外侧的凸轮控制装置,所述凸轮控制装置具有能够旋转的控制盘,该控制盘具有两个控制凸轮,当所述控制盘被旋转时,所述控制凸轮分别通过杠杆传动机构枢转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中的两个控制活门。所述控制凸轮弧形地以变化的半径围绕该控制盘的旋转轴线伸展。所述两个控制凸轮如此成形,使得当该控制盘旋转时,其中一个控制活门首先关闭,当继续旋转时,另一个控制活门关闭并且所述其中一个控制活门再次打开,然后,所述其中一个控制活门再次关闭,从而使得两个控制活门能够被打开、被关闭并且可选地所述两个控制活门中的一个控制活门能够被打开并且另一个控制活门能够被关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两个空气通道的、结构紧凑的排气装置。
根据本发明,这个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到解决。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具有两个空气通道,所述两个空气通道分别具有空气量控制元件,能够如此调节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使得能够减小并且优选地也能够关断流动穿过相应的空气通道的空气量。
所述两个空气通道朝向空气逸出开口倾斜地朝向彼此伸展,从而使得流动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的并且通过所述空气逸出开口流出的气流汇合成共同的逸出气流。流动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的空气量的比例影响所述共同的逸出气流从所述排气装置中流出的方向。
所述两个空气通道尤其是在纵向区段中(参照所述穿流方向)完全分开。然而,也能够考虑的是,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例如在侧面区段中相互连接。
为了控制流动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的空气量的比例,本发明提出两个机械的控制装置,所述两个控制装置布置在该排气装置的两个空气通道之间。由此,所述两个控制装置能够节省空间地安放在所述排气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之间,所述控制装置的另外的部分能够例如也位于所述空气通道中或者伸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
第一控制装置使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移动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流动穿过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空气量,第二控制装置使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移动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影响流动穿过所述第二空气通道的空气量。所述两个控制装置能够彼此独立地移动,优选地,所述两个控制装置相互联接,从而使得它们共同被移动,其中,所述移动能够是异步的或者是同步的。
本发明的一种构型方案为每个控制装置都设置凸轮控制装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具有第一凸轮控制装置,该第一凸轮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的第一控制凸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具有第二凸轮控制装置,该第二凸轮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的第二控制凸轮。通过独立地或者共同地移动所述两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凸轮被移动并且所述控制凸轮使所述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移动,从而使得流动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的空气量能够被控制并且优选地通过关闭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也能够被关断。
本发明的一种构型方案提出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被引导的和/或能够旋转的具有第一控制凸轮的控制元件和/或具有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被引导的和/或能够旋转的具有第二控制凸轮的控制元件,其中,所述两个控制装置能够具有共同的具有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控制凸轮的控制元件或者两个控制装置能够分别具有自己的控制元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元件具有关闭位态、打开位态、第一和第二关闭与打开位态,在所述关闭位态上,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都是关闭的,在所述打开位态上,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都是打开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关闭与打开位态上,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是打开的并且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是关闭的,反之亦然。“打开”指的是相应的空气通道的空气通过横截面是敞开的,“关闭”指的是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隔断所述空气通道。在中间位态上,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部分地封锁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从而使得所述空气通道的空气通过横截面在关闭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时减小,在打开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时增大。
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例如能够是滑阀,所述滑阀能够如此被推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使得它们减小和隔断所述空气通过横截面,并且在相反的移位方向上增大和打开所述空气通过横截面。本发明的一种构型方案设置能够枢转的控制活门作为空气量控制元件,能够通过使控制元件移位或者旋转使所述控制活门枢转,所述控制活门根据其枢转位态释放、部分地隔断并且优选也完全隔断相应的空气通道的空气通过横截面。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的别的实施方式是可能的,也可能的是,为所述两个空气通道设置不同的空气量控制元件。
能够移位的控制元件优选能够横向于穿过所述排气装置和/或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的穿流方向移位。当能够枢转的控制活门作为空气量控制元件时,所述能够移位的控制元件优选能够平行于所述控制活门的枢转轴线移位。
本发明的一种构型方案设置电机式驱动器,其具有电动机和用于驱动所述两个控制装置的旋转平移转换传动机构。所述旋转平移转换传动机构例如具有齿条,利用正齿轮或者蜗杆驱动所述齿条。同样地,例如能够旋转式驱动的凸块或者曲柄连杆机构能够作为旋转平移转换传动机构。所述列举是示例性的,并不详尽。
本发明的一种构型方案设置空心体,该空心体布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之间。所述空心体例如能够是被环流的主体,该被环流的主体将共同的空气通道在沿着穿流方向被限界的区段上或者在其沿着穿流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划分为两个空气通道。尤其是,一个或者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布置在所述空心体处,和/或所述控制装置布置在所述空心体处或者中。例如,作为空气量控制元件的能够枢转的控制活门以能够枢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空心体处或者作为空气量控制元件的滑阀以能够移位的方式在所述空心体处被引导,和/或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元件以能够移位的方式在所述空心体处或者中被引导和/或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受到支承。该控制装置的驱动器同样能够完全地或者该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布置在所述空心体处或者中。所述空心体能够与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和/或所述控制装置和/或所述驱动器和/或该驱动器的一部分一起实施为独立的并且能够预装配的结构组,该结构组已布置在或者被布置在该排气装置的共同的空气通道或者壳体中。
为了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偏转所述逸出气流,本发明的一种构型方案设置空气引导元件,利用所述空气引导元件能够使横向于所述两个空气通道朝向所述空气逸出开口倾斜地朝向彼此伸展的方向穿过所述排气装置的气流转向。所述排气装置能够具有与两个空气通道的一个或者多个共同的空气引导元件或者能够在每个空气通道中都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空气引导元件。
优选地,用于使该空气引导元件移动的驱动器同样布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之间的中间空间中。
所述空气引导元件和/或其驱动器或者驱动器的一部分同样能够布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之间的空心体处或者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在上文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实施方式和构型方案以及在下文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绘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能够以相应给出的或者绘出的组合、还能够以原则上任意的别的组合或者单独地应用。本发明的不具有一项从属权利的所有特征的实施方式是可能的。一项权利要求的单个的特征能够由别的已公开的特征或者特征组合代替。本发明的不具有实施例的所有特征、而是具有实施例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的原则上任意一部分必要时结合一个或者多个其他实施例的一个、多个或者所有特征的实施方式是可能的。
在下文中,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两个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 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的简化的示意性纵向截面;
图2 图1中的排气装置的滑阀的视图;和
图3 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1对应的纵向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1具有管状的壳体2,其在一端部处具有进气口3,在对置的端部处具有排气口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是矩形管状的,进气口3和排气口4是矩形的,然而,壳体2的、进气口3的和/或排气口4的别的横截面也是可能的。壳体2在进气口3与排气口4之间向外拱曲,从而使得从进气口3来看,该壳体的横截面首先增大、然而朝向排气口4再次减小。所述横截面仅在在这里被称为高度的方向上增大,也就是说,壳体2向上和向下增大。在其横向上,壳体2保持相同的宽度。壳体2实际上是向上向下增大还是在横向方向上增大,取决于壳体2的安装位置。在图1中示出的纵向截面在从进气口3到排气口4的穿流方向上延伸。穿过排气装置1的壳体2的穿流方向在这里被称为纵向方向。
排气装置1设置用于给未示出的机动车的乘客室通风,并且为此目的而设置用于凹进地安装到该机动车的未示出的仪表板、未示出的中控台或者类似物中。“凹进”表示,排气装置1位于该仪表板的、该中控台的或者类似物的背离所述乘客室的侧中或者上,并且进气口3的边缘与该仪表板的、该中控台的或者类似物的面向所述乘客室的侧或者上表面齐平。本发明不排除排气装置1的别的布置。
在排气装置1的壳体2中布置有空心体5,该空心体具有对称的支撑面轮廓并且在壳体2的宽度的方向上延伸。对于较宽的壳体2,能够在空心体5的一侧上或者两侧上在壳体2中布置未示出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优选具有与空心体5相同的轮廓并且在壳体2的宽度的方向上如此延长空心体5,使得空心体5与所述填充体一起占据壳体2的整个内部宽度。由此,无论壳体2的宽度如何,只要该壳体至少与空心体5同样宽,则同一空心体5总是能够在必要时与一个或者多个填充体一起布置在壳体2中。空心体5既不必对称地、也无需完全地被封闭。
空心体5位于壳体2的纵向区段中,在该纵向区段中,壳体2向外(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中即向上和向下)拱曲,并且壳体2的横截面增大。空心体5将壳体2分为两个空气通道6、7,所述空气通道在这里被称为第一空气通道6和第二空气通道7。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空气通道6、7具有同样为矩形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具有在其长度上近似恒定的横截面,其中,这个几何形状对于本发明而言不是强制性的。从壳体2的进气口3出发,两个空气通道6、7首先倾斜地在壳体2的纵向方向上彼此分开地伸展,然后相互平行地伸展一段距离,接着在壳体2的排气口4的方向上倾斜地再次朝向彼此伸展。在排气口4处或者在穿流方向上在排气口4之前不远处,两个空气通道6、7再次汇合,从而使得气流穿过两个空气通道6、7倾斜地汇流并且汇合成共同的逸出气流。两个空气通道6、7的靠近排气口4的端部在这里也被称为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逸出开口8、9,其中,空气逸出开口8、9在所述穿流方向上位于排气口4之前不远处或者能够共同形成排气口4。空气通道6、7的横截面能够、但是不必在垂直于附图平面的方向上始终不变。尤其是,所述横截面也能够在侧面区段中结合。
壳体2同样能够理解为空气通道,该壳体的进气口3和排气口4能够理解为空气进入开口和空气逸出开口。在这里使用不同的术语用以区分和明确命名。
在空心体5的面向进气口3的端部处布置有作为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两个能够枢转的控制活门10、11,为了进行区分并且为了配属给两个空气通道6、7,所述控制活门和所述空气量控制元件在这里也被称为第一控制活门10、第二控制活门11、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12和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13。控制活门10、11以能够围绕枢转轴线14枢转的方式支承在空心体5处,所述枢转轴线在壳体2的宽度的方向上延伸。形成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控制活门10、11能够在关闭位态与打开位态之间往复枢转,在所述关闭位态上,所述控制活门向外从空心体5中突出并且隔断分别配属的空气通道6、7,所述打开位态贴靠在空心体5处,在所述打开位态上,控制活门10、11释放空气通道6、7的穿流横截面。控制活门10、11的关闭位态在图1中利用实线示出,打开位态利用虚线示出。
控制杆15从控制活门10、11伸入到所述空心体中,所述控制杆啮合到滑阀18的控制凸轮16、17中,所述滑阀以能够在壳体2的宽度的方向上或者说平行于控制活门10、11的枢转轴线14移位的方式在空心体5中被引导。在图2中在穿过壳体2的进气口3看向滑阀18的观察方向的视角中画出了具有控制凸轮16、17的滑阀18,从而能够看到两个控制凸轮16、17的走向。通常,滑阀18也能够被理解为控制元件35,该控制元件以能够在壳体2的宽度的方向上或者说平行于控制活门10、11的枢转轴线14移位的方式在空心体5中被引导。
如图2所示,在图2中从左向右来看,控制、移动或者说枢转第一控制活门10的第一控制凸轮16首先具有第一区段19,该第一区段在滑阀18的移位方向上伸展,第二区段20紧接着所述第一区段,该第二区段倾斜地在第二控制凸轮17的方向上伸展,第三区段21紧接着所述第二区段,该第三区段再次在滑阀18的移位方向上伸展并且比第一区段19更靠近第二控制凸轮16。在图2中,同样从左向右来看,第二控制凸轮17具有第一区段22,该第一区段倾斜地在第一控制凸轮16的方向上伸展,第二区段23紧接着所述第一区段,在所述第二区段中,第二控制凸轮16在滑阀18的移位方向上伸展,第三区段24紧接着所述第二区段,在所述第三区段中,第二控制凸轮17再次倾斜地远离第一控制凸轮16。在区段19中并且在控制凸轮16、17彼此远离的位置上,控制活门10、11是关闭的,也就是说,所述控制活门位于其关闭位态上。在区段21、23中并且在控制凸轮16、17相互靠近的位置上,控制活门10、11是打开的,也就是说,所述控制活门位于其打开位态上。在倾斜的区段20、22、24中,控制凸轮16、17根据滑阀18的移位方向和控制凸轮16、17的区段20、22、24倾斜伸展的方向使控制活门10、11从所述关闭位态枢转到所述打开位态,反之亦然。
通过使形成控制元件35的滑阀18移位,形成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控制活门10、11在其打开位态与关闭位态之间往复枢转,其中,滑阀18具有两个控制活门10、11都关闭的滑动位态、第一控制活门10打开并且第二控制活门11关闭的滑动位态、相反地第一控制活门10关闭并且第二控制活门11打开的滑动位态和两个控制活门10、11都打开的滑动位态。通过使滑阀18移位,两个控制活门10、11能够打开、关闭和在中间位态中枢转,在所述中间位态上,控制活门10、11部分地隔断空气通道6、7。因此,通过枢转控制活门10、11能够控制流动穿过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量并且通过不同程度地打开或者说关闭控制活门10、11控制穿流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量的比例。由于两个空气通道6、7朝向其空气逸出开口8、9并且朝向壳体2的或者说排气装置1的进气口4倾斜地朝向彼此伸展,穿流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量的比例影响共同的逸出气流倾斜地从排气装置1逸出的方向,在该方向上,所述气流穿过两个空气通道6、7在空气逸出开口8、9之后并且在排气口4中或者之后汇合成所述共同的逸出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凸轮16、17是滑阀18中的槽,控制杆15的远离控制活门10、11的端部啮合到所述槽中。例如,条形的或者在横截面中呈阶梯形的控制凸轮也是可能的,作用在控制活门10、11或者控制杆15处的弹簧元件使控制杆15保持贴靠在所述控制凸轮处(未示出)。另一种可能性是条形的控制凸轮16、17,所述条形的控制凸轮在两侧围握控制杆15的分叉的端部(未示出)。该列举是示例性的,并不详尽。
具有两个控制凸轮16、17的、以能够在空心体5中移位的方式被引导的滑阀18和(必要时)控制杆15形成机械的控制装置25,所述机械的控制装置用于使形成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两个控制活门10、11枢转、进而用于控制穿流排气装置1的两个空气通道6、7的气流的空气量。
排气装置1具有作为驱动元件26的电动机27,该驱动元件用于使滑阀18移位、进而用于控制流动穿过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量,所述电动机在图1中作为线路标记示出,该电动机通过齿轮28使滑阀18移位,该齿轮与齿条29啮合,该齿条一体地或者至少刚性地或者不可移位地与滑阀18连接。这个齿条29和与其啮合的齿轮28通常也能够被理解为旋转平移转换传动机构30。
控制装置25和其具有电动机27、齿轮28和齿条29的驱动元件26安放在空心体5中,形成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两个控制活门10、11布置在所述空心体处,从而使得空心体5与列举的结构元件形成结构组,所述结构组能够预装配、能够独立地操纵并且能够作为整体与安放在其处和其中的结构元件一起安装到排气装置1的壳体2中。由于空心体5将两个空气通道6、7相互分开,该空心体位于两个空气通道6、7之间,布置在空心体5中的控制装置25和其驱动元件26位于在两个空气通道6、7之间的中间空间中。
作为空气引导元件31的薄片并排地布置在两个空气通道6、7中,所述空气引导元件以能够围绕竖轴线32枢转的方式受到支承。竖轴线32垂直于控制活门10、11的枢转轴线14并且在高度方向上或者通常横向于排气装置1和其两个空气通道6、7伸展。空气引导元件31能够与联接杆33共同平行枢转,所述联接杆以与竖轴线32具有径向间距的方式可枢转地铰接在空气引导元件31处。
为了枢转空气引导元件31,排气装置1具有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机械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形成用于枢转空气引导元件31的驱动器34。形成驱动器34的电动机和传动机构在附图中作为电动机的线路符号示出,该电动机同样布置在空心体5中、进而布置在两个空气通道6、7之间的中间空间中,附加地,空气引导元件31也以能够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中间空间处。空气引导元件31和其驱动器34同样是具有空心体5的结构组的结构元件。由此,排气装置1的所有能够运动的部件布置在空心体5处或者中,并且与这个空心体形成独立的和能够预装配的结构组。
在图3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排气装置1具有用于形成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两个控制活门10、11的经修改的机械的控制装置25。与图1不同,图3中的机械的控制装置25具有作为控制元件35的旋转盘36,该旋转盘以能够围绕在壳体2的宽度的方向上或者说平行于控制活门10、11的枢转轴线14伸展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空心体5中。
形成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两个控制活门10、11的两个控制杆15位于旋转盘36的对置的侧上并且在其端部处具有栓37,所述栓在旋转盘36的方向上突出并且啮合到旋转盘36的控制凸轮16、17中。用于枢转第一控制活门10的第一控制凸轮16位于形成控制元件35的旋转盘36的一侧上,用于枢转第二控制活门11的第二控制凸轮17位于对置的侧上。两个控制凸轮16、17是闭合的凸轮,所述凸轮以变化的半径围绕旋转盘36的旋转轴线伸展。如果控制杆15的栓37位于控制凸轮16、17的与旋转盘36的旋转轴线具有大间距的区段中,则控制活门10、11是关闭的。如果控制杆15的栓37位于控制凸轮16、17的与旋转盘36的旋转轴线具有小间距的区段中,则控制活门10、11是打开的。控制装置25的相反情况的实施方案也是可能的。在图3中位于旋转盘36的背离观察者的侧上的第二控制凸轮17在图3中利用虚线画出。两个控制凸轮16、17具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形状,然而在周向上错位或者说角度错位,从而使得控制凸轮16、17具有区段,在所述区段中,两个控制活门10、11都是打开的,两个控制活门10、11都是关闭的或者第一控制活门10是打开的或者关闭的并且第二控制活门11相反是关闭的或者打开的。
与图1相同,图3中的旋转盘36具有电动机27,该电动机具有未画出的减速传动机构,其用于旋转驱动形成控制元件35的旋转盘36。
另外,排气装置1在图1和3中构造得相同并且以相同的方式运转。为了阐述图3,补充地参考对图1的对应的阐述。
通过控制杆15枢转第一和第二控制活门10、11的控制凸轮16、17在图1和图3中都能够被理解为用于两个控制活门10、11的机械的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25,所述机械的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具有作为共同的控制元件35的滑阀18或者说旋转盘36,所述滑阀或者所述旋转盘具有控制凸轮16、17。也能够考虑具有两个滑阀18或者说两个旋转盘36的机械的控制装置25的实施方式(未示出)。控制杆15同样能够被理解为机械的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25的部件。
附图标记
1 排气装置
2 壳体
3 进气口
4 排气口
5 空心体
6 第一空气通道
7 第二空气通道
8 第一空气逸出开口
9 第二空气逸出开口
10 第一控制活门
11 第二制活门
12 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
13 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
14 枢转轴线
15 控制杆
16 第一控制凸轮
17 第二控制凸轮
18 滑阀
19 第一控制凸轮的第一区段
20 第一控制凸轮的第二区段
21 第一控制凸轮的第三区段
22 第二控制凸轮的第一区段
23 第二控制凸轮的第二区段
24 第二控制凸轮的第三区段
25 控制装置
26 驱动元件
27 电动机
28 齿轮
29 齿条
30 旋转平移转换传动机构
31 空气引导元件
32 竖轴线
33 联接杆
34 驱动器
35 控制元件
36 旋转盘
37 栓。

Claims (12)

1.排气装置,其具有第一空气通道(6)和第二空气通道(7),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具有第一空气逸出开口(8)和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12),所述第二空气通道具有第二空气逸出开口(9)和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13),其中,两个空气通道(6、7)朝向空气逸出开口(8、9)倾斜地朝向彼此伸展,从而使得气流由所述两个空气逸出开口(8、9)倾斜地一起流动并且汇合成共同的逸出气流,并且其中,能够利用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减小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通过横截面,从而使得能够控制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空气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12)移动的机械的第一控制装置(25)和用于使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13)移动的机械的第二控制装置(25),并且两个控制装置(25)布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控制装置(25)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具有用于使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移动的控制凸轮(16、1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25)具有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被引导的和/或能够旋转的控制元件(35),所述控制元件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12)移动的第一控制凸轮(16),和/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5)具有以能够移位的方式被引导的和/或能够旋转的控制元件(35),所述控制元件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13)移动的第二控制凸轮(17)。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5)具有关闭位态、打开位态、第一关闭与打开位态和第二关闭与打开位态,在所述关闭位态上,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都是关闭的,在所述打开位态上,两个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都是打开的,在所述第一关闭与打开位态上,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12)是打开的并且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13)是关闭的,在所述第二关闭与打开位态上,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12)是关闭的并且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13)是打开的。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具有作为空气量控制元件(12、13)的能够枢转的控制活门(10、11),所述控制活门被所述控制装置(25)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35)能够横向于穿过所述排气装置(1)和/或穿过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的穿流方向移位。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具有电动机(27),所述电动机具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5)的旋转平移转换传动机构(30)。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之间具有空心体(5),所述第一空气量控制元件(12)和/或所述第二空气量控制元件(13)和/或所述控制装置(25)布置在所述空心体处。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具有空心体(5),所述空心体布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之间,在所述空心体中布置有所述两个控制装置(25)。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1)具有空气引导元件(31),利用所述空气引导元件能够使横向于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朝向所述空气逸出开口(8、9)倾斜地朝向彼此伸展的方向穿过所述排气装置(1)的气流转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空气引导元件(31)的驱动器(34)布置在所述两个空气通道(6、7)之间的中间空间中。
CN202010191599.7A 2019-03-18 2020-03-18 排气装置 Pending CN1117032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06871.1 2019-03-18
DE102019106871.1A DE102019106871A1 (de) 2019-03-18 2019-03-18 Luftausström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3275A true CN111703275A (zh) 2020-09-25

Family

ID=7233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1599.7A Pending CN111703275A (zh) 2019-03-18 2020-03-18 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3275A (zh)
DE (1) DE1020191068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01478A1 (de) 2020-02-06 2021-08-12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Entlüftungsöffnung
KR20210107370A (ko) 2020-02-24 2021-09-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장치
CN112455196B (zh) * 2021-01-27 2021-04-16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汽车空调出风口的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DE102021201048A1 (de) 2021-02-04 2022-08-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usströmervorrichtung für eine Belüftungs- oder Klimatisierung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s, Ausströmeranordnung
DE102022110805A1 (de) 2021-05-03 2022-11-0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luftausströmer
DE102022202705A1 (de) 2022-03-18 2023-09-2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üftungsausströmer, Lüftungs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06871A1 (de)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3275A (zh) 排气装置
EP3142876B1 (en) Air nozzle device for a vehicle
US6609389B2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US6209404B1 (en) Intermittent geneva actuated mechanism
KR102120773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US9931908B2 (en) HVAC air inlet with blend mode and fresh-restricted mode
CN111114247A (zh) 用于通气口的调节机构
WO2008050856A1 (fr) Climatiseur pour véhicule
EP1880881B1 (en) Variable Flow Mixing Valve
CN112297777A (zh) 空气排出装置
WO2023035813A1 (zh) 一种出风口装置和车内出风系统
US10272740B2 (en) HVAC system having linkage rod with mid-point movement control
US20100009618A1 (en) Air distributor device or air mixing device
EP1857307A1 (en) Air-conditioning assembly for vehicles
CN111845252B (zh) 一种机动车辆空调设备
JP3266152B2 (ja) リンクレバー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4593457B (zh) 空调室内机
US20230166592A1 (en)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actuating the closure devices of an air flow control assembly of a vehicle
CN106687313B (zh)
US20050116054A1 (en) Automotive HVAC device
JP2003154835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215951724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51726U (zh) 轨道板、驱动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JP4814624B2 (ja)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
KR100578417B1 (ko) 차량 공조기 도어의 구동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