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6390A -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 Google Patents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6390A
CN111696390A CN202010576757.0A CN202010576757A CN111696390A CN 111696390 A CN111696390 A CN 111696390A CN 202010576757 A CN202010576757 A CN 202010576757A CN 111696390 A CN111696390 A CN 111696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od
radar
millimeter wave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67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6390B (zh
Inventor
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5 Group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67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6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6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6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6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6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5/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aircraft, e.g. air-traffic control [ATC]
    • G08G5/04Anti-collis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005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operating with millimetre waves, e.g. measuring the black losey radi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9/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craft where the kind of craft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8G9/02Anti-coll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通过利用毫米波雷达装置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并在识别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设置激光透雾球机根据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报警信号进行自动视频跟踪联动,并对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且FOD管理应用平台分别与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激光透雾球机进行实时通讯,以获取报警信号和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及人工判别,并在判断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后进行清除,从而通过利用雷达探测技术与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来检测FOD,解决了机场跑道异物入侵的难题。

Description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背景技术
目前机场跑道的FOD(Foreign Object Debris,即可能损伤航空器的某种外来的物质、碎屑或物体,如金属零件、防水塑料布、碎石块、报纸、瓶子、行李牌等,以上统称外来物)探测系统处于探索阶段,国家民航总局机场司民航局安全技术中心在2009年发布了FOD防范手册,提出了FOD探测系统的必要性和国内外机场的现状。在我国目前既没有引进这种系统的机场,也缺乏研发这种系统产品的专业公司。我国机场,对FOD的监测都是靠人工定时巡视,靠人眼近距离搜寻,这种落后的方法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大大占用了宝贵的跑道使用时间,使航班次数被迫减少;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希望见到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装置、激光透雾球机和FOD管理应用平台;
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用于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并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且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所述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激光透雾球机与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连接,以根据所述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毫米波雷达的报警信号进行自动视频跟踪联动,并对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
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分别与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进行实时通讯,以获取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雷达天线模块、射频模块、中频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综合显示模块和雷达嵌入式主机;
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要求的频率采集周围的气象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发送至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
所述射频模块分别与所述雷达天线模块和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连接,用于产生所述雷达天线模块的发射信号及接收所述雷达天线模块的回波信号,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根据所述气象数据向所述射频模块发出运行模式指令,所述射频模块根据所述运行模式指令自动调节射频模块的发射功率及所述雷达天线模块的角度;
所述中频模块与所述射频模块连接,以用于对所述射频模块接收的所述回波信号进行调频处理,所述调频处理包括调频频率合成、中频放大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调频处理后的回波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中频模块、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和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连接,以用于对调频处理后的回波信号依次进行脉冲压缩、自适应滤波和低信杂比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及数据综合显示模块,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对所述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获得所述异物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所述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用于雷达设备信息的显示。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且所述传感器模块、雷达天线模块、射频模块、中频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综合显示模块和雷达嵌入式主机均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供电模块供电。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和用于编程参数输入的操作按钮或输入键盘,且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通过显示屏和编程参数输入的操作按钮或虚拟键盘进行操作,并将操作信号发给雷达嵌入式主机。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气象数据包括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风力。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还包括一网络交换机;
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均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与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进行信号传输。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均设置于机场跑道安全保护区外,且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距离机场跑道中线的距离均为100~140m。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包括服务器和系统应用平台软件。
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中,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安装在塔台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设备接通电源及网络连接完毕后,毫米波雷达装置读取周围的气象数据,并根据气象数据调节毫米波雷达装置的工作模式;
S2:毫米波雷达装置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并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且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所述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
S3:激光高清透球机收到所述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报警信号,并根据所述异物的位置信息自动调节的角度及焦距后,进行视频跟踪联动及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之后将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传输至FOD管理应用平台;
S4:FOD管理应用平台获取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及人工判别,若判别属于误报信息,则进行登记记录,不进行处置,并对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进行复位操作;若判别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则根据跑道航班起降时刻及时通知塔台,在取得准入许可时进入跑道清除所述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并对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进行复位操作。
上述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通过利用毫米波雷达装置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并在识别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设置激光透雾球机根据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报警信号进行自动视频跟踪联动,并对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且FOD管理应用平台分别与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激光透雾球机进行实时通讯,以获取报警信号和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及人工判别,并在判断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后进行清除,从而通过利用雷达探测技术与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来检测FOD,解决了机场跑道异物入侵的难题,符合目前民航业对跑道安全运行的技术路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具体的,该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装置1、激光透雾球机2、网络交换机3和FOD管理应用平台4;该毫米波雷达装置1用于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并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即异物的三维坐标信息),并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该激光透雾球机2与毫米波雷达装置1连接,激光透雾球机2根据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毫米波雷达的报警信号进行自动视频跟踪联动,并对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该FOD管理应用平台4分别通过网络交换机3与毫米波雷达装置1和激光透雾球机2进行实时通讯,以获取报警信号和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以供人工进行判别,若判别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则根据跑道航班起降时刻及时通知塔台,在取得准入许可时进入跑道清除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从而能够及时清除机场跑道内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
其中,上述毫米波雷达装置1包括传感器模块11、雷达天线模块12、射频模块13、中频模块14、信号处理模块15、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雷达嵌入式主机17和供电模块18;传感器模块11与雷达嵌入式主机17连接,以用于根据雷达嵌入式主机17要求的频率采集周围的气象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发送至雷达嵌入式主机17;该射频模块13分别与雷达天线模块12和雷达嵌入式主机17连接,用于产生雷达天线模块12的发射信号及接收雷达天线模块12的回波信号,雷达嵌入式主机17根据气象数据自动调整毫米波雷达装置1的运行模式(具体的,该运行模式包括射频模块13的发射功率及雷达天线模块12的角度),具体的,雷达嵌入式主机17向射频模块13发出运行模式指令,射频模块13根据运行模式指令自动调节射频模块13的发射功率及雷达天线模块12的角度;该中频模块14与射频模块13连接,以用于对射频模块13接收的回波信号进行调频处理,调频处理包括调频频率合成、中频放大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调频处理后的回波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15进行处理;该信号处理模块15分别与中频模块14、雷达嵌入式主机17和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连接,以用于对调频处理后的回波信号依次进行脉冲压缩、自适应滤波和低信杂比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雷达嵌入式主机17及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该雷达嵌入式主机17对该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获得信号中包含的异物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该雷达嵌入式主机17分别与传感器模块11、信号处理模块15、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激光透雾球机2和网络交换机3连接,以用于完成设备数据的运算、处理、缓存的处理,包括处理器芯片、存储芯片、主板、操作系统等工业级的微处理主机,并与激光透雾球机2进行自动视频跟踪联动(PTZ)联动;该毫米波雷达装置1通过数据传输网络(网络交换机3)与安装在塔台的FOD管理应用平台4进行数据传输,做到在塔台能实时显示及掌握机场跑道FOD的情况,并根据机场FOD有关规定进行决策何时派人进行处置;该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与雷达嵌入式主机17连接,以用于雷达设备信息的显示,且该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包括显示屏和用于编程参数输入的操作按钮或输入键盘,且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通过显示屏和编程参数输入的操作按钮或虚拟键盘进行操作,并将操作信号发给雷达嵌入式主机17。该传感器模块11、雷达天线模块12、射频模块13、中频模块14、信号处理模块15、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和雷达嵌入式主机17均与供电模块18连接以通过供电模块18供电;
下面分别对上述毫米波雷达装置1的各部件、激光透雾球机2、网络交换机3和FOD管理应用平台4进行具体的描述:
毫米波雷达装置1的各部件:具体的,上述气象数据包括温湿度、照度、风力等,通过安装在毫米波雷达内的传感器模块11采集外界环境的温湿度、照度、风力等气象数据,即根据雷达嵌入式主机17要求的频率进行周围气象数据的采集,并将数据传输给雷达嵌入式主机17,该传感器的供电由供电模块18提供;通过雷达天线模块12来完成雷达的信号收发,其核心技术在于高性能天线的外观设计、精密加工、信号调测、信号的收发频率等技术难题,对于雷达天线的抛物面设计参数、天线加工制作等问题不在本申请范围内,本申请主要考虑的产品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对信号的调测及信号收发频率的参数自动控制及自动运算的技术问题;通过射频模块13来完成信号的发送,其核心技术在于毫米波大功率发射技术和大动态低噪声接收技术两方面,发射功率及低噪声接收能力决定着雷达技术参数性能,其关键组件的性能决定雷达的性能及探测异物的能力,射频模块13供电由供电模块18提供;通过中频模块14来完成调频,包括低相位噪声低杂散线性调频频率合成、高增益大动态线性中频放大链、强干扰抑制滤波技术等问题的解决,中频模块14供电由供电模块18提供;通过信号处理模块15来完成信号处理,包括核心技术有大带宽高分辨脉冲压缩技术、扫描自适应滤波技术、低信噪比和低信杂比环境下的目标检测技术、适应机场条件的自适应技术,该信号处理模块15供电由供电模块18提供;通过数据综合显示模块16来完成雷达设备信息显示,包括显示屏和编程参数输入的操作按钮或虚拟键盘,供电由供电模块18提供;通过雷达嵌入式主机17来完成雷达数据运算、处理、缓存等过程,包括处理器芯片、存储芯片、主板、操作系统等工业级的微处理主机,其主要设备的性能应能满足系统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供电由供电模块18提供。
激光透雾球机2:通过激光透雾球机2来满足对雷达探测报警信号的自动跟踪和视频复核,要求激光透雾球机2具备透雾、宽视角、高变焦、低照度等性能,在亮度非常低或零光条件下自动开启激光补光灯,该设备为可以直接采购符合技术要求的其它厂家设备,其供电可以直接接入市电;
网络交换机3:通过网络交换机3及配套的传输线缆来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由于设备在室外,应选择工业级的网络交换机3,可以根据安装位置将传输设备安装到ILS机房内,这样便于管理及环境更好。
FOD管理应用平台4:通过FOD管理应用平台4进行集成统一管理,主要由系统应用平台软件及服务器组成,由于本系统为机场最重要的核心飞行区的安全入侵报警系统,优选的,安装在塔台内,这样便于空管人员及时掌握信息并根据航空器的运行时刻来安排安保人员进行情况处理。
综上,上述毫米波雷达装置1,对跑道异物进行探测及报警,根据机场净空区的空管要求、设备的功率、对FOD的分辨率、安装方式、安装位置、跑道长度等情况合理确定安装数量,确保对跑道的全覆盖;上述激光透雾球机2,为FOD探测雷达进行自动视频跟踪联动及异物图像抓拍,任何探测设备都会存在误报及错报的问题,为有效降低探测器的误报率视频复核是一种成熟和有效的手段,这样可以提高对FOD的辨识能力及处理效率。具体的,该毫米波雷达装置1和激光透雾球机2均设置于机场跑道安全保护区外,且毫米波雷达装置1和激光透雾球机2距离机场跑道中线的距离均为100~140m。所述网络交换机3,为本系统进行信号传输的传统工业设备,可以安装设置在ILS机房内,便于集中管理及提高良好的使用环境。所述智能机场FOD管理应用平台4,其核心为自主开放的管理软件,需要将雷达进行参数配置及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进行多雷达的轨迹融合显示出整条跑道的实时状态,而视频图像的联动需要在有报警情况下立即弹出视频画面,并能根据异物的位置、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自动快速聚焦,显示出清晰的异物图像,对于多报警信号可以设置成轮巡显示模式,自动根据报警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显示出不同的异物画面,并通过声光报警装置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决策。由于设备工作环境较差及环境变化较大,同时在跑道上本来就有航空器在繁忙的运行,因此本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报警信息的智能性将非常重要,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可以考虑采用系统根据探测器采集的环境参数设置成不同的运行模式,做到快速反应及自适应调节雷达的天线角度、雷达信号发送器的功率等关键参数,另外本系统可以通过开放通讯接口给机场弱电信息集成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机场围界系统的照明灯具的亮度来降低对雷达的干扰源。
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能根据外部环境参数的变化,由雷达嵌入式主机17根据程序自动判断对应的工作模式,并对完成对雷达天线模块12的角度、射频模块13的发射功率等进行自动调节的功能,由FOD管理应用平台4来实现多雷达轨迹融合及模拟跑道,对于FOD的定位功能主要是通过雷达安装的安装位置信息通过三维坐标换算来实现定位的功能,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经济性能,也可以通过配套相应的GPS定位模块来进行地标信息的准确定位。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的工作流程,具体的,该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设备接通电源及网络连接完毕后,毫米波雷达装置读取周围的气象数据,并根据气象数据调节毫米波雷达装置的参数,即雷达嵌入式主机能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发出不同的运行模式指令,射频模块能根据接收的运行模式指令自动调节射频模块的发射功率及雷达天线的角度,以达到系统最佳的工作模式,满足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对跑道FOD的高效识别。
S2:毫米波雷达装置进入工作状态,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并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
S3:激光高清透球机收到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报警信号,并根据异物的位置信息自动调节的角度及焦距后,进行视频跟踪联动及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之后将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传输至FOD管理应用平台。
S4:FOD管理应用平台获取报警信号和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在监视器画面上进行显示及人工判别,若判别属于误报信息,则进行登记记录,不进行处置,并对毫米波雷达装置进行复位操作;若判别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则根据跑道航班起降时刻及时通知塔台,在取得准入许可时进入跑道清除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并对毫米波雷达装置进行复位操作。
具体的,上述步骤S4具体包括:
S41,FOD管理应用平台收到报警信号和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在监视器画面上进行显示,且人工在监视器画面上判别异物是否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
若判断后属于误报信息,进行登记记录,不进行处置,对毫米波雷达装置进行复位操作。
若判断后属于有安全威胁的异物,并将情况报告给塔台空管值班员。
S42:塔台空管值班员将异物情况上报给塔台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根据跑道航班起飞时刻表及时通知相关航班的飞行员等待空管塔台的命令,并及时通知跑道清障专业人员.
S43:FOD管理应用平台自动记录相关报警信息及视频图像,经现场清障后退出跑道,跑道回复运行,对雷达设备进行复位操作。
S44:跑道清障专业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及塔台的许可下快速进入异物点进行处置,并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记录。
S11:相关人员进行登记及记录,并于管理平台报警信息及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对比,总结经验教训。
此外,本发明主要是针对民航局的安全技术中心2009年的FOD防范手册,结合国内外相关机场的实践并对机场异物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而进行的技术创新。虽然从原理上来说采用激光雷达进行异物扫描检测及视频复核的技术方法已经属于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本产品为针对机场特定的场景、民航局的要求及相关法规对光电设备安装位置等的要求下进行的产品开发。其技术比较成熟,无论是激光雷达射频模块、激光雷达中频模块、激光雷达信号处理器、雷达嵌入式主机及激光透雾球机等元器件都是稳定可靠的器件,但激光雷达中前端器件还是依赖于进口,而相关产品研发主要是在天线设计、雷达安装结构设计、雷达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管理平台相关软件及雷达的控制程序及参数的整定方面,例如在不同气象条件的机场其异物的来源及环境条件差异非常大,这样造成对雷达产品的研发难度非常大,本身机场跑道就属于空管导航设施的敏感区,所研发的产品也必须符合民航业相关法规的规范要求。本设备可以开放通讯接口接入机场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中,这样便于和现有的机场相关安防系统进行参数整合及进行按需调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毫米波雷达装置、激光透雾球机和FOD管理应用平台;
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用于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并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且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所述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激光透雾球机与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连接,以根据所述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毫米波雷达的报警信号进行自动视频跟踪联动,并对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
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分别与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进行实时通讯,以获取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雷达天线模块、射频模块、中频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综合显示模块和雷达嵌入式主机;
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要求的频率采集周围的气象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发送至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
所述射频模块分别与所述雷达天线模块和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连接,用于产生所述雷达天线模块的发射信号及接收所述雷达天线模块的回波信号,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根据所述气象数据向所述射频模块发出运行模式指令,所述射频模块根据所述运行模式指令自动调节射频模块的发射功率及所述雷达天线模块的角度;
所述中频模块与所述射频模块连接,以用于对所述射频模块接收的所述回波信号进行调频处理,所述调频处理包括调频频率合成、中频放大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调频处理后的回波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中频模块、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和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连接,以用于对调频处理后的回波信号依次进行脉冲压缩、自适应滤波和低信杂比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及数据综合显示模块,所述雷达嵌入式主机对所述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获得所述异物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所述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用于雷达设备信息的显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且所述传感器模块、雷达天线模块、射频模块、中频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综合显示模块和雷达嵌入式主机均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以通过所述供电模块供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和用于编程参数输入的操作按钮或输入键盘,且所述数据综合显示模块通过显示屏和编程参数输入的操作按钮或虚拟键盘进行操作,并将操作信号发给雷达嵌入式主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数据包括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风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还包括一网络交换机;
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均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与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进行信号传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均设置于机场跑道安全保护区外,且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和所述激光透雾球机距离机场跑道中线的距离均为100~140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包括服务器和系统应用平台软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OD管理应用平台安装在塔台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的工作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设备接通电源及网络连接完毕后,毫米波雷达装置读取周围的气象数据,并根据气象数据调节毫米波雷达装置的工作模式;
S2:毫米波雷达装置对机场跑道进行探测,并在探测到异物时获取异物的尺寸及位置信息,且在通过智能运算识别所述异物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时发出报警信号;
S3:激光高清透球机收到所述异物的位置信息和报警信号,并根据所述异物的位置信息自动调节的角度及焦距后,进行视频跟踪联动及异物图像抓拍以获取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之后将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传输至FOD管理应用平台;
S4:FOD管理应用平台获取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异物的视频图像数据并进行显示及人工判别,若判别属于误报信息,则进行登记记录,不进行处置,并对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进行复位操作;若判别属于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则根据跑道航班起降时刻及时通知塔台,在取得准入许可时进入跑道清除所述有安全威胁的真实异物,并对所述毫米波雷达装置进行复位操作。
CN202010576757.0A 2020-06-23 2020-06-23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Active CN111696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6757.0A CN111696390B (zh) 2020-06-23 2020-06-23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6757.0A CN111696390B (zh) 2020-06-23 2020-06-23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6390A true CN111696390A (zh) 2020-09-22
CN111696390B CN111696390B (zh) 2023-01-20

Family

ID=7248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6757.0A Active CN111696390B (zh) 2020-06-23 2020-06-23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639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5050A (zh) * 2020-11-12 2021-03-16 中科蓝卓(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009507A (zh) * 2021-03-07 2021-06-22 航泰众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分布式机场跑道fod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277725A (zh) * 2021-12-20 2022-04-05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8122A (ja) * 2002-03-22 2003-10-02 Hitachi Ltd 津波及び/または高潮警報時の閉門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2590882A (zh) * 2011-09-30 2012-07-18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场道面异物监测系统
CN103149563A (zh) * 2013-01-28 2013-06-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场跑道异物二维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4407346A (zh) * 2014-12-01 2015-03-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移动式跑道异物监测方法
CN107422390A (zh) * 2017-06-27 2017-1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一种机场道面异物智能探测与清扫系统
CN107515394A (zh) * 2017-08-11 2017-12-26 武汉雷毫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传感装置及系统
CN107728136A (zh) * 2017-11-29 2018-02-23 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跑道异物监测和清除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08303711A (zh) * 2017-12-19 2018-07-20 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条及智能汽车激光雷达检测系统
CN108416361A (zh) * 2018-01-18 2018-08-17 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域监视的信息融合系统以及方法
CN208156196U (zh) * 2018-05-11 2018-11-27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发射电路及激光雷达
CN109188437A (zh) * 2018-09-29 2019-01-11 北京望远四象科技有限公司 机场跑道异物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9471098A (zh) * 2018-09-27 2019-03-15 中科宇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fod雷达相位相干性信息的机场跑道异物检测方法
CN209117852U (zh) * 2018-11-14 2019-07-16 中科润程(北京)物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微波雷达防雨罩及微波雷达
CN110261838A (zh) * 2019-07-02 2019-09-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道面外来物探测方法、装置及探测雷达
WO2020103533A1 (zh) * 2018-11-20 2020-05-2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和道路障碍物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8122A (ja) * 2002-03-22 2003-10-02 Hitachi Ltd 津波及び/または高潮警報時の閉門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2590882A (zh) * 2011-09-30 2012-07-18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场道面异物监测系统
CN202649484U (zh) * 2011-09-30 2013-01-02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机场道面异物监测系统
CN103149563A (zh) * 2013-01-28 2013-06-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场跑道异物二维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4407346A (zh) * 2014-12-01 2015-03-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移动式跑道异物监测方法
CN107422390A (zh) * 2017-06-27 2017-12-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一种机场道面异物智能探测与清扫系统
CN107515394A (zh) * 2017-08-11 2017-12-26 武汉雷毫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传感装置及系统
CN107728136A (zh) * 2017-11-29 2018-02-23 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跑道异物监测和清除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08303711A (zh) * 2017-12-19 2018-07-20 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条及智能汽车激光雷达检测系统
CN108416361A (zh) * 2018-01-18 2018-08-17 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域监视的信息融合系统以及方法
CN208156196U (zh) * 2018-05-11 2018-11-27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发射电路及激光雷达
CN109471098A (zh) * 2018-09-27 2019-03-15 中科宇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fod雷达相位相干性信息的机场跑道异物检测方法
CN109188437A (zh) * 2018-09-29 2019-01-11 北京望远四象科技有限公司 机场跑道异物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209117852U (zh) * 2018-11-14 2019-07-16 中科润程(北京)物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微波雷达防雨罩及微波雷达
WO2020103533A1 (zh) * 2018-11-20 2020-05-2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和道路障碍物检测方法
CN110261838A (zh) * 2019-07-02 2019-09-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道面外来物探测方法、装置及探测雷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5050A (zh) * 2020-11-12 2021-03-16 中科蓝卓(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跑道异物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009507A (zh) * 2021-03-07 2021-06-22 航泰众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分布式机场跑道fod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277725A (zh) * 2021-12-20 2022-04-05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场跑道目标异物处置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6390B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6390B (zh) 智能机场跑道fod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CN105389921B (zh) 一种机场跑道异物的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5812733B (zh) 一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场面监视引导系统
CN111770266B (zh) 一种智能视觉感知系统
CN110133573A (zh) 一种基于多元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自主低空无人机防御系统
US66060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port runway monitoring
CN105391975A (zh) 一种场面监视中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场面监视系统
CN107728136A (zh) 一种机场跑道异物监测和清除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06657921A (zh) 一种便携式雷达周界安防系统
WO2019194091A1 (ja) 侵入検知システムおよび侵入検知方法
CA2684412A1 (en) Aircraft monitoring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02590882A (zh) 机场道面异物监测系统
CN103366565A (zh) 一种基于Kinect的行人闯红灯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3985400B (zh) 一种机场跑道外来异物监测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CN207926277U (zh) 一种变电站隔离开关远程监视系统
CN113219454A (zh)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防车辆和人员侵入跑道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00133B (zh) 低空飞行器/飞手的识别系统、反制系统及识别方法
CN102778701A (zh) 一种机场跑道外来物检测系统
KR102118581B1 (ko) 레이더 모듈이 구비된 cctv 카메라의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cctv 시스템의 영상 처리 방법
CN111596293A (zh) 一种雷达安防一体机及其监测方法
CN217986479U (zh) 一种针对性驱鸟系统
KR102104351B1 (ko) 레이더 모듈을 이용하여 움직이는 객체를 검지하는 cctv 카메라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cctv 시스템
EP2992365B1 (en) Object detection
CN110827496A (zh) 基于组网监控的变电站周界侵的智能识别系统及方法
CN213581343U (zh) 一种fod探测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No.9, Wuye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23

Patentee after: CHINA MCC5 GROUP Corp.,Ltd.

Address before: 201900 Fuj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8 East Road.

Patentee before: MCC5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