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2250B -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2250B
CN111692250B CN202010553081.3A CN202010553081A CN111692250B CN 111692250 B CN111692250 B CN 111692250B CN 202010553081 A CN202010553081 A CN 202010553081A CN 111692250 B CN111692250 B CN 111692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comb
electrode
shaped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30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2250A (zh
Inventor
戴媛
汪家华
来杰
张正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30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2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2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22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0551 priority patent/WO2021254425A1/zh
Priority to EP21825198.1A priority patent/EP4106177A4/en
Priority to US17/899,249 priority patent/US2022041241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2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2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1/00Brakes with means for making the energy absorbed available for u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8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in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10Drums for externally- or in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12Discs; Drums for disc brakes
    • F16D65/127Discs; Drums for disc brakes characterised by properties of the disc surface; Discs lined with friction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22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pressing members apart, e.g. for drum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9/00Friction linings; Attachment thereof; Selection of coacting friction substances or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00Electrostatic generators or motors using a solid mov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carrier
    • H02N1/04Friction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所述摩擦式制动器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摩擦组件和第二摩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产生接触摩擦时产生摩擦制动力并产生电荷,所述摩擦发电装置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产生接触摩擦时,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一感应电荷,在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二感应电荷;和电荷采集电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并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所述摩擦发电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电路稳定并且能力回收效率高。

Description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摩擦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过程是一种能够使运动对象减速或停止的过程,其在车辆交通、起重机械及建筑工程机械等领域广泛存在。制动过程一般可以利用制动器来实现。其中,摩擦式制动器通过摩擦阻力来对运动对象进行制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然而,以摩擦式制动器为例,制动过程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以摩擦生热的形式散失掉,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浪费。目前基于制动过程的能量回收解决方案主要有:(1)通过制动组件的相对运动带动电磁式发电机转动,进而产生电能;(2)通过将对象的运动转化成液压装置中的液压势能,存储能量;(3)利用制动组件间的摩擦产生的热,借助热电反应,产生电能;(4)在新能源车辆中,直接将电机反向用作发电机,将电池作为负载对其充电,从而减速并回收能量;以及(5)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来回收能量。然而,目前的一些能量回收解决方案效率较低、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并且可靠性较低,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制动器的结构特点以及能量回收装置的高阻抗等电路特性,能量回收装置的结构设计以及能量回收电路的电极精度和控制性等还有待优化和提高。因此,需要一种充分结合制动器的机械结构、回收效率高、结构简单并且电路精度和稳定性高的能量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所述摩擦式制动器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摩擦组件和第二摩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产生接触摩擦时产生摩擦制动力并产生电荷,所述摩擦发电装置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产生接触摩擦时,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一感应电荷,在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二感应电荷;和电荷采集电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并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在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上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一电极性,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上的摩擦片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二电极性,所述第一电极性和所述第二电极性相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摩擦发电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中的开关簧片,其中,所述电荷采集电路在所述开关簧片的控制下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摩擦发电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中的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其中,所述电荷采集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其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极连接;和电荷存储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极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开关簧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通过所述开关簧片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荷存储电路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为碟状环形,其中,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为环形的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为环形的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交叉布置,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电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电极布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的环形内圆圈上或外圆圈上,所述第一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外部梳形开关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内部梳形开关电极;或者所述第一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内部梳形开关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外部梳形开关电极,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梳齿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梳齿均为第一数量,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梳齿相对布置以形成第一数量的梳齿对,且每一梳齿对中相对布置的梳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其中,所述开关簧片用于控制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之间的机械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均为第二数量,且所述第一数量是所述第二数量的两倍,其中,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宽度及径向长度相同,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与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所述第一数量的梳齿对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一一对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各个梳齿对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对应梳齿的边缘;所述开关簧片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的边缘,并且与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或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对应梳齿对之间的第二间隙相对地平行布置,所述开关簧片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对应梳齿对之间的第二间隙的宽度,以使得所述开关簧片与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接触时,使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导通。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为不完整环片形,其中,在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绕所述环形的中心旋转,以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上的摩擦片产生接触摩擦,其中,所述摩擦片的摩擦材料的电极性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上的摩擦材料的电极性相反,其中,所述摩擦片包括多个环形栅格片,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每一个环形栅格片径向布置在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交叉区域相对应的环形区域,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每一个环形栅格片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或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形状相同,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相邻环形栅格片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或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上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之间的第一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并且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上与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之间的第三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由铜、镍、金、银、铝或铁制成。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制动器,包括:相对布置的制动盘和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其中,在所述制动盘相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产生接触摩擦时产生摩擦制动力并产生电荷,所述制动器还包括摩擦发电装置,所述摩擦发电装置包括:布置于所述制动盘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在所述制动盘相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产生接触摩擦时,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一感应电荷,在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二感应电荷;和电荷采集电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并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与所述制动盘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其中,所述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一电极性,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上的摩擦片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二电极性,所述第一电极性和所述第二电极性相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摩擦式制动器为碟式制动器,其中,所述制动盘为碟状环形,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为不完整环片形,所述制动盘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同轴,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位于所述制动盘的一侧或两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摩擦式制动器为鼓式制动器,其中,所述制动盘为环柱形,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为不完整环柱形,所述制动盘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同轴,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位于所述制动盘的内侧。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该摩擦发电装置充分考虑了摩擦式制动器的结构,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摩擦式制动器的特定结构高度结合,简化了结构并提高了可靠性;使用同步电荷提取电路,解耦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负载电路的阻抗,提升了电路在不同负载下的效率;并且将梯状的机械式接触开关集成在制动器上,提升了电路开关的稳定性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汽车中的两种典型的摩擦式制动器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的示例性外部结构;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200在制动状态下的示例性三维视图和侧视图;
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的制动盘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和剖面图;
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的感应电极的具体示例性结构;
图6a、图6b和图6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的开关电极的具体示例性结构;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的制动片的示例性结构;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的一种开孔结构;
图9a和图9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的摩擦起电过程以及静电感应过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的电荷采集电路的示意电路图;
图11示出了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感应电极的输出用于监测分析的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的示例性外部结构;并且
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在非制动状态和制动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步骤或元素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步骤或元素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同时,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排序。
在本公开的说明书和附图中,根据实施例,元素以单数或复数的形式来描述。然而,单数和复数形式被适当地选择用于所提出的情况仅仅是为了方便解释而无意将本公开限制于此。因此,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复数形式也包括单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
为便于理解,以下首先介绍与本公开相关的一些概念。
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基于摩擦生电和静电感应原理,通过不同材料间的摩擦运动产生电荷的移动,对该电荷的收集和利用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自供电同步电荷提取(Synchronized Electrical Charge Extraction,SECE)电路:包含电桥、开关、电感等器件,在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达到最大时,同步导通开关提取全部电荷。
制动器:具有使运动对象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制动器通常通过制动盘和制动片的接触摩擦来达到制动减速的目的。
制动片:制动器中的组件之一,将制动器中接触表面相对较小、在系统的驱动控制下与制动盘接触从而产生接触摩擦的组件称为制动片,例如汽车鼓刹中的刹车片。
制动盘:制动器中另一重要组件,其接触表面相对较大,通常随制动对象一起运动,例如汽车鼓刹中的刹车鼓。
制动过程是一种能够使运动对象减速或停止的过程,其在车辆交通、起重机械及建筑工程机械等领域广泛存在。制动过程一般可以利用制动器来实现。其中,摩擦式制动器通过摩擦阻力来对运动对象进行制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以汽车中的制动为例,根据研究,在ECE-15工况下,制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占汽车总牵引能量的约27.5%,而在更加接近城市行驶工况的美国EPA 75 Urban和日本Japan 1015工况下,制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占比分别达到约48.3%和53%。以汽车中常用的摩擦式的鼓式或碟式制动器(如图1所示)为例,制动消耗的能量主要以摩擦生热的形式散失掉,如果能够将这部分能量加以回收利用,对于汽车提升续航及能效大有益处。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通过接触摩擦的方式,可以使得不同材料之间由于摩擦生电而产生电荷,再通过静电感应引起电荷的定向移动,进而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采用独立层模式的TENG更是具有较高的机械能-电能转化效率,在理想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100%。于是,可以将TENG与制动器结合,制动器的相对简单的单向转动运动可以实现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并且能够将制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充分转化为电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示出了汽车中的两种典型的摩擦式制动器的示意图。具体地,图1示出了碟式制动器101和鼓式制动器102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碟式制动器101可以包括相对布置的制动片103和制动盘104,并且鼓式制动器102可以包括相对布置的制动片105和制动盘106。碟式制动器101和鼓式制动器102两者都可以利用各自的制动片和制动盘的接触摩擦来完成制动减速。在碟式制动器101的场景下,碟状环形的制动盘104可以随车轮转动,制动盘104两侧的不完整环片形的制动片103可以在系统的驱动控制下与制动盘104接触,从而在车轮的径向方向上产生摩擦。碟式制动器101具有散热好、响应迅速以及恒定性好等优点。在鼓式制动器102的场景下,鼓式制动器102可以整体随车轮转动,其环柱形的制动盘106与车轮共轴,其内侧的不完整环柱形的制动片105可以在系统的驱动控制下与制动盘106接触,从而在车轮的轴向方向上产生摩擦。鼓式制动器102具有成本低、接触面积大、绝对制动力高等优点。通过充分考虑制动器的具体结构,将TENG与制动器高度集成和结合并利用基于制动器上的机械开关的能量回收电路,可以在制动减速的同时,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进行能量回收,供制动警示灯或其它车载设备使用,并且还可以根据TENG的输出信号来检测制动器的运行状态(例如,是否正在制动等)。在下文中,将以汽车中的碟式制动器101为例来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细节。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示例性外部结构,并且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200在制动状态下的示例性三维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200可以与如图1所示的蝶式制动器101的结构高度结合。因此,摩擦发电装置200的示例性外部结构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蝶式制动器101的外部结构。具体地,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碟式制动器可以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201)和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202和/或制动片203)。如图2所示,制动盘201可以是碟状环形的,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可以是不完整环片形的。在非制动状态下,位于制动盘201两侧的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可以与制动盘201不接触,并且制动盘201可以随车轮转动。在制动状态下,如图3a和图3b所示,位于制动盘201两侧的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可以在系统的驱动控制下与制动盘201接触,从而制动盘201可以相对于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产生接触摩擦并且产生摩擦制动力,以实现制动减速。此外,由于摩擦起电效应,在制动盘201相对于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产生接触摩擦时,还可以在制动盘和制动片的表面上分别产生不同的电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与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201)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205,其中,第一摩擦组件上的摩擦材料可以具有第一电极性,第二摩擦组件上的摩擦片205的摩擦材料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电极性的第二电极性,例如,第二电极性可以与第一电极性相反。例如,可以选择摩擦起电极性序列表中极性相反或在列表中位置间隔较大的不同材料分别作为第一摩擦组件的摩擦材料以及摩擦片205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得产生更大的摩擦起电量。
图2、图3a和图3b仅示出了两个制动片分别位于制动盘201相对的两侧的示例性结构,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制动器可以包括分别位于制动盘201的一侧或两侧的一个或多个制动片,这里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200可以包括:布置于第一摩擦组件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201)相对于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产生接触摩擦时,第一摩擦组件和第二摩擦组件由于摩擦起电而可以在各自的摩擦表面分别产生极性不同的摩擦电荷,所以可以由于静电感应而进一步在第一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一感应电荷,并且可以在第二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二感应电荷。例如,第一感应电荷可以是正电荷,而第二感应电荷可以是负电荷,反之亦可。再例如,第一感应电荷和第二感应电荷还可以是数量不同的同极性电荷。具体的摩擦起电过程以及静电感应过程将在下文结合图9a和图9b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发电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电荷采集电路(例如,被包括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盒204中),其可以分别与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并存储从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以供负载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发电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布置于第二摩擦组件中的开关簧片,并且电荷采集电路可以在开关簧片的控制下存储从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具体地,下面将结合图4a至图8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具体示例性结构。
具体地,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制动盘201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和剖面图。
如图4a所示,摩擦发电装置200可以包括布置于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201)中的感应电极402。更具体地,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感应电极402的具体示例性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感应电极402可以包括第一感应电极(例如,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第二感应电极(例如,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如图5a至图5c所示,基于制动盘201的碟状环形结构,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可以是环形的梳形导体,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可以交叉布置,并且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之间并不接触并且具有第一间隙。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可以等间隔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的数量可以相同、梳齿的宽度及径向长度可以相同。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数量以及梳齿形状可以根据制动盘201的具体尺寸和形状而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可以由铜、镍、金、银、铝或铁等导电性能优良的导体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摩擦发电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布置于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201)中的开关电极403。例如,如图4a所示,基于制动盘201的碟状环形结构,开关电极403可以布置于制动盘201的内圆圈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关电极403也可以布置于制动盘201的外圆圈上(未示出)。更具体地,图6a、图6b和图6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开关电极403的具体示例性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开关电极403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例如,如图6a所示,第一开关电极可以是环形的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并且第二开关电极可以是环形的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或者,第一开关电极可以是环形的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并且第二开关电极可以是环形的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如图6a至图6c所示,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可以是环形的梳形导体,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的梳齿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梳齿可以均为第一数量,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梳齿可以相对布置以形成第一数量的梳齿对,并且每一梳齿对中相对布置的梳齿之间可以不接触并且具有第二间隙。如图6a所示,相对布置的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构成了梯状的环形。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梳齿可以等间隔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可以由耐摩的、导电性能优良且环保的导体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如上所述的布置于第二摩擦组件中的开关簧片来控制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之间的机械连接,以控制电路的断开或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的梳齿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可以均为第二数量,并且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的梳齿或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梳齿的第一数量可以是该第二数量的两倍。例如,假设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的梳齿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的数量均为25,则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的梳齿或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梳齿的数量可以为50。这样,可以使得由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相对的梳齿所构成的梳齿对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一一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相对的梳齿所构成的第一数量的梳齿对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可以一一对应,并且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各个梳齿对在径向方向上可以位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对应梳齿的边缘。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的形状和位置,适应性地设置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每一对应梳齿的形状和位置、将在下文描述的摩擦片205上的环形栅格片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将在下文描述的制动片203上的开关簧片的位置,以使得当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的梳齿(或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与摩擦片205上的环形栅格片刚好重叠时,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相对梳齿所构成的梳齿对和制动片203上的开关簧片接触导通。此时(即,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或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与摩擦片205上的环形栅格片刚好重叠时),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之间的输出电压最大,具体原理将在下文结合图9a和图9b进行描述。
接下来,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的示例性结构。
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202和/或制动片203)可以为不完整环片形。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可以在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202和/或制动片203)与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201)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205。第一摩擦组件上的摩擦材料可以具有第一电极性,第二摩擦组件上的摩擦片205的摩擦材料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电极性的第二电极性,例如,第二电极性可以与第一电极性相反。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组件的碟状环形可以与第二摩擦组件的不完整环片形同轴,并且第一摩擦组件可以绕环形的中心旋转,以与第二摩擦组件上的摩擦片205产生摩擦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摩擦片2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形栅格片。图7示出了摩擦片205包括6个环形栅格片的情况,在其它实施例中,摩擦片205可以根据制动片的尺寸以及制动盘中的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宽度而包括不同宽度和数量的环形栅格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每一个环形栅格片可以径向布置在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交叉区域相对应的环形区域。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每一个环形栅格片可以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或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形状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相邻环形栅格片之间还可以具有第三间隙,并且第三间隙可以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或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在这样的布置下,在制动盘相对于制动片的转动过程中,摩擦片205上的多个环形栅格片可以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的连续的对应数量的梳齿完全重叠或者与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连续的对应数量的梳齿完全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如上所述的开关簧片701可以在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203)的边缘,开关簧片701可以为楔形,并且可以与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或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之间的第二间隙相对地平行布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开关簧片701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的形状和位置、摩擦片205上的多个环形栅格片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对应梳齿对的位置来确定,以使得当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的梳齿(或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与摩擦片205上的多个环形栅格片刚好重叠时,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对应梳齿对和制动片203上的开关簧片接触导通。此时(即,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或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梳齿与摩擦片205上的多个环形栅格片刚好重叠时),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之间的输出电压最大,具体原理将在下文结合图9a和图9b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如图7所示,当存在两个或多个制动片时,可以仅在两个或多个制动片中的任意一个制动片上布置开关簧片701。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簧片701的径向宽度可以大于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对应梳齿对之间的第二间隙的宽度并且小于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的径向宽度、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的径向宽度和它们之间的第二间隙的宽度之和。这样的布置可以使得当开关簧片701与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接触时,使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导通,并且开关簧片701不会与摩擦发电装置200上其它不期望的位置产生接触摩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集成在制动盘201上的梯状的开关电极403和集成在制动片203上的开关簧片701构成了机械式的接触开关,如上所述,这种布置可以使得当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的输出电压最大时开关电极403导通以输出电荷,而在其余时刻开关电极403断开,不向电荷采集电路输出电荷。这种集成在制动器上的梯状的机械式接触开关可以提高开关的稳定性和精度。
此外,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一种开孔结构。如图8所示,可以在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201)上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之间的第一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并且可以在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202和制动片203)上与多个环形栅格片之间的第三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这样的布置可以使得在制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排水或散热效果,并延长摩擦发电装置200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结合图9a和图9b来描述基于以上实施例中的一些配置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摩擦起电过程以及静电感应过程。
具体地,图9a和图9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摩擦起电过程以及静电感应过程。为了简化描述,图中仅示出了摩擦片205上的一个环形栅格片901以及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相邻的一对梳齿(即,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2及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
如图9a所示,假设在制动过程中环形栅格片901相对于制动盘201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从左向右摩擦滑动,并且假设环形栅格片901的摩擦材料具有摩擦负电极性,而制动盘201的摩擦材料具有摩擦正电极性,则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起电效应,环形栅格片901的摩擦表面可以产生负电荷,而制动盘201的摩擦表面可以产生正电荷。假设制动盘201的摩擦材料由于摩擦起电而产生的正电荷密度低于环形栅格片901上的负电荷密度,则在图9a所示的相对位置下,由于静电感应,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2上还将感应出一定密度的正电荷,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将由于制动盘201上的正电荷而感应出一定密度的负电荷。
当环形栅格片901相对于制动盘201向右摩擦滑动一定距离后,如图9b所示,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2未与环形栅格片901重叠的左边部分将不再受环形栅格片901上的负电荷影响,而只在制动盘201摩擦产生的正电荷影响下感应出一定密度的负电荷。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2与环形栅格片901重叠的右边部分将继续受环形栅格片901上的负电荷影响而感应出正电荷。同时,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与环形栅格片901重叠的左边部分将受到环形栅格片901上的负电荷影响而感应出一定密度的正电荷。
由此,在环形栅格片901从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2完全重叠的位置(如图9a所示)向与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完全重叠的位置摩擦滑动时,由于静电感应,将发生正电荷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2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的转移。类似地,在环形栅格片901从与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完全重叠的位置向与下一个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未示出)完全重叠的位置继续摩擦滑动时,将发生正电荷从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向该下一个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的转移。由此交替,即可以发生正电荷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的相互转移。若将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2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梳齿903作为电源的两极,则可以向外接的负载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可以利用分别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电连接的电荷采集电路来从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采集并存储电荷。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的电荷采集电路的示意电路图。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荷采集电路可以包括整流电路1001和电荷存储电路1002。
整流电路1001可以是由多个二极管构成的整流电桥电路。整流电路1001的第一输入端P1可以与第一感应电极(例如,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连接,整流电路1001的第二输入端P2可以与第二感应电极(例如,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连接,整流电路1001的第一输出端P3可以与第一开关电极(例如,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连接。
电荷存储电路1002可以由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等器件构成。如图10所示,电荷存储电路1002的第一输入端P5可以与第二开关电极(例如,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连接,电荷存储电路1002的第二输入端P6可以与整流电路1001的第二输出端P4连接。
如上所述,第一开关电极(例如,外部梳形开关电极603)和第二开关电极(例如,内部梳形开关电极604)可以在开关簧片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并且通过调整开关电极的梳齿位置以及开关簧片的位置,可以在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的输出电压最大时使得电路导通。在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通过开关簧片连接(导通)的情况下,电荷存储电路1002可以将从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存储于电感和/或电容中,以供后续负载使用。通过使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荷采集电路以及与制动器高度集成的机械式接触开关,仅在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的输出电压最大时使得电路导通并采集和存储电荷,可以将高阻抗的摩擦发电装置与负载电路进行阻抗解耦,提升了电路在不同负载下的效率。
此外,感应电极的输出还可以用作监测信号来监测制动器的状态。具体地,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感应电极的输出用于监测分析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可以直接将感应电极402的输出(例如,外部梳形感应电极503和内部梳形感应电极504)连接到信号分析单元1101进行制动器的状态分析。例如,可以基于是否在感应电极402的输出上监测到感应电压来确定制动器当前是否正在进行制动等等。
此外,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300的示例性外部结构。
具体地,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300的各个组件分散开和组合在一起的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b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300可以与如图1所示的鼓式制动器102的结构高度结合。因此,摩擦发电装置300的示例性外部结构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鼓式制动器102的外部结构。
具体地,在如图12b所示的实施例中,鼓式制动器可以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盘1201)和第二摩擦组件(例如,制动片1202和/或制动片1203)。如图12a或图12b所示,制动盘1201可以是环柱形的,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可以是不完整环柱形的。制动盘1201可以与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同轴,并且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可以位于制动盘1201的环柱形内侧。感应电极1205(例如,包括交叉布置的梳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可以布置在制动盘1201的外圈表面或内部。开关电极1206(例如,包括相对布置的梳状的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可以布置在制动盘1201的内圈表面。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能够和制动盘1201相接触的外表面上可以布置有栅格状的摩擦片1207。并且,在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中的一个(例如,制动片1203)上还可以布置有开关簧片1208。类似于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电荷采集电路可以集成在电路盒1204中。
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300在非制动状态和制动状态下的侧视图。
如图13a所示,在非制动状态下,位于制动盘1201内侧的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可以与制动盘1201不接触,并且制动盘1201可以随车轮转动。在制动状态下,如图13b所示,位于制动盘1201内侧的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可以在系统的驱动控制下与制动盘1201接触,从而制动盘1201可以相对于制动片1202和制动片1203产生接触摩擦并且产生摩擦制动力,以实现制动减速。在制动状态下,感应电极1205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可以感应出感应电荷,并且当制动片1203上的开关簧片1208使得开关电极1206导通(即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导通)时,感应电极1205上的电荷可以被采集并存储到电路和1204,以供后续负载使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300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文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蝶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200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制动器,其包括:相对布置的制动盘和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其中,在制动盘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产生接触摩擦时可以产生摩擦制动力并产生电荷,制动器还可以包括摩擦发电装置,该摩擦发电装置可以包括:布置于制动盘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在制动盘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产生接触摩擦时,可以在第一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一感应电荷,并且在第二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二感应电荷。摩擦发电装置还可以包括电荷采集电路,其可以分别与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并存储从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与制动盘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可以具有第一电极性,并且制动片上的摩擦片的摩擦材料可以具有与第一电极性不同的第二电极性,例如,第一电极性和第二电极性相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式制动器可以是碟式制动器,其中,制动盘可以为碟状环形,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可以为不完整环片形,制动盘和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可以同轴,并且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可以位于制动盘的一侧或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式制动器可以是鼓式制动器,其中,制动盘可以为环柱形,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可以为不完整环柱形,制动盘和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可以同轴,并且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可以位于制动盘的内侧。
摩擦式制动器以及摩擦发电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类似于上文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摩擦发电装置200和摩擦发电装置300的示例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提供的摩擦发电装置充分考虑了摩擦式制动器的结构,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摩擦式制动器的特定结构高度结合,简化了结构并提高了可靠性;使用同步电荷提取电路,解耦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负载电路的阻抗,提升了电路在不同负载下的效率;并且将梯状的机械式接触开关集成在制动器上,提升了电路开关的稳定性和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面详细描述的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或其特征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车辆的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所述摩擦式制动器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摩擦组件和第二摩擦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产生接触摩擦时产生摩擦制动力并产生电荷,所述摩擦发电装置包括:
布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产生接触摩擦时,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一感应电荷,在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二感应电荷,其中,在非制动状态下,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摩擦组件随所述车辆的车轮转动;在制动状态下,所述第一摩擦组件和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产生接触摩擦并产生摩擦制动力;
布置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中的开关簧片,其中,在制动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摩擦组件随所述车轮转动时,所述开关簧片控制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的机械连接以控制电路的断开或导通;和
电荷采集电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并在所述开关簧片的控制下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上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一电极性,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上的摩擦片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二电极性,所述第一电极性和所述第二电极性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还包括:
布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中的第一开关电极和第二开关电极,
其中,所述电荷采集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其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极连接;和
电荷存储电路,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极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开关簧片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电极的连接;
在所述第一开关电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电极通过所述开关簧片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荷存储电路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为碟状环形,其中,
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为环形的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为环形的内部梳形感应电极,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交叉布置,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电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电极布置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的环形内圆圈上或外圆圈上,
所述第一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外部梳形开关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内部梳形开关电极;或者所述第一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内部梳形开关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电极为环形的外部梳形开关电极,
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梳齿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梳齿均为第一数量,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梳齿相对布置以形成第一数量的梳齿对,且每一梳齿对中相对布置的梳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其中,所述开关簧片用于控制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之间的机械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均为第二数量,且所述第一数量是所述第二数量的两倍,其中,
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宽度及径向长度相同,
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与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所述第一数量的梳齿对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一一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各个梳齿对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对应梳齿的边缘;
所述开关簧片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的边缘,并且与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或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对应梳齿对之间的第二间隙相对地平行布置,所述开关簧片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的对应梳齿对之间的第二间隙的宽度,以使得所述开关簧片与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接触时,使所述外部梳形开关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开关电极导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为不完整环片形,
其中,在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组件绕环形的中心旋转,以与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上的摩擦片产生接触摩擦,
其中,所述摩擦片的摩擦材料的电极性与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上的摩擦材料的电极性相反,
其中,所述摩擦片包括多个环形栅格片,
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每一个环形栅格片径向布置在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交叉区域相对应的环形区域,
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每一个环形栅格片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或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梳齿形状相同,
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中的相邻环形栅格片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或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摩擦组件上与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之间的第一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并且
所述第二摩擦组件上与所述多个环形栅格片之间的第三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开孔。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梳形感应电极和所述内部梳形感应电极由铜、镍、金、银、铝或铁制成。
11.一种用于车辆的摩擦式制动器,包括:
相对布置的制动盘和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其中,在所述制动盘相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产生接触摩擦时产生摩擦制动力并产生电荷,
所述制动器还包括摩擦发电装置,所述摩擦发电装置包括:
布置于所述制动盘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其中,在所述制动盘相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产生接触摩擦时,在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一感应电荷,在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上产生第二感应电荷,其中,在非制动状态下,所述制动盘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不接触,且所述制动盘随所述车辆的车轮转动;在制动状态下,所述制动盘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产生接触摩擦并产生摩擦制动力;
布置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中的开关簧片,其中,在制动状态下,在所述制动盘随所述车轮转动时,所述开关簧片控制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之间的机械连接以控制电路的断开或导通;和
电荷采集电路,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并在所述开关簧片的控制下存储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采集的电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摩擦式制动器,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与所述制动盘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摩擦片,其中,所述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一电极性,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上的摩擦片的摩擦材料具有第二电极性,所述第一电极性和所述第二电极性相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摩擦式制动器,其中,所述摩擦式制动器为碟式制动器,其中,
所述制动盘为碟状环形,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为不完整环片形,所述制动盘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同轴,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位于所述制动盘的一侧或两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摩擦式制动器,其中,所述摩擦式制动器为鼓式制动器,其中,
所述制动盘为环柱形,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为不完整环柱形,所述制动盘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同轴,所述一个或多个制动片位于所述制动盘的内侧。
CN202010553081.3A 2020-06-17 2020-06-17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Active CN111692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3081.3A CN111692250B (zh) 2020-06-17 2020-06-17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PCT/CN2021/100551 WO2021254425A1 (zh) 2020-06-17 2021-06-17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EP21825198.1A EP4106177A4 (en) 2020-06-17 2021-06-17 FRICTION BRAKE BASED FRICTION GENERATION DEVICE AND FRICTION BRAKE
US17/899,249 US20220412418A1 (en) 2020-06-17 2022-08-30 Triboelectric generation apparatus based on friction brake, and friction brak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3081.3A CN111692250B (zh) 2020-06-17 2020-06-17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2250A CN111692250A (zh) 2020-09-22
CN111692250B true CN111692250B (zh) 2023-05-09

Family

ID=72481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3081.3A Active CN111692250B (zh) 2020-06-17 2020-06-17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2418A1 (zh)
EP (1) EP4106177A4 (zh)
CN (1) CN111692250B (zh)
WO (1) WO20212544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250B (zh) * 2020-06-17 2023-05-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CN112277901B (zh) * 2020-10-30 2022-07-12 北京理工大学 用于收集汽车制动能量的摩擦电能收集系统
CN112747031B (zh) * 2021-02-04 2022-07-15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滑动轴承
CN112780669B (zh) * 2021-02-04 2022-07-15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带监测装置的滚子轴承
CN112735298B (zh) * 2021-02-04 2022-03-25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车轮警示灯
CN112747032B (zh) * 2021-02-04 2022-07-12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自发电监测的滚子轴承
CN112834213B (zh) * 2021-02-04 2022-08-2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变速箱状态监测系统
CN112729650B (zh) * 2021-02-04 2022-08-2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自供电扭矩监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7474B2 (ja) * 2009-08-11 2014-01-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発電装置及び制動装置
CN103795288B (zh) * 2013-04-19 2016-03-16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一种转动式静电发电装置
CN104682766B (zh) * 2013-11-26 2017-08-08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基于独立摩擦层的纳米发电机、发电机组和发电方法
CN105811799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一种全可降解纳米发电机
DE102015006663A1 (de) * 2015-05-22 2016-11-24 Julian Badura Vorteile beim Einsetzen von Reibungselektrizität statt gewöhnlicher Reibung, bei der viel Energie als thermische Energie entwertet wird, bei Vorhandensein von mechanischem Widerstand.
CN108667338B (zh) * 2017-04-01 2021-06-15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能量管理电路和能量管理方法
CN110995053B (zh) * 2019-12-27 2022-11-1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盘式制动器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CN111692250B (zh) * 2020-06-17 2023-05-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06177A4 (en) 2023-07-26
EP4106177A1 (en) 2022-12-21
US20220412418A1 (en) 2022-12-29
CN111692250A (zh) 2020-09-22
WO2021254425A1 (zh)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2250B (zh) 基于摩擦式制动器的摩擦发电装置及摩擦式制动器
US9893597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homopolar generator charger with integral rechargeable battery
WO2014169673A1 (zh) 一种转动式静电发电装置
CN104426419B (zh) 摩擦发电和电磁发电的混合发电系统
JP5397474B2 (ja) 発電装置及び制動装置
JPH1198868A (ja) 静電型発電装置
CN103780136A (zh) 一种输出恒定电流的旋转摩擦发电机
CN113241966A (zh) 一种基于尖端放电的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及方法
CN113162460B (zh) 一种静电式旋转、直线往复运动耦合能量收集器
CN105656268A (zh) 外转子型可变励磁式电动机
CN112277901B (zh) 用于收集汽车制动能量的摩擦电能收集系统
CN207801780U (zh) 一种基于独立层模式的摩擦发电装置
KR101907771B1 (ko) 전하 유도형 마찰전기 에너지 발생 장치
JP2018173142A (ja) 係合装置
CN113206611A (zh) 一种基于旋转式直流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电路面
JP2013162574A (ja) 非正弦波駆動電動機
KR101685789B1 (ko) 회전축의 회전에너지를 이용한 전기 발생장치
KR101037426B1 (ko) 전동 발전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기 차량 및 그 구동 방법
Faizan et al. A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ed DC mo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CN216395163U (zh) 自发电单车
Trzaska Effective harvesting of braking energy in electric cars
CN220273456U (zh) 一种风力驱动的摩擦电与电磁复合发电装置
CN117957131A (zh) 旋转车轮能量回收及相关装置、方法和盘式转子
CN109347360B (zh) 一种接触分离式半导体摩擦发电机
WO200911564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force and/or m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