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2032B - 起动装置、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和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 - Google Patents

起动装置、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和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2032B
CN111692032B CN202010170525.5A CN202010170525A CN111692032B CN 111692032 B CN111692032 B CN 111692032B CN 202010170525 A CN202010170525 A CN 202010170525A CN 111692032 B CN111692032 B CN 1116920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onnecting spring
axial direction
width
meas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05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2032A (zh
Inventor
M.内夫茨格
C.卡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1692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2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2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2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3/00Other muscle-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3/02Other muscle-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having pull-co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5/00Starting apparatus having mechanical power storage
    • F02N5/02Starting apparatus having mechanical power storage of spring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ulley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启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40)的内燃机(21)的起动装置(1)的绳轮组件(20)、一种起动装置(1)和一种用于绳轮组件(20)的连接弹簧(9)。绳轮组件(20)包括绳轮(2)和连接弹簧(9)。连接弹簧(9)的第一端(12)抗扭地与绳轮(2)相连接。绳轮(2)具有在轴向(100)上延伸的转动轴线(50)。绳轮(2)在其在径向(90)上处在外部的周缘面(4)中具有用于容纳起动绳(26)的环绕的凹处(5)和用于容纳连接弹簧(9)的弹簧座(8)。弹簧座(8)和凹处(5)不仅在轴向(100)上看而且在径向(90)上看重叠。

Description

起动装置、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和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启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Anwerfvorrichtung)的绳轮组件(Seilrollenbaugruppe)、一种带有绳轮组件的起动装置和一种用于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Verbindungsfeder)。
背景技术
由US 2004/0177823 A1已知一种用于启动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在起动内燃机的情形中,绳轮经由起动绳被置于转动运动中。绳轮与缓冲弹簧相连接,绳轮的旋转能量借助其被传递到内燃机的曲轴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即,创造一种带有紧凑结构的绳轮组件。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启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来实现,其包括绳轮和连接弹簧,其中,连接弹簧的第一端抗扭地与绳轮相连接,其中,绳轮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其中,绳轮在其在径向上处在外部的周缘面(Umfangsseite,有时称为周缘侧)中具有用于容纳起动绳的环绕的凹处,且其中,绳轮具有用于容纳连接弹簧的弹簧座(Federaufnahme,有时称为弹簧容纳部),其中,弹簧座和凹处不仅在轴向上看而且在径向上看重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如下,即,如此地改进一种带有绳轮组件的起动装置,即,起动装置紧凑地来设计。
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用于启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的起动装置来实现,其包括绳轮和连接弹簧,其中,连接弹簧的第一端抗扭地与绳轮相连接,其中,绳轮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其中,绳轮在其在径向上处在外部的周缘面中具有用于容纳起动绳的环绕的凹处,且其中,绳轮具有用于容纳连接弹簧的弹簧座,其中,弹簧座和凹处不仅在轴向上看而且在径向上看重叠,其中,起动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绳轮与内燃机的曲轴的联接设备,其中,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的第二端抗扭地与联接设备相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如下,即,如此地改进用于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即,绳轮组件的紧凑的设计方案是可能的。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启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来实现,其包括绳轮和连接弹簧,其中,连接弹簧的第一端抗扭地与绳轮相连接,其中,绳轮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其中,绳轮在其在径向上处在外部的周缘面中具有用于容纳起动绳的环绕的凹处,且其中,绳轮具有用于容纳连接弹簧的弹簧座,其中,弹簧座和凹处不仅在轴向上看而且在径向上看重叠。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绳轮组件而言作如下设置,即,绳轮的弹簧座和用于容纳起动绳的环绕的凹处在绳轮的处在外部的周缘面中不仅在转动轴线的轴向上看而且在转动轴线的径向上看重叠。由此,尤其在轴向上且/或径向上可节省结构空间且绳轮组件可紧凑地设计。用于启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绳轮组件可如此来设计,即,其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中仅要求少的结构空间且由此手操纵式工作器械可紧凑地设计。由此手操纵式工作器械可被容易地操控,且对于操作者而言使得舒适的工作成为可能。此外,通过更紧凑的设计尤其在径向上可改善至内燃机的冷却空气供给。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弹簧座包括弹簧腔(Federkammer)和用于与连接弹簧连接的悬挂区域(Einhangbereich),且弹簧座的悬挂区域和用于容纳起动绳的凹处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彼此并排地布置。由此,连接弹簧的第一端当其被悬挂到悬挂区域中时径向较远地处在外部地布置。在绳轮围绕其转动轴线转动的情形中,由此大的转矩可由绳轮被传递到连接弹簧上。此外,弹簧座、尤其弹簧腔的伸展在径向上可为大的。由此可安装大的连接弹簧。这样的弹簧可传递大的力。通过使绳轮的凹处已径向在弹簧座内开始而非如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那样径向在弹簧座之外才开始,在相同绳轮直径的情形中更多的绳子可被安置在绳轮上。相应地如下是可能的,即,降低绳轮直径且将待安置的绳体积保持恒定。通过降低绳轮直径,空气可更好地进入到起动器壳体中且可更好地冷却内燃机。适宜地,弹簧座在轴向上看仅以悬挂区域重叠于凹处。
尤其地,弹簧座的悬挂区域具有在轴向上测得的宽度。尤其地,弹簧座的弹簧腔具有在轴向上测得的宽度。有利地,悬挂区域的宽度小于弹簧腔的宽度的100%、尤其小于70%、优选地小于65%。由此,连接弹簧可以其悬挂区域节省空间地在轴向上布置在用于容纳起动绳的凹处旁边且尽管如此具有用于确保连接弹簧的必要的稳定性的足够宽度。
尤其地,绳轮具有在轴向上测得的最大宽度。有利地,用于容纳起动绳的凹处的在绳轮的周缘面处在轴向上测得的宽度为绳轮的最大宽度的至少15%、尤其至少25%。由此,凹处在轴向上提供了足够的用于容纳起动绳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连接弹簧以第一端被悬挂到弹簧座的悬挂区域中且具有在轴向上测得的最大宽度。连接弹簧在其第一端处的在轴向上测得的宽度有利地小于连接弹簧的最大宽度的100%、尤其小于75%、优选地小于65%。由此如下是可能的,即,连接弹簧的第一端节省空间地被安置在在轴向上相对较小的悬挂区域中且同时充分稳定地设计弹簧。显然,连接弹簧的弹簧折断一般而言远离其端部发生。出于该原因,连接弹簧的第一端可较窄地设计,且连接弹簧可在其端部之间为了高的稳定性足够宽地来设计。
适宜地,连接弹簧在围绕转动轴线的周缘方向上在至少10°、尤其至少15°的角度范围中在其第一端处窄于连接弹簧的最大宽度。“连接弹簧的第一端”的概念此时表示连接弹簧的在弹簧的某一角度范围上延伸的端部区域,而不仅表示离散的点。通过连接弹簧在其第一端处的较窄的设计,悬挂突起在连接弹簧的第一端处可在周缘方向上足够长地设计,以便于建立相对绳轮的可靠的连接且同时在轴向上要求少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绳轮在其周缘面处具有空气导引轮廓(Luftleitkontur)。通常,绳轮组件如此地布置在内燃机的曲轴上,即,在绳轮组件与内燃机的气缸之间布置有用于将冷却空气输送至气缸的风扇叶轮。在将冷却空气输送至气缸的情形中,空气在其由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外侧至内燃机的气缸的路径上在绳轮组件处经过。通过空气导引轮廓,空气流的走向可被正面地影响。流动阻力可被降低且冷却空气在绳轮处被导引经过。
优选地,空气导引轮廓如此来设计,即,冷却空气流不可到达至对污染敏感的构件、例如连接弹簧。
适宜地,绳轮的空气导引轮廓在沿着转动轴线的截面中是凹形的。由此,一方面空气可被更好地导引至风扇叶轮和至气缸且另一方面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被保护免受污染物由冷却空气的输入。
有利地,连接弹簧是螺旋弹簧。
适宜地,凹处围绕绳轮的转动轴线恰好环绕一次。
尤其地,弹簧腔具有后壁。有利地,连接弹簧具有在轴向上测得的相对后壁的间距,其小于连接弹簧的最大宽度的25%。适宜地,连接弹簧贴靠在后壁处。
弹簧腔的后壁具有背对连接弹簧的外侧。弹簧腔具有开口面,连接弹簧通过该开口面可被插入到弹簧腔中。绳轮具有在轴向上由后壁的外侧直至开口面测得的基体宽度。在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连接弹簧的最大宽度为基体宽度的至少80%、尤其至少90%。
对于带有绳轮组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起动装置而言作如下设置,即,起动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绳轮与内燃机的曲轴的联接设备且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的第二端抗扭地与联接设备相连接。
有利地,联接设备是带动件(Mitnehmer)。有利地,带动件在轴向上完全盖住弹簧腔。由此,弹簧腔且尤其连接弹簧可被保护免受污染、尤其地免受来自冷却空气流的污染。由此,连接弹簧较不易受干扰且在很大程度上免维护。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作如下设置,即,联接设备包括用于联接起动装置与内燃机的曲轴的联接器件,带动件包括空气导引轮缘(Luftleitkragen)且空气导引轮缘布置在带动件的在轴向上背对连接弹簧的侧上。有利地,空气导引轮缘径向布置在联接器件之外。由此,空气导引轮缘可保护联接器件免受来自冷却空气流的污染。这使得带动件经由其联接器件到内燃机的曲轴处的在很大程度上免受干扰的联接成为可能。
适宜地,空气导引轮缘在沿着转动轴线的截面中至少在某一区段中是锥形的。由此,冷却空气流可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被输送至风扇叶轮。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弹簧在其第一端处的宽度小于连接弹簧的最大宽度的100%、尤其小于75%、优选地小于65%。如上面已描述的那样,连接弹簧由此是稳定的且同时可在节省结构空间的情形下与绳轮相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 显示了起动装置的分解图示,
图2 显示了穿过在工作器械处的根据图1的起动装置的截面的局部示意性图示,
图3 显示了根据图1的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的透视图示,
图4 显示了穿过带有起动绳的根据图3的绳轮组件的截面,
图5 显示了根据图1的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的透视图示,
图6 显示了根据图5的连接弹簧的侧视图,
图7 显示了根据图1的起动装置的带动件的透视图示,
图8 显示了穿过根据图1的带动件和绳轮组件的截面的示意性图示,
图9 显示了朝向根据图8的带动件和绳轮组件的侧视图,
图10 显示了根据图1的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的透视图示,且
图11 显示了带有起动装置的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显示了一种手操纵式工作器械40,在该实施例中显示了机动链锯。该手操纵式工作器械同样可以是其它的手操纵式工作器械,例如鼓风机、割灌机(Freischneider)、切断机或类似物。工作器械40具有壳体46,在其中布置有示意性示出的内燃机42。内燃机42优选是单缸发动机、尤其二冲程发动机或经混合润滑的四冲程发动机。内燃机42用于驱动工具。在该实施例中,工具是围绕导轨43被环绕地驱动的锯链44。手柄45以及柄管47用于操纵工作器械40。为了起动内燃机42设置有起动装置1,其在图11中同样被示意性示出。起动装置1优选是待由手操纵的拉索起动器。起动装置1为此包括起动手柄41,其从工作器械40的壳体46中伸出。
在图1中详细地示出了起动装置1。起动装置1包括起动器壳体24、复位弹簧23、绳轮组件20和联接设备6。起动器壳体24有利地构成手操纵式工作器械40的壳体46的一部分。
绳轮组件20由绳轮2和连接弹簧9构成。起动器壳体24具有主轴颈(Lagerzapfen,有时称为销轴)25。在主轴颈25上,绳轮2和联接设备6被可转动地支撑。为此绳轮2具有轮毂3。主轴颈25被插入穿过轮毂3。绳轮2经由复位弹簧23与起动器壳体24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复位弹簧23是螺旋弹簧。复位弹簧23在起动器壳体24与绳轮2之间布置在绳轮2的复位弹簧座38中且在一端处与起动器壳体24且在其另一端处与绳轮2抗扭地相连接。复位弹簧23的另一端布置在复位弹簧座38中。绳轮2经由连接弹簧9与联接设备6相连接。连接弹簧9是螺旋弹簧。连接弹簧9在绳轮2与联接设备6之间布置在绳轮2的弹簧座8中。连接弹簧9布置在绳轮2的背对起动器壳体24的侧上。
起动装置1用于起动在图2中所示出的内燃机21。在绳轮2上缠绕有在图2中所示出的起动绳26。起动绳26的第一端被固定在绳轮2处。起动绳26的第二端通过起动器壳体24的起动接管27从起动器壳体24中引出。为了启动内燃机21,操纵者在被固定在起动绳26的第二端处的起动手柄41(图11)处拉动。在起动绳26处的拉动将绳轮2置于围绕转动轴线50的旋转中。在此,绳轮2围绕主轴颈25转动。转动轴线50在轴向100上延伸。轴向100由绳轮2的复位弹簧座38在朝向弹簧座8的方向上伸延至连接弹簧9的容纳部。轴向100由绳轮2在朝向连接弹簧9的方向上伸延。径向90垂直于转动轴线50延伸。绳轮2的旋转能量经由连接弹簧9被传递到联接设备6上。在此,连接弹簧9用于缓冲突然的且不均匀的拉运动。其同样可作如下设置,即,连接弹簧用于暂存能量,从而在连接弹簧将其所存储的能量经由联接设备发出到曲轴处之前,使得连接弹簧可首先通过多个在起动绳处的起动行程被张紧。在该情况中,连接弹簧通常经由自由轮与绳轮相连接。
联接设备6具有联接器件17。在该实施例中,联接设备6是带动件15。联接器件17构造成在带动件15的周缘区域处的卡锁突出部。其同样可作如下设置,即,起动装置的联接设备的联接器件是卡爪(Klinke)。
内燃机21具有曲轴18。风扇叶轮28抗扭地与曲轴18相连接。风扇叶轮28利用呈罐状的突出部搭接起动装置1的联接设备6的联接器件17。在该呈罐状的突出部处,曲轴18的联接器件22被可摆动地支撑。曲轴18的联接器件22在该实施例中是卡爪。然而其同样可作如下设置,即,曲轴的联接器件是卡锁突出部或类似物。在该实施例中,曲轴18的联接器件22通过弹簧在起动装置1的联接设备6的联接器件17的方向上被预紧。
在起动绳26处拉动的情形中,起动装置1的联接设备6被置于旋转中且经由联接设备6的构造成卡锁突出部的联接器件17带动曲轴18的构造成卡爪的联接器件22。由此,风扇叶轮28且进而曲轴18被置于旋转中。当曲轴18相比带动件15更快地转动时,联接器件22失去其相对起动装置1的构造成卡锁突出部的联接器件17的接触。在该时刻,起动过程已结束且曲轴18被内燃机21驱动。
通过绳轮2在起动行程的情形中的旋转,复位弹簧23同样被张紧。在起动行程结束之后,绳轮2通过复位弹簧23逆着其旋转方向在起动绳26处拉动的情形中被置于旋转中且起动绳26又被缠绕到绳轮2上。
图3显示了绳轮组件20。绳轮组件20的连接弹簧9以第一端12抗扭地与绳轮组件20的绳轮2相连接。为此,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具有悬挂突起13。以“第一端”在该上下文中表示关于周缘方向80的确定的区域。周缘方向80在围绕转动轴线50的方向上伸延。
绳轮2为了容纳连接弹簧9具有弹簧座8。弹簧座8包括弹簧腔11和悬挂区域10。弹簧腔11的悬挂区域10用于连接绳轮2与连接弹簧9。悬挂区域10在径向90上相比弹簧腔11更远离转动轴线50地布置。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连接弹簧9以其悬挂突起13被悬挂到绳轮2的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中。悬挂突起13同样在图1中被示出。悬挂突起13在该实施例中逆着连接弹簧9的螺旋方向、即在周缘方向80上被折弯。悬挂突起13构成连接弹簧9的第一端12的一部分。连接弹簧9包括基体32和悬挂突起13。连接弹簧9的第一端在径向90上处在外部。在该实施例中,悬挂突起13在轴向100上的视图中呈U形地设计。这同样在图6中被示出。悬挂突起13同样可以另一形式由基体32被弯曲。如由图1和3显而易见的那样,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的形状被匹配于连接弹簧9的悬挂突起13的形状。相应地,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的形状在逆着轴向100的视图中大致呈L形。在周缘方向80上在悬挂区域10旁边设置有用于在起动绳26的第一端处的结节的容纳腔39。起动绳26的结节和连接弹簧9的悬挂突起13大致具有相同的相对转动轴线50的径向间距。
如在图1中所显示的那样,连接弹簧9具有第二端19。连接弹簧9的第二端19在径向90上处在内部。绳轮组件20的连接弹簧9的第二端19抗扭地与联接设备6相连接。为此,带动件15具有以已知的方式设计的未显示的用于第二端19的容纳部。
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绳轮2在其在径向90上处在外部的周缘面4上具有用于容纳起动绳26的环绕的凹处5。凹处5具有凹处底部29和在轴向100上相对而置的凹处侧壁30和31。凹处5完全围绕转动轴线50环绕。凹处5围绕绳轮2的转动轴线50恰好环绕一次。
图4显示了穿过带有被缠绕在绳轮2上的起动绳26的绳轮组件20的截面。该截平面包含绳轮2的转动轴线50和连接弹簧9的悬挂突起13。弹簧座8和凹处5不仅在轴向100上而且在径向90上看重叠。凹处5和弹簧座8处在共同的垂直于转动轴线50伸延的第一平面中。凹处5和弹簧座8处在共同的垂直于径向90伸延的第二平面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处于彼此垂直。弹簧座8和凹处5不仅在轴向100上布置在相同高度上而且在径向90上布置在相同高度上。
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和用于容纳起动绳26的凹处5在轴向100上看重叠。悬挂区域10和凹处5在轴向100上至少部分彼此并排地布置。弹簧座8在轴向100上看仅以悬挂区域10重叠于凹处5。弹簧腔11和凹处5在径向90上看重叠。弹簧腔11和凹处5在径向90上至少部分彼此并排地布置。
悬挂区域10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1。弹簧腔11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2。悬挂区域10的宽度b1小于弹簧腔11的宽度b2。悬挂区域10的宽度b1小于弹簧腔11的宽度b2的70%。在该实施例中,悬挂区域10的宽度b1小于弹簧腔11的宽度b2的65%。
绳轮2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3。凹处5具有在绳轮2的周缘面4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4。凹处5的宽度b4为绳轮2的最大宽度b3的至少15%。在该实施例中,凹处5的宽度b4为绳轮2的最大宽度b3的至少25%。
悬挂区域10的宽度b1为绳轮2的最大宽度b3的至少25%。
连接弹簧9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5。连接弹簧9具有在其第一端12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6。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的宽度b6在悬挂突起13的区域中被测量。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的宽度b6小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的宽度b6在悬挂突起13的区域中小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75%。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的宽度b6在悬挂突起13的区域中小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65%。
悬挂突起13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7。悬挂突起13的宽度b7小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悬挂突起13的宽度b7小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75%。在该实施例中,悬挂突起13的宽度b7小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65%。
如在图6中所示出的那样,连接弹簧9在周缘方向80上有利地在围绕转动轴线50的至少5°的角度范围α中窄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弹簧9在周缘方向80上在至少10°的角度范围α中窄于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
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连接弹簧9具有在径向90上由转动轴线50出发测得的最大的径向伸展a。由图1和4的概览得出如下,即,悬挂突起13在径向90上在连接弹簧9的最大的径向伸展a的至少10%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悬挂突起13在径向90上在连接弹簧9的最大的径向伸展a的至少15%上延伸。
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连接弹簧9的悬挂突起13在轴向100上布置在起动绳26旁边。除了悬挂突起13之外,连接弹簧9具有基体32。基体32在径向90上相比悬挂突起13更靠近于转动轴线100。连接弹簧9的基体32布置在弹簧座8的弹簧腔11中。凹处5围绕连接弹簧9的基体32环绕。凹处5包围连接弹簧9的基体32。连接弹簧9的基体32和在凹处5中的起动绳26在径向90上彼此并排地布置。
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绳轮2在其周缘面4处具有空气导引轮廓14。绳轮2的周缘面4在周缘方向80上围绕转动轴线50环绕。空气导引轮廓14在沿着转动轴线50的截面上有利地是凹形的。这意味着如下,即,空气导引轮廓14在由绳轮2之外在垂直朝向转动轴线50的方向上的视角中是凹形的。空气导引轮廓在由绳轮2之外逆着径向90的视角中是凹形的。
绳轮2在轴向100上具有第一外面33和第二外面34。第一外面33和第二外面34构成绳轮3的关于轴向100彼此背对的端面。绳轮2的弹簧腔11具有后壁51。后壁51在逆着轴向100的方向上限制弹簧腔11。后壁51具有外侧52。外侧52布置在后壁51的面对复位弹簧座38的侧上。后壁51的外侧52是绳轮2的第一外面34的组成部分。后壁51具有内侧53。内侧53处在后壁51的背对复位弹簧座38的侧上。第一外面33背对连接弹簧9。第二外面34面对连接弹簧9。第二外面34在轴向100上相邻于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而第一外面33在轴向100上相邻于绳轮2的凹处5。第二外面34处于后壁51的背对复位弹簧座38的侧上。弹簧腔11具有具有开口面54。连接弹簧9可通过所述开口面54被插入到所述弹簧腔11中。弹簧腔11的开口面54在与绳轮2的第二外面34相同的平面中延伸。
连接弹簧9具有在轴向100上相对于弹簧腔11的后壁51测得的间距,其小于连接弹簧9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5的25%。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弹簧9贴靠在后壁51的内侧处。
绳轮2具有基体55。绳轮2具有用于与在图1中所示的轴颈25连接的接管56。接管56在逆着轴向100的方向上伸出超过基体55。弹簧腔11的后壁51的外侧52在轴向100上相邻于接管56。后壁51的外侧52在垂直于转动轴线50伸延的平面中延伸。接管52包括复位弹簧座38。
绳轮2具有基体宽度b8。基体宽度b8在轴向100上从后壁51的外侧52出发直至弹簧腔11的开口面54被测量。连接弹簧9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5为基体宽度b8的至少80%、尤其至少90%。
空气导引轮廓14在绳轮2的周缘面4中延伸直至绳轮2的第二外面34。绳轮2的空气导引轮廓14几乎完全围绕转动轴线50环绕。如在图3中所示,空气导引轮廓14在周缘方向80上仅仅通过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和用于起动绳26的结节的容纳腔39中断。悬挂区域10和容纳腔39在周缘方向80上处于彼此紧邻并排且形成共同的周缘区段。空气导引轮廓14在周缘方向80上仅仅在该处中断共同的周缘区段。
图5和10以示意性透视图示显示了连接弹簧9。由图5和6的概览得出,连接弹簧9在该实施例中在其基体32的区域中外部地在角度范围α中具有最大宽度b5。在其第一端12处,在带有最大宽度b5的基体32的区域与悬挂突起13之间,连接弹簧9具有过渡面35。在过渡面35的区域中的连接弹簧9的宽度由悬挂突起13出发直至带有最大宽度b5的连接弹簧9的基体32的区域关于周缘方向80增加。尤其地,在过渡面35的区域中的连接弹簧9的宽度连续地增加。该增加可线性地或非线性地走向。在该实施例中,该增加非线性地实现,如在图10中可辨认出的那样。过渡面35连接带有最大宽度b5的连接弹簧9的基体32的区域与连接弹簧9的悬挂突起13。如下可能是适宜的,即,在连接弹簧9的内部的第二端19处同样设置有连接弹簧9的宽度的变化。
图7以透视图示形式显示了带动件15。带动件15具有空气导引轮缘16。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空气导引轮缘16布置在带动件15的背对连接弹簧9的侧上。空气导引轮缘16在径向90上布置在联接器件17之外。
图8显示了在布置在绳轮组件20上的带动件15的情形中穿过绳轮组件20的截面。该截平面包含转动轴线50。空气导引轮缘16的轮廓36以虚线来标明。空气导引轮缘16的轮廓36在沿着转动轴线50的截面中锥形地伸延。在此,带动件在轴向100上逐渐变细。其同样可作如下设置,即,空气导引轮缘的轮廓在沿着转动轴线50的截面中至少在某一截段中凹形地伸延。这样的走向在附图标记37下以虚线在图8中被标明。
带动件15在轴向100上来看完全盖住弹簧座8的弹簧腔11。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有利地至少部分在径向90上伸出超过带动件15。这同样在图9中被示出。

Claims (23)

1.用于启动手操纵式工作器械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其包括绳轮(2)和连接弹簧(9),其中,所述连接弹簧(9)的第一端(12)抗扭地与所述绳轮(2)相连接,其中,所述绳轮(2)具有在轴向(100)上延伸的转动轴线(50),其中,所述绳轮(2)在其在径向(90)上处在外部的周缘面(4)中具有用于容纳起动绳(26)的环绕的凹处(5),其中,所述绳轮(2)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弹簧(9)的弹簧座(8),其中,所述弹簧座(8)包括弹簧腔(11)和用于与所述连接弹簧(9)连接的悬挂区域(10),且其中,所述悬挂区域(10)和所述凹处(5)在轴向(100)上至少部分彼此并排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8)和所述凹处(5)不仅在轴向(100)上看而且在径向(90)上看重叠,并且所述弹簧座(8)在轴向(100)上看仅以所述悬挂区域(10)重叠于所述凹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区域(10)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1),所述弹簧腔(11)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2),且所述悬挂区域(10)的宽度(b1)小于所述弹簧腔(11)的宽度(b2)的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区域(10)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1),所述弹簧腔(11)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2),且所述悬挂区域(10)的宽度(b1)小于所述弹簧腔(11)的宽度(b2)的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区域(10)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1),所述弹簧腔(11)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2),且所述悬挂区域(10)的宽度(b1)小于所述弹簧腔(11)的宽度(b2)的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2)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3),且所述凹处(5)的在所述绳轮(2)的周缘面(4)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4)为所述绳轮(2)的最大宽度(b3)的至少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2)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3),且所述凹处(5)的在所述绳轮(2)的周缘面(4)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4)为所述绳轮(2)的最大宽度(b3)的至少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9)以所述第一端(12)被悬挂到所述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中,所述连接弹簧(9)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5)且所述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6)小于所述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9)以所述第一端(12)被悬挂到所述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中,所述连接弹簧(9)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5)且所述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6)小于所述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7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9)以所述第一端(12)被悬挂到所述弹簧座(8)的悬挂区域(10)中,所述连接弹簧(9)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最大宽度(b5)且所述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的在轴向(100)上测得的宽度(b6)小于所述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6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在围绕所述转动轴线(50)的周缘方向(80)上在至少5°的角度范围(α)中窄于所述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9)在其第一端(12)处在围绕所述转动轴线(50)的周缘方向(80)上在至少10°的角度范围(α)中窄于所述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2)在其周缘面(4)处具有空气导引轮廓(1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轮廓(14)在沿着所述转动轴线(50)的截面上是凹形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9)是螺旋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处(5)围绕所述转动轴线(50)恰好环绕一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8)包括弹簧腔(11),所述弹簧腔(11)具有后壁(51),且所述连接弹簧(9)具有在轴向(100)上测得的相对所述后壁(51)的间距,其小于所述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的2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8)包括弹簧腔(11),所述弹簧腔(11)具有后壁(51),所述弹簧腔(11)的后壁(51)具有背对所述连接弹簧(9)的外侧(52),所述弹簧腔(11)具有开口面(54),所述连接弹簧(9)可通过所述开口面被插入到所述弹簧腔(11)中,所述绳轮(2)具有在轴向(100)上由所述后壁(51)的外侧(52)直至所述开口面(54)测得的基体宽度(b8),且所述连接弹簧(9)的最大宽度(b5)至少为所述基体宽度(b8)的80%。
18.带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装置(1)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绳轮(2)与所述内燃机(21)的曲轴(18)的联接设备(6),所述绳轮组件(20)的连接弹簧(9)的第二端(19)抗扭地与所述联接设备(6)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设备(6)是带动件(15)。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设备(6)在轴向(100)上完全盖住所述弹簧腔(11)。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设备(6)包括用于联接所述起动装置(1)与所述内燃机(21)的曲轴(18)的联接器件(17),所述联接设备(6)包括空气导引轮缘(16),所述空气导引轮缘(16)布置在所述联接设备(6)的背对所述连接弹簧(9)的侧上且所述空气导引轮缘(16)径向布置在所述联接器件(17)之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轮缘(16)在沿着所述转动轴线(50)的截面中至少在某一区段中是锥形的。
23.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
CN202010170525.5A 2019-03-12 2020-03-12 起动装置、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和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 Active CN111692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62190.3 2019-03-12
EP19162190.3A EP3708822A1 (de) 2019-03-12 2019-03-12 Anwerfvorrichtung, seilrollenbaugruppe für eine anwerfvorrichtung und verbindungsfeder für eine seilrollenbaugrupp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2032A CN111692032A (zh) 2020-09-22
CN111692032B true CN111692032B (zh) 2023-11-10

Family

ID=65817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0525.5A Active CN111692032B (zh) 2019-03-12 2020-03-12 起动装置、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和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9591B2 (zh)
EP (1) EP3708822A1 (zh)
CN (1) CN11169203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9220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开始工业株式会社 反冲起动器
CN105745436A (zh) * 2013-11-18 2016-07-06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起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6528A (en) 1963-12-23 1965-11-09 John H Hartman Jr Spring motor drive
US3858566A (en) * 1971-11-10 1975-01-07 Donald R Perry Housing and attaching means for engine hand-starting auxiliary device
US4492190A (en) 1983-04-20 1985-01-08 Eaton Stamping Company Recoil starter
JPS61135981A (ja) 1984-12-03 1986-06-23 Sutaatengu Kogyo Kk リコイルスタ−タ
JPH114827A (ja) 1997-06-18 1999-01-12 Toshiba Corp 体腔内超音波診断装置
JP4069971B2 (ja) 2002-03-12 2008-04-02 ハスクバーナ・ゼノア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KR100962156B1 (ko) * 2002-05-20 2010-06-10 스타팅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일 시동기
US6959681B2 (en) 2003-02-19 2005-11-01 Kyodo Rubber Industries Co., Ltd. Engine starter
US20060196612A1 (en) 2005-03-03 2006-09-07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Lp Bottom up top down cordless shade
DE202011000616U1 (de) 2011-03-17 2012-06-20 Makita Corporation Startvorrichtung fü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EP3744968A1 (de) * 2019-05-28 2020-12-02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Federgehäuse und anwerfvorrichtung mit einem federgehäus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9220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开始工业株式会社 反冲起动器
CN105745436A (zh) * 2013-11-18 2016-07-06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起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91912A1 (en) 2020-09-17
EP3708822A1 (de) 2020-09-16
CN111692032A (zh) 2020-09-22
US11359591B2 (en)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6107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KR20120099786A (ko) 디커플러 조립체
CN111692032B (zh) 起动装置、起动装置的绳轮组件和绳轮组件的连接弹簧
US6530355B2 (en) 4-cycle engine
US11268534B2 (en) Blower wheel and power tool with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blower wheel
WO2007003819A3 (fr)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d'une pompe a vide avec un arbre a cames comprenant des moyens d'alimentation en fluide lubrifiant
CN112012860B (zh) 弹簧壳体和带有弹簧壳体的起动装置
EP1172526B1 (en) Valve-operating device with breather system in engine
JP2714409B2 (ja) 携帯用自動工具
CA2357190C (en) Foreign matter entanglement-preventing device in working engine
US10851756B1 (en) Drill assist start for a smal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20043771A1 (en) Seal structure in engine body
JP2005083381A (ja) 内燃機関の始動装置
US5483931A (en) Drive device especially for a trimmer
US6547254B2 (en) Seal structure between cylinder head and head cover in engine
CN110273803B (zh) 启动装置和带有启动装置的手持式工作器械
US7370623B1 (en) Engine-powered tool with a tube for guiding a starter pull rope
CN111148891B (zh) 通用发动机
EP1172529B1 (en) 4-cycle engine
JP5786553B2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ンジン作業機
US11506148B2 (en) Mechanism for opening/closing intake member
CN111075549B (zh) 通用发动机
SU1146192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удержани рабоче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 с буртиком в машинах ударного действи
JPH10313636A (ja) 携帯用作業機の配線構造
JPH10323108A (ja) 携帯用作業機の配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