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9876A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9876A
CN111679876A CN202010458567.9A CN202010458567A CN111679876A CN 111679876 A CN111679876 A CN 111679876A CN 202010458567 A CN202010458567 A CN 202010458567A CN 111679876 A CN111679876 A CN 111679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lient
page
sending
end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85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Pension Insur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Pension Insur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Pension Insur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85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98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9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9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客户端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在接收到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二前端页面;在接收到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一前端页面。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第三方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信息交互,避免了用户在使用第三方系统时无法联系到业务员,且达到了开箱即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用户使用第三方系统时,如商城、微服务系统、年金系统、知识库系统等,针对用户遇到问题需要与保险业务员取得联系的情况,例如用户在投保、理赔的过程中产生待解决的问题,而用户却无法获取保险业务员的联系方式以反馈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情况,通常是由保险业务员主动发现某用户存在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找到该用户以解决问题。但采用该方式,将无法在用户使用第三方系统时及时发现用户所遇到的问题,且在保险业务员发现问题后主动找用户解决问题时,若用户正处于开会、在办公的情况,会对用户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包括: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分别与第三方系统、业务系统连接,所述第三方系统具有第一客户端,所述业务系统具有第二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二前端页面;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一前端页面。
可选地,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创建会话连接;
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可选地,在所述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Token信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Token信息;
所述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一Token信息,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二Token信息,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第一消息内容、第一消息发送时间;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会话连接标识、第二消息内容、第二消息发送时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展示有电子名片,所述电子名片具有关联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一调用请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在检测到对所述通信接口的触发操作时生成的。
可选地,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一数据库,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存储在所述数据库。
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分别与第三方系统、业务系统连接,所述第三方系统具有第一客户端,所述业务系统具有第二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页面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二前端页面;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一前端页面。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第一客户端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然后在接收到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二前端页面,进而在接收到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一前端页面,实现了第三方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信息交互,通过通信系统分别连接第三方系统及业务系统,避免了用户在使用第三方系统时无法联系业务员以反馈问题,同时使业务员能够及时发现用户待解决的问题以进行处理,且将第三方系统与通信系统连接,无需进行二次开发,达到了开箱即用的效果,提升了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个人电子名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a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端页面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前端页面的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前端页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分别与第三方系统、业务系统连接,第三方系统具有第一客户端,业务系统具有第二客户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
作为一示例,通信系统可以包括IM(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信)系统,业务系统可以包括保险业务系统,第三方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商城、微服务系统、年金系统、知识库系统。
其中,第一客户端中可以展示有电子名片,电子名片可以具有关联的通信接口,第一调用请求可以为第一客户端在检测到对通信接口的触发操作时生成的。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触发第一客户端中通信接口生成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进而可以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可以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以在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
例如,业务员可以通过知识库系统(即第三方系统)预设一推送文章,并将该文章发送给用户,用户可以登录知识库系统,点击该文章,如图2所示,用户通过文章可以获取专属客户经理(业务员)的个人电子名片,在用户点击电子名片中“在线联系”按钮时,可以拉起一个IM系统(即通信系统)前端会话界面(即第一前端页面)。
又如,在商城中可以采用用户的保单确定其对应的客户经理(业务员),进而可以拉取IM系统,通过业务员工号查询到该业务员的详细信息,以在业务员的个人电子名片上向用户进行展示,即通过商城对接业务员的个人电子名片。在商城中的用户通过通信接口拉取IM系统时,可以判断该用户是否存在于系统中,若存在则可以进行会话开启并建立通信。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步骤10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采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创建会话连接;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用户使用第三方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触发操作生成第一客户端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然后可以从第一调用请求中获取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进而可以采用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创建会话连接,并可以生成针对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以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步骤102,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二前端页面;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接收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进而可以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的第二前端页面,可以将第一消息在第二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Token信息,步骤102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11,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一Token信息,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接收到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可以从第一消息中获取第一Token信息,进而可以采用第一Token信息,对第一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第三方系统中客户端加载的前端页面发送会话消息(即第一消息),该消息中可以包括Token信息(即第一Token信息),进而可以采用Token信息进行校验,以判断会话消息中传送的客户经理是否为真实的客户经理,以防止非法手段篡改数据,例如,Token信息可以为TOKEN=BASE64(SHA256(系统代码+用户ID+业务员工号+消息内容+发送时间))。
子步骤12,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可以将接收到的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在一示例中,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信息: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第一消息内容、第一消息发送时间。例如,通过第三方系统拉起IM系统前端页面,用户可以发送一会话消息,该会话消息可以为:系统代码+用户ID(即第一客户端标识)+业务员工号(即第二客户端标识)+TOKEN(即第一Token信息)+消息内容(即第一消息内容)+发送时间(即第一消息发送时间)。
步骤103,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一前端页面。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接收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进而可以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并可以将第二消息在第一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消息可以包括第二Token信息,步骤10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21,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二Token信息,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接收到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可以从第二消息中获取第二Token信息,进而可以采用第二Token信息,对第二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业务系统中客户端加载的前端页面发送会话消息(即第二消息),该消息中可以包括Token信息(即第二Token信息),进而可以采用Token信息进行校验,以判断会话消息中传送的客户经理是否为真实的客户经理,以防止非法手段篡改数据,例如,Token信息可以为TOKEN=BASE64(SHA256(系统代码+用户ID+业务员工号+消息内容+发送时间))。
子步骤22,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可以将接收到的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在一示例中,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信息: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会话连接标识、第二消息内容、第二消息发送时间。例如,通过业务系统拉起IM系统前端页面,业务员可以在接收到用户消息后进行消息反馈,可以向用户发送一会话消息,该会话消息可以为:系统代码+SESSIONID(即会话连接标识)+用户ID(即第一客户端标识)+业务员工号(即第二客户端标识)+TOKEN(即第二Token信息)+消息内容(即第二消息内容)+发送时间(即第二消息发送时间)。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数据库,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存储在所述数据库。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通信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存储于通信系统数据库中,以持久化保存记录。
例如,通过第三方系统拉起IM系统前端页面,用户可以发送一会话消息(即第一消息),该会话消息可以在通信系统数据库中进行持久化保存记录;同理,通过业务系统拉起IM系统前端页面,业务员可以向用户发送一会话消息(即第二消息),该会话消息也可以在通信系统数据库中进行持久化保存记录。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生成针对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可以将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以在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第一客户端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然后在接收到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二前端页面,进而在接收到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一前端页面,实现了第三方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信息交互,通过通信系统分别连接第三方系统及业务系统,避免了用户在使用第三方系统时无法联系业务员以反馈问题,同时使业务员能够及时发现用户待解决的问题以进行处理,且将第三方系统与通信系统连接,无需进行二次开发,达到了开箱即用的效果,提升了开发效率。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分别与第三方系统、业务系统连接,第三方系统具有第一客户端,业务系统具有第二客户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
其中,第一用户标识可以为在第一客户端触发通信接口的用户的标识,第二用户标识可以为通信接口关联的第二客户端的业务员的标识。
在用户使用第三方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触发操作生成第一客户端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进而可以从第一调用请求中获取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
具体的,在知识库系统(即第三方系统)发送消息传给IM系统的过程中,用户可以登录知识库系统看到专属客户经理的个人电子名片,当用户点击名片中“在线联系”按钮后,可以触发生成对IM系统(即通信系统)的调用请求,进而可以从该调用请求中获取对应的用户ID(即第一用户标识)及业务员工号(即第二用户标识)。
步骤302,采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创建会话连接;
其中,会话连接可以为第一客户端中用户与第二客户端中业务员的会话连接。
在确定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后,可以采用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创建第一客户端中用户与第二客户端中业务员的会话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点击名片中“在线联系”按钮后,可以触发对IM系统(即通信系统)的调用,进而可以采用用户ID(即第一用户标识)及业务员工号(即第二用户标识)拉起会话界面(IM系统前端页面)以创建连接,如图4a,该会话界面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业务员姓名(业务员A)、“查看历史消息”按钮、会话文本输入框及“发送”按钮。
作为一示例,在知识库系统(即第三方系统)拉起会话界面后,可以通过调用IM系统后端服务,判断是否存在针对知识库系统中客户端的最新消息,该最新消息可以为业务员发送给用户的反馈消息,若存在,则可以将最新消息通过会话界面向用户进行展示。
步骤303,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创建会话连接后,可以生成针对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并可以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在实际应用中,拉起会话界面(IM系统前端页面)创建连接后,用户可以通过该会话界面输入会话消息以发送(如图4b中用户发送信息“你好”),该会话信息可以进入IM系统后端服务并进行加密持久化操作。
步骤304,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二前端页面;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接收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进而可以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的第二前端页面,可以将第一消息在第二前端页面进行展示。通过业务系统与通信系统连接,业务员能够通过业务系统及时收到及查看IM系统传输的用户所发送的信息。
例如,IM系统后端服务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会话消息(即第一消息)后,可以将该会话消息发送给业务系统客户端(即第二客户端),通过获取用户发送的消息内容并进行核对,以检查数据完整性,进而可以通知业务员及时处理用户会话消息,并可以将该会话消息及会话内容进行持久化保存记录。
作为一示例,用户可以在获取业务员发送的反馈会话消息后,针对该反馈会话消息发送新的会话消息给当前通信的业务员,用户发送的新会话消息内容可以为:系统代码+SESSIONID(即会话连接标识)+用户ID(即第一客户端标识)+业务员工号(即第二客户端标识)+TOKEN(即第一Token信息)+消息内容(即第一消息内容)+发送时间(即第一消息发送时间)。
步骤305,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
在创建会话连接并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后,可以生成针对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可以将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以在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
在实际应用中,在业务员通过业务系统中会话界面(即第二前端页面)针对用户会话消息进行回复后,可以将反馈会话消息通过业务系统客户端(即第二客户端)推送给IM系统,进而可以由IM系统将该反馈会话消息发送至第三方系统客户端。
步骤306,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一前端页面。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接收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进而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并可以将第二消息在第一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例如,在业务系统客户端(即第二客户端)将反馈会话消息(即第二消息)推送给IM系统后,第三方系统可以通过访问IM系统,获取业务员的反馈会话消息,进而可以在第三方系统中会话界面(即第一前端页面)将反馈会话消息展示给用户(如图4c中业务员回复消息“你好,请问有什么事情么”)。
又如,业务员可以登入业务系统,通过业务系统底部菜单->消息->互动消息,进而可以在会话界面中,直接与已建立会话连接的用户进行消息发送。
在一示例中,IM系统可以提供第三方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针对用户与业务员进行信息沟通,也可以支持业务系统之间针对业务员与业务员的在线聊天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第一客户端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确定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采用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创建会话连接,生成针对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并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在接收到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二前端页面,生成针对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将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页面信息用于在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在接收到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一前端页面,实现了通过调用通信系统并确定交互双方用户的用户标识,进而创建会话连接的方式,从而使用户能够通过会话界面直接联系业务员并及时收到反馈消息。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上述步骤,通过结合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加以示例性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用户登录第三方系统(图5中401),且未获知业务员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如业务员的微信、QQ、手机号、电子邮箱等,用户可以获取第三方系统中业务员个人电子名片,通过点击”在线联系“按钮拉起会话界面,进行消息发送,即可以通过触发第三方系统客户端(即第一客户端,图5中404)中通信接口生成对IM系统(即通信系统,图5中402)的调用请求,进而可以加载IM系统前端页面(即第一前端页面,图5中405),如一HTML+js+css页面。该用户的会话消息(即第一消息)可以经加密传送给IM系统后端服务,并可以将会话消息生成持久化数据存储于IM系统(即通信系统)数据库中(图5中408)。
IM系统(即通信系统)可以将用户的会话消息(即第一消息)推送到业务系统(图5中403),业务员可以通过登录业务系统拉起会话界面,获取用户发送的消息内容,即通过业务系统客户端(即第二客户端,图5中406)中加载IM系统前端页面(即第二前端页面,图5中407),可以将业务系统访问IM系统后端服务获取的用户会话消息展示给业务员。业务员可以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会话消息并进行实时反馈,向用户返回反馈会话消息(即第二消息),该反馈会话消息可以经加密传送给IM系统后端服务,并可以将会话消息生成持久化数据存储于IM系统(即通信系统)数据库中。
IM系统后端服务可以将消息推送到IM系统前端页面,用户通过登录第三方系统,可以接收业务员发送的反馈会话消息(即第二消息),即通过第三方系统客户端(即第一客户端,图5中404)中加载IM系统前端页面(即第一前端页面,图5中405),可以将第三方系统访问IM系统后端服务获取的业务员反馈会话消息展示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分别与第三方系统、业务系统连接,第三方系统具有第一客户端,业务系统具有第二客户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页面信息生成模块601,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602,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二前端页面;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603,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一前端页面。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页面信息生成模块601包括:
用户标识确定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
会话连接创建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创建会话连接;
第一页面信息生成子模块,用于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页面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Token信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Token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发送模块602包括:
第一消息验证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一Token信息,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第一消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消息发送模块603包括:
第二消息验证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二Token信息,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第二消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第一消息内容、第一消息发送时间;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会话连接标识、第二消息内容、第二消息发送时间。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展示有电子名片,所述电子名片具有关联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一调用请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在检测到对所述通信接口的触发操作时生成的。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一数据库,所述装置还包括:
消息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存储在所述数据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客户端对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然后在接收到通过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其中,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二前端页面,进而在接收到通过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其中,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第一前端页面,实现了第三方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信息交互,通过通信系统分别连接第三方系统及业务系统,避免了用户在使用第三方系统时无法联系业务员以反馈问题,同时使业务员能够及时发现用户待解决的问题以进行处理,且将第三方系统与通信系统连接,无需进行二次开发,达到了开箱即用的效果,提升了开发效率。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分别与第三方系统、业务系统连接,所述第三方系统具有第一客户端,所述业务系统具有第二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二前端页面;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一前端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及第二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创建会话连接;
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针对所述会话连接的第二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第二前端页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Token信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Token信息;
所述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一Token信息,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采用所述第二Token信息,对所述第二消息进行安全验证;
在安全验证通过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第一消息内容、第一消息发送时间;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
第一客户端标识、第二客户端标识、会话连接标识、第二消息内容、第二消息发送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展示有电子名片,所述电子名片具有关联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一调用请求为所述第一客户端在检测到对所述通信接口的触发操作时生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一数据库,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消息和/或所述第二消息存储在所述数据库。
8.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分别与第三方系统、业务系统连接,所述第三方系统具有第一客户端,所述业务系统具有第二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页面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对所述通信系统的第一调用请求,生成第一页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页面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一页面信息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中加载第一前端页面;
第一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前端页面发送的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中加载有第二前端页面,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二前端页面;
第二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前端页面返回的第二消息时,将所述第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展示在所述第一前端页面。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58567.9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6798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8567.9A CN111679876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8567.9A CN111679876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9876A true CN111679876A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5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8567.9A Pending CN111679876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987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7670A (zh) * 2015-06-09 2015-09-16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应用用户标识关联的即时通信系统及方法
US20180018972A1 (en) * 2016-07-13 2018-01-18 Alcatel-Lucent Usa Inc. Integrating third-party programs with messaging systems
CN107705166A (zh) * 2016-08-11 2018-02-16 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833265A (zh) * 2018-06-28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9120505A (zh) * 2018-06-25 2019-01-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mvp模式的安卓客服对话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7670A (zh) * 2015-06-09 2015-09-16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应用用户标识关联的即时通信系统及方法
US20180018972A1 (en) * 2016-07-13 2018-01-18 Alcatel-Lucent Usa Inc. Integrating third-party programs with messaging systems
CN107705166A (zh) * 2016-08-11 2018-02-16 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120505A (zh) * 2018-06-25 2019-01-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mvp模式的安卓客服对话系统及方法
CN108833265A (zh) * 2018-06-28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3100B2 (en) Instant messaging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613717B2 (en) Reproducing state of source environment when image was screen captured on a different computing device using resource location, resourc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al metadata embedded in image
US1150297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verting email message to AI chat
CN109947408B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124861A (zh) 消息群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105891A1 (en) Instant messaging with non subscriber users
CN110120908B (zh) 群组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20140059145A1 (en)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JP2018500670A (ja) 非構造化メッセージの処理
CN113747190A (zh) 一种直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68183A (zh) 数据对象信息页面中的通信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863334B2 (en) User initiated notifications for chat sections
CN111679876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47353B (zh) 识别好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162961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50696B (zh) 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2883B (zh)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EP3306489A1 (en) Interaction record query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2822089A (zh) 用于添加好友的方法和设备
CN112422414B (zh) 会话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2426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verting Email Message to AI Chat
CN106651454B (zh) 用于会员用户调出的方法
CN114297373A (zh) 一种用于呈现邮件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737312A (zh) 一种信息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43937A (zh) 一种显示访问内容的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