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9355A -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9355A
CN111679355A CN202010524798.5A CN202010524798A CN111679355A CN 111679355 A CN111679355 A CN 111679355A CN 202010524798 A CN202010524798 A CN 202010524798A CN 111679355 A CN111679355 A CN 111679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quantum dot
optical
optical composite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47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自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47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9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9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9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所述量子点偏光片包括量子点层、偏光层以及多个光学复合层;其中光学复合层的微结构面包括多个用于汇聚光线的光学结构,并且微结构面与其相邻的功能层之间具有空气层;所述量子点偏光片和采用所述量子点偏光片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能提高量子点大视角光的取出率。

Description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TFT-LCD显示装置以其轻薄小巧和低能耗等优点已得到广泛普及。与此同时,量子点由于发射波长可调,发光峰位置集中,色纯度高,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点,是近年来最受人们关注的纳米材料之一。已有多家厂商将量子点应用于TFT-LCD上,从而使得LCD显示器色域得到大幅提升,量子点电视在显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由于量子点在TFT-LCD内的应用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多类,其中量子点偏光片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量子点偏光片除了可以提升显示色域以外,还具有大视角的优势。但光取出率低是目前量子点膜与偏光片相结合的问题之一。由于量子点的发光特性,其具有极大的出射角度,当量子点膜与偏光片直接贴合时会导致量子点的大视角光在偏光片与Cell的玻璃界面出现全反射,全反射的光会在偏光片的中反复穿梭,被偏光片大量吸收而无法出射,从而导致量子点发出的光被偏光片大量吸收而无法穿过Cell,致使最终量子点发射光经过偏光片的光取出率仅为25%左右。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量子点大视角光的取出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所述量子点偏光片通过在量子点层和偏光层之间设置多个光学复合层,能提升量子点大视角光的取出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所述量子点偏光片包括量子点层、偏光层以及位于所述量子点层和所述偏光层之间的多个光学复合层,其中: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的朝向所述偏光层的一表面为微结构面,所述微结构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光学结构,所述多个光学结构用于汇聚光线;并且,每一所述微结构面和与其相邻的功能层之间具有一空气层,所述功能层为所述光学复合层或所述偏光层二者中的一种。
进一步,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的光学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偏光层的偏光轴的夹角为θ,则θ的范围为0℃—20℃;相邻两层的光学复合层的光学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α,则α的范围为10℃—20℃。
进一步,同一所述微结构面的相邻所述光学结构之间形成结构隙;每一所述微结构面和与其相邻的功能层相贴合:所述光学结构与所述功能层相贴合,所述结构隙与所述功能层相配合构成空气隙;所述空气隙构成所述空气层。
进一步,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的朝向所述量子点层的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用于与所述微结构面或所述量子点层相贴合。
进一步,所述光学结构为棱镜状凸起。
进一步,所述多个光学结构尺寸相同并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阵列排布。
进一步,所述多个光学复合层为第一光学复合层和第二光学复合层,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上;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和所述偏光层之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基板和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表面上的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或者,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通过增设多层光学复合层,每一光学复合层的微结构面提供一空气层,从而能增加量子点层与偏光层之间空气层的厚度,同时所述光学复合层的收光作用,最终能提升量子点大视角光的取出率;通过限定所述光学复合层的光学结构的走向,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在保证其自身的水平大视角的优势的情况下,还能避免出现摩尔干涉条纹。通过采用所述量子点偏光片,本发明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显示装置能提升对大视角光线的取出率,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所述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1为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1,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包括一量子点层10、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10的一表面上的一偏光层30以及层叠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10和所述偏光层30之间多个光学复合层20。
如图1所示,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朝向所述偏光层30的一表面为微结构面21,每一所述微结构面21包括多个用于汇聚光线的光学结构211。同时,相邻的所述光学结构211之间构成结构隙212。
其中,所述光学结构211至少能对光线进行汇聚,即能实现对大视角光线的收拢;所述结构隙212填充有空气,空气是低折层,从而使量子点层10发射的大视角光线在所述结构隙212与量子点层10处出现全反射。
在这里,通过设置所述光学复合层20,能增加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中空气层厚度的同时,也能增加对大视角光线的收拢,从而避免大视角光线在偏光层30与Cell界面出现全反射,进而避免大视角的全反射光被偏光层30吸收,最终提高光取出率。
具体地,所述光学结构211为棱镜状凸起。所述光学结构211,即棱镜状凸起,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例如,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结构211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结构21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多边形、圆锥或多角锥形状,或者也可以具有圆锥台或多角锥台形状。也就是说,本发明并未限定所述光学结构211的截面的具体形状,在具体实施时,光学结构211可以依据实际的设计需要选择其他截面形状的棱镜状结构。
具体地,所述多个光学结构211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阵列排布。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棱镜状凸起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布。同时,所述多个光学结构211的尺寸或形状基本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所述光学结构211的结构、尺寸、截面形状、排布及配置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只要多个光学结构211的具体配置方式适当,能用于汇聚光线,相邻的所述光学结构211的立体形状可以彼此不同或者不规则地反复排列或随意排列,所述光学结构211也可以隔着不规则的间隔排列。
这种所述光学结构211可以通过卷绕方式、丝网印刷方式或者喷墨方式等形成。此外,所述光学结构211还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意方式形成。
如图2所示,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20朝向所述量子点层10的一表面上设置一基底层23。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基底层23朝向所述量子点层10的一表面为平面。通过设置所述基底层23,便于相邻的所述光学复合层20之间或者光学复合层20与量子点层10之间的贴合效果的控制。
在具体实施时,光学复合层20优选由透光性优秀的物质形成,以便使光透过。优选,这种所述光学复合层20可以是热稳定性优秀且机械强度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然而,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光学复合层20当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意的薄膜材料形成。
以下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的示意性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多个光学复合层20层叠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10和偏光层30之间。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未具体限定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中包含的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数量。也就是说,在设计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时,能根据实际的需求而更改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数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包括第一光学复合层20A和第二光学复合层20B,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层叠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10上,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和所述偏光层30之间。
如图1所示,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微结构面21和与其相邻的一功能层之间具有一空气层22,所述功能层为所述光学复合层20或所述偏光层30二者中的一种。或者说,下方的光学复合层20的微结构面21和上方光学复合层20或所述偏光片30之间具有一空气层22。
也就是说,增设一光学复合层20,该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微结构面21通过相邻的膜层的配合就相应提供一空气层22,进而能增加所述量子点层10与偏光层30中间的空气厚度。
如图1所示,所述空气层22可以通过所述微结构面21和与其相邻的功能层的贴合构成。在同一微结构面21中,相邻的所述光学结构211之间构成结构隙212。
在将一微结构面21和与其相邻的功能层相贴合时,该微结构面21中的光学结构211与所述功能层相贴合,该微结构面21的结构隙212与所述功能层相配合构成空气隙221。多个所述空气隙221用于构成所述空气层22。
如图1所示,所述光学复合层20在朝向所述量子点层10的一表面上设置一基底层23,则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微结构面21和与其相邻的基底层23或所述偏光层30之间通过贴合定义一空气层22。也可以说,所述空气层22位于所述微结构面21和与该微结构面21相邻的所述基底层23或所述偏光层30之间。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将下方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光学结构211与上方基底层23的下表面或偏光层30的下表面利用粘合剂而彼此结合为一体。
例如,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的基底层23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量子点层10相贴合,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的光学结构211与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的基底层23的相贴合。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的结构隙212与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的基底层23之间形成有填充有空气的空气隙221。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的光学结构211与所述偏光层30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的结构隙212与所述偏光片30下表面之间形成有成有填充有空气的空气隙221。可见,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和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的微结构面21均提供一空气层22。
如图2所示,为保证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水平大视角的优势,同时又防止产生摩尔干涉条纹,对所述多个光学复合层20进行如下限定:相邻两层的光学复合层20的光学结构21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α,则α的范围为10℃—20℃;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光学结构2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偏光层30的偏光轴X的夹角为θ,则θ的范围为0℃—20℃。
例如,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的光学结构211的延伸方向X1和所述偏光层30的偏光轴X的夹角为θ1,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的光学结构211的延伸方向X2和所述偏光层30的偏光轴X的夹角为θ2,则θ1和θ2的范围分别为0℃—20℃。同时,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20A的光学结构211的延伸方向X1和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20B的光学结构211的延伸方向X2夹角为α的范围为10℃—20℃。
需要指出的是,一光学复合层20的光学结构211的延伸方向,是指该光学结构211在该光学复合层20所在平面的延伸方向,而不是指所述光学结构211朝向所述量子点层30的延伸方向。
具体地,所述量子点层10包括量子点或量子棒。例如,形成量子点或量子棒的材料可以由周期表上的II-VI族、III-V族、IV-VI族、IV族半导体物质或者这些物质的化合物形成,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任意的半导体物质或者化合物。
具体地,所述偏光层30可以选用任意能用于形成偏光层或偏光片的材料。
图3为本发明所述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基板2和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2一表面上的量子点偏光片1。
具体地,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为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其具体结构请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基板2为一TFT基板或一彩膜基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采用本发明所述显示基板。所述显示面板能提升对大视角光线的取出率,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所显示基板或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1。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能提升对大视角光线的取出率,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通过增设多层光学复合层20,每一光学复合层20的微结构面21提供一空气层22,从而能增加量子点层10与偏光层30之间空气层的厚度,同时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收光作用,最终能提升量子点大视角光的取出率;通过限定所述光学复合层20的光学结构211的走向,本发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在保证其自身的水平大视角的优势的情况下,还能避免出现摩尔干涉条纹。通过采用所述量子点偏光片1,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显示装置能提升对大视角光线的取出率,提高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包括量子点层、
偏光层以及位于所述量子点层和所述偏光层之间的多个光学复合层,其中:
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的朝向所述偏光层的一表面为微结构面,所述微结构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光学结构,所述多个光学结构用于汇聚光线;
并且,每一所述微结构面和与其相邻的功能层之间具有一空气层,所述功能层为所述光学复合层或所述偏光层二者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的光学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偏光层的偏光轴的夹角为θ,则θ的范围为0℃—20℃;
相邻两层的光学复合层的光学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α,则α的范围为10℃—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微结构面的相邻所述光学结构之间形成结构隙;
每一所述微结构面和与其相邻的功能层相贴合:所述光学结构与所述功能层相贴合,所述结构隙与所述功能层相配合构成空气隙;
所述空气隙构成所述空气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复合层的朝向所述量子点层的一表面上设置有一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用于与所述微结构面或所述量子点层相贴合。
5.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为棱镜状凸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结构尺寸相同并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阵列排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学复合层为第一光学复合层和第二光学复合层,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层上;
所述第二光学复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复合层和所述偏光层之间。
8.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基板和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表面上的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或者,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2010524798.5A 2020-06-10 2020-06-10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679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4798.5A CN111679355A (zh) 2020-06-10 2020-06-10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4798.5A CN111679355A (zh) 2020-06-10 2020-06-10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9355A true CN111679355A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35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4798.5A Pending CN111679355A (zh) 2020-06-10 2020-06-10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9355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10A (zh) * 2009-07-03 2011-01-1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10234580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Ubright Op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substrates having light collimating and diffusion structures
CN102955282A (zh) * 2011-08-11 2013-03-06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4360425A (zh) * 2014-11-24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层、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05334660A (zh) * 2015-12-08 2016-0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偏光片
WO2017057395A1 (ja) * 2015-09-28 2017-04-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ならびに、該光学部材を用いた偏光板のセ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91924A (ja) * 2016-11-30 2018-06-14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硬化膜、発光表示素子用の発光層、発光表示素子、及び発光層の形成方法
CN207895205U (zh) * 2018-03-22 2018-09-2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复合光学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45448A (zh) * 2018-06-25 2018-11-20 福州大学 一种改善量子点彩膜出光纯度的基板结构
CN108897083A (zh) * 2018-08-28 2018-11-27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9560A (zh) * 2018-06-25 2018-11-30 福州大学 一种量子点彩膜背光结构
CN109212653A (zh) * 2018-10-09 2019-01-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偏光片
CN109445011A (zh) * 2018-12-17 2019-03-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20580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层叠体、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9514115U (zh) * 2018-12-11 2019-10-18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棱镜结构的量子点复合导光板
CN110673244A (zh) * 2019-09-27 2020-01-10 南京贝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10A (zh) * 2009-07-03 2011-01-12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10234580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Ubright Optronics Corporation Optical substrates having light collimating and diffusion structures
CN102955282A (zh) * 2011-08-11 2013-03-06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4360425A (zh) * 2014-11-24 2015-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层、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WO2017057395A1 (ja) * 2015-09-28 2017-04-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ならびに、該光学部材を用いた偏光板のセ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5334660A (zh) * 2015-12-08 2016-0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偏光片
JP2018091924A (ja) * 2016-11-30 2018-06-14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硬化膜、発光表示素子用の発光層、発光表示素子、及び発光層の形成方法
CN207895205U (zh) * 2018-03-22 2018-09-2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复合光学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320580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惠和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层叠体、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45448A (zh) * 2018-06-25 2018-11-20 福州大学 一种改善量子点彩膜出光纯度的基板结构
CN108919560A (zh) * 2018-06-25 2018-11-30 福州大学 一种量子点彩膜背光结构
CN108897083A (zh) * 2018-08-28 2018-11-27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12653A (zh) * 2018-10-09 2019-01-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偏光片
CN209514115U (zh) * 2018-12-11 2019-10-18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棱镜结构的量子点复合导光板
CN109445011A (zh) * 2018-12-17 2019-03-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73244A (zh) * 2019-09-27 2020-01-10 南京贝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478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6903788B2 (en) Optical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EP3109902B1 (en) Black matrix, flat screen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797633B1 (en)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329374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22026299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2013385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4123103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90113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515241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6773298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20120188488A1 (en) First substrate sheet, liquid crystal panel having first substrate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210364838A1 (en) Optical film layer and display device
CN202008086U (zh) 棱镜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850698A (zh) 层叠片、液晶显示模块、背光单元及层叠片的制造方法
US20220146731A1 (en) Optical film
KR10129835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014995A (zh) 显示装置
CN114527599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1933626B (zh) 柔性mini-LED背光灯板及其柔性电子设备
CN111679355A (zh)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85971A (zh) 偏光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EP3673330B1 (en) Display device
US10578790B2 (en) Light source uni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light source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display device
US20220189349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