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4957A -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4957A
CN111674957A CN202010551556.5A CN202010551556A CN111674957A CN 111674957 A CN111674957 A CN 111674957A CN 202010551556 A CN202010551556 A CN 202010551556A CN 111674957 A CN111674957 A CN 111674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
grain conveying
pipeline
convey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15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南辉
王立宗
张家凡
叶焕
裴后昌
杨斌
杨红军
陈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515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4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4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4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2Fil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005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04Spreading out the materials convey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to be loaded; Trimming heaps of loose materials
    • B65G69/0433Spreading out the materials convey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to be loaded; Trimming heaps of loose materials with screw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 B65G2201/042Granular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orage Of Harvested Produ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其中,所述运粮管结构包括:运粮支架、运粮管道和粮食推送机构;所述运粮管道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所述运粮管道内形成有运粮腔,所述运粮管道上设有与所述运粮腔连通的粮食入口;所述粮食推送机构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并伸入所述运粮腔中,用于将粮食从所述粮食入口处沿着所述运粮管道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粮食入口的方向推送。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运粮管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粮食入仓仅采用一个个的粮食入口,使得粮食无法在粮仓内运输分布,进而可能引发的粮食储存病虫害问题。

Description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是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保证粮食的充足供给对于社会稳定是尤为重要的。每到收获的季节,收割好的稻谷会集中统一存入粮仓以备不时之需。收割好的稻谷装载入货车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道路运输至粮仓,此时,要将货厢中的稻谷转移到粮仓内。传统的做法是,将货车的货厢门打开以将其中的稻谷直接倾泻入粮仓。对于小型粮仓来说,这种做法简洁明了,适应性较好。然而,若是粮仓空间较大高度较高,这种做法必然使得粮仓的上部空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时,通常需要人工将粮仓上部空间填满。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同时浪费时间,使得储粮进度滞后。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做法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面临由先前的人工作业为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型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人员陷入了困境。
采用机械作业将粮食入仓储存的过程中,粮食入仓仅采用一个个的粮食入口,使得粮食无法在粮仓内运输分布,进而可能引发的粮食储存病虫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粮食入仓仅采用一个个的粮食入口,使得粮食无法在粮仓内运输分布,进而可能引发的粮食储存病虫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运粮管结构,包括:
运粮支架;
运粮管道,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所述运粮管道内形成有运粮腔,所述运粮管道上设有与所述运粮腔连通的粮食入口;以及,
粮食推送机构,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并伸入所述运粮腔中,用于将粮食从所述粮食入口处沿着所述运粮管道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粮食入口的方向推送。
可选地,所述粮食入口开设于所述运粮管道的一端,所述运粮管道中形成有一个所述运粮腔;
所述运粮管道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所述粮食推送机构,所述粮食推送机构伸入所述运粮腔中、并延伸到所述粮食入口处。
可选地,所述粮食入口开设于所述运粮管道的中部,所述运粮管道的两侧各形成一个所述运粮腔;
所述运粮管道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粮食推送机构,每个所述粮食推送机构均伸入一个所述运粮腔中、并延伸到所述粮食入口处。
可选地,所述粮食推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运粮腔中、并沿着所述运粮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推进轴,以及与所述螺旋推进轴连接的螺旋推送驱动结构,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螺旋推进轴包括设于所述运粮腔中的推进轴体,以及呈螺旋状地突出设于所述推进轴体周侧的多个推送叶片。
可选地,所述螺旋推进轴包括设于所述运粮腔中的推进轴体,以及呈螺旋状地开设于所述推进轴体上的推送槽。
可选地,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的螺旋推送电机,以及与所述螺旋推送电机连接的螺旋推送减速器,所述螺旋推送减速器与所述螺旋推进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运粮支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运粮管道两端的各一支架主体,以及与每个所述支架主体对应连接的管道固定圈,每个所述管道固定圈均对应套设于所述运粮管道的一端,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设于所述支架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运粮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管道固定圈的连接杆,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管道固定圈之间形成有驱动结构安装空间,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位于所述驱动结构安装空间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横向粮食输送结构,包括运粮管结构以及设于所述运粮管结构的运粮管道底部的出粮料斗结构;
所述出粮料斗结构包括均匀设于运粮管道底部的多个出粮料斗体,每个所述出粮料斗体的料斗腔均与所述运粮管道的运粮腔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横向粮食输送结构包括运粮管结构和出粮料斗结构,运粮管结构将粮食在粮仓内运输分布,并最终由出粮料斗结构将分布好的粮食放入粮仓。运粮管结构包括运粮支架、运粮管道和粮食推送机构。运粮支架为运粮管结构提供支撑,运粮管道与粮食入口连通,运粮管道的内部设有运粮腔以临时储存粮食。粮食推送机构推送运粮腔内的粮食至运粮管道的端部,使得粮食在粮仓内部预先运输分布,解决了以往粮食入仓仅采用一个个的粮食入口,有效解决了粮食储存过程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能够让粮食在粮仓内沿运粮管道方向分布到位,对于粮食储存提供极大助益,为农业生产增光添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布粮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中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布粮机器人的横向粮食布料结构(安装有粮食进料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简图(粮食分料结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混合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6为图5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简图;
图7为图2中布料料斗结构的剖视示意简图;
图8为图2中物料感应机构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简图;
图9为图8中物料感应机构处于正常状态的示意简图;
图10为图8中物料感应机构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541747640000041
Figure BDA000254174764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是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保证粮食的充足供给对于社会稳定是尤为重要的。每到收获的季节,收割好的稻谷会集中统一存入粮仓以备不时之需。传统的粮仓主要是大型平房仓,粮食储存入仓,基本上靠人力完成。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并且,人工作业会使得粮食在粮仓内无法均匀分布,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山包,造成粮仓内空间利用率低,粮食易于受锥形热流影响发霉变质,进而引发一系列病虫害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做法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面临由先前的人工作业为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型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人员陷入了困境。
鉴于此,可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布粮机器人4000,可均匀分布粮仓600内的粮食,采用机械化的布粮操作,实现农业生产迈向集约化的转型。布粮机器人4000包括上料机构3000和粮食输送布料装置2000,上料机构3000设于粮仓600外侧,用于将粮食输送至粮食输送布料装置2000。上料机构3000包括倾斜设于粮仓600外侧的上料架400,设于上料架400上的上料传送带410,以及设于上料传送带410上端的上料漏斗500,上料漏斗500位于粮食输送布料装置2000的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的上方。粮食经由上料架400的上料传送带410运输至上料漏斗500,并由上料漏斗500传输至粮食输送布料装置2000上。粮食输送布料装置2000包括粮食分料结构1000、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以及横向粮食布粮结构;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固定设于粮仓600顶部、并与上料机构3000对应配合,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则滑动设于粮仓600顶部,用于分布粮食。此种布粮机器人4000可以使得粮食在粮仓600内分布较为均匀,在避免病虫害问题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粮食的运输分布过程更为可控。
前已述及,粮食输送分料装置包括粮食分料结构1000,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和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上形成有水平粮食流,粮食分料结构1000用于截取水平粮食流,这是后续粮食入仓储存的起点。具体地,可参见图2至图4,粮食分料结构1000包括具有集料腔110的集料仓100,集料仓100中的集料腔110汇集粮食以利于横向粮食布粮结构的分布粮食操作。集料仓100顶部设有与集料腔110连通的进料腔210的进料仓200,以及突出设于进料仓200顶部的导料板300,且导料板300的底部与集料仓100顶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穿过的料带安装间隙310,集料仓100与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连接。在工作过程中,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穿设于料带安装间隙310,导料板300截取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上的粮食进入进料仓200,并通过进料腔210到达集料仓100,再经过集料仓100的集料腔110汇集到横向粮食布粮结构,便于接下来要对粮食进行的运输分布工序。
为了使得粮食能够经由进料仓200进而顺利进入集料仓100,进料仓200的侧面开设有与进料腔210连通的进料口220,进料口220与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的侧边对应。并且,导料板300突出设于进料口220外侧,用于将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上输送的粮食拦截进入进料口220中。
对于导料板300来说,其功能在于截取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上的粮食流,为更好实现其功能,可将导料板300设置为由进料仓200的侧边边缘向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的输送起始端方向倾斜延伸,以达到更好的截流效果。具体地,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导料板300截取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上的水平粮食流,粮食通过进料口220进入到进料仓200,并由进料腔210过渡到集料腔110,最终到达集料仓100。集料仓100中的粮食提供给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将粮食在粮仓600内运输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仅在集料仓100顶部设置一个进料仓200,再再进料仓200上对应设置一个导料板300,但是,此种做法使得粮食分料结构1000的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作用于进料仓200壁面的冲击荷载较大,容易造成结构上的损耗,不利于长期使用。
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结构的使用耐久性。可以在集料仓100顶部两侧各设置一个进料仓200,每个进料仓200对应设有一个导料板300。进一步地,两个进料仓200可以关于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的延伸线对称设置,这样可以一次性截取范围更宽的水平粮食流。或者,还可使两个进料仓200关于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的延伸线错位设置,如此,若是第一个进料仓200的工作量较大,可以留待一部分粮食给第二个进料仓200,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设置两个进料仓200,还可以在设备后期维护上带来便利,若是其中一个进料仓200工作异常需要检修,此时可以关停需要维修的进料仓200,让另外一个进料仓200保持工作,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粮食入仓工作不间断。
更进一步地,可参见图3和图4,可将两个进料仓200的进料口220相对设置,突出设于进料口220外侧的两个导料板300也相对设置,相互对称设置的进料仓200、进料口220和导料板300不仅在视觉上给人美感,同时也使得它们相互之间能够起到更好的配合作用,发挥1+1>2的作用。此时,料带安装间隙310则形成于集料仓100顶部与两个导料板300的底部之间。并且,可将两个导料板300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为一体,这一方面使得结构的整体性更强,抵抗更多的外界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使得导料板300的截流效果更好。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可将两个导料板300端部相互连接为一体连接,形成为V字形板结构32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截流的水平粮食流最后全部在集料仓100中汇聚在一起,为便于后期对粮食的运输分布,因而,可以在集料仓100中设置隔离板,隔离板隔设集料腔110为第一集料室和第二集料室。相对于将粮食简单汇聚在一个大的集料腔110中,设置分隔板的集料仓100将粮食分装于第一集料室和第二集料室中,储存其中的粮食体积较小,便于后期粮食的运输分布。
粮食的运输分布离不开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它将集料仓100中的粮食运输分布到粮仓600各处。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滑动设于粮仓600顶部,它包括布料管结构700和布料料斗结构800。具体地,可参见图2,布料管结构700包括布料架710、布料管道720和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布料管道720设于布料架710上、且接合安装于粮食分料结构1000的出料口120处。出料口120设于集料仓100底部,它将集料仓100内的粮食导入到布料管道720。布料架710为布料管道720和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提供结构上的支撑,助力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设于布料架710上。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布料管道720内形成有布料腔721以临时储存粮食,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伸入布料腔721中,用于将粮食沿着布料管道720的延伸方向向远离出料口120的方向进行螺旋推送,使得粮食在布料管道720内运输分布。
并且,为使得布料架710可以更稳固的固定布料管道720,布料架710可包括设于布料管道720两端的各一第一支撑架主体711a,以及与第一支撑架主体711a对应连接的管道固定圈711b,每个管道固定圈711b均对应套设于布料管道720的一端。布料管道720可经由管道固定圈711b固定至布料架710,连接稳固不易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粮食得以由集料仓100进入布料管道720得益于设置于集料仓100底部的出料口120的存在。在不偏离本发明实质性内容的基础上,出料口120的设置方式较多。比如,出料口120开设于布料管道720的一端,布料管道720中形成有一个布料腔721,布料管道720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伸入布料腔721中、并延伸到出料口120处。此种做法的优点在于,仅设置一套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方便布置,同时节省成本,但同时也存在有缺点,即布料管道720较长时,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略显动力不足,无法起到较好的运输分布粮食的效果。为克服此缺点,可采取如下设置方式;出料口120开设于布料管道720的中部,布料管道720的两侧各形成一个布料腔721,布料管道720的两端各设置一个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每个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均伸入一个布料腔721中、并延伸到出料口120处。此种做法,将出料口120设置于布料管道720的中部,并配备两套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可有效解决布料管道720较长时推送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其结构稍显复杂,并且成本有所增加。上述两种方法,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自行选择,例如:在布料管道720较短时,可采用第一种做法;在布料管道720较长时,可选用第二种做法。可根据实际情况比较选取,提升经济效益,故在此不做限定。
毋庸置疑,布料管结构700要对粮食进行运输分布,螺旋式粮食推送结构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参见图5和图6,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包括设于布料腔721中、并沿着布料管道7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推进轴731,以及与螺旋推进轴731连接的螺旋推送驱动结构732,螺旋推送驱动结构732设于布料架710上。螺旋推进轴731是运输分布粮食的推手,而螺旋推送驱动结构732为螺旋推进轴731提供推进动力。需要说明的是,布料架710为结构整体提供安装基础,布料架710包括第一支撑架主体711a和管道固定圈711b。进一步地,布料架710还可包括连接第一支撑架主体711a和管道固定圈711b的连接杆711c,第一支撑架主体711a和管道固定圈711b之间形成有驱动结构安装空间,螺旋推送驱动结构732位于驱动结构安装空间中。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螺旋推进轴731是运输分布粮食的推手,在不偏离本发明实质性内容的基础上,其设置方式较多。比如,螺旋推进轴731包括设于布料腔721中的推进轴体733,以及呈螺旋状地突出设于推进轴体733周侧的多个推送叶片734。又如,螺旋推进轴731包括设于布料腔721中的推进轴体733,以及呈螺旋状地开设于推进轴体733上的推送槽。应当指出,在前一种设置方式中,由于推送叶片734突出设于推进轴体733的周侧,突出易折,推送叶片734在遇到异物卡顿时易被弯折折断。因而,后一种设置方式采用推送槽的设置方式,既能起到运输分布粮食的效果,也能够有效避免弯折折断的不利局面。
由于螺旋推送驱动结构732为螺旋推进轴731提供推进动力,它是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的动力来源,可谓是螺旋式粮食推送机构730的心脏。可参见图5,螺旋推送驱动结构732包括设于布料架710上的螺旋推送电机735,以及与螺旋推送电机735连接的螺旋推送减速器736,螺旋推送减速器736与螺旋推进轴731连接。由于类似的驱动结构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布料管结构700用于在粮仓600内运输分布粮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若是布料管道720内装载的粮食过多,则会造成布料管道720的损坏并进而影响粮食的入仓储存。为解决此问题,可在布料管道720内布置物料感应机构900,借助物料感应机构900实时感测布料管道720中的粮食容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应当说明的是,物料感应机构900设置方式较多,在不偏离本发明实质性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为激光感应结构910、红外线感应结构以及声呐感应结构,以下将详述本实施例采用的激光感应结构910。
可参见图8至图10,激光感应结构910包括设于布料架710上的激光发射器920、以及转动设于布料管道720内壁的激光接收器930,激光接收器930与激光发射器920配合;其中,当布料管道720内的粮食达到布料管道720端部并将激光接收器930挤出到布料管道720端部外、并使得激光接收器930与激光发射器920正对时,激光接收器930正常工作,此时为激光感应结构910的正常工作状态(即为图9的状态),代表布料管道720内粮食流量处于正常范围,布料管道720运行状态良好。
具体地,布料管道720包括设于布料架710上的水平管道主体723,以及设于管道主体端部的管道弯头724,管道弯头724开口方向竖直向上;激光接收器930包括铰接于管道主体端部、并位于管道弯头724内腔中的物料挡板931,以及突出设于物料挡板931上的激光接收板932,激光接收板932与激光发射器920920配合。进一步,布料管道720运行处于初始状态(即为图8的状态)时,管内尚未有粮食,此时,物料挡板931挡隔于管道主体端部,激光接收板932位于管道弯头724内腔中、与激光发射器920错位;随着布料管结构700的运转,布料管道720内逐渐有粮食汇入,在管内流量处于正常状态(即为图9的状态),即布料管道720运行处于正常状态时,物料挡板931在管道主体内的粮食物料的挤压下向管道弯头724出口方向转动,使得激光接收板932突出于管道弯头724出口外、并与激光发射器920对应。激光发射器920发射的激光照射在激光接收板932上,使得工作人员知晓运粮管内部运行状态良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然而,当粮食输送进料量过大时,布料管道720内的粮食过多,如此长时间运行的话将会导致布料管结构700毁损并影响粮食储存入仓,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调整。因而,在非正常工作状态(即为图10的状态)时,物料挡板931在管道主体内的粮食物料的挤压下转动到管道弯头724外,激光接收板932突出于管道弯头724外、并与激光发射器920错位。此时,激光发射器920发射的激光并不能被激光接收板932正常接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布料管道720的异常运行状态并及时调整,防止结构的毁损以及对生产进度的耽误。
进一步地,可参见图8,管道弯头724可设为圆弧形弯头,物料挡板931可设为与圆弧形弯头配合的扇形挡板。更进一步地,为避免管道主体中的粮食堆积过多而对粮食的运输分布产生较大的阻碍,可将管道弯头724顶部开口的高度值设定为小于或等于管道主体的半径值,如此,可在布料管道720端部形成一溢流口,在管道内部粮食流量过大时,多余的粮食可由溢流口及时排除,避免造成结构损坏。
如前所述,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滑动设于粮仓600顶部,它包括布料管结构700和布料料斗结构800。在布料管结构700将粮食沿布料管道720方向运输分布完成后,此时,接合于布料管道720的布料料斗结构800的布料料斗体810内装有粮食,将其漏斗口811打开的同时,使得布料管结构700在粮仓600顶部滑动,则此时粮食得以实现在粮仓600内的运输分布。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布料管道720内的粮食流量工况会发生改变,则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卸除布料管道720中的粮食。
为此,布料料斗结构800可包括多个布料料斗体810以及流量调节机构820,流量调节机构82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布料料斗体810的卸料流量,解决此问题。具体地,可参见图7,多个布料料斗体810分别设于布料管道720底部,用于将布料管道720中的粮食从布料管道720底部多个位置排出;流量调节机构820包括设于布料架710上的调节驱动结构821,以及与调节驱动结构821连接的流量调节板822,流量调节板822隔设于多个出粮料斗体底部的漏斗口811处,流量调节板822上开设有多个调节孔823,每个调节孔823与一个漏斗口811对应,调节驱动结构821用于驱动流量调节板822移动以使调节孔823与漏斗口811错位或正对。应当说明的是,调节孔823与漏斗口811错位或正对时,重合面积在不断变化,若是两者的重合面积越大,则表明布料料斗结构800卸除的粮食的速度更快;反之,若是两者重合面积减小,则粮食输出速度越慢。
更进一步地,可参见图5和图6,调节驱动结构821包括设于布料架710上的直线式驱动结构821a,以及与直线式驱动结构821a连接的驱动连接杆821b,驱动连接杆821b与流量调节板82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直线式驱动结构821a可设为直线驱动电机,具体地,直线式驱动结构821a包括设于支架结构上的伺服驱动电机,以及与伺服驱动电机连接的直线式传动结构,直线式传动结构与驱动连接杆821b连接。并且,直线式传动结构可设为丝杆螺母传动结构或者设为齿轮齿条传动结构。
应当说明的是,调节驱动结构821所起到的作用在于为流量调节板822提供调节漏斗口811开度大小的动力,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实质性内容的基础上,只要能实现提供动力的作用的机械部件都可采用,比如:气缸或者液压缸等等。
为使得流量调节板822的调节功能更为优异,减轻调节驱动结构821的工作压力,在本技术方案中,可将流量调节板822设为薄板,并且,相应地,调节驱动结构821包括设于流量调节版一端底部的连接块821c,驱动连接杆821b与连接块821c连接。
为了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调节效果,可参见图7,布料料斗结构800还可包括设于多个布料料斗体810底部的料斗底板814,料斗底板814与布料架710连接;料斗底板814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料孔815,多个出料孔815与多个布料料斗体810的漏斗口811一一正对、并与流量调节板822上的多个调节孔823一一对应。
具体地,每个布料料斗体810均包括固定于布料管道720上的料斗固定板812,以及与料斗固定板812连接的料斗本体813,料斗底板814设于多个料斗本体813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布料架710在本发明中主要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布料架710可包括在布料管道720的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一支撑架711和第二支撑架712;并且为使得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滑动设于粮仓600顶部,布料架710还可包括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架711和第二支撑架712上的支撑轨道713,以及设于第一支撑架711或第二支撑架712上的轨道电机。两个支撑轨道713分别与粮仓600顶部的导轨一一对应且滑动配合。
此外,为使得物料感应机构900可与布料料斗结构800协同工作,实现根据激光感应结构910的工作状态达到对流量调节机构820的控制,灵活调节布料管道720内的粮食流量,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还可包括与激光发射器920和激光接收器930均电连接的控制器,且控制器还与流量调节机构820的调节驱动结构821电连接。具体地,在工作过程中,若是激光感应结构910感应到管内粮食流量过大可能威胁机构正常运转时,它向控制器反馈管内工况信息。控制器接收到管内工况不良的信息,布料管道720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则控制器控制调节驱动结构821驱动流量调节板822以提高调节孔823与漏斗口811的重合面积,达到快速卸除管内粮食的目的,以调节管内的不良工况,尽快使布料管道720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中,较佳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布粮机器人4000包括上料机构3000和粮食输送分料装置,其中,粮食输送分料装置包括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粮食分料结构1000和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上料机构3000将位于粮仓600外部的粮食运输至粮仓600顶部的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水平粮食输送带1100上则形成水平粮食流,粮食分料结构1000截流使粮食进入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滑动设于粮仓600顶部,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可螺旋推进粮食将其沿粮仓600的第一方向预先运输分布,接着,预先运输分布好粮食的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可沿与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沿粮仓600顶部运动,并且,此时,打开横向粮食布料结构1200底部的漏斗口811,粮食被输出至粮仓600。相比于以往人工作业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节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此种方式输出的粮食在粮仓600内的分布较为均匀,在显著提高粮仓600的利用率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粮食储存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本发明使得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有较大提高,一改往日人工作业为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而为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型生产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粮支架;
运粮管道,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所述运粮管道内形成有运粮腔,所述运粮管道上设有与所述运粮腔连通的粮食入口;以及,
粮食推送机构,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并伸入所述运粮腔中,用于将粮食从所述粮食入口处沿着所述运粮管道的延伸方向向远离所述粮食入口的方向推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入口开设于所述运粮管道的一端,所述运粮管道中形成有一个所述运粮腔;
所述运粮管道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所述粮食推送机构,所述粮食推送机构伸入所述运粮腔中、并延伸到所述粮食入口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入口开设于所述运粮管道的中部,所述运粮管道的两侧各形成一个所述运粮腔;
所述运粮管道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粮食推送机构,每个所述粮食推送机构均伸入一个所述运粮腔中、并延伸到所述粮食入口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推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运粮腔中、并沿着所述运粮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推进轴,以及与所述螺旋推进轴连接的螺旋推送驱动结构,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进轴包括设于所述运粮腔中的推进轴体,以及呈螺旋状地突出设于所述推进轴体周侧的多个推送叶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进轴包括设于所述运粮腔中的推进轴体,以及呈螺旋状地开设于所述推进轴体上的推送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运粮支架上的螺旋推送电机,以及与所述螺旋推送电机连接的螺旋推送减速器,所述螺旋推送减速器与所述螺旋推进轴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粮支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运粮管道两端的各一支架主体,以及与每个所述支架主体对应连接的管道固定圈,每个所述管道固定圈均对应套设于所述运粮管道的一端,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设于所述支架主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粮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粮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管道固定圈的连接杆,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管道固定圈之间形成有驱动结构安装空间,所述螺旋推送驱动结构位于所述驱动结构安装空间中。
10.一种横向粮食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运粮管结构,以及设于所述运粮管结构的运粮管道底部的出粮料斗结构;
所述出粮料斗结构包括均匀设于所述运粮管道底部的多个出粮料斗体,每个所述出粮料斗体的料斗腔均与所述运粮管道的运粮腔连通。
CN202010551556.5A 2020-06-16 2020-06-16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Pending CN111674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556.5A CN111674957A (zh) 2020-06-16 2020-06-16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556.5A CN111674957A (zh) 2020-06-16 2020-06-16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4957A true CN111674957A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5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1556.5A Pending CN111674957A (zh) 2020-06-16 2020-06-16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49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953A (zh) * 2020-10-22 2021-01-12 于晨阳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生产的原材料存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953A (zh) * 2020-10-22 2021-01-12 于晨阳 一种用于保温材料生产的原材料存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09078B (fi) Laitteisto ja menetelmä siipikarjan lastaamiseksi kontteihin
US3265226A (en) Grain tank and discharge means therefor
US10390489B2 (en) Grain cart with air nozzle
CN109533684B (zh) 一种自动化进出仓的平房仓及其粮食进仓方法
CN111280108A (zh) 一种龙虾养殖自动喂食装置
CN111674957A (zh) 运粮管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CN113978822B (zh) 一种用于海产品加工的保鲜分料装置
CN212387332U (zh) 布料管结构和横向粮食布料结构
CN212953159U (zh) 物料感应机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CN212449730U (zh) 出粮料斗结构和横向粮食输送结构
CN212449778U (zh) 粮食分料结构和粮食输送布料装置
CN212387329U (zh) 粮食输送布料装置和布粮机器人
US3152702A (en) Grain tank and conveyor assembly for combines
CN111573307A (zh) 物料感应机构和横向粮食布料结构
CN111573310A (zh) 粮食输送布料装置和布粮机器人
CN209383032U (zh) 一种散装仓自动发料装置
CN206798668U (zh) 一种生物质固体成型颗粒料可调控仓储
CN214677165U (zh) 一种虾场智能投饵系统
US3045804A (en) Material-handling apparatus
CN214523534U (zh) 一种集装箱式牲畜运输车
CN208828627U (zh) 一种新型双层倒仓埋刮板输送机
CN113875641A (zh) 一种淮北麻鸡饲养用定量投喂装置
CN108338383A (zh) 一种畜禽用全株青绿玉米自动发酵运输装置
CN211671972U (zh) 一种水产养殖饲料投放装置
CN210202532U (zh) 一种家用储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