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0332B - 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0332B
CN111670332B CN201880084733.4A CN201880084733A CN111670332B CN 111670332 B CN111670332 B CN 111670332B CN 201880084733 A CN201880084733 A CN 201880084733A CN 111670332 B CN111670332 B CN 111670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base block
wall portions
portions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47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0332A (zh
Inventor
佐佐木千佳
伊势村将和
片山敬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70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0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6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tubes in openings, e.g. rolling-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0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 B21D53/0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eat exchangers or parts thereof, e.g. radiators, condensers fins, headers of both metal tubes and sheet met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4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parts, e.g. containers, prior to assembly of the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 H01L21/4814Conductive parts
    • H01L21/4871Bases, plates or heatsinks
    • H01L21/4882Assembly of heatsink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36Heat pipes, e.g. wicks or capillary pu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36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23P15/26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heat exchanger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2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elements, e.g.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electric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3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preventing vib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12Fastening; Joi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deformation of the elements
    • F28F2275/122Fastening; Joi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deformation of the elements by crimping, caulking or clin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在降低环境负荷的同时,提高基块和热管的接合可靠性,从而能够同时实现优异的接触热传导率以及耐振动性。冷却装置(1)具有:基块(10),具有与作为发热体的电气部件(300)热连接的背面部(10a);热管组(20),由多个热管(21)构成,多个热管具有:(21)固定于基块(10)的正面部且沿着基块(10)的面内方向配设的第一筒部(21a)、以及与第一筒部(21a)连接且从基块(10)立设的第二筒部(21b);以及翅片组(30),由在热管组(20)的立设方向上并列固定的多个翅片(31)组成。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气/电子部件等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对搭载于铁道车辆等移动体的电气/电子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利用了半导体元件的控制设备等的冷却中使用的冷却装置,已知有利用冷媒沸腾时的潜热将发热体冷却的冷却装置。
作为这样的冷却装置,例如,提出了一种冷却器,该冷却器在接受半导体元件等发热体的热的基块中埋设多个圆管状的罐,并且在罐的露出部分的侧面立设多个细管并在该管中安装多个翅片,从而能够通过外部空气冷却发热体的热(专利文献1)。
然而,若安装有在基块的侧面直立设置多个管的冷却器的车辆在具有坡度的地方行驶,则发生在罐的圆管轴向上,液态的冷媒部分地填充罐的空间且在保持液态的状态下冷媒到达管、或者在罐的底部没有液态的冷媒的状态。
因此,以提高冷却性能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冷却器,该冷却器具有管,该管由具有与埋设在基块的一侧的罐连接的连接端的基端部和从该基端部弯曲并在前端侧具有封闭端的散热部构成,上述基端部相对于水平方向以规定的第一倾斜角度从连接端向上方倾斜,上述散热部以相对于水平方向以0°以上且小于基端部的第一倾斜角度的第二倾斜角度设置,在上述罐中,冷媒的设定液面设置在比上述散热部低的位置(专利文献2)。
然而,在上述冷却器中,由于基块和每个罐通过焊接一体地接合,且在基块和多个罐的接合部中使用含铅焊料,因此环境负荷大。
因此,考虑到环境负荷而考虑使用无铅焊料代替上述含铅焊料的方法,但由于无铅焊料与含铅焊料相比润湿性差、接合力不稳定,因此担忧基块和热管的接合部的接触热传导率、在车辆等移动体中使用时的接合部的耐振动性。
另一方面,提出不使用焊料等接合材料的压紧方法。在该压紧方法中,在金属制的基块侧设置保持多个热管的槽或孔、压紧用的突起部,在上述槽或孔中收纳热管的状态下,使上述突起部压紧将热管固定至基块(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253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04729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07761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具有热管的散热器中,由于是在热管的散热部安装翅片的结构,因此散热器的重心位置偏向散热部侧。由此,在如上述的压紧方法中,在散热器被施加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有时以重心位置为轴在基座块与热管的固定部产生力矩,若反复产生该力矩,则固定部松动,接触热传导率变差。由此,无论使用无铅焊料还是压紧方法都有接触热传导率或耐振动性方面的担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在降低环境负荷的同时,提高基块和热管的接合可靠性,从而能够同时实现优异的接触热传导率以及耐振动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块,具有能够与发热体热连接的背面部;热管组,由多个热管构成,多个所述热管具有固定于所述基块的正面部且沿着所述基块的面内方向配设的第一筒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筒部连接且从所述基块立设的第二筒部,以及翅片组,由在所述热管组的立设方向上并列固定的多个翅片组成,多个所述第一筒部经由所述基块互相固定,并且多个所述第二筒部经由所述翅片组互相固定,所述基块具有:凹部,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且收纳有所述第一筒部;以及一对壁部,从所述凹部的宽度方向两侧沿所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突出,所述热管被所述凹部以及所述一对壁部压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一对壁部是沿所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突出且沿所述第一筒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部,所述一对突条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压接的压接面。
更优选地,所述一对壁部的突出方向长度相同或相等,所述一对壁部的前端部彼此之间形成有槽状的间隙部。
另外,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块和所述翅片组之间的翅片部件,所述翅片部件也可以具有:板状基部,压紧固定至所述一对壁部和所述第一筒部之间;以及翅片部,与所述板状基部连接且通过在所述一对壁部的前端部彼此之间形成的间隙部立设。
所述基块也可以沿铅垂方向设置,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筒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筒部相对于所述基块的厚度方向向上倾斜。
所述一对壁部也可以以与所述第二筒部相对于所述基块的立设角度相同或相等的角度突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块形成工序,在基块的正面部形成多个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凹部,进而形成从各凹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相对于所述基块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直线状地突出的一对壁部;压紧工序,准备多个具有第一筒部以及与该第一筒部连接的第二筒部的热管,在将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筒部收纳在所述基块的所述凹部中且使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筒部从所述基块立设的状态下,使所述一对壁部压紧;以及翅片组形成工序,在由被压紧于所述基块的多个所述热管组成的热管组形成将多个翅片在该热管组的立设方向上并列固定的翅片组。
优先地,所述基块形成工序形成延伸方向长度相同或相等的所述一对壁部,所述压紧工序在使所述基块倾斜且将所述一对壁部的一对前端部维持为相同的高度的状态下,利用铅垂方向的按压力按压所述一对壁部。
所述压紧工序也可以在使所述一对壁部在铅垂方向上突出的状态下,该一对壁部施加所述铅垂方向的按压力。
另外,所述压紧工序也可以使用具有倒U字形状的槽部的夹具,将所述槽部向所述一对壁部按压,一起按压所述一对壁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降低环境负荷的同时,提高基块和热管的接合可靠性,从而能够同时实现优异的接触热传导率以及耐振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冷却装置的详细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图3的(a)是表示热管组固定后的基块的详细结构的截面图,图3的(b)是图3的(a)中的固定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的(c)是表示热管组固定前的基块的详细结构的截面图。
图4的(a)~图4的(d)是用于说明图1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冷却装置中的基块和热管组的固定部的变形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6中(a)是图5的固定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6中(b)是图6中(a)中的固定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冷却装置的结构]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作为设置冷却装置的移动体的一例的铁道车辆进行说明。此外,图1所示的冷却装置的结构以及该冷却装置的设置位置表示一个示例,本发明的冷却装置以及设置位置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情况。
如图1所示,在车辆100的底面下表面101经由附件102安装有密闭状的框体200。在框体200的一个侧壁201形成开口部202,对该开口部202进行开闭的开闭盖203利用上部的铰链204安装。该开闭盖203能够在关闭开口部202时利用未图示的锁定单元锁定。
在框体200的另一侧壁205形成有窗孔206。窗孔206利用从外侧安装于侧壁205的基块10封闭,由此框体200内被保持为密闭状态。在基块10的面向框体200的内部的部分安装有发热体,例如半导体模块等多个电气部件300。另外,在框体200内,例如作为其他发热体,设置有分别由缓冲电阻器、缓冲电容器以及栅极放大器组成的其他部件301、302、303。
在框体200的侧壁205以沿着伴随车辆100的行驶的风的方式安装有筒状的盖207,并在该盖207内收纳冷却装置1。另外,在盖207内安装加强支撑热管组20的支撑板208a、208b。支撑板208a从下方支撑热管组20,例如该支撑板的一端部固定至盖207的底壁209,另一端部固定至热管组20的一部分。支撑板208b从上方支撑热管组20,例如该支撑板的一端部固定至盖207的上壁210,另一端部固定至热管组20的一部分。另外,这些支撑板208a、208b与热管组20热连接,并兼用做散热板。
图2是表示图1的冷却装置1的详细结构的局部截面图。如图2所示,冷却装置1具有:基块10,具有与作为发热体的电气部件300热连接的背面部10a;热管组20,由多个热管21构成,该热管21具有固定于基块10的正面部10b,沿着基块10的面内方向配设的第一筒部21a、以及与第一筒部21a连接且从基块10立设的第二筒部21b;以及翅片组30,由在热管组20的立设方向上并列固定的多个翅片31、31、……组成。
基块10以背面部10a朝向框体200侧、正面部10b朝向盖207侧的方式,沿侧壁205安装于框体200(图1)。基块10沿例如铅垂方向设置。基块10由铝或铝合金、铜或铜合金等金属材料组成。
构成热管组20的多个热管21、21、……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设置,例如在铅垂方向上并列设置。热管21由具有例如U字形状的管状体组成(参照图6)。
第一筒部21a具有例如圆筒形状,且填充有相当于总内部容积的30~40体积%的量的工作液。第二筒部21b具有例如与第一筒部21a相同的圆筒形状。第一筒部21a以及第二筒部21b的宽度方向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第一筒部21a具有作为利用来自基块10的热来加热的加热部的功能,第二筒部21b具有作为将来自第一筒部21a的热散热的散热部的功能。只要第一筒部21a以及第二筒部21b能够发挥上述功能,热管21的形状就没有限制,也可以具有例如L字形状或环形状。另外,第一筒部21a以及第二筒部21b也可以通过长条状管的弯曲加工等一体成形,也可以通过熔接等接合而连结。
构成翅片组30的多个翅片31、31、……在第二筒部21b的立设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设置,例如多个翅片的主表面平行地并设。翅片31具有与热管21的位置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孔,并通过例如压入固定至热管21。
翅片31具有作为对来自第二筒部21b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部的功能。即,翅片31与第二筒部21b协作而构成散热部。只要翅片31是能够发挥上述功能的结构,则翅片31的形状就没有限制。
另外,优选地,翅片31在热管组20的并设方向上与多个热管21、21、……的全部连结。然而,也可以设置在热管组20的并设方向上与多个热管21、21、...中的一部分连结的翅片32。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筒部21a、21a、……经由基块10互相固定,同时多个第二筒部21b、21b、……经由翅片组30互相固定。即,由与多个热管21、21、……连结的多个翅片31、31、……组成的翅片组30能够被视为具有由翅片厚度与翅片数量相乘的乘积值的厚度的刚体。因此,即使在由热管组20以及翅片组30组成的散热器被施加振动的情况下,多个热管21、21、……的每个热管间的距离利用翅片组30来维持,结果,成为在立设的每个热管21和基块10的各固定部难以产生力矩的结构。
优选地,冷却装置1设置于车辆100的底面下表面101的下方。此时,例如,基块10沿铅垂方向设置,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沿水平方向设置,热管21的第二筒部21b相对基块10的厚度方向向上倾斜(图1)。另外,优选地,第一筒部21a的长度方向(轴向)沿车辆100的行驶方向设置,此外,优选地,翅片31沿车辆100的行驶方向设置。由此能够提高冷却系数。
在该冷却装置1中,电气部件300的热、其他部件301、302、303等产生的框体200内的热经由基块10传递至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并通过内部的工作液的相变而被传递至第二筒部21b,通过翅片31向外部散热。
接下来,说明基块10和热管21的固定部的详细结构。
图3的(a)是表示热管组20固定后的基块10的详细结构的截面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固定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的(c)是表示热管组20固定前的基块10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3的(a)~图3的(c)所示,基块10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并且具有:收纳第一筒部21a的凹部11以及从凹部11的宽度方向两侧沿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突出的一对壁部12a、12a。热管21被压紧固定至凹部11以及一对壁部12a、12a。
凹部11沿基块10的面内方向设置,例如将其长度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将其宽度方向设置为铅垂方向。另外,优选地,将凹部11的长度方向沿车辆100的行驶方向设置(参照图1)。
一对壁部12a、12a与凹部11同样地沿基块10的面内方向设置。优选地,壁部12a沿例如凹部1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与凹部11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另外,一对壁部12a、12a在宽度方向的截面中向凹部11的上方突出,并且以互相接近的方式向凹部11的宽度方向中心弯曲。此外,一对壁部12a、12a,尤其是一对壁部12a、12a的各基部也可以例如相对于基块10以与第二筒部21b的立设角度相同或相等的角度形成。尤其是,在热管21的第二筒部21b相对于基块10的厚度方向向上倾斜的情况下,一对壁部12a、12a也可以以与第二筒部21b向上倾斜角度相同或相等的倾斜角度形成。
优选地,该一对壁部12a、12a沿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21c突出,并成为沿第一筒部21a的长度方向(图中的X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部(图3的(b))。此时,一对突条部分别具有与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21c压接的压接面12c。由于一对突条部具有一对压接面12c、12c,因此一对突条部和第一筒部21a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摩擦力增大。
优选地,一对壁部12a、12a的突出方向长度相同或相等。若一对壁部12a、12a的突出方向长度相同或相等,则在后述的压紧工序中,能够对一对壁部12a、12a的双方同时施加相同或相等的按压力。另外,也可以在一对壁部12a、12a的一对前端部12d、12d之间形成槽状的间隙部13,从而在后述的压紧工序中一对壁部12a、12a彼此不会干扰。另外,从上述接触面积的观点出发,优选地,槽状的间隙部13具有微小的宽度。
在热管组20固定前的状态下,如图3的(c)所示,一对壁部12a、12a在基块10的厚度方向上,即与正面部10b垂直的方向上倾斜地突出。一对壁部12a、12a的倾斜角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将基块10的厚度方向作为基准时,倾斜角度为10°(在将基块10的面内方向作为基准的情况下,倾斜角度为80°)。若一对壁部12a、12a在基块10的厚度方向上倾斜地突出,则在后述的压紧工序时,能够同时对一对壁部12a、12a的双方施加相同或相等的按压力。另外,在基块10中设置与多个凹部11对应的多个一对壁部12a、12a,优选地,多个一对壁部12a、12a的倾斜角度相同。另外,一对壁部12a、12a例如也可以以与第二筒部21b相对于基块10的立设角度相同或相等的角度形成。尤其是,在热管21的第二筒部21b相对于基块10的厚度方向向上倾斜的情况下,一对壁部12a、12a也可以以与第二筒部21b的向上倾斜角度相同或相等的倾斜角度形成。
[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4的(a)~图4的(d)说明图1的冷却装置1的制造方法。图4的(a)~图4的(d)所示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表示一例,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不限于图4的(a)~图4的(d)所示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基块10的正面部10b形成多个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凹部11,此外,形成相对于所述基块的厚度方向倾斜并从各凹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直线状地突出的一对壁部12a、12a(基块形成工序)。此时,优选地,形成与延伸方向的长度相同的一对壁部12a、12a。由此获得如图3的(c)所示的基块10。
接下来,将具有倾斜部401a的压入台401设置在操作台400上,并将制造的基块10搭载至倾斜部401a,并用未图示的夹具固定(图4的(a))。此时,优选地,以一对壁部12a、12a的突出方向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式设定倾斜部401a的倾斜角度。例如,在一对壁部12a、12a的倾斜角度以基块10的厚度方向为基准为10°(在将基块10的面内方向作为基准的情况下为80°)的情况下,倾斜部401a的倾斜角度以水平方向为基准设置为10°。另外,在形成与延伸方向长度相同的一对壁部12a、12a的情况下,优选地,使基块10倾斜,以将一对壁部12a、12a的一对前端部12d、12d维持相同的高度。
接下来,准备多个具有第一筒部21a以及与该第一筒部21a连接的第二筒部21b的热管21,并在基块10的凹部11中收纳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图4(b))。此时,例如将每个热管21的第二筒部21b从基块10在铅垂方向上立设。另外,优选地,以使二筒部21b的立设方向与一对壁部12a、12a平行的方式保持热管21。
接下来,在将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收纳至基块10的凹部11中且使热管21的第二筒部21b从基块10立设的状态下,使一对壁部12a、12a压紧(压紧工序)(图4(c))。例如,使用在底面部402a具有倒U字形状的槽部402b的夹具402,使夹具402向铅垂方向下方(图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将槽部402b按压至一对壁部12a、12a,且共同按压一对壁部12a、12a。
在上述基块形成工序中,优选地,在形成了延伸方向长度相同或相等的一对壁部12a、12a的情况下,在使基块10倾斜将一对壁部12a、12a的一对前端部12d、12d维持在相同高度的状态下,利用铅垂方向的按压力按压一对壁部12a、12a。另外,也可以在使一对壁部12a、12a在铅垂方向上突出的状态下,对该一对壁部12a、12a施加上述铅垂方向的按压力。
由此,第一筒部21a被基块10的凹部11以及一对壁部12a、12a(图4(d))压紧固定。此外,通过对多个热管21重复进行上述压紧工序,使多个热管21经由基块10互相固定。
在一对壁部12a、12a的长度相同或相等,一对壁部12a、12a的突出方向为铅垂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对一对壁部12a、12a均等地施加按压力。另外,优选地,在侧视夹具402下,使槽部402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一对壁部12a、12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对齐的状态下,按压一对壁部12a、12a。
夹具402的槽部402b的曲面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从对一对壁部12a、12a均等地施加按压力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为相对于铅垂方向线对称的曲面形状。另外,在一对壁部12a、12a的厚度相同或相等且各壁部12a的厚度均匀的情况下,从使第一筒部21a和一对壁部12a、12a的接触面积增大的观点来看,优选地,为沿着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形状的曲面形状。例如,在第一筒部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图中,在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优选地,槽部402b的曲面形状为圆形。
此外,在由固定至基块10的多个热管21构成的热管组20上,将多个翅片在与该热管组的立设方向并列地固定来形成翅片组(翅片组形成工序)。由此,多个第二筒部21b、21b、……经由翅片组30互相固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多个第一筒部21a、21a、……经由基块10互相固定,同时多个第二筒部21b、21b、……经由翅片组30互相固定,因此即使在散热器被施加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多个热管21、21、……的每个热管间距离不变化,在立设的每个热管21和基块10之间的固定部中难以产生力矩,从而维持基块10和每个热管21之间的固定力。由此,提高基块10和热管21之间的接合可靠性,从而能够同时实现优异的接触热传导率以及耐振动性。另外,不需要使用无铅焊料,能够降低环境负荷,另外,能够对应以不使用含铅焊料作为条件的冷却装置的规格。
另外,由于热管21被压紧固定至设置于基块10的凹部11以及一对壁部12a、12a,因此能够将热管21牢固地接合至基块10。尤其是,与含铅焊料相比能够降低环境负荷,另外,与无铅焊料相比,由于不受润湿性的影响,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接合力。
此外,一对壁部12a、12a是沿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21c突出且沿第一筒部21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部,由于该一对突条部分别具有与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21c压接的压接面12c,因此能够增大在一对突状部和第一筒部21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将热管21更牢固地接合至基块1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准备多个具有第一筒部21a以及第二筒部21b的热管21,在基块10的凹部11中收纳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且将热管21的第二筒部21b从基块10立设的状态下,使一对壁部12a、12a压紧(压紧工序),由于在由被压紧至基块10的多个热管21、21、……构成的热管组20中形成将多个翅片31、31、……在与该热管组20的立设方向上并列地固定的翅片组30(翅片组形成工序),因此提高基块10和热管21之间的接合可靠性,且不使用焊料,从而能够制造接触热传导率以及耐振动性均优异的冷却装置1。
图5是表示图1的冷却装置1中基块10和热管组20之间的固定部的变形例的局部截面图。在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和第二筒部21b一体成形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如上所述的弯曲加工在第一筒部21a和第二筒部21b之间设置弯曲部,因此在基块10和翅片组30的最下层翅片之间产生难以设置翅片的死区空间。因此,通过在该死区空间中设置翅片部件来有效地利用死区空间。
例如,如图5所示,冷却装置1也可以还包括设置在基块10和翅片组30之间的翅片部件40。翅片部件40具有:板状基部41,被压紧固定在一对壁部12a、12a和第一筒部21a之间;以及翅片部42,与板状基部41连接并通过在一对壁部12a、12a的前端部12d、12d之间形成的间隙部13立设。
优选地,板状基部41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并沿第一筒部21a的长度方向(参照图6的(a)中的X方向)延伸。另外,优选地,板状基部41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沿着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形状的形状。例如,在第一筒部21a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形的情况下,优选地,板状基部41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同心圆弧形状。
优选地,翅片部42与板状基部41相同地,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且沿第一筒部21a的长度方向延伸。此时,翅片部42沿例如水平方向设置。
另外,翅片部42沿第二筒部21b的立设方向立设,例如与第二筒部21b的立设方向平行地立设。翅片部42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也可以是直线形状、曲线形状或波形状。翅片部42与板状基部41热连接,例如与板状基部41一体成形或与板状基部41熔接接合。
图6的(a)是图5的固定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6的(b)是图6的(a)的固定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在安装图5的翅片部件40的情况下,在上述的制造方法的压紧工序前,在基块10的凹部11中收纳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此外,将板状基部41与第一筒部21a抵接,将翅片部件40搭载在热管21上。此时,优选地,将翅片部件40的翅片部42保持为与第二筒部21b的立设方向平行。
此外,在基块10的凹部11中收纳热管21的第一筒部21a且将热管21的第二筒部21b从基块10立设,此外,在将翅片部件40的翅片部42从基块10立设的状态下,使一对壁部12a、12a压紧。
在使一对壁部12a、12a压紧的状态下,一对壁部12a、12a分别具有与第一筒部21a的外周面21c压接的压接面12e(图6的(b))。通过由一对压接面12e、12e按压板状基部41,第一筒部21a经由板状基部41被按压至凹部11。由此,热管21以及板状基部41一同被凹部11以及一对壁部12a、12a压紧固定。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翅片部件40设置在基块10和翅片组30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难以安装翅片31的死区空间,从而能够增大散热面积。
另外,板状基部41被在一对壁部12a、12a和第一筒部21a之间压紧固定,由于翅片部42与板状基部41连接并通过在一对壁部12a、12a的前端部12d、12d之间形成的间隙部13立设,因此在将热管21固定至基块10时能够将翅片部件40一同压紧,从而能够易于制造在维持接触面积的同时使散热面积增大的散热器。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及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装置
10:基块
10a:背面部
10b:正面部
11:凹部
12a、12a:一对壁部
12c:压接面
12d、12d:一对前端部
12e:压接面
13:间隙部
20:热管组
21:热管
21a:第一筒部
21b:第二筒部
21c:外周面
31:翅片
30:翅片组
40:翅片部件
41:板状基部
42:翅片部
100:车辆
101:底面下表面
102:附件
200:框体
201:侧壁
202:开口部
203:开闭盖
204:铰链
205:侧壁
206:窗孔
207:盖
208a、208b:支撑板
300:电气部件
301、302、303:其他部件
400:操作台
401:压入台
401a:倾斜部
402:夹具
402a:底面部
402b:槽部

Claims (10)

1.一种冷却装置,其中,具有:
基块,具有能够与发热体热连接的背面部;
热管组,由多个热管构成,多个所述热管具有固定于所述基块的正面部且沿着所述基块的面内方向配设的第一筒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筒部连接且从所述基块立设的第二筒部,以及
翅片组,由在所述热管组的立设方向上并列固定的多个翅片组成,
多个所述第一筒部经由所述基块互相固定,并且多个所述第二筒部经由所述翅片组互相固定,
所述基块具有:
凹部,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且收纳有所述第一筒部;以及
一对壁部,从所述凹部的宽度方向两侧沿所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突出,
所述热管被所述凹部以及所述一对壁部压紧固定,
该冷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块和所述翅片组之间的翅片部件,
所述翅片部件具有:
板状基部,被压紧固定在所述一对壁部和所述第一筒部之间;以及
翅片部,与所述板状基部连接且通过在所述一对壁部的前端部彼此之间形成的间隙部立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壁部是沿所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突出且沿所述第一筒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部,
所述一对突条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压接的压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壁部的突出方向长度相同,
所述一对壁部的前端部彼此之间形成有槽状的间隙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基块沿铅垂方向设置,
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筒部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筒部相对于所述基块的厚度方向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一对壁部以与所述第二筒部相对于所述基块的立设角度相同的角度突出。
6.一种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
基块形成工序,在基块的正面部形成多个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凹部,进而形成从各凹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相对于所述基块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直线状地突出的一对壁部;
压紧工序,准备多个具有第一筒部以及与该第一筒部连接的第二筒部的热管,在将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筒部收纳在所述基块的所述凹部中且使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筒部从所述基块立设的状态下,使所述一对壁部压紧;以及
翅片组形成工序,在由被压紧于所述基块的多个所述热管组成的热管组形成将多个翅片在该热管组的立设方向上并列固定的翅片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基块形成工序形成延伸方向长度相同的所述一对壁部,
所述压紧工序在使所述基块倾斜且将所述一对壁部的一对前端部维持为相同的高度的状态下,利用铅垂方向的按压力按压所述一对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压紧工序在使所述一对壁部在铅垂方向上突出的状态下,对该一对壁部施加所述铅垂方向的按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压紧工序使用具有倒U字形状的槽部的夹具,将所述槽部抵接至所述一对壁部,一起按压所述一对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压紧工序使用具有倒U字形状的槽部的夹具,将所述槽部抵接至所述一对壁部,一起按压所述一对壁部。
CN201880084733.4A 2017-12-28 2018-12-27 冷却装置 Active CN1116703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3884 2017-12-28
JP2017253884 2017-12-28
PCT/JP2018/048047 WO2019131834A1 (ja) 2017-12-28 2018-12-27 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332A CN111670332A (zh) 2020-09-15
CN111670332B true CN111670332B (zh) 2022-02-01

Family

ID=6706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4733.4A Active CN111670332B (zh) 2017-12-28 2018-12-27 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734214B1 (zh)
JP (1) JP7222920B2 (zh)
CN (1) CN111670332B (zh)
TW (1) TWI694233B (zh)
WO (1) WO20191318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5172A1 (en) * 2021-09-09 2023-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heatsink fin, a heatsink provided therewith, a heat exchange arrangement provided with the heat sin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eatsink fin
TWI831706B (zh) * 2023-06-13 2024-02-01 大陸商奇宏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加熱治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495A (ja) * 1982-07-09 1984-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ヒ−トパイプ式放熱装置
CN1103946A (zh) * 1993-12-18 1995-06-21 芹泽英璋 散热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284160A (zh) * 1998-01-30 2001-0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热管型冷却装置,制造热管型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板的方法
CN1489204A (zh) * 2002-08-02 2004-04-14 三菱铝株式会社 热管装置和热管型换热器
CN101160034A (zh) * 2007-08-31 2008-04-09 王亚雄 大功率动力电子装置热管冷却散热器
CN106239077A (zh) * 2016-08-16 2016-12-21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换热器用换热翅片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3255U (ja) * 1983-11-15 1985-06-08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放熱装置
US5826645A (en) * 1997-04-23 1998-10-27 Thermal Corp. Integrated circuit heat sink with rotatable heat pipe
JPH11351769A (ja) * 1998-06-12 1999-12-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ヒートシンク
JP4204681B2 (ja) * 1998-11-20 2009-01-07 住友軽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の固定構造
CN2560098Y (zh) * 2002-07-23 2003-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散热装置
CN2736931Y (zh) * 2004-09-28 2005-10-26 陈世明 热导管散热装置的冲压构造
TWM280631U (en) * 2005-07-21 2005-11-11 Shr-Ming Chen Tight-fitting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er base and heat pipe
CN100543972C (zh) * 2005-08-08 2009-09-23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JP2007218439A (ja) * 2006-02-14 2007-08-30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ヒートパイプの固定方法
US7441592B2 (en) * 2006-11-26 2008-10-28 Tsung-Hsien Huang Cooler module
TW200908862A (en) * 2007-08-10 2009-02-16 Ama Precision Inc Heat conductiv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162206A1 (en) * 2010-01-07 2011-07-07 Shyh-Ming Ch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heat-dissipating fin and heat pipe
US9429370B1 (en) * 2014-05-27 2016-08-30 Unigen Corporation Heat sink with flat heat pipe
JP6448666B2 (ja) * 2014-12-25 2019-01-09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冷却器
JP6505130B2 (ja) 2014-12-25 2019-04-24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冷却器
WO2017077619A1 (ja) 2015-11-05 2017-05-1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パイプ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ヒートパイプの固定方法
CN207976030U (zh) * 2018-03-07 2018-10-16 上海珊泽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车用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495A (ja) * 1982-07-09 1984-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ヒ−トパイプ式放熱装置
CN1103946A (zh) * 1993-12-18 1995-06-21 芹泽英璋 散热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284160A (zh) * 1998-01-30 2001-0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热管型冷却装置,制造热管型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板的方法
CN1489204A (zh) * 2002-08-02 2004-04-14 三菱铝株式会社 热管装置和热管型换热器
CN101160034A (zh) * 2007-08-31 2008-04-09 王亚雄 大功率动力电子装置热管冷却散热器
CN106239077A (zh) * 2016-08-16 2016-12-21 安徽天祥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换热器用换热翅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332A (zh) 2020-09-15
JPWO2019131834A1 (ja) 2020-12-10
EP3734214A4 (en) 2021-09-22
TWI694233B (zh) 2020-05-21
TW201932781A (zh) 2019-08-16
EP3734214A1 (en) 2020-11-04
JP7222920B2 (ja) 2023-02-15
WO2019131834A1 (ja) 2019-07-04
EP3734214B1 (en)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3004B2 (en) Heat sink with heat dissipating fi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t sink
US6956740B2 (en) Heat sink with fi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670332B (zh) 冷却装置
US6802366B1 (en) Swage method for cooling pipes
JPH10154781A (ja) 沸騰冷却装置
JP2014523513A (ja) 熱交換器
JP2014511552A (ja) 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エネルギー貯蔵セル、および熱伝導要素
US20170363366A1 (en) Temperature plate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11543188B2 (en) Temperature plate device
CN212725282U (zh) 散热器
JP2010140969A (ja) 積層モジュール構造
JP4189855B2 (ja) フィン構造体
US6234242B1 (en) Two-phase thermosyphon including a porous structural material having slots disposed therein
JP2002151636A (ja) ヒートシンク
WO2015198893A1 (ja) 冷却装置
JP2019196850A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当該冷却装置を備えた電力変換装置
CN113056344B (zh) 热管结构体、散热器、热管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JP2008196787A (ja) ヒートパイプ
JP4937951B2 (ja) 電力用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01585A (ja) 板型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の実装構造
JP4012773B2 (ja) 電子機器
KR100616442B1 (ko) 프리히터의 히트로드
CN220235245U (zh) 散热装置
US11964317B2 (en) Heat pipe structure and caulking jig for heat pipe structure
JP6225806B2 (ja) 電気回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