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3391A -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3391A
CN111663391A CN202010642279.9A CN202010642279A CN111663391A CN 111663391 A CN111663391 A CN 111663391A CN 202010642279 A CN202010642279 A CN 202010642279A CN 111663391 A CN111663391 A CN 111663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ard shell
hard
shell layer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22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3391B (zh
Inventor
李晓军
王晓华
梁居伟
马建全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6422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339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064227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663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3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3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3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3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03Foundations for paving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used, e.g. waste or recycled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E02D3/126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and mixing by rotating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包括铺筑在淤泥质软土层上的第一硬壳层以及多个分别穿过第一硬壳层和淤泥质软土层打至下覆基岩上的端承桩,第一硬壳层上依次铺筑有多层加固层、以及第二硬壳层;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二、铺筑第一硬壳层;三、浇筑端承桩;四、铺筑加固层;五、形成多层加固层;六、铺筑第二硬壳层。本发明铺筑第一硬壳层,为施工设备提供了工作平台,再施工端承桩和多层加固层,最后施工第二硬壳层,载荷通过第二硬壳层和桩墙结构传递到第一硬壳层上,又通过端承桩将荷载直接传递到下覆基岩上,整个结构体系没有变形沉降。

Description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土地区路基就地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淤泥质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最大特点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强、强度低、变形大、固结时间长、压缩性高,并有触变性、流变性和很强的不均匀性。淤泥质软土在我国沿海及沿河流域分布广泛,对工程建设危害极大,传统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加固多采用开挖淤泥质软土,换填土方的方式加固路基,该方式施工后期沉降依然很大,路基加固效果不佳。并且对于淤泥质软土分布广泛且周边建设环境复杂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而言,往往存在一下问题,第一,开挖淤泥质软土换填土方施工不便;第二,填筑路基及清淤换填面临土方匮乏。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有效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加固填筑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设计新颖合理,首先铺筑第一硬壳层,为施工设备提供了工作平台,再施工端承桩作为承载支撑基础,在第一硬壳层上铺筑多层加固层,形成不规则且间隔布设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锚固力强,最后施工顶层的第二硬壳层,载荷通过第二硬壳层和桩墙结构传递到第一硬壳层上,又通过端承桩将荷载直接传递到下覆基岩上,整个结构体系没有变形沉降,双硬壳层是地基处理理论和工艺上的突破,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筑在淤泥质软土层上的第一硬壳层以及多个分别穿过第一硬壳层和淤泥质软土层打至下覆基岩上的端承桩,所述第一硬壳层上铺筑有多层加固层,多层所述加固层的顶部铺筑有第二硬壳层。
上述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包括混合土层和多个构筑在混合土层内的加固土层。
上述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固土层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层所述加固层中相对应的加固土层构成多个相间隔的加固桩墙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加固桩墙结构之间构成混合土桩墙结构。
上述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承桩为CFG桩、水泥搅拌桩、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管桩或沉管式灌注桩。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在计算中通过Ansys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下,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承载力,直至承载力验算通过,输出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
所述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包括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端承桩基础参数、加固层基础参数和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
所述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包括第一硬壳层的组分和对应配比、以及第一硬壳层的厚度;
所述端承桩基础参数包括端承桩的类型、尺寸和桩间距;
所述加固层基础参数包括混合土层的类型、加固土层的类型、每层混合土层的松铺厚度、每层加固土层的松铺厚度、每层混合土层和加固土层的间距、以及加固层层数;
所述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包括第二硬壳层的组分和对应配比、以及第二硬壳层的厚度;
步骤二、铺筑第一硬壳层:在挖掘机上安装强力搅拌机头,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的组分和对应配比将第一硬壳层所需材料投入送灰管,挖掘机上的强力搅拌机头将第一硬壳层对应的材料与淤泥混合均匀,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的厚度铺筑第一硬壳层;
步骤三、浇筑端承桩:第一硬壳层形成后,将钻机行驶至第一硬壳层上,钻机根据确定的端承桩基础参数,穿过第一硬壳层向淤泥质软土层打入多个端承桩,端承桩远离第一硬壳层的一端位于下覆基岩上;
步骤四、铺筑加固层:根据混合土层的松铺厚度在第一硬壳层上满铺混合土,整平之后,根据每层加固土层的松铺厚度、以及每层混合土层和加固土层的间距,将加固土层对应的固化剂材料按照设计间距撒布在混合土层上,用路拌机将加固土层对应的固化剂材料与对应区域的混合土充分拌和,最后使用压路机进行整体压实作业,形成加固土层在混合土层内呈间隔布设结构的加固层;
步骤五、根据加固层层数,多次重复步骤四,形成多层加固层,多层所述加固层中相对应的加固土层构成多个相间隔的加固桩墙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加固桩墙结构之间构成混合土桩墙结构;
步骤六、铺筑第二硬壳层:在多层所述加固层的顶部按照确定的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铺筑第二硬壳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的结构,首先铺筑第一硬壳层,为施工设备提供了工作平台,再施工端承桩作为承载支撑基础,在第一硬壳层上铺筑多层加固层,形成不规则且间隔布设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锚固力强,最后施工顶层的第二硬壳层,载荷通过第二硬壳层和桩墙结构传递到第一硬壳层上,又通过端承桩将荷载直接传递到下覆基岩上,整个结构体系没有变形沉降,便于推广使用。
2、本发明采用的结构,将承载力作为第一指标,解决以往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淤泥地区直接控制沉降,使用效果好,利用钻孔弃渣混合填料填筑路基,就地取材加固,绿色、环保、造价低廉。
3、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施工快捷,将承载力作为第一指标,通过Ansys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下,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承载力,直至承载力验算通过,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的组分和对应配比将第一硬壳层所需材料投入送灰管,挖掘机上的强力搅拌机头将第一硬壳层对应的材料与淤泥混合均匀,降低淤泥的含水率、粘度和流变性,从而达到淤泥固化处理与填埋的工艺要求,第一硬壳层为施工设备提供了工作平台,便于浇筑端承桩,最后依次铺筑多层加固层和第二硬壳层,双硬壳层是地基处理理论和工艺上的突破,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新颖合理,首先铺筑第一硬壳层,为施工设备提供了工作平台,再施工端承桩作为承载支撑基础,在第一硬壳层上铺筑多层加固层,形成不规则且间隔布设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锚固力强,最后施工顶层的第二硬壳层,载荷通过第二硬壳层和桩墙结构传递到第一硬壳层上,又通过端承桩将荷载直接传递到下覆基岩上,整个结构体系没有变形沉降,双硬壳层是地基处理理论和工艺上的突破,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覆基岩; 2—淤泥质软土层; 3—第一硬壳层;
4—端承桩; 5—混合土层; 6—加固土层;
7—第二硬壳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包括铺筑在淤泥质软土层2上的第一硬壳层3以及多个分别穿过第一硬壳层3和淤泥质软土层2打至下覆基岩1上的端承桩4,所述第一硬壳层3上铺筑有多层加固层,多层所述加固层的顶部铺筑有第二硬壳层 7。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铺筑第一硬壳层3,为施工设备提供了工作平台,再施工端承桩4作为承载支撑基础,在第一硬壳层3上铺筑多层加固层,形成不规则且间隔布设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锚固力强,最后施工顶层的第二硬壳层7,载荷通过第二硬壳层7和桩墙结构传递到第一硬壳层3上,又通过端承桩4将荷载直接传递到下覆基岩1上,整个结构体系没有变形沉降;将承载力作为第一指标,解决以往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淤泥地区直接控制沉降,使用效果好,利用钻孔弃渣混合填料填筑路基,就地取材加固,绿色、环保、造价低廉。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层包括混合土层5和多个构筑在混合土层5内的加固土层6。
实际施工中,第一硬壳层3的组分优选的就地采用淤泥、水泥、粉煤灰和第一固化剂,第一固化剂优选的采用水泥、生石膏、苛性钠、水玻璃、生石灰、碳酸钙、有机膨润土、氯化钙、木钙、木钠、硫酸钠、三乙醇胺、碳酸钠、丙烯酸钙、FDN减水剂、纳米SiO2、蛭石粉等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固化剂的组分和质量配比以形成的第一硬壳层3满足设计强度为标准。
实际施工中,加固土层6是在混合土层5局部区域撒上第二固化剂,用路拌机将第二固化剂与混合土料充分拌和获取的,优选的混合土采用工业固体废渣,第二固化剂优选的采用水泥、生石膏、苛性钠、水玻璃、生石灰、碳酸钙、有机膨润土、氯化钙、木钙、木钠、硫酸钠、三乙醇胺、碳酸钠、丙烯酸钙、FDN减水剂、纳米SiO2、蛭石粉等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二固化剂的组分和质量配比以形成的加固土层6满足设计强度为标准。
本实施例中,每层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固土层6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层所述加固层中相对应的加固土层6构成多个相间隔的加固桩墙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加固桩墙结构之间构成混合土桩墙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承桩4为CFG桩、水泥搅拌桩、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管桩或沉管式灌注桩。
实际施工中,根据实际条件选取端承桩4的桩型,优选的端承桩4采用CFG桩、水泥搅拌桩、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管桩或沉管式灌注桩,但不限定以上桩型。
第二硬壳层7的组分优选的就地采用淤泥、钻孔废渣、岩渣、工业废渣和第三固化剂,第三固化剂优选的采用水泥、生石膏、苛性钠、水玻璃、生石灰、碳酸钙、有机膨润土、氯化钙、木钙、木钠、硫酸钠、三乙醇胺、碳酸钠、丙烯酸钙、FDN减水剂、纳米SiO2、蛭石粉等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三固化剂的组分和质量配比以形成的第二硬壳层7满足设计强度为标准。
如图2所示的一种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在计算中通过Ansys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下,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承载力,直至承载力验算通过,输出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
所述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包括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端承桩基础参数、加固层基础参数和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
所述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包括第一硬壳层3的组分和对应配比、以及第一硬壳层3的厚度;
所述端承桩基础参数包括端承桩4的类型、尺寸和桩间距;
所述加固层基础参数包括混合土层5的类型、加固土层6的类型、每层混合土层5的松铺厚度、每层加固土层6的松铺厚度、每层混合土层5 和加固土层6的间距、以及加固层层数;
所述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包括第二硬壳层7的组分和对应配比、以及第二硬壳层7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中通过Ansys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进行指导施工,可靠性高。
步骤二、铺筑第一硬壳层:在挖掘机上安装强力搅拌机头,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3的组分和对应配比将第一硬壳层3 所需材料投入送灰管,挖掘机上的强力搅拌机头将第一硬壳层4对应的材料与淤泥混合均匀,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3的厚度铺筑第一硬壳层3;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的组分和对应配比将第一硬壳层所需材料投入送灰管,挖掘机上的强力搅拌机头将第一硬壳层对应的材料与淤泥混合均匀,降低淤泥的含水率、粘度和流变性,从而达到淤泥固化处理与填埋的工艺要求。
步骤三、浇筑端承桩:第一硬壳层3形成后,将钻机行驶至第一硬壳层3上,钻机根据确定的端承桩基础参数,穿过第一硬壳层3向淤泥质软土层2打入多个端承桩4,端承桩4远离第一硬壳层3的一端位于下覆基岩1上;
步骤四、铺筑加固层:根据混合土层5的松铺厚度在第一硬壳层3上满铺混合土,整平之后,根据每层加固土层6的松铺厚度、以及每层混合土层5和加固土层6的间距,将加固土层6对应的固化剂材料按照设计间距撒布在混合土层5上,用路拌机将加固土层6对应的固化剂材料与对应区域的混合土充分拌和,最后使用压路机进行整体压实作业,形成加固土层6在混合土层5内呈间隔布设结构的加固层;
步骤五、根据加固层层数,多次重复步骤四,形成多层加固层,多层所述加固层中相对应的加固土层6构成多个相间隔的加固桩墙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加固桩墙结构之间构成混合土桩墙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硬壳层上铺筑多层加固层,形成不规则且间隔布设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加固桩墙结构和混合土桩墙结构锚固力强。
步骤六、铺筑第二硬壳层:在多层所述加固层的顶部按照确定的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铺筑第二硬壳层7。
本发明使用时,工艺步骤简单,施工快捷,将承载力作为第一指标,通过Ansys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下,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承载力,直至承载力验算通过,施工中使用的混合土绿色、环保、造价低廉,双硬壳层是地基处理理论和工艺上的突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筑在淤泥质软土层(2)上的第一硬壳层(3)以及多个分别穿过第一硬壳层(3)和淤泥质软土层(2)打至下覆基岩(1)上的端承桩(4),所述第一硬壳层(3)上铺筑有多层加固层,多层所述加固层的顶部铺筑有第二硬壳层(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包括混合土层(5)和多个构筑在混合土层(5)内的加固土层(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加固层中的加固土层(6)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层所述加固层中相对应的加固土层(6)构成多个相间隔的加固桩墙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加固桩墙结构之间构成混合土桩墙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承桩(4)为CFG桩、水泥搅拌桩、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管桩或沉管式灌注桩。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进行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在计算中通过Ansys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下,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承载力,直至承载力验算通过,输出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
所述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的基础参数包括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端承桩基础参数、加固层基础参数和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
所述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包括第一硬壳层(3)的组分和对应配比、以及第一硬壳层(3)的厚度;
所述端承桩基础参数包括端承桩(4)的类型、尺寸和桩间距;
所述加固层基础参数包括混合土层(5)的类型、加固土层(6)的类型、每层混合土层(5)的松铺厚度、每层加固土层(6)的松铺厚度、每层混合土层(5)和加固土层(6)的间距、以及加固层层数;
所述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包括第二硬壳层(7)的组分和对应配比、以及第二硬壳层(7)的厚度;
步骤二、铺筑第一硬壳层:在挖掘机上安装强力搅拌机头,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3)的组分和对应配比将第一硬壳层(3)所需材料投入送灰管,挖掘机上的强力搅拌机头将第一硬壳层(4)对应的材料与淤泥混合均匀,按照确定的第一硬壳层基础参数中第一硬壳层(3)的厚度铺筑第一硬壳层(3);
步骤三、浇筑端承桩:第一硬壳层(3)形成后,将钻机行驶至第一硬壳层(3)上,钻机根据确定的端承桩基础参数,穿过第一硬壳层(3)向淤泥质软土层(2)打入多个端承桩(4),端承桩(4)远离第一硬壳层(3)的一端位于下覆基岩(1)上;
步骤四、铺筑加固层:根据混合土层(5)的松铺厚度在第一硬壳层(3)上满铺混合土,整平之后,根据每层加固土层(6)的松铺厚度、以及每层混合土层(5)和加固土层(6)的间距,将加固土层(6)对应的固化剂材料按照设计间距撒布在混合土层(5)上,用路拌机将加固土层(6)对应的固化剂材料与对应区域的混合土充分拌和,最后使用压路机进行整体压实作业,形成加固土层(6)在混合土层(5)内呈间隔布设结构的加固层;
步骤五、根据加固层层数,多次重复步骤四,形成多层加固层,多层所述加固层中相对应的加固土层(6)构成多个相间隔的加固桩墙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加固桩墙结构之间构成混合土桩墙结构;
步骤六、铺筑第二硬壳层:在多层所述加固层的顶部按照确定的第二硬壳层基础参数铺筑第二硬壳层(7)。
CN202010642279.9A 2020-07-06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Active CN111663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279.9A CN111663391B (zh) 2020-07-06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279.9A CN111663391B (zh) 2020-07-06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3391A true CN111663391A (zh) 2020-09-15
CN111663391B CN111663391B (zh) 2024-07-09

Family

ID=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9276A (ja) * 2003-01-23 2003-08-27 Dia Consultant:Kk 道路の構築工法
CN101368383A (zh) * 2008-09-11 2009-02-1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人造复合硬壳层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
RU2449075C1 (ru) * 2010-11-26 2012-04-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инансово-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компания "МостГеоЦентр" Способ упрочнения слабого природного основания для возведения дорожного земляного полотна
JP2013147857A (ja) * 2012-01-19 2013-08-01 Kajima Corp 道路の補強構造及び補強方法
JP2017141626A (ja) * 2016-02-12 2017-08-17 株式会社大林組 既設構造物の仮受け工法
CN107675577A (zh) * 2017-09-26 2018-02-09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软弱土地区道路路基封闭垫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38455A (zh) * 2017-11-28 2018-04-20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软土层夹玄武岩层结构的路基地基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KR20190006668A (ko) * 2017-07-11 2019-01-21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인장 보강재로 보강된 시멘트 처리 자갈슬래브를 이용하여 연약지반 침하를 이중저감시키는 말뚝기초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8472495U (zh) * 2018-07-12 2019-02-05 张印台 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
CN110172980A (zh) * 2019-06-19 2019-08-27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粗粒块石超高填方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41695A (zh) * 2019-06-19 2019-09-17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碎石土超高填方地基加固方法
CN212316580U (zh) * 2020-07-06 2021-01-08 西安科技大学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9276A (ja) * 2003-01-23 2003-08-27 Dia Consultant:Kk 道路の構築工法
CN101368383A (zh) * 2008-09-11 2009-02-1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人造复合硬壳层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
RU2449075C1 (ru) * 2010-11-26 2012-04-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Финансово-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компания "МостГеоЦентр" Способ упрочнения слабого природного основания для возведения дорожного земляного полотна
JP2013147857A (ja) * 2012-01-19 2013-08-01 Kajima Corp 道路の補強構造及び補強方法
JP2017141626A (ja) * 2016-02-12 2017-08-17 株式会社大林組 既設構造物の仮受け工法
KR20190006668A (ko) * 2017-07-11 2019-01-21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인장 보강재로 보강된 시멘트 처리 자갈슬래브를 이용하여 연약지반 침하를 이중저감시키는 말뚝기초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7675577A (zh) * 2017-09-26 2018-02-09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软弱土地区道路路基封闭垫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38455A (zh) * 2017-11-28 2018-04-20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软土层夹玄武岩层结构的路基地基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CN208472495U (zh) * 2018-07-12 2019-02-05 张印台 一种公路路基软弱土层的复合加固结构
CN110172980A (zh) * 2019-06-19 2019-08-27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粗粒块石超高填方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41695A (zh) * 2019-06-19 2019-09-17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碎石土超高填方地基加固方法
CN212316580U (zh) * 2020-07-06 2021-01-08 西安科技大学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tel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and improvement of ground conditions
CN102021906A (zh) 深层搅拌桩处治软土地基的方法
Chen Research on combin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cross-subway tunnels in underground spaces
CN105019422B (zh) 表层土就地固化与桩组合承载的地基施工方法
CN104746505A (zh) 强夯压密注浆联合处理杂填土地基方法
CN206070508U (zh)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CN101008178B (zh) 勾拌法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CN109537603A (zh) 一种新型回填土加固方法
CN106087880B (zh) 一种300米级高的大坝及其施工工艺
CN107687175A (zh) 两侧地基局部加固型竖向防污隔离墙结构及方法
CN105780764A (zh) 一种轻质水泥土复合搅拌桩
CN100355991C (zh) 一种桩土互动浆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
CN212316580U (zh)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
CN100523394C (zh) 砼井壁墙体模块砌筑施工方法
CN1207467C (zh) 射水法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应用
CN111663391B (zh)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CN111663391A (zh) 淤泥质软土地区路基双硬壳层就地加固填筑结构及方法
CN111636266B (zh) 一种高速公路桩墙式复合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44657U (zh) 一种两侧地基局部加固型竖向防污隔离墙结构
CN206736895U (zh) 一种插筋修复型cfg桩
CN101906779B (zh) 一种门架式锚管土钉喷网支护工艺及其所用的改性加固水泥浆
CN111333374A (zh) 一种载体桩机夯实溶洞填充物及溶洞填充方法
Weatherby et al. Deep soil mixed wall and jet grouting for an excavation retention system at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CN215051733U (zh) 深厚软土地区施工便道结构
CN112030870B (zh) 一种砂土地质下建筑垃圾增强河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