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0508U -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0508U
CN206070508U CN201620837836.1U CN201620837836U CN206070508U CN 206070508 U CN206070508 U CN 206070508U CN 201620837836 U CN201620837836 U CN 201620837836U CN 206070508 U CN206070508 U CN 206070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le
taper pile
face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78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宏
杜娟
王永发
陈军
多豪学
马鹏飞
王莉香
金明祯
石国贤
李越
王兴录
金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Priority to CN2016208378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0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0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0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属于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原地基,原地基周围设有斜桩面,该斜桩面上设有若干斜桩孔,斜桩孔内设有钢筋笼;原地基和斜桩面的顶部设有桩基承台。采用斜桩面和斜桩孔相结合的方式与原地基组合成树根式桩柱基础共同受力,来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不仅可以用于新建工程的地基加固,也可以用于现有工程的地基基础托换,所需施工场地小,沉降量小,所有施工操作均可在地面上进行,施工方便且没有从地基基础下面开挖的危险,无需临时支撑结构和大量的改建与恢复工作,噪音小,特别适用于场地狭窄,净空低矮的工程现场,经济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延长,原有的生产线不能满足需要,应进行技术改造,因此,对原有建筑物修复、加层、增加设备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这种改造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目前,通常采用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法为:将原地基周围挖至其底部标高,然后以原地基为中心安放钢筋笼,钢筋笼主筋与原地基主筋焊接,最后浇筑混凝土,通过加大原地基基底面积来提高原地基的承载能力。但该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施工面积大,施工速度较慢;(2)钢筋笼安放基础开挖难度大,且开挖时原地基稳定措施复杂;(3)无法保证新浇筑混凝土与原地基混凝土的良好粘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施工面积小、操作简便、施工安全可靠的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包括原地基,原地基周围设有斜桩面,该斜桩面上设有若干斜桩孔,斜桩孔内设有钢筋笼;原地基和斜桩面的顶部设有桩基承台。
上述斜桩面的倾斜角度为35°-50°,可以对原地基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为了使利用斜桩孔内的直桩或斜桩对原地基进行加固的同时不破坏斜桩面的结构,出现串孔现象,导致斜桩孔的塌陷,本实用新型设置
斜桩孔的直径为150-300mm,深度小于30m。
斜桩孔的布置可采用竖直平行方式或交叉网状方式。
钢筋笼分节放入斜桩孔内时,节间钢筋搭接焊缝长度双面焊大于等于5倍钢筋直径,单面焊大于等于10倍钢筋直径,每节长度为5-6m。
其中水泥浆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水灰比为0.5。
本实用新型采用斜桩面和斜桩孔相结合的方式与原地基组合成树根式桩柱基础共同受力,来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可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不仅可以用于新建工程的地基加固,也可以用于现有工程的地基基础托换,所需施工场地小,沉降量小,所有施工操作均可在地面上进行,施工方便且没有从地基基础下面开挖的危险,无需临时支撑结构和大量的改建与恢复工作,噪音小,特别适用于场地狭窄,净空低矮的工程现场,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斜桩孔的布置采用竖直平行方式时本实用新型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斜桩孔的布置采用交叉网状方式时本实用新型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原地基;2、斜桩面;3、斜桩孔;4、钢筋笼;5、桩基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包括原地基1,原地基1周围设有倾斜角度为35°-50°的斜桩面2,该斜桩面2上设有若干直径为150-300mm、深度小于30m的斜桩孔3,斜桩孔3内设有钢筋笼4;原地基1和斜桩面2的顶部设有桩基承台5。
利用该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进行地基加固的方法为:先在原地基1周围挖出斜桩面2,采用清水或天然泥浆护壁,在斜桩面2上钻出采用竖直平行方式(图3)或交叉网状方式(图4)布置的。若干斜桩孔3,将由箍筋和纵筋组成的钢筋笼4整根放入斜桩孔3内,然后放入灌浆管,注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结合碎石骨料成桩,最后将原地基1的纵筋与斜桩孔3内钢筋笼4的纵筋一起锚入原地基1和斜桩面2顶部的桩基承台5内。
施工时,将注浆管直插到斜桩孔3底部,将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水灰比为0.5的水泥浆以0.1-0.4Mpa的注浆压力、80kg每米孔深的注浆量均匀注入安装好钢筋笼4的斜桩孔3内,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赶走土颗粒间或岩土裂隙中的水份和空气后占据其位置,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而成桩,与原地基1组合成树根式桩柱基础共同受力,来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
当采用二次注浆时,注浆压力小于等于4Mpa,待45-60min后第一次注入的浆液初凝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注浆,先采用碎石和细石填孔时,填料应经清洗,投入量为斜桩孔3体积的0.9倍,同时用注浆管注水清孔,然后采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注浆;当采用碎石填孔时,采用水泥浆注浆;注浆施工时采用间隔施工、间歇施工或增加速凝剂掺量等措施,防止相邻桩冒浆和串孔,出现缩颈和塌孔现象,拨出注浆管后立即在桩顶填充碎石。

Claims (4)

1.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包括原地基(1),其特征在于:原地基(1)周围设有斜桩面(2),该斜桩面(2)上设有若干斜桩孔(3),斜桩孔(3)内设有钢筋笼(4);原地基(1)和斜桩面(2)的顶部设有桩基承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面(2)的倾斜角度为3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孔(3)的直径为150-300mm,深度小于30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孔(3)竖直平行或呈交叉网状。
CN201620837836.1U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Active CN206070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7836.1U CN206070508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7836.1U CN206070508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0508U true CN206070508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24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7836.1U Active CN206070508U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050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303A (zh) * 2017-04-25 2017-07-28 温州鸿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20301A (zh) * 2017-09-12 2018-01-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地质加固装置
CN109763507A (zh) * 2019-01-21 2019-05-17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壁波纹管地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113174991A (zh) * 2021-04-29 2021-07-27 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深水斜桩桩周地层塌陷注浆加固方法
CN113174990A (zh) * 2021-04-29 2021-07-27 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深水斜桩桩周塌陷地基旋喷加固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303A (zh) * 2017-04-25 2017-07-28 温州鸿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20301A (zh) * 2017-09-12 2018-01-2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地质加固装置
CN109763507A (zh) * 2019-01-21 2019-05-17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壁波纹管地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109763507B (zh) * 2019-01-21 2020-11-20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壁波纹管地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CN113174991A (zh) * 2021-04-29 2021-07-27 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深水斜桩桩周地层塌陷注浆加固方法
CN113174990A (zh) * 2021-04-29 2021-07-27 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深水斜桩桩周塌陷地基旋喷加固方法
CN113174990B (zh) * 2021-04-29 2023-05-23 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深水斜桩桩周塌陷地基旋喷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0508U (zh) 一种加固地基基础的装置
CN102277867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CN102444142B (zh) 一种群桩改柱扩建地下室及其施工工法
US8898996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retaining wall, and corresponding retaining wall
WO2021082767A1 (zh) 一种基于增强纤维和偏高岭土的加压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6958256A (zh) 一种分层浇筑、多次下沉的沉井施工工艺
CN106930321B (zh)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4491626U (zh) 拉森钢板桩与预应力锚杆组合的基坑围护结构
CN102505704A (zh) 软弱地质竖井中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CN104329020B (zh) 一种加强型长螺旋嵌岩施工设备及其工艺
CN1067453C (zh) 基坑边坡平锚喷网支护方法
CN104746505A (zh) 强夯压密注浆联合处理杂填土地基方法
CN108643214B (zh) 一种回填杂土复合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42764B (zh) 一种旋转搅拌式锚管施工方法
CN201395794Y (zh) 具有暗柱和土钉支护的基坑
CN109706952A (zh) 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CN102235007B (zh) 上钉下桩组合的深基支护方法
CN110055973B (zh) 施工空间受限时的高铁桥下基坑围护结构与止水方法
KR101746654B1 (ko) 광산 대규모 채굴공동 보강을 위한 골재 그라우트 기둥 시공 방법
CN111676987A (zh) 振冲浆夯法建筑肥槽回填施工方法
CN109610473A (zh) 一种市政大型池体构筑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5484270B (zh) 一种毗邻深基坑高陡老旧毛石挡土墙加固保护施工方法
CN208472713U (zh) 一种治理小型滑坡的组合结构微型桩
CN208293588U (zh) 一种膨胀土路堑边坡加筋式换填综合结构
CN102828534A (zh) 灾损病害深桩基础建筑物纠倾加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