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8078A -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8078A
CN111658078A CN202010591167.5A CN202010591167A CN111658078A CN 111658078 A CN111658078 A CN 111658078A CN 202010591167 A CN202010591167 A CN 202010591167A CN 111658078 A CN111658078 A CN 111658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wal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11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911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80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8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80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17/295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cutt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17/2909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812Surgical forceps with a single pivotal connection
    • A61B17/2841Handles
    • A61B2017/2845Handles with a spring pushing the handle 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2926Details of heads or ja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包括握持装置,所述握持装置的内部设有延伸装置;通过夹持装置和驱动装置的配合对延伸装置进行夹持固定,使医生能够快速对延伸装置延伸出来的长度进行调节,通过分离装置和卡接装置的配合,使医生能够快速将分离装置与延伸装置固定在一起,通过绷紧装置、夹持装置、驱动装置的配合,使医生能够解除对传动装置的限制,保证传动装置与卡接装置之间的传动距离能够根据延伸装置延伸出来的长度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实现对该医疗器械长度调节的目的,医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手术情况、自身的使用习惯及其身高情况对该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长度的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好,提高了该医疗器械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极受需要手术患者的青睐,在微创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械主要有气腹针、套管针、分离钳、电钩电铲、取石钳、弯形剪、抓钳、剪刀、施夹器和夹钉等,其中分离钳主要由分离头、外套管、内拉杆、操作把手等构成,分离头与外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内拉杆活动插接在外套管之内且与分离头传动连接,操作把手与外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内拉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把手内部的驱动件固定连接,使用时,手捏操作把手,然后操作把手对内拉杆进行牵拉,接着内拉杆牵拉分离头,之后分离头做咬合动作并将需要分离的组织夹持住,然后将需要分离的组织分离出来,即可。
但是,现有分离钳的长度是固定的,适用性较差,不能够根据具体的手术情况、主刀医生的使用习惯及其身高情况进行调节,当分离钳太长时,主刀医生需要高台手臂进行操作,容易疲劳,在分离钳太短时,主刀医生需要深弯腰进行操作,也容易疲劳,疲劳状态下容易做出错误操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险,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分离钳的长度是固定的,适用性较差,不能够根据具体的手术情况、主刀医生的使用习惯及其身高情况进行调节,当分离钳太长时,主刀医生需要高台手臂进行操作,容易疲劳,在分离钳太短时,主刀医生需要深弯腰进行操作,也容易疲劳,疲劳状态下容易做出错误操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险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包括握持装置,所述握持装置的内部设有延伸装置。
优选的,所述握持装置包括固定把手,固定把手上活动插接有翻转轴,翻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咬合把手,咬合把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咬合板,固定把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咬合板与固定筒的右端面接触连接,固定筒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变向轮,固定筒的内部设有绷紧装置、夹持装置和驱动装置,固定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夹持装置和驱动装置左侧的隔离板,隔离板的左侧面通过压缩弹簧传动连接有传动装置,咬合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牵拉线,牵拉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筒的内部并绕过咬合板且穿过隔离板之后与传动装置固定连接,固定筒的左端固定连通有锥形管。
优选的,所述延伸装置包括延伸管,延伸管活动穿插在锥形管、固定筒、传动装置、压缩弹簧、隔离板、夹持装置的内部,延伸管的右端从固定筒的右端延伸出来,咬合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活动卡接在延伸管的外部,延伸管的左端设有分离装置,延伸管的上下两面上均开设有轨道槽,延伸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下两面上均开设有与轨道槽连通的穿插槽,定位板上活动插接有导向片,导向片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导向片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的右端与定位板固定连接,挤压弹簧的左端与卡接装置固定连接,延伸管的左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和穿插孔。
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对接筒,对接筒的右端面与延伸管的左端面接触连接,对接筒的右端面上设有插接凸起,插接凸起活动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对接筒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牵拉杆,牵拉杆的右端穿过穿插孔并延伸至延伸管的内部,牵拉杆的右端开设有插接槽,对接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分离头。
优选的,所述绷紧装置包括定位块,定位块与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上活动套接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曲弹簧,中心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收线轮,扭曲弹簧的一端与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扭曲弹簧的另一端与收线轮固定连接,收线轮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绳,传动绳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收线轮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定位滑杆,定位滑杆的顶端与固定筒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的底端与固定筒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施压弹簧和施压板,施压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施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施压板固定连接,施压板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块,耐磨块的另一面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扣合在延伸管的外部,弧形槽的内壁与延伸管的表面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和适配槽,驱动杆的一端与固定筒的内壁活动套接,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杆,翻转杆的端部与施压板的表面接触连接,驱动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驱动条,适配槽开设在固定筒的底面上,驱动条的底端穿过适配槽并固定连接有曲面板,驱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驱动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块,传动块与固定筒的内壁滑动连接,牵拉线的一端与传动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传动块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延伸管活动穿插在中心孔的内部,传动块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恢复发条,恢复发条的一端与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恢复发条的另一端与容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齿轮和绕线轮,绕线轮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线,中心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线轮,导线轮滑动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穿插槽与导线轮相适配,传动线的另一端穿过轨道槽并绕过导线轮且穿过穿插槽之后与卡接装置固定连接,传动块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内壁通过缓冲弹簧传动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与缓冲腔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板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头,限位头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槽的内部并与限位齿轮啮合,传动绳的一端穿过隔离板并延伸至缓冲腔的内部且与缓冲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转接盘,转接盘与延伸管的内壁滑动连接,转接盘的右侧面与传动线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接盘的上下两面上均有扣合槽,扣合槽与轨道槽连通,扣合槽与导线轮相适配,扣合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转接盘的内部开合有定位腔,定位腔与固定槽固定连通,转接盘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承插孔,牵拉杆的右端活动插接在承插孔的内部,插接槽位于承插孔的内部,定位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插接槽相对应,定位腔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固定竖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蓄力弹簧和蓄力板,蓄力弹簧的一端与定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蓄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蓄力板固定连接,蓄力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卡接头,卡接头的底端穿过固定孔并活动插接在插接槽的内部,定位腔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固定竖板上活动插接有固定销钉,固定销钉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抬升板,抬升板与定位腔内腔的底面接触连接,抬升板上开设有卡合槽,卡合槽活动卡接在卡接头上,抬升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条,受力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槽并延伸至扣合槽的内部,受力条与导线轮相对应,受力条上活动插接有弧形滑杆,弧形滑杆的一端与定位腔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弧形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强块,加强块的顶端与定位腔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弧形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定位腔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受力条固定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夹持装置和驱动装置的配合对延伸装置进行夹持固定,使医生能够快速对延伸装置延伸出来的长度进行调节,通过分离装置和卡接装置的配合,使医生能够快速将分离装置与延伸装置固定在一起,通过绷紧装置、夹持装置、驱动装置的配合,使医生能够解除对传动装置的限制,保证传动装置与卡接装置之间的传动距离能够根据延伸装置延伸出来的长度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实现对该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长度调节的目的,医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手术情况、自身的使用习惯及其身高情况对该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长度的进行调节,适用性更好,提高了该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延伸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卡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抬升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绷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B-B处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图2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C-C处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图2中传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1中D-D处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1中E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握持装置;10、锥形管;11、固定把手;12、翻转轴;13、咬合把手;14、咬合板;15、固定筒;16、变向轮;17、隔离板;18、压缩弹簧;19、牵拉线;2、延伸装置;21、延伸管;22、轨道槽;23、定位板;24、穿插槽;25、导向片;26、挤压弹簧;27、限位槽;28、穿插孔;3、分离装置;31、对接筒;32、插接凸起;33、牵拉杆;34、插接槽;35、分离头;4、绷紧装置;41、定位块;42、安装腔;43、中心杆;44、扭曲弹簧;45、收线轮;46、传动绳;5、夹持装置;51、定位滑杆;52、施压弹簧;53、施压板;54、耐磨块;55、弧形槽;6、驱动装置;61、驱动杆;62、翻转杆;63、驱动条;64、适配槽;65、曲面板;66、扭力弹簧;7、传动装置;701、传动块;702、中心孔;703、容纳槽;704、旋转轴;705、恢复发条;706、限位齿轮;707、绕线轮;708、传动线;709、导线轮;710、缓冲腔;711、缓冲弹簧;712、缓冲板;713、限位头;8、卡接装置;801、转接盘;802、扣合槽;803、固定槽;804、定位腔;805、承插孔;806、固定孔;807、固定竖杆;808、蓄力弹簧;809、蓄力板;810、卡接头;811、固定竖板;812、固定销钉;813、抬升板;814、卡合槽;815、受力条;816、弧形滑杆;817、加强块;8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包括握持装置1,握持装置1的内部设有延伸装置2。
握持装置1包括固定把手11,固定把手11上活动插接有翻转轴12,翻转轴12上固定套接有咬合把手13,咬合把手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咬合板14,固定把手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5,咬合板14与固定筒15的右端面接触连接,固定筒15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变向轮16,固定筒15的内部设有绷紧装置4、夹持装置5和驱动装置6,固定筒1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夹持装置5和驱动装置6左侧的隔离板17,隔离板17的左侧面通过压缩弹簧18传动连接有传动装置7,咬合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牵拉线19,牵拉线19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筒15的内部并绕过咬合板14且穿过隔离板17之后与传动装置7固定连接,固定筒15的左端固定连通有锥形管10。
延伸装置2包括延伸管21,延伸管21活动穿插在锥形管10、固定筒15、传动装置7、压缩弹簧18、隔离板17、夹持装置5的内部,延伸管21的右端从固定筒15的右端延伸出来,咬合板14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活动卡接在延伸管21的外部,延伸管21的左端设有分离装置3,延伸管21的上下两面上均开设有轨道槽22,延伸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3,定位板23的上下两面上均开设有与轨道槽22连通的穿插槽24,定位板23上活动插接有导向片25,导向片2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8,导向片2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挤压弹簧26,挤压弹簧26的右端与定位板23固定连接,挤压弹簧26的左端与卡接装置8固定连接,延伸管2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27和穿插孔28。
分离装置3包括对接筒31,对接筒31的右端面与延伸管21的左端面接触连接,对接筒31的右端面上设有插接凸起32,插接凸起32活动插接在限位槽27的内部,对接筒3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牵拉杆33,牵拉杆33的右端穿过穿插孔28并延伸至延伸管21的内部,牵拉杆33的右端开设有插接槽34,对接筒3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分离头35。
绷紧装置4包括定位块41,定位块41与固定筒15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块4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42,安装腔42的内壁上活动套接有中心杆43,中心杆4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曲弹簧44,中心杆4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收线轮45,扭曲弹簧44的一端与安装腔42的内壁固定连接,扭曲弹簧44的另一端与收线轮45固定连接,收线轮45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绳46,传动绳46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收线轮45的表面上,传动绳46从施压板53位于施压弹簧52的一侧穿过。
夹持装置5包括定位滑杆51,定位滑杆51的顶端与固定筒15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51的底端与固定筒15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5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施压弹簧52和施压板53,施压弹簧52的一端与固定筒15的内壁固定连接,施压弹簧52的另一端与施压板53固定连接,施压板53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块54,耐磨块54的另一面上开设有弧形槽55,弧形槽55扣合在延伸管21的外部,弧形槽55的内壁与延伸管21的表面接触连接。
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杆61和适配槽64,驱动杆61的一端与固定筒15的内壁活动套接,驱动杆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杆62,翻转杆62的端部与施压板53的表面接触连接,驱动杆6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驱动条63,适配槽64开设在固定筒15的底面上,驱动条63的底端穿过适配槽64并固定连接有曲面板65,驱动杆6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66,扭力弹簧66的一端与固定筒15的内壁固定连接,扭力弹簧66的另一端与驱动条63固定连接。
传动装置7包括传动块701,传动块701与固定筒15的内壁滑动连接,牵拉线19的一端与传动块70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传动块701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702,延伸管21活动穿插在中心孔702的内部,传动块70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703,容纳槽703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轴704,旋转轴70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恢复发条705,恢复发条705的一端与旋转轴704的表面固定连接,恢复发条705的另一端与容纳槽703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7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齿轮706和绕线轮707,绕线轮707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线708,中心孔7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线轮709,导线轮709滑动插接在轨道槽22的内部,穿插槽24与导线轮709相适配,传动线708的另一端穿过轨道槽22并绕过导线轮709且穿过穿插槽24之后与卡接装置8固定连接,传动块70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710,缓冲腔710的内壁通过缓冲弹簧711传动连接有缓冲板712,缓冲板712与缓冲腔710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板712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头713,限位头713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槽703的内部并与限位齿轮706啮合,传动绳46的一端穿过隔离板17并延伸至缓冲腔710的内部且与缓冲板712固定连接,传动块701与锥形管10的内壁接触时,传动绳46从收线轮45的外部完全释放出来。
卡接装置8包括转接盘801,转接盘801与延伸管21的内壁滑动连接,转接盘801的右侧面与传动线70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接盘801的上下两面上均有扣合槽802,扣合槽802与轨道槽22连通,扣合槽802与导线轮709相适配,扣合槽802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803,转接盘801的内部开合有定位腔804,定位腔804与固定槽803固定连通,转接盘80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承插孔805,牵拉杆33的右端活动插接在承插孔805的内部,插接槽34位于承插孔805的内部,定位腔804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孔806,固定孔806与插接槽34相对应,定位腔804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807,固定竖杆8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蓄力弹簧808和蓄力板809,蓄力弹簧808的一端与定位腔804的内壁固定连接,蓄力弹簧808的另一端与蓄力板809固定连接,蓄力板809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卡接头810,卡接头810的底端穿过固定孔806并活动插接在插接槽34的内部,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811,固定竖板811上活动插接有固定销钉812,固定销钉81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抬升板813,抬升板813与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接触连接,抬升板813上开设有卡合槽814,卡合槽814活动卡接在卡接头810上,抬升板8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条815,受力条815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槽803并延伸至扣合槽802的内部,受力条815与导线轮709相对应,受力条815上活动插接有弧形滑杆816,弧形滑杆816的一端与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弧形滑杆8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强块817,加强块817的顶端与定位腔804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弧形滑杆816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818,复位弹簧818的一端与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818的另一端与受力条815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
首先手握固定把手11并用手指向右扣动曲面板65,然后曲面板65通过驱动条63、驱动杆61、带着翻转杆62逆时针翻转,接着翻转杆62对施压板53施加推力,之后施压板53带着耐磨块54远离延伸管21并对施压弹簧52做功,使施压弹簧52的弹性势能增加,然后弧形槽55与延伸管21分开,接着延伸管21被释放开,该过程中,施压板53对传动绳46施加推力,之后传动绳46弯曲变形并牵拉缓冲板712,然后缓冲板712带着限位头713向缓冲腔710的内部移动,接着限位头713与限位齿轮706分开,解除了对旋转轴704的限制,之后向左牵拉延伸管21,然后延伸管21向左窜动,接着延伸管21左端延伸出来的长度增加,直至延伸管21左端延伸出来的长度达到目标长度,该过程中,延伸管21通过定位板23、挤压弹簧26带着卡接装置8相对传动装置7向左移动,之后转接盘801牵拉传动线708,然后传动线708从绕线轮707的外部释放并驱动绕线轮707转动,接着绕线轮707带着旋转轴704转动,旋转轴704对恢复发条705做功,使恢复发条705的扭力势能增加,之后旋转轴704带着限位齿轮706转动,如此使卡接装置8与传动装置7之间的传动距离随着延伸管21左端延伸出来的长度变化而自动进行相应的调节,然后松开曲面板65,接着驱动条63在扭力弹簧66扭力的作用下通过驱动杆61带着翻转杆62顺时针翻转,之后施压板53在施压弹簧52弹力的作用下带着耐磨块54向延伸管21移动,然后弧形槽55扣在延伸管21的表面上且弧形槽55的内壁与延伸管21的表面贴合,利用弧形槽55内壁与延伸管21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将延伸管21固定住,接着缓冲板712在缓冲弹簧711弹力的作用下带着限位头713向容纳槽703的内部移动,之后限位头713与限位齿轮706啮合,将限位齿轮706固定住,进而将传动装置7与卡接装置8之间的传动距离固定住,完成对该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长度的调节,然后手握对接筒31,使牵拉杆33的右端与穿插孔28对准,接着将分离装置3向延伸管21移动,之后牵拉杆33的右端穿过穿插孔28并插入承插孔805,同时旋转对接筒31,使插接凸起32与限位槽27对准,然后牵拉杆33对卡接头810施加推力,接着卡接头810向定位腔804的内部移动,之后卡接头810与插接槽34对准,然后蓄力板809在蓄力弹簧808弹力的作用下带着卡接头810向插接槽34的内部移动,将牵拉杆33卡住,此时对接筒31的右端面与延伸管21的左端面接触,插接凸起32插入限位槽27的内部,使对接筒31不会相对延伸管21转动,完成对分离装置3的拼接和固定,接着扣动咬合把手13,之后咬合把手13带着咬合板14以翻转轴12为中心轴顺时针转动,然后咬合板14向右牵拉牵拉线19,接着牵拉线19向右牵拉传动装置7,之后传动装置7向右牵拉卡接装置8,然后卡接装置8向右牵拉牵拉杆33,接着分离头35做咬合动作,该过程中,传动装置7向右移动会使传动绳46松弛,之后收线轮45在扭曲弹簧44扭力的作用下转动,然后传动绳46向收线轮45的外部缠绕,确保传动绳46一直处于绷直状态,不会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缠绕,接着松开咬合把手13,之后传动装置7在压缩弹簧18弹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并牵拉传动绳46和牵拉线19,然后传动绳46从收线轮45的外部释放,牵拉线19向左牵拉咬合板14,咬合板14带着咬合把手13以翻转轴12为中心轴逆时针翻转,直至咬合板14与固定筒15的右端面接触,接着卡接装置8在挤压弹簧26弹力的作用下带着牵拉杆33向左移动,之后分离头35张开,如此往复,使分离头35做开合运动,在需要拆卸分离装置3时,扣动驱动装置6,然后推动延伸装置2向右移动,接着导线轮709穿过穿插槽24并插入扣合槽802,之后导线轮709对受力条815施加推力,然后受力条815带着抬升板813以固定销钉812为中心轴逆时针转动,接着抬升板813将蓄力板809顶起,之后蓄力板809带着卡接头810向定位腔804的内部移动,然后卡接头810与插接槽34分开,解除了对分离装置3的限制,接着向左牵拉分离装置3即可将其拆卸下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包括握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装置(1)的内部设有延伸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装置(1)包括固定把手(11),固定把手(11)上活动插接有翻转轴(12),翻转轴(12)上固定套接有咬合把手(13),咬合把手(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咬合板(14),固定把手(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5),咬合板(14)与固定筒(15)的右端面接触连接,固定筒(15)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变向轮(16),固定筒(15)的内部设有绷紧装置(4)、夹持装置(5)和驱动装置(6),固定筒(1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夹持装置(5)和驱动装置(6)左侧的隔离板(17),隔离板(17)的左侧面通过压缩弹簧(18)传动连接有传动装置(7),咬合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牵拉线(19),牵拉线(19)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筒(15)的内部并绕过咬合板(14)且穿过隔离板(17)之后与传动装置(7)固定连接,固定筒(15)的左端固定连通有锥形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装置(2)包括延伸管(21),延伸管(21)活动穿插在锥形管(10)、固定筒(15)、传动装置(7)、压缩弹簧(18)、隔离板(17)、夹持装置(5)的内部,延伸管(21)的右端从固定筒(15)的右端延伸出来,咬合板(14)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活动卡接在延伸管(21)的外部,延伸管(21)的左端设有分离装置(3),延伸管(21)的上下两面上均开设有轨道槽(22),延伸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3),定位板(23)的上下两面上均开设有与轨道槽(22)连通的穿插槽(24),定位板(23)上活动插接有导向片(25),导向片(2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8),导向片(2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挤压弹簧(26),挤压弹簧(26)的右端与定位板(23)固定连接,挤压弹簧(26)的左端与卡接装置(8)固定连接,延伸管(2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27)和穿插孔(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3)包括对接筒(31),对接筒(31)的右端面与延伸管(21)的左端面接触连接,对接筒(31)的右端面上设有插接凸起(32),插接凸起(32)活动插接在限位槽(27)的内部,对接筒(3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牵拉杆(33),牵拉杆(33)的右端穿过穿插孔(28)并延伸至延伸管(21)的内部,牵拉杆(33)的右端开设有插接槽(34),对接筒(3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分离头(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紧装置(4)包括定位块(41),定位块(41)与固定筒(15)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块(4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42),安装腔(42)的内壁上活动套接有中心杆(43),中心杆(4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曲弹簧(44),中心杆(4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收线轮(45),扭曲弹簧(44)的一端与安装腔(42)的内壁固定连接,扭曲弹簧(44)的另一端与收线轮(45)固定连接,收线轮(45)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绳(46),传动绳(46)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收线轮(45)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定位滑杆(51),定位滑杆(51)的顶端与固定筒(15)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51)的底端与固定筒(15)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5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施压弹簧(52)和施压板(53),施压弹簧(52)的一端与固定筒(15)的内壁固定连接,施压弹簧(52)的另一端与施压板(53)固定连接,施压板(53)的另一面上固定连接有耐磨块(54),耐磨块(54)的另一面上开设有弧形槽(55),弧形槽(55)扣合在延伸管(21)的外部,弧形槽(55)的内壁与延伸管(21)的表面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杆(61)和适配槽(64),驱动杆(61)的一端与固定筒(15)的内壁活动套接,驱动杆(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翻转杆(62),翻转杆(62)的端部与施压板(53)的表面接触连接,驱动杆(6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驱动条(63),适配槽(64)开设在固定筒(15)的底面上,驱动条(63)的底端穿过适配槽(64)并固定连接有曲面板(65),驱动杆(6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66),扭力弹簧(66)的一端与固定筒(15)的内壁固定连接,扭力弹簧(66)的另一端与驱动条(6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7)包括传动块(701),传动块(701)与固定筒(15)的内壁滑动连接,牵拉线(19)的一端与传动块(70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传动块(701)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702),延伸管(21)活动穿插在中心孔(702)的内部,传动块(70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703),容纳槽(703)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轴(704),旋转轴(70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恢复发条(705),恢复发条(705)的一端与旋转轴(704)的表面固定连接,恢复发条(705)的另一端与容纳槽(703)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7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齿轮(706)和绕线轮(707),绕线轮(707)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线(708),中心孔(70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线轮(709),导线轮(709)滑动插接在轨道槽(22)的内部,穿插槽(24)与导线轮(709)相适配,传动线(708)的另一端穿过轨道槽(22)并绕过导线轮(709)且穿过穿插槽(24)之后与卡接装置(8)固定连接,传动块(70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710),缓冲腔(710)的内壁通过缓冲弹簧(711)传动连接有缓冲板(712),缓冲板(712)与缓冲腔(710)的内壁滑动连接,缓冲板(712)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头(713),限位头(713)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槽(703)的内部并与限位齿轮(706)啮合,传动绳(46)的一端穿过隔离板(17)并延伸至缓冲腔(710)的内部且与缓冲板(7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8)包括转接盘(801),转接盘(801)与延伸管(21)的内壁滑动连接,转接盘(801)的右侧面与传动线(70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接盘(801)的上下两面上均有扣合槽(802),扣合槽(802)与轨道槽(22)连通,扣合槽(802)与导线轮(709)相适配,扣合槽(802)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803),转接盘(801)的内部开合有定位腔(804),定位腔(804)与固定槽(803)固定连通,转接盘(80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承插孔(805),牵拉杆(33)的右端活动插接在承插孔(805)的内部,插接槽(34)位于承插孔(805)的内部,定位腔(804)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孔(806),固定孔(806)与插接槽(34)相对应,定位腔(804)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807),固定竖杆(8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蓄力弹簧(808)和蓄力板(809),蓄力弹簧(808)的一端与定位腔(804)的内壁固定连接,蓄力弹簧(808)的另一端与蓄力板(809)固定连接,蓄力板(809)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卡接头(810),卡接头(810)的底端穿过固定孔(806)并活动插接在插接槽(34)的内部,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811),固定竖板(811)上活动插接有固定销钉(812),固定销钉(81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抬升板(813),抬升板(813)与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接触连接,抬升板(813)上开设有卡合槽(814),卡合槽(814)活动卡接在卡接头(810)上,抬升板(8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条(815),受力条(815)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槽(803)并延伸至扣合槽(802)的内部,受力条(815)与导线轮(709)相对应,受力条(815)上活动插接有弧形滑杆(816),弧形滑杆(816)的一端与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弧形滑杆(8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强块(817),加强块(817)的顶端与定位腔(804)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弧形滑杆(816)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818),复位弹簧(818)的一端与定位腔(804)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818)的另一端与受力条(815)固定连接。
CN202010591167.5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Withdrawn CN1116580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1167.5A CN111658078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1167.5A CN111658078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8078A true CN111658078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8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1167.5A Withdrawn CN111658078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80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5773A (zh) * 2021-01-25 2021-03-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一种新型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5773A (zh) * 2021-01-25 2021-03-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一种新型临床医学急救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3714B (zh) 双极烧灼器械
EP2361578B1 (en) De-Tensioning mechanism for articulation drive cables
CN102143719B (zh) 四线缆腕的后端机构
CA2482660A1 (en)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flexible endoscopic device
KR20100110801A (ko) 수술 기구
JP2008531207A5 (zh)
CN111658078A (zh)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医疗器械
JP2023547693A (ja) 止血クリップ
CN217566221U (zh) 超声刀夹持反馈装置
CN110547834B (zh) 肌腱导引钳
JP2007143869A (ja) 内視鏡処置具
CN213372222U (zh) 医用缝合器、关节囊缝合装置及盂唇缝合装置
CN211300120U (zh) 肌腱导引钳
CN109124704B (zh) 多功能手术分剥器
CN214048921U (zh) 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
CN115844495A (zh) 一体式穿刺抓钳
KR101703885B1 (ko) 비틀림 방식의 회전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술용 인스트루먼트
CN216495413U (zh) 一种活检钳及内窥镜手术装置
CN220236843U (zh) 一种远端帽及内镜配件
CN218832838U (zh) 用于抓钳的击发手柄组件
CN115778677B (zh) 一种眼眶深部肿瘤取出装置
CN211911830U (zh) 一种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切口保护套的取放工具
CN220158344U (zh) 一种钳头组件及应用其的双臂钳
CN218220234U (zh) 一种单孔腔镜用组织牵引器
CN214285080U (zh) 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