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5331A - 皮肤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皮肤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5331A
CN111655331A CN201980010567.8A CN201980010567A CN111655331A CN 111655331 A CN111655331 A CN 111655331A CN 201980010567 A CN201980010567 A CN 201980010567A CN 111655331 A CN111655331 A CN 111655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kin
contact electrodes
beauty instrument
met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05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5331B (zh
Inventor
权珉庆
金汉洙
李静璘
郑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orepacific Corp
Amosen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orepacific Corp
Amosen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orepacific Corp, Amosen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orepacif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55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5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40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 A61N1/403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for thermotherapy, e.g. hypertherm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6Electrodes for high-frequency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8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monitoring, protecting, controlling or indic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2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improv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skin, e.g. facial toning or wrinkle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40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6Skin treatment other than tan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26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3Applicators, probes irradiating specific body areas in close proximity
    • A61N2005/0644Handheld applica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美容仪。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包括:壳体部,包括主体部及装饰部,上述主体部具有内部空间,上述装饰部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相结合;两个接触电极,以隔着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于上述装饰部侧,当与使用人员皮肤相接触时,使电流在上述使用人员皮肤流动;电流发生部,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电连接,当施加电源时,向上述两个接触电极供给所生成的电流;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整体驱动,上述装饰部包括:第一部分,包括金属层;以及第二部分,不包括上述金属层,上述两个接触电极配置在上述第二部分。

Description

皮肤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美容仪。
背景技术
通常,电流方式的皮肤美容仪为可通过向使用人员的皮肤侧传递电流来对皮肤提供有益效果的美容仪。
即,电流方式的皮肤美容仪可通过向皮肤传递高频来产生深层热。由此,使用人员可感受到温热感,深层热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即,促进新陈代谢、通过扩张血管来改善血液循环、排出代谢物、去除皮肤内的皮下脂肪、改善皮肤皱纹等。
为了改善美感,如上所述的电流方式的皮肤美容仪更多尝试利用金属材质形成壳体的一部分或全部。
但是,在电流方式的皮肤美容仪中,用于向使用人员的皮肤侧传递电流的两个接触电极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在壳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由金属材质构成的情况下,由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与由金属材质构成的壳体部分可彼此通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阻隔。尤其,在上述两个接触电极配置在由金属材质构成的部分的情况下,有必要预先防止金属材质与接触电极彼此通电。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壳体的一部分包括金属层也可解决接触电极与壳体间的通电问题的皮肤美容仪。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使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金属材质来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美感的皮肤美容仪。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皮肤美容仪,即,包括:壳体部,包括主体部及装饰部,上述主体部具有内部空间,上述装饰部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相结合;两个接触电极,以隔着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于上述装饰部侧,当与使用人员皮肤相接触时,使电流在上述使用人员皮肤流动;电流发生部,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电连接,当施加电源时,向上述两个接触电极供给所生成的电流;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整体驱动,上述装饰部包括:第一部分,包括金属层;以及第二部分,不包括上述金属层,上述两个接触电极配置在上述第二部分。
并且,上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包括非导电性塑料层,上述第一部分还可包括:底涂层,形成于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的一面;金属层,形成于上述底涂层的一面;以及颜色赋予层,涂敷在上述金属层的一面。并且,上述第二部分可以为在依次层叠非导电性塑料层、底涂层、金属层、颜色赋予层及上涂层的状态下通过激光加工去除除了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之外的剩余部分的部分。由此,上述装饰部可在通过第一部分来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美感的同时通过第二部分来起到供给电流的功能面的作用。
并且,上述装饰部可包括保护层,上述保护层在起到外部保护功能的同时用于阻隔接触电极与金属层之间的通电。
并且,上述两个接触电极可通过镶嵌注塑来与上述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以能够防止异物流入。
并且,上述皮肤美容仪可包括至少一个发光源。
并且,上述皮肤美容仪可内置用于供给电源的电池,上述电池可通过充电端口进行再次充电。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为了美感而使得壳体的一部分形成包括金属层的形态,也可通过在未形成金属层的部分配置接触电极并在金属层与接触电极之间配置保护层来预先防止因导电性物质而产生的接触电极与金属层间的通电可能性。由此,上述皮肤美容仪可在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美感的同时顺畅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的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从其他角度观察图2的图。
图4为示出在图1中去除第一主体并切开装饰部的一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5为示出图2中的装饰部的后面的图。
图6为图5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至图10为示出制造装饰部的顺序的图,并且为示出从与图5的A-A方向的剖视图相同的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轻松实施本发明。可通过不同的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整个说明书中,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包括壳体部、两个接触电极131、132、电流发生部140及控制部150。
上述壳体部形成整体外观,并且可包括主体部110,用于在内部收容电流发生部140、主电路板152及电池160等的各种部件,以免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即,上述壳体部能够以具有规定的内部空间的盒体状形成,以使上述主体部110能够收容各种部件。
作为一例,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主体部110可包括两个彼此相对应的第一主体111及第二主体112,在上述第一主体111与第二主体112紧固的情况下,可在内部可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各种部件的内部空间。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一主体111与第二主体112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相结合,但是可通过超声波熔敷固定,以能够防止异物从外部渗透到上述内部空间侧。
作为一例,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第一主体111及第二主体112可分别具有彼此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突出部115及卡止槽116,上述第一主体111及第二主体112可通过将上述突出部115紧固到卡止槽116而彼此固定。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上述第一主体111及第二主体112可通过超声波熔敷来使彼此接触的边缘侧固定成一体。
并且,上述主体部110还可包括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结合到下部侧的单独的装饰板113。
另一方面,上述壳体部能够形成至少一部分包括金属材质的形态,以便能够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材质感及美感。
即,上述壳体部可包括具有金属层123c的装饰部120,以便能够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材质感及美感,可形成上述装饰部120结合在上述主体部110的一侧的形态。
作为一例,在上述主体部110中,可在一侧形成形状与上述装饰部120相对应的结合孔114,可形成上述装饰部120的边缘侧固定在上述结合孔114的边缘侧的形态。
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在上述壳体部中,可形成上述装饰部120固定在主体部110的形态,以在上述结合孔114与装饰部120相结合时提高结合力并防止外部的异物通过结合部位渗透。
作为具体的一例,上述装饰部120可通过超声波熔敷形成边缘侧固定在上述结合孔114的边缘侧的形态。为此,可在上述结合孔114侧形成沿着边缘向内侧突出的放置面114a,彼此相向的放置面114a与装饰部120的边缘侧可形成通过超声波熔敷固定的形态。
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可通过上述装饰部120来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材质感及美感。
在此情况下,上述装饰部120可形成整体由金属材质形成或在整体面积包括上述金属层123c的形态,但是,上述装饰部120也可形成仅在整体面积中的一部分面积包括上述金属层123c的形态。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配置在上述装饰部120中不包括上述金属层123c的部分。
由此,即使用于向使用人员的皮肤提供电流的两个接触电极131、132配置在上述装饰部120侧,也可顺畅地运行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
由此,上述装饰部120可以起到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材质感及美感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向使用人员的皮肤侧供给电流的功能面的作用。
为此,如图1所示,上述装饰部120可包括:第一部分121,通过包括上述金属层123c来实现金属材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材质感及美感;以及第二部分122,用于配置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能够以上述第二部分122位于上述第一部分121的内部的方式配置。
并且,配置在上述第二部分122的两个接触电极131、132能够以与规定上述第二部分122的边缘不接触的方式配置。由此,如图2及图7c所示,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通过与包括在上述第一部分121的金属层123c隔着间隔d隔开来防止与上述金属层123c相接触。
在此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上述装饰部120中,上述第一部分121与第二部分122可通过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形成为一体,上述第一部分121可包括金属层123c,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与上述第二部分122形成为一体。并且,除上述金属层123c之外,上述第一部分121还可包括底涂层123b及颜色赋予层123d。其中,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可以为ABS树脂,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应理解,只要是具有非导电性的塑料材质,便可无限制地使用。
具体地,上述第一部分121可包括通过形成在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的一面来提高上述金属层123c的蒸镀力及粘结力的底涂层123b,上述金属层123c可通过公知的蒸镀方式形成在上述底涂层123b的一面。其中,上述金属层123c可以为铝或锡,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可蒸镀的金属物质,便可无限制地使用。作为一例,上述金属层123c可形成附着薄板形状的金属箔的形态。
并且,上述第一部分121可在上述金属层123c的一面形成用于实现使用人员所期望的颜色的颜色赋予层123d,上述颜色赋予层123d可以为通过喷射方式涂敷玫瑰金等的具有规定颜色的颜料的涂敷层。
并且,上述第一部分121还可包括用于通过涂敷在上述颜色赋予层123d的一面来保护上述颜色赋予层123d的上涂层123e。其中,上述底涂层123b及上涂层123e可以为氨基甲酸乙酯或紫外线(UV)涂覆层,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上述底涂层123b及上涂层123e可以由为了构成底涂层及上涂层而使用的常规的公知材质形成。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部分122能够仅由构成上述第一部分121的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构成,上述第二部分122可形成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实现一体化的形态。
即,如图7a所示,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在利用非导电性高分子树脂构成上述装饰部120的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的过程中通过镶嵌注塑与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形成为一体。
由此,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通过以被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完全包围边缘侧的方式配置,来根本性地防止外部的异物通过上述接触电极131、132的边缘渗透。
在此情况下,上述装饰部120可通过在相当于上述第一部分121的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的一面依次形成上述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来区分上述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但是,在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的一面依次形成上述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之后,可通过加工相当于上述第二部分122的部分而去除上述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来构成上述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
即,上述装饰部120通过镶嵌注塑来使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及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形成为一体(参照图7),在遮蔽向外部露出的两个接触电极131、132的状态下,可在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的一面的整体依次形成上述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参照图8)。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对于相当于上述第二部分122的面积,可通过激光加工去除除了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之外的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来构成上述第二部分122(参照图9)。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二部分122能够以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上述第二部分122的边缘不接触并形成规定间隔d的方式被加工。由此,在通过激光加工形成上述第二部分122的过程中,依次层叠上述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的上述第一部分121的侧面可向外部露出,上述第一部分121的侧面可保持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不接触的状态。
由此,可通过阻隔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上述第一部分121的金属层123c彼此物理性连接,因而即使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配置在上述第二部分122,也可防止与上述第一部分121彼此通电。
另一方面,上述装饰部120还可包括同时覆盖上述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的露出面的保护层124。如图6及图10所示,如上所述的保护层124可覆盖上述第一部分121的上部面及侧面,可覆盖由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形成的第二部分122的整个一面。
即,上述保护层124可在覆盖依次层叠上述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的上述第一部分121的侧面的同时也填充上述第一部分121的侧面与上述接触电极131、132之间的空间侧。
由此,上述保护层124可通过去除在上述金属层123c的侧面与接触电极131、132之间形成的空间来防止在上述金属层123c的侧面与接触电极131、132之间流入具有导电性的物质。
作为一例,在使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的过程中,即使存在附着于使用人员的皮肤上的精华液或水分等的导电性物质,也可通过防止向上述第一部分121与接触电极131、132之间流入上述导电性物质来根本性地防止上述金属层123c的侧面与接触电极131、132通过上述导电性物质彼此通电。
如上所述的保护层124可通过如下过程形成,即,在遮蔽向外部露出的两个接触电极131、132的状态下,在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123a的整体一面依次形成上述底涂层123b、金属层123c、颜色赋予层123d及上涂层123e(参照图8),对于相当于上述第二部分122的面积,在通过激光加工构成上述第二部分122(参照图9)之后,利用保护层形成物质涂敷上述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参照图10)。
另一方面,上述装饰部120可包括相对于上述主体部110的高度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具有规定斜率的倾斜部。作为一例,如图1所示,上述倾斜部可包括在主体部110的上部边侧具有右侧的高度相对小于左侧的倾斜面,上述第二部分122可形成于上述倾斜部。
由此,配置在上述倾斜部的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亦能够以相对于上述主体部110的底面具有规定斜率的方式配置。由此,可扩张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使用人员皮肤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并且,当使用时,在使用人员把持主体部110的状态下,为了使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皮肤接触,即使不过度地弯曲手腕,也可形成使用人员的皮肤与接触电极131、132之间的自然的接触。
当施加电源时,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通过向上述使用人员的皮肤供给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所生成的电流来对使用人员的皮肤起到有益效果。
作为一例,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通过使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生成的高频电流在使用人员的皮肤流动来对使用人员皮肤的真皮层进行加热并产生深层热。由此,使用人员可感受到温热感,使用人员可通过深层热来获取如下的有益效果,即,促进新陈代谢、通过扩张血管来改善血液循环、排出代谢物、去除皮肤内皮下脂肪及改善皮肤皱纹等。
为此,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与内置在上述主体部110的电流发生部140电连接,当与使用人员皮肤相接触时,可向使用人员皮肤侧传递从上述电流发生部140所生成的电流。
其中,如图3所示,上述电流发生部140可安装在内置于上述主体部110的主电路板152上,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通过与上述主电路板152电连接来与安装在上述主电路板152的电流发生部140电连接。并且,在施加电源的情况下,上述电流发生部140可通过上述控制部150的控制来进行驱动,并可通过生成电流向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侧进行提供。在此情况下,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所生成的电流可以为用于向使用人员的皮肤提供温热感的高频电流,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使用目的或便于使用而输出低频电流或微电流等。
如上所述,如上所述的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在上述装饰部120的第二部分122以彼此隔着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可通过镶嵌注塑与上述第二部分122形成为一体。并且,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能够以从上述第二部分122的一面向外侧突出规定高度的方式形成。
由此,若使用人员使两个接触电极131、132接触到需要治疗的身体部位侧,则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同时与身体部位相接触。由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即使使用人员变更壳体部的把持位置,由于可始终保持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皮肤的接触状态,因此,可提高使用便利性。
在此情况下,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可呈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形态,但是,如图5所示,也可呈一侧开放的盒体形状。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可缩短在施加电源的情况下利用从上述电流发生部140提供的电流的相应时间。
上述控制部150可控制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的整体操作。即,上述控制部150可基于使用人员的按钮172操作信息控制整体驱动,例如,供给/阻断电源、电流发生部140的驱动及输出控制等。
如上所述的控制部150可通过多种方式来控制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生成的输出。作为一例,上述控制部150能够以相同的大小保持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生成的输出的大小,也可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生成的输出,也可通过相互组合这些的方式来控制输出。
并且,上述控制部150可通过控制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生成的输出的大小来向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侧提供大小适用于多种情况的输出。
作为一例,在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使用人员的皮肤未完全接触的状态下,若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输出高频电流,则可在上述接触电极131、132与皮肤之间产生电火花。由此,使用人员可因上述电火花感到诸如灼热等的不适感。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上述控制部150可通过在上述电流发生部140生成高频电流之前输出相对较小的微电流来检测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是否与使用人员皮肤接触。
作为具体的一例,在上述控制部150通过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输出微电流之后,可根据基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皮肤之间流动的微电流的电压变化来检测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是否与皮肤接触。接着,若基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与皮肤之间流动的微电流的感应电压为设定值以上,则上述控制部150可通过判断为两个接触电极131、132已接触使用人员的皮肤的状态来通过上述电流发生部140生成高频交流。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上述控制部150能够以在内置在上述主体部110的主电路板152的一面所安装的芯片组的形态实现,从内置在上述主体部110的电池160获取驱动电源。
其中,从上述电池160到上述控制部150侧的电源供给可通过使用人员对按钮部170的操作来进行供给或阻断。即,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按钮部170可包括:至少一个按钮172,露出于上述壳体部的一侧;以及电路板174,配置于上述壳体部的内部,包括电路部,上述电路部用于产生与上述按钮172的操作相对应的信号,上述电路板174可与安装控制部150的主电路板152电连接。作为具体的一例,上述按钮部170可以为公知的轻触开关。
另一方面,上述电池160可以为能够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可配置于上述主电路板152的一面。并且,可通过在上述主电路板152与电池160之间配置单独的缓冲部件196来防止上述电池160的晃动并保护上述电池160免受外部冲击影响。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可包括在施加电源的情况下照射光的至少一个发光源180。如上所述的发光源180可通过上述控制部150的控制来进行驱动,上述发光源180能够以位于上述装饰部120的后方的方式配置。其中,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发光源180可通过与上述主电路板152电连接并安装于配置在上述第二部分122的后方的其他电路板182上来以位于上述装饰部120的后方的方式配置。
作为一例,上述发光源180可安装于上述电路板182上,以便在内置在上述主体部110的状态下位于与上述装饰部120的第二部分122相对应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如图5及图6所示,上述装饰部120可在上述第二部分122的后面形成以规定深度凹陷的槽部125,上述槽部125能够以位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131、132之间的方式形成。
其中,上述槽部125可提供向外部发射在上述发光源180产生的光的路径,也可起到收容上述发光源180的一部分厚度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发光源180可根据是否供给电源来起到单纯地执行开/关操作的装饰作用。但是,上述发光源180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可通过产生具有规定波长带的光并照射到使用人员的皮肤侧,来以使使用人员能够获取基于光的波长的有益效果的方式实现。
并且,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可设置有与上述按钮172的操作联动的通知部。在使用人员操作上述按钮172的情况下,这种通知部可产生提示音,以使其能够容易地被使用人员识别。作为一例,上述通知部可以为通过安装在主电路板152上来产生提示音的音响输出单元192(参照图2)。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皮肤美容仪100可在上述壳体部的一侧设置充电端口194。由此,在内置在上述壳体部电池160需要再次充电的情况下,使用人员可通过上述充电端口194向上述电池160侧供给电源来容易地对上述电池160进行充电。
其中,如图3所示,上述充电端口194可通过与上述主电路板152电连接来利用从外部供给的电源对上述电池160进行再次充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实施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相同的思想范围内,通过对结构要素进行添加、变更、删除及追加等来轻松提出其他实施例,这也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部,包括主体部及装饰部,上述主体部具有内部空间,上述装饰部与上述主体部的一侧相结合;
两个接触电极,以隔着间隔的方式隔开配置于上述装饰部侧,当与使用人员皮肤相接触时,使电流在上述使用人员皮肤流动;
电流发生部,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电连接,当施加电源时,向上述两个接触电极供给所生成的电流;以及
控制部,用于控制整体驱动,
上述装饰部包括:
第一部分,包括金属层;以及
第二部分,不包括上述金属层,
上述两个接触电极配置在上述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包括非导电性塑料层,
上述第一部分还包括:
底涂层,形成于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的一面;
金属层,形成于上述底涂层的一面;以及
颜色赋予层,涂敷在上述金属层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还包括覆盖上述颜色赋予层的一面的上涂层,
上述第二部分为在上述非导电性塑料层的一面依次层叠底涂层、金属层、颜色赋予层及上涂层后通过激光加工来被去除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层为通过金属物质形成的蒸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上述颜色赋予层为通过喷射方式涂敷有色颜料的涂敷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上述皮肤美容仪包括同时覆盖上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保护层,
上述保护层包括对向外部露出的上述第二部分的侧面进行覆盖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接触电极通过镶嵌注塑来与上述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从上述第二部分向外侧突出规定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部中,在一侧形成形状与上述装饰部相对应的结合孔,上述装饰部通过超声波熔敷与上述结合孔相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在与上述装饰部的后方相对应的位置配置至少一个发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饰部包括以相对于上述主体部的高度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式形成的倾斜部,上述两个接触电极配置在上述倾斜部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空间侧配置用于向上述控制部侧供给电源的电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部中,在一侧形成用于对上述电池进行再次充电的充电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容仪,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流发生部生成用于向使用人员皮肤的真皮层产生深层热的高频电流。
CN201980010567.8A 2018-02-26 2019-02-25 皮肤美容仪 Active CN111655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23193 2018-02-26
KR1020180023193A KR102064357B1 (ko) 2018-02-26 2018-02-26 피부 미용기기
PCT/KR2019/002275 WO2019164364A1 (ko) 2018-02-26 2019-02-25 피부 미용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5331A true CN111655331A (zh) 2020-09-11
CN111655331B CN111655331B (zh) 2023-04-14

Family

ID=6768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0567.8A Active CN111655331B (zh) 2018-02-26 2019-02-25 皮肤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64357B1 (zh)
CN (1) CN111655331B (zh)
WO (1) WO20191643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8196B1 (ko) * 2019-11-14 2022-02-07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피부 관리 기기
KR102380552B1 (ko) * 2020-01-13 2022-03-30 박달원 소형 피부 미용기기
KR102220549B1 (ko) 2020-08-18 2021-02-26 박형우 피부 미용기기
KR102581590B1 (ko) * 2021-05-18 2023-09-25 주식회사 프록시헬스케어 피부 염증 치료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6238A (zh) * 2014-02-06 2015-08-12 纽崔凯尔有限公司 皮肤美容仪器
CN105358213A (zh) * 2013-06-04 2016-02-24 雅芒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美容处理装置
KR101678921B1 (ko) * 2015-10-16 2016-11-24 (주)푸로맥스 복합미용기기의 이중 결합구조의 헤드 구조체, 이의 제작방법 및 휴대용 복합미용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26067Y1 (ko) 2003-04-24 2003-09-17 주식회사 보라코스팜 휴대용 피부 미용기기
KR100938182B1 (ko) 2008-02-25 2010-01-21 주식회사 은성글로벌상사 고주파 전기 자극 및 저출력 레이저 조사 기능을 갖는 피부미용 장치
JP5635855B2 (ja) * 2010-09-17 2014-12-0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美容器具
KR101649603B1 (ko) * 2014-11-04 2016-08-19 주식회사 정훈기공 멀티 교차 전극을 갖는 고주파 미용장치
KR102001016B1 (ko) * 2016-06-08 2019-07-31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피부 미용기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8213A (zh) * 2013-06-04 2016-02-24 雅芒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美容处理装置
CN104826238A (zh) * 2014-02-06 2015-08-12 纽崔凯尔有限公司 皮肤美容仪器
KR101678921B1 (ko) * 2015-10-16 2016-11-24 (주)푸로맥스 복합미용기기의 이중 결합구조의 헤드 구조체, 이의 제작방법 및 휴대용 복합미용기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02620A (ko) 2019-09-04
CN111655331B (zh) 2023-04-14
WO2019164364A1 (ko) 2019-08-29
KR102064357B1 (ko)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5331B (zh) 皮肤美容仪
JP2019512294A (ja) 皮膚美容機器
US11511107B2 (en) Beauty care device using plasma
JP7083184B2 (ja) 皮膚美容機器
JP5226877B2 (ja) 超音波を用いた多機能美顔器
KR102077791B1 (ko) 다파장 광원부를 구비하는 안면 마스크
US8702691B2 (en)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energy at multiple selectable depths in tissue
KR102287036B1 (ko) 피부 미용기기
WO2006017213A3 (en) Anti-coagulation and demineralization system for conductive medical devices
US10722705B2 (en)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CN108430256A (zh) 用于借助电流处理人角蛋白材料的装置
CA2625707C (en) Sticky bandage with vibrating member and safety circuit
CN108601939A (zh) 用于处理人角蛋白材料的装置,特别是用于借助电流处理人角蛋白材料的装置
KR102083392B1 (ko) 피부 관리용 이온 마사지기기
KR101582352B1 (ko) 패치 전극을 이용한 다관절 고주파 치료 장치
KR102447720B1 (ko) 미용 기기
KR20140045041A (ko) 휴대용 적외선 진동 마사지기
KR102380552B1 (ko) 소형 피부 미용기기
CN114401764B (zh) 面罩
KR20140101888A (ko) 피부 각질 제거용 휴대용 미용 장치
KR20190117882A (ko) 입술 관리 장치
KR200274663Y1 (ko) 장갑
KR102250230B1 (ko) 이온화된 앰플 주입형 미용기기
KR20070078184A (ko) 파지가 용이한 이온토포레시스 장치
WO2006120726A1 (ja) イオン式美容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