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4408B -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4408B
CN111654408B CN202010333652.2A CN202010333652A CN111654408B CN 111654408 B CN111654408 B CN 111654408B CN 202010333652 A CN202010333652 A CN 202010333652A CN 111654408 B CN111654408 B CN 111654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connection
monitoring method
monitored
updated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36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4408A (zh
Inventor
熊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36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440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8790 priority patent/WO202121265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4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4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4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04L43/045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for graphical visualisation of moni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智慧安防领域中,提供一种设备监控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按照预设规则对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与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获取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通过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待监控设备,并控制待监控设备执行监控方法。提高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效率。此外,本申请还涉及区块链技术,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可存储于区块链中。

Description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智慧安防领域中,具体涉及一种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了监控领域的发展方向,各行业对于重要数据的监控需求也正在快速增长。
在现有技术中,对需要监控的设备进行监控大多采用在待监控设备中设置中介台式计算机(Agent)的方式,该中介台式计算机通过执行相应的shell脚本程序来收集待监控设备的本地数据,从而根据该本地数据来对待监控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与运行情况等进行监控。当需要监控的设备的数量过多时,则需要对应的批量生成多个Agent,然后将所有的Agent分别部署到相应的多个待监控设备中。然而,生成多个Agent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时间消耗成本高。另外对于多个Agent的部署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工部署处理成本高。而且,部署在各个待监控设备内的Agent也会占用待监控设备自身的资源,容易导致待监控设备的资源占用过高,用户体验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当需要监控的设备的数量过多时,需要批量生成多个Agent并分别部署到对应的待监控设备中,导致时间消耗成本高、人工部署处理成本高以及待监控设备的资源占用过高,用户体验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设备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
可选地,所述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文件类型或脚本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判断所述配置数据是否为配置文件;
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配置解析库将所述配置文件拆分为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
分别对所述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不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脚本解析库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生成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与所述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是否相同;
若不相同,使用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对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若相同,则限制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所述历史监控方法表分别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提取出IP地址;
根据所述IP地址,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登录至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待监控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远程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待监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
对所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
存储并展示所述结果数据。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的报表模板与曲线模板;
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报表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报表数据;以及,
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曲线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曲线数据。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待监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所述返回数据值与对应的预设期望值进行比对,生成对应的偏差值;
判断所述偏差值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若判断出所述偏差值不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生成对应的告警信息;
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运维人员对应的终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传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本申请通过采用server集群模式主动向被监控设备发起定制化的监控请求,通过配置数据的形式来为待监控设备配置对应的监控行为,使得无需大量生成Agent,也无需在待监控设备上进行Agent的部署,降低了需要大规模配置Agent的复杂度,有效降低了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成本,即时间消耗成本与人工部署处理成本,提高了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效率。另外,还能够支持用户对待监控设备自定义监控指标,监控命令使得其能更灵活细致的应对不同的待监控设备,进而能够更准确全面的反映出设备的监控状况与使用状况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本方案可应用于智慧安防领域中,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方法,包括:
S1: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S2: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S3: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S4: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S5: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S6: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
如上述步骤S1至S6所述,本方法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一种设备监控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监控装置可以通过虚拟装置,例如软件代码实现,也可以通过写入或集成有相关执行代码的实体装置实现,且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监控装置能够配置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行为,以实现对于待监控设备的主动监控。具体地,首先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其中,上述配置数据具体可为由用户输入的配置文件或者配置脚本,上述配置数据的内容具体可包括需要监控设备的IP或者连接方式,需要监控的指标以及获取该指标的命令,监控指标的期待或者阈值,以及监控的间隔,等等。然后按照预设规则对上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其中,对于不同数据类型的配置数据,可对应采用不同的解析处理方法来进行解析,举例地,可通过预设的配置解析库来对配置文件进行解析,以及通过脚本解析库对配置脚本进行解析。另外,在配置解析库或脚本解析库完成了对于配置数据的解析后,会向设备监控告知对应的解析完成事件。在得到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后,再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其中,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包含远程连接句柄与IP地址,该IP地址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上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中包含监控方法,该监控方法为由用户编写的用于对待监控设备实施监控的程序方法。另外,远程连接管理库在建立完成远程连接后,会将建立连接完成的事件告知事件中心。之后,远程连接管理库再根据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该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其中,在与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的同时,设备监控装置还会通过预设端口与待监控设备进行相互连接,上述预设端口具体可为console(控制台,或者称为配置口)端口,即具体可将设备监控装置的console端口与待监控设备的console端口之间通过console线(配置线)连接。在上述远程连接建立成功后,再通过预设的远程命令控制库获取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其中,在设备监控装置与待监控设备之间的远程连接建立成功后,设备监控装置会从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获取并接管与内部的console端口对应的远程连接句柄(或者称为console端口文件句柄),进而能够将设备监控装置上的所有输入通过内部的与该远程连接句柄对应的console端口发送至上述待监控设备,以实现对于待监控设备的访问与控制。最后使用远程连接管理库,通过上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上述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上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上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上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其中,待监控设备在执行了上述监控方法,并会进行与上述配置数据对应的监控数据的采集过程,并通过待监控设备内的console端口输出采集的监控数据。而设备监控装置在完成接管上述远程连接句柄的操作后,便能将待监控设备的console端口的输出重定向至该远程连接句柄,从而能够借助该远程连接句柄来监听待监控设备通过console端口返回的返回数据值。另外,当远程连接管理库中的远程连接句柄接收到上述待监控设备发送的返回数据值时,还会将对应的监控执行成功的事件以及该返回数据值告知并发送至设备监控装置。本实施例通过采用server集群模式主动向被监控设备发起定制化的监控请求,通过配置数据的形式来为待监控设备配置对应的监控行为,使得无需大量生成Agent,也无需在待监控设备上进行Agent的部署,降低了需要大规模配置Agent的复杂度,有效降低了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成本,即时间消耗成本与人工部署处理成本,提高了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效率。另外,还能够支持用户对待监控设备自定义监控指标,监控命令使得其能更灵活细致的应对不同的待监控设备,进而能够更准确全面的反映出设备的监控状况与使用状况等。
需要强调的是,为进一步保证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的私密和安全性,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还可以存储于一区块链的节点中。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包括:
S200:获取所述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文件类型或脚本类型;
S201: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判断所述配置数据是否为配置文件;
S202: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配置解析库将所述配置文件拆分为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
S203:分别对所述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S204: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不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脚本解析库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生成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如上述步骤S200至S204所述,上述按照预设规则对上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获取上述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上述数据类型包括文件类型或脚本类型。然后根据上述数据类型,判断上述配置数据是否为配置文件。如果判断出配置数据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配置解析库将上述配置文件分离为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并分别对上述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而如果判断出配置数据不为配置文件,表明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为脚本类型,则会通过脚本解析库对上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生成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通过本实施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输入文件类型或者脚本类型的配置数据,设备监控装置均可通过设置配置解析库或者脚本解析库来对配置数据来实现对于配置数据的解析处理,进而得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有利于后续根据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来智能的实现对于待监控设备的主动监控。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包括:
S300:判断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与所述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是否相同;
S301:若不相同,使用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对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S302:若相同,则限制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所述历史监控方法表分别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如上述步骤S300至S302所述,上述根据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判断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分别与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是否相同,即分别比对远程连接表与历史远程连接表两者之间的内容是否相同,以及比对监控方法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使用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分别对上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对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其中,上述更新处理可指使用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分别对上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直接替换。而如果相同,则限制对上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更新处理,并将上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分别确定为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以便后续能够根据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本实施例在解析得到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分别与上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不相同的情况时,则会对该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更新处理得到对应的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以便后续根据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来实现对于待监控设备的主动监控。进一步地,而如果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分别与上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为相同的情况时,则会限制对上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更新处理,进而防止了设备监控装置由于执行了无意义的操作而增加了功耗损耗,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监控装置在进行对于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的更新处理过程中的智能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包括:
S400: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提取出IP地址;
S401:根据所述IP地址,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登录至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待监控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远程连接。
如上述步骤S400至S401所述,上述根据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从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提取出IP地址。其中,上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内包含有由用户进行配置的需要进行监控的待监控设备的IP地址。在得到了上述IP地址后,再根据上述IP地址,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登录至与上述IP地址对应的上述待监控设备,有利于后续可以通过上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上述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上述待监控设备,进而控制上述待监控设备执行上述监控方法,来进行对于上述监控终端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于待监控设备的主动监控。其中,对于上述远程登录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为telnet(远程登录)或者SSH(Secure Shell安全访问)等。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6之后,包括:
S600:接收所述待监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
S601:对所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
S602:存储并展示所述结果数据。
如上述步骤S600至S602所述,在执行完上述通过上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上述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上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上述待监控设备执行上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上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的步骤之后,还可进一步对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输出展示。具体地,首先接收上述待监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其中,上述预设时间周期由上述配置数据进行确定,上述配置数据包括用户配置的监控间隔,例如可设置为10分钟。另外,上述返回数据值由该待监控设备根据上述配置数据内由用户配置的监控指标进行获取并返回,例如可除了常规的CPU,内存跟网络流量等数据外,还可包括特定的查看session数目,查看内存告警等监控数据。在得到了上述返回数据值时,然后对上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其中,对生成上述结果数据的生成形式不作具体限定,举例地,可以采用将上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预设的模板内来生成。在得到了上述结果数据后,再存储并展示结果数据,以便后续用户能够根据展示的结果数据来清楚地了解并监控待监控设备当前的设备状况。其中,可以使用预先创建的存储数据库来存储上述结果数据,例如可以为时序型数据库influxDB。另外,对于上述结果数据的展示数据的展示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结果数据的数据类型来选取对应的展示方式。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601,包括:
S6010:获取预设的报表模板与曲线模板;
S6011: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报表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报表数据;以及,
S6012: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曲线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曲线数据。
如上述步骤S6010至S6012所述,上述对上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的步骤,具体可包括:首先获取预存储的报表模板与曲线模板。其中,对于上述报表模板与曲线模板的生成方式不作具体限制,可以由设备监控装置自动设置生成,也可以由用户自行对表模板与曲线模板进行定制后,再通过开放接口对设备监控装置进行模板文件的配置,等等。然后将上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上述报表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报表数据;以及,将上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上述曲线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曲线数据。通过将待监控设备发送的返回数据值进行模板化处理,有利于得到形式规范清晰的报表数据与曲线数据,使得后续用户能够根据展示的报表数据与曲线数据来清楚地了解并监控待监控设备当前的设备状况。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600之后,包括:
S6000:将所述返回数据值与对应的预设期望值进行比对,生成对应的偏差值;
S6001:判断所述偏差值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S6002:若判断出所述偏差值不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生成对应的告警信息;
S6003: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运维人员对应的终端。
如上述步骤S6000至S6003所述,在接收到上述监控终端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之后,还可进一步对监控终端的返回数据值与预设的期望值进行相应的比对处理并输出比对结果,并根据比对结果来检测待监控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具体地,首先将上述返回数据值与对应的预设期望值进行比对,生成对应的偏差值。其中,上述预设期望值可由设备监控装置自动设置生成,也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并通过开放接口对设备监控装置进行配置。在得到了上述偏差值后,再判断上述偏差值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如果判断出上述偏差值不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则生成对应的告警信息。其中,上述告警信息至少携带上述返回数据值、预设期望值、偏差值、阈值范围。在生成了该告警信息时,最后将上述告警信息发送至相关的运维人员对应的终端,以使得运维人员能参考该警报信息来清楚明了地知晓被监控设备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使用相应的解决手段来进行修复处理。其中,对于上述告警信息的发送形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通过邮件形式或短信形式来进行发送。
参照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2,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第二处理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连接模块4,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第二获取模块5,用于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传送模块6,用于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中的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连接模块、第二获取模块与传送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设备监控方法中对应步骤S1至S6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为进一步保证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的私密和安全性,上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还可以存储于一区块链的节点中。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文件类型或脚本类型;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判断所述配置数据是否为配置文件;
拆分单元,用于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配置解析库将所述配置文件拆分为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分别对所述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不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脚本解析库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生成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中的第一获取单元、第一判断单元、拆分单元、第一解析单元与第二解析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设备监控方法中对应步骤S200至S204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与所述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是否相同;
更新单元,用于若不相同,使用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对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限制单元,用于若相同,则限制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所述历史监控方法表分别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中的第二判断单元、更新单元与限制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设备监控方法中对应步骤S300至S302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提取出IP地址;
登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登录至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待监控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远程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中的提取单元与登录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设备监控方法中对应步骤S400至S401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监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
展示模块,用于存储并展示所述结果数据。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中的接收模块、第三处理模块与展示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设备监控方法中对应步骤S600至S602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报表模板与曲线模板;
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报表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报表数据;以及,
第二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曲线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曲线数据。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中的第二获取单元、第一输入单元与第二输入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设备监控方法中对应步骤S6010至S6012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包括: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返回数据值与对应的预设期望值进行比对,生成对应的偏差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偏差值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生成模块,用于若判断出所述偏差值不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生成对应的告警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运维人员对应的终端。
本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监控装置中的比对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生成模块与发送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设备监控方法中对应步骤S6000至S6003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配置数据、远程连接表以及监控方法表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设备监控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设备监控方法的步骤:
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装置、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设备监控方法,具体为:
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server集群模式主动向被监控设备发起定制化的监控请求,通过配置数据的形式来为待监控设备配置对应的监控行为,使得无需大量生成Agent,也无需在待监控设备上进行Agent的部署,降低了需要大规模配置Agent的复杂度,有效降低了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成本,即时间消耗成本与人工部署处理成本,提高了对于待监控设备的监控效率。另外,还能够支持用户对待监控设备自定义监控指标,监控命令使得其能更灵活细致的应对不同的待监控设备,进而能够更准确全面的反映出设备的监控状况与使用状况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区块链节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本发明所指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其中,待监控设备在执行了上述监控方法,并会进行与上述配置数据对应的监控数据的采集过程,并通过待监控设备内的console端口输出采集的监控数据;采用server集群模式主动向被监控设备发起定制化的监控请求,通过配置数据的形式来为待监控设备配置对应的监控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文件类型或脚本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判断所述配置数据是否为配置文件;
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配置解析库将所述配置文件拆分为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
分别对所述连接配置文件与监控方法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处理,得到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若判断出所述配置数据不为配置文件,则通过预设的脚本解析库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生成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与所述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是否相同;
若不相同,使用所述远程连接表与所述监控方法表,分别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对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若相同,则限制对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所述历史远程连接表与所述历史监控方法表分别确定为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提取出IP地址;
根据所述IP地址,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登录至与所述IP地址对应的待监控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远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待监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
对所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
存储并展示所述结果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返回数据值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结果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的报表模板与曲线模板;
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报表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报表数据;以及,
将所述返回数据值输入至所述曲线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得到与返回数据值对应的曲线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待监控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发送的返回数据值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所述返回数据值与对应的预设期望值进行比对,生成对应的偏差值;
判断所述偏差值是否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
若判断出所述偏差值不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内,生成对应的告警信息;
将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运维人员对应的终端。
8.一种设备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入的配置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配置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连接表与监控方法表,对预设的远程连接管理库内存储的历史远程连接表与历史监控方法表进行相应的更新处理,得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与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对应的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连接;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更新后的远程连接表中的远程连接句柄;
传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远程连接句柄将与所述更新后的监控方法表对应的监控方法传送至所述待监控设备,并控制所述待监控设备执行所述监控方法,以实现对于所述待监控设备的返回数据值的监听;其中,待监控设备在执行了上述监控方法,并会进行与上述配置数据对应的监控数据的采集过程,并通过待监控设备内的console端口输出采集的监控数据;采用server集群模式主动向被监控设备发起定制化的监控请求,通过配置数据的形式来为待监控设备配置对应的监控行为。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33652.2A 2020-04-24 2020-04-24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54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3652.2A CN111654408B (zh) 2020-04-24 2020-04-24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0/098790 WO2021212655A1 (zh) 2020-04-24 2020-06-29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3652.2A CN111654408B (zh) 2020-04-24 2020-04-24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4408A CN111654408A (zh) 2020-09-11
CN111654408B true CN111654408B (zh) 2023-08-22

Family

ID=72349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3652.2A Active CN111654408B (zh) 2020-04-24 2020-04-24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4408B (zh)
WO (1) WO2021212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7728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gpu的加速采集数据处理的模型及方法
CN114816444A (zh) * 2021-01-28 2022-07-29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程序部署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704058B (zh) * 2021-08-05 2024-04-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模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00320A (zh) * 2022-02-15 2022-05-13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99336A (zh) * 2022-08-19 2022-12-20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监控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749A (zh) * 2010-11-25 2012-05-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采集主机进程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139451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978728A (zh) * 2016-06-20 2016-09-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监控系统及业务指标的监控方法
CN108717391A (zh) * 2018-05-16 2018-10-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过程的监控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816B (zh) * 2009-05-27 2011-09-28 北京中企开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服务器及监控方法
US9641544B1 (en) * 2015-09-18 2017-05-02 Palo Alto Networks, Inc. Automated insider threat prevention
CN107733708B (zh) * 2017-10-16 2020-09-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97153A (zh) * 2018-12-28 2019-04-30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监控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749A (zh) * 2010-11-25 2012-05-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采集主机进程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139451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978728A (zh) * 2016-06-20 2016-09-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监控系统及业务指标的监控方法
CN108717391A (zh) * 2018-05-16 2018-10-3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过程的监控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GPRS的电梯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伊新;;物联网技术(03);正文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2655A1 (zh) 2021-10-28
CN111654408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4408B (zh) 设备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RU2713574C1 (ru) Систем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оценки архитектуры и реализации стратегий в области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CN112416327A (zh) 项目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17156B (zh) 身份验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91221A (zh) 权限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3123916C (en) Microapp functionality recommendations with cross-application activity correlation
CN103957133A (zh) 一种日志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1768040A (zh) 模型解释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13067A (zh) 用户行为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4240A (zh) 网络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608825A (zh)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821254A (zh) 接口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528296B (zh) 漏洞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618990B (zh) 清单报表设置方法、系统及清单报表获取方法
JP5737249B2 (ja) 負荷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負荷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225636A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10141B (zh) 鉴权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46816A (zh) 基于云服务的鉴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8135A (zh) 一种远程登录行为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66471A (zh) 信息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97128A (zh) 用于管理企业间共享数据的架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374727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022308B (zh) 远程系统的登录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2884440B (zh) 核电试验中的试验工序执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805968A (zh) 应用程序的功能执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35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