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8825A -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8825A
CN117608825A CN202311519468.7A CN202311519468A CN117608825A CN 117608825 A CN117608825 A CN 117608825A CN 202311519468 A CN202311519468 A CN 202311519468A CN 117608825 A CN117608825 A CN 117608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information
cloud
management
cloud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194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亮
王乐
杜步元
王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194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8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8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8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83Techniques for rebalancing the load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多云管理平台用于纳管多个云平台,并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云资源管理请求;其中,所述云资源管理请求包括: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根据所述云平台选择信息从所纳管的多个云平台中筛选出目标云平台;从预设的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所述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多云平台统一管理,实现自动化配置和管理。

Description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服务提供商开始提供公共云服务,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公共云服务的优势在于弹性扩展、灵活性和成本效益,但对于某些企业和组织来说,公共云可能无法满足其特定的需求,如数据隐私、统一。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设计了多云管理平台,通过多云管理平台允许组织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或者第三方托管的环境中建立和管理云基础设施,以管理自己的硬件、网络和软件资源。但,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分散在各种云厂商平台,资源分配和调度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闲置或者负载不均衡,且资源管理和操作需要手动配置和管理,容易导致资源管理出错,且耗费人力。因此,如何实现资源合理调度,且自动化配置和管理资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旨在对多云平台统一管理,实现自动化配置和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所述多云管理平台用于纳管多个云平台,并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云资源管理请求;其中,所述云资源管理请求包括: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
根据所述云平台选择信息从所纳管的多个云平台中筛选出目标云平台;
从预设的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所述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
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若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创建信息;所述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包括:
若所述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信息,对所述资源创建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创建订单;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预设的资源创建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
若所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拆解处理,得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并将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存储至预设的资源数据表和资源操作任务表;
根据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构建资源创建入参,并根据所述资源创建入参在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资源编排和创建得到新建资源,以接收所述目标云平台反馈的新建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新建资源信息更新预设的资源记录表;
将所述新建资源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端,以在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新建资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在所述若所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拆解处理,得到资源订单结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资源创建入参在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资源创建失败,生成资源创建失败信息;
将所述资源创建失败信息发送至预设的运维管理端。
在一些实施例,若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更配信息;所述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信息,对所述资源更配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更配规则和资源更配订单;
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所述资源更配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
若所述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更配订单进行解析,得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
根据所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和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所述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更新,并更新所述资源记录表。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和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所述目标云平台的资源进行更新,并更新所述资源记录表,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从所述目标云平台中查找出云资源空间;
根据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所述云资源空间进行资源更配;
对所述云资源空间的资源更配进行检测,得到资源更配结果;
若所述资源更配结果表征更配资源成功,则回调所述资源更配信息对应的回调函数,并根据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更新所述资源记录表中的资源量和资源状态,将所述资源更配结果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若所述资源更配结果表征更配资源失败,回调所述资源更配信息对应的回调函数,并生成资源更配失败信息,将所述资源更配失败信息发送至预设的运维管理端。
在一些实施例,若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销毁信息;所述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信息,对所述资源销毁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目标资源标识信息、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销毁规则和资源销毁订单;
根据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所述资源销毁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
若所述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销毁订单进行解析,得到资源销毁结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标识信息和所述资源销毁结构信息对所述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销毁,并在所述资源记录表中删除对应的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在所述若所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拆解处理,得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提取出创建类别;其中,所述创建类别包括:资源类别和产品类别;
根据所述资源类别将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中的基础信息存入所述资源记录表;
根据所述产品类别,根据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获取关联资源数据,并将所述关联资源数据存入预设的资源实例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多云管理平台,所述多云管理平台用于纳管多个云平台,并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云资源管理请求;其中,所述云资源管理请求包括: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
平台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云平台选择信息从所纳管的多个云平台中筛选出目标云平台;
验证模块,用于从预设的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所述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其设置一种全新的多云管理平台,且多云管理平台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多个云平台通信,且全新的多云管理平台可以查看用户端所管理的云资源使用情况,并选择不同的云平台进行资源管理,以实现多云平台的统一管理,使不同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操作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的步骤S204的流程图;
图4是图2中的步骤S205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云管理平台和用户端之间的架构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图2中的步骤S205的另一流程图;
图8是图7中的步骤S705的流程图;
图9是图2中的步骤S205的另一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若干名词进行解析:
多云管理平台:是多个公有云、多个私有云、混合云以及各种异构资源的统一管理平台。多云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不同云厂商的资源调配,提升每朵云的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的成本。
gRPC通信协议:是基于HTTP/2协议的,要深刻理解gRPC,就需要理解http/2。既gRPC通信协议基于http/2发送,而其编码方式使用protobuf编码。
消息队列:是在消息的传输过程中保存消息的容器,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或同一进程的不同线程间的通信方式,软件的贮列用来处理一系列的输入,通常是来自用户。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服务提供商开始提供公共云服务,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公共云的优势在于弹性扩展、灵活性和成本效益,但对某些企业和组织来说,公共云可能无法满足特定的需求,例如数据隐私、统一。
为了解决公共云无法满足特定需求,设置了多云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多云管理平台允许企业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或由第三方托管的环境中建立和管理云基础设施。企业可以拥有和控制自己的硬件、网络和软件资源,以满足特定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性能要求。这种模式提供了更高的控制权和定制化能力,同时仍可以享受云计算的灵活性和弹性扩展的优势。
随着企业对于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的要求日益增加,多云管理平台的需求也逐渐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部署和管理多云管理平台,或者将其托管给可信赖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多云管理平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组织的首选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和要求。
相关技术中,多云管理平台虽然可以满足特定需求,但资源分散在各种云厂商平台,资源分配和调度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闲置或者负载不均衡,而且资源管理和操作需要大量的手动配置和管理,工作量且容易出错。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旨在设置一种全新的多云管理平台,且多云管理平台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多个云平台通信,且全新的多云管理平台可以查看用户端所管理的云资源使用情况,并选择不同的云平台进行资源管理,实现多云平台的统一管理,使不同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操作更加灵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具体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获取和处理。其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人工智能基础技术一般包括如传感器、专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处理技术、操作/交互系统、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人工智能软件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语音处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几大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可应用于终端中,也可应用于服务器端中,还可以是运行于终端或服务器端中的软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服务器端可以配置成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配置成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配置成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软件可以是实现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应用等,但并不局限于以上形式。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涉及到需要根据用户信息、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历史数据以及用户位置信息等与用户身份或特性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时,都会先获得用户的许可或者同意,而且,对这些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等,都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此外,当本申请实施例需要获取用户的敏感个人信息时,会通过弹窗或者跳转到确认页面等方式获得用户的单独许可或者单独同意,在明确获得用户的单独许可或者单独同意之后,再获取用于使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的用户相关数据。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系统架构图,基于多云管理平台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连接有多个用户端和多个云平台,且云平台包括私有云平台和云厂商平台。
用户端包括:云门户平台、云运营平台和云管理平台,云门户平台包括:资源控制台、云资源、云订单、工单管理、用户权限、合同中心等等。由此可知,用户可以在用户端上实现云平台的资源管理。运营云平台包括:云产品管理、订单管理、账单管理、用户管理、租户管理、合同管理、发票管理,因此,用户可以在用户端上实现资源对应的信息管理。云管理平台包括云纳管配置、云账号管理、规格配置、网络配置、存储配置、区域管理和镜像管理。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云管理平台对云平台的各种信息管理。
多云管理平台包括云平台纳管模块、云资源编排模块、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资源脚本;云平台纳管模块可以实现磐云纳管、公有云纳管和其他云平台纳管等等,云资源编排模块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编码,且多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容器资源、RDS资源、SLB资源和中间件资源等等。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可以实现资源创建、资源更配和资源销毁功能,资源脚本用于存储资源的模板,且模板包括计算/网络/存储模板、RDS模板、SLD模板、中间件模板和其他资源模板。因此,通过多云管理平台实现多种类型云平台的管理,且实现多种资源管理功能,实现不同云平台之间的资源灵活管理。
云平台包括私有云平台和云厂商平台,且私有云平台为企业自建立的云平台,而云厂商平台为大型企业内部各个BU存量业务线采用不同的云厂商的云平台。因此,通过多云管理平台与不同云厂商平台以及用户端各自的私有云平台进行通信管理,以进行统一的可视化管理,使得企业内部各类云资源通过统一入口综合管理方便操控。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图2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4。
步骤S201,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云资源管理请求;其中,云资源管理请求包括: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
步骤S202,根据云平台选择信息从纳管的多个云平台中筛选出目标云平台;
步骤S203,从预设的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发送至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
步骤S204,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4,通过接收到用户端的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以根据云平台选择信息从云平台中筛选出选中云平台,以便于用户筛选出对应的云平台即可跳转到选中云平台上进行资源管理。在对目标云平台建立管理之前,基于云平台认证信息和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则将资源管理信息发送给目标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实现目标云平台的远程资源管理。因此,通过设置能够纳管多个平台的多云管理平台,实现多个云平台资源的统一管理,使得用户可以在用户端的一个界面中管理和监控多个云平台,同时能清楚地掌握自己所管理的云资源使用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201中,云平台选择信息为用户端所选择的云平台信息,且用户端可以选择所纳管的云平台,但不是每一用户端都可以在所纳管的云平台都可以进行资源管理,需要具备管理权限的用户端才可以在纳管的云平台上进行管理。云平台认证信息是用户端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凭证,用户端以云平台认证信息与云平台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在管理云平台的资源。资源管理信息表征用户端需要在云平台上做哪些云资源管理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端通过多云管理平台管理云平台,且多云管理平台以虚拟界面显示于用户端上,以便于用户直接在用户端上完成云平台的资源管理。
具体地,用户端和多云管理平台之间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进行通信连接,且预设消息中间件使用GRPC协议通信,并采用MQ消息队列进行异步消息传递。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202中,云平台包括私有云平台和云厂商云平台,且多云管理平台已经接入多个不同的私有云平台和云厂商平台,且云平台选择信息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所确定,所以根据云平台选择信息在私有云平台和云厂商平台筛选至少一个选中云平台,也即按照用户的自身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云平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多个云平台均有运行资源的用户端,可以设置用户端对应的所属租户,以通过切换租户看到自己管理的云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备查看权限的用户端,可以获取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使用信息。其中,云资源使用信息表征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使用情况,通过将目标的云资源使用信息进行可视化得到云资源使用视图。因此,通过多云管理平台显示出云资源使用视图,以便于用户可知直观地了解目标云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实现可视化的监控方式采用并记录各个云资源的实时使用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显示的云资源使用视图以接收来自用户端的资源优化策略信息,以根据资源优化策略信息对不同选中云平台的资源进行优化,以均衡用户所管理的云平台的资源,帮助用户优化云资源的使用与成本。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2:
步骤S301,从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其中,云平台认证信息包括:认证秘钥;
步骤S302,将认证秘钥发送目标云平台进行密钥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01中,认证秘钥为每个云平台唯一的访问认证秘钥,且在云平台接入多云管理平台时,会给每一云平台生成一个唯一的访问认证秘钥,能拿到认证秘钥的用户端才可以访问对应的云平台。因此,基于认证秘钥和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包括:验证成功信息和验证失败信息,若认证秘钥和选定云平台唯一的密钥不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信息;若认证秘钥和选定云平台唯一的密钥相同,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信息,则目标云平台发送验证通过信息给多云管理平台,以授权用户端在多云管理平台上操作目标云平台的资源,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目标云平台的资源,而不仅限于自身私有云平台。
具体地,多云管理平台提供资源管理和自动化工具,当用户端所管理的云平台的资源使用信息达到预设的触发阈值,使用优先级帮助用户在对应的云平台上扩容或者缩容云资源,从而帮助用户优化云资源的使用与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2,通过认证秘钥和目标云平台进行密钥认证,并允许验证通过的多云管理平台操作目标云平台的资源,使得目标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操作更加安全。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创建信息;步骤S2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6:
步骤S401,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对资源创建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创建订单;
步骤S402,根据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预设的资源创建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
步骤S403,若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对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拆解处理,得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
步骤S404,根据资源创建结构信息构建资源创建入参,并根据资源创建入参在目标云平台进行资源编排和创建得到新建资源,以接收目标云平台反馈的新建资源信息;
步骤S405,根据新建资源信息更新预设的资源记录表;
步骤S406,将新建资源信息反馈至用户端,以在用户端展示新建资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1中,当接收资源创建信息,表征用户通过云门户选择创建资源,且资源创建信息以资源创建请求表征。通过对资源创建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创建订单,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表征需要创建资源的特性,资源创建订单包含资源创建的基本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创建订单由资源规则、镜像、名称、密码等参数构建,且每一资源创建订单都关联上订单ID,以便于基于订单ID快速查找资源创建订单。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2中,资源创建该规则为资源创建对应的规则,根据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创建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以判断当前的资源创建信息是否合格得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03之后,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从资源创建结构信息提取出创建类别;其中,创建类别包括:资源类别和产品类别;
根据资源类别将资源创建结构信息中的基础信息存入资源记录表;
根据产品类别,根据资源创建结构信息获取关联资源数据,并将关联资源数据存入预设的资源实例表。
需要说明的是,当解析了资源创建订单后得到资源创建接口信息,需要记录资源初始数据和资源之间的关系,以便于资源创建后用户可以查看资源变化的情况。资源创建结构信息包括创建类别,且创建类别包括:资源类别和产品类别,以判断创建的是资源还是产品,且产品为Pass产品。若是资源类别则解析资源创建结构信息得到基础信息,入库基础信息至资源记录表;若是产品类别,则解析资源创建结构信息以获取产品关联的资源数据,将关联的资源数据构建成资源实例信息,并入库资源实例信息至资源实例表。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实例信息包括产品实例类型和关联产品实例ID等,且产品实例类型包括单机、主备、集群等等。
具体地,完成资源相关信息存入到对应的表内后,将该资源创建请求也记录到预设的任务表中,以便于用户可以直接查看任务表清楚资源创建的情况。当需要查看创建的资源信息,接收资源查看请求,根据资源查看请求从资源记录表或者资源实例表中提取出相关数据,并将相关数据可视化显示,以便于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各个云资源的创建和使用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之后,需要对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校验得到第一订单校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失败,对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创建规则进行问题检测得到入参问题,将入参问题返回给用户端,以便于用户端根据入参问题重新修改资源创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4中,根据资源创建结构信息组装底层云资源创建入参以得到资源创建入参,且根据资源创建入参在目标云平台上进行资源编排和创建。需要说明的是,由资源编排模块(workflow)以预先设置的资源编排流程进行资源编排和创建得到新建资源。同时,在目标云平台进行资源编排和创建后接收新建资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5中,若资源创建成功确定新建资源信息,并回调对应的回调函数,以解析新建资源信息,根据解析的新建资源信息更新资源记录表,以保持资源记录表中记载的资源信息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6中,如图5所示,多云管理平台将新建资源信息发送到MQ消息队列,以通过MQ消息队列将新建资源信息反馈给用户端。用户端将新建资源信息显示于Web界面上,并更新本地对应的资源信息表。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401至步骤S406,当需要新建资源时,先对参数校验后再解析资源创建订单,以判断属于资源数据还是产品,以根据不同的类型做不同的操作,并在目标云平台建立对应的资源,同时将新建资源信息解析记录在资源记录表上,保证资源记录表掌握实时的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最后,通过MQ消息队列将新建资源信息反馈给用户端,以实现资源的自动创建,且用户可以清楚新建资源的情况,无需人工手动配置,节省人力且提高资源创建的效率。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04之后,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601至步骤S602:
步骤S601,若根据资源创建入参在目标云平台进行资源创建失败,生成资源创建失败信息;
步骤S602,将资源创建失败信息发送至预设的运维管理端。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601至步骤S602中,若根据资源创建入参在目标云平台创建资源失败,也即通过资源编排模块创建资源失败后,回调对应的函数,并将检测到资源创建失败信息给预设的运维管理端。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创建失败信息包含了资源创建失败的具体原因,用户可以基于资源创建失败信息清楚资源创建的失败原因,并及时修正资源创建入参,提高资源创建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若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更配信息;步骤S205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701至步骤S704:
步骤S701,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对资源更配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更配规则和资源更配订单;
步骤S702,根据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更配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
步骤S703,若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资源更配订单进行解析,得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
步骤S704,根据关联资源标识信息和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更新,并更新资源记录表。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701中,若用户在目标云平台选中对应的资源,需要对资源进行更改以生成资源更配信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资源更配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更配规则和资源更配订单,且资源更配订单包括:升配的规格、大小等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702中,以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更配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若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则正常响应于资源更配订单。需要说明是的,在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时,对资源更配订单校验得到第二订单校验结果,若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失败,则输出明确的入参问题响应信息至用户端,以便于用户可以清楚资源更配中参数校验失败的原因。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703中,若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资源更配订单解析成资源更配结构信息,以根据资源更配结构信息清楚需要对哪一个资源做哪些更配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704中,关联资源标识信息为需要更新资源的标识信息,以根据关联资源标识信息在目标云平台找到对应的资源。资源更配结构信息表示需要对资源做哪些更配操作,且包括规则、大小的更配。当完成资源更配后,根据更配后的资源信息对资源记录表内对应的资源记录更新,以使得资源记录表同步更新资源信息和资源状态。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4,在进行资源更配时,先对资源更配的入参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后再校验资源更配订单,且资源更配订单校验成功后再进行资源更配,以提高资源更配的成功率。完成资源更配后,再同步更新资源记录表,使得资源记录表内的资源记录准确。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70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801至步骤S805:
步骤S801,根据关联资源标识信息从目标云平台中查找出云资源空间;
步骤S802,根据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云资源空间进行资源更配;
步骤S803,对云资源空间的资源更配进行检测,得到资源更配结果;
步骤S804,若资源更配结果表征更配资源成功,则回调资源更配信息对应的回调函数,并根据资源更配结构信息更新资源记录表中的资源量和资源状态,将资源更配结果反馈至用户端;
步骤S805,若资源更配结果表征更配资源失败,回调资源更配信息对应的回调函数,并生成资源更配失败信息,将资源更配失败信息发送至运维管理端。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801中,关联资源标识信息为需要更配资源的标识信息,所以先基于关联资源标识信息再目标云平台中找出对应的云资源空间,以便于针对性地对云资源空间进行资源更配。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802中,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包括升配的规则、大小等参数,以根据资源更配信息对云资源空间进行资源规则、大小的更配。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803至步骤S805中,在对云资源空间进行资源更配的过程中,对云资源空间更配进行检测得到资源更配结果,若资源更配结果表征为更配资源成功,则回调对应的回调函数,并将资源更配结构信息记载于资源记录表内,使得资源记录表内的内容同步更新。同时将成功的资源更配结果反馈给用户端,以在用户端上显示展示资源更配成功的信息。若资源更配结果表征为更配资源失败,回调资源更配信息对应的回调函数,并反馈资源更配失败的失败原因给运维管理端,以便于运维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介入处理,调整资源更配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资源更配成功率提升。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801至步骤S805,在进行资源更配过程,需要确定对应的云资源空间,并对云资源空间进行资源更配,且检测云资源空间更配的过程得到资源更配结果。通过根据不同的资源更配结果反馈给用户端或者运维管理端,以便于用户可以及时调整资源更配操作。
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销毁信息;步骤S20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901至步骤S905:
步骤S901,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对资源销毁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目标资源标识信息、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销毁规则和资源销毁订单;
步骤S902,根据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销毁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
步骤S903,若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资源销毁订单进行校验处理,得到第三订单校验结果;
步骤S904,若第三订单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资源销毁订单进行解析,得到资源销毁结构信息;
步骤S905,根据目标资源标识信息和资源销毁结构信息对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销毁,并在资源记录表中删除对应的记录。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901中,若需要对资源销毁时,也是对资源销毁信息解析得到目标资源标识信息、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销毁规则和资源销毁订单,且目标资源标识信息表示需要销毁资源的标识信息,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标识需要销毁资源的参数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902至步骤S903中,基于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销毁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以判断需要销毁资源对应的参数是否正确,以得到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若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再进一步对资源销毁订单校验得到第三订单校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未通过,则生成校验失败信息给用户端的云门户,且校验失败信息记载了校验失败原因,以便于基于失败原因修正校验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904中,若第三订单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资源销毁订单解析得到资源销毁结构信息,以根据资源销毁结构信息确定需要销毁资源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905中,根据资源销毁结构信息在目标云平台提取出云资源空间,并将该云资源空间销毁。同时,若销毁成功则根据资源销毁结构信息更新资源记录表对应的记录,且将资源记录表显示跟给用户端的云门户和资源编排模块,以便于用户可以知晓最新的资源更新情况。同时,资源编排模块可以根据最新的资源记录表进行资源编排以判断回调结果是否异常,若异常则生成告警信息,并将告警信息存入告警信息表,以提示用户。若回调结果不异常,则处理回调结果并根据资源类型给MQ消息队列发送回调结果,让用户端和多云管理平台内的资源记录同步。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多云管理平台用于纳管多个云平台,并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通信连接,该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云资源管理请求;其中,云资源管理请求包括: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
平台筛选模块1002,用于根据云平台选择信息从所纳管的多个云平台中筛选出目标云平台;
验证模块1003,用于从预设的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发送至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
信息发送模块1004,用于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
该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基于多云管理平台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多云管理平台。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任意智能终端。
请参阅图11,图11示意了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1101,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102,可以采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102中,并由处理器1101来调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方法;
输入/输出接口1103,用于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
通信接口1104,用于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105,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和通信接口1104)之间传输信息;
其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输入/输出接口1103和通信接口1104通过总线1105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多云管理平台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步骤,或者组合某些步骤,或者不同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云管理平台用于纳管多个云平台,并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云资源管理请求;其中,所述云资源管理请求包括: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
根据所述云平台选择信息从所纳管的多个云平台中筛选出目标云平台;
从预设的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所述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
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创建信息;所述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包括:
若所述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信息,对所述资源创建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资源创建订单;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预设的资源创建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
若所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拆解处理,得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
根据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构建资源创建入参,并根据所述资源创建入参在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资源编排和创建得到新建资源,以接收所述目标云平台反馈的新建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新建资源信息更新预设的资源记录表;
将所述新建资源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端,以在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新建资源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拆解处理,得到资源订单结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资源创建入参在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资源创建失败,生成资源创建失败信息;
将所述资源创建失败信息发送至预设的运维管理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更配信息;所述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信息,对所述资源更配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更配规则和资源更配订单;
根据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所述资源更配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
若所述第二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更配订单进行解析,得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
根据所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和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所述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更新,并更新所述资源记录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和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所述目标云平台的资源进行更新,并更新所述资源记录表,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资源标识信息从所述目标云平台中查找出云资源空间;
根据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对所述云资源空间进行资源更配;
对所述云资源空间的资源更配进行检测,得到资源更配结果;
若所述资源更配结果表征更配资源成功,则回调所述资源更配信息对应的回调函数,并根据所述资源更配结构信息更新所述资源记录表中的资源量和资源状态,将所述资源更配结果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若所述资源更配结果表征更配资源失败,回调所述资源更配信息对应的回调函数,并生成资源更配失败信息,将所述资源更配失败信息发送至预设的运维管理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资源管理信息为资源销毁信息;所述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验证成功信息,对所述资源销毁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目标资源标识信息、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资源销毁规则和资源销毁订单;
根据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特性信息和所述资源销毁规则进行有效性校验,得到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
若所述第三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销毁订单进行解析,得到资源销毁结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资源标识信息和所述资源销毁结构信息对所述目标云平台的云资源进行销毁,并在所述资源记录表中删除对应的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第一有效性校验结果表征为校验通过,对所述资源创建订单进行拆解处理,得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提取出创建类别;其中,所述创建类别包括:资源类别和产品类别;
根据所述资源类别将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中的基础信息存入所述资源记录表;
根据所述产品类别,根据所述资源创建结构信息获取关联资源数据,并将所述关联资源数据存入预设的资源实例表。
8.一种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云管理平台用于纳管多个云平台,并通过预设消息中间件与多个用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云资源管理请求;其中,所述云资源管理请求包括:云平台选择信息和资源管理信息;
平台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云平台选择信息从所纳管的多个云平台中筛选出目标云平台;
验证模块,用于从预设的云平台认证信息表中获取与所述目标云平台相应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云平台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进行验证;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若接收到验证成功信息,将所述资源管理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云平台以执行资源管理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
CN202311519468.7A 2023-11-14 2023-11-14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608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19468.7A CN117608825A (zh) 2023-11-14 2023-11-14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19468.7A CN117608825A (zh) 2023-11-14 2023-11-14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8825A true CN117608825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19468.7A Pending CN117608825A (zh) 2023-11-14 2023-11-14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88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0364A (zh) * 2022-05-20 2022-09-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57217A (zh) * 2024-03-01 2024-04-09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云原生平台资源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7891628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山东乾云启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平台长时间任务执行结果跟踪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0364A (zh) * 2022-05-20 2022-09-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57217A (zh) * 2024-03-01 2024-04-09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云原生平台资源校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7891628A (zh) * 2024-03-15 2024-04-16 山东乾云启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平台长时间任务执行结果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7891628B (zh) * 2024-03-15 2024-05-28 山东乾云启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平台长时间任务执行结果跟踪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7038B (zh) 监控虚拟机集群的方法和系统
CN117608825A (zh)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7131774A1 (en) Log event summarization for distributed server system
US9519537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log data processing
CN113900834B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0641A (zh) 业务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8138B (zh) 云安全托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68844B (zh) 一种性能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JP526858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運用方法
CN110890987A (zh) 自动创建集群的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US10331484B2 (en) Distributed data platform resource allocator
CN112313627A (zh) 事件到无服务器函数工作流实例的映射机制
CN111200649B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调度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604144A (zh) 测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70099177A1 (en) In-vehicle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14827161A (zh) 服务调用请求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80214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4253798A (zh) 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930565B (zh) 分布式管理系统中组件的进程故障自愈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5064872A (ja) 監視システム、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CN114185502B (zh) 基于产线环境的日志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124835A (zh) 基于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70391A (zh) 车间生产任务管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768855A (zh) 链路化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74798B (zh) 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