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3585A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3585A
CN111653585A CN202010566417.XA CN202010566417A CN111653585A CN 111653585 A CN111653585 A CN 111653585A CN 202010566417 A CN202010566417 A CN 202010566417A CN 111653585 A CN111653585 A CN 111653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light
substrate
e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64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莉
查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64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35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3180 priority patent/WO2021253560A1/zh
Priority to US16/975,710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919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1653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3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02F1/136295Materials; Compositions; Manufacture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22Colour filters incorporated i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02F1/13312Circuits comprising photodetect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feedback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1Function characteristic transmissi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1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e.g. binder
    • H01L33/502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 H01L33/504Elements with two or more 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与所述透光区相邻设置的发光器件;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驱动电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之上的电连接线;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发光器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电极,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实现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在空间上的重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屏占比显示装置因具有更窄的屏幕边框、更大的显示面积,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成为显示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现有的全面屏显示装置由于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无法在空间上重合,使得显示装置在设置传感器的区域仍不能实现显示;此外,为实现屏下传感技术,显示装置的厚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不利于用户的体验。因此,如何实现显示装置真正意义上的全屏显示,并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可以解决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无法在空间上重合,显示装置较厚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与所述透光区相邻设置的发光器件;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驱动电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之上的电连接线;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发光器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电极,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自发光显示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主体,所述电极自所述主体延伸而出,所述电连接线沿所述主体的表面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包括自所述主体延伸而出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连接线包括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第一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线沿所述主体的表面延伸,所述第二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线沿所述主体的表面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线的制备材料包括Ti、Al、Mo、ITO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线的截面尺寸为大于或等于10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0纳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设置的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发光方式与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为液晶显示像素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线的材料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中的导电层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包括像素电极,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对应所述第二部分的部分包括彩膜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在对应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设置有过孔;
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的对应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设置有过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俯视视角下,所述发光器件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透光区的面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形成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邻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驱动电路;
S20: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形成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电极;
S30:利用沉积工艺形成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每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与所述透光区相邻设置的所述发光器件,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被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面板或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显示面板;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显示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与所述透光区相邻设置的发光器件;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驱动电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之上的电连接线;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发光器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电极,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实现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在空间上的重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采用所述的显示面板制得的显示装置,亦可实现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在空间上的重合,降低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A~图1C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D~图1E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的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像素单元的俯视图;
图3A~图3F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图;
图5A~图5D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a-第一显示区;100b-第二显示区;102a-第一部分;102b-第二部分;
101a-第一子像素;1012a-电极;1012b-第一电极;1012c-第二电极;
1013a-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b-第二色转换单元;1041a-子彩膜单元;
1022a-第一线;1022b-第二线;1012d-主体;1012e-发光器件;
101-第一像素单元;1011-透光区、1012-发光器件;1013-色转换膜;
102-第一基板;1021-第一驱动电路;1022-电连接线;1023-第二驱动电路;
103-第二像素单元;104-第二基板;1041-彩膜单元;1051-第一偏光片;1052-第二偏光片;106-液晶分子;107-框胶;108-背光模组;601-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A~图1C,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D~图1E所示,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的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图2B所示,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像素单元的俯视图;如图3A~图3F所示,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00a,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像素单元101,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包括透光区1011和与所述透光区1011相邻设置的发光器件1012;
第一基板102,所述第一基板10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的第一部分102a,所述第一部分102a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0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之上的电连接线1022;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1012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102a,所述发光器件1012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的电极1012a,所述电极1012a通过所述电连接线1022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电性连接。
由于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包括所述透光区1011和所述发光器件1012,因此,所述透光区1011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具备一定的透过率,所述透光区1011可以为实现屏下传感技术提供信号传输的通道,而所述发光器件1012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的正常显示,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实现了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在空间上的重合,便于所述显示面板实现全面屏设计。
为使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具有透明显示的功能,在俯视视角下,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透光区1011的面积,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具备一定的光透过率,如图2A~图2B所示。
具体地,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101a,每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01a包括所述透光区1011和所述发光器件1012,在每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01a内,所述透光区1011的面积占所述第一子像素101a的面积的50%~99%。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尺寸为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00微米;每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01a的尺寸为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00微米;其中,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尺寸指在俯视视角下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长或宽;与之相似地,所述第一子像素101a的尺寸指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子像素101a的长或宽。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C和图2A~图2B,所述发光器件1012为自发光显示器件;具体地,所述发光器件1012包括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件1012为微型发光二极管,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在具有较小的发光面积时,仍能保证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显示质量不受影响。所述发光器件1012以内置式形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2的所述第一部分102a,可以避免采用外挂式形式设置所述发光器件1012时,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出现画面悬浮的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C和图1D~图1E,所述发光器件101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102的主体1012d,所述电极1012a自所述主体1012d延伸而出,所述电连接线1022沿所述主体1012d的表面延伸,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截面尺寸为大于或等于10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0纳米,以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1012a包括自所述主体1012d延伸而出的第一电极1012b和第二电极1012c;所述电连接线1022包括第一线1022a和第二线1022b,所述第一线1022a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1012b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所述第一线1022a沿所述主体1012d的表面延伸;所述第二线1022b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012c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所述第二线1022b沿所述主体1012d的表面延伸。
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制备材料包括Ti(钛)、Al(铝)、Mo(钼)、ITO(氧化铟锡)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为避免所述电连接线1022对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造成影响,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制备材料为透明金属材料;其中,所述透明金属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1012a的制备材料与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制备材料相同;具体地,所述电极1012a的制备材料为透明金属材料;所述透明金属材料包括氧化铟锡,以保证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具有较高的透光率。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C,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相邻设置的第二显示区100b,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103,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的发光方式与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的发光方式不同。
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为液晶显示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基板10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内的第二部分102b;所述第二部分102b包括第二驱动电路1023,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023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
为简化制程,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材料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023中的导电层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包括像素电极,所述电连接线1022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102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04,所述第二基板104的对应所述第二部分102b的部分包括彩膜单元1041,如图1A所示。
在图1A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器件1012包括红色发光器件、绿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等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全彩显示。
若多个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光为单色光,则所述显示面板可利用色转换膜实现全彩显示。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B和图1C,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器件101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2一侧的色转换膜1013,所述色转换膜1013包括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和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其中,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将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第一波长的光转换为第二波长的光,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用于透射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光。即若所述发光器件1012为蓝色发光器件,则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吸收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蓝光发出红光、绿光、橙光或黄光等颜色的光,而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透射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蓝光。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吸收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光可以不同,即多个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还包括第一子色转换单元和第二子色转换单元,所述第一子色转换单元吸收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光与所述第二子色转换单元吸收所述发光器件1012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同。
为节约制程,所述色转换膜1013可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04内;更进一步地,所述色转换膜1013的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和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可以与所述第二基板104上的所述彩膜单元1041同层制备。即所述第二基板104的对应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部分包括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和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如图1C所示。
为避免所述色转换膜1013对所述透光区1011造成遮挡,影响透光率,所述色转换膜1013中的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和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的面积等于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面积,且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和所述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分别覆盖与之对应的所述发光器件1012,如图2B所示。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C,为避免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在交界处出现显示中断或显示不连续等问题,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交界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相邻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包括对应的所述彩膜单元1041,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与所述彩膜单元1041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相接。
进一步地,在图1A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彩膜单元1041中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的子彩膜单元1041a与所述发光器件1012中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的发光器件1012e的颜色相同,即若所述子彩膜单元1041a为红色彩膜单元,则所述发光器件1012e也为红色发光器件。与之相似地,在图1B~图1C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彩膜单元1041中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的子彩膜单元1041a与所述色转换膜1013中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的所述第一色转换单元1013a或第二色转换单元1013b a的颜色相同。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C,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偏光片1051,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2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04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1051的对应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部分设置有过孔;
第二偏光片1052,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04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2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2与所述第二基板104之间的液晶分子106和框胶107。
由于所述第一偏光片1051在对应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部分设置有过孔,所以,所述液晶分子1061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虽改变了光的偏振状态,但因只受到所述第二偏光片1052作用而无法实现调光功能,因此,所述液晶分子1061不会对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显示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偏光片1052在对应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部分也可设置所述过孔,如图1C所示。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C,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背光模组108,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1051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2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108的对应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部分设置有过孔。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C,为保证所述透光区1011的透光率,所述第一基板102的制备材料为高透光率材料,包括玻璃、无色聚酰亚胺材料、亚克力材料等。
所述第一基板102还包括衬底、缓冲层等未示出部分;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还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控制线路等未示出部分。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023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二控制线路等未示出部分。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驱动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方式包括有源选址驱动方式和无源选址驱动方式;具体地,所述有源选址方式包括采用低温多晶硅技术、非晶硅技术、氧化铟镓锌技术的驱动方式;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如小于10*10mm),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采用无源选址驱动方式驱动所述发光器件1012,以使所述显示面板获得较高的光透过率。
由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采用不同的发光方式进行显示,所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在尺寸上可以存在差别,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尺寸可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设计需求进行光电匹配得到,在此对其不再进行赘述。
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之间的显示亮度差异可以根据后续的软件算法进行亮度匹配;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之间的显示精度差异可以通过分辨率的匹配设计进行优化,在此对其不再进行赘述。
在图1A~图1C所示的显示面板中,均以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的发光方式与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的发光方式不同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每一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也可为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采用相同的发光方式,即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交界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相邻设置。
具体地,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中的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的第二子发光器件与所述发光器件1012中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交界处的发光器件1012e的颜色相同,即若所述第二子发光器件为绿色发光器件,则所述发光器件1012e也为绿色发光器件。
请继续参阅图3A~图3F,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可以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部,也可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位置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设计,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在俯视视角下,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形状包括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具体形状也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设计,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此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可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多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相邻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具体分布方式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计,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图3A~图3F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形状、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形状、位置等均为示例性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4,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图;如图5A~图5D所示,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形成第一基板102,所述第一基板102包括第一部分102a和邻近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第二部分102b,所述第一部分102a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021,所述第二部分102b包括第二驱动电路1023,如图5A所示;
S20:在所述第一部分102a上形成发光器件1012;其中,所述发光器件1012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的电极1012a,如图5B所示;
S30:利用沉积工艺形成电连接线1022,所述电连接线1022电性连接所述电极1012a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如图5C所示;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02的第一部分102a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100a,所述第一基板102的第二部分100b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第二显示区100b,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103,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的发光方式不同,每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1011和与所述透光区1011相邻设置的所述发光器件1012,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3被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023驱动。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1012包括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件1012为微型发光二极管;在所述步骤S20中,通过电磁力,静电力,范德华力等巨量转移方式将生长基板或中间基板上的所述发光器件1012转移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上。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微米;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厚度等于3微米。
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面积小于或等于30*3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面积小于或等于10*10mm,以便在所述第一部分102a采用巨量转移的方式制备所述发光器件1012时,在所述第一部分102a具有较好的转印良率,并实现成本的控制。此外,所述第一部分102a所需制备的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数目也会对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良率及产品成本造成影响,在所述第一部分102a所需制备的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数目较少,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部分102采用巨量转移的方式制备所述发光器件1012时的良率也较高,对成本的控制也较有利。所述第一部分102a所需制备的所述发光器件1012的数目由设计需求确定,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对其不进行赘述。
所述电连接线1022通过沉积工艺形成,所述沉积工艺包括电镀、化学镀、印镀、蒸渡、溅镀等方式。具体地,在步骤S30中,在所述发光器件101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2的一侧形成整面的电连接线层,然后采用黄光制程制得所述电连接线1022。或在步骤S30中,提供一金属掩膜板,利用所述金属掩膜板在所述发光器件1012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表面形成所述电连接线1022。
此外,所述电连接线1022还可采用光阻剥离的方式形成;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30中,在所述发光器件1012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2的一侧形成整面的光阻层,然后对所述光阻层进行图形化,再利用沉积工艺制得所述电连接线1022,最后去除剩余的所述光阻层。
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材料可以与第二驱动电路1023中的导电层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制备材料包括Ti(钛)、Al(铝)、Mo(钼)、ITO(氧化铟锡)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所述电连接线1022采用沉积工艺形成,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厚度可以保持在纳米级厚度;具体地,所述电连接线1022的截面尺寸为大于或等于10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0纳米。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23为液晶显示单元时,所述第一基板102与所述第二基板104对组成盒后的盒间距为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微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102与所述第二基板104对组成盒后的盒间距等于3微米,以降低对所述显示面板透光率的影响。
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1023为液晶显示单元,则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提供第二基板104,将所述第二基板104与所述第一基板102对组成盒,并在所述第一基板102和所述第二基板104之间注入液晶分子106;其中,所述第二基板104的对应所述第二部分102b的部分包括彩膜单元1041;所述液晶分子106位于框胶107界定的区域内;
S50:在所述第一基板102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04的一侧制备第一偏光片1051,在所述第二基板104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2的一侧形成第二偏光片1052;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1051在对应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部分设置有过孔;
S60:在所述第一偏光片1051远离所述第二基板104的一侧制备背光模组108;其中,所述背光模组108在对应所述第一部分102a的部分设置有过孔,如图5D所示。
现有制程中一般会在一块大板上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基板102,但在所述发光器件1012为微型二极管时,在所述大板上采用巨量转移技术形成所述发光器件1012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可先在所述大板对应所述第一基板102的区域内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023,然后再按设计规格在所述大板上切割出所需的所述第一基板102;之后采用巨量转移技术在所述第一基板102的所述第一部分102a处形成所述发光器件1012;再采用沉积工艺形成所述电连接线1022;最后,将按设计规格切割得到的所述第二基板104通过芯片级的对组成盒技术与所述第一基板102对组成盒,以降低制程难度,保证产品良率。
请参阅图6,其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面板或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显示面板;以及传感器601,所述传感器601正对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
所述传感器601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摄像头、结构光传感器、飞行时间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
在任意时刻,所述传感器601可以通过所述透光区1011采集信号,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屏下摄像头、屏下面部识别、屏下距离感知等各种屏下传感方案;而所述发光器件1012可保证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正常显示,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实现了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在空间上的重合,实现了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此外,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中的部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或多个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可以兼做补光灯或指示灯等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以内置式或外挂式的方式与所述显示面板结合,以使所述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00a,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101,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101包括透光区1011和与所述透光区1011相邻设置的发光器件1012;第一基板102,所述第一基板10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内的第一部分102a,所述第一部分102a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0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之上的电连接线1022;其中,所述发光器件1012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102a,所述发光器件1012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的电极1022a,所述电极1022a通过所述电连接线1022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021电性连接,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实现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在空间上的重合,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采用所述的显示面板制得的显示装置,亦可实现屏下传感技术与光学显示在空间上的重合,降低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与所述透光区相邻设置的发光器件;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驱动电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之上的电连接线;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发光器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电极,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自发光显示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主体,所述电极自所述主体延伸而出,所述电连接线沿所述主体的表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自所述主体延伸而出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连接线包括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第一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线沿所述主体的表面延伸;所述第二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线沿所述主体的表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线的制备材料包括Ti、Al、Mo、ITO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线的截面尺寸为大于或等于10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设置的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发光方式与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为液晶显示像素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线的材料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中的导电层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像素电极,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对应所述第二部分的部分包括彩膜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的对应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设置有过孔;
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背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的对应所述第一部分的部分设置有过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俯视视角下,所述发光器件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透光区的面积。
17.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形成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邻近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驱动电路;
S20: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形成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电极;
S30:利用沉积工艺形成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部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发光方式不同,每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与所述透光区相邻设置的所述发光器件,多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被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显示区。
CN202010566417.XA 2020-06-19 2020-06-1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653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6417.XA CN111653585A (zh) 2020-06-19 2020-06-1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CT/CN2020/103180 WO2021253560A1 (zh) 2020-06-19 2020-07-21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6/975,710 US20230099190A1 (en) 2020-06-19 2020-07-21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6417.XA CN111653585A (zh) 2020-06-19 2020-06-1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3585A true CN111653585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6417.XA Pending CN111653585A (zh) 2020-06-19 2020-06-19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9190A1 (zh)
CN (1) CN111653585A (zh)
WO (1) WO202125356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5927A (zh) * 2021-05-31 2021-09-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头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区域的制备方法
CN113777823A (zh) * 2020-12-31 2021-12-10 江苏新云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用的背光光源及其加工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0033U (zh) * 2018-05-31 2018-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300951A (zh) * 2018-09-30 2019-0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275340A (zh) * 2019-06-10 2019-09-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屏下辨识方案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10568649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794604A (zh) * 2019-11-29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1243534A (zh) * 2020-03-04 2020-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1596484A (zh) * 2020-06-01 2020-08-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1596485A (zh) * 2020-06-08 2020-08-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1004A1 (en) * 2007-12-03 2009-06-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80079081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8196149A1 (zh) * 2017-04-25 2018-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cd显示屏、电子设备及lc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JP2020148942A (ja) * 2019-03-14 2020-09-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20210115116A (ko) * 2020-03-11 2021-09-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0033U (zh) * 2018-05-31 2018-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300951A (zh) * 2018-09-30 2019-02-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275340A (zh) * 2019-06-10 2019-09-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屏下辨识方案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10568649A (zh) * 2019-09-10 2019-12-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794604A (zh) * 2019-11-29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1243534A (zh) * 2020-03-04 2020-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1596484A (zh) * 2020-06-01 2020-08-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1596485A (zh) * 2020-06-08 2020-08-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7823A (zh) * 2020-12-31 2021-12-10 江苏新云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用的背光光源及其加工工艺
CN113345927A (zh) * 2021-05-31 2021-09-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头显示面板及透明显示区域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99190A1 (en) 2023-03-30
WO2021253560A1 (zh)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327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0199572B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84524C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37620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20057106A1 (en)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730609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US9368856B2 (en) Window assembly for display device with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8025926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97729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5358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96362A1 (zh) 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TW202135352A (zh) 透明顯示裝置
US20190025968A1 (en) Touch panel,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KR102619978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20150066852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US20220123171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29416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328724A1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and til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device
CN11442087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047856B1 (ko) 배면발광형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310183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332253C (zh)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结构与制造方法
US20240177634A1 (en) Display Backpl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209965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US20240105897A1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il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