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2987B -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2987B
CN111652987B CN202010537604.5A CN202010537604A CN111652987B CN 111652987 B CN111652987 B CN 111652987B CN 202010537604 A CN202010537604 A CN 202010537604A CN 111652987 B CN111652987 B CN 111652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formation
real scene
scene image
touri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76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2987A (zh
Inventor
孙红亮
王子彬
李炳泽
武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g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ng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ng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ngt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76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2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2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2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2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2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存在多个目标游客的人体图像;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分析获取到的现实场景图像中的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人体图像,确定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并根据上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在现实场景图像中合适位置添加目标虚拟对象,并生成AR合影图像,这里,根据目标游客的拍照位姿,部署合影中虚拟对象的位姿,从而提高合影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通过将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触觉等)通过模拟仿真后,叠加到真实世界中,从而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在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呈现。近年来,AR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使得AR设备在生活、工作、娱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AR设备呈现的增强现实场景的效果的优化,愈发重要。
当游客在动物园游玩时,若游客想和动物园中的动物合影,由于动物活动的随意性,可能无法拍摄出自己满意的合影照片。如何基于AR技术提高相关拍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R场景图像生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存在多个目标游客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分析获取到的现实场景图像中的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人体图像,确定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并根据上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在现实场景图像中合适位置添加目标虚拟对象,并生成AR合影图像,这里,根据目标游客的拍照位姿,部署合影中虚拟对象的位姿,从而提高合影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各个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
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整体造型信息,将所述整体造型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
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将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和所述现实场景图像,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
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插入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插入位置,所述插入位置位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的两个符合预设条件的目标游客之间;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
这里,根据目标游客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虚拟对象在现实场景图像中的插入位置信息,将虚拟对象部署在该现实场景图像的合适位置,从而提高合影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相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姿态相互配合。
这里,根据目标游客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虚拟对象在现实场景图像中的插入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将虚拟对象部署在该现实场景图像的合适位置,同时能够根据目标游客的动作,做出配合的相应动作,从而自动完成摆拍,提高合影效果。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
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合影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各个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整体造型信息,将所述整体造型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将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影图像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影图像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插入位置,所述插入位置位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的两个符合预设条件的目标游客之间;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影图像生成模块,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相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姿态相互配合。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步骤。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AR合影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AR合影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AR合影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AR合影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描述一种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经研究发现,当游客在动物园游玩时,若游客想和动物园中的动物合影,由于动物活动的随意性,可能无法拍摄出自己满意的合影照片。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分析获取到的现实场景图像中的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人体图像,确定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并根据上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在现实场景图像中合适位置添加目标虚拟对象,并生成AR合影图像,这里,根据目标游客的拍照位姿,部署合影中虚拟对象的位姿,从而提高合影效果。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公开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公开过程中对本公开做出的贡献。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游览路线生成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比如可以是与AR设备连接的服务器,AR设备比如可以包括AR眼镜、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式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AR设备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连接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AR合影图片生成的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实施例一
下面以指向主体为服务器为例,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进行介绍。参见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S101~S103,具体的:
S101、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
其中,上述现实场景图像中存在多个目标游客的人体图像。
其中,增强现实AR设备可以为AR智能眼镜、AR手机,也可以为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任意电子设备;目标游乐场所为用户当前游玩的游乐场所。
这里,现实场景图像可以为用户在游乐场所出入口的拍摄的场景照片,也可以为用户在游玩过程中拍摄的该游乐场所中任一游乐项目的场景照片。
在具体实施中,游客在进入游乐场所前,可以在入口处领取AR设备(比如:AR智能眼镜),用户在游玩过程中可以使用AR设备拍摄所在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并通过分析部署该现实场景图像中虚拟对象的位姿。这里AR设备可以自己完成为部署该现实场景图像中虚拟对象的位姿的过程,也可以将拍摄的现实场景图像发送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部署该现实场景图像中虚拟对象的位姿。
另外,游客在进入游乐场所前,也可以在入口处使用用户的终端设备进行扫描下载使用AR设备的小程序,用户在游玩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己的终端设备拍摄所在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通过安装的小程序,将拍摄的现实场景图像发送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部署该现实场景图像中虚拟对象的位姿。
S102、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其中,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可以包括多个目标游客中每个目标游客的位置信息和肢体姿态信息;这里,肢体姿态可以包括手势动作、肢体动作等,可以为比心、比耶、弯腰等。
在具体实施中,当用户使用AR设备拍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之后,可以通过对现实场景图像进行人脸图像检测,确定现实场景图像中存在的目标游客的数量;比如,当检测到有两张人脸图像时,则表示该现实场景图像中存在两个目标游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确定多个目标游客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具体描述如下: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各个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具体的,当检测到现实场景图像中包含多张人脸图像时,则提取每张人脸图像对应的人体图像,并确定多个人体图像之间的距离,将上述距离作为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多个目标游客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具体描述如下: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整体造型信息,将所述整体造型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其中,肢体姿态信息用来指示游客的当前姿势,可以为半蹲、伸手比耶等;整体造型信息为多个目标游客构成的拍照造型,可以为排成心形、排成圆形,排成数字形状等。
这里,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每个动作属性特征对应的肢体姿态;数据库中还预先存储有每种整体造型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
具体的,当检测到现实场景图像中包含多张人脸图像时,则提取每张人脸图像对应的人体图像,并提取上述人体图像中每张人体图像的动作属性特征,确定每张人体图像的肢体姿态,从而确定每个目标游客的肢体姿态信息,根据每个目标游客的肢体姿态信息,查询数据库,获取对应的整体造型信息,并将上述整体造型信息作为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多个目标游客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具体描述如下: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将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其中,配合姿态信息用来表示目标游客之间的动作配合,可以为两个游客之间配合比心、千手观音等。
这里,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每个动作属性特征对应的肢体姿态。
具体的,当检测到现实场景图像中包含多张人脸图像时,则提取每张人脸图像对应的人体图像,并提取上述人体图像中每张人体图像的动作属性特征,确定每张人体图像的肢体姿态,从而确定每个目标游客的肢体姿态信息,根据多个目标游客中两个相邻游客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多个目标游客的配合姿态信息,并将上述配合姿态信息作为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S103、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
其中,虚拟对象为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生成的虚拟形象,可以为动物、植物、建筑、卡通人物等。这里,目标虚拟对象为与用户合影的虚拟形象。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
其中,第二相对位姿信息用来指示虚拟对象在现实场景图像中的位置,可以包括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这里,配合姿态可以为趴着、站立、半蹲、比耶、比心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插入位置信息时,则可以根据第一相对位姿信息中各个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虚拟对象的插入位置信息,具体描述如下:根据上述确定的各个相邻的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插入位置,所述插入位置位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的两个符合预设条件的目标游客之间。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
示例性地,当现实场景图像中有两个相距2米的游客a和游客b,则根据游客a与游客b之间的距离,在两者相距1米的位置插入虚拟对象:北极熊,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AR设备拍摄游客a、北极熊和游客b的合照,具体合影展示界面如图2所示,以用户的AR设备为手机为例。
示例性地,当现实场景图像中有三个游客(游客c、游客d、游客e),且游客c、游客d、游客e从左到右一字排开,游客c与游客d之间的距离为2米,游客d与游客e之间的距离为1米,根据预设条件(预设条件为当两个目标游客之间距离大于1.5米时,则在两个目标游客之间插入虚拟对象),在游客c与游客d之间插入虚拟对象“北极熊”,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AR设备拍摄游客c、北极熊、游客d和游客e的合照,具体合影展示界面如图3所示,以用户的AR设备为手机为例。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时,则可以根据第一相对位姿信息中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整体造型信息和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确定目标虚拟对象的插入位置和姿态,具体描述如下: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中的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整体造型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相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相对位置信息;根据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相互配合姿态信息。
示例性地,若确定现实场景图像中有5个目标游客,且通过上述分析确定5个目标游客的整体造型为心形,但是由于人数限制,心形有一个空位,则将虚拟对象“北极熊”插入到心形的空缺位置,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AR设备拍摄游客和北极熊的合照,具体合影展示界面如图4所示,以用户的AR设备为手机为例。
示例性地,若确定现实场景图像中有3个目标游客,且通过上述分析确定3个目标游客的整体造型为两两摆臂比心的造型,但是由于人数限制,会导致一个目标游客(游客f)没有配对对象,则将虚拟对象“大象”插入到与游客f配对的位置,并且“大象”甩动自己的鼻子与游客f构成心形,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AR设备拍摄游客和大象的合照,具体合影展示界面如图5所示,以用户的AR设备为手机为例。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分析获取到的现实场景图像中的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人体图像,确定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并根据上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在现实场景图像中合适位置添加目标虚拟对象,并生成AR合影图像,这里,根据目标游客的拍照位姿,部署合影中虚拟对象的位姿,从而提高合影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对应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实施例上述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参照图6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1、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602和合影图像生成模块603;其中,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
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合影图像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各个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对应的整体造型信息,将所述整体造型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602,还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将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影图像生成模块6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影图像生成模块6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插入位置,所述插入位置位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的两个符合预设条件的目标游客之间;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影图像生成模块603,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相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姿态相互配合。
关于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处理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详述。
对应于图1中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700,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700结构示意图,包括: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总线703。其中,存储器70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包括内存7021和外部存储器7022;这里的内存70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70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70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701通过内存7021与外部存储器7022进行数据交换,当电子设备700运行时,处理器701与存储器702之间通过总线703通信,使得处理器701执行以下指令:
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存在多个目标游客的人体图像;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一相对位姿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
其中,处理器701的具体处理流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步骤。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的任意一种方法。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Kit,SDK)等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存在多个目标游客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各个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
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
将所述距离和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作为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
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插入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的插入位置,所述插入位置位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的两个符合预设条件的目标游客之间;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与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至少一个目标游客之间的第二相对位姿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相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相对位置信息和配合姿态信息,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游客的姿态相互配合。
5.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增强现实AR设备拍摄的目标游乐场所的现实场景图像;
第一相对位姿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确定各个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距离;基于所述现实场景图像,识别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基于多个目标游客分别对应的肢体姿态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目标游客中相邻目标游客之间的配合姿态信息;将所述距离和所述配合姿态信息作为第一相对位姿信息;
合影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姿信息,将目标虚拟对象添加到所述现实场景图像中,生成AR合影图像。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37604.5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652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7604.5A CN111652987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7604.5A CN111652987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2987A CN111652987A (zh) 2020-09-11
CN111652987B true CN111652987B (zh) 2023-11-07

Family

ID=7234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7604.5A Active CN111652987B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2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7226B (zh) * 2020-09-15 2022-09-16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0349A (zh) * 2020-09-23 2020-12-29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70764B (zh) * 2020-09-30 2022-07-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合影的虚拟人姿态生成方法
CN112598803A (zh) * 2020-12-15 2021-04-02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ar合影方法
CN112906467A (zh) * 2021-01-15 2021-06-04 深圳市慧鲤科技有限公司 合影图像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27260B (zh) * 2021-02-26 2024-04-16 商汤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位姿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3690A (zh) * 2015-05-27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00325A1 (zh) * 2017-06-29 2019-01-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机航拍的增强现实方法、处理器及无人机
CN110716645A (zh) * 2019-10-15 2020-01-21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数据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4962A (zh) * 2019-10-18 2020-02-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43101A (zh) * 2019-12-31 2020-06-05 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增加用户ar环境沉浸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9221A1 (en) * 2012-02-08 2013-08-15 Intel Corporation Augmented reality creation using a real scene
CN107390875B (zh) * 2017-07-28 2020-01-31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3690A (zh) * 2015-05-27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00325A1 (zh) * 2017-06-29 2019-01-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机航拍的增强现实方法、处理器及无人机
CN110716645A (zh) * 2019-10-15 2020-01-21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数据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4962A (zh) * 2019-10-18 2020-02-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43101A (zh) * 2019-12-31 2020-06-05 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增加用户ar环境沉浸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2987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2987B (zh) 一种ar合影图像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38793B (zh) 飞行器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40202B (zh) 一种ar场景特效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80759B (zh) 一种分镜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CN111694430A (zh) 一种ar场景画面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44202A (zh) 加载虚拟游戏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198959A (zh) 虚拟现实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61939A (zh) 一种照片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09242940B (zh) 三维动态图像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640200B (zh) 一种ar场景特效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08977B (zh) 视频处理方法、视频处理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696215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78327A (zh) 基于ar的游戏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11643900A (zh) 一种展示画面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19388A (zh) 深度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1057A (zh)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4431A (zh) 一种人物形象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3345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25208A (zh) 应用于游戏领域的增强现实实现方法
CN111639613B (zh) 一种增强现实ar特效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69414B (zh) 虚拟飞行器的飞行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0349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7665A (zh) 增强现实场景下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40235A (zh) 一种排队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667590A (zh) 一种互动合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