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9611A -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9611A
CN111649611A CN202010542531.9A CN202010542531A CN111649611A CN 111649611 A CN111649611 A CN 111649611A CN 202010542531 A CN202010542531 A CN 202010542531A CN 111649611 A CN111649611 A CN 111649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energy
air
electric he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25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9611B (zh
Inventor
肖刚
向铎
倪明江
岑可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gqi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0105425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9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9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9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9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9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03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thermochemical rea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7/00Storage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the energy is stored as heat in masses for subsequent release
    • F24H7/002Storage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the energy is stored as heat in masses for subsequent release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热化学储热装置,内部设有电加热器,能够存储电加热器产生的热能;电加热控制器,与电加热器电连接,电加热控制器能够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利用由过剩能源转化的电能,为电加热器供能。该系统可以将过剩能源在例如白天或者高峰时段产生的废弃电力转化为热化学储热装置的化学能予以储存并根据需要合理取用,避免实时平衡、即发即用带来的能源浪费。热化学储热装置利用化学反应存储热量,反应温度通常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其供热输出也相对稳定,从而可以兼顾供热的稳定性。综上所述,该能源消纳系统能够兼顾供热的稳定性和过剩能源时变性,提高对于过剩能源发电量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源消纳系统及 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 提升,但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为减轻传统能源造成的环 境压力,近年来我国的用电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随着风电、光伏等对电力系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出现了因风电和光 伏电力发电量过剩造成的消纳困难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能源消纳 系统的调峰能力不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对气候依赖性较强,气候适宜时 产电量远大于气候不适宜时的产电量,不稳定性强,若以产电量较低时作 为产电量标准,则存在过多过剩电量,因此气候的时变性(随时间变化的 特性)至少部分地导致了风电、光伏发电量的消纳困难。
现阶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还受到储电装备技术的制约,通常只能满 足负荷实时平衡、即发即用,因此风电、光伏的利用率整体较低。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储热供暖技术中,燃煤供暖是最常见的供暖形式, 却是造成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其储热装置多采用集 热水箱,其储热温度较低、热容受限于水的比热容,输出热能形式单一, 且装置体积占地面积较大。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源消纳系统,能够适配于过剩能源的时变性, 提高对于过剩能源发电量的利用率,并且产生相对稳定的热能输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消 纳系统,能够兼顾供热的稳定性和过剩能源的时变性,提高对于过剩 能源发电量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能源消纳系统,包括:热化学储热装置,内部设有 电加热器,能够存储电加热器产生的热能;电加热控制器,与电加热 器电连接,电加热控制器能够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利用由过剩能源 转化的电能,为电加热器供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加热控制器与设置于热化学储热 装置内部的电加热器电连接,且电加热控制器能够在第一规定时间段 内,利用由过剩能源转化的电能,为电加热器供能,即该能源消纳系 统可以将过剩能源在例如白天或者高峰时段产生的废弃电力转化为热 化学储热装置的化学能予以储存,由热化学储热装置存储的能量可以 根据需要合理取用,避免实时平衡、即发即用带来的能源浪费。另外, 热化学储热装置利用化学反应存储热量,热化学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 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其供热输出也相对稳定,从而可以兼顾供热的稳 定性。综上所述,该能源消纳系统能够兼顾供热的稳定性和过剩能源 的时变性,提高对于过剩能源发电量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电加热控制器能够在第 二规定时间段内,利用市电为电加热器供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加热控制器能够在第二规定时间 段内,利用市电为电加热器供能,例如可以在电网整体负载减少时利 用谷电为电加热器供能,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发电量,特别 是谷电的利用率。另外,利用市电为电加热器供能还可以与弃风、弃 光的利用时间协调,弥补风电、光伏发电量不足时,供热的稳定性问 题,增强了电力的消纳能力。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热化学储热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罐体,至少一个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罐体内壁;第一进 气口,设置于第一罐体顶部;第一出气口,设置于第一罐体底部;多 个第一储热单元,分布在第一罐体内部,第一储热单元由热化学储热 介质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热气体密度小于常温气体,电加热 器设置于第一罐体内壁,因而电加热器向第一罐体内部放热,受浮力 影响被加热的气体易向上流动,热气体由上自下逐渐均匀充满第一罐 体后,由于第一进气口设置在罐体顶部,第一出气口设置于第一罐体 底部,被加热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排出,因此被加热的气体充分与第 一储热单元接触。由于第一储热单元由热化学储热介质构成,因此第 一储热单元吸收热气体携带的热量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 自身。而且,一个以上的第一罐体并联的结构,相较于仅有一个第一 罐体,能够提升热化学储热装置的容量。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经由第一进气口流入第 一罐体的介质为空气,热化学储热介质为金属氧化物。
采用金属氧化物作为热化学储热介质,空气既作为储/放热过程的 反应物,又是传热介质,与其他储热系统相比,更为安全可控,减少 了与储热系统换热产生的热量损失,具有更高的储热效率,并且金属 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有着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多次循环后仍能保持较 好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和结构稳定性,在初始投入使用后能够保持长时 间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能源消纳系统还包括: 温度稳定装置,连接于热化学储热装置的出口,温度稳定装置内设置 有辅助电加热器,辅助电加热器与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温度稳定装置连接于热化学储热装 置的出口,且设置于温度稳定装置内的辅助电加热器与电加热控制器 电连接,因此辅助电加热器与热化学储热装置共用电加热控制器,电 加热控制器能够统一调配热化学储热装置和温度稳定装置的输出,使 得出口的空气温度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温度稳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罐体,辅助电加热器设置于第二罐体的内壁;第二进气口,设置 于第二罐体顶部;第二出气口,设置于第二罐状底部;多个第二储热 单元,分布在第二罐体内部,第二储热单元由显热储热介质、潜热储 热介质、热化学储热介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进气口设置在稳定温度装置的 第二罐体顶部,第二出气口设置于第二罐体底部,又因为温度稳定装 置连接于热化学储热装置的出口,因此经由第一罐体的第一出气口流 入第二进气口的热空气由上自下逐渐均匀充满第二罐体后,热空气充 分与第二储热单元接触。显热储热介质作为第二储热单元的本体材料, 控温性能好,显热储能是靠储热介质的温度升高储存热量,温度降低 释放能量,从而方便通过调节显热储热介质的温度控制流出稳定温度 装置的热空气的温度。潜热储热介质作为第二储热单元的本体材料, 潜热储能利用潜热储热介质在相变时吸热或释热来储能或释能。热化 学储热介质作为第二储热单元的本体材料,第二储热单元吸收热气体 携带的热量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自身。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第一引风机, 用于接收来自温度稳定装置的第一温度的空气,并向其中掺入比第一 温度低的空气,形成第二温度的空气;负载,由第二温度的空气供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引风机接收来自温度稳定装置 的第一温度的空气并向处于温度稳定装置下游的能源消纳系统掺入比 第一温度低的空气,形成第二温度的空气,又因为负载由第二温度的 空气供能,因此通过控制第一引风机的进风量,调节进入管路的第二 温度的空气与管路中的第一温度的空气的混合比例,进而调节供能温度,混合空气在管路内经过充分换热后达到设定温度用以对负载供能。 通过以上方式,高温空气可根据需求不同梯级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能源消纳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规定 时间段内,利用由过剩能源转化的电能,为电加热器供能;利用热化 学储热装置,存储电加热器产生的热能。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第 二规定时间段内,利用市电为电加热器供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能源消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能源消纳系统的热化学储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能源消纳系统的第一储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能源消纳系统的第一储热单元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二引风机;2-第一调节阀;3-热化学储热装置;31-第一罐体; 32-第一进气口;33-第一出气口;4-电加热控制器;5-电加热器;6-第 一储热单元;61-热化学储热介质;7-第二调节阀;8-第三调节阀;9- 第四调节阀;10-气-水换热器;11-发电机;12-用电设备;13-第一引风 机;14-空气加热装置;15-软化水装置;16-水箱;17-补水泵;18-循环 水泵;19-用户供暖设施;20-辅助电加热器;21-温度稳定装置;211- 第二罐体;212-第二进气口;213-第二出气口;22-第二储热单元;221- 显热储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专利申请作进一步的说明,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专利申请,但并不作 为对本发明专利申请限制的依据。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消纳系统,包括内部设有电 加热器5并且能够存储电加热器5产生的热能的热化学储热装置3;与 电加热器5电连接的电加热控制器4,能够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利用 由过剩能源转化的电能,为电加热器5供能。
其中,第一规定时间段为过剩能源在例如白天或者高峰时段产生 废弃电力的时间段。
其中,过剩能源为能源供给大于用户对能源需求,产生的未被利 用的能源。能源消纳系统可以将过剩能源在例如白天或者高峰时段产 生的废弃电力转化为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化学能予以储存,由热化学 储热装置3存储的能量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取用,避免实时平衡、即发 即用带来的能源浪费。另外,热化学储热装置3利用化学反应存储热 量,热化学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其供热输出也相 对稳定,从而可以兼顾供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该能源消纳系统能够兼顾供热的稳定性和过剩能源时 变性,提高对于过剩能源发电量的利用率。
本发明中,以过剩能源为弃风、弃光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电加热控制器4能够在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利用市电 为电加热器5供能。
其中,第二规定时间段为电网整体负载减少的时间段。电加热控 制器4能够在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利用市电为电加热器5供能,例如 可以在电网整体负载减少时利用谷电为电加热器5供能,提高资源配 置的合理性,提高发电量,特别是谷电的利用率。另外,利用市电为 电加热器5供能还可以与弃风、弃光的利用时间协调,弥补风电、光 伏发电量不足时,供热的稳定性问题,增强了电力的消纳能力。
进一步地,热化学储热装置3还包括:内壁设置有电加热器5的 第一罐体31,设置于第一罐体31顶部的第一进气口32,设置于第一 罐体31底部的第一出气口33,分布在第一罐体31内部且由热化学储 热介质61构成的多个第一储热单元6。
其中,优选地,经由第一进气口32流入第一罐体31的介质为空 气,热化学储热介质61为金属氧化物。
由于热空气密度小于常温空气,电加热器5设置于第一罐体31内 壁,因而电加热器5向第一罐体31内部放热,受浮力影响被加热的空 气易向上流动,热空气由上自下逐渐均匀充满第一罐体31后,由于第 一进气口32设置在罐体顶部,第一出气口33设置于第一罐体31底部, 被加热的空气从第一出气口33排出,因此被加热的空气充分与第一储 热单元6接触。
当第一罐体31为多个并联时,相较于仅有一个第一罐体31的情 况,提升了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容量。
由于第一储热单元6由热化学储热介质61构成,因此第一储热单 元6吸收热空气携带的热量并能够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自身。
采用金属氧化物作为热化学储热介质61,空气既作为储/放热过程 的反应物,又是传热介质,与其他储热系统相比,更为安全可控,减 少了与储热系统换热产生的热量损失,具有更高的储热效率,并且金 属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有着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多次循环后仍能保持 较好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和结构稳定性,在初始投入使用后能够保持长 时间稳定运行。
其中,热化学储热介质61为铜氧化物、钴氧化物、锰氧化物、钡 氧化物、铁氧化物、钙钛矿结构金属氧化物中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 合。
进一步地,能源消纳系统还包括:连接于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出 口的温度稳定装置21,其内设置有与电加热控制器4电连接的辅助电 加热器20。
辅助电加热器20与热化学储热装置3共用电加热控制器4,电加 热控制器4能够统一调配热化学储热装置3和温度稳定装置21的输出, 使得温度稳定装置21的出口的空气温度更加稳定。
其中,温度稳定装置21还包括:内壁设置有辅助电加热器20的 第二罐体211,设置于第二罐体211顶部的第二进气口212,设置于第 二罐体211底部的第二出气口213,分布在第二罐体211内部且由显热 储热介质221构成的多个第二储热单元22。
经由第一罐体31底部的第一出气口33流入第二罐体211顶部的 第二进气口212的热空气由上自下逐渐均匀充满第二罐体211后,热 空气充分与第二储热单元22接触。
第二储热单元22由显热储热介质221、潜热储热介质、热化学储 热介质61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其中,显热储热介质221为由堇青石 或莫来石制成的多孔陶瓷。当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热化学储热装置3进 入稳定温度装置21后,空气温度超过阈值时,稳定温度装置21吸热, 空气温度低于时阈值时,稳定温度装置21放热,使经过吸热稳定温度 装置21的第二出气口213的空气温度保持在一定阈值范围内。使得温 度稳定装置21的第二出气口213的空气温度更加稳定,使该能源消纳 系统的热利用更加稳定。
显热储热介质221作为第二储热单元22的本体材料,控温性能好, 显热储能是靠储热介质的温度升高储存热量,温度降低释放能量,从 而方便通过调节显热储热介质221的温度控制流出稳定温度装置的热 空气的温度。
潜热储热介质作为第二储热单元22的本体材料,控温性能好。潜 热储能利用材料在相变时吸热或释热来储能或释能,相较于显热储能, 潜热储能材料有两方面优点:一方面,其能量密度较高、所用装置简单、 体积小、设计灵活、使用方便且易于管理;另一方面,潜热储能材料 在相变储能过程中,材料近似恒温,便于以此来保持系统温度的稳定 性。
优选地,能源消纳系统还包括:第一引风机13和负载。
其中,第一引风机13用于接收来自温度稳定装置21的第一温度 的空气,并向其中掺入比第一温度低的空气,形成第二温度的空气。
负载由第二温度的空气供能。
通过控制第一引风机13的进风量,调节进入管路的第二温度的空 气与管路中的第一温度的空气的混合比例,进而调节供能温度,混合 空气在管路内经过充分换热后达到设定温度用以对负载供能。
通过以上方式,高温空气可根据需求不同梯级使用。
本发明中,以负载为空气加热装置14和气-水换热器10为例对本 发明进行说明。
与上述能源消纳系统对应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源消纳的运行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利用由过剩能源转化的电能,为电加热器5 供能;
利用热化学储热装置3,存储电加热器5产生的热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利用市电为电加热器5供能。
沿热化学储热装置3高度方向设有多个储热层,每个储热层均布 多个第一储热单元6,第一储热单元6的构成材料为外表面设有热化学 涂层的热化学储热介质61。
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第一罐体31采用三层保温设计,最外层和最 内层为金属层,中间层填充耐高温保温材料,第一罐体31的结构能够 保持其内部的热量集中、减少热量散失。
第一储热单元6逐层均布,第一储热单元6的本体为利用热化学 储热介质61压制成型的无序孔多孔结构,多孔结构增大了第一储热单 元6与空气的反应面积。
第一储热单元6沿垂向均布多个通孔,保证了气流通畅,可使化 学反应充分,提高了热化学储热介质61的利用率和储能效率,减少了 热能损失。
第一储热单元6制作时,能够采用特质的模具将热化学储热介质 61制成需要的形状,如蜂窝多孔结构等。
此外,第一储热单元6还可以采用海绵状结构。即通过加入发泡 剂,再将热化学储热介质61与发泡剂混合均匀,定型后再加以烧制而 成。而在众多的多孔结构中,无序孔多孔结构的制备工艺相较其他多孔 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
热化学储热介质61为吸脱附氧气反应的介质。
例如,当热化学储热介质61为铜氧化物、锰氧化物、钴氧化物、 钡氧化物、铁氧化物、钙钛矿结构金属氧化物中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 组合时,热化学储热介质61的储热、放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igure BDA0002539488040000081
Figure BDA0002539488040000082
Figure BDA0002539488040000083
Figure BDA0002539488040000084
Figure BDA0002539488040000091
Figure RE-GDA0002592264100000092
热化学储能过程可以分为3个步骤:储热过程、储存过程和热释 放过程。热化学储能具有较大的储能密度和更广的储能温度范围,且 能量损失小,可实现能量的季节性存储而不需要特殊的绝热措施。因 此,热化学储能是当前最具潜力的热能储存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选择上述一种或者多种金属氧化物作为热 化学储热介质61,并通过不同反应温度的金属氧化物的配合工作。由 于上述一种或者多种热化学反应的反应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其供 热输出也相对稳定,可以在充分利用化学能储热的同时,实现对化学 储热装置3所供应的空气的温度的精确控制。
实施方式一
一种能源消纳系统,包括:第二引风机1、热化学储热装置3和气 -水换热器10。
气-水换热器10具有气循环管路和水循环管路。
气循环管路与热化学储热装置3构成回路。水循环管路由循环水 泵18驱动,与用户供暖设施19构成回路,为水循环管路供水的支路 由依次串联的软化水装置15、水箱16、补水泵17组成。自来水经过 软化水装置15进入水箱16,在补水泵17的作用下进入气-水换热器10 与热空气换热,被加热至供暖温度后,进入用户供暖设施19供居民采 暖,冷回水经过循环水泵18与补水泵17补入的水共同进入气-水换热 器10循环使用。
其中,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第一进气口32与气-水换热器10的出 气口之间通过第一调节阀2作为三向阀与第二引风机1相连。
市电与弃风、弃光对电加热控制器4供能的利用时间协调良好时, 电加热控制器4对热化学储热装置3供能充足,热化学储热装置3保 持被加热状态,热化学储热装置3内部的多个第一储热单元6始终发 生储热反应,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储能充足。
此时,第二引风机1引入的空气进入热化学储热装置3,热化学储 热装置3内部的多个第一储热单元6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放热反应, 释放热量,所释放的热量对热化学储热装置3内空气加热,被加热的 空气携带热量从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第一出气口33流出,并将热量传 递并供给至气-水换热器10。
电加热控制器4对热化学储热装置3供能不足时,热化学储热装 置3的储能不足。
此时,第一储热单元6利用电加热控制器4对热化学储热装置3 供能相对充足时,热化学储热装置3发生储热反应生成储存化学能的 生成物。第一储热单元6将储热反应的生成物作为热化学储热装置3 被供能不足时自身发生放热反应的反应物,将其与第二引风机1引入 的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放热反应,释放热量,被加热的空气将热量传递 并供给至气-水换热器10。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固定装置来实现第一储热单元6的层状分布, 结合图1和图2,固定装置为网状托盘,其孔隙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确保气体能与下一层的第一储热单元6发生反应。
本实施方式中,热化学储热介质61为锰氧化物,锰氧化物储热时 稳定性好,反应活化能较低,储热效率高。
实施方式二
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储热单元6由热化学储热介 质61直接烧制或压制而成。
结合图2、图3和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储热单元6包括利 用基体制成的多孔结构,以及在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热化学储热介质 61。
其中,基体选用多孔陶瓷材料,该材料热稳定性高,可以提高第 一储热单元6的使用率。在基体表面涂覆涂层时,在热化学储热介质 61所制成的涂料中注入细密的空气气泡,从而使其定型后附着于基体 表面的涂层形成疏松多孔结构,进而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提高热化学 反应的效率。相比于直接用热化学储热介质61压制成型而言,可以通 过清洗涂层并重涂的方式循环使用第一储热单元6,进而降低第一储热 单元6的制作成本。
实施方式三
与实施方式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第一出 气口33与气-水换热器10的进气口之间通过第二调节阀7作为三向阀 与发电机11相连,发电机11外接用电设备12。
第二调节阀7将热化学储热装置3的第一出气口33与气-水换热器10的进气口之间的放热通道分成了主路和第一出风分路,第一出风分 路输出的空气可用于驱动发电机11进行稳定发电,越靠近热化学储热 装置3的第一出气口33的出风分路获得的空气温度越高,热损耗越小。 本实施方式增加了空气的热利用形式。
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阀7与气-水换热器10之间设有通过第三 调节阀8接入的第一引风机13和通过第四调节阀9接入的空气加热装 置14。
其中,第二调节阀7设置于第三调节阀8的上游,第三调节阀8 设置于第四调节阀9的上游。
第四调节阀9在放热通道中分出第二出风分路,第二出风分路输 出的空气用以加热与其连接的空气加热装置14。
空气加热装置14根据使用温度不同,主要为中温(200℃):烤 箱,低温(100℃以下):烘衣机、浴室热风机、空调、空气换热片。
空气加热装置14采用便于改造的生活电器,通过在该电器上直接 安装热风循环管道、过滤装置等,直接或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实现加热 功能,增加热风的利用率。
本实施方式中,气-水换热器10为管壳式换热器。
气-水换热器10采用相较于集热水箱更为先进的换热器,换热效率 高,温升快且温度稳定,用于建筑供暖和工业供热。
空气加热装置14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一方面为工厂、洗衣房提供 热风烘干,为食品厂提供热风烘烤,另一方面为家用电器提供热源。
此外,空气加热装置14不局限于供暖,在各个季节、每天的不同 时段为不同用户提供所需热能,使得该系统在非采暖季也能有较高的 使用率。
通过控制第一引风机13的进风量,进而控制通入第三调节阀8的 冷空气量,对第三调节阀8下游的放热通道的主路的空气温度进行调 节,调节进入放热通道的第二温度的空气与管路中的第一温度的空气 的混合比例,进而调节对负载的供能温度,高温空气可根据需求不同 梯级使用,不同负载获得所需不同温度梯度的空气。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 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 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 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能源消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化学储热装置,内部设有电加热器,能够存储所述电加热器产生的热能;和
电加热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控制器能够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利用由过剩能源转化的电能,为所述电加热器供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消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控制器能够在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利用市电为所述电加热器供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消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化学储热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罐体,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壁;
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顶部;
第一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底部;
多个第一储热单元,分布在所述第一罐体内部,所述第一储热单元由热化学储热介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消纳系统,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第一进气口流入所述第一罐体的介质为空气,所述热化学储热介质为金属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源消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消纳系统还包括
温度稳定装置,连接于所述热化学储热装置的出口,所述温度稳定装置内设置有辅助电加热器,所述辅助电加热器与所述电加热控制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消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稳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罐体,所述辅助电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的内壁;
第二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顶部;
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底部;和
多个第二储热单元,分布在所述第二罐体内部,所述第二储热单元由显热储热介质、潜热储热介质、热化学储热介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消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消纳系统还包括
第一引风机,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温度稳定装置的第一温度的空气,并向其中掺入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空气,形成第二温度的空气;和
负载,由所述第二温度的空气供能。
8.一种能源消纳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利用由过剩能源转化的电能,为电加热器供能;
利用热化学储热装置,存储所述电加热器产生的热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源消纳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规定时间段内,利用市电为所述电加热器供能。
CN202010542531.9A 2020-06-15 2020-06-15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ctive CN111649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2531.9A CN111649611B (zh) 2020-06-15 2020-06-15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2531.9A CN111649611B (zh) 2020-06-15 2020-06-15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9611A true CN111649611A (zh) 2020-09-11
CN111649611B CN111649611B (zh) 2021-07-23

Family

ID=7234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2531.9A Active CN111649611B (zh) 2020-06-15 2020-06-15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961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825A (zh) * 2021-02-08 2021-06-29 启东市普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储热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3582579A (zh) * 2020-12-11 2021-11-02 浙江大学 金属锰氧化物储热材料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6974A (zh) * 2020-12-11 2021-11-05 浙江大学 复合金属氧化物热化学储热材料、热化学储热模块及制备方法
CN113865401A (zh) * 2021-11-23 2021-12-31 浙江大学 储热系统及储热方法
CN114111069A (zh) * 2021-11-23 2022-03-01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化学储/放热装置及其模块化安装方法
CN114738719A (zh) * 2022-03-21 2022-07-12 浙江大学 固态热化学储能及供热、调峰、发电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8967A (zh) * 2010-05-20 2010-09-01 上海交通大学 热化学变温吸附冷热联供复合储能供能装置
CN103256848A (zh) * 2013-05-22 2013-08-2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自升温型热化学储热装置及应用
CN103256729A (zh) * 2013-05-23 2013-08-21 上海交通大学 大容量组合式太阳能热化学梯级高效储热装置及应用
CN107202511A (zh) * 2017-07-25 2017-09-26 浙江大学 火力发电系统
CN206860366U (zh) * 2017-06-16 2018-01-09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风电热储能系统
CN108548443A (zh) * 2018-03-01 2018-09-18 上海交通大学 热化学吸附储热装置
CN110749224A (zh) * 2019-11-21 2020-02-04 江苏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钙电化学储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8967A (zh) * 2010-05-20 2010-09-01 上海交通大学 热化学变温吸附冷热联供复合储能供能装置
CN103256848A (zh) * 2013-05-22 2013-08-2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自升温型热化学储热装置及应用
CN103256729A (zh) * 2013-05-23 2013-08-21 上海交通大学 大容量组合式太阳能热化学梯级高效储热装置及应用
CN206860366U (zh) * 2017-06-16 2018-01-09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风电热储能系统
CN107202511A (zh) * 2017-07-25 2017-09-26 浙江大学 火力发电系统
CN108548443A (zh) * 2018-03-01 2018-09-18 上海交通大学 热化学吸附储热装置
CN110749224A (zh) * 2019-11-21 2020-02-04 江苏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钙电化学储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2579A (zh) * 2020-12-11 2021-11-02 浙江大学 金属锰氧化物储热材料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6974A (zh) * 2020-12-11 2021-11-05 浙江大学 复合金属氧化物热化学储热材料、热化学储热模块及制备方法
CN113048825A (zh) * 2021-02-08 2021-06-29 启东市普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储热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3865401A (zh) * 2021-11-23 2021-12-31 浙江大学 储热系统及储热方法
CN114111069A (zh) * 2021-11-23 2022-03-01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化学储/放热装置及其模块化安装方法
CN114111069B (zh) * 2021-11-23 2024-04-12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热化学储/放热装置及其模块化安装方法
CN114738719A (zh) * 2022-03-21 2022-07-12 浙江大学 固态热化学储能及供热、调峰、发电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9611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9611B (zh) 能源消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5352023A (zh) 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
CN104864449A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及应用
CN112464466A (zh) 一种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装置
CN109184916A (zh) 综合能源路由器设备及能源转换的方法
CN206018790U (zh) 一种车载式移动蓄热电采暖系统
CN107726435A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供暖装置
CN203785058U (zh) 复合型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6617917U (zh) 一种低谷电蓄热锅炉
CN103438494B (zh) 太阳能、风能、空气能互补供暖系统
CN204693564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CN113623878B (zh) 基于化学蓄热的太阳能干燥、供暖和调湿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6300263U (zh) 一种硝酸盐电蓄热储能装置
CN204388200U (zh) 固体氧化物电池型家用泛能机
CN201368525Y (zh) 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
CN204554956U (zh) 一种新型节能式储能取暖器
CN205174553U (zh) 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
CN113865401A (zh) 储热系统及储热方法
CN114076415A (zh) 一种高效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6585013U (zh) 燃料电池能效优化系统
CN208536665U (zh) 一种熔盐分布式储能罐
CN113295033A (zh) 一种内置多级换热器的熔盐储热锅炉
CN108870508B (zh) 一种换热系统
CN101532697A (zh) 用于建筑物供热系统的多能源加热装置
CN206973878U (zh) 一种蓄热式电磁壁挂采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0

Address after: 310005 room 604, No. 21, Xinba, Gongs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shengqian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27 No. 38, Zhejia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Xih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