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5009B -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5009B
CN111645009B CN202010575199.6A CN202010575199A CN111645009B CN 111645009 B CN111645009 B CN 111645009B CN 202010575199 A CN202010575199 A CN 202010575199A CN 111645009 B CN111645009 B CN 111645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rifling
hole
distan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51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5009A (zh
Inventor
张波
陈维
裴佑伦
刘琴
李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ngji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51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5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5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5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5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5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2Assembly ji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包括圆筒外套本体、推杆,圆筒外套本体设有轴向贯穿的轴孔,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空心手柄,轴孔另一端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的孔壁环圆周均布设置至少三个销孔,各销孔中分别设有活动顶销,阶梯孔内的顶锥体抵紧活动顶销,顶锥体的大径一端设有与阶梯孔的小径孔滑动配合的导向轴段,阶梯孔的大径段孔口的堵头与顶锥体的小径一端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推杆间隙配合在圆筒外套本体的轴孔和空心手柄的孔中,圆筒外套本体靠近空心手柄一端的外圆周上固定限位板,限位板的圆周设有切平面,切平面中线的延长线与一个活动顶销轴心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调节环套在圆筒外套本体的外圆周上通过限位板轴向限位。

Description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膛线产品的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转膛火炮身管内膛部件的抗烧蚀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通常会使用时效钢等高强度材料制成衬套嵌在身管和转膛体内,由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三者内部的膛线共同组成转膛火炮的内膛。这三者安装完成后的膛线在圆周方向必须是平滑过渡的,即各部件的阴阳线必须相互对应才能保证转膛火炮的内弹道性能,完成导转炮弹的任务。
现有的口径35mm转膛身管,由于其转膛衬套、身管衬套内设计加工有0°缠角的膛线,且身管的起始端也加工有0°缠角的膛线,因此可以由0°缠角的膛线作为阴阳线对应的安装基准,安装时只需要以其任意阴线为基准,即可使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三者实现膛线的阴阳线相互对应。而对于膛线缠角不是0°的转膛身管,现有的装配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用于膛线缠角部位0°的转膛身管,无法使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三者的阴阳线相互对应,因此急需一种配套装置来实现非0°膛线缠角的转膛身管的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其能使转膛火炮产品在装配时实现膛线对位,提高产品的装配合格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包括圆筒外套本体、推杆,所述圆筒外套本体设有轴向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一空心手柄,轴孔另一端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的孔壁环圆周均布设置至少三个销孔,各销孔中分别设有一活动顶销,所有活动顶销位于同一条圆周线上,所述阶梯孔内间隙配合一用于抵紧活动顶销的顶锥体,所述顶锥体的大径一端设有导向轴段,该导向轴段与阶梯孔的小径孔滑动配合,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孔口设置堵头,所述堵头与顶锥体的小径一端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推杆间隙配合在圆筒外套本体的轴孔和空心手柄的孔中,一端与顶锥体接触,另一端与螺纹配合在空心手柄内的调节螺栓接触,所述圆筒外套本体靠近空心手柄一端的外圆周上固定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圆周设有一切平面,所述切平面中线的延长线与一个活动顶销轴心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一调节环套在圆筒外套本体的外圆周上通过限位板轴向限位。
所述顶锥体的小径一端设有支撑段间隙配合在堵头的中心孔内,该支撑段的直径小于顶锥体小径端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空套在支撑段上。
所述空心手柄的孔口固定安装一设有螺纹孔的限位螺母,所述调节螺栓与限位螺母螺纹配合。
所述各销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孔内设置导向螺圈,所述活动顶销间隙配合在导向螺圈内,通过中部设有的限位环轴向限位,所述限位环位于销孔的大径孔内与导向螺圈之间留有活动自由度。
所述圆筒外套本体上设有用于减轻重量的环槽。
所述空心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网纹。
一种利用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膛线导程、膛线的数量,计算缠角移动常量,采用的公式为:
F=S/n,
其中S为膛线导程,n为膛线的数量,F为常量;
(2)确定身管装配基准:
以产品身管上导气孔所对应的膛线阴线作为0°基准膛线,且以导气孔作为基准点a,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的装配端插入身管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身管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抵紧身管的膛线阴线,使导气孔与限位板的切平面为同一方向,以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一定位点b,将基准点a距身管端面的距离LA与第一定位点b距限位板的距离Lp之差作为常量移动距离Lab,确定身管的装配基准;
2-1)若常量移动距离Lab为常量F的整数倍mF,此时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在膛线的同一条阴线上,则以基准点a的轴向延长线作为装配基准,在身管的装配端作上装配基准标记,然后在身管内孔的装配段对应加工出装配对位键槽;
2-2)若常量移动距离Lab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TA,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mF,该调节距离LTA采用调节环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身管端面之间定位,使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在膛线的同一条阴线上,以基准点a的轴向延长线作为装配基准,在身管的装配端作上装配基准标记,然后在身管内孔的装配段对应加工出装配对位键槽,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F =Lab+ LTA
其中,Lab为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之间的距离,LTA 为调节距离,即调节环的轴向长度;
(3)确定身管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衬套与身管对应的装配端插入身管衬套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身管衬套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抵紧身管衬套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二定位点c,以第二定位点c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为常量移动距离L bc,确定身管衬套的装配基准;
3-1)若常量移动距离Lbc为常量F的整数倍mF,则以身管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3-2)若常量移动距离Lbc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mF,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 TB,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该调节距离LTB采用调节环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身管衬套端面之间定位,将调节后的身管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需满足以下公式:
mF= (Lp-LTA-Lhg)+(Lp-LTB)
其中,Lhg为身管的装配段的轴向长度,(Lp-LTA-Lhg)为身管的装配端面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LTB为调节距离,即身管衬套所需的调节环的轴向长度,(Lp-LTB)为身管的装配端面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
(4)确定转膛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转膛衬套与身管衬套装配端插入转膛衬套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转膛衬套的装配端接触,用活动顶销抵紧转膛衬套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三定位点d,以第三定位点d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作为常量移动距离Lcd,确定转膛衬套的装配基准;
4-1)若常量移动距离Lcd为常量F的整数倍mF,则以转膛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4-2)若常量移动距离Lcd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mF,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TC,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该调节距离LTC采用调节环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转膛衬套端面之间定位,调节后的转膛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需满足以下公式:
mF=(Lp-LTC)+(LB-(Lp-LTB))
其中,LTC为调节距离,即转膛衬套所需的调节环的轴向长度,(Lp-LTC)为转膛衬套对应身管衬套的装配端面距第三定位点d的距离,(LB-(Lp-LTB))为身管衬套对应转膛衬套的装配端面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
(5)身管通过装配对位键槽与身管衬套的装配对位凸键形成周向固定,转膛衬套通过装配对位凸键与一支撑套周向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外套本体设有轴向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一空心手柄,轴孔另一端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的孔壁均布至少三个销孔,各销孔中分别设有一活动顶销,所述阶梯孔内间隙配合一用于抵紧活动顶销的顶锥体,该顶锥体位于阶梯孔的大径段内,使顶锥体的锥面抵紧各活动顶销。顶锥体的大径一端设有导向轴段,该导向轴段与阶梯孔的小径孔滑动配合,装配时将导向轴段从阶梯孔的大径段插入小径段内,并通过小径段与大径段之间的孔肩对顶锥体大径一端形成轴向限位,在阶梯孔的大径段孔口通过堵头对顶锥体小径一端形成轴向限位。推杆间隙配合在圆筒外套本体的轴孔和空心手柄的孔中,与空心手柄内的调节螺栓接触,当拧紧调节螺栓时,推杆会在调节螺栓的作用下沿圆筒外套本体的轴孔轴向移动,从而使推杆与导向轴段接触的一端推动顶锥体向复位弹簧的方向轴向移动,压缩复位弹簧,随着顶锥体的轴向移动,使各活动顶销径向移动,从而通过活动顶销抵住膛线产品的膛线,便于在膛线产品上找到对位基准;当旋松调节螺栓时,在复位弹簧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使顶锥体推动推杆朝调节螺栓的方向轴向移动,直到顶锥体的大径一端与阶梯孔的孔肩接触,此时活动顶销松开对膛线产品的抵紧力,即可轻松将膛线产品从对位装置上取出。所述限位板的圆周设有一切平面,所述切平面中线的延长线与一个活动顶销轴心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采用该活动顶销可以使不同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基准,保证膛线产品的对位准确性。通过圆筒外套本体的外圆周上的限位板对调节环起到限位作用,使用该调节环可以调节活动顶销抵紧膛线产品的位置,且可以根据不同膛线产品的需要,使用轴向长度不同的调节环。
所述顶锥体的小径一端设有支撑段间隙配合在堵头的中心孔内,该支撑段的直径小于顶锥体小径端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空套在支撑段上,空套在支撑段上的复位弹簧可以由顶锥体和堵头形成轴向限位,且支撑段的直径小于顶锥体小径端的直径,可以起到减轻重量的作用。
所述各销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孔内设置导向螺圈,所述活动顶销间隙配合在导向螺圈内,通过中部设有的限位环轴向限位,所述限位环位于销孔的大径孔内与导向螺圈之间留有活动自由度,保证活动顶销能够在顶锥体的作用下径向移动的同时,防止各活动顶销从销孔中脱落。
本发明的利用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的对位方法,解决了不同膛线产品之间具有缠角特征的膛线对位问题,使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三者膛线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保证转膛火炮的装配精确性,从而提高转膛火炮的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圆筒外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顶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活动顶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对位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包括圆筒外套本体1、推杆2,所述圆筒外套本体1上设有用于减轻重量的环槽1-1。所述圆筒外套本体1设有轴向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一空心手柄3,所述空心手柄3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网纹,起到防滑作用,便于对位装置的使用。轴孔另一端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的孔壁环圆周均布设置至少三个销孔4,各销孔4中分别设有一活动顶销5,所有活动顶销5位于同一条圆周线上,所述阶梯孔内间隙配合一用于抵紧活动顶销5的顶锥体6,该顶锥体6位于阶梯孔的大径段内,使顶锥体6的锥面抵紧各活动顶销5,本实施例中均布设置三个销孔4,即通过三个活动顶销5既能保证稳定性,又使对位装置的装配更加简单,制作加工更简便。所述顶锥体6的大径一端设有导向轴段6-1,该导向轴段6-1与阶梯孔的小径孔滑动配合,装配时将导向轴段6-1从圆筒外套本体1的阶梯孔的大径段插入小径段内,并通过小径段与大径段之间的孔肩对顶锥体大径一端形成轴向限位,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孔口设置堵头7,通过该堵头7对顶锥体6的小径一端形成轴向限位,防止顶锥体6脱落,所述堵头7与顶锥体6的小径一端之间设置复位弹簧8。所述推杆2间隙配合在圆筒外套本体1的轴孔和空心手柄3的孔中,一端与顶锥体6大径端的导向轴段6-1接触,另一端与螺纹配合在空心手柄3内的调节螺栓9接触,所述空心手柄3的孔口固定安装一设有螺纹孔的限位螺母12,所述调节螺栓9与限位螺母12螺纹配合,则只需拧动调节螺栓9即可控制顶锥体6轴向移动,从而使各活动顶销5在顶锥体6的带动下发生径向移动。所述圆筒外套本体1靠近空心手柄3一端的外圆周上固定一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的圆周设有一切平面10-1,所述切平面10-1中线的延长线与一个活动顶销5轴心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以该活动顶销5与限位板10的切平面10-1的中线作为本对位装置的基准,使各膛线产品的装配基准保持一致,保证膛线产品的对位可靠性。一调节环11套在圆筒外套本体1的外圆周上通过限位板10轴向限位,使用该调节环11可以调节活动顶销5抵紧膛线产品的位置,且可以根据不同膛线产品的需要,使用轴向长度不同的调节环,从而便于找准各膛线产品的装配基准。
所述顶锥体6的小径一端设有支撑段6-2间隙配合在堵头7的中心孔内,该支撑段6-2的直径小于顶锥体6小径端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8空套在支撑段6-2上,空套在支撑段6-2上的复位弹簧8可以由顶锥体6和堵头7形成轴向限位,且支撑段6-2的直径小于顶锥体6小径端的直径,可以起到减轻重量的作用。所述顶锥体6、导向轴段6-1、支撑段6-2中均设置用于减轻重量的槽,以便于减轻整个对位装置的重量。
所述各销孔4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孔内设置导向螺圈13,所述活动顶销5间隙配合在导向螺圈13内,通过中部设有的限位环5-1轴向限位,所述限位环5-1位于销孔4的大径孔内与导向螺圈13之间留有活动自由度,保证活动顶销5能够在顶锥体6的作用下径向移动的同时,防止各活动顶销5从销孔4中脱落,且便于活动顶销5的装配。
使用本对位装置时,先将膛线产品套在圆筒外套本体1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轴向长度不同的调节环11,或者是不使用调节环11,拧紧调节螺栓9,推杆2就会在调节螺栓9的作用下沿圆筒外套本体1的轴孔轴向移动,从而使推杆2与导向轴段6-1接触的一端推动顶锥体6向复位弹簧8的方向轴向移动,压缩复位弹簧8,随着顶锥体6的轴向移动,使各活动顶销5径向移动,从而通过活动顶销5抵住膛线产品的膛线,便于在膛线产品上找到对位基准;找到膛线产品的对位基准后,旋松调节螺栓9,在复位弹簧8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使顶锥体6推动推杆2朝调节螺栓9的方向轴向移动,直到顶锥体6的大径一端与阶梯孔的孔肩接触,此时活动顶销5松开对膛线产品的抵紧力,即可轻松将膛线产品从对位装置上取出。
一种利用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的对位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膛线导程、膛线的数量,计算缠角移动常量,采用的公式为:
F=S/n,
其中S为膛线导程,n为膛线的数量,F为常量,将膛线在圆周上按理论值被分成n份,常量F即为在轴向上跨过一条膛线的距离,以这个距离作为膛线产品的膛线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的理论基础。
(2)确定身管装配基准:
以产品身管14上导气孔14-1所对应的膛线阴线作为0°基准膛线,且以导气孔14-1作为基准点a,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14的装配端g插入身管14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身管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5抵紧身管14的膛线阴线,使导气孔14-1与限位板10的切平面10-1为同一方向,以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一定位点b,将基准点a距身管端面的距离LA与第一定位点b距限位板10的距离Lp之差作为常量移动距离Lab,确定身管的装配基准;
2-1)若常量移动距离Lab为常量F的整数倍mF,即基准点a移动距离Lab仍然是一条阴线,则此时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在膛线的同一条阴线上,以基准点a的轴向延长线作为装配基准,在身管14的装配端作上装配基准标记,然后在身管内孔的装配段()对应加工出装配对位键槽;
2-2)若常量移动距离Lab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TA,调整第一定位点b的位置,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mF,使基准点a移动距离Lab后仍然能在阴线上,该调节距离LTA采用调节环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身管端面之间定位,使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在膛线的同一条阴线上,以基准点a的轴向延长线作为装配基准,在身管14的装配端作上装配基准标记,然后在身管内孔的装配段对应加工出装配对位键槽,所需调节环11的轴向长度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F =Lab+ LTA
其中,Lab为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之间的距离,LTA 为调节距离,即调节环的轴向长度;
(3)确定身管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衬套15与身管14对应的装配端h插入身管衬套15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身管衬套15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5抵紧身管衬套15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二定位点c,以第二定位点c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为常量移动距离L bc,确定身管衬套15的装配基准;
3-1)若常量移动距离Lbc为常量F的整数倍mF,即身管衬套15上第二定位点c位于膛线的阴线上,因此能保证装配好的身管衬套15的第二定位点c与身管的第一定位点b是相互对应的,即均与基准点a保持对应,使身管衬套15与身管14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则以身管衬套15与限位板切平面10-1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3-2)若常量移动距离Lbc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mF,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 TB,调整第二定位点c的位置,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使第二定位点c与身管14的第一定位点b相互对应,即均与基准点a保持对应,从而实现身管衬套15与身管14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该调节距离LTB采用调节环11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身管衬套15的端面之间定位,将调节后的身管衬套15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需满足以下公式:
mF=(Lp-LTA-Lhg)+(Lp-LTB)
其中,Lhg为身管的装配段的轴向长度,(Lp-LTA-Lhg)为身管的装配端面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LTB为调节距离,即身管衬套所需的调节环的轴向长度,(Lp-LTB)为身管的装配端面h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
(4)确定转膛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转膛衬套16与身管衬套15装配端e插入转膛衬套16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转膛衬套16的装配端接触,用活动顶销5抵紧转膛衬套16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三定位点d,以第三定位点d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作为常量移动距离Lcd,确定转膛衬套的装配基准;
4-1)若常量移动距离Lcd为常量F的整数倍mF,即转膛衬套16上第三定位点d位于膛线的阴线上,因此能保证装配好的转膛衬套16的第三定位点d与身管衬套15的第二定位点c是相互对应的,即均与基准点a保持对应,使转膛衬套16与身管衬套15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则以转膛衬套16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4-2)若常量移动距离Lcd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mF,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TC,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使第三定位点d与身管衬套15的第二定位点c相互对应,即均与基准点a保持对应,从而实现转膛衬套16与身管衬套15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该调节距离LTC采用调节环11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转膛衬套16的端面之间定位,调节后的转膛衬套16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需满足以下公式:
mF=(Lp-LTC)+(LB-(Lp-LTB))
其中,LTC为调节距离,即转膛衬套16所需的调节环的轴向长度,(Lp-LTC)为转膛衬套16对应身管衬套15的装配端面e距第三定位点d的距离,(LB-(Lp-LTB))为身管衬套15对应转膛衬套16的装配端面e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
(5)身管14通过装配对位键槽与身管衬套15的装配对位凸键形成周向固定,即可使身管14、身管衬套15实现膛线的阴线、阳线对位,转膛衬套通过装配对位凸键与一支撑套周向固定,再通过该支撑套与身管衬套完成装配,实现转膛衬套16与身管衬套15的膛线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
以常量F为65mm,对位装置上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距限位板的距离Lp为130mm,身管的导气孔距身管端面的距离LA为650mm,即基准点a距身管端面的距离LA为650mm,身管的装配段的轴向长度Lhg为110mm,身管衬套的轴向长度LB为130mm为例,确定身管、身管衬套、转膛衬套的装配对位基准:
1.确定身管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14的装配端插入身管14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身管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5抵紧身管14的膛线阴线,使导气孔14-1与限位板10的切平面10-1为同一方向,以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一定位点b,通过计算得到基准点a距身管端面的距离LA与第一定位点b距限位板10的距离Lp之差Lab为520mm,即Lab为常量F的8倍,为整数倍,因此,不需要通过调节环来调整第一定位点b的位置,只需以基准点a的轴向延长线作为装配基准,在身管14的装配端作上装配基准标记,然后在身管内孔的装配段对应加工出装配对位键槽;
2.确定身管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衬套15与身管14对应的装配端h插入身管衬套15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身管衬套15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5抵紧身管衬套15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二定位点c,以第二定位点c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为常量移动距离L bc,通过公式(Lp-LTA-Lhg) 可计算得到身管的装配端面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为20mm,而此时第二定位点c距限位板的距离Lp为130mm,则此时的Lbc为150mm,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因此需要增加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 TB,调整第二定位点c的位置,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该调节距离LTB采用调节环11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身管衬套15的端面之间定位,调节环的轴向长度应满足以下公式:
mF=(Lp-LTA-Lhg)+(Lp-LTB)
本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轴向长度为20mm的调节环,即LTB的轴向长度为20mm,因此(Lp-LTA-Lhg)+(Lp-LTB)=130,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然后将调节后的身管衬套15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3.确定转膛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转膛衬套16与身管衬套15对应的装配端e插入转膛衬套16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转膛衬套16的装配端接触,用活动顶销5抵紧转膛衬套16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三定位点d,以第三定位点d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作为常量移动距离Lcd,通过公式(LB-(Lp-LTB))可计算得到身管衬套15对应转膛衬套16的装配端面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为20mm,而此时第三定位点d距限位板的距离Lp为130mm,则此时的Lcd为150mm,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因此需要增加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TC,调整第三定位点d的位置,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该调节距离LTC采用调节环11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10与转膛衬套16的端面之间定位,调节环11的轴向长度应满足以下公式:
mF=(Lp-LTC)+(LB-(Lp-LTB))
本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轴向长度为20mm的调节环,即LTC的轴向长度为20mm,因此(Lp-LTC)+(LB-(Lp-LTB))=130,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然后将调节后的转膛衬套16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3.身管14通过装配对位键槽与身管衬套15的装配对位凸键形成周向固定,即可使身管14、身管衬套15实现膛线的阴线、阳线对位,转膛衬套16通过装配对位凸键与一支撑套周向固定,再通过该支撑套与身管衬套15完成装配,实现转膛衬套16与身管衬套15的膛线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
本发明利用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的对位方法,能够解决不同膛线产品之间具有缠角特征的膛线对位问题,使身管14、身管衬套15、转膛衬套16三者膛线的阴线、阳线相互对应,且mF为常量F的整数倍中m可以为任意正整数,因此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轴向长度的调节环,以使装配更加简便、快速,保证转膛火炮的装配精确性,从而提高转膛火炮的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Claims (7)

1.一种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外套本体(1)、推杆(2),所述圆筒外套本体(1)设有轴向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一空心手柄(3),轴孔另一端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段的孔壁环圆周均布设置至少三个销孔(4),各销孔(4)中分别设有一活动顶销(5),所有活动顶销(5)位于同一条圆周线上,所述阶梯孔内间隙配合一用于抵紧活动顶销(5)的顶锥体(6),所述顶锥体(6)的大径一端设有导向轴段(6-1),该导向轴段(6-1)与阶梯孔的小径孔滑动配合,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孔口设置堵头(7),所述堵头(7)与顶锥体(6)的小径一端之间设置复位弹簧(8),所述推杆(2)间隙配合在圆筒外套本体(1)的轴孔和空心手柄(3)的孔中,一端与顶锥体(6)接触,另一端与螺纹配合在空心手柄(3)内的调节螺栓(9)接触,所述圆筒外套本体(1)靠近空心手柄(3)一端的外圆周上固定一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的圆周设有一切平面(10-1),所述切平面(10-1)中线的延长线与一个活动顶销(5)轴心线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一调节环(11)套在圆筒外套本体(1)的外圆周上通过限位板(10)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锥体(6)的小径一端设有支撑段(6-2)间隙配合在堵头(7)的中心孔内,该支撑段(6-2)的直径小于顶锥体(6)小径端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8)空套在支撑段(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手柄(3)的孔口固定安装一设有螺纹孔的限位螺母(12),所述调节螺栓(9)与限位螺母(12)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销孔(4)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孔内设置导向螺圈(13),所述活动顶销(5)间隙配合在导向螺圈(13)内,通过中部设有的限位环(5-1)轴向限位,所述限位环(5-1)位于销孔(4)的大径孔内与导向螺圈(13)之间留有活动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外套本体(1)上设有用于减轻重量的环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手柄(3)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网纹。
7.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装置的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膛线导程、膛线的数量,计算缠角移动常量,采用的公式为:
F=S/n,
其中S为膛线导程,n为膛线的数量,F为常量;
(2)确定身管装配基准:
以产品身管上导气孔所对应的膛线阴线作为0°基准膛线,且以导气孔作为基准点a,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的装配端插入身管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身管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抵紧身管的膛线阴线,使导气孔与限位板的切平面为同一方向,以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一定位点b,将基准点a距身管端面的距离LA与第一定位点b距限位板的距离Lp之差作为常量移动距离Lab,确定身管的装配基准;
2-1)若常量移动距离Lab为常量F的整数倍mF,此时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在膛线的同一条阴线上,则以基准点a的轴向延长线作为装配基准,在身管的装配端作上装配基准标记,然后在身管内孔的装配段对应加工出装配对位键槽;
2-2)若常量移动距离Lab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TA,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mF,该调节距离LTA采用调节环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身管端面之间定位,使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在膛线的同一条阴线上,以基准点a的轴向延长线作为装配基准,在身管的装配端作上装配基准标记,然后在身管内孔的装配段对应加工出装配对位键槽,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mF =Lab+ LTA
其中,Lab为基准点a与第一定位点b之间的距离,LTA为调节距离,即调节环的轴向长度;
(3)确定身管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身管衬套15与身管14对应的装配端h插入身管衬套(15)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5-1)与身管衬套(15)端面接触,用缠角对位装置的活动顶销(5)抵紧身管衬套(15)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10-1)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二定位点c,以第二定位点c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为常量移动距离L bc,确定身管衬套15的装配基准;
3-1)若常量移动距离Lbc为常量F的整数倍mF,则以身管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3-2)若常量移动距离Lbc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mF,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 TB,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该调节距离LTB采用调节环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身管衬套端面之间定位,将调节后的身管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需满足以下公式:
mF= (Lp-LTA-Lhg)+(Lp-LTB)
其中,Lhg为身管14的装配段的轴向长度,(Lp-LTA-Lhg)为身管的装配端面距第一定位点b的距离,LTB为调节距离,即身管衬套(15)所需的调节环11的轴向长度,(Lp-LTB)为身管的装配端面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
(4)确定转膛衬套的装配基准:
将缠角对位装置从转膛衬套与身管衬套对应的装配端插入转膛衬套的管腔内,使缠角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转膛衬套的装配端接触,用活动顶销抵紧转膛衬套的膛线阴线,将轴心线的延长线与限位板切平面的中线延长线垂直相交的活动顶销抵紧的位置作为第三定位点d,以第三定位点d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作为常量移动距离Lcd,确定转膛衬套的装配基准;
4-1)若常量移动距离Lcd为常量F的整数倍mF,则以转膛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
4-2)若常量移动距离Lcd不是常量F的整数倍mF,则增加一段调节距离LTC,以满足常量F的整数倍,该调节距离LTC采用调节环设置在对位装置的限位板与转膛衬套端面之间定位,调节后的转膛衬套与限位板切平面中线对应的外圆作为对位基准,加工出装配对位凸键,所需调节环的轴向长度需满足以下公式:
mF=(Lp-LTC)+(LB-(Lp-LTB))
其中,LTC为调节距离,即转膛衬套所需的调节环的轴向长度,(Lp-LTC)为转膛衬套对应身管衬套的装配端面距第三定位点d的距离,(LB-(Lp-LTB))为身管衬套对应转膛衬套的装配端面距第二定位点c的距离;
(5)身管通过装配对位键槽与身管衬套的装配对位凸键形成周向固定,转膛衬套通过装配对位凸键与一支撑套周向固定。
CN202010575199.6A 2020-06-22 2020-06-22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Active CN111645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199.6A CN111645009B (zh) 2020-06-22 2020-06-22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199.6A CN111645009B (zh) 2020-06-22 2020-06-22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5009A CN111645009A (zh) 2020-09-11
CN111645009B true CN111645009B (zh) 2023-10-27

Family

ID=7234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5199.6A Active CN111645009B (zh) 2020-06-22 2020-06-22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500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9841A (en) * 1986-02-11 1989-01-24 System 3R International Ab Dowel-like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 component on a reference part
KR20120003105U (ko) * 2010-10-27 2012-05-07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홀 센터링 장치
CN104626015A (zh) * 2014-12-24 2015-05-20 佛山市宝航机械装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圆销定位装置
CN109605256A (zh) * 2019-01-16 2019-04-12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螺旋定位夹紧装置
CN111245179A (zh) * 2020-04-29 2020-06-05 广东卓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磁瓦自动装配夹具工装
CN212601525U (zh) * 2020-06-22 2021-02-26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对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9841A (en) * 1986-02-11 1989-01-24 System 3R International Ab Dowel-like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 component on a reference part
KR20120003105U (ko) * 2010-10-27 2012-05-07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홀 센터링 장치
CN104626015A (zh) * 2014-12-24 2015-05-20 佛山市宝航机械装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圆销定位装置
CN109605256A (zh) * 2019-01-16 2019-04-12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螺旋定位夹紧装置
CN111245179A (zh) * 2020-04-29 2020-06-05 广东卓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磁瓦自动装配夹具工装
CN212601525U (zh) * 2020-06-22 2021-02-26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对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5009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11707A (en) Finishing tool
CN106270600B (zh) 一种涨心式定位芯棒
CN207317696U (zh) 一种深孔内径测量装置
CN106698918B (zh) 套棒熔缩保持架
CN111645009B (zh)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方法及对位装置
CN212601525U (zh) 膛线产品的缠角对位的对位装置
CN113059073A (zh) 一种用于法兰大径管件弯曲成形加工的内定心机构
CN214868833U (zh) 凸轮挠曲阀阀芯球面加工工装
CN211651446U (zh) 一种检测身管膛线导程的量规
CN107246856A (zh) 一种可胀支撑内腔式筒状件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US4281482A (en) Spindle nose for machine tools
CN205426046U (zh) 一种检测身管线膛内径的量规
CN114714052A (zh) 一种玻璃生产线胶圈辊的生产工艺
CN210450458U (zh) 一种芯头体外径可调的刚性芯棒装置
CN209877909U (zh) 圆孔中心轴线的定位装置
CN106956167B (zh) 一种用于测量自动制孔机器人钻尖坐标的底座及方法
CN112902749A (zh) 一种狙击步枪表尺结构
CN209214558U (zh) 一种基于psd自定心的深盲孔直线度测量装置
CN207113829U (zh) 一种可胀支撑内腔式筒状件定位装置
CN206540496U (zh) 大口径深孔内膛螺旋槽组导程检测装置
CN112097617A (zh) 一种新型缸筒内孔同轴度检验工装及检验方法
CN112809643B (zh) 划线定心装置、设备及方法
CN220218347U (zh) 一种用于无扩口管路旋转压接成型工具
CN205980939U (zh) 一种枪炮管轴线定位芯杆
CN205519084U (zh) 一种多瓣式圆形整形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