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3597B - 套筒 - Google Patents

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3597B
CN111633597B CN202010135194.1A CN202010135194A CN111633597B CN 111633597 B CN111633597 B CN 111633597B CN 202010135194 A CN202010135194 A CN 202010135194A CN 111633597 B CN111633597 B CN 111633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outer sleeve
inner sleeve
bush
resp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51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3597A (zh
Inventor
榊原利次
津﨑一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33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3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3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3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007Connections or joints between tool parts
    • B25B23/0035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socket or screwdriver bit and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02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 B25B13/06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008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with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torqu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79/00Chucks or sockets
    • Y10S279/903Needle roller type sock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79/00Chucks or sockets
    • Y10T279/20Chucks or sockets with safety fe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套筒,即使不依赖于特别的固定设备或作业人员的熟练度,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套筒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一致的理想的紧固作业。本发明的套筒(S)具备:外套筒(1);内套筒(2),其配置在外套筒(1)的内周侧;螺旋弹簧(3)(施力部件),其对内套筒(2)向外套筒(1)的一端侧施力;以及锁定解锁机构(M),其对克服所述螺旋弹簧(3)的作用力而向外套筒(1)的另一端侧移位的内套筒(2)相对于外套筒(1)的旋转动作进行限制。

Description

套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旋转工具的套筒。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拧紧螺栓或螺母等紧固件的旋转工具用的套筒,已知有呈有底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套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套筒在底侧具有相对于旋转工具的安装部,在面对开口侧内周面上具有相对于紧固件的啮合部。
使用该套筒进行紧固件的拧紧的作业人员在将套筒的安装部与旋转工具的旋转轴线连结的状态下,例如,在紧固件为螺栓的情况下,将其头部插入到套筒的开口内。由此,套筒与紧固件啮合。接着,当作业人员打开旋转工具从而旋转轴旋转时,则与该旋转轴一起旋转的套筒将紧固件拧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94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利用旋转工具进行的紧固作业必须在使套筒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一致的状态下使套筒旋转。因此,理想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不经由作业人员而采用设置型的固定设备,始终在套筒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一致的状态下进行紧固。
然而,关于采用这样的固定设备的紧固工序,由于会对生产灵活性带来障碍,因此除了特别的紧固工序之外在现场没有被采用。此外,作业人员的熟练度也有一定的范围,还考虑了以下不良情况:在套筒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不一致的状态下不小心使套筒旋转,套筒会使相对于紧固件打滑。
因此,期望一种套筒,即使不依赖于特别的固定设备或作业人员的熟练度,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套筒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一致的理想的紧固作业。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其即使不依赖于特别的固定设备或作业人员的熟练度,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套筒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一致的理想的紧固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了所述课题的套筒具备:大致圆筒形状的外套筒;大致圆筒形状的内套筒,其配置在所述外套筒的内周侧;施力部件,其对所述内套筒向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侧施力;以及锁定解锁机构,其允许通过所述施力部件而配置在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侧的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套筒进行旋转动作,而限制克服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侧移位后的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套筒进行旋转动作,在套筒的轴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任意一方形成有针对旋转工具的连接部,在另一方形成有针对紧固件的嵌合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套筒,即使不依赖于特别的固定设备或作业人员的熟练度,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套筒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一致的理想的紧固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套筒的一部分切除而示出内侧的立体图。
图2中,(a)是外套筒的沿着中心轴线的图1的Ax-Ax线处的剖视图,(b)是从(a)的箭头IIb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3中,(a)是内套筒沿着的中心轴线的图1的Ax-Ax线处的剖视图,(b)是从(a)的箭头IIIb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4中,(a)是保持器的立体图,(b)是从(a)的箭头IVb方向观察的保持器的后视图。
图5中,(a)是套筒的解锁状态的说明图,(b)是套筒的锁定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锁定状态下的套筒的内部情形的局部剖视图,(a)是旋转工具向右旋转时的局部剖视图,(b)是旋转工具向左旋转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的套筒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外套筒;
2:内套筒;
3:滚动轴承(中间构件);
4:螺旋弹簧(施力部件);
7:滚针轴承(滚动体);
8:保持器;
9:V形槽;
9a:锥形部;
10:直线槽(限制部);
11:周槽;
12:连接部;
19:凸部;
20:旋转工具;
24:嵌合部;
30:紧固件;
M:锁定解锁机构;
S: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套筒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以在作为旋转工具的机动扳手中使用的套筒为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另外,该机动扳手想定为能够相对于套筒向正反两个旋转方向传递转矩。即,该机动扳手对于具有正反任意一种螺纹的紧固件(螺栓、螺母等)都能够进行它们的紧固、放松。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套筒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能够简单地进行转矩相对于紧固件的传递/非传递的切换的锁定解锁机构。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的一部分切除而示出内侧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的方向以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为基准,图1中,将针对紧固件(省略图示)的嵌合部24所在侧作为前侧,将针对旋转工具20的连接部12所在作为后侧。
如图1所示,套筒S具有供旋转工具20的插入角20a插入的连接部12和供紧固件(省略图示)嵌合的嵌合部24。
连接部12形成为圆柱状。在该连接部12的内侧,与插入角20a的外形对应地形成有由正四棱柱形状的空间部构成的插入角嵌合孔12a。
此外,在连接部12,在与插入至插入角嵌合孔12a中的插入角20a的止动孔20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穿连接部12的内外的销贯插孔12b。
卡定销(省略图示)以延伸到插入于连接部12的插入角20a的止动孔20c内的方式贯插在该销贯插孔12b中。由此,套筒S被同轴地安装于旋转工具20的旋转部20b。
套筒S的嵌合部24具有圆柱形状的外形,在其内侧具有紧固件(省略图示)的嵌合孔25。在嵌合孔25中,以与套筒S同轴的方式收纳紧固件。对于该嵌合孔25将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构成为主要具备外套筒1、内套筒2、滚动轴承3以及螺旋弹簧4。
另外,滚动轴承3相当于“中间部件”。此外,螺旋弹簧4相当于“施力部件”。
<外套筒>
如图1所示,外套筒1形成了套筒S的大致外形。因此,以下,在与内套筒2的对比中,将外套筒1称为套筒主体。
外套筒1呈带阶梯的圆筒形状,其在前侧形成有大径部5,在后侧形成有相对于该大径部5缩径的小径部6。
小径部6构成了具有供所述的插入角20a(参照图1)插入的插入角嵌合孔12a的所述连接部12。
在大径部5的内侧收纳有内套筒2、滚动轴承3和螺旋弹簧4。
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滚动轴承3配置在大径部5的靠前位置,螺旋弹簧4配置在大径部5的靠后位置。并且,内套筒2配置在这些滚动轴承3及螺旋弹簧4的内侧,并沿大径部5的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在图1中,标号23是内套筒2的与后述的第二凸缘28抵接的防脱销。
图2中(a)是外套筒的沿着中心轴线的图1的Ax-Ax线处的剖视图,图2中(b)是从图2中(a)的箭头IIb方向观察的主视图(前视图)。
如图2中(a)所示,外套筒1在与滚动轴承3(参照图1)的配置位置对应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V形槽9。该V形槽9以沿着套筒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外套筒1的内周面。
如图2中(b)所示,V形槽9在外套筒1的内周面的周向上并列配置。另外,图2中(b)的V形槽9的张开角度θ为了作图的方便而夸张地进行标示,与实际的张开角度θ不同。顺便说一下,本实施方式中的V形槽9的张开角度θ想定为145°~170°左右,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后所述,这样的V形槽9形成了供滚针轴承7(参照图6的(a)及(b))利用楔效应啮入锥形部9a(参照图6的(a)及(b))。
此外,如图2的(a)所示,外套筒1在与滚动轴承3(参照图1)的配置位置对应的内周面具有直线槽10和周槽11。另外,直线槽10相当于“限制部”。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该直线槽10通过卡定滚动轴承3(参照图1)的凸部19(参照图4的(a))来限制滚动轴承3在周向上移动。
直线槽10和周槽11想定为在截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
直线槽10以沿着套筒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外套筒1的内周面上。
如图2中(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直线槽10在外套筒1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三个。
顺便说,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这三个直线槽10分别形成为沿套筒轴向引导滚动轴承3(参照图4中(a)及(b))的三个凸部19(参照图4中(a)及(b))。
如图2中(a)所示,周槽11沿外套筒1的内周面的周向延伸而形成为环状。三个直线槽10(参照图2中(b))的后端部与该周槽11连接。
如图2中(a)所示,在外套筒1的内侧,在周槽11的后方形成有弹簧容纳部13,在弹簧容纳部13中配置贯插于内套筒2(参照图1)中的螺旋弹簧4(参照图1)。
在该弹簧容纳部13的外周侧的后端形成有支承螺旋弹簧4(参照图1)的后部的弹簧座13a。
如图2中(a)所示,外套筒1在大径部5与小径部6之间的边界处形成有内套筒2(参照图1)的后部的退避空间14。如后所述,该退避空间14使得内套筒2(参照图1)能够克服螺旋弹簧4(参照图1)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位。
另外,在图2的(a)中,标号15是后述的内套筒2的防脱销23(参照图1)的贯插孔。此外,在图2的(b)中,标号12a是向后方看向避让空间14的尽头所能够看到的所述插入角嵌合孔。
<内套筒>
接下来,对内套筒2(参照图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内套筒2的前部形成有所述紧固件(省略图示)的嵌合孔25,该前部构成套筒S的嵌合部24。
此外,在内套筒2的前部外套有滚动轴承3。
并且,内套筒2的外套有滚动轴承3的前部被后述的螺旋弹簧4施力,由此,内套筒2的前部的一部分从外套筒1(套筒主体)的前端朝向前方突出。
接下来参照的图3的(a)是内套筒2的沿着中心轴线的图1的Ax-Ax线处的剖视图,图3的(b)是从图3的(a)的箭头IIIb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如图3的(a)所示,内套筒2呈带阶梯的圆筒形状,其在前侧形成有大径部21,在后侧形成有相对于该大径部21缩径的小径部22。
如图3的(a)及(b)所示,在大径部21的嵌合孔25中形成有多个V形槽26。如图3的(b)所示,这些V形槽26配置成在大径部21的内周面的周向该排列有多个。
顺便来说,本实施方式中的V形槽26形成为在周向上排列12条。因此,嵌合孔25对应于6角及12角的紧固件,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构成为对应于各种紧固件。
此外,如图3的(a)所示,在该嵌合孔25的开口的周围,以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凸缘27。
此外,在内套筒2的小径部22的后端,以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凸缘28。
另外,在图3的(a)中,用假想线(虚线)一并示出了外套于内套筒2的滚动轴承3和螺旋弹簧4。
<滚动轴承>
接下来,对滚动轴承3(参照图1)进行说明。
另外,滚动轴承3相当于“中间部件”。
如图1所示,滚动轴承3呈大致圆筒形状。
如图3的(a)所示,该滚动轴承3以与内套筒2的大径部21同轴的方式插套于该大径部21。
如图1所示,滚动轴承3具备作为滚动体的滚针轴承7和保持该滚针轴承7的保持器8。
滚针轴承7呈细长的圆柱形状,滚针轴承7以沿着内套筒2的周向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此外,这些滚针轴承7配置成其轴向沿着套筒轴向。
具体而言,如后所述,滚针轴承7配置成与外套筒1的各V形槽9对应(参照图6的(a)及(b))。
这些滚针轴承7分别保持在下面说明的保持器8的轴承收纳部18a(参照图4的(a))中。
图4的(a)是构成滚动轴承3的保持器8的立体图,图4的(b)是从图4的(a)的箭头IVb方向观察的保持器8的后视图(背侧观察图)。
如图4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持器8形成滚动轴承3(参照图1)的大致外形,除了将滚针轴承7(参照图1)收纳为能够旋转的轴承收纳部18a之外,保持器8呈大致圆筒形状。
保持器8具备:前侧环状部16;后侧环状部17,其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与该前侧环状部16对置;凸部19,其从该后侧环状部17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筒部18,其连接前侧环状部16与前侧环状部16而形成周侧面。
本实施方式中的前侧环状部16由环状的板体形成。
并且,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前侧环状部16的前侧端面在组装于内套筒2时与图3的(a)所示的第一凸缘27的后表面抵接。
除了形成有凸部19之外,后侧环状部17成为与前侧环状部16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如图4的(b)所示,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在后侧环状部17的后侧端面形成有支承螺旋弹簧4(参照图1)的前部的弹簧座17b。
如图4的(a)所示,凸部19由板状切片形成,该板状切片以与后侧环状部17共面的方式延伸并在平面观察时为矩形。
如图4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凸部19沿着后侧环状部17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三个。这些凸部19形成为与图2的(b)所示的直线槽10对应。
如图4的(a)所示,在筒部18,沿着保持器8的周向形成有多个所述轴承收纳部18a。轴承收纳部18a以与滚针轴承7(参照图1)的形状对应的方式呈在套筒轴向上细长的矩形。并且,配置于这些轴承收纳部18a中的滚针轴承7(参照图1)的滚动面分别露出到轴承收纳部18a的径向的内外。
顺便说,如图4的(b)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所示,在这样的保持器8的内侧配置内套筒2的大径部21,由此滚针轴承7(参照图1)在大径部21的周面上滚动。
<螺旋弹簧>
如图1所示,螺旋弹簧4配置在外套筒1的内侧,将滚动轴承3和经由第一凸缘27与该滚动轴承3抵接的内套筒2向套筒S的前侧施力。
如上所述,这样的螺旋弹簧4的前部落座在形成于保持器8的弹簧座17b(参照图4的(b))。此外,螺旋弹簧4的后部落座在形成于外套筒1的弹簧座13a(参照图2的(a))。
<锁定解锁机构>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锁定解锁机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锁定解锁机构对套筒S设定图1所示的内套筒2的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所述内套筒2的解锁状态是允许内套筒2相对于外套筒1进行旋转动作的状态,所述锁定状态是能够将从旋转工具20输入到外套筒1的转矩传递到内套筒2、将内套筒2固定于外套筒1的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锁定解锁机构M构成为主要具备外套筒1、内套筒2、滚动轴承3以及螺旋弹簧4。
具体而言,锁定解锁机构M构成为主要包括:螺旋弹簧4(参照图1)、滚动轴承3的凸部19(参照图4的(a))、外套筒1的直线槽10(参照图2的(a)及(b))、外套筒1的周槽11(参照图2的(a))、外套筒1的V形槽9(参照图2的(b))、以及内套筒2的大径部21(参照图3的(a))的周面21a(参照图3的(a))。
图5的(a)是安装于旋转工具20(参照图1)的套筒S的解锁状态的说明图。图5的(b)是安装于旋转工具20(参照图1)的套筒S的锁定状态的说明图。另外,在图5的(a)及(b)中,配置在套筒S的嵌合部24中的紧固件30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
如图5的(a)所示,解锁状态的套筒S中的内套筒2成为能够相对于外套筒1自由旋转的状态。
具体而言,滚动轴承3的凸部19配置在外套筒1的直线槽10内,从而直线槽10与凸部19卡合,由此限制滚动轴承3相对于外套筒1在周向上移动。
另一方面,在与外套筒1卡合的滚动轴承3的内周侧,通过滚动轴承3的轴承作用,内套筒2能够相对于外套筒1自由旋转。
即,通过旋转工具20(参照图1)输入到外套筒1的转矩不会传递到配置于解锁状态的套筒S的嵌合部24的紧固件30。
接下来,对锁定状态的套筒S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套筒S通过从内套筒2的前部的嵌合部24从外套筒1(套筒主体)的前表面突出的解锁状态使内套筒2克服螺旋弹簧4的作用力后退而转移到锁定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5的(b)所示,使内套筒2向空心箭头的方向后退,滚动轴承3的凸部19从外套筒1的直线槽10脱出,由此实现了内套筒2相对于外套筒1的锁定状态。即,通过使滚动轴承3的凸部19从直线槽10转移到周槽11,解除滚动轴承3相对于外套筒1在周向上的移动限制,从而实现锁定状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套筒S被设定为,当成为锁定状态时,内套筒2的前表面与外套筒1的前表面共面。
接下来参照的图6是示出锁定状态下的套筒S的内部情形的与套筒轴交叉的截面的局部剖视图。图6的(a)是当旋转工具向右旋转时从后方观察套筒S的局部剖视图。图6的(b)是当旋转工具向左旋转时从后方观察套筒S的局部剖视图。
首先,如图6的(a)所示,想定外套筒1通过旋转工具20(参照图1)向右转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滚动轴承3与解锁状态的情况(参照图5的(a))不同,未与外套筒1卡合。
因此,滚动轴承3能够在周向上移动。
在这样的状态下,当外套筒1向右转动时,滚动轴承3的滚针轴承7通过外套筒1的V形槽9形成的锥形部9a与内套筒2的周面21a之间的楔效应(wedge effect),而啮入外套筒1与内套筒2之间。即,滚针轴承7从外套筒1和内套筒2受到反作用力F。
由此,内套筒2相对于外套筒1被锁定。
通过旋转工具20(参照图1)输入到外套筒1的转矩被传递到配置于锁定状态的套筒S的嵌合部24中的紧固件30(参照图5的(b))。
接下来,如图6的(b)所示,想定外套筒1通过旋转工具20(参照图1)向左转动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下,滚动轴承3也与解锁状态的情况(参照图5的(a))不同,能够在周向上移动。当在这样的状态下外套筒1向左转动时,滚动轴承3的滚针轴承7通过楔效应(wedgeeffect)而啮入外套筒1与内套筒2之间。即,滚针轴承7从外套筒1和内套筒2受到反作用力F。
由此,即使在外套筒1向左转动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工具20(参照图1)输入到外套筒1的转矩被传递到紧固件30(参照图5的(b))。
<套筒的组装方法>
以下,对套筒S(参照图1)的组装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该组装方法中,首先,在图3的(a)所示的内套筒2的大径部21的外周侧插嵌滚动轴承3(在图3的(a)中用假想线(虚线)表示)。
接下来,在内套筒2的小径部22的外周侧插嵌螺旋弹簧4。
并且,在该组装方法中,将组装有滚动轴承3和螺旋弹簧4的内套筒2的组装体插入外套筒1内。
此时,图4的(a)所示的滚动轴承3的凸部19被嵌入图2的(b)所示的外套筒1的直线槽10内。内套筒2的组装体在由该直线槽10沿套筒轴向引导着凸部19的同时被插入外套筒1内。
并且,当螺旋弹簧4(参照图1)的后部到达外套筒1的弹簧座13a时,螺旋弹簧4在与滚动轴承3的弹簧座17b之间被压缩,由此开始产生弹性力。即,螺旋弹簧4开始向前方对滚动轴承3和内套筒2施力。
通过克服该作用力将内套筒2的组装体进一步向后方插入外套筒1内,图3的(a)所示的内套筒2的第二凸缘28到达图2的(a)所示的外套筒1中的退避空间14的深处。具体而言,图3的(a)所示的内套筒2的第二凸缘28位于比图2的(a)所示的外套筒1中的所述贯插孔15靠后方的位置。
此外,在该组装方法中,如图1所示,将防脱销23贯插于贯插孔15中使其位于比内套筒2的第二凸缘28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内套筒2和滚动轴承3虽然被螺旋弹簧4向前方施力,但是由于防脱销23与第二凸缘28抵接,由此内套筒2和滚动轴承3被支承于外套筒1内。
并且,如图1所示,在像这样在外套筒1内支承有内套筒2和滚动轴承3的状态下,内套筒2从套筒主体、即形成套筒S的大致外形的外套筒1的前表面突出。
此外,在外套筒1内支承有内套筒2和滚动轴承3的状态下,图4所示的滚动轴承3的凸部19固定于图2的(a)及(b)所示的直线槽10内。由此,套筒S成为被设定为解锁状态的初始状态。
<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起到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在通过螺旋弹簧4(施力部件)而配置在外套筒1的一端侧的状态下,允许内套筒2相对于外套筒1进行旋转动作。
即,如上所述,通过旋转工具20(参照图1)输入到外套筒1的转矩不会传递到配置于解锁状态的内套筒2的嵌合部24中的紧固件3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通过使内套筒2克服螺旋弹簧4的作用力而向外套筒1的另一端侧移位,来限制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套筒进行旋转动作。
即,如上所述,通过旋转工具20(参照图1)输入到外套筒1的转矩被传递到配置于锁定状态的内套筒2的嵌合部24中的紧固件30。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中,在解锁状态的嵌合部24配置紧固件后,进一步克服作用力而将内套筒2推入外套筒1内,由此转矩被传递到紧固件30。
因此,根据该套筒S,与以往不同,即使不依赖于特别的固定设备或作业人员的熟练度,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套筒S的旋转轴线与紧固件的旋转轴线一致的理想的紧固作业。
由此,能够防止套筒S相对于紧固件打滑这样的紧固作业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对紧固件的划伤等损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中,在内套筒2的解锁状态下,设置于内纳套筒2的嵌合部24从外套筒1(套筒主体)沿套筒轴向突出。
根据这样的套筒S,嵌合部24从套筒主体突出,因此容易将螺栓或螺母等紧固件插入至嵌合部24中。此外,根据这样的套筒S,嵌合部24从套筒主体突出,由此作业人员能够目视紧固件嵌合于嵌合部24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中,利用配置在外套筒1与内套筒2之间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滚动轴承3,经由连接部12输入的旋转工具20的转矩能够在外套筒1与内套筒2彼此之间传递。
根据这样的套筒S,转矩经由大致圆筒形状的滚动轴承3在外套筒1与内套筒2的周面之间广泛传递,因此能够将各部件的磨损抑制得较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中,外套筒1的直线槽10(限制部)与滚动轴承3的凸部19卡合,由此维持内套筒2的解锁状态。
根据这样的套筒S,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切换内套筒2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中,构成锁定解锁机构M的外套筒1的锥形部9a由V形槽9形成。此外,在套筒S中,在与V形槽9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多个滚针轴承7,多个滚针轴承7在内套筒2的外周面上滚动。
根据这样的套筒S,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解锁状态的内套筒2赋予轴承效应,并且,能够从该解锁状态将内套筒2切换为锁定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套筒S中,具备:周槽11,其供滚动轴承3的凸部19嵌入而使得滚动轴承3能够在周向上移动;以及直线槽10(限制部),其沿套筒轴向延伸并与周槽11连接,并且供凸部19嵌入来限制滚动轴承3在周向上移动。
根据这样的套筒S,通过具备嵌合部24的内套筒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能够简单地切换内套筒2的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如图1所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外套筒1设置针对旋转工具20的连接部12并在内套筒2设置供紧固件嵌合的嵌合部24的套筒S进行了说明。
然而,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采用套筒S在内套筒2设置针对旋转工具20的连接部12、且在外套筒1设置供紧固件嵌合的嵌合部24的结构。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的(a)及图6的(b)所示,对在内套筒2的外周面设置滚针轴承7的滚动面、且在外套筒1的内周面设置了形成锥形部9a的V形槽9的套筒S进行了说明。
然而,套筒S只要具有锥形部9a以发挥楔效应,则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
图7是与变形例的套筒S的套筒轴交叉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该变形例的套筒S在外套筒1的内周面具有滚针轴承7的滚动面7a。并且,在内套筒2的外周面设置有形成锥形部9a的V形槽9。
根据这样的套筒S,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滚针轴承7通过楔效应啮入在外套筒1与内套筒2之间,从而能够实现锁定状态。

Claims (6)

1.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具备锁定解锁机构,所述锁定解锁机构具备:
大致圆筒形状的外套筒,其在内周面具有限制部和周槽;
大致圆筒形状的内套筒,其配置在所述外套筒的内周侧;
大致圆筒形状的中间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之间,具有向所述外套筒侧突出的凸部;以及
施力部件,其对所述内套筒向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侧施力;
所述锁定解锁机构设定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下,允许通过所述施力部件而配置在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侧的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套筒进行周向上的旋转动作,所述中间部件的凸部配置在所述外套筒的所述限制部内,限制所述中间部件相对于所述外套筒在周向上移动,并且使得所述内套筒能够在与所述外套筒嵌合的所述中间部件的内周侧相对于所述外套筒自由旋转,而在所述锁定状态下,限制克服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侧移位后的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套筒进行所述周向上的旋转动作,所述中间部件的所述凸部从所述限制部转移到所述周槽,解除所述中间部件相对于所述外套筒在周向上的移动限制,并且相对于所述外套筒锁定所述内套筒,
在所述锁定解锁机构的锁定状态时,所述内套筒的一端侧的表面与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侧的表面共面,
在套筒的轴向上的两端部中的任意一方形成有针对旋转工具的连接部,在另一方形成有针对紧固件的嵌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定解锁机构允许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外套筒进行旋转动作的、所述内套筒的解锁状态下,所述嵌合部从套筒主体沿套筒轴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内套筒一起被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侧施力,并且,所述中间部件在克服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侧移位时啮入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之间,从而经由所述连接部而输入的所述旋转工具的转矩能够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彼此之间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由具有多个滚动体和将所述滚动体保持为沿周向排列的保持器的滚动轴承构成,
通过由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的相对置的相对面形成的锥形部中的所述滚动体的楔效应引起的啮入,经由所述连接部而输入的所述旋转工具的转矩能够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彼此之间传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通过限制所述滚动轴承相对于所述外套筒在周向上移动,禁止所述锥形部中的所述滚动体的楔效应引起的啮入,维持所述内套筒的解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体是滚针轴承,所述锥形部由与多个所述滚针轴承分别对应地形成的沿周向排列的V形槽形成。
CN202010135194.1A 2019-03-01 2020-03-02 套筒 Active CN111633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7187A JP6806826B2 (ja) 2019-03-01 2019-03-01 ソケット
JP2019-037187 2019-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3597A CN111633597A (zh) 2020-09-08
CN111633597B true CN111633597B (zh) 2022-06-14

Family

ID=7223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5194.1A Active CN111633597B (zh) 2019-03-01 2020-03-02 套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7401B2 (zh)
JP (1) JP6806826B2 (zh)
CN (1) CN111633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0272B1 (ja) * 2020-12-21 2022-04-26 昆霖 呉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ーにおける調整可能式ねじのねじ込み及び取り出し両用停止装置
TWI792257B (zh) * 2021-04-08 2023-02-1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防滾動套筒
US20230031054A1 (en) * 2021-08-02 2023-02-02 Snap-On Incorporated Anti-backlash retention sock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42599U (zh) * 1974-05-13 1975-11-25
US4002348A (en) * 1975-05-07 1977-01-11 Tapmatic Corporation Safety release device useful in tapping attachments
JPS5580171U (zh) * 1978-11-25 1980-06-02
US5464229A (en) * 1994-05-26 1995-11-07 Power Tool Holders, Inc. Quick release chuck device
JP3746845B2 (ja) * 1996-06-28 2006-02-15 サンコーテクノ株式会社 ボルト締付け治具
JP2003181772A (ja) * 2001-12-14 2003-07-02 Toyota Motor Corp ネジ類を締付けない動力工具
JP2006189076A (ja) * 2005-01-04 2006-07-20 Ntn Corp 回転伝達装置
CN2782316Y (zh) * 2005-03-15 2006-05-24 常州运达新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轨枕螺栓机动扳手的扭矩控制传动装置
JP6081890B2 (ja) * 2013-09-19 2017-02-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CN204108904U (zh) 2014-10-09 2015-01-21 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扳手
AU2016232990A1 (en) * 2015-03-16 2017-10-26 Kevin Dein A reversible wrench
CN104942742B (zh) * 2015-06-23 2017-01-2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冲击发生器及其操作方法
JP2017159420A (ja) 2016-03-10 2017-09-14 株式会社プロス 工具用ソケット
US10556327B2 (en) * 2017-12-11 2020-02-11 Jun-Yi Lin Hand tool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3597A (zh) 2020-09-08
US20200276652A1 (en) 2020-09-03
JP6806826B2 (ja) 2021-01-06
US11027401B2 (en) 2021-06-08
JP2020138299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3597B (zh) 套筒
US9731356B2 (en) Tool connector having multiple seating positions
US10239127B2 (en) Locking chuck
CN110023040B (zh) 操作棒的连结结构
US6588993B2 (en) Cutting tool, tool holder and tool assembly
US6341783B1 (en) Drill chuck
JPS63185503A (ja) 工作機械用のチヤツク
US20070108706A1 (en) Tool connector having multiple locking positions
US10953521B2 (en) Driver
US7370561B2 (en) Electric driver
US4514115A (en) Tap holder
US10220493B2 (en) Spindle lock mechanism for pneumatic right-angle impact tool
US6070884A (en) Drill chuck
KR102501360B1 (ko) 척 기구
US11173586B2 (en) Disengaging socket extension
JP3201562U (ja) ドリルビット用アダプタ
US10569343B2 (en) Quick locking and releasing attachment retainer
CN112203788B (zh) 具有自动夹爪调节的夹头
JP2711948B2 (ja) 軸等の固定構造
US20220305626A1 (en) Quick release socket
JPH09225710A (ja) 工具保持装置
CN218363534U (zh) 与具有可旋转驱动主轴的动力驱动器一起使用的夹头
JPH09225711A (ja) 工具保持装置
JPH1110416A (ja) チャックホルダおよびチャック取付装置
JPH09225709A (ja) 工具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