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2468A -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2468A
CN111632468A CN202010341428.8A CN202010341428A CN111632468A CN 111632468 A CN111632468 A CN 111632468A CN 202010341428 A CN202010341428 A CN 202010341428A CN 111632468 A CN111632468 A CN 111632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double
filter plate
waste gas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14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414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24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2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246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6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oving adsorbents, e.g. rotating b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属于废气吸附领域,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通过轮回贴附盘和自贴附密封囊的设置,一方面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提高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在废气冲击力作用下,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和通透性好的双层滤板可不断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始终进行边脱附边吸附的自循环过程,有效降低脱附对废气吸附进程的影响,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配合拖尾吸附颗粒的作用,可以不断在双层滤板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吸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背景技术
红叶废气主要包括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有机废气指石油化工、涂料生产、凹版印刷、粘接等行业排出的烃、醇、酮、醛、酯、胺等各种含碳氢化合物的废气,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冷凝法、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浓缩燃烧法和吸收法等。因有机废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应控制废气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25%,系统中还应设有阻火器、爆破板等应急装置。
吸附法可相当彻底地净化有机废气,适于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也可富集并回收废气中有价值的有机物。
可作为有机废气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活性炭,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时,其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预处理。为保证活性炭床层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减少床层阻力,应预先除去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液滴。
②吸附。当采用固定床吸附器时,通常采用2个以上的吸附器,其中一个处于吸附状态。废气通过该吸附器,使废气中有机物被活性炭床层吸附。
③脱附与吸附剂再生。当吸附剂接近饱和时,应将该吸附剂床层切换到脱附状态,使吸附质脱附而使吸附剂恢复吸附能力,这一过程也称吸附剂的再生。
工业废气中通常会携带较多的油污,因而一般需要进行前期吸附处理再排放,由于活性炭脱附后可重复使用,因而普遍使用的吸附材料为活性炭,但是由于活性炭自身结构强度特点,其在多次吸附和脱附后,活性炭孔壁结构强度变低,易碎,导致其空隙量变少,导致其吸附性变差的速度较快,并且现有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时,通常需要先回收吸附材料再脱附,然而这种方式,导致整体的脱附时间较长,并且对于废气中油污吸附的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吸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它通过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部轮回贴附盘和自贴附密封囊的设置,一方面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提高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在废气冲击力作用下,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2)和通透性好的双层滤板(2)可不断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始终进行边脱附边吸附的自循环过程,有效降低脱附对废气吸附进程的影响,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配合拖尾吸附颗粒(4)的作用,可以不断在双层滤板(2)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2)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废气通入到轮回吸附通道内,使得废气持续穿过轮回贴附盘;
S2、随着废气吸附时间延长,轮回贴附盘上的通透性变差,此时在废气的气压作用下,轮回贴附盘的上表面贴附在自贴附密封囊上发生转动;
S3、转动的轮回吸附盘上的多个双层滤板位置发生改变;
S4、废气在持续通入时,不断发生S2-S4中废气油污吸附--油污脱附的自循环过程,从而实现对于废气的自循环吸附。
通过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部轮回贴附盘和自贴附密封囊的设置,一方面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提高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在废气冲击力作用下,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和通透性好的双层滤板可不断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始终进行边脱附边吸附的自循环过程,有效降低脱附对废气吸附进程的影响,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配合拖尾吸附颗粒的作用,可以不断在双层滤板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S3的具体过程为:
S31、吸附性变差的双层滤板逐渐进入到纳米油污分解剂内后,其表面贴附的多个拖尾吸附颗粒拖尾吸附颗粒逐渐与其脱离,并漂浮在纳米油污分解剂液面上;
S32、通透性提高的双层滤板从纳米油污分解剂内出来时,液面上的拖尾吸附颗粒会逐渐贴附在双层滤板上,再次进行废气的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自贴附密封囊包括固定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顶端的弹性皮囊,所述弹性皮囊内填充有多个下垂粒,在下垂粒的重力作用下,自贴附密封囊可以始终保持下垂的状态,使得轮回贴附盘在转动时,其上边面始终能够与自贴附密封囊相互产生贴附性挤压接触,从而有效保证通入的气体能够穿过轮回贴附盘被吸附分离后再排出,有效降低未经吸附就排出的气体量,有效提高气体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皮囊外表面涂色LINE-X涂料涂层,使轮回贴附盘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皮囊外表面产生摩擦时,保护弹性皮囊不易被损坏,多个所述下垂粒为粒径各不相同的球形沙粒和球形钢珠中的一种或两种,使得下垂粒自身具有一定的重力,从而有效保证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轮回贴附盘包括转动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前后内壁之间的中心转轴以及罩设在中心转轴外侧的外网筒,多个所述双层滤板呈周向均匀连接在中心转轴外端,且双层滤板远离中心转轴的一端与外网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回吸附通道内纳米油污分解剂的液面高于中心转轴,使得在长时间吸附后,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能够完全进入到纳米油污分解剂内时,使其表面吸附附着的油污能够大概率的被分解,从而有效提高油污吸附盘在自循环对废气吸附过程中,始终能够对废气中的油污保持良好的吸附性,
进一步的,所述拖尾吸附颗粒包括散点贴附端以及连接在散点贴附端外端的下沉尾端,所述下沉尾端中线以下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绒毛,由于拖尾吸附颗粒的质量很轻,因而漂浮在液面上的拖尾吸附颗粒保持,散点贴附端在液面上,而下沉尾端浸在液面以下的状态,在轮回吸附盘转动过程中,位于液面以下的吸附绒毛和下沉尾端可以先与双层滤板接触,从而嵌入双层滤板内并与双层滤板吸附在一起,从而使得散点贴附端贴附在双层滤板表面,从而在双层滤板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尾端下方内部镶嵌有多个配重球粒,配重球粒可以增加下沉尾端一定的重力,从而使其在液面以下时能够保持一定的下垂的状态,当双层滤板在转动并与其挤出时,可以便于下沉尾端的端部嵌入到双层滤板内,从而使得多个拖尾吸附颗粒能够在油污脱附后贴附在双层滤板表面,从而边缘双层滤板表面散点分布的吸附层的形成,使得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果更好,所述散点贴附端为碳系气凝胶材质制成,气凝胶为质量轻且多孔的材质,对于油污具有强大的吸附力,所述下沉尾端和吸附绒毛均为疏油材质制成,使得在对废气进行油污吸附过程中,嵌在双层滤板内的二者表面不易粘附油污,使得双层滤板不易被堵住,从而有效减缓双层滤板通透性变差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滤板包括两个相互固定连接的夹层网,且两个夹层网相对分布,两个所述夹层网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吸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自吸套筒包括与一个夹层网固定连接的弹性绒毛棒以及与另一个夹层网固定连接的多孔套筒,所述弹性绒毛棒嵌入多孔套筒内侧并与多孔套筒内壁相接触,当废气穿过双层滤板吹在自吸套筒上时,废气的冲击力使得弹性绒毛棒在多孔套筒内不断发生移动,从而产生摩擦,使得多孔套筒表面产生静电,从而可以使得下沉尾端在嵌入到双层滤板内时,能够被自吸套筒吸附,有效避免拖尾吸附颗粒在废气冲击下从双层滤板上脱落的情况发生,同时在进入到液面以下时,由于湿度增大,静电消失,从而便于拖尾吸附颗粒与双层滤板的分离,从而使得油污分解的效果更好,所述弹性绒毛棒和多孔套筒表面均涂设有纳米防油涂层,使得二者在位于液面以上时,始终能够进行良好的摩擦作用,使得自吸套筒能够始终保持具有静电,降低拖尾吸附颗粒掉落的情况发生。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部轮回贴附盘和自贴附密封囊的设置,一方面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提高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在废气冲击力作用下,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和通透性好的双层滤板可不断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始终进行边脱附边吸附的自循环过程,有效降低脱附对废气吸附进程的影响,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配合拖尾吸附颗粒的作用,可以不断在双层滤板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
(2)自贴附密封囊包括固定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顶端的弹性皮囊,弹性皮囊内填充有多个下垂粒,在下垂粒的重力作用下,自贴附密封囊可以始终保持下垂的状态,使得轮回贴附盘在转动时,其上边面始终能够与自贴附密封囊相互产生贴附性挤压接触,从而有效保证通入的气体能够穿过轮回贴附盘被吸附分离后再排出,有效降低未经吸附就排出的气体量,有效提高气体的吸附效果。
(3)弹性皮囊外表面涂色LINE-X涂料涂层,使轮回贴附盘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皮囊外表面产生摩擦时,保护弹性皮囊不易被损坏,多个下垂粒为粒径各不相同的球形沙粒和球形钢珠中的一种或两种,使得下垂粒自身具有一定的重力,从而有效保证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
(4)轮回贴附盘包括转动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前后内壁之间的中心转轴以及罩设在中心转轴外侧的外网筒,多个双层滤板呈周向均匀连接在中心转轴外端,且双层滤板远离中心转轴的一端与外网筒固定连接。
(5)轮回吸附通道内纳米油污分解剂的液面高于中心转轴,使得在长时间吸附后,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能够完全进入到纳米油污分解剂内时,使其表面吸附附着的油污能够大概率的被分解,从而有效提高油污吸附盘在自循环对废气吸附过程中,始终能够对废气中的油污保持良好的吸附性,
(6)拖尾吸附颗粒包括散点贴附端以及连接在散点贴附端外端的下沉尾端,下沉尾端中线以下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绒毛,由于拖尾吸附颗粒的质量很轻,因而漂浮在液面上的拖尾吸附颗粒保持,散点贴附端在液面上,而下沉尾端浸在液面以下的状态,在轮回吸附盘转动过程中,位于液面以下的吸附绒毛和下沉尾端可以先与双层滤板接触,从而嵌入双层滤板内并与双层滤板吸附在一起,从而使得散点贴附端贴附在双层滤板表面,从而在双层滤板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
(7)下沉尾端下方内部镶嵌有多个配重球粒,配重球粒可以增加下沉尾端一定的重力,从而使其在液面以下时能够保持一定的下垂的状态,当双层滤板在转动并与其挤出时,可以便于下沉尾端的端部嵌入到双层滤板内,从而使得多个拖尾吸附颗粒能够在油污脱附后贴附在双层滤板表面,从而边缘双层滤板表面散点分布的吸附层的形成,使得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果更好,散点贴附端为碳系气凝胶材质制成,气凝胶为质量轻且多孔的材质,对于油污具有强大的吸附力,下沉尾端和吸附绒毛均为疏油材质制成,使得在对废气进行油污吸附过程中,嵌在双层滤板内的二者表面不易粘附油污,使得双层滤板不易被堵住,从而有效减缓双层滤板通透性变差的速度。
(8)双层滤板包括两个相互固定连接的夹层网,且两个夹层网相对分布,两个夹层网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吸套筒。
(9)自吸套筒包括与一个夹层网固定连接的弹性绒毛棒以及与另一个夹层网固定连接的多孔套筒,弹性绒毛棒嵌入多孔套筒内侧并与多孔套筒内壁相接触,当废气穿过双层滤板吹在自吸套筒上时,废气的冲击力使得弹性绒毛棒在多孔套筒内不断发生移动,从而产生摩擦,使得多孔套筒表面产生静电,从而可以使得下沉尾端在嵌入到双层滤板内时,能够被自吸套筒吸附,有效避免拖尾吸附颗粒在废气冲击下从双层滤板上脱落的情况发生,同时在进入到液面以下时,由于湿度增大,静电消失,从而便于拖尾吸附颗粒与双层滤板的分离,从而使得油污分解的效果更好,弹性绒毛棒和多孔套筒表面均涂设有纳米防油涂层,使得二者在位于液面以上时,始终能够进行良好的摩擦作用,使得自吸套筒能够始终保持具有静电,降低拖尾吸附颗粒掉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轮回贴附盘安装在轮回吸附通道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拖尾吸附颗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双层滤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吸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外网筒、2双层滤板、21夹层网、22自吸套筒、3中心转轴、4拖尾吸附颗粒、41散点贴附端、42下沉尾端、5吸附绒毛、6配重球粒、7弹性绒毛棒、8多孔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废气通入到轮回吸附通道内,使得废气持续穿过轮回贴附盘;
S2、随着废气吸附时间延长,轮回贴附盘上的通透性变差,此时在废气的气压作用下,轮回贴附盘的上表面贴附在自贴附密封囊上发生转动;
S3、转动的轮回吸附盘上的多个双层滤板2位置发生改变;
S31、吸附性变差的双层滤板2逐渐进入到纳米油污分解剂内后,其表面贴附的多个拖尾吸附颗粒4拖尾吸附颗粒4逐渐与其脱离,并漂浮在纳米油污分解剂液面上;
S32、通透性提高的双层滤板2从纳米油污分解剂内出来时,液面上的拖尾吸附颗粒4会逐渐贴附在双层滤板2上,再次进行废气的吸附;
S4、废气在持续通入时,不断发生S2-S4中废气油污吸附--油污脱附的自循环过程,从而实现对于废气的自循环吸附。
请参阅图2,图中a表示自贴附密封囊,自贴附密封囊包括固定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顶端的弹性皮囊,弹性皮囊内填充有多个下垂粒,在下垂粒的重力作用下,自贴附密封囊可以始终保持下垂的状态,使得轮回贴附盘在转动时,其上边面始终能够与自贴附密封囊相互产生贴附性挤压接触,从而有效保证通入的气体能够穿过轮回贴附盘被吸附分离后再排出,有效降低未经吸附就排出的气体量,有效提高气体的吸附效果,弹性皮囊外表面涂色LINE-X涂料涂层,使轮回贴附盘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皮囊外表面产生摩擦时,保护弹性皮囊不易被损坏,多个下垂粒为粒径各不相同的球形沙粒和球形钢珠中的一种或两种,使得下垂粒自身具有一定的重力,从而有效保证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2,轮回贴附盘包括转动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前后内壁之间的中心转轴3以及罩设在中心转轴3外侧的外网筒1,多个双层滤板2呈周向均匀连接在中心转轴3外端,且双层滤板2远离中心转轴3的一端与外网筒1固定连接,轮回吸附通道内纳米油污分解剂的液面高于中心转轴3,使得在长时间吸附后,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2能够完全进入到纳米油污分解剂内时,使其表面吸附附着的油污能够大概率的被分解,从而有效提高油污吸附盘在自循环对废气吸附过程中,始终能够对废气中的油污保持良好的吸附性。
请参阅图3,拖尾吸附颗粒4包括散点贴附端41以及连接在散点贴附端41外端的下沉尾端42,下沉尾端42中线以下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绒毛5,由于拖尾吸附颗粒4的质量很轻,因而漂浮在液面上的拖尾吸附颗粒4保持,散点贴附端41在液面上,而下沉尾端42浸在液面以下的状态,在轮回吸附盘转动过程中,位于液面以下的吸附绒毛5和下沉尾端42可以先与双层滤板2接触,从而嵌入双层滤板2内并与双层滤板2吸附在一起,从而使得散点贴附端41贴附在双层滤板2表面,从而在双层滤板2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2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下沉尾端42下方内部镶嵌有多个配重球粒6,配重球粒6可以增加下沉尾端42一定的重力,从而使其在液面以下时能够保持一定的下垂的状态,当双层滤板2在转动并与其挤出时,可以便于下沉尾端42的端部嵌入到双层滤板2内,从而使得多个拖尾吸附颗粒4能够在油污脱附后贴附在双层滤板2表面,从而边缘双层滤板2表面散点分布的吸附层的形成,使得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果更好,散点贴附端41为碳系气凝胶材质制成,气凝胶为质量轻且多孔的材质,对于油污具有强大的吸附力,下沉尾端42和吸附绒毛5均为疏油材质制成,使得在对废气进行油污吸附过程中,嵌在双层滤板2内的二者表面不易粘附油污,使得双层滤板2不易被堵住,从而有效减缓双层滤板2通透性变差的速度。
请参阅图4-5,双层滤板2包括两个相互固定连接的夹层网21,且两个夹层网21相对分布,两个夹层网21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吸套筒22,自吸套筒22包括与一个夹层网21固定连接的弹性绒毛棒7以及与另一个夹层网21固定连接的多孔套筒8,弹性绒毛棒7嵌入多孔套筒8内侧并与多孔套筒8内壁相接触,当废气穿过双层滤板2吹在自吸套筒22上时,废气的冲击力使得弹性绒毛棒7在多孔套筒8内不断发生移动,从而产生摩擦,使得多孔套筒8表面产生静电,从而可以使得下沉尾端42在嵌入到双层滤板2内时,能够被自吸套筒22吸附,有效避免拖尾吸附颗粒4在废气冲击下从双层滤板2上脱落的情况发生,同时在进入到液面以下时,由于湿度增大,静电消失,从而便于拖尾吸附颗粒4与双层滤板2的分离,从而使得油污分解的效果更好,弹性绒毛棒7和多孔套筒8表面均涂设有纳米防油涂层,使得二者在位于液面以上时,始终能够进行良好的摩擦作用,使得自吸套筒22能够始终保持具有静电,降低拖尾吸附颗粒4掉落的情况发生。
通过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部轮回贴附盘和自贴附密封囊的设置,一方面自贴附密封囊在轮回贴附盘转动时,始终能下垂与其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空隙度,从而降低废气未被吸附就排出的情况发生,提高吸附效果,另一方面,在废气冲击力作用下,通透性变差的双层滤板2和通透性好的双层滤板2可不断发生位置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始终进行边脱附边吸附的自循环过程,有效降低脱附对废气吸附进程的影响,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配合拖尾吸附颗粒4的作用,可以不断在双层滤板2表面自动形成一层散点分布的吸附层,进而显著提高双层滤板2对于废气中油污的吸附效率以及吸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废气通入到轮回吸附通道内,使得废气持续穿过轮回贴附盘;
S2、随着废气吸附时间延长,轮回贴附盘上的通透性变差,此时在废气的气压作用下,轮回贴附盘的上表面贴附在自贴附密封囊上发生转动;
S3、转动的轮回吸附盘上的多个双层滤板(2)位置发生改变;
S4、废气在持续通入时,不断发生S2-S4中废气油污吸附--油污脱附的自循环过程,从而实现对于废气的自循环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的具体过程为:
S31、吸附性变差的双层滤板(2)逐渐进入到纳米油污分解剂内后,其表面贴附的多个拖尾吸附颗粒(4)拖尾吸附颗粒(4)逐渐与其脱离,并漂浮在纳米油污分解剂液面上;
S32、通透性提高的双层滤板(2)从纳米油污分解剂内出来时,液面上的拖尾吸附颗粒(4)会逐渐贴附在双层滤板(2)上,再次进行废气的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贴附密封囊包括固定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内顶端的弹性皮囊,所述弹性皮囊内填充有多个下垂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皮囊外表面涂色LINE-X涂料涂层,多个所述下垂粒为粒径各不相同的球形沙粒和球形钢珠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回贴附盘包括转动连接在轮回吸附通道前后内壁之间的中心转轴(3)以及罩设在中心转轴(3)外侧的外网筒(1),多个所述双层滤板(2)呈周向均匀连接在中心转轴(3)外端,且双层滤板(2)远离中心转轴(3)的一端与外网筒(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回吸附通道内纳米油污分解剂的液面高于中心转轴(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尾吸附颗粒(4)包括散点贴附端(41)以及连接在散点贴附端(41)外端的下沉尾端(42),所述下沉尾端(42)中线以下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附绒毛(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尾端(42)下方内部镶嵌有多个配重球粒(6),所述散点贴附端(41)为碳系气凝胶材质制成,所述下沉尾端(42)和吸附绒毛(5)均为疏油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滤板(2)包括两个相互固定连接的夹层网(21),且两个夹层网(21)相对分布,两个所述夹层网(21)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吸套筒(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套筒(22)包括与一个夹层网(21)固定连接的弹性绒毛棒(7)以及与另一个夹层网(21)固定连接的多孔套筒(8),所述弹性绒毛棒(7)嵌入多孔套筒(8)内侧并与多孔套筒(8)内壁相接触,所述弹性绒毛棒(7)和多孔套筒(8)表面均涂设有纳米防油涂层。
CN202010341428.8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Withdrawn CN1116324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1428.8A CN111632468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1428.8A CN111632468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2468A true CN111632468A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1428.8A Withdrawn CN111632468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24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1522A (zh) * 2020-09-21 2020-12-25 潢川县鹏升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肝素钠提取树脂的收集清洗装置
CN112121557A (zh) * 2020-09-24 2020-12-25 许广祥 一种自循环脱油式含油废气过滤装置
CN112354288A (zh) * 2020-10-13 2021-02-12 潘玉霞 一种配重伸缩式含油废气过滤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1371A (ja) * 2001-07-10 2003-01-24 Nichias Corp エアフィルター装置
CN109289439A (zh) * 2018-12-10 2019-02-01 安徽万山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用活性炭吸附装置
CN109621616A (zh) * 2019-01-25 2019-04-16 孙信 一种高效率焦化废气处理装置
CN209302379U (zh) * 2018-11-05 2019-08-27 义乌市爱釜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吸附微波回收或热解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CN110624322A (zh) * 2019-10-29 2019-12-31 嵊州市星丰环保节能设备厂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废气处理输送装置
CN110801678A (zh) * 2019-11-19 2020-02-18 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重污染废气净化用仿蒲公英自脱落式过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1371A (ja) * 2001-07-10 2003-01-24 Nichias Corp エアフィルター装置
CN209302379U (zh) * 2018-11-05 2019-08-27 义乌市爱釜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吸附微波回收或热解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CN109289439A (zh) * 2018-12-10 2019-02-01 安徽万山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用活性炭吸附装置
CN109621616A (zh) * 2019-01-25 2019-04-16 孙信 一种高效率焦化废气处理装置
CN110624322A (zh) * 2019-10-29 2019-12-31 嵊州市星丰环保节能设备厂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的废气处理输送装置
CN110801678A (zh) * 2019-11-19 2020-02-18 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重污染废气净化用仿蒲公英自脱落式过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1522A (zh) * 2020-09-21 2020-12-25 潢川县鹏升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肝素钠提取树脂的收集清洗装置
CN112121522B (zh) * 2020-09-21 2022-03-22 潢川县鹏升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肝素钠提取树脂的收集清洗装置
CN112121557A (zh) * 2020-09-24 2020-12-25 许广祥 一种自循环脱油式含油废气过滤装置
CN112354288A (zh) * 2020-10-13 2021-02-12 潘玉霞 一种配重伸缩式含油废气过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2468A (zh) 一种废气轮回贴附式自循环吸附方法
NO169699B (no) Fremgangsmaate til fremstilling av et filtermateriale.
CN1187111C (zh) 用于净化压缩空气系统中的空气的方法和装置
US3960771A (en) Composite adsorbent
CN105126471A (zh)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过滤装置
US20070261557A1 (en) Activated carbon honeycomb catalyst beds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thereof
US20030041733A1 (en) Adsorption element and methods
JPH11506976A (ja) フィルター装置
CN205073798U (zh)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过滤装置
WO2018207633A1 (ja) 二酸化炭素吸収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二酸化炭素分離システム
KR20170102910A (ko) 기체 정화 장치
US11014038B2 (en) Filter medium
CN108704622B (zh) 一种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erimkulova et al. Granular rice husk-based sorbents for sorption of vapor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ters
CN110475601A (zh) 用于从有限空间中除去代谢二氧化碳的改进方法和装置
CN203777932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装置
CN107469569A (zh) 压缩空气管道过滤器
CN208212846U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JP2980124B1 (ja) ケミカルフィルタ及びその交換判定法、並びに気体浄化装置
CN201176462Y (zh) 铝电解干法净化系统vri烟气吸附反应器流态化装置
CN205925344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活性炭吸附塔
CN210109766U (zh) 一种具有除醛功能的鼠标垫
CN211635881U (zh) 一种实验废气吸附装置
JP2002317620A (ja) 車両用フィルタ装置
CN204693667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