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0217A - 重复使用含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混合纺织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重复使用含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混合纺织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0217A
CN111630217A CN201980008610.7A CN201980008610A CN111630217A CN 111630217 A CN111630217 A CN 111630217A CN 201980008610 A CN201980008610 A CN 201980008610A CN 111630217 A CN111630217 A CN 111630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ulose
textile
synthetic plastic
hybrid
fi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86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托弗·克劳斯-尼特罗斯特
理查德·赫瑟尔
克里斯蒂安·维拉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zing AG
Original Assignee
Lenzin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zing AG filed Critical Lenzing AG
Publication of CN111630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0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3/00Recovery of starting material, waste material or solvents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3/02Recovery of starting material, waste material or solvents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cellulose derivatives or prote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0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7/04Disintegrating plastics, e.g. by mill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3/00Recovery of starting material, waste material or solvents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3/04Recovery of starting material, waste material or solvents during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2/0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viscos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2/0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viscose
    • D01F2/08Composition of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he bath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2/0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viscose
    • D01F2/2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viscose by the dry spinning pro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混合纺织品(110)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i)进料(52)混合织物(110),混合织物(110)包含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具有至少一种合成塑料;ii)至少部分地从纤维素中消耗(54)合成塑料;以及iii)在消耗之后对耗尽的混合纺织品(60)进行进一步处理(58)。

Description

重复使用含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混合纺织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混合纺织品的方法和由该混合纺织品通过进一步加工生产的再生纤维素成型体。
本发明涉及再利用(再循环)技术领域,特别是混合纺织品的再利用,每种纺织品具有纤维素和至少一种合成塑料。本发明还特别涉及混合纺织品的再利用以生产再生纤维素成型体,特别是其中成型体的纤维素基本上为莱赛尔纤维和/或粘胶纤维的形式。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是通过称为粘胶法的湿纺法生产的化学纤维或再生纤维。粘胶方法的原料是纤维素,它是由木材制成的。高纯度纤维素是从这种原料木材中以化学纸浆的形式获得的。在连续的方法步骤中,首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纸浆,形成碱性纤维素。该碱性纤维素与二硫化碳的随后反应中形成纤维素黄药。由此,通过进一步添加氢氧化钠溶液来生产粘胶纺丝溶液,将其通过喷淋状喷丝头中的孔泵入纺丝浴中。通过凝结会在每个喷丝孔上形成粘胶长丝。然后将以此方式生产的粘胶长丝切成粘胶短纤维。
莱赛尔纤维是一种含纤维素的再生纤维,是通过直接溶剂法生产的。纤维素是从原材料木材中提取的,并用于莱赛尔方法。然后可以将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纸浆通过不经过化学改变的脱水而溶解在溶剂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中,进行过滤,然后被挤压通过喷丝头。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长丝在通过装有NMMO水溶液的浴中的气隙后沉淀,然后切成短纤维。
当使用回收材料作为纤维素生产的原材料时,经常出现这些原材料的纯度问题。这些通常被非典型材料污染。特别是例如当今的二手纺织品和/或服装生产中的残留物已被塑料严重污染。一方面,因为它们是由塑料制成的。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当今许多主要由天然纤维例如纤维素组成的旧纺织品被塑料部分污染。这些例如是由弹性制成的弹性纤维或由缝纫线制成的聚酯。在本文中,具有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纺织品可以被称为混合纺织品。
迄今为止,对诸如旧纺织品,特别是混合纺织品之类的原材料的回收,试图尽可能多地去除任何混合物或异物,以便使纤维素再次作为“新”原材料变得尽可能纯净。这些方法步骤可以包括,例如漂白,化学分离和机械分离方法步骤通常非常耗费成本和时间。另一方面,已知用于回收合成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原料,但是主要是消耗或破坏纤维素的方法,例如,该文献描述了WO2014045062A1是一种使用溶剂系统从物体提取聚酯的方法。
用于生产用于回收过程的纤维素,例如如果使用莱赛尔方法或粘胶方法,则可以使用回收材料(起始材料)。当加工这些原料时,例如混合纺织品,在关闭材料循环时会积聚各种不良杂质,这些杂质用于生产必须去除的纤维。这包括因为再生纤维的化学/物理性质与非再生纤维的化学/物理性质足够相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节省资源和可持续的方式再循环混合的纺织品,从而可以生产具有特定性能的成型体。
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优选的构造由从属专利权利要求得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回收混合纺织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进料混合织物,混合织物具有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该合成纤维具有至少一种合成塑料,ii)从纤维素中至少部分地消耗合成塑料,以及iii)消耗后对耗尽的混合纺织品进行进一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再生纤维素成型体,其根据上述方法生产。成型体选自细丝、纤维、薄膜、织物、非织造材料、(微观)球、珠和海绵。此外,成型体具有纤维素,特别是纤维素和合成塑料,其至少部分地来自贫化的混合织物。此外,成型体具有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纤维素”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分或可以合成产生的有机化合物。纤维素是多糖(即多元糖)。纤维素是直链的,且通常具有数十至数万个D-葡萄糖分子(β-1,4-糖苷键)或纤维二糖单元。纤维素纤维被植物控制以从植物产生纤维素纤维。可以使用一种技术方法来组装纤维素分子以形成再生纤维,例如作为抗撕裂纤维。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成型体”尤其可以理解为表示二维或三维几何体,其是用于生产或回收纤维素的方法的结果。特别地,成型体可以理解为是指含纤维素或由纤维素组成并且由溶解的纸浆制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物体。成型体尤其可以是莱赛尔成型制品、粘胶成型制品或莫代尔成型制品。典型的成型制品是长丝、纤维、海绵和/或薄膜。基本上,所有类型的纤维素成形制品均适用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连续长丝、具有常规尺寸(例如长度为38mm)的切短纤维以及短纤维都应理解为纤维。为了生产纤维,可以考虑在一个或多个挤出喷丝头之后的具有引出装置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例如特别是熔喷方法。作为纤维的替代物,也可以将含纤维素的膜制成成型体,即含纤维素或由纤维素制成的平坦且基本均质的薄膜。特别地,薄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生产:通过设置莱赛尔方法的方法参数,仅在长丝撞击接收表面之后至少部分地引发凝结。箔片可以理解为是指扁平的纤维素成型体,这些箔片的厚度是可调节的(例如,通过选择多个串联布置的喷丝头条)。成型体的其他实施方案是由纤维素丝或纤维素纤维制成的机织织物和非织物,特别是由整体熔融(“合并”)基本连续的纤维素丝(“熔喷”)制成的纺粘织物。在本文中,织物可以理解为尤其是指由至少两个(优选成直角或几乎成直角)交叉的线系统(或纤维系统),其中,纵向方向上的线(纤维)称为经线,而横向方向上的线(或纤维)称为纬线。非织造或无纺布可以被描述为由有限长度的长丝或纤维或切纱制成的无序(特别是在缠结状态)结构,它们结合并且彼此(特别是摩擦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纤维层或纤维堆。成型体也可以制成球形。含纤维素的颗粒,例如尤其是珠子(即颗粒或珠子)或薄片也可以作为成型体,以这种形式可以进一步加工。可能的纤维素成型体也是颗粒结构,例如颗粒、球形粉末或纤条体。优选将含纤维素的纺丝溶液从挤出喷丝头挤出来实现成型体成形,以此方式可以以非常均匀的形式生产大量的纤维素成型体。另一种可能的纤维素成型体是海绵,或更一般地是多孔的成型体。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提及的成型体可以用于例如生产纱线、纺织品、凝胶或复合材料。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纤维素源”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一种介质(特别是固体介质),该介质提供用于此目的的纤维素材料,作为在相应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含纤维素的成型体的基础。一个例子是木材或木浆。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莱赛尔法”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通过直接溶剂法生产纤维素的方法。纤维素可以从莱塞尔方法中由含纤维素的原材料获得。原原料可以在莱赛尔方法中在合适的溶剂(特别是具有叔胺氧化物,例如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和/或离子液体,即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低熔点的盐)中溶解。然后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喷丝头利用莱赛尔方法将所得溶液(也称为浓液或纺丝溶液)挤压。由此形成的细丝可以在它们自由或受控下落期间和/或之后通过含水的浴(特别是在装有水的NMMO溶液的浴中)中的气隙和/或位于气隙中存在的空气水分而进行沉淀。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粘胶方法”尤其可以理解为通过湿纺方法生产纤维素的方法。可以从包含这种纤维素的原材料(特别是木材或木质纤维素)中为粘胶方法获得纤维素。在粘胶方法中的连续步骤中可以先用碱(例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原材料,以形成碱性纤维素。然后该碱性纤维素与二硫化碳反应,形成纤维素-黄药。)由此,可以通过进一步掺入碱来产生粘胶纺丝溶液,该粘胶纺丝溶液通过一个或多个喷丝头挤压。在纺丝浴中通过凝结产生粘胶长丝。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来自服装生产的残余物”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含纤维素或由纤维素组成的纺织品或纱线的残余物和/或共混物,这些残余物是在生产服装的过程中获得的。例如,在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含纤维素的纺织品作为原材料,从中切出扁平的部分(例如以T恤衫半的形式),剩下的是残余物,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残余物可以再次输送到用于生产含纤维素的成型体的过程中。因此,服装生产中的残余物可以是含纤维素或由其组成的原材料,该原材料可以在消费者将残余物用作服装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之前用于回收纤维素。特别地,服装生产中的残余物可以由基本上纯的纤维素构成,特别是没有单独的且不含纤维素的异物(例如纽扣、纺织品印花或接缝)。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旧衣服”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当回收至少一部分纤维素时已经被消费者使用(特别是穿着)的含纤维素的衣服,因此旧衣服可以是含纤维素的原材料,该原材料可能(但不必)包含大量异物并且在消费者将旧衣服用作衣服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后,可用于纤维素的回收。尤其是,旧衣服可以由纤维素和一种或多种异物组成的混合物构成,特别是包含(尤其是经常用于服装)合成塑料(例如聚酯和/或弹性纤维)和/或单独且不含纤维素的异物(例如纽扣、纺织品印花或接缝)。聚酯尤其应理解为在其主链中具有酯官能团(R-[-CO-O-]-R)的聚合物。聚酯包括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弹性纤维应理解为特别是指具有高弹性的可拉伸的化学纤维。弹性纤维所基于的嵌段共聚物可以包含至少85%质量分数的聚氨酯。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混合纺织品”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具有一种以上组分或由至少两种组分组成的纺织品。纺织品可以是,例如,服装生产中的残留物或旧衣服(请参阅下面的说明)。纺织品可以由一种成分组成,例如棉或合成塑料。混合纺织品又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这种组分。例如,混合纺织品可以具有棉和合成塑料。此外,混合的纺织品可以包含纤维素,特别是棉纤维素,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同样,混合纺织品也可以具有两种以上的成分,例如纤维素、聚酯和聚酰胺。根据另一示例,混合的纺织品(棉)可以具有纤维素、PET和弹性纤维。组分也可以描述为纤维。混合纺织品可以具有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可以具有至少一种合成塑料。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合成塑料”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由大分子组成并合成产生的物质。塑料的各个大分子是聚合物,因此由重复的基本单元(重复单元)组成。聚合物大分子的大小可以从几千个基本单位到一百万个基本单位不等。例如,聚合物聚乙烯(PE)由相互连接的重复乙烯单元组成。聚合物可以是直链、支链或交联的分子。原则上,就其物理性质而言,塑料可分为三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和弹性体。此外,这些属性也可以组合在子组中,例如,用于热塑性弹性体。塑料的重要特性是其技术性能,例如可成型性、硬度、弹性、断裂强度、温度、耐热性和耐化学性,这些特性可以通过选择大分子、制造方法以及通常通过添加添加剂而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由单体或预聚物生产合成塑料的典型反应是:链式聚合,加聚或缩聚。也特别用于纺织品的合成塑料的例子是例如聚氨酯(PUR),尤其是作为弹性纤维的成分的聚酯(PE,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胺(PA,例如尼龙,Perlon)和聚醚,尤其是作为弹性纤维的成分的聚乙二醇(PEG)。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弹性纤维”可以理解为特别是指具有热塑性和弹性的合成塑料。因此,弹性纤维可以称为热塑性弹性体(TPE)。弹性纤维可以嵌段共聚物的形式存在,其特征尤其在于以下两个嵌段:聚氨酯(PUR)和聚乙二醇醚(PEG)。PUR段可以形成刚性部分,与柔软的弹性PEG部分交替出现。PUR可以形成彼此并排的刚性拉伸部分,并通过创建二次价态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例如启用纤维。另一方面,橡胶状PEG嵌段(例如每个约40至50个单体单元)可以被强烈地压皱,但是这些也可以被拉伸。在此,弹性纤维可以作为具有非常高的弹性(几百%,例如700%)的卷曲结构存在。密度可以例如为在1.1至1.3g/cm3之间,强度为例如5至12cN/tex。弹性可以取决于温度。此外,术语“弹性纤维”可以理解为是指弹性纤维本身和相关的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弹性纤维,塑料,Texin和Utechllan)。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术语“消耗”尤其可以理解为是指通过一种方法从至少两种组分的混合物中至少部分地除去组分。例如,混合的纺织品可以具有纤维素和PET的成分。如果现在组分PET的比例减少,这可以称为消耗PET。已知进行这种消耗的可能性很多。首先,这可以机械地完成,例如通过密度分离。可选地或替代地,可以通过化学分离来进行消耗。示例包括水解或衍生化待消耗的组分。此外,可以使用溶剂去除要消耗的成分。在消耗期间,待消耗的组分可能会被降解或破坏。此外,待耗尽的组分可以在耗尽之后以其原始形式存在,即不降解。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克服了以下缺点:当从混合纺织品中消耗纤维素时,纤维素或多或少地降解,因此不能再用于后续方法(例如,莱赛尔方法或粘胶酶方法)。为了从纤维素中分离出合成塑料(例如聚酯PET),已经有各种方法使纤维素消耗或分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现在已经表明,通过选择性地从具有合成塑料和纤维素的混合纺织品中溶解或消耗合成塑料(例如PET),可以以足够好的质量回收合成塑料和纤维素。这也可以通过使用塑料(PET)含量较低的混合纺织品经济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令人惊讶地发现,作为混合纺织品的再利用的一部分(包括再循环过程或原材料的制备)的有针对性的残余浓度的目标控制在(莱赛尔(Lyocell))中实现了新的性能。可以生产模制品或其纺织二次产品。来自基于热塑性塑料的混合纺织品的残余浓度的这种官能化可以实现许多有利的性能,例如,热稳定性、强度或弹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自混合织物的残余浓度的官能化令人惊奇地允许有效补偿特性的(负)变化,特性的变化主要是由(莱赛尔)成型体中的再循环纤维素的比例引起的,混合纺织品基于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弹性纤维。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消耗在纺织品中大量使用的合成塑料,以便获得纤维素作为回收过程的原料。然而,塑料的完全消耗不是绝对必要的,但是每种情况下要确定的一部分合成塑料(至少部分消耗)可以保留在混合纺织品中。在具有要生产的纤维素的成型体的情况下,这可以导致特别可控的期望特性。
迄今为止,一直存在从具有高塑料含量的纺织品中回收特别大量的合成塑料的问题(由此获得纤维素作为废品),相反,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塑料含量较低的纺织品被用作主要生产纤维素的原材料,而不是提取合成塑料。这样,可以有效地获得纤维素。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并非所有塑料都必须被消耗掉,而是一小部分可以保留在混合的纺织品中以用于进一步处理。令人惊讶地,具有待生产的纤维素的成型体中的少量残留的(某些)合成塑料不仅可以毫无问题地被接受,而且甚至可以具有有利的性能,例如提供增加的稳定性和/或改善的弹性。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使用以下事实:通过消耗塑料,具有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混合织物(例如将聚合物组分选择性地溶解和分离在溶剂中,特别是在不会降解纤维素)可以被重复使用作为节省资源和可持续的纤维素原材料。由这种纤维素原材料,例如再生纤维素成型体可以通过莱赛尔或粘胶方法生产。
根据一个实施例,由于某些合成塑料的剩余比例,由混合纺织品作为原材料例如通过莱赛尔或粘胶方法制成的成型体具有特定的所需特性。
该方法和成形体的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描述。
根据一个实施例,合成塑料是选自聚酯、聚酰胺、聚氨酯、弹性纤维和聚醚中的至少一种。这可以具有的优点是,可以至少部分地消耗在纺织品中大量使用的与工业相关的塑料,以便获得纤维素作为可重复使用的原材料。在要生产的含纤维素的模制品的情况下,提到的塑料还可以导致特别可控的所需性能。
尤其也用于混合纺织品中的合成塑料的示例子是,例如,聚酯(PE,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例如尼龙,Perlon),聚氨酯(PUR)(尤其是作为弹性纤维的组分)和聚醚,尤其是聚乙二醇(PEG)作为弹性纤维的组分。根据一个实施例,特别是PET被消耗,PET可以大量存在于许多混合纺织品中。另外,在混合纺织品中用于回收过程或用于生产模制品的较大比例的PET会引起不希望的性能。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混合纺织品的纤维素来自棉。这可以具有以下优点:可以直接使用在混合纺织品中大量存在的与工业相关的物质。此外,由于棉花的生产非常消耗资源,因此具有生态优势。
大量的混合纺织品具有棉形式的纤维素(参见下面对图5的描述)。这种棉纤维素的表型以及莱赛尔纤维和粘胶纤维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例如,棉纤维素纤维不需要额外的消光剂(例如二氧化钛),而莱赛尔和粘胶纤维素纤维在没有这种消光剂的情况下可以是半透明的,特别是在潮湿时。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原材料可以具有全部或部分来自服装生产和/或旧服装(例如混合纺织品)的残余物。换句话说,纺织品,特别是来自服装生产和/或旧服装的残余物可以用作原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特别优选地,使用服装生产中的残余物,因为这些废料或废品通常具有很高的纤维素含量,因此具有很高的纯度。特别地,这种消费前纺织品可能没有异物,例如纽扣、接缝或纺织品印花。例如,来自服装生产的残余物可以具有基本上编织的(和任选地染色的)纤维素,因此,如果需要的话,这些残余物也可以直接转化为溶液,以便通过莱赛尔方法从中回收纤维素。对于旧衣服或消费后的纺织品,可以在机械粉碎过程中或之后分离较大的异物,例如纽扣、印花和接缝。残余物或旧衣服中的其他异物,例如染料和合成塑料(例如聚酯和弹性纤维),可以在溶解相应的原材料以形成浓液或纺丝溶液之前全部或部分去除,但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存在于纺丝溶液。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清洗纤维素,清洗在消耗和进一步处理之间进行。这可以具有的优点是,可以使特别高质量的纤维素可用于再循环过程。
如果需要,这种清洗例如可以去除合成塑料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可以以这种方式调节或影响合成塑料在要制造的成型体中的比例。清洗与实际消耗不符,但是作为附加的处理步骤,用于去除(一定)例如未牢固粘合的合成塑料和/或洗净塑料残留物。此外,清洗可以包括通过漂白至少部分去除染料。这可以使得混合织物完全或部分脱色,例如产生白色或浅色模制品。此外,混合纺织品可以至少部分地没有纤维交联的交联剂。在这种交联剂存在于混合织物的纤维之间的应用中,可以通过碱或酸预处理使纤维完全或部分地脱离这些交联剂。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方法中的消耗还包括:从混合纺织品中选择性地消耗至少一种合成塑料。合成塑料可以特别是选自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氨酯和弹性纤维中的一种。这可以提供以下优点:具体地影响或控制混合纺织品中的塑料成分,该混合纺织品将进一步用于回收过程中,以便在待生产的模制品中获得特定的性能。
某些合成塑料在回收过程(尤其是莱赛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干扰。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从混合纺织品中选择性地消耗PET。小型织物/纤维混合物形式的经加工的混合纺织品可以在120℃至190℃的压力下用四氢呋喃(THF)进行处理,并选择性地溶解PET。溶剂中聚合物的最大浓度应该设置为10%,否则在随后的过程中粘度会变得太高。这样就几乎不可能过滤残留物。对于这种变型,适应的温度控制对于实现所需的最终PET含量特别重要。降解程度可以控制,并且可以设定相对精确的最终PET浓度。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PET的溶液可以通过溶剂来实现,并且沉淀可以在低于PET的熔点的温度(大约在180℃和220℃之间的范围内)下进行。例如可以使用二羧酸二烷基酯或二羧酸二烷基酯的混合物作为溶剂。此外,例如可以使用草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和/或己二酸的二甲酯或二乙酯。非极性物质(例如脂族烃)或混合物(例如石油醚和汽油)可用作沉淀剂。特别地,正烷烃和/或异烷烃可用作沉淀剂。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滤出纤维素(具有任选的聚酰胺(PA)含量),并通过蒸馏浓缩滤液,从而保持流动性。通过将浓缩溶液引入不适合用作PET溶剂但可与THF(特别是甲醇,乙醇,从c5(戊烷)到c10(汽油/柴油)的烃)混溶的液体中来沉淀。在过滤和干燥之后,由于所描述的方法不会降解聚酯,因此可以细粒形式将PET用作成熟原料。
聚丙烯(PP)也可以出现在混合纺织品中。这是例如由非织造件制成,例如衣服的非织造衬里材料或类似材料。然而,例如,在莱赛尔方法中,PP可导致方法的重大中断,因为PP不溶于NMMO,可在随后的莱赛尔模塑制品的生产中使过滤器堵塞。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机械浮选来选择性地去除PP级分(PP密度为约0.75至0.9kg/L,其他塑料的密度明显高于1.0kg/L)。
如果这不成功,则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最高150℃的温度下通过芳族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三甲基苯,乙苯,枯烯)在第一阶段从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去除(溶解)PP。PP的这种预分离变型特别受关注,因为纤维素、PET、PA和PUR不溶于芳族溶剂。在第二阶段中,然后可以如上所述降低PET含量,该方法能够彼此紧密配合而无需首先完全去除先前的溶剂,因为最终得到的溶剂混合物可以通过分馏安全且良好地分离。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主要目的是减少废纺织品的再循环中的聚合物组分。在这里,例如通过浮选(选择性消耗)将PP高度分离。此外,可以在pH值小于7的聚酰胺(PA)或聚丙烯腈(PAN)范围内进行水解,以去除(选择性消耗)。然后,其他聚酯组分最终可以通过上述溶解选择性地消耗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上游选择机制允许在资源和努力方面减少回收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混合纺织品的制备可以确保以适当的浓度保留(以所需的程度耗尽)诸如PUR、PA,PET、聚酯等的塑料,以进一步用于诸如保留莱赛尔过程。如果做到这一点,在莱赛尔方法的纺丝溶液中的塑料成分可以起到类似于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系统的作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PET和PUR期望的比例例如为1∶1。在添加这种制备的混合纺织品之后生产的再生(莱赛尔)成型体的性质可以与未再生莱赛尔成型体的性质相似或几乎相同。特别地,通过额外添加回收的莱赛尔织物,这些性能可以进一步近似于未回收的莱赛尔纤维的性能,其结果是在测量技术上不能确定差异。
在所述情况下,可以通过分馏来大量回收溶剂。因此,所描述的消耗过程在封闭的材料循环和资源使用方面特别有利。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方法的消耗还包括:从混合纺织品中完全去除至少一种合成塑料。合成塑料尤其可以是聚酯和/或弹性纤维。这可以具有以下优点:耗尽的混合织物特别纯净,并且因此可以显著降低不期望的性能。
一些合成塑料,例如聚酯(PET)、氨纶或聚丙烯,其化学/物理特性在回收过程中会特别麻烦。所以纺丝溶液中的不溶性可以认为是主要问题。不会将这些不良特性转化为可进一步使用的过程(例如莱赛尔过程)的耗尽的混合纺织品可能是相应有利的。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方法的消耗还包括:在混合织物中至少部分地保留合成塑料。合成塑料尤其可以是聚酰胺、聚酯、聚氨酯和弹性纤维中的一种。这可以具有以下优点:合成塑料不再必须特别清洗或耗尽。少量残留浓度的消耗可能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且需要大量资源。
相反,合成塑料,例如作为聚氨酯,保留在混合纺织品中,从而可以减少或不再需要复杂且昂贵的消耗过程。如果将至少一部分聚氨酯分配给弹性纤维,则还可以实现其他优点,例如要制造的成型体的强度值和/或弹性的改善。
小部分(例如低于2%)的聚酰胺和聚酯可以在回收过程中进行处理,以实现纤维素的良好结合。这在再循环过程中可能是明显的优势,因为至少部分去除其他合成聚合物(尤其是低浓度)可能会非常复杂。上述其他合成塑料可以非常频繁地和广泛地包含在诸如纺织品的原材料中。因此,接受少量残留物可以极大地缓解回收过程。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混合织物具有第一合成塑料,特别是聚酰胺和/或聚氨酯。混合的纺织品还具有第二合成塑料,特别是聚酯,此外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或聚丙烯。另外,消耗还包括:i)第一合成塑料的至少部分消耗至第一浓度值,ii)第二合成塑料的至少部分消耗至第二浓度值。在此,第一浓度值不同于第二浓度值,尤其是更大。这样做的优点是,至少部分消除了另一种塑料在技术上的复杂性和昂贵的消耗。相反,至少一种其他合成塑料的存在甚至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影响或控制要生产的纤维的性能。
例如,对于混合纺织品的再循环过程而言,高浓度的聚酯,特别是PET和/或PP可能是不希望的。但是,例如PA和/或PUR使用,特别是作为弹性纤维的组分的PA和/或PUR,不一定是不希望的。如该文件中所述,PA、PUR或弹性纤维有时可以提供有利的性质,例如提高纤维的强度。以这种方式,例如第一浓度值对应于聚酯或PP的浓度,应保持尽可能低的浓度。此外,例如第二浓度值对应于PA或PUR的浓度,在某些区域中的浓度可能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将聚酯/PP的浓度设置得尽可能低,而将PA/PUR的浓度设置得更高。但是,这仅仅是示例,塑料和浓度的各种不同组合都是可能的。这样,可以考虑要生产的成型体要达到的性能来设定大量的特定浓度。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方法的消耗具有下述两种分离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机械分离,特别是由于材料密度的差异。
化学分离,具有选自水解、衍生化和使用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优选实施例,使用不分解纤维素的溶剂。例如,可以用氢氧化钠(NaOH)进行碱性煮沸以分解残留的聚酯并调节纤维素分子的链长。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供应至少一种具有纤维素和至少一种合成塑料的另一种混合纺织品,在该混合纺织品和该另一种混合纺织品中合成塑料的比例是不同的,使得获得的塑料组合物具有至少一种预定性质。这样做的优点是,基本上不需要额外使用化学方法就可以调节或影响合成塑料的期望比例。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原材料中所含的合成塑料的残留成分调整为特定量。在添加几种特定的原材料之后产生的具有纤维素的成型体然后可以具有期望的塑料浓度或组成以及相应的特定化学/物理性质。例如,这些可以是与未回收的莱赛尔纤维的那些相对应的性质。
特别地,通过混合不同成分的混合纺织品和/或原材料(例如用过的衣服)和/或来自衣服生产中的残余物,可以得到例如调节合成塑料(例如弹性纤维)以及可选的至少一种其他合成塑料的浓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控制后续使用和/或功能化。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以这样一种方式混合不同组成的不同原材料,从而获得不同塑料的所需比例。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仅通过选择原材料来获得期望的混合物。无需添加其他塑料,这些塑料必须分别进行化学预处理。因此,就资源消耗和生态方面而言,这种减少化学物质/无化学物质的变型(仅通过混合原料即可实现)特别有利。
可以在供应混合纺织品的同时供应另外的混合纺织品。此外,在以后的时间,例如,在莱赛尔过程中,供应另外的混合纺织品或耗尽(处理)的混合纺织品。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进一步处理具有用于产生再生纤维素成型体的莱赛尔方法或粘胶方法。这样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使用经过验证的健壮过程。本文中详细描述了莱赛尔方法。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再生纤维素成型体具有以下描述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再生纤维素成型体可具有小于0.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大于1%的聚氨酯(PUR)和/或聚酰胺(PA)。再生纤维素模制体中至少2%的混合纺织品含量可以是合成塑料。
再生纤维素成型体具有常规莱赛尔纤维的强度值。常见莱赛尔纤维(例如
Figure BDA0002586230750000151
)的平均纤维数据可按以下方式获得。调节的最大拉力(FFk):40.2cN/dtex;湿最大拉伸力(FFn):37.5cN/dtex,调节的湿拉伸最大拉伸力(FDk):13.0%,湿拉伸最大拉伸力(FDn):18.4%(来源:Lenzinger报告87(2009)98-105,表1)。因此,最大拉力(FFk)可以在35至45cN/dtex的范围内,特别是38至42cN/dtex,最大湿拉力(FFn)在32至42cN/dtex的范围内,尤其是35至40cN/dtex。最大拉伸力(FDk)可以在10%到15%的范围内,最大湿拉伸力(FDn)在16%到20%的范围内。
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以一定浓度存在一定比例的合成塑料(弹性纤维,任选地具有另外比例的例如PET、PUR和PA)。这可能导致在纺丝溶液中的分布特别均匀,从而使塑料在纺丝过程中均匀分布在要生产的(Lyocell)成型体中。这样,可以相应地控制或影响特定的纤维性能。
再生纤维素成型体的原纤化趋势也降低。以这种方式实现的较低的原纤化趋势可以通过以下事实解释:嵌入的残留塑料,例如聚酯低聚物,在分离的(至少部分为无定形的)滑动层的意义上支持了单个结晶纤维素链的滑动,并另外进行了控制纤维素线之间的交叉粘附力。这可以具有这样的效果,即相应地抑制了典型的原纤化分层。换句话说,聚酯低聚物或其他合成塑料充当纤维内的热熔粘合剂。原纤维化可以理解为尤其是指原纤维成分沿纤维轴的局部分离。当机械和湿气对纤维产生影响时,尤其如此。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成型体中的合成塑料主要,特别是唯一地来自混合织物。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特别节省资源地制造成型体。成型体中的合成塑料可以完全或至少部分地由原材料产生。这意味着基本上不需要额外的塑料。此外,还可以至少部分地省去从原材料中塑料的复杂消耗。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基于纤维素,在再生纤维素成型体中合成塑料,特别是聚酯的浓度可以为0.1-60重量%,特别是0.1-15重量%。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0.2%的精度内检测完成的(莱赛尔)成型体上的塑料浓度。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方法可包括对沉淀的纤维素进行后处理,以从成型体的预成型件获得成型体。这种可选的后处理可以例如包括对所获得的纤维素丝进行干燥、浸渍和/或成形。适当的后处理使得有可能在莱赛尔工艺结束时以特定的应用方式完成模制品的生产。
根据一个实施例,原材料的纤维和/或成型体的纤维可具有光滑的圆形外表面。如图3所示,通过莱赛尔法提取的纤维素纤维的特征在于具有这种形状,因此有别于其他纤维形式,例如用天然棉或通过粘胶法获得的纤维形式。
根据本发明生产的成型体可以用作例如包装材料,纤维材料,纺织品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非织造材料,针刺毡,垫料,织物,针织,以及家用纺织品,例如床单、衣服、填充物、植绒材料,医院纺织品,例如垫子、尿布或床垫,也可以用作隔热毯、鞋垫和伤口敷料的织物。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领域以及医学、美容和保健领域中。在医学中,例如,用于伤口处理和伤口愈合的材料可以由确定机械性能的载体构成和与皮肤和与伤口表面特别相容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涂层材料构成。许多其他应用也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回收混合纺织品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制造了再生纤维素成型体。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通过莱塞尔工艺生产再生纤维素成型体的设备。
图3示出了通过莱赛尔方法生产的纤维素纤维。
图4示出了通过粘胶方法生产的纤维素纤维。
图5示出了来自棉花植物的天然纤维素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或相似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参考附图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总结一些基本的构思因素,基于该构思得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混合纺织品中选择性地消耗热塑性添加剂,使得它们可以重新用于生产(莱赛尔)成型体。PET含量大大降低,PUR含量略有降低。事实证明,PUR的残留成分可以在莱赛尔方法中充当正属性修饰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聚合物组分选择性地溶解在不侵蚀纤维素的溶剂中并分离,来回收来自具有聚合物组分的混合织物(混合纺织品)的纤维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纤维素的回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概念,其基于原材料(混合纺织品)中典型地较低(<50%)的聚合物含量。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例如当将低于30%的聚合物部分消耗到个位数百分比范围内(可能是每千分之一范围)时,是理想的选择。与已知方法相比,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重点不是回收塑料,而是回收非聚合残余成分,特别是纤维素。相反,先前已知的方法是基于以下事实:要回收的材料具有高到非常高的塑料比例。可以从80%至90%的示例性高塑料含量中回收相当大比例的聚合物。在通常的热循环残留材料中,仍然会有高达50%的残留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来自原材料的残余聚合物用作纤维素纤维下的粘合增强剂或用作莱赛尔成型体内的热塑性增强剂。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些步骤完成之前,它们基本上保持惰性。特别地,可以通过加热(类似热熔胶)实现织物的后续硬化(例如,非熨烫衬衫,打褶等)。通常使用复杂的过程来生产具有高尺寸稳定性的织物(例如非铁)。例如,这可能是非常复杂的化学过程的组合。它使衬衫很长一段时间看起来都很新。在棉纤维素分子之间建立弹性桥的所谓“湿交联”也是可能的。洗涤后,该桥将织物拉回形状。
然而,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残余聚合物(例如来自混合纺织品的弹性纤维的聚氨酯)的比例,可以在莱赛尔纤维中实现一定的热塑性,其对应于来自聚合物的残余聚合物的相应比例。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耗尽工艺,经由莱赛尔工艺将原材料重新回到莱赛尔成型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某些合成塑料的良好集成行为可以通过纤维素与其他合成塑料如弹性纤维、聚酰胺或聚酯之间的相容性来描述。由于弹性纤维中的聚乙二醇(PEG)组分的典型的醚结构,可与纤维素的聚糖醚键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这两种物质之间发生良好的均质化/混合。根据一个实施例,相应的集成过程还可以强烈地取决于各自方法的温度。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混合纺织品110生产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参见图2)的方法的流程图50。
在下文中,首先使用框52、54、56和58描述混合织物110的消耗过程。然后,可以将消耗或处理的混合织物60进给78到莱赛尔过程中。此外,然后使用框62、64、66、70、72和74描述莱赛尔方法,以便从耗尽或处理后的混合纺织品60作为原材料110生产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根据一个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耗尽的混合纺织品60基本上仅具有纤维素。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耗尽的混合织物60具有纤维素和合成塑料。
混合织物110具有纤维素纤维和由至少一种合成塑料制成的纤维,并且是以旧衣服和/或来自衣服生产的残留物的形式。
如框48所示,在用过的衣服例如一件服装中,消费者可以使用混合纺织品110。如果消费者丢弃衣物,则可以将其作为消费后的物品进行处理,然后用作后续的莱赛尔或粘胶工艺的原料,前者将在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以使用消费前的混合织物110,例如服装生产中的残留物。
首先,根据框52,将混合纺织品110进给到消耗过程。现在存在混合织物的消耗54,至少一种合成塑料被至少部分消耗。这可以包括水解或衍生化。特别优选使用不分解纤维素的溶剂。以这种方式,例如,聚酯,如PET,可以减少纤维素的消耗。清洗56可以在消耗54与混合织物110的后续进一步处理58之间进行。这使得可以清除纤维素中多余的塑料或其他异物。进一步处理58尤其包括将耗尽的混合织物60作为原材料110进料到莱赛尔过程中。
下面的文字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何可以基于耗尽的混合纺织品60来制造由纤维素制成的成型体102。为此,将耗尽的混合纺织品60送进给到设备100(参见图2)以进行莱赛尔过程(参见附图标记78)。在下文中,将耗尽的混合纺织品60称为莱赛尔工艺的原材料110(比较图2)。
原材料110的机械切碎62可以首先通过切碎在那里进行。特别地,由此可以从原材料110去除大的、非纤维素的污染物,例如,已经至少部分地用于生产原材料110的旧衣服的纽扣、接缝和印花。机械粉碎62可以例如将原材料110分离成单个的纤维。在此应当注意的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的机械粉碎62也可以在消耗过程期间,特别是在消耗54之前进行。
也可以(参见框64)将含纤维素的原材料110与其他含纤维素的材料一起用于随后的莱赛尔过程。因此,原材料110可以与另一起含纤维素和至少一种合成塑料的原材料混合,参见框64。该供应的另外的原材料具有的合成塑料比例不同于原材料110中的合成塑料比例。现在可以基于原材料110和另外的原材料来进行再生纤维素成型体的产生,使得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包含预定比例的合成塑料。可选地或附加地,例如,另外的原材料也可具有来自服装生产的残留物。另一种原材料优选也是混合织物。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还可以在消耗过程中,特别是基本上在与混合纺织品110的供应52的同时,供应另外的混合纺织品。
在机械粉碎62之后或混合64之后立即将(纯的或混合的)原材料110直接溶解68在另一种溶剂116(例如叔胺氧化物,例如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中而有利地无需化学预处理。更具体地,可以将机械粉碎的(和任选地混合的)原材料110直接转化为溶液,特别是在无需化学清洗并且无需调节粘度的情况下。这样,制造或回收过程可以极其简单和快速且以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令人惊讶地发现,在原材料110中的机械粉碎62之后,某些合成塑料(例如,弹性纤维,聚酰胺)不会作为残留的异物干扰莱赛尔工艺,并且不会对回收的莱赛尔纤维素的质量产生不利地影响。相反,一定量的某些合成塑料可以保留在生产的纤维素纤维中,而不会损害它们的性能,甚至可以改善其性能。一定量的残留聚酯不会干扰所获得的产品,甚至可以增强要生产的成型体102的机械完整性。
替代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在机械粉碎62之后(或在混合64之后)并且在溶解68之前对原料110进行可选的化学清洗66。这种可选的清洁66可以包括例如通过漂白至少部分地去除染料。这使得在随后将原材料110溶解在溶剂116中之前,例如可以完全或部分地使起始材料110脱色,例如以便产生白色或灰色形状的成型体102。可选地或附加地,作为任选的化学清洗66的一部分,原材料110(在其溶解68之前或之后)也可能至少部分地不含使原材料110纤维发生交联的交联剂。在原材料110的纤维之间存在这种交联剂的应用中,原材料110可以例如通过碱或酸的预处理而完全或部分地不含这些交联剂。另外,这改善了原材料110的溶解性。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过清洗66选择性地去除至少一部分合成塑料。例如,可以以这种方式设定或影响合成塑料在要制造的成型体102中的比例。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消耗过程期间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清洗56。此外,如果在消耗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清洗56,则清洗66就变得没有必要。
在将原原料110溶解68在溶剂(优选为NMMO)中之后,可以将获得的莱赛尔纺丝溶液104压过一个或多个喷丝头,从而产生粘性粘度的线或丝(参见框70,与该纺丝有关)。
在这些线或丝掉落期间和/或之后,它们与水性介质有效连接,从而被稀释。线或丝的溶剂116的浓度在水雾或水浴中降低到使莱赛尔纺丝溶液转化为由纤维素丝制成的固相的程度。换句话说,存在纤维素丝的沉淀、沉降或凝结,参见附图标记72。由此获得成形体102的预成型件。
因此,基于耗尽的混合纺织物60作为原材料110,通过莱赛尔工艺来进行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的生产80,特别是分离68、纺丝70和随后沉淀72,原材料110依次具有纤维素和可选的合成塑料。
此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对沉淀的莱赛尔纤维素进行后处理74,以从成型体102的预成型件获得成型体102。这种后处理可以包括例如将获得的长丝进行干燥、浸渍和/或成形为最终成形体102。例如,成型体102可以通过所描述的制造方法加工成纤维、薄膜、机织织物,、羊毛、球、多孔海绵或珠,然后可以用于其他目的(参见附图标记76)。
有利地,在使用成型体102之后,可以通过执行与在附图标记48与74之间或78与74之间的方法步骤相对应的另一种方法(参见框80)来重新回收该成型体的纤维素(以及可选地其合成塑料)。替代地,可以在另一过程中(例如,另一框80),例如粘胶过程,来回收成型体102的纤维素和可选的其他合成塑料。借助于重复的工艺步骤,这种再循环的多重可重复性是可能的,这是因为通过至少部分地、选择性地消耗塑料部分,可以将来自混合纺织品的纤维素特别有效地用于再循环过程中。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原材料110通过莱赛尔工艺生产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的设备100,原材料110是耗尽的或处理后的混合纺织品60。
因此,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于生产包含纤维素的模制体102的设备100,该成型体102例如以非织造的形式被生产为纤维、薄膜、球、织物、海绵或可以是珠状或薄片状。根据图2,成型体102直接由纺丝溶液104制成。后者通过凝结流体106(特别是由大气水分)和/或凝结浴191(例如可选地具有叔胺氧化物例如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的水浴)在纤维素纤维108中转化为成型体102。莱赛尔方法可以通过设备100进行。以此方式,例如,基本环形的长丝或纤维108或离散长度的基本环形的长丝和纤维108的混合物可以制成为成型体102。设置多个喷丝头,每个喷丝头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126(也可以称为纺丝孔)以喷射莱赛尔纺丝溶液104。
如图2中可以看出,基于纤维素的原材料110可以经由计量装置113输送到储罐114中。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可以使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溶剂116(特别是NMMO)将水引入到基于纤维素的原材料110中。纤维素基于原材料110本身也已经可以含有一定的残留水分(例如,干燥纤维素通常具有5重量%至8重量%的残留水分)。特别地,根据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原材料110直接添加到水和溶剂116的混合物中,而无需预先润湿。然后可以省略图2所示的可选的水箱112。
根据一个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包含纤维素的原材料110可以另外被润湿,从而由此提供潮湿的纤维素。为此,水可以通过计量装置113从可选的水箱112供应到储罐114。因此,借助于控制装置140控制的计量装置113可以向储罐114提供相对量可调节的水和原材料110。
溶剂容器中装有合适的溶剂116,优选叔胺氧化物,例如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或溶剂116的水性混合物,例如水中76%的NMMO溶液。可以在浓缩装置118中通过添加纯溶剂或水来调节溶剂116的浓度。然后可以在混合单元119中以限定的相对量将溶剂116与原材料110混合。混合单元119也可以通过控制单元140来控制。由此,将含纤维素的原材料110在相对量可调节的溶解装置120中溶解于浓的溶剂116中,从而得到莱赛尔纺丝液104。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用于根据莱赛尔法生产的纤维素的再生成型体的纺丝溶液104中的原材料110、水和溶剂116的成分的相对浓度范围(也称为纺丝窗口)是可以适当地调节的。
莱赛尔纺丝溶液104被输送到纤维发生器124(其可以由多个喷丝头梁或喷嘴122构成)。
当莱赛尔纺丝溶液104通过喷嘴122的开口126时,它被分成莱赛尔纺丝溶液104的多个平行线。所描述的过程控制将莱赛尔纺丝溶液104转换为越来越长和细的线,其特性可以通过控制单元140所控制的适当调节过程条件来调整。可选地,气流可以在其从开口126至纤维接收单元132的途中加速莱赛尔纺丝溶液104。
在莱赛尔纺丝溶液104移动通过喷嘴122并进一步向下移动之后,莱赛尔纺丝溶液104的长而细的线与凝结流体106相互作用。
当与凝结流体106(例如水)相互作用时,莱赛尔纺丝溶液104的溶剂浓度降低,从而使原材料110的纤维素至少部分地凝结或沉淀为细长的纤维素纤维108(其仍可能含有溶剂的残余物和水)。
在由挤出的莱赛尔纺丝溶液104初始形成单个纤维素纤维108的过程中或之后,纤维素纤维108被吸收在纤维接收单元132上。纤维素纤维108可被浸入图2所示的凝固浴191(例如水浴,可选地包含诸如NMMO的溶剂的水浴)中,并且如果它们与凝固浴191的液体相互作用,则可以完成其沉淀。取决于凝结的工艺设置,纤维素可以形成纤维素纤维108(如图所示,其中纤维素纤维108可能一体式或整体地彼此相互融合(“合并”),或可以作为分离的纤维素纤维108存在),或可以在纤维接收单元132上由纤维素形成膜或薄膜(图2中未示出)。
因此,纤维素纤维108从喷嘴122的喷丝头挤出,并通过纺丝浴或凝结浴191(例如,含有水和低浓度的NMMO,以进行沉淀/凝结),在此,纤维素纤维108在凝固浴191内被引导围绕相应的转向辊193,并引导向凝固浴191的外部至取出导丝辊195。取出导丝辊195提供纤维素纤维108的进一步运输和后拉伸,以实现期望的纤度。在取出导丝辊195之后,将来自纤维素纤维108的纤维束在洗涤单元180中洗涤,可能进行精加工并最终切割(未示出)。
尽管未在图2中示出,但是在凝结和随后在洗涤单元180中的洗涤过程中,已经从纤维素纤维108去除的莱赛尔纺丝溶液104的溶剂116可以至少部分地回收或再循环,并且可以在随后的循环中再次被转移回储罐114。
在沿着纤维接收单元132的运输过程中,成型体102(在此为纤维素纤维108的形式)可以通过洗涤单元180洗涤,相应地,后者提供了用于去除溶剂残余物的洗涤液。然后可以干燥成型体102。
除此之外,成型体102也可以进行后处理,参见示意性示出的后处理单元134。例如,该后处理可以包括水力缠结、针刺处理、浸渍、在通过压力供应的蒸汽和/或通过压延机进行蒸汽处理等。
纤维接收单元132可以将成型体102提供至卷绕装置136,在卷绕装置136上可以卷绕成型体102。然后,可以将成型体102作为实体的卷材运输,基于成型体102生产诸如擦拭物或纺织品的产品。
图3示出了通过莱赛尔方法生产的纤维素纤维200的横截面。通过莱赛尔方法生产的纤维素纤维200具有光滑的圆形外表面202,并且均匀地填充有纤维素材料,并且没有肉眼可见的孔。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将其与通过粘胶方法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参见图4中的附图标记204)和由棉株生产的纤维素纤维(参见图5中的附图标记206)区分开。
图4示出了通过粘胶方法生产的纤维素纤维204的横截面。纤维素纤维204是云状的,并且沿其外周具有多个弓形结构208。
图5示出了来自棉株的天然纤维素纤维206的横截面。纤维素纤维206是肾形的,并且在内部具有无材料的内腔210作为完全封闭的腔。
基于根据图3至图5中纤维明显的几何或结构差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例如在显微镜下明确地确定,纤维素纤维是通过莱赛尔方法、通过粘胶方法还是在棉株中形成的。
另外,应当指出,“具有”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而“一个”或“一个”并不排除多个。此外,应当指出,已经参照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之一描述的特征或步骤也可与上述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组合组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视为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回收混合纺织品(1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进料(52)混合织物(110),混合织物(110)包含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具有至少一种合成塑料;
以这样的方式从纤维素中消耗(54)合成塑料,使得一部分待确定的合成塑料保留在所述混合织物(110)中;和
消耗后对耗尽的混合纺织品(60)进行进一步处理(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合成塑料是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醚和弹性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混合织物(110)具有棉形式的纤维素或由棉形式的纤维素组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混合纺织品(110)具有全部或部分来自服装生产和/或用过的服装的残留物。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清洗(56)纤维素,清洗(56)在消耗(54)和进一步处理(58)之间进行。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消耗(54)还包括:
从混合纺织品(110)中选择性消耗(54)至少一种合成塑料,
特别是选自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氨酯和弹性纤维中的一种。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消耗(54)还包括:
从混合织物(110)中完全去除(54)至少一种合成塑料,特别是聚酯和/或弹性纤维。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消耗(54)还包括:
将合成塑料部分保留在混合纺织品(110)中,
特别是选自聚酰胺、聚酯、聚氨酯和弹性纤维中的一种。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混合织物(110)具有第一合成塑料,特别是聚酰胺和/或聚氨酯。
其中混合织物(110)具有第二合成塑料,特别是聚酯,此外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丙烯;并且
其中,消耗(54)还包括:
将第一合成塑料消耗(54)至第一浓度值;
第二合成塑料的消耗(54)到第二浓度值,第一浓度值不同于第二浓度值,特别是大于第二浓度值。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消耗(54)还包括:
机械分离,特别是由于密度差异;和或
化学分离,具有至少一种选自水解、衍生和使用溶剂的成分,
特别是不会分解纤维素的溶剂。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进料(64)至少一种另外的具有纤维素和至少一种合成塑料的混合纺织品,在混合纺织品(110)和在另一种混合纺织品中合成塑料的比例不同,使得所获得的塑料组合物具有至少一种预定性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进一步处理(58)包括用于产生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的莱赛尔工艺或粘胶工艺。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生产的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
其中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选自细丝、纤维,薄膜、微球或珠子;
其中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具有耗尽的混合织物(60)的纤维素,特别是纤维素和合成塑料;并且
其中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具有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具有小于0.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大于1%的聚氨酯PUR和/或聚酰胺PA;
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中至少2%的混合纺织品含量是合成塑料;
与常规的莱赛尔纤维相比,再生纤维素成型体(102)具有降低的原纤化趋势。
CN201980008610.7A 2018-01-15 2019-01-14 重复使用含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混合纺织品的方法 Pending CN1116302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51684.0 2018-01-15
EP18151684.0A EP3511451A1 (de) 2018-01-15 2018-01-15 Verfahren zum wiederverwenden eines cellulose und synthetischen kunststoff aufweisenden mischtextils
PCT/EP2019/050744 WO2019138094A1 (de) 2018-01-15 2019-01-14 Verfahren zum wiederverwenden eines cellulose und synthetischen kunststoff aufweisenden mischtexti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0217A true CN111630217A (zh) 2020-09-04

Family

ID=60990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8610.7A Pending CN111630217A (zh) 2018-01-15 2019-01-14 重复使用含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混合纺织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7906B2 (zh)
EP (1) EP3511451A1 (zh)
JP (1) JP2021511445A (zh)
CN (1) CN111630217A (zh)
BR (1) BR112020014349A2 (zh)
CA (1) CA3088041A1 (zh)
TW (1) TWI721359B (zh)
WO (1) WO2019138094A1 (zh)
ZA (1) ZA2020042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747A1 (en) * 2021-09-01 2023-03-09 Asia Pacific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A method of recycling textile waste cellulos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0902B (zh) * 2021-09-09 2022-10-1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羊毛混紡織物的回收方法
WO2023250158A2 (en) 2022-06-24 2023-12-28 Hybridworks Chemical, Llc Polyester-cotton blend textile recycling process and system with rotating hydrolysis reactor
WO2024013254A1 (de) 2022-07-14 2024-01-18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Rwth) Aachen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monomers aus dem das monomer umfassenden polymer
SE545655C2 (en) 2022-10-06 2023-11-28 Re Newcell Ab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roduct comrpising recycled fibers by filtration and acid treatment of a viscose dop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9310A (zh) * 2011-05-17 2011-09-28 东华大学 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含棉成分的回收方法
WO2014081291A1 (en) * 2012-11-21 2014-05-30 Agrawal Ecolabs Processing of cotton-polyester waste textile
CN105525376A (zh) * 2015-11-27 2016-04-27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6877A (zh) * 2015-04-17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回收废旧纺织品的方法
WO2017019802A1 (en) * 2015-07-28 2017-02-02 Evrnu, Sp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mixed textile feedstock, isolating constituent molecules, and regenerating cellulosic and polyester fibers
CN107245161A (zh) * 2017-06-05 2017-10-13 东华大学 一种硫酸‑机械分离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1273A (en) 1972-08-30 1974-04-02 Johnson & Johnson Methods of recovering waste cellulosic fibers
US3937671A (en) 1974-11-18 1976-02-10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recovering constituents from polyester and cellulosic textile waste
US4246221A (en) 1979-03-02 1981-01-20 Akzona Incorporated Process for shaped cellulose article prepared from a solution containing cellulose dissolved in a tertiary amine N-oxide solvent
US4345039A (en) 1981-06-01 1982-08-17 Venture Chemicals, Inc. Method of recovering polyester fibers and cellulosic powder from polyester/cotton textile waste
US4668454A (en) 1985-06-12 1987-05-2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eat-strengthening process
US5240530A (en) 1992-02-10 1993-08-31 Tennessee Valley Performance Products, Inc. Carpet and techniques for making and recycling same
US5342854A (en) 1993-07-28 1994-08-30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Polyester dissolution for polyester/cotton blend recycle
DE4409335A1 (de) 1994-03-18 1994-09-29 Thueringisches Inst Textil Verfahren zum Abtrennen von Faserstoffkomponenten aus Mischtextilien
DE4416466A1 (de) 1994-05-10 1995-11-16 Zimmer Ag Trennverfahren für Teppichböden
AT401392B (de) 1994-09-05 1996-08-26 Chemiefaser Lenzing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ellulosischen formkörpers
US5722603A (en) 1995-11-28 1998-03-03 Alliedsignal Inc. /Dsm N.V. Process for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waste carpet components
GB2324064A (en) 1997-04-11 1998-10-14 Courtaulds Fibres Modified lyocell fibre and method of its formation
US7255816B2 (en) 2000-11-10 2007-08-14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recycling bonded fibrous materials and synthetic fibers and fiber-like materials produced thereof
JP4989917B2 (ja) * 2006-05-17 2012-08-01 東海染工株式会社 パルプの製造方法
JP2011089239A (ja) * 2009-10-26 2011-05-06 Ecolog Recycling Japan:Kk ポリエステル・綿混用繊維製品からポリエステル素材の単離・採取方法
KR20120116871A (ko) 2011-04-13 2012-10-23 오노 야꾸힝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관개방증 치료제
CN102250379B (zh) 2011-06-01 2013-0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分离及涤纶再聚合方法
JP5824766B2 (ja) * 2011-06-08 2015-12-02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工芸繊維大学 繊維分離方法
FR2991600B1 (fr) 2012-06-06 2014-07-18 Fibers Procede de separation du polyester et du coton pour le recyclage de dechets textiles
GB201216921D0 (en) 2012-09-21 2012-11-07 Worn Again Footwear And Accessories Ltd Process
DE102012222045A1 (de) 2012-12-03 2014-06-05 Cht R. Beitlich Gmbh Beschichtung von Luminophoren
AT517020B1 (de) 2015-02-06 2020-02-15 Chemiefaser Lenzing Ag Recycling von cellulosischen Kunstfasern
BR112019011687B1 (pt) 2016-12-20 2023-03-07 Aalto Univerisity Foundation Sr Método de separação de celulose e poliéster, e microfibras produzidas através do referido método
EP3339504A1 (en) 2016-12-22 2018-06-27 Lenzing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pulping cotton-based raw material
EP3511140A1 (en) 2018-01-15 2019-07-17 Lenzing Aktiengesellschaft A process for separating a fibrous target component from textile wast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9310A (zh) * 2011-05-17 2011-09-28 东华大学 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含棉成分的回收方法
WO2014081291A1 (en) * 2012-11-21 2014-05-30 Agrawal Ecolabs Processing of cotton-polyester waste textile
CN106146877A (zh) * 2015-04-17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回收废旧纺织品的方法
WO2017019802A1 (en) * 2015-07-28 2017-02-02 Evrnu, Sp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mixed textile feedstock, isolating constituent molecules, and regenerating cellulosic and polyester fibers
CN105525376A (zh) * 2015-11-27 2016-04-27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5161A (zh) * 2017-06-05 2017-10-13 东华大学 一种硫酸‑机械分离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HAREH ZAMANI,MAGDALENA SVANSTR¨OM,GREGORY PETERS,TOMAS RYDBERG: "A Carbon Footprint of Textile Recycling A Case Study in Sweden",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
孙晋良: "《纤维新材料》", 31 August 2007, 上海大学出版社 *
杨莉,郭国林: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 30 April 20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747A1 (en) * 2021-09-01 2023-03-09 Asia Pacific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A method of recycling textile waste cellulose
EP4144785A3 (en) * 2021-09-01 2023-04-19 Asia Pacific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A method of recycling textile waste cellulo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0770A (zh) 2019-10-16
US20210079564A1 (en) 2021-03-18
EP3511451A1 (de) 2019-07-17
US11987906B2 (en) 2024-05-21
ZA202004209B (en) 2022-04-28
WO2019138094A1 (de) 2019-07-18
TWI721359B (zh) 2021-03-11
CA3088041A1 (en) 2019-07-18
BR112020014349A2 (pt) 2020-12-08
JP2021511445A (ja)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0217A (zh) 重复使用含纤维素和合成塑料的混合纺织品的方法
CN111655912B (zh) 用于再利用含纤维素的纺织材料
CN111868314B (zh) 用于莱赛尔法的重复使用的莱赛尔纤维素
CN111655771B (zh) 由含纤维素原材料构成的不溶性颗粒的重复使用
US20220243395A1 (en)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preparing a broken-up cellulose-containing starting material
TWI781277B (zh) 含有併入至纖維素中之彈性纖維的成形體及製造方法
US20220243396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broken-up, cellulose-containing, starting material with a predefined fibre-length distribution
TW201940764A (zh) 在溶解性纖維方法中的外來物質之功能化
US20220243399A1 (en) Common preparation of lignocellulosic feedstock and a product containing cellulose but free from lign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305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