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9148B -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9148B
CN111629148B CN202010516024.8A CN202010516024A CN111629148B CN 111629148 B CN111629148 B CN 111629148B CN 202010516024 A CN202010516024 A CN 202010516024A CN 111629148 B CN111629148 B CN 111629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ing
parameter
shooting
equipmen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60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9148A (zh
Inventor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60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9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9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9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拍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操作佩戴的智能设备实现对拍照设备的远距离控制,提高了远距离拍摄时的便捷性与远距离拍摄时的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外出旅行来放松心情,开阔眼界。然而,在旅行时,想要与景点合影或与好友合影,拍摄出场景范围较广的照片却是一件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
由于拍摄场景范围较广的照片时,通常需要拍照设备与拍摄对象保持较远的距离,而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来实现较远距离的拍摄。第一种是借助自拍杆等拍摄工具或三脚架等固定工具来拍摄场景范围较广的照片。然而,通过自拍杆拍摄时由于受到杆长的限制,只能实现较小范围内的拍摄,容易导致拍摄出来的照片中场景不全,而在通过给拍摄设备设置延时后固定于三脚架等固定装置进行拍摄时,由于拍摄对象无法获知拍摄设备的实时拍摄画面,亦难以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当然,也可以寻找路人帮忙拍照,但是此时用户并不能实时查阅他人拍摄时的图像,而每个人的拍照水平和欣赏水平因人而异,他人拍出来的不一定是能令自己满意的图像效果。因此,在合影等需要拍摄较广范围场景的情况下,需要拍照设备与拍摄对象保持较远的距离,而远距离拍摄的场景下,无论是借助自拍杆或是其他固定工具还是寻求他人帮助,都会存在拍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拍照设备远距离拍摄场景范围较广的照片时拍摄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拍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可选地,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微投影机和光学组件,所述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的步骤包括:
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
将接收到的图像通过所述微投影机投影至所述光学组件;以实现至少部分来自所述微投影机的光线通过所述光学组件的反射和/或透射进入所述用户眼部。
可选地,所述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的步骤包括: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
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可选地,所述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的步骤包括:
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
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以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可选地,所述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的步骤包括: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判断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是否为预设调节操作;
若不为预设调节操作,则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
可选地,所述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操作;
若接收到,则基于所述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可选地,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操作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未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则在再次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时,基于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再次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直至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
可选地,所述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接收的图像判断拍照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在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控制拍照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控制拍照的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控制拍照的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拍照的程序,所述控制拍照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然后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通过将智能设备与拍照设备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通过佩戴的智能设备自主完成合影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场景下的拍摄,而无需寻求他人帮助也无需借助自拍杆,并且,用户可以基于智能设备展示的图像,通过所述智能设备对拍照设备的拍摄参数进行实时调节以提高拍摄效果,从而提高了远距离拍摄时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智能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拍照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拍照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拍照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目前的拍照设备,在合照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场景下,无法由用户自主完成远距离拍摄,而请求他人帮忙,很多时候不能拍出让用户满意的效果。因而,为了解决拍照设备远距离时拍摄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如此,在智能设备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在合影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场景下,用户可通过所佩戴的智能设备实现对拍照设备的控制,而无需请求他人帮助也无需借助自拍杆,并且,用户还可以基于智能设备展示的拍照设备所拍摄的图像,通过智能设备调整拍照设备的拍摄参数,以提高拍照设备所拍摄的图像质量,从而提高远距离场景下的拍摄效果。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智能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智能设备可包括AR眼镜等具有图像展示和控制功能的智能设备,且所述智能设备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拍照设备进行连接。
如图1所示,该智能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总线1002,处理器1001,例如CPU,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及微投影机,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智能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图1所示的智能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可选地,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微投影机和光学组件,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
将接收到的图像通过所述微投影机投影至所述光学组件;以实现至少部分来自所述微投影机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学组件的反射和/或透射进入所述用户眼部。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
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可选地,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
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以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判断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是否为预设调节操作;
若不为预设调节操作,则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操作;
若接收到,则基于所述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可选地,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所展示的调节后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控制操作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未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控制操作,则在再次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时,基于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再次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直至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控制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控制拍照的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接收的图像判断拍照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在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控制拍照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拍照设备由与所述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智能设备佩戴于用户,尤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智能眼镜等具有显示与控制功能的智能头戴式设备。所述拍照设备可由用户手持或固定于三脚架等固定装置上,可包括手机及相机等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终端设备。为在合影或拍摄全身照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场景下实现远距离拍摄,所述拍照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可通过蓝牙、WIFI或2.4G等无线方式进行连接。然而,为了提高远距离拍摄时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优选通过Wi-Fi Direct标准将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建立连接,由于Wi-FiDirect标准允许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无需通过无线路由器即可相互连接,且这种标准允许无线设备以点对点形式互连,与蓝牙技术类似,但是在传输速度与传输距离方面较蓝牙技术有大幅提升。
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若佩戴者通过操作智能设备的按键或向智能设备发送语音指令触发拍照或录像模式,则控制拍照设备开启拍照或录像功能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通过Miracast协议采用镜像技术将拍照设备采集的图像(可包括图片与影像)实时传输给智能设备,由智能设备进行展示,无需路由器中转。当然,也可以是先开启拍照设备的拍照或录像功能后,再将拍照设备固定于固定装置上,此时便无需经由智能设备的佩戴者在智能设备在触发开启拍照或录像模式的操作来控制拍照设备开启拍照或录像功能进行图像采集。其中,镜像技术用于多媒体档案(如,音乐、图片、影片)的分享,不限于任何文件格式及服务应用;Miracast协议是一种以Wi-Fi直连(Wi-Fi Direct)为基础的无线显示标准,支持此标准的3C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分享视频画面,例如手机可通过Miracast将视频或照片直接在电视或其他设备播放而无需任何连接线,也无需连接无线热点,且支持镜像技术。
在智能设备接收到拍照设备实时传输的图像后,可通过所述智能设备的显示屏或智能设备上的其他图像显示装置对所接收到的图像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拍照设备的显示参数,若需要,则用户可以在所述智能设备上触发参数调节操作,以通过所述智能设备调整拍照设备的图像参数;若不需要,则用户可以直接在智能设备上触发拍摄操作以控制拍照设备执行拍摄操作。另外,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较优的图像展示方式:在智能设备上设置微投影机和光学组件,将接收到的图像通过微投影机投放至所述光学组件上,以将至少部分来自所述微投影机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学组件的反射和/或透射进入所述用户眼部,从而将所接收的图像展示给所述用户,如此,用户便可以基于所述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所述光学组件至少包括棱镜,所述棱镜具体可以是三棱镜等。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若用户和朋友或同事想要在旅游景点合影,在合影人数较多时,若通过自拍杆进行拍摄,自拍杆的长度通常比较局限可能只拍摄到一部分人或只拍摄到人而无法拍摄到需要合影的景点,若通过对拍摄设备定时的方式进行拍摄,由于需要人为在拍照设备上按下拍摄开始按键后才会开始计时,且开始计时后按下按键的人需要快速回到拍摄位置,此时,拍摄出来的照片中,很可能按下按键的人是模糊的;若是找他人帮拍,有可能出现你想与景点合影但是却拍成了与垃圾桶合影等不如人意的拍摄效果。因而,为了在需要远距离拍摄的情况下,拍摄出高质量的合影图像,可以先将拍照设备(以手机为例)固定于三脚架等固定装置上,然后拍摄对象中至少存在一人戴上智能设备(以AR眼镜为例)后,将手机与AR眼镜建立通信连接,或是先佩戴AR眼镜建立通信连接后再将拍照设备(以手机为例)固定于三脚架等固定装置上,这里对于佩戴、固定和建立通信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定。而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基于不同连接方式对应的可连接距离确定,如:在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通过蓝牙连接;在拍照设备与AR眼镜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通过WIFI连接;在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时,通过Wi-Fi Direct连接。在将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AR眼镜的佩戴者可通过按键(可包括触摸按键或实体按键)的方式或语音(如“开启拍照模式”)的方式,向AR眼镜发送开启拍照模式的操作指令,然后AR眼镜会基于接收到的开启拍照模式的操作指令生成开启拍照模式的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手机,手机在接收到开启拍照模式的控制指令后对应开启拍照模式,打开手机上的摄像头(可以是前置摄像头也可以是后置摄像头)开始采集图像,并在采集图像的同时将所采集的图像实时传输给AR眼镜,AR眼镜在接收到手机传输的图像后,会将所接收到的图像通过微投影机与光学组件反射或透射至佩戴者的眼部,以将所接收的图像展示给佩戴者。佩戴者在看到AR眼镜所展示的图像后,会对所看到的图像进行评估,判断所看到的图像是否符合自己想要达到的图像效果,如人像是否清晰,人像是否在合适的位置,是否将所想合影的景点完整包含在内,图像中是否有其他影响整体画面的非相关因素(如垃圾,非相关人群等)等。在所看到的图像符合佩戴者想要达到的图像效果时,可以直接通过按键或语音(如:开始拍照)的方式向AR眼镜发送开始拍照的操作指令,AR眼镜在接收到佩戴者发送的开始拍照的操作指令后,会基于所接收的开始拍照操作指令生成开始拍照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手机,手机在接收到开启拍照模式的控制指令后就会拍下当前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在所看到的图像不符合佩戴者想要达到的图像效果时,可以基于影响图像效果的不同因素确定相应待调节的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如:人像不清晰时需要调节分辨率,人像在图像中位置不合理时需要调整视角,所想合影的景点没有完整包含在图像内时需要调节焦距等。然后通过按键或语音(如:调小焦距至1.0,往右偏转30°)的方式向AR眼镜发送参数调节指令,AR眼镜会基于接收的参数调节指令生成相应的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手机,手机在接收到参数控制指令后,会对参数控制指令对应所需调节的参数(如焦距,角度)调节至用户所设定的调节值。
步骤S20: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由于智能设备与拍照设备通过Wi-Fi Direct连接,因而智能设备与拍照设备需在可连接的距离范围内,且由于拍照设备的拍摄视场有限,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佩戴者,也即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佩戴于用户)之间的距离还要满足在拍照设备的拍摄视场内,如此,拍照设备才能采集到有效的用户图像。因而可根据智能设备所接收的图像判断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若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可能存在能设备与拍照设备的距离超出拍照设备的视场范围,和/或智能设备与拍照设备的距离超过Wi-Fi Direct连接距离。此时,无法通过对所述拍照设备的图像参数进行调节达到远距离拍摄的目的,需要人为调节拍照设备所在位置至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而在拍照设备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智能设备能够接收并正常展示用户图像,以供用户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在用户基于智能设备所展示的图像确定需要对拍照设备进行拍摄参数调节时,会通过语音或按键的方式在智能设备上触发参数调节操作,在智能设备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时,会基于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相应的参数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拍照设备,拍照设备在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参数控制指令后,会按照所接收到的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以将相应需要调节的参数调节至与用户所设定的调节至一致。其中,所述图像参数可包括:焦距,曝光度、角度、色调、分辨率及特效模式等。如,若人像在拍照设备(以手机为例)所采集的图像中过大,此时需要调小焦距,用户会在智能设备(以AR眼镜为例)上触发调小焦距操作,在AR眼镜接收到用户触发的调小焦距操作时,会基于所接收到的调小焦距操作生成相应的调小焦距控制指令发送给手机,手机在接收到调小焦距控制指令后,会按照所接收到的调小焦距控制指令自动将焦距调小,在所接收到的调小焦距控制指令包含具体的调节值时可直接将焦距调小至具体的调节值,否则,以一定的焦距间隔调小焦距。在调小焦距后,再将调小焦距后拍照设备的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传输给手机并进行展示,以供佩戴者再次确认当前所展示的图像是否符合自己想要达到的图像效果。
步骤S30: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由于基于智能设备所展示的调节后的图像,可供用户确认是否满意调节后的图像及其图像效果。若用户对调节后的图像满意,则通过按键或语音等方式触发拍摄操作,智能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后,会基于接收到的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拍照设备在接收到智能设备传输的拍摄控制指令后,控制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若用户对调节后的图像不满意,则会基于智能设备当前所展示的图像,通过按键或语音的方式在智能设备上再次触发参数调节操作。此时,智能设备在再次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后,会再次生成参数调节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拍照设备在再次接收到智能设备传输的参数调节操作后,会按照再次接收到的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直至智能设备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时,用户在智能设备上触发拍摄操作,智能设备基于所触发的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所述拍摄操作可包括拍照和录像相关的操作,如开始/停止拍照或开始/暂停/停止录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发明控制拍照的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远距离拍摄较广场景范围的照片时的拍摄问题,但是对于近距离拍摄同样适用。
本实施例通过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然后在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时,基于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接着,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通过将佩戴于用户的智能设备与拍照设备建立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佩戴的智能设备控制拍照设备完成拍摄操作,在合影等需要远距离拍摄的场景下无需再借由他人或借助自拍杆来拍摄,并且基于所述智能设备将拍照设备当前采集的图像展示给用户,用户就可以根据所展示的图像对应的反馈信息,通过所述智能设备远距离调节拍照设备的拍摄参数,从而提高远距离拍摄时的拍摄效果。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控制拍照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拍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步骤S12: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
步骤S13: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步骤S14: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若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开始拍摄操作,则生成开始拍摄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拍照设备打开摄像头进入拍摄模式。在拍照设备进入拍摄模式后,将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实时传输给智能设备。在智能设备接收到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时,将所接收的图像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在智能设备上触发参数调节操作。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参数调节的准确性,在智能设备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时,会先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然后,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如,基于智能设备所展示的图像,若画面太暗且人像太大时,用户会在智能设备上触发亮度和焦距调节操作,在智能设备接收到亮度和焦距调节操作时,可以确定与亮度和焦距调节操作对应的操作类型包括调高亮度和调小焦距及相应的亮度调节值和焦距调节值。所述亮度调节值和焦距调节值可以是用户在智能设备上触发亮度调节和焦距调节操作时所设定的调节值,也可以是基于系统默认的预设调节值间隔,以所设定的间隔在当前亮度值和焦距调节值的基础上依次增减预设调节值间隔,由于亮度和焦距的调节标准不一样,因而相应的预设调节值也会有所不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在智能设备上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可以同时包含多种参数,如可同时包含对比度、亮度、焦距、角度及分辨率等。
为了便于用户快速确定需要调节的调节参数和调节值,在一实施例中,拍照设备除向智能设备实时传输图像外,还实时传输图像对应的参数信息。即智能设备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会同时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然后对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及相应的调节值,以触发参数调节操作。如,在拍照设备开启摄像头开始采集图像时,会将当前所采集的图像及其拍摄参数信息(如对比度、亮度、分辨率拍摄角度等)同时输出给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在接收到拍照设备实时传输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后,将所述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同时进行展示,当然,也可以先展示图像,然后在用户确认需要调节拍照设备的图像参数,在智能设备上触发参数调节操作,且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参数调节操作时,再展示图像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后,以预设的展示顺序进行展示,如,先展示图像后展示拍摄参数信息,或先展示拍摄参数信息后展示图像。通过展示图像并展示图像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用户便可以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其相应的调节值,从而根据所确定的调节参数类型及其相应的调节值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快速实现对拍照设备的参数调节,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时,先判断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是否为预设调节操作,所述预设调节操作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快捷操作,如一键美颜,自动补光,模式切换或场景切换等。若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为预设调节操作,则无需用户自行确定需要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其相应的调节值,因而,无需通过智能设备在展示图像的同时,展示图像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此时,用户可以直接在智能设备上触发预设调节操作,然后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若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不是预设调节操作,则用户需要根据当前智能设备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需要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以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将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调节至相应的调节值。通过判断智能设备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是否为预设调节操作,在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为预设调节操作时,直接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而无需同时展示图像及其当前拍摄参数信息,减少处理步骤,减少展示拍摄参数信息所占的展示区域,避免遮挡或影响图像的展示;而在不为预设调节操作时,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参数调节的准确性,而且在需要进行多次参数调节时,还可以以每次确定的调节参数及相应的调节值作为参考依据,以尽可能的减少调节次数,提高调节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然后,在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时,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再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接着,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通过确定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能够基于所确定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控制拍照设备精准的将相应类型的调节参数调节至相应的调节值,提高参数调节的准确性,尽可能减少调节次数,从而提高参数调节效率。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控制拍照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拍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在与拍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步骤S22: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步骤S23: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控制操作;
步骤S24:若接收到,则基于所述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后,由于调节后的图像并不一定是用户满意的图像,用户不一定会触发拍摄操作,因而在智能设备将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后,智能设备并不一定会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控制操作。因此,在智能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之后,拍照设备会根据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并在进行拍摄参数调节后,将摄像头当前采集的图像传输给智能设备,智能设备会将当前接收到的图像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确定是否触发拍摄操作。若用户确定触发拍摄操作则智能设备会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若用户确定不触发拍摄操作则智能设备会不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因而,在控制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之前,先判断智能设备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操作。若接收到,则基于所述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若未接收到,则继续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若再次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则基于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再次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直至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时,基于所接收到的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本实施例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所展示的调节后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控制操作,以在接收到用户基于所展示的调节后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控制操作时,基于所述拍摄控制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执行拍摄操作,而非直接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避免调节后的图像并非用户最满意的图像时,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执行拍摄操作,不仅占用拍照设备的内存而且需要多次调节拍摄参数导致调节效率不高,提高了参数调节的准确性与调节效率,从而提高了拍照控制的准确性与控制效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控制拍照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控制拍照的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控制拍照的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拍照的程序,所述控制拍照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电视,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控制拍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拍照设备由与所述拍照设备连接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智能设备佩戴于用户,所述控制拍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智能设备与拍照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拍照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按照所述连接方式与所述拍照设备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微投影机和光学组件,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对拍照设备的拍摄参数进行调节;其中,首先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然后将接收到的图像通过所述微投影机投影至所述光学组件;以实现至少部分来自所述微投影机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学组件的反射和/或透射进入所述用户眼部;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包括: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确定所述参数调节操作对应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根据所述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供所述拍照设备按照所述参数控制指令进行拍摄参数调节;
参数调节操作包括亮度调节、分辨率调节以及对比度调节;
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其中,所述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触发参数调节操作,对拍照设备的拍摄参数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
接收拍照设备传输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
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拍摄参数信息同时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以触发参数调节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同时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的步骤包括:
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判断所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操作是否为预设调节操作;
若不为预设调节操作,则将所接收到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进行展示,以供用户基于所展示的图像及其当前的拍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的调节参数类型及相应的调节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操作;
若接收到,则基于所述拍摄操作生成拍摄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以控制所述拍照设备按照调节后的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当前所展示的图像触发的拍摄操作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未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则在再次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时,基于用户触发的参数调节操作再次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给拍照设备,直至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拍摄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则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接收的图像判断拍照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若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在接收到参数调节操作时,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操作生成参数控制指令发送至拍照设备。
6.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控制拍照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控制拍照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拍照的程序,所述控制拍照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拍照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16024.8A 2020-06-08 2020-06-08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29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6024.8A CN111629148B (zh) 2020-06-08 2020-06-08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6024.8A CN111629148B (zh) 2020-06-08 2020-06-08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148A CN111629148A (zh) 2020-09-04
CN111629148B true CN111629148B (zh) 2023-05-12

Family

ID=72272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6024.8A Active CN111629148B (zh) 2020-06-08 2020-06-08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91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411B (zh) * 2021-06-30 2023-06-23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表的遥控拍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549A (zh) * 2018-12-14 2019-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3194A (zh) * 2015-05-28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拍摄方法、主控拍摄终端、被控拍摄终端及拍摄系统
CN108600632B (zh) * 2018-05-17 2021-04-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拍照提示方法、智能眼镜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65957A (zh) * 2018-07-18 2018-12-07 北京零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配件的控制方法、装置、客户端和系统
CN108965722A (zh) * 2018-08-22 2018-12-07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549A (zh) * 2018-12-14 2019-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148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8825B (zh) 一种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方法及装置
US8937667B2 (en)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EP364130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hibiting aec jump, and terminal device
EP1603328B1 (en) Auto-focus system
US7365790B2 (en) Autofocus system for a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S911307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applying special effects processing to an automatically set region of a stereoscopic image
CN103051840A (zh) 一种预览拍摄的方法及其系统
US7092028B2 (en) Projecting apparatus with shooting function,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projecting apparatus with shooting function, and projection image shooting system
WO2019037781A1 (zh) 终端及其防抖拍照方法、存储装置
US10447919B2 (en) Imaging device, external device, imaging system, imaging method, oper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3878035B2 (ja) 画像配信方法
EP3567844A1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2011024139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CN111629148B (zh) 控制拍照的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4071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拍摄方法
CN107623796B (zh) 拍照方法、装置及系统
JP3780045B2 (ja) カメラ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9667874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with both an optical zoom and a digital zoom
KR100736898B1 (ko) 원격 카메라 서비스 제공 영상전송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이를 이용한 영상전송 서비스 제공방법
CN110278381A (zh) 一种智能手机手动对焦方法及系统
CN112087570B (zh) 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1144511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13994657A (zh) 轨迹延时拍摄方法、装置、云台相机、无人机及手持云台
JP608082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1111284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