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5547A -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5547A
CN111625547A CN202010493824.2A CN202010493824A CN111625547A CN 111625547 A CN111625547 A CN 111625547A CN 202010493824 A CN202010493824 A CN 202010493824A CN 111625547 A CN111625547 A CN 111625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ty card
information
client
validity period
card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38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5547B (zh
Inventor
李�昊
党娜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38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5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5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5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5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5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2Image preprocessing by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region containing or referencing a pattern; Locating or processing of specific regions to guide the detection or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如果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识别证件图像获取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在目标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基于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更新身份证有效期的效率,还能够提高客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客户的身份证丢失或者身份证的有效期到期,需要客户补办身份证或者更换身份证;不论是补办的身份证还是更换的身份证,该身份证的有效期都会发生变更。
客户通过在银行存储自己的身份证以及与身份证相关的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的有效期),以便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根据客户存储的身份信息进行业务办理。若客户的身份证的有效期发生变更,需要客户前往银行网点进行身份证有效期的更新,若客户未及时前往银行网点进行身份证有效期更新,可能会导致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发生业务办理失败的情况。这种身份证的有效期更新方式,需要客户前往银行网点进行咨询、叫号、排队等一系列流程后,才能到银行柜台进行身份证的有效期更新,更新时间长,客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以提高更新身份证有效期的效率,提高客户体验为目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一种信息更新方法,包括:
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
如果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在所述目标身份证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库中查询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
判断所述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如果所述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可选的,若未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
若基于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客户为合法客户,将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客户的身份证号码绑定。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包括:
获取所述客户输入的第一身份信息;
查询拥有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所述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
比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身份信息;
若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相同,确定所述客户为合法客户;
若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不同,确定所述客户不为合法用户。
可选的,所述将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包括:
判断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是否与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相同;
如果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与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不同,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可选的,若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失败,该方法还包括:
提示所述客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有效期;
接收所述客户输入的第三身份证号码和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一身份证有效期;
将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并接收所述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返回的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判断所述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所述第二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所述第二身份证有效期相同,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可选的,所述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包括:
将所述证件图像输入至OCR识别模型得到所述OCR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所述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一种信息更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如果预存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身份证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一种服务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如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公开的信息更新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如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公开的信息更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在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对该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该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在目标身份证号码和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自动将数据库中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无需客户在前往银行网点进行咨询、叫号、排队等一系列流程后,才能到银行柜台进行身份证的有效期更新,提高了身份证有效期的更新效率和客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更新方法应用于智能柜台,该信息更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在智能柜台的外表面设置NFC装置,当客户到智能柜台办理业务,且该客户与智能柜台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时,通过NFC装置可以自动检测位于预设范围内的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进而获取该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设备信息为携带该电子设备的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的手机号,待进行办理的业务可以为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预设范围,预先设置的预设范围可以为0.5米、1米、1.5米。有关于预设范围的具体范围,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S102: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如果未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执行步骤S103;如果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执行步骤S1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若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可直接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若未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则需要对该客户进行身份验证,在该客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即该客户为合法客户的情况下才能获取该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S103:获取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未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获取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客户的声纹信息、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S104:基于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若基于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客户为合法客户,执行步骤S10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未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提示客户输入该客户的身份信息,为了便于区分,将客户输入的身份信息称为第一身份信息,进而获取该客户输入的第一身份信息;获取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查询所获取的该客户的生物特征的客户的身份信息,为了便于区分,将查询到的客户的身份信息称为该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将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相同,确定该客户为合法客户;若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不相同,确定该客户不为合法客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客户的声纹信息、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查询所获取的该客户的生物特征的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的方式可以为: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为客户的声纹信息,获取客户的语音信息,提取所获取的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将该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输入预训练的声纹识别模型,得到该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其中,预训练的声纹识别模型是通过语音样本的声纹特征对待训练的声纹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
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信息,获取客户的指纹信息,提取该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将该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输入预训练的指纹识别模型,得到该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其中,预训练的指纹识别模型是通过指纹样本的指纹特征对待训练的指纹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
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为虹膜信息和声纹信息,获取客户的虹膜信息,提取该虹膜信息的虹膜特征,将该虹膜信息的虹膜特征输入预训练的虹膜识别模型,得到该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获取客户的语音信息,提取所获取的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将该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输入预训练的声纹识别模型,得到该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若通过声纹识别模型得到的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与通过虹膜识别模型得到的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一致,将该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返回给智能柜台。其中,预训练的虹膜识别模型是通过虹膜样本的虹膜特征对待训练的虹膜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身份信息为第一身份证号码且第二身份信息为第二身份证号码。
比如,以身份信息为身份证号码为例,在确定未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提示客户将该客户的身份证放在预先设置于智能柜台外表面客户认证装置上,以便客户认证装置检测该身份证得到该第一身份证号码为12345678910;或者,提示客户通过设置于智能柜台外表面的按键输入该客户的身份证号码,进而获取客户的第一身份证号码为12345678910;获取客户的语音信息,提取所获取的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将该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输入预训练的声纹识别模型,得到该客户的第二身份证号码;若得到的第二身份证号码为12345678910,确定第一身份证号码和第二身份证号码相同,进而确定该客户为合法客户;若得到的第二身份证号码为12345678911,确定第一身份证号码和第二身份证号码不同,进而确定该客不为合法客户。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第一身份信息为第一银行账户密码且第二身份信息为第二银行账户密码。
比如,以身份信息为银行账户密码为例,在确定未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提示客户通过设置于智能柜台外表面的按键输入银行账户密码,进而获取客户的第一银行账户密码为123456;获取客户的语音信息,提取所获取的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将该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输入预训练的声纹识别模型,得到该客户的第二银行账户密码;若得到的第二银行账户为123456,确定第一银行账户密码和第二银行账户密码相同,进而确定该客户为合法客户;若得到的第二银行账户密码为123457,确定第一银行账户密码和第二银行账户密码不同,进而确定该客不为合法客户。
S105:将设备信息与客户的身份证号码绑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客户为合法客户的情况下,根据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该客户身份证号码,进而将设备信息与所确定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绑定。
S106: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S107:识别证件图像获取证件图像中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后,将所获取的证件图像输入至OCR识别模型得到OCR识别模型识别出的证件图像中的身份证号码和该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身份证有效期,为了便于区别,将通过OCR识别模型识别出的证件图像的身份证号码称为目标身份证号码,将OCR识别模型识别出的证件图像的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身份证有效期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S108:在目标身份证号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识别出证件图像获取证件图像中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后,根据设备信息查询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并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在目标身份证号码与该设备信息绑定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判断所获取的该身份证号码携带身份证有效期与识别出的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在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不同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更新方法,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在未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基于所获取的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在该客户为合法客户的情况下,将设备信息与该客户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绑定,并获取该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若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直接获取该客户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对所获取的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该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在目标身份证号码和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自动将数据库中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无需客户在前往银行网点进行咨询、叫号、排队等一系列流程后,才能到银行柜台进行身份证的有效期更新,提高了身份证有效期的更新效率和客户体验。
为了更好的对上述内容进行理解,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比如,当客户到智能柜台办理业务,且该客户与智能柜台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时,通过NFC装置自动检测位于预设范围内的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手机,获取该手机的手机号;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若未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提示客户通过设置于智能柜台外表面的按键输入该客户的身份证号码,进而获取客户的第一身份证号码为12345678910;获取客户的语音信息,提取所获取的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将该语音信息的声纹特征输入预训练的声纹识别模型,得到该客户的第二身份证号码;若得到的第二身份证号码为12345678910,确定第一身份证号码和第二身份证号码相同,进而确定该客户为合法客户,将该客户的身份证号码与该设备信息进行绑定,并获取该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若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则直接获取该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将所获取的证件图像输入至OCR识别模型得到OCR识别模型识别出的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为2022.10.9。根据设备信息查询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并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若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为2020.4.17,确定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2020.4.17)与目标身份证有效期(2022.10.9)不同。将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2020.4.17)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2022.10.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客户在办理为除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时,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且该设备信息预先绑定有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判断该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否需要更新,若需要更新则可以输出提示信息,提醒客户进行身份证有效期的更新。参见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更新方法应用于智能柜台,该信息更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进行业务办理的业务可以为除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比如,贷款业务。
在具体执行步骤S201的过程中,步骤S201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与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的步骤S101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相同,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S202: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如果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执行步骤S2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若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从数据库中查询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的有效期。
若未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提示客户输入身份信息,获取该客户输入的身份信息;获取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查询所获取的该客户的生物特征的客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获取的该客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和所查询到的该客户的身份信息验证该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在确定该客户为合法客户的情况下,根据该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该客户的身份证号码,并将设备信息与该客户的身份证号码进行绑定,根据设备信息查询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并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
S203:在数据库中查询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
S204:判断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如果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执行步骤S205。
在具体执行步骤S204的过程中,在从数据库中查询到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后,确定当前时间;判断该身份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如果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以便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个月、2个月、3个月。有关于预设时间间隔的具体内容,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身份证有效期小于当前时间,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以便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比如,预设时间段为3个月,从数据库中查询到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为2020.10.9;若确定当前时间为2020.8.20,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个月20天,由于1个月20天小于3个月,进而确定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或者,若从数据库中查询到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为2019.10.9,确定当前时间为2020.8.20;由于身份证有效期(2019.10.9)小于当前时间(2020.8.20),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S205: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用于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用于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S206: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S207:识别证件图像获取证件图像中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S208:在目标身份证号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在具体执行步骤S206至步骤S208的过程中,步骤S206至步骤S208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与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的步骤S106至步骤S108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相同,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客户在智能柜台上除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业务以外的其他银行业务时,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且该设备信息预先绑定有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从数据库中查询该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并判断所查询到的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若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能够有效防止现有技术中由于客户未及时前往银行网点进行身份证有效期更新,导致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发生业务办理失败的问题。
参见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该信息更新方法应用于智能柜台,该信息更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具体执行步骤S301的过程中,步骤S301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与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的步骤S101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相同,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S302: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如果预先绑定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执行步骤S3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若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可直接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若未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则需要对该客户进行身份验证,在该客户的身份验证通过,即该客户为合法客户的情况下才能获取该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S303: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且预先存储有与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时,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S304:判断是否能够识别出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若未能识别出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执行步骤S305;若能够识别出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执行步骤S310。
在具体执行步骤S304的过程中,在获取到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后,将所获取的证件图像输入至OCR识别模型,判断OCR识别模型是否能够识别出的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若未能识别出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中任意一项,执行步骤S305;若能够识别出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执行步骤S3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可能会存在采集到的证件图像有点模糊,这样就会导致将采集到的证件图像输入OCR识别模型时,OCR识别模型无法识别出该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或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S305:提示客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OCR识别模型无法识别出该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中的任意一种或多项时,提示客户通过预先设置于智能柜台外表面的按键输入身份证号码和该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有效期。
S306:接收客户输入的第三身份证号码和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一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提示客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和该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有效期后,接收客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有效期,为了便于区分,将接收到的客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称为第三身份证号码,将接收到的身份证有效期称为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一身份证有效期。
S307:将第三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并接收全国公民身份信息返回的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三身份证号码后,将第三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以便于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第三身份证号码查询自身数据库中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身份证有效期,为了便于区分,将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查询到的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身份证有效期称为第二身份证有效期,并将第二身份证有效期返回给智能柜台。
S308:判断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若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相同,执行步骤S30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客户输入的第一身份证号码和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返回的第二身份证有效期后,判断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在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相同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S309:将数据库中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三身份证号码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判断所获取的该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第二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若获取的该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第二身份证有效期不相同,将数据库中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比如,在获取到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后,将所获取的证件图像输入至OCR识别模型,判断OCR识别模型是否能够识别出的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若未识别出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中任意一项,提示客户输入身份证号码1234567910和身份证有效期2022.10.9,为了便于区分,将接收到的客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称为第三身份证号码,将接收到的身份证有效期称为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将客户输入的第三身份证号码(1234567910)发送至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以便于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根据第三身份证号码查询自身数据库中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二身份证有效期,并将第二身份证有效期返回给智能柜台。
若第二身份证有效期为2022.10.9,确定第一身份证有效期(2022.10.9)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2022.10.9)相同;根据第三身份证号码(1234567910)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若所获取的该第三身份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为(2022.8.9),确定所获取的该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为(2022.8.9)与第二身份证有效期(2022.10.9)不相同,将数据库中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2022.8.9)更新为第二身份证有效期(2022.10.9)。
S310:在目标身份证号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在具体执行步骤S310的过程中,步骤S310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与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的步骤S108的具体执行过程和实现原理相同,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图1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OCR系统未能识别出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提示客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有效期,并将客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发送给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以便于全国公民身份证信息系统根据接收到的身份证号码查询自身数据库中该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身份证有效期,并将查询到的身份证有效期返回给智能柜台;智能柜台判断接收到的客户输入的身份证有效期和全国公民信息系统返回的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若相同,自动将数据库客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客户输入的身份证有效期,无需客户在前往银行网点进行咨询、叫号、排队等一系列流程后,才能到银行柜台进行身份证的有效期更新,提高了身份证有效期的更新效率和客户体验。
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更新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信息更新装置,如图4所示,该信息更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41,用于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42,用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
第一获取单元43,用于如果预存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第一识别单元44,用于识别证件图像获取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第一更新单元45,用于在目标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息更新装置中各个单元具体的原理和执行过程,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息更新方法相同,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息更新方法中相应的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更新装置,在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在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对该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进行识别,得到该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在目标身份证号码和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自动将数据库中该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无需客户在前往银行网点进行咨询、叫号、排队等一系列流程后,才能到银行柜台进行身份证的有效期更新,提高了身份证有效期的更新效率和客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更新装置,还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在数据库中查询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提醒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如果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向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用于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进一步的,若未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更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验证单元,用于基于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
绑定单元,用于若基于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客户为合法客户,将设备信息与客户的身份证号码绑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验证单元,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客户输入的第一身份证号码;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拥有生物特征信息的客户的第二身份证号码;
比对单元,用于比对第一身份证号码和第二身份证号码;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第一身份证号码和第二身份证号码相同,确定客户为合法客户;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第一身份证号码和第二身份证号码不同,确定客户不为合法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更新单元,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是否与目标身份证有效期相同;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如果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不同,将数据库中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进一步的,若识别证件图像获取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失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更新装置,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提示客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有效期;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输入的第三身份证号码和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一身份证有效期;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将第三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并接收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返回的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
第三更新单元,用于若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第二身份证有效期相同,将数据库中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识别单元,包括: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将证件图像输入至OCR识别模型得到OCR识别模型识别出的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下面以信息更新方法应用于服务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所适用于的服务端的硬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可应用于服务端,该服务端可以是网络侧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设备,其可能是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也可能是单台服务器。
可选的,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所适用于的服务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5,服务端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通信接口53和通信总线5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1、存储器52、通信接口53、通信总线54的数量均可以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51、存储器52、通信接口53通过通信总线5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5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5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程序用于:
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
如果预先存储有与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获取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识别证件图像获取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在目标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有关程序的功能可参见上文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信息更新方法。
有关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文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
如果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在所述目标身份证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库中查询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
判断所述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如果所述身份证有效期距离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客户发送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醒客户更新身份证有效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未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基于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
若基于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客户为合法客户,将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客户的身份证号码绑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验证所述客户是否为合法客户,包括:
获取所述客户输入的第一身份信息;
查询拥有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的所述客户的第二身份信息;
比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身份信息;
若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相同,确定所述客户为合法客户;
若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身份信息不同,确定所述客户不为合法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包括:
判断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是否与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相同;
如果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与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不同,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失败,该方法还包括:
提示所述客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有效期;
接收所述客户输入的第三身份证号码和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一身份证有效期;
将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发送至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并接收所述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返回的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判断所述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所述第二身份证有效期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身份证有效期和所述第二身份证有效期相同,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第三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第二身份证有效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包括:
将所述证件图像输入至OCR识别模型得到所述OCR识别模型识别出的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所述目标身份证号码指示的身份证的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8.一种信息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位于预设范围内待进行业务办理的客户携带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如果预存存储有与所述设备信息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获取所述客户提供的身份证的证件图像;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证件图像获取所述证件图像中的目标身份证号码和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身份证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身份证号码携带的身份证有效期更新为所述目标身份证有效期。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更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更新方法。
CN202010493824.2A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25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3824.2A CN111625547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3824.2A CN111625547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5547A true CN111625547A (zh) 2020-09-04
CN111625547B CN111625547B (zh) 2023-07-18

Family

ID=7226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3824.2A Active CN111625547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55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4376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业务自助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4065639A (zh) * 2013-11-06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银行卡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7231331A (zh) * 2016-03-23 2017-10-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获取、下发电子证件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7977776A (zh) * 2017-11-14 2018-05-01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9793A (zh) * 2018-09-27 2019-03-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443014A (zh) * 2019-07-31 2019-11-12 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用于身份验证的电子设备和服务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4376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信业务自助服务系统和方法
CN104065639A (zh) * 2013-11-06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银行卡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7231331A (zh) * 2016-03-23 2017-10-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获取、下发电子证件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7977776A (zh) * 2017-11-14 2018-05-01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9793A (zh) * 2018-09-27 2019-03-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443014A (zh) * 2019-07-31 2019-11-12 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用于身份验证的电子设备和服务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5547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9415B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729727B (zh) 一种帐号的实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364225B (zh) 一种自助式业务开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752144B1 (en) Targeted biometric challenges
CN112651841A (zh) 线上业务办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2053A (zh)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及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支付系统及方法
CA3103315A1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electronic payments
CN110659908A (zh) 一种数据交易身份验证系统
KR101282824B1 (ko) 만남 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제공방법
CN110930150A (zh) 凭证生成、签名及验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2888B (zh) 信用卡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29273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3874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70789B (zh) 网银开通方法、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53555A (zh) 一种客户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0546638A (zh) 生物特征认证的改进
CN111625547B (zh)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92584A (zh) 单据核销方法及系统
CN107679865B (zh) 一种基于触压面积的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5600178A (zh) 交易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4296B (zh) 一种客户信息修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27814B (zh) 短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36848A (zh) 合同流程管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640011B (zh) 一种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98882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