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5051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5051A
CN111625051A CN201910155522.1A CN201910155522A CN111625051A CN 111625051 A CN111625051 A CN 111625051A CN 201910155522 A CN201910155522 A CN 201910155522A CN 111625051 A CN111625051 A CN 111625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otating piece
opening
grounding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55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生
廖彬材
彭超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55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5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5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505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旋转件及接地装置;所述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旋转件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或者收回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接地装置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并可随所述旋转件转动,且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本体抵接,所述预设行程为所述旋转件的行程中的一段。本申请的方案改变了传统电子设备固化呆板的结构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设备的结构形态已经较为固化,如包括外壳及固设在外壳内的电器件。此种设计虽然十分成熟,但用户体验上千篇一律,难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直击用户痛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电子设备,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旋转件及接地装置;所述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旋转件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或者收回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接地装置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并可随所述旋转件转动,且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本体抵接,所述预设行程为所述旋转件的行程中的一段。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旋转件和接地装置;所述壳体的外观面设有开孔;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可绕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开孔周缘的部位,在收容于所述开孔内的位置与伸到所述开孔外的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接地装置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并可随所述旋转件转动,且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壳体抵接,所述预设行程为所述旋转件行程中的一段。
本申请的方案中,在本体/壳体上设计了可转动的旋转件,令旋转件可转动伸到本体/壳体外或收回到本体/壳体内。具有此种运动机构设计的电子设备,其结构形态十分新颖,改变了传统电子设备固化呆板的结构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旋转件收容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地旋转件伸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I-I截面的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沿I-I截面的另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沿I-I截面的另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沿I-I截面的另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A处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旋转件伸出时的一种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旋转件伸出时的另一种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旋转件由收容位置切换到伸出位置时,表示旋转件上摄像头的位置变化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预先“倾斜布置”的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
图14是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中的未预先“倾斜布置”的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
图15是是图6中A处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遥控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优选的,该电子设备为手机。
如图1-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本体11、旋转件12及接地装置13。
其中,本体11为电子设备10的主体部分,其作为电子设备10的主体机械结构与电气功能实现部分。本体11包括但不限于壳体、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布设在电路板上的器件)、信号走线、设在电路板外但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电子模组(如显示屏、声光器件、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等)。本体11具有收容腔,收容腔为本体11中的各个部件(例如壳体)所围成的腔体,可用于收容旋转件12与接地装置13。收容腔可在本体11的表面形成至少一个连通外界的开口11a。
旋转件12安装于收容腔内并与本体11转动连接,旋转件12可转动伸出收容腔,并可收回到收容腔内。旋转件12可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以伸出及收回,例如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伸出、沿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收回;也可以是伸出及收回均沿同一个方向,例如旋转件12可绕一个方向做360度旋转,当转到第一位置时伸出收容腔,当转到第二位置时收回到收容腔内。旋转件12可以是一体式,旋转件12的轴心可以位于旋转件12的中部或旋转件12的一端;旋转件12也可以是分体式,此时旋转件12中的各个子旋转件12均可单独转动以伸出收容腔或收回到收容腔,且单个子旋转件12可分别沿相反方向转动以伸出及收回,即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伸出、沿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收回。或者,单个子旋转件12的伸出及收回可沿同一个方向,例如单个子旋转件12可绕一个方向做360度旋转。同样的,单个子旋转件12的轴心可以位于子旋转件12的中部或子旋转件12的一端。另外,旋转件12的数量可以是任意个,其中单个旋转件12可包括任意个子旋转件12。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以一个一体式构造的旋转件12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这并非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定。
接地装置13安装在旋转件12上并可随旋转件12转动,且至少在旋转件12的预设行程内接地装置13与本体11抵接,预设行程为旋转件12行程中的一段。由于接地装置13也在转动,因此接地装置13与本体11抵接的同时还沿本体11表面滑动。本实施例中,接地装置13可以始终位于收容腔内,或者至少在与本体11抵接时位于收容腔内,当然也可始终或某时段内位于收容腔外。优选的,以接地装置13始终位于收容腔内为例进行描述,此时接地装置13与本体11的抵接位置为收容腔的内壁。旋转件12的行程指旋转件12由初始位置-伸出极限位置-初始位置的整个转动轨迹,预设行程为该行程的任意一段。本实施例的方案保证接地装置13在预设行程内与本体11抵接,在除预设行程外的其他行程接地装置13可以与本地抵接或不抵接。当与本体11抵接时,接地装置13将本体11与旋转件12连接。旋转件12在转动时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尤其是当旋转件12为金属材料时),旋转件12上将会积累静电荷,该静电荷将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破坏电子设备10中的电路器件)。由于设置了与本体11抵接的接地装置13,静电荷将会经接地装置13由旋转件12传递至本体11,最终由表面积较大的本体11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静电的影响。优选的,为了保证任意时刻均能及时将静电荷导走,在旋转件12的整个行程中接地装置13始终与本体11抵接。
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在本体11上设计了可转动的旋转件12,旋转件12转动时可从本体11的收容腔内伸出或者收回到收容腔内。具有此种运动机构设计的产品结构十分新颖,改变了传统电子设备10固化呆板的结构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并且设计了至少在预设行程内与本体11抵接的接地装置13,通过接地装置13将旋转件12在该预设行程内产生的静电荷传递至本体11并最终导入大地,能够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10的不良影响,提升电子设备10的静电防护能力。
如图4所示,优选的,接地装置13可以包括套筒131和弹性组件132。其中,套筒131安装在旋转件12上,旋转件12上可开设安装孔/槽,套筒131装入该安装孔/槽中。套筒131朝向本体11的抵接位置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131a。弹性组件132收容在套筒131内并从第一开口131a伸出,弹性组件132伸出的部分至少在旋转件12的预设行程内与本体11弹性抵接。弹性组件132可弹性伸缩,即使产品制造或装配有偏差也能保证与本体11抵接,确保静电防护性能。当然,接地装置13无需具备弹性伸缩性能。
如图5所示,优选的,弹性组件132可以包括弹性件1322和抵接件1321。其中,弹性件1322收容在套筒131内,弹性件1322可弹性伸缩。抵接件1321也收容于套筒131内且部分可从第一开口131a伸出。弹性件1322可向抵接件1321提供弹力,以使抵接件1321至少在旋转件12的预设行程内与本体11弹性抵接。优选的,弹性件1322的一端与抵接件1321接触,以向抵接件1321施加弹性推力,使抵接件1321与本体11抵接。抵接件1321与本体11的抵接可以是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132的组成及构造不限于此。
优选的,抵接件1321与本体11弹性抵接的同时还可沿本体11的表面滚动,即抵接件1321自身可转动,其在随旋转件12转动时在本体11表面滚动。例如,抵接件1321可以为球体或柱体以实现滚动抵接。可滚动的抵接件1321与本体11的摩擦力较小,不会过于阻碍旋转件12的转动,可保证旋转件12顺畅运动。当然,此种滚动抵接的结构并非是必需的。
如图6和图7所示,优选的,弹性件1322可以包括顶柱13221和弹簧13222。其中,弹簧13222套设在顶柱13221的外周面并呈压缩状态以向顶柱13221施加推力。该推力使得顶柱13221与抵接件1321弹性抵接,从而使抵接件1321与本体11弹性抵接。例如,顶柱13221可包括相连的销轴与法兰边,弹簧13222套设在销轴上,法兰边与抵接件1321沿销轴的轴向抵持。此种结构的弹性件1322能可靠地向抵接件1321施加弹性推力,确保抵接件1321与本体11稳定配合。当然,弹性件1322的组成及构造不限于此。
优选的,抵接件1321与套筒131位于第一开口131a处的内壁卡接,使抵接件1321部分伸出第一开口131a。套筒131还可以具有与第一开口131a相对的第二开口131b。相应的,接地装置13还可以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与所套筒131连接并封堵第二开口131b,顶柱13221与弹簧13222均位于固定件与抵接件1321之间。固定件133包括但不限于螺柱或螺钉,其固定在第二开口131b中。弹簧13222远离顶柱13221的一端可与固定件133抵持,使弹簧13222靠近顶柱13221的一端发生弹性伸缩。在装配时,先将抵接件1321从第二开口131b装入套筒131,使其到达第一开口131a处;再将弹簧13222套在顶柱13221上并将顶柱13221从第二开口131b插入套筒131,顶柱13221的端部抵持抵接件1321;最后将固定件133装入第二开口131b,将套筒131及其内的部件封闭,得到接地装置13。此种结构的接地装置13配合精巧、施力稳定、制造及装配容易。当然,本实施例的方案并不以此种设计为限。
优选的,旋转件12上可以开设安装孔,套筒131插入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形成过盈配合。即无需使用其他连接件,通过过盈配合即可将套筒131“卡”在旋转件12上。此种配合结构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当然,本实施例的方案不限于此。
如图8所示,优选的,套筒131的外周面可以间隔分布有若干配合部1311。配合部1311可以为套筒131外周面的凸块,具有与安装孔的孔壁配合的导向斜面1311a,在沿套筒131插入安装孔的方向(例如图8所示的方向L)上,导向斜面1311a上的各个位置到套筒131的轴线的距离依次减小。也即导向斜面1311a相较安装孔的孔壁为斜面,使套筒131类似楔子一样与朝安装孔内行进的越多,套筒131与安装孔的连接强度就越大。设计具有导向斜面1311a的配合部1311不仅有利于防止套筒131从安装孔中松脱,保证抵接件1321与本体11始终抵接,还能对装入的套筒131进行导向,使其顺利地与旋转件12配合。在套筒131插入安装孔时,配合部1311可发生微变形。由于各个配合部1311间隔设置,相邻配合部1311间的空间可容纳配合部1311的变形量,使得套筒131容易插入。相反,若配合部1311完整无间隔,则配合部1311变形的部分无处可去就会顶起,导致套筒131难以插入。本实施方式中,配合部1311可靠近第二开口131b设计,此有利于套筒131顺利插入;或者配合部1311也可设在其他位置。当然,套筒131上的配合部1311设计并非是必需的。
如图9所示,优选的,本体11可以包括壳体111和接地件112。其中,壳体111具有收容腔,旋转件12与壳体111转动连接。接地件112固定在壳体111上,至少在旋转件12的预设行程内接地装置13与接地件112抵接。优选的,接地件112设在壳体111内部,从壳体111的外观面看不到接地件112。接地件112由导电性好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为金属弹片。通过接地件112,接地装置13上的静电荷可传递至壳体111,并由壳体111导入大地。为加强接地件112的导电性能,可在接地件112表面镀导电金属层(如镀金),当然也可以对套筒131、顶柱13221、弹簧13222、固定件133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镀层。壳体111内侧不便进行镀层工艺,因此可不对壳体111进行镀层。壳体111内部通常具有复杂的构造,直接与接地装置13抵接较为不便,因此设计抵接件1321作为导电媒介,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接地件112不是必需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接地装置13可以设在偏离旋转件12的转动中心的位置,接地装置13在跟随转动时会与本体11上的不同位置发生抵接。接地件112为回转体,且在初始位置接地装置13相对接地件112偏心(如图9所示,接地装置13中的抵接件1321的中心与接地件112的回转轴相距一定距离),其中初始位置为旋转件12完全位于收容腔内并向收容腔外转动的行程的起点。在该初始位置时,接地装置13相对接地件112的具体位置,以接地装置13在预设行程内转动时始终与接地件112保持抵接为准。接地装置13相对接地件112的偏心距离,是为了确保接地装置13在转动到位后依然与接地件112保持抵接。当然,也可以在初始位置时令接地装置13位于接地件112的回转轴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旋转件12可沿第一方向转动伸出收容腔,沿第二方向转动收回到收容腔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即旋转件12在收容于收容腔内和伸出到收容外之间做往复运动。考虑到电子设备10的结构限制,此种可往复运动的旋转件12更具可制造性和实用性。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
如图10所示,优选的,收容腔在本体11(具体例如壳体111)的外观面形成开口11a,旋转件12经开口11a伸出或收回到收容腔内。旋转件12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转动时,均以本体11位于开口11a周缘的部位为轴心。由于旋转件12远离该部位的一端(可称为第二端122)转动时,靠近该部位的一端(可称为第一端121)的平移量基本为零,因此第一端121的边缘与本体11的外观面的段差基本不变(若旋转件12完全收容在收容腔内时,第一端121边缘的外观面与本体11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则当第二端122转动伸出收容腔时,第一端121边缘的外观面依然与本体11的外观面无段差,即第一端121不会坍塌下去)。因此,本实施方式不仅实现了旋转件12的转动,而且避免了旋转件12转动时与本体11外观面形成较大段差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外观一致性,极大增强了用户体验。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例如旋转件12的轴心也可以位于第一端121与第二端122之间,当第二端122转动伸出收容腔时,第一端121朝收容腔内下陷。
如图11所示,进一步的,旋转件12上可以布置有功能器件,例如功能器件141~143。功能器件为具有一定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可接收用户或环境反馈、采集用户或环境数据、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模组,包括但不限于为摄像头、闪光灯、光感器件、受话器、送话器、生物特征识别器件(如结构光模组)等。功能器件可随旋转件12转动以移至收容腔外或收回到收容腔内。当旋转件12伸出收容腔时,全部功能器件或部分功能器件可移至收容腔外;移出收容腔的功能器件中,可以存在仅有部分露在收容腔外、部分依然在收容腔内的功能器件(如功能器件143,其位于收容腔内的部分以被显示屏113遮挡,故以虚线显示)。优选的,功能器件可在隐藏在收容腔内时待机,而在移出收容腔时工作;对于可部分移至收容腔外的功能器件(如听筒),可控制其在移出时具有特殊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不同于其收容时的工作模式。例如对于听筒,可令其在移出壳体111的收容腔时输出较小音量,而在隐藏在收容腔内时输出较大音量。当然,功能器件及相关设计并非是必需的。
如图11所示,优选的,本体11可以包括壳体111和显示屏113。其中,壳体111具有收容腔,旋转件12与壳体111转动连接。显示屏113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为液晶面板、有机发光二级管面板等)和贴合并防护显示面板的盖板;或者显示屏113也可以是加强型的显示面板,其表面经过了强化处理,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滑擦、磨损、冲击、腐蚀等,因此无需额外设置盖板。显示屏113安装在壳体111中,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显示面从壳体111中露出。对于包括显示面板和盖板的显示屏113,该显示面指盖板的外表面;对于为加强型显示面板的显示屏113,该显示面指加强型显示面板的外表面。旋转件12收容在收容腔内时,旋转件12与功能器件均被显示屏113遮挡;旋转件12伸出收容腔时,旋转件12与功能器件均从显示屏113后露出,其中“露出”可以包括全部露出或部分露出。
现有产品中,功能器件是固设在显示屏113的非显示区下,利用非显示区遮挡这些功能器件,此种设计使得显示屏113的显示区占比较小(即屏占比较小),显示体验受限。而本实施方式却是将功能器件设为以转动的方式移出收容腔,并可在移出后进入工作状态,无需在显示屏113下工作,因此显示屏113无需为功能器件设置非显示区。相反的,可以将显示屏113上原本遮盖功能器件的非显示区设计成显示区,将显示区的面积占显示屏113的面积的比例提升,提升了观看体验。
优选的,本体11具有基准线,该基准线可以是本体11中(可以是本体11的表面或内部)的任意一条线(优选的为直线,也可以是曲线),例如如图12所示,该基准线可以是显示屏113的一条边界直线113a。功能器件可以包括摄像头142,摄像头142具有定位线,,该定位线可以是摄像头142中(可以是摄像头142的表面或内部)的任意一条线(优选的为直线,也可以是曲线)。例如如图12所示,该定位线可以是摄像头142的矩形底座上的一条轮廓直线142a。该基准线作为摄像头142的定位基准。摄像头142收容在收容腔内时,定位线与基准线形成第一夹角c;摄像头142移至收容腔外时,第一夹角调整为预设夹角。在第一夹角c调整为该预设夹角的位置时,拍摄对象在画面中是“正向放置”的(如图13所示的一种吉祥物,用户正向持握电子设备10时,该吉祥物相对画面边界是正立放置而非歪斜或颠倒),此种方向符合用户的一般观看习惯。因此,该预设夹角以满足拍摄对象在显示屏113中的“正向”显示为准进行设计。该预设夹角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为90度。在旋转件12转过一定转动角度时,该第一夹角c逐渐变为预设夹角,因此该第一夹角c可以根据该转动角度及该预设夹角确定。与现有的电子设备10相比,本实施例中预先将摄像头142“倾斜布置”,使摄像头142在随旋转件12转动一定角度后调整为正常拍摄姿态,从而能拍摄出符合用户观看习惯的图像。相反的,如图14所示,未对摄像头142进行预“倾斜布置”,则拍摄对象在画面中是“倾斜放置”的,影响观看体验。
以上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以下将继续对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进行描述。下列实施例中出现的与上述各实施例中名称相同的部件、结构或术语,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及相应附图(个别之处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略有不同),以下只做简要说明。
参考图1-图3及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壳体111、旋转件12和接地装置13。其中,壳体111的外观面设有开孔11a。旋转件12与壳体111转动连接,且可绕壳体111位于开孔11a周缘的部位,在收容于开孔11a内的位置与伸到开孔11a外的位置之间转动,即旋转件12可做往复运动,且其轴心为与壳体111位于开孔11a周缘的部位。接地装置13安装在旋转件12上以随旋转件12转动,且至少在旋转件12的预设行程内接地装置13与壳体111抵接,其中预设行程为旋转件12的行程中的一段。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通过在壳体111上设计可转动的旋转件12,旋转件12转动时可从壳体111的开孔11a内伸出,或者收回到开孔11a内。具有此种运动机构设计的产品结构十分新颖,改变了传统电子设备10固化呆板的结构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通过设计至少在预设行程内与壳体111抵接的接地装置13,通过接地装置13将旋转件12转动时产生的静电荷传递至壳体111并最终导入大地,能够避免静电对电子设备10的不良影响,提升了电子设备10的静电防护能力;通过令旋转件12绕壳体111位于开孔11a周缘的部位转动,避免了旋转件12转动时与壳体111的外观面形成较大段差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外观一致性,极大增强了用户体验。
如图15所示,优选的,壳体111可以包括接地件1112(可以等同于上述的接地件112)和壳本体1111(此处的壳体111虽然标号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相同,但此处壳体111为包含接地件1112的组件,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为不含接地件的零件或组件)。其中,开孔11a设在壳本体的外观面,旋转件12与壳本体转动连接。例如,壳本体1111可以为手机的中框,开孔11a具体形成在中框的边框部分,旋转件12可从边框伸出和收回到边框内。接地件1112固设在壳本体1111上,至少在旋转件12的预设行程内接地装置13与接地件1112抵接。当然,接地件112不是必需的。
参考图10所示,优选的,旋转件1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1与第二端122,第一端121与作为旋转件12轴心的壳体111的该部位配合;第二端122可绕部位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伸出开孔11a、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收回到开孔11a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相应的,接地装置13安装第一端121与第二端122之间的任意位置。当接地装置13靠近第二端122时(极限情况是接地装置13位于该轴心处),接地装置13相对壳体111的平移较小,使接地装置13与壳体111的抵接不易失稳,从而保证两者的可靠抵接。当然,本实施例中旋转件12的结构与接地装置13的位置并不限于此。
如图11所示,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显示屏113,显示屏113安装在壳体111上。旋转件12收容在开孔11a内时被显示屏113遮挡,旋转件12伸出开孔11a时从显示屏113后露出。此种设计针对有显示屏113的电子设备10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结构形式,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
如图11所示,进一步的,旋转件12上可以布置有功能器件,例如功能器件141~143。功能器件可随旋转件12转动移至开孔11a外并从显示屏113后露出(可包括全部露出或部分露出),或收回到开孔11a内以被显示屏113遮挡。此种设计能将显示屏113上原本遮盖功能器件的非显示区设计成显示区,提升显示区的面积占显示屏113的面积的比例,提升观看体验。当然,此种设计并非是必需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本体、旋转件及接地装置;所述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旋转件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或者收回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接地装置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并可随所述旋转件转动,且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本体抵接,所述预设行程为所述旋转件的行程中的一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套筒和弹性组件;所述套筒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弹性组件收容在所述套筒内并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以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与所述本体弹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抵接件;所述弹性件收容在所述套筒内,所述抵接件收容于所述套筒内并可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抵接件提供弹力,以使所述抵接件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与所述本体弹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本体弹性抵接的同时还可沿所述本体的表面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包括顶柱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柱的外周面并呈压缩状态以向所述顶柱施加推力,以使所述顶柱与所述抵接件弹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内壁卡接,所述抵接件的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套筒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套筒连接并封堵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顶柱与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抵接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套筒插入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安装孔形成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的外周面间隔分布有若干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配合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沿所述套筒的插入方向上的各个位置到所述套筒的轴线的距离依次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接地件;所述壳体具有所述收容腔,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接地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接地件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装置偏离所述旋转件的转动中心;所述接地件为回转体,在初始位置所述接地装置相对所述接地件偏心,所述初始位置为所述旋转件完全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向所述收容腔外转动的行程起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可沿第一方向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沿第二方向转动收回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腔在所述本体的外观面形成开口,所述旋转件经所述开口伸出或收回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旋转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均以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开口周缘的部位为轴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上布置有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可随所述旋转件转动以移至所述收容腔外或收回到所述收容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具有基准线;所述功能器件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具有定位线;所述摄像头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时,所述定位线与所述基准线形成第一夹角;所述摄像头移至所述收容腔外时,所述第一夹角调整为预设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具有所述收容腔,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旋转件收容在收容腔内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功能器件均被所述显示屏遮挡,所述旋转件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功能器件均从所述显示屏后露出。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旋转件和接地装置;所述壳体的外观面设有开孔;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可绕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开孔周缘的部位,在收容于所述开孔内的位置与伸到所述开孔外的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接地装置安装在所述旋转件上并可随所述旋转件转动,且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壳体抵接,所述预设行程为所述旋转件行程中的一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接地件;所述开孔设在所述壳本体的外观面,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壳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接地件固设在所述壳本体上,至少在所述旋转件的预设行程内所述接地装置与所述接地件抵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部位配合,所述第二端可绕所述部位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开孔,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收回到所述开孔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所述接地装置安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装置靠近所述第二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旋转件收容在开孔内时被所述显示屏遮挡,所述旋转件伸出所述开孔时从所述显示屏后露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上布置有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可随所述旋转件转动移至所述开孔外以从所述显示屏后露出,或收回到所述开孔内以被所述显示屏遮挡。
CN201910155522.1A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设备 Withdrawn CN111625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522.1A CN111625051A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522.1A CN111625051A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5051A true CN111625051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5522.1A Withdrawn CN111625051A (zh) 2019-02-28 2019-02-2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505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1165Y (zh) * 2000-10-17 2001-08-01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滑动元件
CN103811945A (zh) * 2012-11-15 2014-05-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导电接地件
CN205844980U (zh) * 2016-06-16 2016-12-28 孙辉霞 一种穿戴式智能计算机
US20180103555A1 (en) * 2016-10-12 2018-04-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CN108064402A (zh) * 2016-12-30 2018-05-2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卷筒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491006U (zh) * 2017-11-24 2018-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543149U (zh) * 2017-06-30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1165Y (zh) * 2000-10-17 2001-08-01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滑动元件
CN103811945A (zh) * 2012-11-15 2014-05-2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导电接地件
CN205844980U (zh) * 2016-06-16 2016-12-28 孙辉霞 一种穿戴式智能计算机
US20180103555A1 (en) * 2016-10-12 2018-04-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CN108064402A (zh) * 2016-12-30 2018-05-2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卷筒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543149U (zh) * 2017-06-30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491006U (zh) * 2017-11-24 2018-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288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display having expandable display area
JP7280987B2 (ja) 移動端末及びカメラアセンブリ
CN206413083U (zh) 电子设备
US20180213663A1 (en) Capping member,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N107071242A (zh) 电子设备
US7933118B2 (en) Expansion uni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90100333A (ko) 지지 조립체 및 표시 장치
KR20190100329A (ko) 지지 조립체 및 표시 장치
CN110213464B (zh)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EP3621281B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rotatable camera assembly
US2009025695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table image-capturing module
US20140094221A1 (en) Attachable assembly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170010A (zh) 包括旋转光学模块的电子设备
CN110392140B (zh) 电子设备
CN110460693A (zh) 电子设备
US6975273B1 (en) Antenna with camera lens assembly for portable radiotelephone
CN103293828A (zh) 可旋转镜头的电子产品
US20210271150A1 (en) Wearable device
CN111625051A (zh) 电子设备
CN11091310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557483A (zh) 一种伸缩机构及移动终端
KR101097968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스탠드 힌지모듈
CN212460436U (zh) 电子设备
CN109962995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