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3569A -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3569A
CN111623569A CN202010490889.1A CN202010490889A CN111623569A CN 111623569 A CN111623569 A CN 111623569A CN 202010490889 A CN202010490889 A CN 202010490889A CN 111623569 A CN111623569 A CN 111623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vaporation
return air
exhaust
expans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08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omilo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omilo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omilo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omilo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08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35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3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35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蒸发器模块、压缩机模块和冷凝器模块,所述蒸发器模块包括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回气温度传感器、排气温度传感器、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和蒸发压力传感器,及主控模块;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出口压力;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温度控制设备的调节精确度和稳定性,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并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温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试验设备是模拟自然气候环境所有试验箱的总称,主要用于提供恒定温度、湿度或交变的温湿度试验环境。由于试验箱的工况复杂多变,从高温到低温的温度范围跨度很大,所以对试验箱温湿度调节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对试验设备的故障率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相应较高。
目前环境试验箱的节流装置普遍采用多路毛细管或者手动膨胀阀或者自动膨胀阀来实现制冷剂的节流。毛细管可通过的制冷剂的流量是由内径和长度确定的,可调节的范围非常有限,不适用复杂多变的工况,且管子很容易被脏物堵塞,设备的故障率较高。手动膨胀阀的缺点是在系统运行中操作人员必须在场,随时进行必要的调节来适应负荷的变化,对人员的依赖性强,不够智能。自动膨胀阀也叫恒压膨胀阀,是通过弹簧来调节流量的大小,弹簧调节好后就是恒定的,不能改变,仅适用于工况变化较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以使环境试验设备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该装置包括:首尾顺序连接的蒸发器模块、压缩机模块和冷凝器模块,所述蒸发器模块包括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模块输入端的回气温度传感器和输出端的排气温度传感器,依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输出端的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和蒸发压力传感器,以及主控模块;
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方法,由所述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来执行,该方法包括: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采集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采用控制精度高、反应迅速的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利用传感器采集回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出口温度和蒸发出口压力的信息,综合多种变量参数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实现了电子膨胀阀开度的精确控制,从而自动准确的控制试验箱的供液量,提高了温度控制设备调节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并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环境试验箱中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实现制冷剂的节流的情况,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环境试箱等温控设备中。
如图1所示,所述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100包括:首尾顺序连接的蒸发器模块110、压缩机模块120和冷凝器模块130,所述蒸发器模块110包括蒸发器111和电子膨胀阀112;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模块120输入端的回气温度传感器140和输出端的排气温度传感器150,依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11输出端的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和蒸发压力传感器170,以及主控模块180;
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140用于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150用于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用于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170用于采集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主控模块180用于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
压缩机模块120吸入蒸发器111内低温低压的汽态冷媒,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汽态,高温高压的汽态冷媒进入冷凝器模块130,经冷凝器模块130散热排除多余的热量,把高温高压的汽态冷媒冷却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此时通过设置在压缩机模块120输入端的回气温度传感器140和输出端的排气温度传感器150,分别实时采集回气温度和排气温度,以及通过依次设置在蒸发器111输出端的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和蒸发压力传感器170,分别实时采集蒸发出口温度和蒸发出口压力,主控模块180综合获取到的各种温度和压力信息,控制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进而控制进入蒸发器111的流量。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电子膨胀阀112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111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被蒸发变成汽态冷媒,并吸收热量,通过蒸发量的大小控制吸收热量大小,进而实现不同箱体不同的恒定温度。当其中某个或某几个箱体不需要制冷时,通过箱体上的电磁阀113关闭该通路,液旁电磁阀190打开,多余的液态冷媒通过该回路回到压缩机模块120继续压缩。
其中,蒸发器111、电子膨胀阀112、电磁阀113的数量不做限制,可根据工作需求具体设置。
电子膨胀阀112是一种精密的节流元件,一般由步进电机驱动阀芯运动、通过针形阀芯开启度调整阀口的大小,即膨胀阀的开度,从而调整供入蒸发器110的制冷剂的流量,以适应蒸发器110热负荷的变化,使制冷装置更加有效的运转,实现节流控制。
电子膨胀阀分为电磁式电子膨胀阀、电动式电子膨胀阀和热动式电子膨胀阀三种,本实施例对电子膨胀阀112的种类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电子膨胀阀112动作快,例如脉冲式电子膨胀阀的动作次数可达十几万次以上,反应迅速,全开到全关只需几秒,可以在工况剧烈变化时随时修正,从而快速准确地控制试验箱的供液量,实现快速稳定的效果,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此外,电子膨胀阀112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很低,且大多数为线圈问题,所以采用电子膨胀阀112参与节流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所在试验设备的故障率。进一步的,电子膨胀阀112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如脉冲式电子膨胀阀的使用寿命可达8至16年,有效提高了试验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电子膨胀阀112不仅控制精度高,其节流控制可使试验箱的温度精确到1-2℃,即波动范围小,而且控制范围广,可通过修改程序扩大范围,适用于大部分的制冷剂。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精准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回气温度传感器140、排气温度传感器150、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和蒸发压力传感器170,分别采集回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出口温度和蒸发出口压力,综合考虑回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出口温度和蒸发出口压力四个参数,确定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有效提高了电子膨胀阀112的控制精度,从而自动准确的控制试验箱的供液量,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膨胀阀所在试验设备调节的精确度和工作性能。
其中,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具体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制,满足工作需求即可。例如可预先设置回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出口温度和蒸发出口压力的区间范围或具体数值,并对每个参数区间范围或具体数值设置相应的电子膨胀阀112的调节范围。预先设置的回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出口温度和蒸发出口压力的区间范围或具体数值,以及每个参数区间相应的电子膨胀阀112的调节范围,可以是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设置的区间范围或具体数值,也可以是进行长期实验统计后确定并设置的区间范围或具体数值。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控制精度高、反应迅速的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利用传感器采集回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出口温度和蒸发出口压力的信息,综合多种变量参数确定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一步实现了电子膨胀阀开度的精确控制,从而自动准确的控制试验箱的供液量,提高了环境试验设备调节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降低了环境试验设备的故障率并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环境试验箱中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实现制冷剂的节流的情况,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环境试箱等温控设备中。
本实施例是在前面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温控装置包括:首尾顺序连接的蒸发器模块110、压缩机模块120和冷凝器模块130,所述蒸发器模块110包括蒸发器11和电子膨胀阀112;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模块120输入端的回气温度传感器140和输出端的排气温度传感器150,依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111输出端的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和蒸发压力传感器170,以及主控模块180;
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140用于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150用于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用于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170用于采集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主控模块180用于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
所述主控模块180包括:
压力转换单元181,用于获取所述蒸发出口压力,并根据制冷剂压力-温度对照表确定与所述蒸发出口压力所对应的理论蒸发温度;
数据处理单元182,用于将所述理论蒸发温度和所述回气温度的差值确定为回气过热度,将所述理论蒸发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为蒸发过热度;
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蒸发过热度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在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112维持当前开度;
所述条件为:所述排气温度处于排气温度区间,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回气过热度阈值,和,所述蒸发过热度大于或等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在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故障;所述条件为:
1)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
2)所述回气过热度小于回气过热度阈值,和/或,所述蒸发过热度小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一频率和第一速率增大开度;或者,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二频率和第二速率减小开度,所述条件为:1)所述排气温度大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上限值,2)所述回气过热度小于回气过热度阈值,3)所述蒸发过热度小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蒸发压力传感器170采集到的蒸发出口压力,与理论蒸发温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通过制冷剂压力-温度对照表进行转换,该表是工作人员依据长期的实验经验与统计结果确定并设置,存储在主控模块180中。压力转换单元181,根据制冷剂压力-温度对照表,将蒸发出口压力转换为所对应的理论蒸发温度。
数据处理单元182,将理论蒸发温度和回气温度传感器140采集到的回气温度的差值确定为回气过热度,将理论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采集到的蒸发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为蒸发过热度。
开度调节单元183可根据排气温度、回气过热度和蒸发过热度以及预设的对应温度区间、上下限和阈值判定设备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故障状态,并执行相应的电子膨胀阀112开度的调节操作。
设备故障,一般是指设备失去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表现为设备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性能,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或损坏,致使设备中断生产。本实施例中,检测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理论上应控制电子膨胀阀增大开度;检测到回气过热度小于预设的回气过热度阈值和/或蒸发过热度小于预设的蒸发过热度阈值,理论上应控制电子膨胀阀减小开度。显然,电子膨胀阀增大开度和电子膨胀阀减小开度是相互矛盾的两种操作,超出了设备中电子膨胀阀的规定功能,即电子膨胀阀在任意一个时刻下只能增大开度或者减小开度,两种操作只能择一选择,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当检测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且回气过热度小于预设的回气过热度阈值,或者排气温度小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且蒸发过热度小于预设的蒸发过热度阈值,满足以上任一条件时,判定设备处于故障状态,已损害而无法生产。反之,以上两个条件均不满足时,判定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当判定设备处于故障状态时,可通过闪灯或者鸣笛的方式,及时将故障信息通知工作人员,以便工作人员适时地维修和调整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判定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时,再根据预设的温度区间、上下限和阈值,相应地调节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
具体地,当排气温度处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回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回气过热度阈值,蒸发过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蒸发过热度阈值,以上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控制电子膨胀阀112维持当前开度。
当检测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回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回气过热度阈值,蒸发过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蒸发过热度阈值时,控制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一频率和第一速率增大开度。
当检测到排气温度大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的上限值,回气过热度小于预设的回气过热度阈值,蒸发过热度小于预设的蒸发过热度阈值,以上至少一个条件满足时,控制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二频率和第二速率减小开度。
其中,预设的温度区间、上下限和阈值,以及第一频率、第一速度、第二频率和第二速度,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也可以是进行长期实验分析后确定并设置,可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和实际的需求随时进行更改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排气温度、回气过热度和蒸发过热度以及预设的对应温度区间、上下限和阈值判定设备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故障状态,并执行相应的电子膨胀阀开度的调节操作,综合考虑了多种变量参数,不仅能在设备故障时及时通知工作人员维修处理,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在设备正常时,自动精确地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既提供了一种设备故障检测的手段,又有效地提高了温度控制设备调节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适应复杂多变的工况。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环境试验箱中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实现制冷剂的节流的情况,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环境试箱等温控设备中。
本实施例是在前面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基础上,在温控装置的内部设置了用于检测设备内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101,详见图3。
所述主控模块180用于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出口压力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82,还用于将理论蒸发温度和设备内环境温度的差值确定为蒸发偏差温度;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在检测到设备内环境温度大于设备内理论蒸发温度+蒸发偏差温度时确定为降温模式,在检测到设备内环境温度等于设备内理论蒸发温度±蒸发偏差温度时确定为恒温模式。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一频率和第一速率增大开度;或者,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183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二频率和第二速率减小开度,所述条件为:
1)所述排气温度大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上限值,
2)所述回气过热度小于回气过热度阈值,
3)所述蒸发过热度小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4)在降温模式下所述蒸发偏差温度小于降温偏差阈值,或者,在恒温模式下所述蒸发偏差温度小于恒温偏差阈值。
环境温度传感器101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检测环境温度即可,其具体位置也不做限制,设置在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的内部即可。
数据处理单元182,除了将理论蒸发温度和回气温度传感器140采集到的回气温度的差值确定为回气过热度,将理论蒸发温度和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采集到的蒸发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为蒸发过热度,还用于将理论蒸发温度和设备内环境温度传感器101检测到的设备内环境温度的差值确定为蒸发偏差温度。
开度调节单元183根据排气温度、回气过热度、蒸发过热度和蒸发偏差温度以及预设的对应温度区间、上下限和阈值,判定设备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故障状态,并执行相应的电子膨胀阀112开度的调节操作。关于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或故障状态的判定,这里不再赘述,可参照本发明之前的实施例。进一步的,当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在检测到设备内环境温度在设备内(理论蒸发温度-蒸发偏差温度)到(理论蒸发温度+蒸发偏差温度)范围内时确定系统处于恒温模式,在检测到设备内环境温度大于设备内理论蒸发温度+蒸发偏差温度时确定系统处于降温模式。其中,蒸发偏差温度的具体范围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设置,如设置为2℃。
对于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当检测到排气温度小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回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回气过热度阈值,蒸发过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蒸发过热度阈值时,控制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一频率和第一速率增大开度。
当检测到排气温度大于预设的排气温度区间的上限值,回气过热度小于预设的回气过热度阈值,蒸发过热度小于预设的蒸发过热度阈值,在降温模式下蒸发偏差温度小于预设的降温偏差阈值,在恒温模式下蒸发偏差温度小于预设的恒温偏差阈值,以上至少一个条件满足时,控制电子膨胀阀112按照第二频率和第二速率减小开度。
其中,预设的温度区间、上下限和阈值,以及第一频率、第一速度、第二频率和第二速度,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设置,也可以是进行长期实验分析后确定并设置,可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和实际的需求随时进行更改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排气温度、回气过热度、蒸发过热度和蒸发温度偏差以及预设的对应温度区间、上下限和阈值判定设备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故障状态,并执行相应的电子膨胀阀开度的调节操作,综合考虑了多种变量参数,进一步精确地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仅提供了一种设备故障检测的手段,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温度控制设备调节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环境试验箱中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实现制冷剂的节流的情况,该方法可由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来执行。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10、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140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150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160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170采集蒸发出口压力;
步骤S420、所述主控模块180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其中,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112的开度,具体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方法,具备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顺序连接的蒸发器模块、压缩机模块和冷凝器模块,所述蒸发器模块包括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模块输入端的回气温度传感器和输出端的排气温度传感器,依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输出端的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和蒸发压力传感器,以及主控模块;
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
压力转换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蒸发出口压力,并根据制冷剂压力-温度对照表确定与所述蒸发出口压力所对应的理论蒸发温度;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理论蒸发温度和所述回气温度的差值确定为回气过热度,将所述理论蒸发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温度的差值确定为蒸发过热度;
开度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蒸发过热度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调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维持当前开度;
所述条件为:所述排气温度处于排气温度区间,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回气过热度阈值,和,所述蒸发过热度大于或等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调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故障;所述条件为:
1)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
2)所述回气过热度小于回气过热度阈值,和/或,所述蒸发过热度小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调节单元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按照第一频率和第一速率增大开度;或者,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按照第二频率和第二速率减小开度,所述条件为:1)所述排气温度大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上限值,2)所述回气过热度小于回气过热度阈值,3)所述蒸发过热度小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内且用于检测设备内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出口压力和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理论蒸发温度和所述设备内环境温度的差值确定为蒸发偏差温度;
开度调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设备内环境温度大于设备内理论蒸发温度+蒸发偏差温度时确定为降温模式,在检测到设备内环境温度等于设备内理论蒸发温度±蒸发偏差温度时确定为恒温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调节单元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下限值,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按照第一频率和第一速率增大开度;或者,
所述开度调节单元用于在判定正常时,若检测到参数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按照第二频率和第二速率减小开度,所述条件为:
1)所述排气温度大于排气温度区间的上限值,
2)所述回气过热度小于回气过热度阈值,
3)所述蒸发过热度小于蒸发过热度阈值,
4)在降温模式下所述蒸发偏差温度小于降温偏差阈值,或者,在恒温模式下所述蒸发偏差温度小于恒温偏差阈值。
9.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温控装置包括:首尾顺序连接的蒸发器模块、压缩机模块和冷凝器模块,所述蒸发器模块包括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模块输入端的回气温度传感器和输出端的排气温度传感器,依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输出端的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和蒸发压力传感器,以及主控模块;
该温控方法包括:
所述回气温度传感器采集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传感器采集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采集蒸发出口温度,所述蒸发压力传感器采集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回气温度、所述排气温度、所述蒸发出口温度和所述蒸发出口压力,确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CN202010490889.1A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623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0889.1A CN111623569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0889.1A CN111623569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3569A true CN111623569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0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0889.1A Pending CN111623569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356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0794A (zh) * 2021-08-13 2021-10-22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区压缩机过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440504A (zh) * 2022-02-14 2022-05-06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CN115235131A (zh) * 2021-04-22 2022-10-25 东莞市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15325813A (zh) * 2022-08-22 2022-11-11 伊岛电器(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地坪烘干机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0355A (ja) * 1991-01-22 1992-08-2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電子膨脹弁の制御方法
CN104567165A (zh) * 2015-02-0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96173A (zh) * 2015-01-20 2015-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76883A (zh) * 2015-11-02 2016-0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6225361A (zh) * 2016-07-18 2016-12-14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方法、装置和变频制冷系统
JP2016217615A (ja) * 2015-05-20 2016-1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595141A (zh) * 2016-12-12 2017-04-2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制冷系统
CN109099612A (zh) * 2018-08-17 2018-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设备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332742A (zh) * 2019-07-08 2019-10-15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装置及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热泵系统控制装置
CN110513818A (zh) * 2019-08-29 2019-11-2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或制热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0857826A (zh) * 2018-08-22 2020-03-03 江苏美力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冷热水机组的动态过热度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0355A (ja) * 1991-01-22 1992-08-2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電子膨脹弁の制御方法
CN104596173A (zh) * 2015-01-20 2015-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67165A (zh) * 2015-02-0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6217615A (ja) * 2015-05-20 2016-1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276883A (zh) * 2015-11-02 2016-0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6225361A (zh) * 2016-07-18 2016-12-14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方法、装置和变频制冷系统
CN106595141A (zh) * 2016-12-12 2017-04-2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制冷系统
CN109099612A (zh) * 2018-08-17 2018-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设备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857826A (zh) * 2018-08-22 2020-03-03 江苏美力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冷热水机组的动态过热度控制方法
CN110332742A (zh) * 2019-07-08 2019-10-15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装置及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热泵系统控制装置
CN110513818A (zh) * 2019-08-29 2019-11-2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或制热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周曙: "《制冷空调自动化》", 29 May 20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张白福: "《空调制冷设备维修手册》", 29 February 1996, 新时代出版社 *
方贵银: "《蓄冷空调工程实用新技术》", 29 May 2020, 人民邮电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131A (zh) * 2021-04-22 2022-10-25 东莞市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13530794A (zh) * 2021-08-13 2021-10-22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区压缩机过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440504A (zh) * 2022-02-14 2022-05-06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CN115325813A (zh) * 2022-08-22 2022-11-11 伊岛电器(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地坪烘干机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325813B (zh) * 2022-08-22 2023-07-14 伊岛电器(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地坪烘干机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3569A (zh) 一种温度控制设备的温控装置及方法
CN110849007B (zh) 一种冷媒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594966B (zh) 一种检测空调系统冷媒泄漏的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07084494B (zh) 电子膨胀阀的故障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10671777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5091424B (zh) 空调器、空调器冷媒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080077260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using distributed microsystems
JP477979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023435A (zh) 一种空调器的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空调器
US20160169572A1 (en)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 system for a refrigeration circuit
EP3483524A1 (en) Control device of multiple-typ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multiple-typ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multiple-typ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of controlling multiple-typ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KR102465985B1 (ko) 공조설비의 전자팽창밸브 제어 방법
CN111023461B (zh) 一种空调器的检测控制方法、系统、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028491A (zh) 一种变频空调压缩机软启动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10319541B (zh) 一种大排量变频多联机系统的卸载调节控制方法
CN111486508B (zh) 一种自适应冷媒量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58747B (zh) 空调外机、空调器和调节空调器内冷媒的方法
CN105387571A (zh) 低温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442503B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819570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高压压力推算方法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1380183A (zh) 空调系统的复合式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US10845098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16558167B (zh) 一种结冰风洞的制冷系统控制方法、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4857665B (zh) 多联机系统
CN107339834B (zh) 自然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