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2780B -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2780B
CN111622780B CN202010491611.6A CN202010491611A CN111622780B CN 111622780 B CN111622780 B CN 111622780B CN 202010491611 A CN202010491611 A CN 202010491611A CN 111622780 B CN111622780 B CN 111622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row
holes
box culve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16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2780A (zh
Inventor
陈爽
杜贵新
刘磊
高始军
赵斌
刘善福
房新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Shiel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16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2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2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2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5Transport or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ining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Backfilling the space between main building ele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e.g. with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预制件上的注浆仓位,以使每三个或者每四个或者每五个预制件形成一个注浆仓位;在每个注浆仓位中,每个注浆孔中布置有镀锌管,在每个镀锌管上设置闸阀;通过闸阀连接注浆管路;通过水、水泥、外掺料以及外加剂制拌浆液,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浆液;通过控制阀控制注浆管路内的浆液以及灌入缝隙内的注浆压力;在隧道内由低至高依次对每个注浆孔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操作包括:判断一个注浆孔中灌入缝隙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标准后,灌浆结束。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轨下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隧道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大直径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来说,内部下层边箱涵结构的施工形式决定了盾构隧道的“全装配式”和“半装配式”。
目前隧道中的轨下结构1包括管片51及预制件52,预制件包括中间“口”型箱涵和类三角型的边箱涵(图1示出的结构),边箱涵大部分为现浇结构。施工滞后于盾构车架及预制件的方式在隧道的全建设过程中只能称为“半装配式”施工。相关技术中的类三角型的预制边箱涵占用工期长,施工条件差,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此外,预制的边箱涵和中间“口”型箱涵同环宽,拼装后,导致整体刚度较差。对于铁路隧道来讲,在列车加速或制动时,强大的牵引力或制动力导致轨下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轨下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轨下结构包括拼接形成的多个管片和多个预制件,管片和预制件之间形成缝隙,多个预制件沿隧道的轴向拼接设置,每个预制件包括位于中箱涵和位于中箱涵两侧的左边箱涵和右边箱涵,中箱涵、左边箱涵和右边箱涵上均设置有多个注浆孔,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预制件上的注浆仓位,以使每三个或者每四个或者每五个预制件形成一个注浆仓位;在每个注浆仓位中,每个注浆孔中布置有镀锌管,在每个镀锌管上设置闸阀;通过闸阀连接注浆管路;通过水、水泥、外掺料以及外加剂制拌浆液,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浆液;通过控制阀控制注浆管路内的浆液以及灌入缝隙内的注浆压力;在隧道内由低至高依次对每个注浆孔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操作包括:判断一个注浆孔中灌入缝隙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标准后,灌浆结束。
进一步地,在每个注浆仓位中的多个注浆孔包括由低至高布置的中间注浆孔、第一排注浆孔、第二排注浆孔、第三排注浆孔、第四排注浆孔和第五排注浆孔,第一排注浆孔、第二排注浆孔、第三排注浆孔、第四排注浆孔和第五排注浆孔均为两排,中间注浆孔、第二排注浆孔和第四排注浆孔均用作主注浆,第一排注浆孔、第三排注浆孔和第五排注浆孔先经观察后用作补充注浆。
进一步地,在由低至高依次注浆操作的过程中,先由中箱涵的底部中线上的中间注浆孔注入浆液,当第一排注浆孔中的一个注浆孔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上的阀闸;再由左边箱涵或者右边箱涵的第二排注浆孔注入浆液,当第三排注浆孔中的一个注浆孔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上的阀闸;再由左边箱涵或者右边箱涵的第四排注浆孔注入浆液,当第五排注浆孔中的一个注浆孔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上的阀闸。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注浆仓位之间通过堵漏剂层进行纵向截断,以使每个注浆仓位能够独立封闭;每个注浆仓位中的中箱涵与左边箱涵或者左边箱涵之间产生结构缝,在结构缝中先设置聚氨酯层,再在聚氨酯层上设置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层。
进一步地,注浆操作还包括:当注浆孔中灌入缝隙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或者注浆量不满足标准时,进行以下步骤:通过改变浆液的水灰比或者改变注浆间隔的预设时间或者改变注浆量的体积后,再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浆液。
进一步地,注浆管路接入注浆系统,注浆系统包括搅拌桶、回浆桶、注浆机、循环装置、连接管、注浆管和回浆管,搅拌桶、回浆桶的出口、注浆机的进口依次连接在连接管上,注浆机的出口、循环装置连接在注浆管上,注浆管的第一出口与闸阀连接,回浆管连接在回浆桶的进口和注浆管的第二出口之间,注浆机包括控制阀。
进一步地,注浆系统还包括自动记录仪和设置在连接管上的流量计,流量计位于搅拌桶和回浆桶之间,自动记录仪设置在流量计和循环装置之间,自动记录仪与流量计和循环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确定多个预制件上的注浆仓位之前对多个预制件的底部进行箱涵底部清理;在满足注浆量的注浆孔灌浆结束后通过雷达检测注浆效果。
进一步地,雷达包括多个雷达测线,中箱涵内布置有多个雷达测线中的三个,左边箱涵和右边箱涵内均布置有多个雷达测线中的二个。
进一步地,缝隙的间距为20mm;标准为当注浆压力为0.2MPa时,注浆量小于10L/min,关闭注浆孔的时间达到5min;浆液的水灰比0.8:1;外加剂为膨胀剂;外掺料包括60%的硫铝酸盐水泥和40%的粉煤灰。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轨下结构包括拼接形成的多个管片和多个预制件。管片和预制件之间形成缝隙,多个预制件沿隧道的轴向拼接设置,每个预制件包括位于中箱涵和位于中箱涵两侧的左边箱涵和右边箱涵,中箱涵、左边箱涵和右边箱涵上均设置有多个注浆孔,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预制件上的注浆仓位,以使每三个或者每四个或者每五个预制件形成一个注浆仓位;在每个注浆仓位中,每个注浆孔中布置有镀锌管,在每个镀锌管上设置闸阀;通过闸阀连接注浆管路;通过水、水泥、外掺料以及外加剂制拌浆液,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浆液;通过控制阀控制注浆管路内的浆液以及灌入缝隙内的注浆压力;在隧道内由低至高依次对每个注浆孔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操作包括:判断一个注浆孔中灌入缝隙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标准后,灌浆结束。根据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使得浆液能够将缝隙充填满,满足标准。这样,使得管片和预制件之间形成面受力,避免预制件的底部受力或产生应力集中,提高了轨下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轨下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隧道中的轨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的实施例的施工流程图;
图3示出了图2的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的轨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的轨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的注浆仓位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2的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的注浆系统结构简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中箱涵;20、左边箱涵;30、右边箱涵;40、注浆孔;401、第一排注浆孔;402、第二排注浆孔;403、第三排注浆孔;404、第四排注浆孔;405、第五排注浆孔;41、中间注浆孔;42、闸阀;51、管片;52、预制件;60、雷达测线;71、搅拌桶;72、回浆桶;73、注浆机;74、循环装置;75、连接管;76、注浆管;77、回浆管;78、自动记录仪;79、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2至图5所示,轨下结构包括拼接形成的多个管片51和多个预制件52,管片51和预制件52之间形成缝隙H。多个预制件52沿隧道的轴向拼接设置,每个预制件52包括位于中箱涵10和位于中箱涵10两侧的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中箱涵10、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上均设置有多个注浆孔40。本实施例的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预制件52上的注浆仓位,以使每三个预制件52形成一个注浆仓位。这样,充分考虑到接缝注浆施工的可靠性及封仓条件。在每个注浆仓位中,每个注浆孔40中布置有镀锌管,在每个镀锌管上设置闸阀42。通过闸阀42连接注浆管路;通过水、水泥、外掺料以及外加剂制拌浆液,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浆液;通过控制阀控制注浆管路内的浆液以及灌入缝隙H内的注浆压力。在隧道内由低至高依次对每个注浆孔40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操作包括:判断一个注浆孔40中灌入缝隙H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标准后,灌浆结束。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包括:确定多个预制件52上的注浆仓位,以使每三个或者每四个或者每五个预制件52形成一个注浆仓位;在每个注浆仓位中,每个注浆孔40中布置有镀锌管,在每个镀锌管上设置闸阀42;通过闸阀42连接注浆管路;通过水、水泥、外掺料以及外加剂制拌浆液,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浆液;通过控制阀控制注浆管路内的浆液以及灌入缝隙H内的注浆压力;在隧道内由低至高依次对每个注浆孔40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操作包括:判断一个注浆孔40中灌入缝隙H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标准后,灌浆结束。根据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使得浆液能够将缝隙充填满,满足标准。这样,使得管片51和预制件52之间形成面受力,避免预制件52的底部受力或产生应力集中,提高了轨下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轨下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实施例的镀锌管通过预埋的方式插入至注浆孔中,镀锌管的直径为20mm左右,镀锌管的长度为40cm左右,闸阀42为20mm的球阀。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每四个预制件或者每五个预制件形成一个注浆仓位。一般而言,对于一次接缝注浆施工操作而言,每个注浆仓位包含的预制件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一个注浆孔中灌入缝隙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满足标准是指判断一个注浆孔中灌入缝隙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同时满足标准,或者判断一个注浆孔中灌入缝隙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分别满足标准。
如图4至图5所示,在每个注浆仓位中的多个注浆孔40包括由低至高布置的中间注浆孔41、第一排注浆孔401、第二排注浆孔402、第三排注浆孔403、第四排注浆孔404和第五排注浆孔405。第一排注浆孔401、第二排注浆孔402、第三排注浆孔403、第四排注浆孔404和第五排注浆孔405均为两排。中间注浆孔41、第二排注浆孔402和第四排注浆孔404均用作主注浆。第一排注浆孔401、第三排注浆孔403和第五排注浆孔405先经观察后用作补充注浆。这样,分清主注浆和补充注浆后,能够保证缝隙内的注浆具有良好的饱满度。为观察浆液充填缝隙的饱满程度,通过第一排注浆孔401、第三排注浆孔403和第五排注浆孔405先经观察后用作补充注浆,观察中间注浆孔41、第二排注浆孔402和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其他注浆孔是否有浆液溢出,以此判断灌入浆液的饱满度。
如图4至图5所示,在由低至高依次注浆操作的过程中,先由中箱涵10的底部中线上的中间注浆孔41注入浆液,当第一排注浆孔401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依次关闭中间注浆孔41中其他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继续对中间注浆孔41中的下一个注浆孔40注浆,直至达到标准或者从当第三排注浆孔403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结束中间注浆孔41中的该注浆孔。当中间注浆孔41中的所有的注浆孔40均达到标准后,对左边箱涵20或者右边箱涵30的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一个注浆孔进行注浆操作。
再由左边箱涵20或者右边箱涵30的第二排注浆孔402注入浆液,当第三排注浆孔403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依次关闭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其他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继续对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下一个注浆孔40注浆,直至达到标准或者从当第五排注浆孔405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结束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该注浆孔。当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所有的注浆孔40均达到标准后,对左边箱涵20或者右边箱涵30的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一个注浆孔进行注浆操作。在注浆操作过程中,查看中间注浆孔41是否有浆液冒出,若有说明注浆仓位的封仓不合格,则停止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该注浆孔注浆,调换至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下一个注浆孔注浆,等待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其他注浆孔都注浆结束后,回调至中间注浆孔41中出现溢出浆液的注浆孔,对该溢出浆液的注浆孔继续注浆,填充饱满密实,直到达到标准。
再由左边箱涵20或者右边箱涵30的第四排注浆孔404注入浆液,当第五排注浆孔405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依次关闭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其他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继续对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下一个注浆孔40注浆,直至达到标准,结束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该注浆孔。当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所有的注浆孔40均达到标准后,结束灌浆。在注浆操作过程中,查看第二排注浆孔402是否有浆液冒出,若有说明注浆仓位的封仓不合格,则停止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该注浆孔注浆,调换至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下一个注浆孔注浆,等待第四排注浆孔404中的其他注浆孔都注浆结束后,回调至第二排注浆孔402中出现溢出浆液的注浆孔,对该溢出浆液的注浆孔继续注浆,填充饱满密实,直到达到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注浆操作过程中,出现除了有任意注浆孔有溢出之外的其他无溢出浆液的注浆孔时,则按照注浆操作对其他无溢出的注浆孔单独进行注浆,直到看到从第三排注浆孔403和第五排注浆孔405中的其中的一个注浆孔中有浆液溢出即可。
如图4和图5所示,注浆孔的优选布局形式具体如下:
第一排注浆孔401中的每个注浆孔40的轴线与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相邻的每个注浆孔40的轴线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每个注浆孔40的轴线与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相邻的每个注浆孔40的轴线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三排注浆孔403中的每个注浆孔40的轴线与第五排注浆孔405中相邻的每个注浆孔40的轴线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三排注浆孔403中的每个注浆孔40与第一排注浆孔401中的每个注浆孔40错位设置。上述的注浆孔40的布置方式,能够使注入浆液能够均匀地在缝隙中扩散,更好地达到灌入浆液的饱满度,填充饱满密实,能够达到标准。
位于左边箱涵20上的注浆孔40的数量或者位于右边箱涵30上的数量大于位于中箱涵上的注浆孔40的数量。具体地,一个左边箱涵20和一个右边箱涵30上均有六个注浆孔,一个中箱涵上有五个注浆孔,上述的注浆孔的数量一方面能够满足注浆操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左边箱涵20或者右边箱涵30或者中箱涵的结构强度。
中箱涵10为“口”字形结构,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均包括平板、与平板连接的立板和连接在平板和立板之间的弧形板。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的中箱涵10、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结构使得预制件刚度较高,稳定性好。
中间注浆孔41中的注浆孔上的镀锌管还可以通过止浆塞封堵。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使单个注浆仓位既要保证密闭性,又要考虑强度能够满足抵抗注浆压力,避免被冲穿的可能。相邻的两个注浆仓位之间通过堵漏剂层进行纵向截断,以使每个注浆仓位能够独立封闭。并且每个注浆仓位中的中箱涵10与左边箱涵20或者左边箱涵20之间产生结构缝,在结构缝中先设置聚氨酯层,再在聚氨酯层上设置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层。这样,避免了缝隙灌入浆液后在结构缝中产生纵向窜流,也能够保证浆液对结构缝充填密实。使得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连通性强,缝隙灌入浆液后经检验浆液充填饱满,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堵漏剂层由河北欧贝利新型建材有效公司生产的水不漏产品;上述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层由苏州星秀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产品。
如图2至图5所示,注浆操作还包括:当注浆孔40中灌入缝隙H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或者注浆量不满足标准时,进行以下步骤:通过改变浆液的水灰比或者改变注浆间隔的预设时间或者改变注浆量的体积后,再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浆液。这样对不满足标准的注浆孔40,能够利用浆液可控的凝结时间对溢出浆液的注浆孔部位进行封堵,来控制缝隙中浆液的扩散范围。
如图5和图6所示,注浆管路接入注浆系统,注浆系统包括搅拌桶71、回浆桶72、注浆机73、循环装置74、连接管75、注浆管76和回浆管77,搅拌桶71、回浆桶72的出口、注浆机73的进口依次连接在连接管75上,注浆机73的出口、循环装置74连接在注浆管76上,注浆管76的第一出口与闸阀42连接,回浆管77连接在回浆桶72的进口和注浆管76的第二出口之间,注浆机73包括控制阀。
如图5和图6所示,注浆系统还包括自动记录仪78和设置在连接管75上的流量计79,流量计79位于搅拌桶71和回浆桶72之间,自动记录仪78设置在流量计79和循环装置74之间,自动记录仪78与流量计79和循环装置74电连接。自动记录仪78为JT-E6灌浆记录仪。循环装置74可以是灌浆泵KBY20/2-2.2或者灌浆泵KBY90/15或者化学灌浆泵。搅拌桶71为JGD-300L型高速制浆机。注浆系统还包括高压水枪冲。
如图4所示,在确定多个预制件52上的注浆仓位之前对多个预制件52的底部进行清理。即对中箱涵10、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的底部进行清理。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缝隙H。这样使中箱涵10、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的底部保持干净,缝隙H中出来的水呈现清水状态后,停止使用高压水枪冲洗。高压水枪成本较低,清理缝隙H内的杂物、灰尘效果较好。这样,在向缝隙H内灌入浆液时,使浆液能够与管片51和预制件52直接接触,降低了杂物、灰尘干涉,使得浆液能够充填缝隙H密实。在满足注浆量的注浆孔40灌浆结束后通过雷达检测注浆效果。
在确定多个预制件上的注浆仓位,以使每三个或者每四个或者每五个预制件形成一个注浆仓位之后,再次对多个预制件52的底部进行箱涵底部清理,向中箱涵上的中间孔内注水和由高位至低位的方向向缝隙H内注水,位于缝隙H内的中箱涵的底部处设置有污水泵。这样,能够将在确定多个预制件上的注浆仓位之后可能产生的杂物、灰尘进行清理,尽可能地减少缝隙H内的杂物、灰尘,使浆液能够与管片51和预制件52直接接触,大大降低了杂物、灰尘干涉,使得浆液能够充填缝隙H更加地密实,使得管片51和预制件52之间形成有效地面受力,大大避免了预制件52的底部受力或产生应力集中,轨下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如图4所示,雷达包括多个雷达测线60,中箱涵10内布置有多个雷达测线60中的三个,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内均布置有多个雷达测线60中的二个。
如图2所示,为了使充填浆液的抗压强度在0至0.6MPa之间,缝隙H的间距为20mm。标准为当注浆压力为0.2MPa时,注浆量小于10L/min,关闭注浆孔40的时间达到5min;浆液的水灰比0.8:1;外加剂为膨胀剂;外掺料包括60%的硫铝酸盐水泥和40%的粉煤灰。标准还为注入浆液的水灰比等于溢出浆液的水灰比,缝隙H内浆液填充饱满密实。
中箱涵10、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的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凸台,以确保预制件和管片接触,进而保证在管片拼装存在错台的情况下,中箱涵10、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的底部能够四点受力均衡地放置于管片上,进一步保证了轨下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轨下结构包括拼接形成的多个管片(51)和多个预制件(52),所述管片(51)和所述预制件(52)之间形成缝隙(H),多个所述预制件(52)沿隧道的轴向拼接设置,每个所述预制件(52)包括位于中箱涵(10)和位于所述中箱涵(10)两侧的左边箱涵(20)和右边箱涵(30),所述中箱涵(10)、所述左边箱涵(20)和所述右边箱涵(30)上均设置有多个注浆孔(4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预制件(52)上的注浆仓位,以使每三个或者每四个或者每五个所述预制件(52)形成一个所述注浆仓位;
在每个所述注浆仓位中,每个所述注浆孔(40)中布置有镀锌管,在每个所述镀锌管上设置闸阀(42);
通过所述闸阀(42)连接注浆管路;
通过水、水泥、外掺料以及外加剂制拌浆液,向所述注浆管路内注入所述浆液;
通过控制阀控制所述注浆管路内的浆液以及灌入所述缝隙(H)内的注浆压力;
在所述隧道内由低至高依次对每个所述注浆孔(40)进行注浆操作,所述注浆操作包括:
判断一个所述注浆孔(40)中灌入所述缝隙(H)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和注浆量是否满足标准;
满足所述标准后,灌浆结束;
其中,每个所述注浆仓位中的多个所述注浆孔(40)包括由低至高布置的中间注浆孔(41)、第一排注浆孔(401)、第二排注浆孔(402)、第三排注浆孔(403)、第四排注浆孔(404)和第五排注浆孔(405),所述第一排注浆孔(401)、所述第二排注浆孔(402)、所述第三排注浆孔(403)、所述第四排注浆孔(404)和所述第五排注浆孔(405)均为两排,所述中间注浆孔(41)、所述第二排注浆孔(402)和所述第四排注浆孔(404)均用作主注浆,所述第一排注浆孔(401)、所述第三排注浆孔(403)和所述第五排注浆孔(405)先经观察后用作补充注浆;
在由低至高依次注浆操作的过程中,
先由中箱涵(10)的底部中线上的所述中间注浆孔(41)注入浆液,当所述第一排注浆孔(401)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
再由左边箱涵(20)或者右边箱涵(30)的第二排注浆孔(402)注入浆液,当第三排注浆孔(403)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
再由左边箱涵(20)或者右边箱涵(30)的第四排注浆孔(404)注入浆液,当第五排注浆孔(405)中的一个注浆孔(40)中溢出浆液后,关闭溢出浆液的注浆孔(40)上的闸阀(42);
其中,所述第一排注浆孔(401)中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相邻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的轴线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排注浆孔(402)中的相邻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的轴线位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第三排注浆孔(403)中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的轴线与所述第五排注浆孔(405)中相邻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的轴线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三排注浆孔(403)中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与所述第一排注浆孔(401)中的每个所述注浆孔(40)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注浆仓位之间通过堵漏剂层进行纵向截断,以使每个所述注浆仓位能够独立封闭;每个注浆仓位中的所述中箱涵(10)与所述左边箱涵(20)或者所述左边箱涵(20)之间产生结构缝,在所述结构缝中先设置聚氨酯层,再在所述聚氨酯层上设置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注浆孔(40)中灌入所述缝隙(H)内的浆液的注浆效果或者注浆量不满足所述标准时,进行以下步骤:
通过改变浆液的水灰比或者改变注浆间隔的预设时间或者改变所述注浆量的体积后,再向注浆管路内注入所述浆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路接入注浆系统,所述注浆系统包括搅拌桶(71)、回浆桶(72)、注浆机(73)、循环装置(74)、连接管(75)、注浆管(76)和回浆管(77),所述搅拌桶(71)、所述回浆桶(72)的出口及所述注浆机(73)的进口依次连接在所述连接管(75)上,所述注浆机(73)的出口和所述循环装置(74)连接在所述注浆管(76)上,所述注浆管(76)的第一出口与所述闸阀(42)连接,所述回浆管(77)连接在所述回浆桶(72)的进口和所述注浆管(76)的第二出口之间,所述注浆机(73)包括所述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系统还包括自动记录仪(78)和设置在所述连接管(75)上的流量计(79),所述流量计(79)位于所述搅拌桶(71)和所述回浆桶(72)之间,所述自动记录仪(78)设置在所述流量计(79)和所述循环装置(74)之间,所述自动记录仪(78)与所述流量计(79)和所述循环装置(7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多个所述预制件(52)上的注浆仓位之前对多个预制件(52)的底部进行箱涵底部清理;在满足注浆量的注浆孔(40)灌浆结束后通过雷达检测注浆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包括多个雷达测线(60),所述中箱涵(10)内布置有多个所述雷达测线(60)中的三个,所述左边箱涵(20)和所述右边箱涵(30)内均布置有多个所述雷达测线(60)中的二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H)的间距为20mm;所述标准为当所述注浆压力为0.2MPa时,所述注浆量小于10L/min,关闭所述注浆孔(40)的时间达到5min;所述浆液的水灰比0.8:1;所述外加剂为膨胀剂;所述外掺料包括60%的硫铝酸盐水泥和40%的粉煤灰。
CN202010491611.6A 2020-06-02 2020-06-02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622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1611.6A CN111622780B (zh) 2020-06-02 2020-06-02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1611.6A CN111622780B (zh) 2020-06-02 2020-06-02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780A CN111622780A (zh) 2020-09-04
CN111622780B true CN111622780B (zh) 2022-08-02

Family

ID=72270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1611.6A Active CN111622780B (zh) 2020-06-02 2020-06-02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2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4503B (zh) * 2021-07-29 2024-04-05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装配式衬砌监控量测元器件埋设布置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09808U (zh) * 2015-01-26 2015-09-02 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的矿山注浆装置
CN104612715A (zh) * 2015-01-26 2015-05-13 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孔内止浆的矿山注浆工艺及装置
CN108843380A (zh) * 2018-05-07 2018-11-20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三块式轨下预制结构
CN108756929A (zh) * 2018-05-07 2018-11-06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分离式轨下预制结构
CN108952760B (zh) * 2018-06-27 2020-02-0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智能循环增-卸压式动态注浆系统及方法
CN208718721U (zh) * 2018-08-01 2019-04-09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施工的铁路大直径盾构隧道轨下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780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6233B (zh) 一种全断面硬岩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管片壁后注浆的方法
CN101319498B (zh) 格构式预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2061710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28786B (zh) 超深预应力管桩桩芯清土施工方法
CN103924987B (zh) 一种smw工法桩盾构洞门防渗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034494U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疏水结构
JP2008150774A (ja) 高・低濃度2ステップグラウト工法
CN111622780B (zh) 轨下结构的接缝注浆施工方法
CN112878367A (zh)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施工缝、裂缝渗漏水治理方法
CN105888724A (zh) 一种降低隧道底部水压力的逆向排水系统
CN102747722B (zh) 地连墙接合缝注浆补漏施工方法
CN215593908U (zh) 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
CN107938947B (zh) 组合钢筋连接灌浆套筒及使用方法
CN104033165A (zh) 隧道病害修复方法及修复浆料
CN204982923U (zh) 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
CN112523171A (zh) 土石坝坝体防渗和坝基防渗有效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78331B (zh) 一种注浆用管材及其注浆施工方法
CN20589427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CN105155578B (zh) 复杂地质及环境接入地铁既有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CN101663441B (zh) 灌浆装置与方法
CN214944298U (zh) 一种顶管组件
CN112983435B (zh) 一种隧道突涌体开挖方法
CN114370275A (zh) 一种基岩锚注抗渗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030733A (zh) 一种防止地层土量损失或地表沉降的注浆方法
CN107882020A (zh) 一种小直径树根桩施工方法及清洗注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