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2814A - 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2814A
CN111612814A CN202010267416.5A CN202010267416A CN111612814A CN 111612814 A CN111612814 A CN 111612814A CN 202010267416 A CN202010267416 A CN 202010267416A CN 111612814 A CN111612814 A CN 111612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
image frame
visible light
light image
thermal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74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炊文伟
那正平
周舒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12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2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06T7/246Analysis of motion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e.g. the tracking of corners or seg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06T7/292Multi-camera 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3Sensing or illumina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06T2207/30201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获取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图像帧对;通过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和人员ID;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根据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该方式中根据可见光图像帧确定是否包含人员,根据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并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能够有效提升发热人员的识别准确率,提高发热人员的追踪效率。

Description

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手不足或希望避免工作人员过多导致交叉感染机会增加,只有有限几个测温工作人员把守在进站口,有些发热人员可以预先用冰水降温后通过进站口,导致识别发热人员的准确率较低,并且难以对进站后的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发热人员的识别准确率,提高发热人员的追踪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相机组包括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热成像相机采集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相互对应,形成参考图像帧对;通过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其中,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根据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待检索图像帧包括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进一步,通过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的步骤,包括:通过人脸人体绑定模型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脸和人体检测,将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和/或人体的可见光图像帧作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将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属于同一人员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其中,定位区域为人脸和/或人体的区域。
进一步,确定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人员的人员ID的步骤包括:针对同一可见光相机拍摄的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通过追踪模型对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进行追踪,根据追踪结果将同一人员在不同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
进一步,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根据发热人员的第一局部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局部图像包括同一发热人员的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一人体图像,第一局部图像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截取。
进一步,根据发热人员的第一局部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人脸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脸检索,得到各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第一人脸图像的人脸相似度;根据第一人体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体检索,得到各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第一人体图像的人体相似度;根据预设的权重、人脸相似度和人体相似度,确定各待检索图像帧对应的综合相似度;根据所述综合相似度,确定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
进一步,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的位置对应关系以及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基于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人员的体温。
进一步,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为多张;基于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根据当前人员ID在多张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当前人员ID对应的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其中,当前人员ID为人员ID中的一个;基于当前人员ID在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其中,当前人员为当前人员ID对应的人员。
进一步,基于当前人员ID在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基于当前人员ID在各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对应的多个初始体温;根据预设的体温选取规则在多个初始体温中选取目标体温,并将选取的目标体温的平均值作为当前人员的体温。
进一步,基于当前人员在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确定各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在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拍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多张第三热成像图像帧;基于当前人员ID在第三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
进一步,确定各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当前人员ID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定位区域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像素占比值;根据像素占比值确定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根据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以及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
进一步,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的步骤,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于最新拍摄目标图像的拍摄地点,确定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基于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确定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基于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确定发热人员的未来运动轨迹;将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或未来运动轨迹作为追踪信息提示给预设终端,以使预设终端的用户基于追踪信息追踪发热人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装置,包括:图像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相机组包括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热成像相机采集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相互对应,形成参考图像帧对;人员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得到人员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位置区域,并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体温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其中,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发热人员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检索模块,用于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待检索图像帧包括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追踪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处理器和存储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用获取参考图像帧对;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从参考可见光图像帧确定包含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并根据该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如果存在,则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并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与现有技术中识别发热人员的准确率较低,并且难以对进站后的发热人员进行追踪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式根据可见光图像帧确定是否包含人员,根据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并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能够有效提升发热人员的识别准确率,提高发热人员的追踪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机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识别发热人员的准确率较低,并且难以对进站后的发热人员进行追踪,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计算机、测温设备和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中,该技术可采用相应的软件和硬件实现,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及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的示例电子系统100。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电子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104、输入装置106、输出装置108以及图像采集装置110,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2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应当注意,图1所示的电子系统1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电子系统可以具有图1示出的部分组件,也可以具有图1未示出的其他组件和结构。
处理器1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系统1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装置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02可以运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下文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由处理器实现)的客户端功能以及/或者其它期望的功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各种应用程序和各种数据,例如应用程序使用和/或产生的各种数据等。
输入装置106可以是用户用来输入指令的装置,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鼠标、麦克风和触摸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输出装置108可以向外部(例如,用户)输出各种信息(例如,图像或声音),并且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像采集装置110可以获取参考图像帧对(例如照片、视频帧等),并且将所拍摄的参考图像帧对存储在存储装置104中以供其它组件使用。
示例性地,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的示例电子系统可以被实现为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智能终端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中,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的流程图,该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相机组包括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热成像相机采集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相互对应,形成参考图像帧对。
一个相机组包括至少一个可见光相机和至少一个热成像相机。可见光相机也称为光学相机,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为光学图像。热成像相机通过非接触探测红外能量(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生成参考热成像图像帧。将一个相机组采集的相互对应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称为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
相互对应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对应。空间上,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相机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中的相机组包括一个可见光相机和一个热成像相机。一个相机组中,可见光相机与热成像相机需要对同一区域进行采集,即一个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具有空间上的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可见光相机与热成像相机采集同一区域,并不意味着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的图像采集区域完全相同,而是大致重合即可,二者之间允许有微小的转角和偏移,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之间的转角、偏移或图像大小不同等问题可通过图像匹配算法进行校正。同时,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的图像大小也无需完全一致,例如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的图像分辨率可以不同,图像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一个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可以采用平行排列或者垂直排列的方式,以保证可见光相机与热成像相机可以采集同一区域的图像。时间上,同一相机组的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分别采集多个可见光图像帧和多个热成像图像帧,将同时采集的可见光图像帧和热成像图像帧作为具有时间对应关系的可见光图像帧和热成像图像帧,二者构成一个参考图像帧对。
原始可见光图像帧是指由不在相机组中的其他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可见光图像。也就是说,可见光相机中有一部分和热成像相机组成相机组,这部分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可见光图像称为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可见光相机中还可以有一部分可见光相机单独采集可见光图像,这部分可见光图像称为原始可见光图像帧。
步骤S204,通过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
人员检测是指在图像中检测出人员,人员检测可以是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和/或人体。相比于在热成像图像中进行人员检测,在可见光图像帧中进行人员检测更为准确,因此,首先对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以确定每个参考可见光图像帧是否包含人员,将包含有人员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称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在确定人员之后,对每个确定出的人员采用人员ID的形式标识,不同人员的人员ID不同;相同人员的人员I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步骤S206,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其中,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为参考热成像图像帧中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的图像。
将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称为第一热成像图像帧。因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所以二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区域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到的是同样的人员,因此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即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
步骤S208,根据各人员ID人员的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
如果各人员ID人员存在体温过高的情况,则确定该人员为发热人员,该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存在发热人员,从而实现发热人员的识别。
步骤S210,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待检索图像帧包括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
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就需要对发热人员进行人员追踪。人员追踪的范围是待检索图像帧,待检索图像帧为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即在可见光相机采集的拍摄时间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帧的拍摄时间预设时间内的可见光图像中进行人员追踪,这里的可见光相机,可以是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可以是不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也可以既包括在相机组中、又包括不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例如:预设时间为15分钟,则从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原始可见光图像帧中查找所有拍摄时间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拍摄时间15分钟以内的可见光图像,作为待检索图像帧。
对待检索图像中对发热人员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例如,可以对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发热人员的人脸/人体所在部分进行人脸和/或人体特征提取,根据发热人员的人脸特征和/或人体特征进行检索。
当待检索图像帧仅包含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即可见光相机仅包含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时,相机组的数量至少为两组,通过其中一组相机组确定发热人员,在其他相机组拍摄的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
当待检索图像帧仅包含原始可见光图像帧时,相机组的数量至少为一组,不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至少为一个,通过一组相机组确定发热人员,在不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拍摄的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
当待检索图像帧既包含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又包含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可见光相机既包含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又包含不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时,相机组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不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至少为一个,通过一组相机组确定发热人员,在其他相机组拍摄的待检索图像帧中,以及不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拍摄的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
也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相机组和不包含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的总数量至少为2,通过其中一个相机组确定发热人员,在其他相机组/不包含在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拍摄的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以确定发热人员行踪。
步骤S212,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目标图像中包含发热人员,确定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就可以确定发热人员在何时处于何地,以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在需要测温的场所(例如火车站内)布置多个相机组,或者布置至少一个相机组和至少一个未与热成像相机组成相机组的可见光相机,一旦通过某一相机组发现发热人员,系统会在其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未与热成像相机组成相机组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原始可见光图像帧中自动对发热人员的位置进行追踪(一般人员在火车站停留时间在2小时以内,因此可检索2小时范围内的图像),如此,可通过自动追踪获取发热人员的运动轨迹或最新位置、便于工作人员找到发热人员并进行进一步排查,无需工作人员在测温点值守。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只需在发现异常时通知工作人员即可,大大减少了对值守工作人员的需求,减少了与发热者接触的工作人员的数量。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对发热人员的追踪发现与其亲密接触的人员,便于防控工作的进行。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组可以为多个,多个相机组部署在火车站的多个关键区域形成多个测温点,例如候车大厅入口、进站口等,在多个区域对站内人员多次测温,从而避免发热人员提前降温通过测温站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从参考可见光图像帧确定包含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并根据该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如果存在,则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并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式根据可见光图像帧确定是否包含人员,根据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并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能够有效提升发热人员的识别准确率,提高发热人员的追踪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该方法主要说明在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所示的另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的流程图,该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获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相机组包括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热成像相机采集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相互对应,形成参考图像帧对。
步骤S404,通过人脸人体绑定模型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脸和人体检测,将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和/或人体的可见光图像帧作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将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属于同一人员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其中,定位区域为人脸和/或人体的区域。
人脸人体绑定模型是同时对人脸和人体进行检测的模型,能够将属于同一人的人脸定位区域和人体定位区域赋予同样的人员ID,也即将同一人的人脸和人体绑定。另外,对于没有人体与之绑定的人脸(例如,某人的人体被遮挡,只检测到人脸),人脸人体绑定模型会检测出人脸并赋予人脸一人员ID,对于没有人脸与之绑定的人体(例如,某人的人脸被遮挡,只检测到人体),人脸人体绑定模型会检测出人体并赋予人体一人员ID。
例如:对于一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X,分别检测出3个区域包括人脸和人体,分别为区域1包括一人的人脸,区域2和区域3分别包括另一人的人脸和人体。对区域1赋予第一人员ID,对区域2和区域3赋予第二人员ID。通过脸人绑定模型同时对人脸人体进行检测,而不只是对人脸进行检测,能够在后续检索过程中同时用发热人员的人脸和人体图像进行检索,在人脸被遮挡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一例中,确定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人员的人员ID的步骤还包括:针对同一可见光相机拍摄的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通过追踪模型对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进行追踪,根据追踪结果将同一人员在不同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
针对同一个可见光相机拍摄的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可以通过追踪模型进行追踪,根据追踪结果得到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同一人员。这些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很可能包含多个相同人员对应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以赋予相同的人员ID。续举前例,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X中分别检测出3个区域包括人脸和人体,分别为区域1包括一人的人脸,区域2和区域3分别包括另一人的人脸和人体。对区域1赋予第一人员ID,对区域2和区域3赋予第二人员ID。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Y中分别检测出3个区域包括人脸和人体,分别为区域4包括一人的人脸,区域5和区域6分别包括另一人的人脸和人体。通过追踪模型发现,区域4与区域1对应同一人,区域5和区域2对应同一人,区域6和区域3对应同一人,因此将区域4赋予第一人员ID,区域5和区域6赋予第二人员ID。
如此,一方面能够用包含同一人员的多张图像计算同一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提高体温计算准确性,避免因为遮挡等因素产生的随机坏点;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对同一人员输出多个体温,提升了用户体验。
步骤S406,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其中,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
在确定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后,可以基于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的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通过步骤1-步骤2执行:
步骤1,根据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的位置对应关系以及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
采集可见光图像帧的可见光相机与采集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的热成像相机属于同一相机组,二者的位置是具有对应关系,那么就可以确定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的位置对应关系。根据上述位置对应关系以及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就可以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
步骤2,基于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人员的体温。
如此,可以在可见光图像帧中进行人员检测,在热成像图像帧中进行体温计算,与在热成像图像帧中进行人员检测的方法相比,在可见光图像帧中的人员检测更为准确。
在确定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后,如果第一热成像图像帧只有一张,可以直接将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上述人员的体温。预先获取像素值与体温的对应关系,在确定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后,即可确定人员的体温。如果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为多张,可以通过步骤A1-步骤A2确定人员的体温:
步骤A1,根据当前人员ID在多张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当前人员ID对应的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其中,当前人员ID为人员ID中的一个。
根据当前人员具有的当前人员ID选取具有相同当前人员ID的第一热成像图像帧,即当前人员对应的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这里的当前人员是指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
步骤A2,基于当前人员ID在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其中,当前人员为当前人员ID对应的人员。
如此,一方面能够用包含同一人员的多张图像计算同一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提高体温计算准确性,避免因为遮挡等因素产生的随机坏点;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对同一人员输出多个体温,减少了数据冗余,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当前人员对应的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每个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都可以确定一个当前人员的体温,可以根据多个上述体温确定当前人员的最后体温,通过两个步骤执行:
(1),基于当前人员ID在各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对应的多个初始体温。
将当前人员ID在每个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对应的体温作称为初始体温,就可以获得当前人员对应的多个初始体温。
(2),根据预设的体温选取规则在多个初始体温中选取目标体温,并将选取的目标体温的平均值作为当前人员的体温。
预设的体温选取规则可以为选取预设范围内的体温。一般来说,人体的体温存在体温范围,如果某一个初始体温不在上述体温范围内,则该初始体温属于坏点,需要剔除。例如:体温范围为35℃(在寒冷户外活动的人员的体温下限可能降低)-40℃。如果一个初始体温为45℃,则该初始体温就是坏点,不能用于计算当前人员的体温。预设的体温选取规则还可以是其他规则,例如拉依达准则,可以将不属于随机误差而是粗大误差的初始体温剔除。如此,可以从初始体温剔除温度坏点,选取目标体温,目标体温的数量不做限定,目标体温的平均值即可作为当前人员的体温。
该方式中,对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为多张的情况,从初始体温中剔除不符合体温选取规则的坏点,然后从其余的初始体温中选取目标体温,将目标体温的平均值作为当前人员的体温,能够进一步提高温度计算准确性。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对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为多张的情况,还可以选择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的第一热成像图像帧测温,通过步骤(一)-步骤(三)执行:
步骤(一),确定各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
可以根据拍摄距离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不同拍摄距离的第二热成像图像的像素值与体温的对应关系并不相同,因此可以先确定拍摄距离,后确定体温。其中,拍摄距离可以由像素表征,通过步骤a-c执行:
步骤a,根据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当前人员ID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定位区域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像素占比值。
不同的摄像距离拍摄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当前人员的大小不同,由此导致了当前人员ID的定位区域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像素占比值并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当前人员ID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ID的定位区域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像素占比值。
步骤b,根据像素占比值确定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
根据预先确定的像素占比值与拍摄距离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像素占比值确定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上述拍摄距离指的是拍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的可见光相机的拍摄距离。
步骤c,根据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以及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
预先确定了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之间的对应关系,据此可以根据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确定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即采集第二热成像图像的热成像相机的拍摄距离。
步骤(二),在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拍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多张第三热成像图像帧。
拍摄距离是指热成像相机与被拍摄人员的距离。从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选择拍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热成像图像帧,作为第三热成像图像帧。热成像图像帧是探测物体辐射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而获得的,热辐射探测器和物体在的距离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由热成像图像帧计算出的物体温度较为精确,预设距离范围可以为1-3米。例如:从20张从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选择10张预设距离范围为1-3米的热成像图像帧,作为第三热成像图像帧。
步骤(三),基于当前人员ID在第三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
之后根据第三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确定体温的方法可以与前述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408,根据确定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
步骤S410,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待检索图像帧包括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
在对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以实现脸人绑定后,可以基于脸人绑定进行人脸和人体检索,通过步骤1)-步骤2)执行:
步骤1),根据发热人员的第一局部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局部图像包括同一发热人员的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一人体图像,第一局部图像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截取。
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抠取第一局部图像用于检索,第一局部图像包括人脸图像和人体图像,称为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一人体图像。另外,需要保证同一个发热人员的第一人脸图像与第一人体图像对应的第一人员ID相同。例如:第一人脸图像A与第一人体图像B如属于一个发热人员,那么第一人脸图像A与第一人体图像B对应的第一人员ID相同。
单独用人脸进行检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当目标的人脸被遮挡时,将无法检索到目标;第二,当人员佩戴口罩时,可提取的特征减少,可能导致检索结果不准确。而在预设时间内,人员往往不会更换衣着,用人体检索相对准确。因此,用人脸和人体联合检索会大大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例如,只要用人脸或人体任一检索到了目标图像,即检索到了发热人员,可提高检索的全面性,再例如,用人脸和人体都检索到了目标图像,可互相验证检索结果的准确性。
将第一局部图像作为检索要素进行检索,检索的目的是检索出与第一局部图像相似的目标图像,这样目标图像就会包含发热人员,可以通过步骤B1-步骤B4执行:
步骤B1,根据第一人脸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脸检索,得到各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第一人脸图像的人脸相似度。
基于第一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索,可以确定所有待检索图像帧与第一人脸图像的相似度,称为人脸相似度。如果某一个待检索图像对应的人脸相似度很高,则说明该待检索图像中很可能包括第一人脸图像。
步骤B2,根据第一人体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体检索,得到各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第一人体图像的人体相似度。
基于第一人体图像进行人体检索,可以确定所有待检索图像帧与第一人体图像的相似度,称为人体相似度。如果某一个待检索图像对应的人体相似度很高,则说明该待检索图像中很可能包括第一人体图像。
步骤B3,根据预设的权重、人脸相似度和人体相似度,确定各待检索图像帧对应的综合相似度。
可以通过预设权重的方式,综合考虑人脸相似度和人体相似度,得到每个待检索图像帧对应的综合相似度。综合相似度根据预设权重考虑人脸相似度和人体相似度,如果总和相似度很高,则说明该待检索图像中很可能包括第一人体图像和第一人脸图像对应的发热人员。
例如:假设人脸相似度为0.7,权重为0.4;人体相似度为0.8,权重为0.6;那么该检索图像的综合相似度为0.7×0.4+0.8×0.6=0.76。
步骤B4,根据所述综合相似度,确定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
计算出所有待检索图像对应的综合相似度后,可以将综合相似度最大的待检索图像帧确定为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也可以将综合相似度大于阈值的前N个待检索图像帧确定为目标图像。如果出现多个综合相似度相等的待检索图像均为最大的综合相似度,可以将这些图像均作为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
在使用人脸人体联合检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人脸相似度的权重和人体相似度的权重(例如,当人员佩戴口罩时,人脸检索准确率降低,此时可降低人脸相似度权重,当检索范围较大时,不同人员穿同样衣着的可能性提高,人体检索准确率降低,此时可降低人体相似度权重),使呈现给用户的检索结果排序更为准确。
步骤S412,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包括:确定该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以及预测该发热人员的未来运动轨迹。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的步骤,至少包括步骤C1-步骤C4以下之一:
步骤C1,基于最新拍摄目标图像的拍摄地点,确定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
在所有的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中,选择最接近现在的拍摄时间,该拍摄时间对应的拍摄位置即为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
如此,便于用户根据最新位置查找发热人员。
步骤C2,基于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确定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
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可以确定发热人员何时处于何地。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用于描述发热人员之前都在哪里。此外,历史运动轨迹可以用全景图的方式展示出来,方便工作人员追踪或捕获发热人员,以及确定与发热人员的密切接触人员。
步骤C3,基于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确定发热人员的未来运动轨迹。
根据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可以预测发热人员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想要去的位置,以及去该位置的时间,可以确定发热人员的未来运动轨迹。此外,未来运动轨迹也可以用全景图的方式展示出来。例如:历史运动轨迹表明发热人员在火车站的购票大厅停留了一段时间,则该发热人员很可能去火车站进站口排队进站,即发热人员的未来运动轨迹包括火车站进站口。
步骤C4,将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或未来运动轨迹作为追踪信息提示给预设终端,以使预设终端的用户基于追踪信息追踪发热人员。
预设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携带的移动终端,将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或未来运动轨迹作为追踪信息,追踪信息发送到设备终端,以使用户(一般指工作人员)追踪发热人员。其中,历史运动轨迹或外来运动轨迹均可以采用全景图的形式进行展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C1-C4可以全部执行,也可以部分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方法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实施例三: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装置,如图5所示的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装置包括:
图像帧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相机组包括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相机组中的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热成像相机采集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相互对应,形成参考图像帧对;
人员检测模块52,用于通过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得到人员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位置区域,并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
体温确定模块53,用于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其中,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
发热人员判断模块54,用于根据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
检索模块55,用于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待检索图像帧包括距离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
追踪模块56,用于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装置,从参考可见光图像帧确定包含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并根据该体温判断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如果存在,则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并根据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式根据可见光图像帧确定是否包含人员,根据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可见光图像帧中人员的体温,并对发热人员进行追踪,能够有效提升发热人员的识别准确率,提高发热人员的追踪效率。
进一步地,人员检测模块,用于通过人脸人体绑定模型对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脸和人体检测,将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和/或人体的可见光图像帧作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将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属于同一人员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其中,定位区域为人脸和/或人体的区域。
进一步地,人员检测模块,用于针对同一可见光相机拍摄的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通过追踪模型对连续多张第一可见光图像帧进行追踪,根据追踪结果将同一人员在不同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
进一步地,检索模块,用于根据发热人员的第一局部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局部图像包括同一发热人员的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一人体图像,第一局部图像从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截取。
进一步地,检索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人脸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脸检索,得到各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第一人脸图像的人脸相似度;根据第一人体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体检索,得到各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第一人体图像的人体相似度;根据预设的权重、人脸相似度和人体相似度,确定各待检索图像帧对应的综合相似度;将综合相似度最大的待检索图像帧确定为包含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
进一步地,体温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的位置对应关系以及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基于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人员的体温。
进一步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为多张;体温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人员ID在多张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当前人员ID对应的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其中,当前人员ID为多个人员ID中的一个;基于当前人员ID在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其中,当前人员为当前人员ID对应的人员。
进一步地,体温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人员在各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ID对应的多个初始体温;根据预设的体温范围在多个初始体温中选取目标体温,并将选取的目标体温的平均值作为当前人员的体温。
进一步地,体温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在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拍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多张第三热成像图像帧;基于当前人员ID在第三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
进一步地,体温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当前人员ID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定位区域在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像素占比值;根据像素占比值确定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根据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以及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参考热成像图像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
进一步地,追踪模块,至少用于以下之一:基于最新拍摄目标图像的拍摄地点,确定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基于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确定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基于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确定发热人员的未来运动轨迹;将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或未来运动轨迹作为追踪信息提示给预设终端,以使预设终端的用户基于追踪信息追踪发热人员。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系统,该电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处理设备和存储装置;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参考图像帧对;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设备运行时执行如上述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电子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设备运行时执行如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或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所述相机组采集的所述参考图像帧对;所述相机组包括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所述相机组中的所述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所述热成像相机采集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相互对应,形成所述参考图像帧对;
通过对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为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
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其中,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与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
根据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判断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
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所述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所述待检索图像帧包括距离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所述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为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的步骤,包括:
通过人脸人体绑定模型对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脸和人体检测,将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和/或人体的可见光图像帧作为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将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属于同一人员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其中,所述定位区域为人脸和/或人体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人员的人员ID的步骤包括:
针对同一可见光相机拍摄的连续多张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通过追踪模型对连续多张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进行追踪,根据追踪结果将同一人员在不同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赋予相同的人员ID。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所述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
根据发热人员的第一局部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所述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局部图像包括同一所述发热人员的第一人脸图像和第一人体图像,所述第一局部图像从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截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发热人员的第一局部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所述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人脸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脸检索,得到各所述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人脸相似度;
根据所述第一人体图像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人体检索,得到各所述待检索图像帧分别与所述第一人体图像的人体相似度;
根据预设的权重、所述人脸相似度和所述人体相似度,确定各所述待检索图像帧对应的综合相似度;
根据所述综合相似度,确定包含所述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与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的位置对应关系以及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
基于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所述人员的体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为多张;
基于各人员ID对应人员在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所述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
根据当前人员ID在多张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当前人员ID对应的多张第二热成像图像帧;其中,所述当前人员ID为所述人员ID中的一个;
基于所述当前人员ID在多张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当前人员的体温;其中,所述当前人员为所述当前人员ID对应的人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人员ID在多张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人员ID在各张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人员对应的多个初始体温;
根据预设的体温选取规则在多个所述初始体温中选取目标体温,并将选取的目标体温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当前人员的体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当前人员在多张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人员的体温的步骤,包括:
确定各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
在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中选取所述拍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多张第三热成像图像帧;
基于所述当前人员ID在所述第三热成像图像帧中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人员的体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各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所述当前人员ID的定位区域的像素值,确定所述当前人员的定位区域在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像素占比值;
根据所述像素占比值确定所述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
根据所述当前人员的拍摄距离以及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所述参考热成像图像帧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热成像图像帧的拍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所述发热人员进行追踪的步骤,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基于最新拍摄所述目标图像的拍摄地点,确定所述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
基于所述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确定所述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
基于所述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确定所述发热人员的未来运动轨迹;
将所述发热人员的最新位置、所述发热人员的历史运动轨迹或所述未来运动轨迹作为追踪信息提示给预设终端,以使所述预设终端的用户基于所述追踪信息追踪所述发热人员。
12.一种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相机组采集的参考图像帧对,或者,获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和所述相机组采集的所述参考图像帧对;所述相机组包括可见光相机和热成像相机;所述相机组中的所述可见光相机采集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所述热成像相机采集的参考热成像图像帧相互对应,形成所述参考图像帧对;
人员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进行人员检测,在所述参考可见光图像帧中确定出包含有人员的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并得到人员在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中的位置区域,并为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赋予人员ID;
体温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热成像图像帧确定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其中,所述第一热成像图像帧与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属于同一个参考图像帧对;
发热人员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人员ID对应人员的体温,判断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包含的人员中是否存在发热人员;
检索模块,用于如果存在发热人员,在待检索图像帧中进行检索,得到包含所述发热人员的目标图像;其中,所述待检索图像帧包括距离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帧预设时间内的参考可见光图像帧和/或原始可见光图像帧;
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对所述发热人员进行追踪。
13.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处理设备和存储装置;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获取参考图像帧对;
所述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设备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设备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67416.5A 2020-02-04 2020-04-07 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Pending CN1116128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05006 2020-02-04
CN202010080500 2020-0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2814A true CN111612814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7416.5A Pending CN111612814A (zh) 2020-02-04 2020-04-07 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28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3809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0008A (zh) * 2017-12-01 2018-05-08 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的追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087251A1 (ja) * 2017-10-30 2019-05-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利用ログ出力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利用ログ出力方法
CN109846463A (zh) * 2019-03-04 2019-06-07 武汉迅检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人脸测温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17414A (zh) * 2019-09-24 2020-01-21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检测追踪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7251A1 (ja) * 2017-10-30 2019-05-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利用ログ出力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利用ログ出力方法
CN108010008A (zh) * 2017-12-01 2018-05-08 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的追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46463A (zh) * 2019-03-04 2019-06-07 武汉迅检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人脸测温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17414A (zh) * 2019-09-24 2020-01-21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检测追踪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3809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83809B (zh) * 2021-01-25 2024-02-2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41130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379061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objects in a video
JP5559335B2 (ja) 挙動解析装置
Zhang et al. Ev-loc: integrating electronic and visual signals for accurate localization
CN111426393B (zh) 温度修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15787B (zh) 目标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14635A (zh) 人体测温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US993458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images
JPWO2014010174A1 (ja) 画角変動検知装置、画角変動検知方法および画角変動検知プログラム
JPWO2017046838A1 (ja) 特定人物検知システム、特定人物検知方法および検知装置
WO2020065852A1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18067755A (ja) 検出データ管理装置
CN111612814A (zh) 发热人员识别与追踪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CN108710841A (zh) 一种基于MEMs红外阵列传感器的人脸活体检测装置及方法
JPH11219437A (ja) 人数計測システム
JP703045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KR20220056279A (ko) 인공 지능 기반 비전 감시 장치
JP2012124658A (ja) 特定人物検知システムおよび検知方法
JP4985742B2 (ja) 撮影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12238A (ja) 物品検出装置および静止人物検出装置
JP2002027449A (ja) 移動物体識別方法および移動物体識別装置
JP6015756B2 (ja) 位置管理装置、位置管理システム、位置管理方法、及び、位置管理プログラム
JP5545977B2 (ja) 画像監視装置
CN114419658A (zh) 信息关联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211026A (ja) 類似画像検索の結果表示装置及び類似画像検索の結果表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