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2446A -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2446A
CN111612446A CN202010479625.6A CN202010479625A CN111612446A CN 111612446 A CN111612446 A CN 111612446A CN 202010479625 A CN202010479625 A CN 202010479625A CN 111612446 A CN111612446 A CN 111612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blockchain
anchor point
block chai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96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丹青
闫雪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96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2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2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2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5Establishing or using transaction specific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35Query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06Q20/065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e-cash managed centr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2Bill distribution or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9Keeping log of transactions for guaranteeing non-repudiation of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3Solvency checks
    • G06Q20/4037Remote solvency che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18Block ciphers, i.e. encrypting groups of characters of a plain text message using fixed encryption transformation
    • H04L9/0637Modes of operation, e.g. cipher block chaining [CBC], electronic codebook [ECB] or Galois/counter mode [GC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04L9/3239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involving non-keyed hash functions, e.g. modification detection codes [MDCs], MD5, SHA or RIPEM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220/00Business processing using cryptograph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56Financial cryptography, e.g. electronic payment or e-cash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所述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当查询到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数额达到预设变动阈值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至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

Description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经常涉及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等之间的资金流转场景,其中付出资金的用户或企业作为付款方、取得资金的用户或企业作为收款方,从而在付款方与收款方之间实现资金流转。
在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流转时,区块链内的成员在锚点处存托有区块链余额,这些区块链余额会参与相应成员涉及的资金流转过程,以帮助实现付款方与收款方之间的资金流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所述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当查询到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数额达到预设变动阈值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至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区别于指定数额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将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所述指定数额。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包括:
余额查询单元,使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所述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余额调整单元,当查询到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数额达到预设变动阈值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至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包括:
余额查询单元,使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余额调整单元,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区别于指定数额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将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所述指定数额。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汇款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跨境汇款过程中的交互示意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钱包1收取用户1提供的汇款资金的示意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确定出汇款路由的示意图。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在汇款路由中的各个成员之间实现资金流转的示意图。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钱包2向用户2提供汇款资金的示意图。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将汇款资金转入区块链余额中实现汇款的示意图。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授信实现汇款的示意图。
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资金结算时的交易信息的示意图。
图1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资金结算时恢复水位的示意图。
图1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资金结算时根据历史变动数据调整水位的示意图。
图1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资金结算时根据资金往来预测数据调整水位的示意图。
图1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1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A,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所述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在一实施例中,成员可以为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形式的组织或平台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以金融机构为例,不同成员可以属于不同机构(例如多家银行),也可以属于同一机构的不同分支机构(例如同一银行的多家支行),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区块链中的每一成员均可以在各个锚点处存托一定数额的区块链余额,而每一锚点负责在区块链上登记各个成员在自身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该锚点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广播至其他所有节点处进行保存。当区块链余额发生任何变化时,锚点同样会将相应的变化信息记录至区块中并广播至其他所有节点。由于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记账的形式,且各个节点均保存全量记账信息,而且区块链的所有节点可以通过共识算法达成一致,共同维护了一个统一账本,即区块链账本。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某一成员或锚点针对“区块链账本”实施信息的读取或记录时,该成员或锚点具体是针对自身保存的全量记账信息实施信息的读取或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区块链的若干成员通过加入针对资金流转业务的智能合约(简称为合约),并向该合约进行授权,使得这些成员能够基于该合约实现资金流转业务。每一成员可以在各个锚点处存托区块链余额,而每个锚点可以将被存托的区块链余额的所有权信息登记在区块链账本中,以使得该区块链账本中登记有每一成员在每一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可以发起用于查询余额的合约操作,以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查询区块链余额,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约定的结算周期(比如1天、3天、1周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每一结算周期的开始或结束时查询区块链余额,并进而对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成员还可以在任意时刻触发对区块链余额的查询与调整,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104A,当查询到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数额达到预设变动阈值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至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变动数额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而形成的资金变动净额。例如,该至少一个成员的区块链余额在初始时为1000元,与其他成员之间形成的第一笔资金往来减少200元,第二笔资金往来增加50元,那么变动数额为-200+50=-150元、即区块链余额减少了150元。
在一实施例中,除了初始时登记的区块链余额之外,区块链账本上还登记有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因此,在所述用于查询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所述变动数额被基于所述区块链账本上记录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而确定得到。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区块链账本上记录的资金往来信息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能够真实反应该至少一个成员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可以根据所述变动数额,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将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恢复至变动前;换言之,当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被调整,以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为0。例如,当区块链余额发生的变动为减小(即变动数额为负值;比如-200元表示减小200元)时,通过对区块链余额进行恢复,可使其尽快满足后续的资金流转需求;当区块链余额发生的变动为增大(即变动数额为正值;比如200元表示增大200元)时,通过对区块链余额进行恢复,可以在满足后续资金流转需求的同时,使得多部署的资金在其他场景得以流动、避免资金部署的浪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可以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例如,该历史变动数据可以包括全量历史变动数据,或者特定时段(如当日、最近3天、最近一周、最近1年中每个月的5号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的历史变动数据,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从区块链账本上获取相应的历史变动数据,可以确保该历史变动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基于历史变动数据,可以确定该至少一个成员在该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规律,比如当该区块链余额在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远小于预设变动阈值时,可以适当减小该预设变动阈值、使其接近于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比如历史最大变动数额、历史平均变动数额等),再比如当该区块链余额在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接近于预设变动阈值时,可以保持该预设变动阈值,从而将该区块链余额恢复至该预设变动阈值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可以根据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其中,资金往来预测数据表明了区块链余额的未来变化趋势,比如可以包括次日的全网交易情况,或者至少包括自身在次日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情况等,从而帮助该至少一个成员对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例如,当推测出次日在全网可能出现较大数额的资金流转时,可以适当提高上述的预设变动阈值。在一种情况下,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从区块链账本上获取所有成员的资金流动数据、区块链余额等,并据此生成上述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在另一种情况下,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从其他成员、锚点、区块链或任意对象处获得上述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可以同时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以及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即结合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在所述区块链内的多个锚点处分别存托有区块链余额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可以在自身分别存托于所述多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可以在成员自有账户与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基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的授信,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
图1B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B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B,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在一实施例中,成员可以为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形式的组织或平台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其中,以金融机构为例,不同成员可以属于不同机构(例如多家银行),也可以属于同一机构的不同分支机构(例如同一银行的多家支行),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区块链中的每一成员均可以在各个锚点处存托一定数额的区块链余额,而每一锚点负责在区块链上登记各个成员在自身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该锚点记录的信息可以被广播至其他所有节点处进行保存。当区块链余额发生任何变化时,锚点同样会将相应的变化信息记录至区块中并广播至其他所有节点。由于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记账的形式,且各个节点均保存全量记账信息,而且区块链的所有节点可以通过共识算法达成一致,共同维护了一个统一账本,即区块链账本。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某一成员或锚点针对“区块链账本”实施信息的读取或记录时,该成员或锚点具体是针对自身保存的全量记账信息实施信息的读取或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区块链的若干成员通过加入针对资金流转业务的智能合约(简称为合约),并向该合约进行授权,使得这些成员能够基于该合约实现资金流转业务。每一成员可以在各个锚点处存托区块链余额,而每个锚点可以将被存托的区块链余额的所有权信息登记在区块链账本中,以使得该区块链账本中登记有每一成员在每一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可以发起用于查询余额的合约操作,以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查询区块链余额,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约定的结算周期(比如1天、3天、1周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每一结算周期的开始或结束时查询区块链余额,并进而对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成员还可以在任意时刻触发对区块链余额的查询与调整,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104B,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区别于指定数额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将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所述指定数额。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成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自身存托于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指定数额。例如,该指定数额可以为该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在变动之前的初始值,那么将该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指定数额,相当于将该区块链余额恢复至变动之前的初始值。再例如,该指定数额可以为该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某种方式确定的数额,那么不论该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是否发生变动,只要区别于该指定数额,均可以对该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使其变化至该指定数额。
其中,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包括上述的某种方式)确定出上述的指定数额,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该指定数额可以由该至少一个成员自身生成,也可以由该至少一个成员从其他成员处获得。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而生成上述的指定数额。例如,该历史变动数据可以包括全量历史变动数据,或者特定时段(如当日、最近3天、最近一周、最近1年中每个月的5号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的历史变动数据,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从区块链账本上获取相应的历史变动数据,可以确保该历史变动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基于历史变动数据,可以确定该至少一个成员在该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规律,比如当该区块链余额在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远小于上述变动之前的初始值时,可以将指定数额设定为小于该初始值、使其接近于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比如历史最大变动数额、历史平均变动数额等),再比如当该区块链余额在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接近于上述变动之前的初始值时,可以将指定数额设定为等于该变动之前的初始值,从而将该区块链余额恢复至该初始值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可以根据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确定上述的指定数额。其中,资金往来预测数据表明了区块链余额的未来变化趋势,比如可以包括次日的全网交易情况,或者至少包括自身在次日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情况等,从而可以据此生成该指定数额。例如,当推测出次日在全网可能出现较大数额的资金流转时,可以将该指定数额设定为大于上述的区块链余额在变动之前的初始值。在一种情况下,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从区块链账本上获取所有成员的资金流动数据、区块链余额等,并据此生成上述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在另一种情况下,该至少一个成员可以从其他成员、锚点、区块链或任意对象处获得上述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同时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以及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确定上述的指定数额,即结合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在所述区块链内的多个锚点处分别存托有区块链余额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可以在自身分别存托于所述多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可以在成员自有账户与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基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的授信,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跨境汇款”过程为例,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汇款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国家A处运营有钱包1、在国家B处运营有钱包2,其中国家A处的用户1在钱包1开设有客户资金账户1、国家B处的用户2在钱包2开设有客户资金账户2,基于本说明书的资金流转方案可以在用户1与用户2之间实现快速的跨境汇款。
在一实施例中,假定如图2所示的钱包1、钱包2与银行1、银行2、银行3等均为同一区块链的成员(member),而该区块链中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锚点1、锚点2、锚点3等若干锚点。其中,锚点的角色可以由成员承担,比如图2中的锚点1~锚点3分别对应于上述的银行1~银行3,当然成员可以不承担锚点的角色、而锚点也并不一定为成员,即成员与锚点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钱包1~2和银行1~3等成员、锚点1~3等均为区块链中的节点,这些节点实现该区块链内的分布式记账。
为了通过区块链内的各个成员实现用户1与用户2之间的汇款,钱包1~2、银行1~3等需要预先加入对应于“汇款”业务的合约,比如此处称之为汇款合约。每一成员均可以在各个锚点处存托任意数额的资金,即该成员在相应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比如钱包1在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1000元、银行1在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2000元、银行2在锚点3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3000元等;在加入汇款合约后,各个成员将受到该汇款合约的约束,使得每一成员在各个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均被相应的锚点登记于区块链的区块链账本中。区块链由多个记账节点(一般大于四个)维护一个统一的分布式账本,账本上记录各锚点上各个成员持有区块链余额情况;记账节点通过节点间广播和共识算法使得所有节点处记录的账本内容一致、均为区块链内的全量记账信息,因而可以认为区块链中所有节点采用了统一的账本、即上述的区块链账本。由于区块链中的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使得区块链账本中登记的信息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可以被所有成员及锚点所信赖,因而能够作为转账、支付等各种资金流转场景下的操作依据。
同时,在加入汇款合约时,各个成员会在该汇款合约中记录自身对各个锚点的信任情况,以用于后续的路由确定过程中。比如图2所示,虽然钱包2在锚点3处并未存托区块链余额,但是由于钱包2将该锚点3设定为可信锚点,因而图2中采用“区块链余额为0”的方式表达了该信任情况,表明钱包2愿意从锚点3处接收来自其他成员的区块链余额的汇入,而锚点1、锚点2则可能属于钱包2的不可信锚点,表明钱包2不愿意从锚点1、锚点2处接收来自其他成员的区块链余额的汇入。
基于图2所示的汇款场景,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跨境汇款过程中的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用户1~2、钱包1~2、银行1~3、区块链等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钱包1接收到用户1发起的汇款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1可以在汇款请求中指明所需汇出的资金数额以及收款人;例如,假定用户1设定资金数额为100元、收款人为用户2。除了由用户1发起汇款请求之外,在其他场景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触发汇款流程,比如由用户1发起资金数额为100元、收款人为用户2的支付请求,再比如由用户2发起资金数额为100元、付款人为用户1的收款请求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302,钱包1确认用户1对应的客资账户1中余额充足,并向钱包2确认作为收款人的用户2存在。
在一实施例中,图2示出该用户1对应的客资账户1存在余额为500元、大于所需转账的100元,因而确认余额充足;而当余额小于所需转账的100元时,表明余额不足,钱包1可以直接终止汇款、向用户1返回汇款失败的通知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钱包1可以将收款人信息发送至钱包2,由钱包2确定该收款人信息是否有效。收款人信息可以包括收款人姓名、收款人账号、账号的开户银行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钱包2对收款人信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后,可以向钱包1返回相应的验证结果。当确认收款人不存在时,钱包1可以直接终止汇款、向用户1返回汇款失败的通知消息。
步骤303,钱包1可以对用户1向用户2发起的汇款事件实施合规检查。
在一实施例中,钱包1可以向用户1提供材料提交入口,由用户1提供针对汇款事件的待检查材料;其中,用户1可以事先提交可用于所有汇款事件的静态材料(比如用户1的身份证照片等),而在每次汇款时提交针对相应的汇款事件的动态材料(比如近期汇款记录等),以提升汇款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钱包1针对汇款事件的合规检查可以包括KYC(Know Your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检查、AML(Anti-Money Laundering,反洗钱)检查等多种类型中至少之一,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钱包1得出的合规检查的检查结果为不合格,钱包1可以直接终止汇款、向用户1返回汇款失败的通知消息;或者,钱包1可以向用户1提供至少一次补充材料的机会,比如钱包1可以向用户1提供最多2次机会,如果用户1实施材料补充的次数大于2次且仍然不合格,钱包1可以终止汇款、向用户1返回汇款失败的通知消息。而如果钱包1得出的合规检查的检查结果为合格,如图4所示,钱包1可以从用户1对应的客资账户1中扣除100元、转移至钱包1的自有账户1中。
步骤304,钱包1发起“路由请求”合约操作。
步骤305,钱包1确定汇款路由。
在一实施例中,区块链内的成员在加入汇款合约后,可以对该汇款合约支持的若干合约操作进行调用,比如此处的“路由请求”合约操作,该合约操作用于确定出由用户1向用户2进行汇款的汇款路由,以实现汇款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汇款路由包括作为最上游成员的钱包1、作为最下游成员的钱包2,以及两者之间的若干中继成员。在基于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时,需要借助于汇款路由中各个成员在区块链上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并通过区块链余额之间的流转,呈现出“汇款资金(如用户1希望汇出的100元)从钱包1流转至钱包2”的效果,从而最终由钱包2将汇款资金提供至用户2。
汇款资金在汇款路由中的各个成员之间实现流转时,可以具体划分为若干次在相邻成员之间的资金流转,比如钱包1与中继成员、中继成员之间、中继成员与钱包2等;例如,当汇款路由为“钱包1-中继成员1-中继成员2-钱包2”时,包括“钱包1-中继成员1”、“中继成员1-中继成员2”与“中继成员2-钱包2”三对相邻成员,涉及到从钱包1流转至中继成员1、从中继成员1流转至中继成员2、从中继成员2流转至钱包2共3次资金流转。其中,在每对相邻成员之间,需要通过区块链中的锚点来实现资金流转,并具体涉及到两个条件:条件1)相邻成员中的上游成员在某一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大于汇款数额;条件2)相邻成员中的下游成员将该锚点设定为可信锚点;换言之,上游成员与下游成员之间存在关联锚点,上游成员在该关联锚点处具有足够的区块链余额供资金流转、下游成员愿意从该关联锚点处接收流转的区块链资金。
钱包1可以通过自身处存储的全量记账信息,读取上述的区块链账本,从而了解到银行1~3等各个成员在锚点1~3等各个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并结合在合约中记录的各个成员对应的可信锚点,确定各个成员对上述条件1)和条件2)的满足情况,进而确定出汇款路由。
以钱包1与银行1为例:钱包1在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1000元、大于汇款数额100元,且银行1将锚点1设定为可信锚点,因而该锚点1属于钱包1与银行1之间的关联锚点,钱包1与银行1可以基于该锚点1实现资金流转。
以银行1与银行3为例:银行1在锚点1处未存托区块链余额(由于锚点1为银行1的可信锚点,因而可以理解为区块链余额为0)、在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2000元,其中银行1在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大于汇款数额100元,但是锚点2属于银行3设定的不可信锚点,因而银行1与银行3之间并不存在关联锚点,无法实现资金流转。而以银行1与银行2为例:银行1在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2000元、大于汇款数额100元,且银行2将锚点2设定为可信锚点,因而该锚点2属于银行1与银行2之间的关联锚点,银行1与银行2可以基于该锚点2实现资金流转。
类似地,可以基于上述方式分别确定出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是否满足条件1)与条件2),从而确定出可以依次串联起钱包1与钱包2的若干中继成员,得到完整的汇款路由。例如,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确定出汇款路由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汇款路由可以包括钱包1-银行1-银行2-钱包2,钱包1与银行1之间的关联锚点为锚点1、银行1与银行2之间的关联锚点为锚点2、银行2与钱包2之间的关联锚点为锚点3。
在一实施例中,钱包1可能同时确定出多条汇款路由,可以根据一定条件进行选取最终采用的汇款路由,比如该条件可以包括:路径最短、费用最低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306,钱包1向汇款路由中的所有中继成员发起合规检查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当钱包1与钱包2属于同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时,由于钱包1已经在步骤303中完成了合规检查,因而该合规检查的检查结果同样适用于钱包2,即钱包2无需重复实施合规检查。在其他实施例中,钱包1与钱包2可能属于不同家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那么钱包1可以在步骤306中同时向所有中继成员和钱包2发起合规检查请求,使所有中继成员、钱包2均实施合规检查;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均以钱包2无需单独实施合规检查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各个成员采用的合规检查方式并不相同,因而需要分别单独对用户1的待检查材料进行合规检查。而钱包1通过向银行1、银行2同步发起合规检查请求,使得银行1与银行2可以并行发起针对汇款事件的合规检查,而非各个中继成员之间串行实现合规检查,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对汇款事件的合规检查的耗时、提升了合规检查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钱包1可以将用户1提供的待检查材料推送给银行1、银行2,以使其基于该待检查材料实施合规检查,比如上述的KYC检查、AML检查等。其中,为了确保待检查材料在推送过程中的完整可靠性,钱包1可以在推送前生成该待检查材料对应的数字摘要,并通过调用“材料存证”合约操作,将该数字摘要记录于区块链中,而银行1、银行2在收到推送的待检查材料后,可以从区块链中读取上述的数字摘要,并与收到的待检查材料的数字摘要进行核对,如果数字摘要相同则确认待检查材料完整可靠,否则表明待检查材料存在问题,需要由钱包1重新提供待检查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汇款路由中的任一成员在完成合规检查请求后,可以向钱包1返回相应的检查结果,该检查结果中可以包括:该任一成员实施合规检查的详情数据对应的数字摘要、判定结果(合格或不合格)、该任一成员的签名信息(表明该检查结果来自该任一成员)。其中,检查结果中包含的数字摘要对应的详情数据由于涉及到用户1、用户2等的隐私信息,以及该任一成员实施合规检查的非公开规则等,因而仅在检查结果中包含该数字摘要,具体的详情数据则仅记录于该任一成员处,供后续提供至监管部门进行核验或检查。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步骤303中由钱包1实施的合规检查,步骤306中由各个中继成员实施的合规检查具有更高的重要程度和必要性;在一些场景中,甚至可以省去步骤303中由钱包1实施的合规检查,但步骤306中各个中继成员实施的合规检查往往必不可少。
步骤307,钱包1发起“合规存证”合约操作,以将获得的检查结果记录于区块链账本中。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发起“合规存证”合约操作,钱包1可以将银行1、银行2等返回的检查结果记录至自身对应的区块中,并将其进一步广播至区块链中的其他节点进行记录;换言之,钱包1将检查结果记录于上述的区块链账本中。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使得检查结果能够足够的可靠性,可供监管部门等后续进行调取和查看等。
类似地,针对步骤303中得到的检查结果,钱包1同样可以通过发起“合规存证”合约操作,将其记录于区块链账本中,以供后续调取和查看。
在一实施例中,当任一成员返回的检查结果为不合格时,钱包1可以向用户1提供至少一次补充材料的机会。在获得补充材料后,钱包1可以将补充材料提供至该任一成员,以使得该任一成员重新实施合规检查;其中,钱包1可以将该补充材料的数字摘要记录于区块链账本中,以由该任一成员将收到的补充材料的数字摘要与该区块链账本中记录的数字摘要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收到的补充材料是否可靠。假定钱包1可以向用户1提供最多2次机会,如果用户1实施材料补充的次数大于2次且该任一成员返回的检查结果仍然不合格,钱包1可以终止汇款、向用户1返回汇款失败的通知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钱包1向银行1、银行2发起合规检查请求后,如果预设时长(如2分钟)内未收到返回的检查结果,可以判定为不合格,从而一方面通过调用“合规存证”合约操作将该“不合格”的检查结果记录于区块链账本中,另一方面终止汇款、向用户1返回汇款失败的通知消息。
步骤308,当银行1、银行2的合规检查的结果均为合格时,钱包1发起“汇款”合约操作,在汇款路由的各个成员之间实施资金流转。
在一实施例中,当“汇款”合约操作生效之前,区块链账本记录了如图5所示的区块链余额,包括钱包1在锚点1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1000元、银行1在锚点2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2000元、银行2在锚点3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为3000元等。而在“汇款”合约操作生效后,在汇款路由中的钱包1、银行1、银行2、钱包2之间依次发生资金流转,如图6所示:
钱包1与银行1之间通过锚点1实现资金流转,其中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向银行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流转100元,使得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由1000元减少为900元、银行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由0元增加至100元。
银行1与银行2之间通过锚点2实现资金流转,其中银行1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向银行2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流转100元,使得银行1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由2000元减少至1900元、银行2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由0元增加至100元。
银行2与钱包2之间通过锚点3实现资金流转,其中银行2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向钱包2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流转100元,使得银行2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由3000元减少至2900元、钱包2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由0元增加至100元。
在上述钱包1与银行1、银行1与银行2、银行2与钱包2之间的资金流转过程中:由于钱包1的自有账户1中增加了来自用户1的客资账户1转入的100元、钱包1在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减少100,相当于钱包1的资金流转净额为0元;由于银行1在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增加100元、在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减少100元,相当于银行1的资金流转净额为0元;由于银行2在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增加100元、在锚点3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减少100元,相当于银行2的资金流转净额为0元;由于钱包2在锚点3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增加100,相当于用户1汇出的100元经过汇款路由流转至该钱包2的区块链余额中。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区块链内各个节点采用统一的区块链账本,即该区块链账本记录了所有成员在各个锚点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使得区块链可以同时对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银行1分别存托于锚点1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银行2分别存托于锚点2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钱包2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统一调整,从而同时使得钱包1的区块链余额减少100元、钱包2的区块链余额增加100元,而各个中继成员的区块链余额相当于不变。
那么,如图7所示,钱包2可以从自有账户2向用户2开设于该钱包2处的客资账户2转入100元,结合钱包2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增加的100元,相当于最终钱包2的资金流转净额为0元、用户2获得了来自用户1的100元汇款。
步骤309,钱包1、钱包2分别监听到区块链余额变动。
步骤310,钱包1向用户1发送汇款成功的通知,钱包2向用户2发送收款通知。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钱包1设有自有账户1、钱包2设有自有账户2,钱包1通过自有账户1与用户1的客资账户1之间进行转账、以获得用户1提供的汇款资金,而钱包2通过自有账户2与用户2的客资账户2之间进行转账、以向用户2提供汇款资金,而钱包1、钱包2的区块链余额独立发生资金变动,只要确保自有账户与区块链余额之间的资金流转净额为0即可。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在其他处理方式,例如: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将汇款资金转入区块链余额中实现汇款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根据区块链账本中记录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信息可知: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最初为1000元,在用户1发起针对用户2的汇款请求后,钱包1从用户1对应的客资账户1中提取100元,并将提取的100元存入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使得钱包1在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增加至1100元。然后,基于钱包1对“汇款”合约操作的调用,使得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由1100元减少至1000元、银行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由0元增加至100元,以及基于类似图7所示的实施例而在银行1、银行2与钱包2之间实现该100元的依次流转,使得钱包2在锚点3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由0元增加至100元。最后,由钱包2将存托于锚点3处的100元取出并转入用户2的客资账户2中,从而完成了用户1向用户2的汇款。基于上述过程,钱包1、钱包2不需要开设自有账户1、自有账户2,而将用户1提供的资金直接存入区块链余额、参与区块链内的资金流转。
图9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授信实现汇款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根据区块链账本中记录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信息可知: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最初为1000元,在用户1发起针对用户2的汇款请求后,基于钱包1对用户1的授信,钱包1可以为用户1的汇款操作进行资金垫付,并待用户1后续还款。因此,基于钱包1、银行1、银行2、钱包2之间的资金流转,钱包1在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由1000元减少为900元、资金流转净额为减少100元,而银行1、银行2、钱包2的资金流转净额均为0元,具体的资金流转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11,在每日结算后,钱包1、钱包2对自身存托于各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恢复水位。
在一实施例中,区块链的各个成员按照预设周期进行资金结算,比如该预设周期可以为1天、3天、1周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该预设周期为1天,那么各个成员分别在每天的特定时刻(如18:00)进行资金结算,即每日结算。其中,由于区块链余额随交易的进行而不断变化,仿佛是桶内的水位产生高低变化,因而可以将区块链余额的调整形象地称之为“水位”调整。
例如,图10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资金结算时的交易信息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假定钱包1~2、银行1~3在当天共参与了2笔交易,第一笔交易为用户1向用户2汇款100元、第二笔交易为用户2向用户1汇款50元,因而结算时可以确定:钱包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剩余950元,银行1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为50元、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为1950元,银行2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为50元、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为2950元,钱包2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为50元等。
基于区块链账本上记录的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可以确定钱包1在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由1000元变化至900元、由900元变化至950元,因而最终的变动为资金变动净额即950-1000=-50元,即减少了50元。因此,钱包1可以通过从自有账户1向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中存入50元(自有账户1的余额相应地从50元减少至0元),使得该区块链余额由950元恢复至1000元,该区块链余额的变化信息被锚点1登记至区块链账本中,具体如图11所示。其中,钱包1可以通过发起用于存入资金的合约操作,从自有账户1向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中存入50元。
类似地,基于区块链账本上记录的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可以确定钱包2在锚点3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由0元变化至100元、由100元变化至50元,因而最终的变动为资金变动净额即50-0=50元,即增加了50元。因此,钱包2可以通过从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向自有账户2取出50元(自有账户2的余额相应地从150元增加至200元),使得该区块链余额由50元恢复至0元,该区块链余额的变化信息被锚点3登记至区块链账本中,具体如图11所示。其中,钱包2可以通过发起用于取出资金的合约操作,从锚点1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向自有账户2取出50元。
步骤312,基于历史变动数据对银行1的区块链余额进行水位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银行1可以从区块链账本上读取自身所参与的所有交易,从而得到银行1的历史变动数据。因此,银行1可以根据全量的历史变动数据,或者特定时段(如最近三天、最近一周、最近五周的周一等)的历史变动数据,推测次日在各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情况,从而据此对区块链余额进行水位调整。
例如,当历史变动数据表明银行1在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初始数额为0时、资金变动净额未超出过100元,以及在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初始数额为2000时、资金变动净额未超出过1000元,那么如图12所示:由于锚点1处的初始数额0元与数值100元相差较小,可以保持银行1在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为0元,因而需要从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向银行1的自有账户取出50元、使得银行1在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恢复为0元,比如银行1可以发起用于取出资金的合约操作,从存托于锚点1处的区块链余额向银行1的自有账户取出50元;由于锚点2处的初始数额2000元与数值1000元相差较大,可以将银行1在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为1000元,因而需要从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向银行1的自有账户取出950元、使得银行1在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减少为1000元,比如银行1可以发起用于取出资金的合约操作,从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向银行1的自有账户取出950元。
由图11-12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在水位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在区块链余额与成员的自有账户之间进行调整。
步骤313,基于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对银行2的区块链余额进行水位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银行2可以从区块链账本上读取全网发生的所有交易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生成相应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比如次日的全网交易情况,或者至少包括自身在次日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情况,从而对区块链余额进行水位调整。当然,资金往来预测数据也可以不由银行2生成,而来自于其他成员、锚点、区块链或任意对象,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例如图13所示,假定银行2预测得到:次日在锚点2处的资金变动净额接近1000、在锚点3处的资金变动净额不足2000,那么银行2可以将自身在锚点3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向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转入950元,比如银行2可以发起用于取出资金的合约操作、从存托于锚点3处的区块链余额取出950元,然后通过发起用于存入资金的合约操作、向存托于锚点2处的区块链余额存入950元,使得在锚点2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增加至1000元、在锚点3处存托的区块链余额减少至2000元,满足预测出的次日在锚点2、锚点3处的资金变动需求。
由图1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在水位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在多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步骤314,对银行3的区块链余额进行手动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各个成员均可以采用上述的恢复水位、基于历史变动数据进行水位调整、基于资金往来预测数据进行水位调整、对水位进行手动调整等任一方案或其组合(比如一部分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采用恢复水位的方案,另一部分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基于历史变动数据进行水位调整等),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成员可以通过调用“调整余额”合约操作,对自身在各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水位调整,该“调整余额”合约操作可以包括上述的用于存入资金的合约操作、用于取出资金的合约操作等。其中,除了在区块链余额之间、区块链余额与自有账户之间进行调整之外,如果成员在锚点处获得授信,那么“调整余额”合约操作可以指示锚点基于授信对该成员存托的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即在区块链账本上登记区块链余额的数值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区块链可能存在多种类型,本说明书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当区块链为联盟链时,汇款路由内各个成员均为该联盟链的联盟成员,以确保其具有相应的操作权限。
图1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14,在硬件层面,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402、内部总线1404、网络接口1406、内存14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4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14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4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14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可以包括:
余额查询单元1501,使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所述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余额调整单元1502,当查询到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数额达到预设变动阈值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至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
可选的,所述余额查询单元1501具体用于:
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查询余额的合约操作,以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的区块链账本上登记有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所述变动数额被基于所述区块链账本上记录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而确定得到。
可选的,所述变动数额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而形成的资金变动净额。
可选的,所述余额查询单元1501具体用于:
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约定的结算周期,在每一结算周期的开始或结束时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
可选的,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被调整,以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为0。
可选的,还包括:
阈值调整单元1503,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和/或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余额调整单元1502具体用于:
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在所述区块链内的多个锚点处分别存托有区块链余额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在自身分别存托于所述多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余额调整单元1502具体用于:
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在成员自有账户与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基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的授信,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6,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可以包括:
余额查询单元1601,使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余额调整单元1602,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区别于指定数额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将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所述指定数额。
可选的,所述指定数额由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下述数据中至少之一分析得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当查询到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数额达到预设变动阈值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至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查询余额的合约操作,以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的区块链账本上登记有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所述变动数额被基于所述区块链账本上记录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而确定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动数额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而形成的资金变动净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约定的结算周期,在每一结算周期的开始或结束时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被调整,以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为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被调整后的区块链余额的数额为指定数额;所述指定数额由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而生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和/或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在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与预设变动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
其中,在所述实际变动数额远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时,将所述预设变动阈值的数值减小;在所述实际变动数额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相近时,不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在所述区块链内的多个锚点处分别存托有区块链余额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在自身分别存托于所述多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在成员自有账户与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基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的授信,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
13.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区别于指定数额时,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将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所述指定数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数额由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下述数据中至少之一分析得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
15.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余额查询单元,使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余额调整单元,当查询到的区块链余额的变动数额达到预设变动阈值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通过调整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至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额查询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查询余额的合约操作,以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的区块链账本上登记有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所述变动数额被基于所述区块链账本上记录的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而确定得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动数额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成员与所述其他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而形成的资金变动净额。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额查询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各个成员之间约定的结算周期,在每一结算周期的开始或结束时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被调整,以使所述变动数额变化为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被调整后的区块链余额的数额为指定数额;所述指定数额由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而生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阈值调整单元,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和/或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在历史上的实际变动数额与预设变动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
其中,在所述实际变动数额远小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时,将所述预设变动阈值的数值减小;在所述实际变动数额与所述预设变动阈值相近时,不对所述预设变动阈值进行调整。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额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在所述区块链内的多个锚点处分别存托有区块链余额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在自身分别存托于所述多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额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基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在成员自有账户与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进行调整。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生效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基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的授信,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进行调整。
27.一种区块链余额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余额查询单元,使至少一个成员查询自身存托于区块链内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不同成员分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之间存在资金往来而产生的变动;
余额调整单元,当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区别于指定数额时,使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发起用于调整余额的合约操作,以将自身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调整至所述指定数额。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数额由所述至少一个成员根据下述数据中至少之一分析得出:所述至少一个成员存托于所述至少一个锚点处的区块链余额的历史变动数据,针对所述区块链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预测数据。
2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79625.6A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612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625.6A CN111612446A (zh)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9625.6A CN111612446A (zh)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201810055698.5A CN108229943B (zh)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5698.5A Division CN108229943B (zh)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2446A true CN111612446A (zh) 2020-09-01

Family

ID=626682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5698.5A Active CN108229943B (zh)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202010479625.6A Pending CN111612446A (zh)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5698.5A Active CN108229943B (zh) 2018-01-19 2018-01-19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20190228391A1 (zh)
JP (1) JP7030983B2 (zh)
KR (1) KR102419050B1 (zh)
CN (2) CN108229943B (zh)
AU (1) AU2019210045A1 (zh)
CA (1) CA3084015A1 (zh)
PH (1) PH12020550730A1 (zh)
SG (1) SG11202004892YA (zh)
TW (1) TWI683268B (zh)
WO (1) WO201914389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1146A (zh) 2017-05-22 2024-02-27 区块链控股有限公司 将未确定来源的未确定数据安全地提供到区块链事务的锁定脚本中
US20190311357A1 (en) 2018-04-04 2019-10-10 Vijay Madisetti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e of Value or Tokens Between Blockchain Networks
CN109242453B (zh) 2018-08-07 2021-03-2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心化结算与区块链存证的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09242485B (zh) * 2018-08-13 2020-07-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242455A (zh) * 2018-08-21 2019-01-18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034493A (zh) * 2018-08-22 2018-12-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账户余额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325747B (zh) 2018-08-30 2020-06-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汇款方法及装置
CN109508970B (zh) * 2018-10-26 2020-07-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汇款方法及装置
US11018852B2 (en) * 2018-12-21 2021-05-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chain trust anchor
US11663348B2 (en) 2018-12-21 2023-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entitlement for blockchain data
CN110070359B (zh) * 2019-03-19 2020-12-0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核对系统、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91045B2 (en) * 2019-04-29 2021-04-27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Blockchain-based settl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165560B2 (en) 2019-05-20 2021-11-02 The Quantum Group, Inc. Secure transmission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via blockchain
CN110334525B (zh) * 2019-05-23 2020-06-12 积惠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多层联盟式账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288341A (zh) * 2019-05-24 2019-09-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金链信息追溯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120513B2 (en) 2019-05-24 2021-09-14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Capital chain information traceability method, system, server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321385B (zh) * 2019-06-28 2021-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
US11138576B2 (en) * 2019-11-25 2021-10-05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 settlement of withheld funds via blockchain
CN110995822B (zh) * 2019-11-28 2022-05-2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1160913B (zh) * 2020-04-02 2020-07-1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块链账户余额的存证、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1738712A (zh) * 2020-07-17 2020-10-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付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632086A (zh) * 2021-01-08 2021-04-09 海南雷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动态余额存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9749A (zh) * 2016-12-06 2017-03-29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加法同态加密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法
CN107194778A (zh) * 2017-05-25 2017-09-22 金立彦 基于区块链的设备租赁方法及系统
CN107301536A (zh) * 2017-06-12 2017-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7392584A (zh) * 2017-07-24 2017-11-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境支付系统及基于区块链支付系统的跨境支付方法
US20170345011A1 (en) * 2016-05-26 2017-11-30 Hitfin, Inc. System and method executed on a blockchai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3547A (ja) * 2002-05-07 2003-11-14 Mizuho Bank Ltd 口座情報提供方法及び口座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JP2007058329A (ja) * 2005-08-22 2007-03-08 Japan Research Institute Ltd 預金管理方法、預金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預金管理プログラム
US7552870B2 (en) * 2006-03-16 2009-06-30 Adrian Jones Trading network resources
US7958050B2 (en) * 2007-07-02 2011-06-07 Early Warning Services, Llc Payment accou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825547B2 (en) * 2011-09-06 2014-09-02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ata cleansing and/or biller scrubbing
US20140114852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Raj S. Rajagopal Instant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for payment transactions
US20150310476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Elizabeth M. Gadw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ention based currency
US10255600B2 (en) * 2014-06-16 2019-04-09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Cryptocurrency offline vault storage system
US11182781B2 (en) * 2014-06-16 2021-11-23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Block chain encryption tags
US20150363772A1 (en) * 2014-06-16 2015-12-17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Cryptocurrency online vault storage system
US10121126B2 (en) * 2014-07-15 2018-11-06 Eric Lamison-White System for maintaining account valuation of digital currency accounts
KR101673073B1 (ko) * 2015-02-25 2016-11-04 이진희 블록체인 구조를 사용하는 암호화화폐 거래방법
PL3073670T4 (pl) * 2015-03-27 2021-08-23 Black Gold Coin, Inc. System i sposób osobistej identyfikacji i weryfikacji
CN105488722B (zh) * 2015-11-30 2019-11-26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衍生链的资产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693658B2 (en) * 2016-02-12 2020-06-2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digital signatures to create trusted digital asset transfers
US20170236104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D+H Usa Corporation Peer-to-Peer Financial Transactions Using A Private Distributed Ledger
TWI631520B (zh) * 2016-03-15 2018-08-01 現代財富控股有限公司 基於區塊鏈的清算系統及其方法
US20170357966A1 (en) * 2016-06-09 2017-12-14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of a proprietary private blockchain
US11164228B2 (en) * 2016-06-24 2021-11-02 Raise Marketplace, Llc Method and medium for determining exchange item compliance in an exchange item marketplace network
US20180322485A1 (en) * 2017-05-02 2018-11-08 Baton Systems, Inc. Ledg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548330B (zh) * 2016-10-27 2018-03-16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7358420B (zh) * 2017-06-09 2020-08-11 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热点账户的区块链系统以及实现热点账户的方法
US11138582B2 (en) * 2017-06-14 2021-10-05 The Toronto-Dominion Bank Real-time execution of data exchanges between computing systems based on selectively allocated parameters
CN107358524B (zh) * 2017-07-24 2020-08-2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种货币下多个账户管理行间资金平账的方法
CN107464106B (zh) * 2017-07-25 2021-01-26 北京果仁宝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主链与侧链间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US20190066205A1 (en) * 2017-08-30 2019-02-28 StartEngine Crowdfunding, Inc. Peer-to-peer trading with blockchain technolog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45011A1 (en) * 2016-05-26 2017-11-30 Hitfin, Inc. System and method executed on a blockchain network
CN106549749A (zh) * 2016-12-06 2017-03-29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加法同态加密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法
CN107194778A (zh) * 2017-05-25 2017-09-22 金立彦 基于区块链的设备租赁方法及系统
CN107301536A (zh) * 2017-06-12 2017-10-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7392584A (zh) * 2017-07-24 2017-11-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境支付系统及基于区块链支付系统的跨境支付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雷;金岩;: "区块链全局账本数据的拆分技术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84015A1 (en) 2019-07-25
CN108229943A (zh) 2018-06-29
WO2019143896A2 (en) 2019-07-25
AU2019210045A1 (en) 2020-06-18
US20200134581A1 (en) 2020-04-30
JP7030983B2 (ja) 2022-03-07
CN108229943B (zh) 2020-05-05
US20190228391A1 (en) 2019-07-25
SG11202004892YA (en) 2020-06-29
TW201933209A (zh) 2019-08-16
TWI683268B (zh) 2020-01-21
PH12020550730A1 (en) 2021-03-08
JP2021508864A (ja) 2021-03-11
KR102419050B1 (ko) 2022-07-07
WO2019143896A3 (en) 2020-04-30
KR20200080288A (ko) 2020-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9943B (zh) 区块链余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364229B (zh) 资金流转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256999B (zh) 资金流转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805712B (zh) 资产转移的回退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876606B (zh) 资产转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876607B (zh) 资产转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009489B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转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020936B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033370B (zh) 账户创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0088130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财产执行方法及系统
CN110717820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清偿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WO2023078119A1 (zh)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
CN116071059A (zh) 一种汇款方法及装置
CN114118712A (zh) 资源调度争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63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