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8324A -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8324A
CN111608324A CN202010508326.0A CN202010508326A CN111608324A CN 111608324 A CN111608324 A CN 111608324A CN 202010508326 A CN202010508326 A CN 202010508326A CN 111608324 A CN111608324 A CN 111608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tirring
solid
vanadate
stront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83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8324B (zh
Inventor
王剑波
梁江
蔡春维
方名扬
徐挺
张�浩
竹锐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cloud mak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ity Yin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ity Yin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ity Yinzho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83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8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8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8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8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8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20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e.g. with reinforcements or tensioning me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4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4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70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fibres, flakes or microsphe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magnesium
    • C08K2003/222Magnesia, i.e. magnesium 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梁板,所述梁板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上方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并固定在梁板上方;所述梁板的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磨层和疏水层。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施工梁结构在使用时,放置不稳固,受到碰撞时容易晃动,使得施工人员施工时不安全;此外,现有的施工梁的耐水性和耐磨性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本发明的建筑施工梁结构对横梁的加强效果明显,且使横梁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性加强,同时也方便安装,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使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目前的施工梁结构在使用时,放置不稳固,受到碰撞时容易晃动,使得施工人员施工时不安全;此外,现有的施工梁的耐水性和耐磨性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梁板,所述梁板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上方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并固定在梁板上方;所述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梁板按照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与梁板下表面之间还通过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梁板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梁板和支撑柱的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磨层和疏水层。
优选地,所述梁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耐磨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80~100份、改性剂2~5份、流平剂0.1~0.5份、分散剂0.5~2份、消泡剂0.2~0.6份和固化剂20~40份组成。
所述改性剂为改性纳米钒酸锶;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钒酸铵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升温至5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钒酸铵溶液;称取硝酸锶加入至所述钒酸铵溶液中,搅拌至均匀,倒入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置于160~180℃下加热处理10~15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得到钒酸锶粉末;
其中,钒酸铵、硝酸锶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1.5:10~20;
S2.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所述钒酸锶粉末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钒酸锶溶液;将所述钒酸锶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h,再滴加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至pH为2.0~3.0,继续搅拌2~3h,过滤取固体物,再使用四氢呋喃进行洗涤三次,得到钒酸锶活化物;
其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15;所述钒酸锶溶液中,所述钒酸锶粉末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0;所述钒酸锶溶液与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5;
S3.称取所述钒酸锶活化物加入至四氢呋喃中,搅拌至分散均匀,边搅拌边滴加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8~10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使用丙酮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改性纳米钒酸锶;
其中,所述钒酸锶活化物、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0.02~0.1:10~20。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改性剂加入至丙酮中,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改性剂溶液;
步骤2:称取环氧树脂加入至搅拌器中,升温至60~80℃并搅拌至均匀,加入所述改性剂溶液,再次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20~130℃,待丙酮全部挥发后,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2~3h,得到环氧树脂混液;
步骤3:将所述环氧树脂混液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优选地,所述疏水层由疏水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疏水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60~80份、改性聚碳酸酯5~20份、纳米玻璃纤维5~10份、分散剂2~8份、流平剂1~5份、消泡剂0.5~0.8份和固化剂20~30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加入至乙醇中,搅拌至均匀,以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加入钯碳,室温下搅拌反应2~4h,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
其中,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3:10~20;钯碳与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的质量比为1~5:100;
S2.称取所述固体A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均匀后,再加入亚硫酸乙烯酯,再次搅拌至均匀,置于45~55℃水浴条件下反应2~5h,自然冷却后,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
其中,所述固体A、亚硫酸乙烯酯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2:10~20;
S3.称取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至酯乙酸乙中搅拌至溶解,升温至50~70℃,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边搅拌边滴加去离子水,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5h,自然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油状液体C;
其中,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0.1~0.2;
S4.称取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和甲醇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压反应釜中,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180~250℃,反应0.5~1.5h后,加入乙二醇锑,在稀有气体保护下搅拌至均匀,升温至250~300℃,反应1~2h,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
其中,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甲醇钠与乙二醇锑的质量比为1:1~1.5:0.05~0.1:0.06~0.12;
S5.称取所述油状液体C与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加入至乙酸乙酯中,升温至50~60℃,搅拌1~3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其中,所述油状液体C、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0~30:50~100。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量称取环氧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流平剂加入至高速搅拌器内,升温至150~180℃,搅拌2~4h,得到树脂混合物;
步骤2,将所述树脂混合物降温至80~100℃,依次按量加入纳米玻璃纤维、消泡剂和分散剂,搅拌2~4h,得到原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原料混合物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疏水材料预聚物;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由防滑材料制备得到;所述防滑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丙烯酸树脂10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0~2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8份、防滑材料5~10份、助剂1~5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或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
优选地,所述防滑材料为二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镁、石英粉和塑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防滑材料的粒径为100~200μm。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填充剂、稀释剂和流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防滑材料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1,按配比称取物料,将改性丙烯酸树脂、端羟基聚丁二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依次加入到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升温至100~120℃,以300~500r/min的转速混合均匀,得到防滑材料初产物;
步骤2,将所述防滑材料初产物降温至60~80℃,然后加入防滑材料和助剂并搅拌均匀,得到防滑材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防滑材料混合物加入至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到防滑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建筑施工梁结构对横梁的加强效果明显,且使横梁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性加强,同时也方便安装,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使用性。
2.本发明在横梁和支撑柱上设置了耐磨层,使得建筑施工梁结构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其中,耐磨层主要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制备,环氧树脂具有固化方便、粘接能力强、收缩性低、力学优异的性质,但是其具有脆性大以及耐候性较差的缺陷,导致在应用时受到限制。本发明使用改性剂改性纳米钒酸锶添加至环氧树脂中,使其不仅在脆性和耐候性方面得到较大改善,而且还提升了其耐磨性,使其更加适合作为耐磨材料使用。改性纳米钒酸锶是通过钒酸铵与硝酸锶进行反应得到钒酸锶,之后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钒酸锶进行活化处理,使钒酸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层间作用同时得到削弱,得到钒酸锶活化物,再通过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使其中的巯基功能团插入至钒酸锶分子间以及各层间,进而得到具有高表面活性、结构更为稳定的改性纳米钒酸锶。得到的改性纳米钒酸锶加入至环氧树脂中后,其高表面活性能够与环氧树脂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力,使环氧树脂的脆性和耐候性得到较大改善,且其层间的结构滑动效应能够增强环氧树脂的耐磨损性能。
3.本发明还在横梁和支撑柱上设置了疏水层,使得建筑施工梁结构具有更好的疏水性。因为横梁和支撑柱大多是采用木材或金属制造,所以不做防水处理的话往往会损坏过快,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因此,本发明主要使用环氧树脂和改性聚碳酸酯进行复合制备了疏水层,由于环氧树脂本身具有较优异的耐水性,但是其耐腐蚀性和耐候性较差,在经过腐蚀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耐水性会大打折扣,本发明添加了改性聚碳酸酯对其进行改性复合,其中,聚碳酸酯是一种防水性能好、耐候性较好的材料,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与其他树脂相容性较差以及易开裂的情况,因此,本发明对其进行一系列改性:首先,使用苯基乙胺对原料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接枝反应,得到两端含有氨基的碳酸酯,再加入含有磺酸基的亚硫酸乙烯酯与其反应,生成的含有磺酰基的碳酸酯与双酚基丙烷进行反应,得到含有磺酰基的聚碳酸酯;再将含有氨基基团的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聚合后与含有磺酰基的聚碳酸酯接枝改性,得到改性聚碳酸酯。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聚碳酸酯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与环氧树脂紧密交联,因此相容性得到较大改善,且与环氧树脂交联后,不仅具有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优点,还弥补了聚碳酸酯易开裂以及环氧树脂耐候性耐腐蚀性较差的缺陷。
4.本发明在横梁上额外设置了防滑层是方便施工人员在横梁上移动,使其安全性得到保障。其中,防滑层是使用防滑材料制备而成,防滑材料是由改性丙烯酸树脂、端羟基聚丁二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防滑材料制备得到。其中,改性丙烯酸树脂采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或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能够进一步提升丙烯酸树脂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防滑材料选用二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镁、石英粉和塑胶粒能够明显增强其附着力和摩擦力;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增塑剂,提高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塑性;端羟基聚丁二烯的加入能够与改性丙烯酸树脂进行交联,嵌段聚合于改性丙烯酸树脂中,使改性丙烯酸树脂在固化后形成网状结构,提高改性丙烯酸树脂与防滑材料的接触相容性。最终得到的防滑材料具有高耐热性、高耐磨性、低吸湿性的优点,更适宜作为防滑层使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建筑施工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梁板1、加强板2、第一凹槽3、预埋件4、加强筋5、第二凹槽6、支撑柱7、固定板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梁板1,所述梁板1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2;所述梁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4,所述预埋件4上方固定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延伸并固定在梁板1上方;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按照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下表面之间还通过固定板8固定;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7的表面。
所述梁板1和支撑柱7的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磨层和疏水层。
所述梁板1的疏水材料还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耐磨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90份、改性剂3份、流平剂0.3份、分散剂1份、消泡剂0.4份和固化剂30份组成。
所述改性剂为改性纳米钒酸锶;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钒酸铵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升温至5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钒酸铵溶液;称取硝酸锶加入至所述钒酸铵溶液中,搅拌至均匀,倒入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置于160~180℃下加热处理10~15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得到钒酸锶粉末;
其中,钒酸铵、硝酸锶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1.5:10~20;
S2.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所述钒酸锶粉末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钒酸锶溶液;将所述钒酸锶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h,再滴加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至pH为2.0~3.0,继续搅拌2~3h,过滤取固体物,再使用四氢呋喃进行洗涤三次,得到钒酸锶活化物;
其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15;所述钒酸锶溶液中,所述钒酸锶粉末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0;所述钒酸锶溶液与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5;
S3.称取所述钒酸锶活化物加入至四氢呋喃中,搅拌至分散均匀,边搅拌边滴加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8~10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使用丙酮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改性纳米钒酸锶;
其中,所述钒酸锶活化物、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0.02~0.1:10~20。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改性剂加入至丙酮中,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改性剂溶液;
步骤2:称取环氧树脂加入至搅拌器中,升温至60~80℃并搅拌至均匀,加入所述改性剂溶液,再次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20~130℃,待丙酮全部挥发后,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2~3h,得到环氧树脂混液;
步骤3:将所述环氧树脂混液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疏水层由疏水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疏水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70份、改性聚碳酸酯12份、纳米玻璃纤维8份、分散剂6份、流平剂3份、消泡剂0.6份和固化剂25份。
所述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加入至乙醇中,搅拌至均匀,以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加入钯碳,室温下搅拌反应2~4h,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
其中,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3:10~20;钯碳与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的质量比为1~5:100;
S2.称取所述固体A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均匀后,再加入亚硫酸乙烯酯,再次搅拌至均匀,置于45~55℃水浴条件下反应2~5h,自然冷却后,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
其中,所述固体A、亚硫酸乙烯酯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2:10~20;
S3.称取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溶解,升温至50~70℃,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边搅拌边滴加去离子水,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5h,自然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油状液体C;
其中,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0.1~0.2;
S4.称取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和甲醇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压反应釜中,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180~250℃,反应0.5~1.5h后,加入乙二醇锑,在稀有气体保护下搅拌至均匀,升温至250~300℃,反应1~2h,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
其中,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甲醇钠与乙二醇锑的质量比为1:1~1.5:0.05~0.1:0.06~0.12;
S5.称取所述油状液体C与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加入至乙酸乙酯中,升温至50~60℃,搅拌1~3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其中,所述油状液体C、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0~30:50~100。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量称取环氧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流平剂加入至高速搅拌器内,升温至150~180℃,搅拌2~4h,得到树脂混合物;
步骤2,将所述树脂混合物降温至80~100℃,依次按量加入纳米玻璃纤维、消泡剂和分散剂,搅拌2~4h,得到原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原料混合物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疏水材料预聚物;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防滑层由防滑材料制备得到;所述防滑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丙烯酸树脂10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5份、防滑材料8份、助剂3份。
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或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
所述防滑材料为二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镁、石英粉和塑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粒径为100~200μm。
所述助剂为填充剂、稀释剂和流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1,按配比称取物料,将改性丙烯酸树脂、端羟基聚丁二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依次加入到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升温至100~120℃,以300~500r/min的转速混合均匀,得到防滑材料初产物;
步骤2,将所述防滑材料初产物降温至60~80℃,然后加入防滑材料和助剂并搅拌均匀,得到防滑材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防滑材料混合物加入至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到防滑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梁板1,所述梁板1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2;所述梁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4,所述预埋件4上方固定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延伸并固定在梁板1上方;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按照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下表面之间还通过固定板8固定;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7的表面。
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和支撑柱7的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磨层和疏水层。
所述梁板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备得到;所述耐磨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80份、改性剂2份、流平剂0.1份、分散剂0.5份、消泡剂0.2份和固化剂20份组成。
所述改性剂为改性纳米钒酸锶;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钒酸铵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升温至5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钒酸铵溶液;称取硝酸锶加入至所述钒酸铵溶液中,搅拌至均匀,倒入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置于160~180℃下加热处理10~15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得到钒酸锶粉末;
其中,钒酸铵、硝酸锶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1.5:10~20;
S2.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所述钒酸锶粉末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钒酸锶溶液;将所述钒酸锶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h,再滴加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至pH为2.0~3.0,继续搅拌2~3h,过滤取固体物,再使用四氢呋喃进行洗涤三次,得到钒酸锶活化物;
其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15;所述钒酸锶溶液中,所述钒酸锶粉末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0;所述钒酸锶溶液与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5;
S3.称取所述钒酸锶活化物加入至四氢呋喃中,搅拌至分散均匀,边搅拌边滴加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8~10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使用丙酮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改性纳米钒酸锶;
其中,所述钒酸锶活化物、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0.02~0.1:10~20。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改性剂加入至丙酮中,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改性剂溶液;
步骤2:称取环氧树脂加入至搅拌器中,升温至60~80℃并搅拌至均匀,加入所述改性剂溶液,再次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20~130℃,待丙酮全部挥发后,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2~3h,得到环氧树脂混液;
步骤3:将所述环氧树脂混液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疏水层由疏水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疏水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60份、改性聚碳酸酯5份、纳米玻璃纤维5份、分散剂2份、流平剂1份、消泡剂0.5份和固化剂20份。
所述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加入至乙醇中,搅拌至均匀,以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加入钯碳,室温下搅拌反应2~4h,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
其中,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3:10~20;钯碳与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的质量比为1~5:100;
S2.称取所述固体A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均匀后,再加入亚硫酸乙烯酯,再次搅拌至均匀,置于45~55℃水浴条件下反应2~5h,自然冷却后,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
其中,所述固体A、亚硫酸乙烯酯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2:10~20;
S3.称取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溶解,升温至50~70℃,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边搅拌边滴加去离子水,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5h,自然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油状液体C;
其中,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0.1~0.2;
S4.称取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和甲醇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压反应釜中,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180~250℃,反应0.5~1.5h后,加入乙二醇锑,在稀有气体保护下搅拌至均匀,升温至250~300℃,反应1~2h,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
其中,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甲醇钠与乙二醇锑的质量比为1:1~1.5:0.05~0.1:0.06~0.12;
S5.称取所述油状液体C与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加入至乙酸乙酯中,升温至50~60℃,搅拌1~3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其中,所述油状液体C、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0~30:50~100。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量称取环氧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流平剂加入至高速搅拌器内,升温至150~180℃,搅拌2~4h,得到树脂混合物;
步骤2,将所述树脂混合物降温至80~100℃,依次按量加入纳米玻璃纤维、消泡剂和分散剂,搅拌2~4h,得到原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原料混合物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疏水材料预聚物;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防滑层由防滑材料制备得到;所述防滑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丙烯酸树脂10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份、防滑材料5份、助剂1份。
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或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
所述防滑材料为二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镁、石英粉和塑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粒径为100~200μm。
所述助剂为填充剂、稀释剂和流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1,按配比称取物料,将改性丙烯酸树脂、端羟基聚丁二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依次加入到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升温至100~120℃,以300~500r/min的转速混合均匀,得到防滑材料初产物;
步骤2,将所述防滑材料初产物降温至60~80℃,然后加入防滑材料和助剂并搅拌均匀,得到防滑材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防滑材料混合物加入至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到防滑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梁板1,所述梁板1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2;所述梁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4,所述预埋件4上方固定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延伸并固定在梁板1上方;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按照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下表面之间还通过固定板8固定;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7的表面。
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和支撑柱7的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磨层和疏水层。
所述梁板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备得到;所述耐磨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100份、改性剂5份、流平剂0.5份、分散剂2份、消泡剂0.6份和固化剂40份组成。
所述改性剂为改性纳米钒酸锶;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钒酸铵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升温至5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钒酸铵溶液;称取硝酸锶加入至所述钒酸铵溶液中,搅拌至均匀,倒入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置于160~180℃下加热处理10~15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得到钒酸锶粉末;
其中,钒酸铵、硝酸锶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1.5:10~20;
S2.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所述钒酸锶粉末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钒酸锶溶液;将所述钒酸锶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h,再滴加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至pH为2.0~3.0,继续搅拌2~3h,过滤取固体物,再使用四氢呋喃进行洗涤三次,得到钒酸锶活化物;
其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15;所述钒酸锶溶液中,所述钒酸锶粉末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0;所述钒酸锶溶液与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5;
S3.称取所述钒酸锶活化物加入至四氢呋喃中,搅拌至分散均匀,边搅拌边滴加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8~10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使用丙酮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改性纳米钒酸锶;
其中,所述钒酸锶活化物、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0.02~0.1:10~20。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改性剂加入至丙酮中,超声分散至均匀,得到改性剂溶液;
步骤2:称取环氧树脂加入至搅拌器中,升温至60~80℃并搅拌至均匀,加入所述改性剂溶液,再次搅拌至均匀,升温至120~130℃,待丙酮全部挥发后,再依次加入流平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2~3h,得到环氧树脂混液;
步骤3:将所述环氧树脂混液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疏水层由疏水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疏水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80份、改性聚碳酸酯20份、纳米玻璃纤维10份、分散剂8份、流平剂5份、消泡剂0.8份和固化剂30份。
所述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加入至乙醇中,搅拌至均匀,以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加入钯碳,室温下搅拌反应2~4h,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
其中,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3:10~20;钯碳与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的质量比为1~5:100;
S2.称取所述固体A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均匀后,再加入亚硫酸乙烯酯,再次搅拌至均匀,置于45~55℃水浴条件下反应2~5h,自然冷却后,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
其中,所述固体A、亚硫酸乙烯酯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2:10~20;
S3.称取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溶解,升温至50~70℃,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边搅拌边滴加去离子水,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5h,自然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油状液体C;
其中,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0.1~0.2;
S4.称取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和甲醇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压反应釜中,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180~250℃,反应0.5~1.5h后,加入乙二醇锑,在稀有气体保护下搅拌至均匀,升温至250~300℃,反应1~2h,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
其中,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甲醇钠与乙二醇锑的质量比为1:1~1.5:0.05~0.1:0.06~0.12;
S5.称取所述油状液体C与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加入至乙酸乙酯中,升温至50~60℃,搅拌1~3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其中,所述油状液体C、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0~30:50~100。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量称取环氧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流平剂加入至高速搅拌器内,升温至150~180℃,搅拌2~4h,得到树脂混合物;
步骤2,将所述树脂混合物降温至80~100℃,依次按量加入纳米玻璃纤维、消泡剂和分散剂,搅拌2~4h,得到原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原料混合物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疏水材料预聚物;
步骤4,待所述改性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防滑层由防滑材料制备得到;所述防滑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丙烯酸树脂10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2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8份、防滑材料10份、助剂5份。
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或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
所述防滑材料为二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镁、石英粉和塑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粒径为100~200μm。
所述助剂为填充剂、稀释剂和流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1,按配比称取物料,将改性丙烯酸树脂、端羟基聚丁二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依次加入到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升温至100~120℃,以300~500r/min的转速混合均匀,得到防滑材料初产物;
步骤2,将所述防滑材料初产物降温至60~80℃,然后加入防滑材料和助剂并搅拌均匀,得到防滑材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防滑材料混合物加入至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到防滑材料。
对比例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梁板1,所述梁板1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2;所述梁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4,所述预埋件4上方固定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延伸并固定在梁板1上方;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6,所述第二凹槽6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按照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7与梁板1下表面之间还通过固定板8固定;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梁板1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7的表面。
所述梁板1和支撑柱7的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磨层和疏水层。
所述梁板1的疏水材料还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耐磨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90份、流平剂0.3份、分散剂1份、消泡剂0.4份和固化剂30份组成。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耐磨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称取环氧树脂加入至搅拌器中,升温至60~80℃并搅拌至均匀,再次升温至120~130℃,依次加入流平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继续搅拌2~3h,得到环氧树脂混液;
步骤2:将所述环氧树脂混液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环氧树脂球磨液;
步骤3,待所述环氧树脂球磨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疏水层由疏水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疏水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70份、聚碳酸酯12份、纳米玻璃纤维8份、分散剂6份、流平剂3份、消泡剂0.6份和固化剂25份。
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己二酸二酰肼、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二酐或苯酮四羟酸三酐中的一种。
所述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1,按量称取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流平剂加入至高速搅拌器内,升温至150~180℃,搅拌2~4h,得到树脂混合物;
步骤2,将所述树脂混合物降温至80~100℃,依次按量加入纳米玻璃纤维、消泡剂和分散剂,搅拌2~4h,得到原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原料混合物置于球磨分散机中球磨0.5~1h,得到疏水材料预聚物;
步骤4,待所述环氧树脂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进行刷涂,即得到耐磨材料。
所述防滑层由防滑材料制备得到;所述防滑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丙烯酸树脂10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5份、防滑材料8份、助剂3份。
所述防滑材料为二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镁、石英粉和塑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粒径为100~200μm。
所述助剂为填充剂、稀释剂和流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滑材料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1,按配比称取物料,将丙烯酸树脂、端羟基聚丁二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依次加入到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升温至100~120℃,以300~500r/min的转速混合均匀,得到防滑材料初产物;
步骤2,将所述防滑材料初产物降温至60~80℃,然后加入防滑材料和助剂并搅拌均匀,得到防滑材料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防滑材料混合物加入至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到防滑材料。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制备的耐磨材料和防水材料进行检测,耐磨性使用标准GB/1768-2006进行检测;耐候性的检测为将材料置于恒定湿热箱中处理30天后检测弯曲模量的保留率;耐腐蚀性的检测为:耐碱性使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0h,耐酸性使用质量浓度为10%的硫酸溶液浸泡10h。
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耐磨材料性能检测
Figure BDA0002527346020000181
表2防水材料性能检测
Figure BDA0002527346020000182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制备的耐磨材料的耐磨性能和耐候性能较优异;防水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较优异,且两者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板,所述梁板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上方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并固定在梁板上方;所述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梁板按照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与梁板下表面之间还通过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梁板的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柱的表面;
所述梁板和支撑柱的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耐磨层和疏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耐磨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80~100份、改性剂2~5份、流平剂0.1~0.5份、分散剂0.5~2份、消泡剂0.2~0.6份和固化剂20~40份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改性纳米钒酸锶;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钒酸铵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升温至5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钒酸铵溶液;称取硝酸锶加入至所述钒酸铵溶液中,搅拌至均匀,倒入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置于160~180℃下加热处理10~15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使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得到钒酸锶粉末;
其中,钒酸铵、硝酸锶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1.5:10~20;
S2.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所述钒酸锶粉末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钒酸锶溶液;将所述钒酸锶溶液置于冰水浴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h,再滴加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至pH为2.0~3.0,继续搅拌2~3h,过滤取固体物,再使用四氢呋喃进行洗涤三次,得到钒酸锶活化物;
其中,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15;所述钒酸锶溶液中,所述钒酸锶粉末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10;所述钒酸锶溶液与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5;
S3.称取所述钒酸锶活化物加入至四氢呋喃中,搅拌至分散均匀,边搅拌边滴加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8~10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固体物,先使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使用丙酮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粉碎至纳米颗粒,得到改性纳米钒酸锶;
其中,所述钒酸锶活化物、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0.02~0.1:1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由疏水材料制备得到;
所述疏水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环氧树脂60~80份、改性聚碳酸酯5~20份、纳米玻璃纤维5~10份、分散剂2~8份、流平剂1~5份、消泡剂0.5~0.8份和固化剂20~3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加入至乙醇中,搅拌至均匀,以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加入钯碳,室温下搅拌反应2~4h,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
其中,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苯基乙胺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2~3:10~20;钯碳与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的质量比为1~5:100;
S2.称取所述固体A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均匀后,再加入亚硫酸乙烯酯,再次搅拌至均匀,置于45~55℃水浴条件下反应2~5h,自然冷却后,过滤取固体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
其中,所述固体A、亚硫酸乙烯酯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0.8~2:10~20;
S3.称取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至乙酸乙酯中搅拌至溶解,升温至50~70℃,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边搅拌边滴加去离子水,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5h,自然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油状液体C;
其中,苯胺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0.1~0.2;
S4.称取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和甲醇钠混合均匀后加入至高压反应釜中,在稀有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180~250℃,反应0.5~1.5h后,加入乙二醇锑,在稀有气体保护下搅拌至均匀,升温至250~300℃,反应1~2h,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
其中,所述固体B、双酚基丙烷、甲醇钠与乙二醇锑的质量比为1:1~1.5:0.05~0.1:0.06~0.12;
S5.称取所述油状液体C与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加入至乙酸乙酯中,升温至50~60℃,搅拌1~3h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改性聚碳酸酯;
其中,所述油状液体C、所述聚碳酸酯初步改性物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1:10~30:50~100。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丙烯酸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硅酸钠、六磷酸偏钠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乙二醇、有机硅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由防滑材料制备得到;所述防滑材料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丙烯酸树脂10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0~2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8份、防滑材料5~10份、助剂1~5份。
CN202010508326.0A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Active CN111608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8326.0A CN111608324B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8326.0A CN111608324B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8324A true CN111608324A (zh) 2020-09-01
CN111608324B CN111608324B (zh) 2021-10-08

Family

ID=72205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8326.0A Active CN111608324B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832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0480A (en) * 1965-03-16 1967-12-26 Rca Corp Process for preparing yttrium vanadate phosphors
CN105670454A (zh) * 2014-11-20 2016-06-15 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 超低温固化环氧涂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4317A (zh) * 2016-04-14 2016-07-27 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梁结构
CN105803915A (zh) * 2016-04-22 2016-07-27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梁板材结构
CN106366912A (zh) * 2016-09-09 2017-02-01 东南大学 一种可转移耐磨柔性超疏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7433A (zh) * 2020-01-02 2020-04-24 孙夏芬 一种改性丙烯酸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0480A (en) * 1965-03-16 1967-12-26 Rca Corp Process for preparing yttrium vanadate phosphors
CN105670454A (zh) * 2014-11-20 2016-06-15 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 超低温固化环氧涂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4317A (zh) * 2016-04-14 2016-07-27 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梁结构
CN105803915A (zh) * 2016-04-22 2016-07-27 成都聚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梁板材结构
CN106366912A (zh) * 2016-09-09 2017-02-01 东南大学 一种可转移耐磨柔性超疏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7433A (zh) * 2020-01-02 2020-04-24 孙夏芬 一种改性丙烯酸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8324B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6974A (zh) 一种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4657B (zh) 基于富勒烯的超耐磨光固化涂层及其应用
CN106928809B (zh) 一种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343B (zh) 一种建筑填缝用环氧树脂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1026B (zh) 一种高硬度高耐磨丙烯酸酯水性漆
CN107384195B (zh) 一种有机硅耐候型拉毛装饰涂料
CN106220892B (zh) 环氧树脂固化包覆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4109A (zh) 一种水性厚浆型双组分有机-无机杂化自流平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6903A (zh)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44439A (zh) 一种有机硅-氟改性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068958B1 (ko) 친환경 순환골재를 이용한 바닥재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11608324B (zh) 一种建筑施工梁结构
CN105694566A (zh) 一种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CN108275913A (zh) 一种桥梁用环氧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36373B1 (ko) 고기능성 배관 코팅제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6948587B (zh) 一种双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7265920A (zh) 一种防火隔热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8443A (zh) 一种高模量碳纤维增强水漆及其生产工艺
CN110655840A (zh) 一种高架桥氟碳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692A (zh) 无溶剂型聚氨酯纳米凹凸棒土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5532A (zh) 一种防水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8058A (zh) 一种超薄型耐候抗开裂有机硅防火涂料
CN109160981B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9073A (zh) 一种节段拼装桥高分子结构胶的生产工艺
CN112980292A (zh) 一种超耐磨增韧改性水性环氧树脂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8

Address after: 318050 Room 309, Pearl Street, Lubei street,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Zhejiang, 309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cloud mak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315100 No.2, East Street, Zhanqi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CITY YINZHOU CONSTRUCTIO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nstruction beam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8

Pledgee: Zhejiang Luqiao Tai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Taizhou cloud mak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069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8

Pledgee: Zhejiang Luqiao Tai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Taizhou cloud mak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069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