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6228A -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6228A
CN111606228A CN202010269136.8A CN202010269136A CN111606228A CN 111606228 A CN111606228 A CN 111606228A CN 202010269136 A CN202010269136 A CN 202010269136A CN 111606228 A CN111606228 A CN 111606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ifting
control
communicated
hydraul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91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德亮
程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91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62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6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62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2Luff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84Slewing gear
    • B66C23/86Slewing gear hydraulically actu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属于液压控制领域。起重机执行起升动作时,操纵起重机的起升手柄,油液从控制进油点进入起升手柄阀,从起升手柄阀的第一出口流出,第一起升换向阀变成工作位,第一起升换向阀的PT油路导通,油液从第一起升换向阀的PT油路进入起升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口以使起升液控换向阀变成工作位。从工作进油点进入的油液进入通过起升液控换向阀进入起升马达A1进口驱动起升马达正转。第一变幅换向阀、第二变幅换向阀、第一回转换向阀及第二回转换向阀均处于不导通状态,因此即使触动起重机的变幅手柄与回转手柄,起重机也不会执行变幅与回转动作。

Description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搬运货物的机械,起重机至少包括升降、变幅与回转三个动作。起重机需要操作对应的升降手柄、变幅手柄与回转手柄,升降手柄、变幅手柄与回转手柄动作后,起重机会进行相应的升降、变幅与回转的动作。
但由于起重机的升降手柄、变幅手柄与回转手柄都是人为操作,工作人员在操作升降手柄以使起重机进行单独的升降动作时,容易出现工作人员误触变幅手柄与回转手柄,而导致起重机除升降动作外还进行变幅与回转动作,导致起重机上的货物位置需要重新调整至设定位置的情况,影响起重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能够避免起重机因手柄误触而动作进而提高起重机的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工作模块与控制模块与系统出油点,所述工作模块包括工作进油点、起升液控换向阀、变幅液控换向阀、回转液控换向阀,所述工作进油点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A口与起升马达A进口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B口与起升马达B进口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连通,
所述工作进油点、所述变幅液控换向阀、变幅马达A进口、变幅马达B进口、所述系统出油点之间的连通关系、所述工作进油点、所述回转液控换向阀、回转马达A进口、回转马达B进口、所述系统出油点之间的连通关系均与所述工作进油点、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所述起升马达A进口、所述起升马达B进口、所述系统出油点之间的连通关系对应相同,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进油点、起升手柄阀、第一起升换向阀、第二起升换向阀、变幅手柄阀、第一变幅换向阀、第二变幅换向阀、回转手柄阀、第一回转换向阀与第二回转换向阀,所述控制进油点与所述起升手柄阀的进油点连通,所述起升手柄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口连通,所述起升手柄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起升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二起升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控制口连通,所述控制进油点、所述变幅手柄阀、所述第一变幅换向阀、所述第二变幅换向阀、所述变幅液控换向阀之间的连通关系、所述控制进油点、所述回转手柄阀、所述第一回转换向阀、所述第二回转换向阀、所述回转液控换向阀之间的连通关系均与所述控制进油点、所述起升手柄阀、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所述第二起升换向阀、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之间的连通关系对应相同。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起升单向节流阀,所述起升单向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口之间,所述起升单向节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起升单向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减压阀,所述控制减压阀的进口与所述控制进油点连通,所述控制减压阀的控制口与所述减压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控制减压阀的出口与起升手柄阀的进口、所述变幅手柄阀的进口及所述回转手柄阀的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溢流阀,所述控制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控制进油点连通,所述控制溢流阀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溢流阀的进口连通,所述控制溢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连通。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起升平衡梭阀、变幅平衡梭阀与回转平衡梭阀,所述起升平衡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起升平衡梭阀的另一个进口与所述变幅平衡梭阀的出口,所述起升平衡梭阀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连通,
所述变幅平衡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所述变幅液控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回转平衡梭阀的出口,所述回转平衡梭阀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所述回转液控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在所述起升平衡梭阀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之间,所述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所述起升平衡梭阀的出口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连通。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起升限压阀,所述起升限压阀设置在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之间,所述起升限压阀的进口与所述工作进油点连通,所述起升限压阀的控制口与所述起升限压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起升限压阀的出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P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起升溢流阀,所述起升溢流阀设置在起升液控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之间,所述起升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的T口连通,所述起升溢流阀的控制口与所述起升溢流阀的进口连通,所述起升溢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连通。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工作减压阀,所述工作减压阀的进口与所述控制进油点连通,所述工作减压阀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减压阀的出口连通,所述工作减压阀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连通。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块还包括工作溢流阀,所述工作溢流阀设置在所述工作进油点与所述系统出油点之间,所述工作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工作进油点连通,所述工作溢流阀的工作口与所述工作溢流阀的进口连通,所述工作溢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中工作模块中,油液可以从工作进油点进入,通过起升液控换向阀进入起升马达A1进口或起升马达B1进口,驱动起升马达正转或反转。类似的,进入工作进油点的油液可以通过变幅液控换向阀进入变幅马达A2进口或变幅马达B2进口,或通过回转液控换向阀进入回转马达A3进口,以驱动变幅马达正反转或驱动回转马达正反转。起升液控换向阀、变幅马达换向阀或回转马达换向阀的工作位置则由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工作人员操纵起重机的起升手柄时,油液可以从控制模块中的控制进油点进入起升手柄阀,并从起升手柄阀的第一出口流出,第一起升换向阀变成工作位,第一起升换向阀的PT油路导通,油液通过第一起升换向阀PT油路进入起升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口以使起升液控换向阀变成工作位。由于第一起升换向阀的PT油路常态处于不导通状态,即使工作人员误触起升手柄使油液进入起升手柄阀,油液也不会从第一起升换向阀进入起升液控换向阀换向阀的第一控制口,起升液控换向阀不会切换至工作位,油液也不会从起升液控换向阀进入起升马达A1进口,因此起升马达也不会工作,第二起升换向阀则可以避免误触时油液进入起升马达B1进口。类似地工作模块中的第一变幅换向阀、第二变幅换向阀针对变幅马达、第一回转换向阀与第二回转换向阀针对回转马达也可以起到避免误触时产生变幅或回转的动作,整体能够避免起重机因手柄误触而动作进而提高起重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工作模块1与控制模块2与系统出油点3,工作模块1包括工作进油点101、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变幅液控换向阀103、回转液控换向阀104。工作进油点101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P口连通,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A口与起升马达A1进口连通,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B口与起升马达B1进口连通,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工作进油点101、变幅液控换向阀103、变幅马达A2进口、变幅马达B2进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连通关系、工作进油点101、回转液控换向阀104、回转马达A3进口、回转马达B3进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连通关系均与工作进油点101、起升液控换向阀102、起升马达A1进口、起升马达B2进口、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连通关系对应相同。
控制模块2包括控制进油点201、起升手柄阀202、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第二起升换向阀204、变幅手柄阀205、第一变幅换向阀206、第二变幅换向阀207、回转手柄阀208、第一回转换向阀209与第二回转换向阀210。控制进油点201与起升手柄阀202的进油点连通,起升手柄阀202的第一出口与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P口连通,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T口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连通,起升手柄阀202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起升换向阀204的P口连通,第二起升换向阀204的T口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二控制口连通。控制进油点201、变幅手柄阀205、第一变幅换向阀206、第二变幅换向阀207、变幅液控换向阀103之间的连通关系、控制进油点201、回转手柄阀208、第一回转换向阀209、第二回转换向阀210、回转液控换向阀104之间的连通关系均与控制进油点201、起升手柄阀202、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第二起升换向阀204、起升液控换向阀102之间的连通关系对应相同。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中工作模块1中,油液可以从工作进油点101进入,通过起升液控换向阀102进入起升马达A1进口或起升马达B1进口,驱动起升马达正转或反转。类似的,进入工作进油点101的油液可以通过变幅液控换向阀103进入变幅马达A2进口或变幅马达B2进口,或通过回转液控换向阀104进入回转马达A3进口,以驱动变幅马达正反转或驱动回转马达正反转。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变幅马达换向阀或回转马达换向阀的工作位置则由控制模块2进行控制。工作人员操纵起重机的起升手柄时,油液可以从控制模块2中的控制进油点201进入起升手柄阀202,并从起升手柄阀202的第一出口流出,第一起升换向阀203变成工作位,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PT油路导通,油液通过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PT油路进入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以使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变成工作位。由于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PT油路常态处于不导通状态,即使工作人员误触起升手柄使油液进入起升手柄阀202,油液也不会从第一起升换向阀203进入起升液控换向阀102换向阀的第一控制口,起升液控换向阀102不会切换至工作位,油液也不会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进入起升马达A1进口,因此起升马达也不会工作,第二起升换向阀204则可以避免误触时油液进入起升马达B1进口。类似地工作模块1中的第一变幅换向阀206、第二变幅换向阀207针对变幅马达、第一回转换向阀209与第二回转换向阀210针对回转马达也可以起到避免误触时产生变幅或回转的动作,整体能够避免起重机因手柄误触而动作进而提高起重机的效率。
如图1所示,控制模块2还可包括起升单向节流阀211,起升单向节流阀211设置在第一起升换向阀203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R1之间,起升单向节流阀211的进口与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出口连通,起升单向节流阀211的出口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R1连通。
第一起升换向阀203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R1之间的单向节流阀,可以对流进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R1的流量进行调节控制,避免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R1受到冲击,保证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稳定使用。也可以控制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开口大小,以控制进入起升马达的油压,调节起升马达的转速。
示例性地,第二起升换向阀204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二控制口R2之间也可设置单向节流阀。
第二起升换向阀204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二控制口R2之间也可设置单向节流阀对流进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二控制口R2的油液进行调节与控制并对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阀芯开启程度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第一变幅换向阀206与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第一控制口R3之间、第二变幅换向阀207与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第二控制口R4之间、第一回转换向阀209与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第一控制口R5之间、第二回转换向阀210与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第二控制口R6之间也可增加设置单向节流阀。以对进入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第一控制口R3、第二控制口R4或进入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第一控制口R5、第二控制口R6的油液进行调节控制。
可选地,第一起升换向阀203与第二起升换向阀204均可为电磁阀。便于控制。通第一变幅换向阀206、第二变幅换向阀207、第一回转换向阀209及第二回转换向阀210。
可选地,控制模块2还可包括控制减压阀212,控制减压阀212的进口与控制进油点201连通,控制减压阀212的控制口与减压阀的出口连通,控制减压阀212的出口与起升手柄阀202的进口、变幅手柄阀205的进口及回转手柄阀208的进口连通。
减压阀可以对控制进油点201进入的油液压力进行控制,保证进入起升手柄阀202、变幅手柄阀205或回转手柄阀208的油压稳定,避免起升手柄阀202、变幅手柄阀205与回转手柄阀208受到损坏。
可选地,控制模块2还可包括控制溢流阀213,控制溢流阀213的进口与控制进油点201连通,控制溢流阀213的控制口与控制溢流阀213的进口连通,控制溢流阀213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控制溢流阀213可以对进入控制进油点201的油液进行卸压,避免控制减压阀212等阀结构受到过大冲击。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2中的控制进油点201,可以与泵连通,也可以与其他液压元件的回油路进行连通。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起升平衡梭阀105、变幅平衡梭阀106与回转平衡梭阀107。起升平衡梭阀105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与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另一个进口与变幅平衡梭阀106的出口,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变幅平衡梭阀106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T口与回转平衡梭阀107的出口,回转平衡梭阀107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T口与系统出油点3。
起升平衡梭阀105、变幅平衡梭阀106与回转平衡梭阀107的设置,在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变幅液控换向阀103及回转液控换向阀104均处于工作状态时,回转液控换向阀104流出的油液会进入回转平衡梭阀107,回转平衡梭阀107中的油液则流进变幅平衡梭阀106的入口与变幅液控换向阀103流进变幅平衡梭阀106的油压进行平衡,变幅平衡梭阀106内流出的油液则进入起升平衡梭阀105中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流进起升平衡梭阀105的油压进行平衡。可以使得起升液控换向阀102与变幅液控换向阀103在工作时存在一定的背压,避免出现起重机起升和变幅时出现失速的情况,保证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电磁换向阀108,电磁换向阀108设置在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电磁换向阀108的P口与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出口连通,电磁换向阀108的T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电磁换向阀108可以在起升马达、变幅马达或回转马达出现失速的情况时,切断起升平衡梭阀105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通路,此时起升马达、变幅马达及回转马达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通路被切断,起升马达、变幅马达或回转马达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可进行维修调整,保证起重机工作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起升限压阀109,起升限压阀109设置在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P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起升限压阀109的进口与工作进油点101连通,起升限压阀109的控制口与起升限压阀109的出口连通,起升限压阀109的出口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P口连通。
起升限压阀109可以对从工作进油点101进入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油压进行限压,保证起升限压阀109的稳定使用。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起升溢流阀110,起升溢流阀110设置在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起升溢流阀110的进口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连通,起升溢流阀110的控制口与起升溢流阀110的进口连通,起升溢流阀110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起升溢流阀110则对起升液控换向阀102流出的油压进行限压,避免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流出的油液的油压过大导致油液从系统出油点3流进油箱或者其他液压元件时对其他元件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可为三位五通换向阀。此时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工作位较多。
需要说明的是,在起升液控换向阀102为三位五通换向阀时,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具有两个T口,且每个T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起升溢流阀110。避免从起升液控换向阀102流出的油液的油压过大导致油液从系统出油点3流进油箱或者其他液压元件时对其他元件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变幅限压阀111,变幅限压阀111设置在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P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变幅限压阀111的进口与工作进油点101连通,变幅限压阀111的控制口与变幅限压阀111的出口连通,变幅限压阀111的出口与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P口连通。
变幅限压阀111可以对从工作进油点101进入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油压进行限压,保证变幅限压阀111的稳定使用。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变幅溢流阀112,变幅溢流阀112设置在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T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变幅溢流阀112的进口与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T口连通,变幅溢流阀112的控制口与变幅溢流阀112的进口连通,变幅溢流阀112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变幅溢流阀112可以避免从变幅液控换向阀103流出的油液的油压过大导致油液从系统出油点3流进油箱或者其他液压元件时对其他元件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变幅液控换向阀103也可为三位五通换向阀。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每个T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也均设置有一个变幅溢流阀112。其作用与起升溢流阀110类似。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回转限压阀113,回转限压阀113设置在回转液控换向阀103的P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回转限压阀113的进口与工作进油点101连通,回转限压阀113的控制口与回转限压阀113的出口连通,回转限压阀113的出口与回转液控换向阀103的P口连通。
回转限压阀113可以对从工作进油点101进入回转液控换向阀103的油压进行限压,保证回转限压阀113的稳定使用。
可选地,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回转溢流阀114,回转溢流阀114设置在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T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回转溢流阀114的进口与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T口连通,回转溢流阀114的控制口与回转溢流阀114的进口连通,回转溢流阀114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回转溢流阀114可以避免从回转液控换向阀104流出的油液的油压过大导致油液从系统出油点3流进油箱或者其他液压元件时对其他元件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回转液控换向阀104也可为三位五通换向阀。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每个T口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也均设置有一个回转溢流阀114。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工作减压阀115,工作减压阀115的进口与控制进油点201连通,工作减压阀115的控制口与工作减压阀115的出口连通,工作减压阀115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工作减压阀115可以对系统的油压进行限压,避免直接进入起升马达的油压过高,保证起升马达的稳定工作。
可选地,工作减压阀115的出口还可同时与变幅马达A2进口及回转马达B3进口连通,以保证变幅马达与回转马达的稳定工作。
如图1所示工作进油点101与工作减压阀115的进口之间还可设置过滤器116。过滤器116可以避免杂质进入起升马达,保证起升马达的稳定使用。
如图1所示,工作模块1还可包括工作溢流阀117,工作溢流阀117设置在工作进油点101与系统出油点3之间,工作溢流阀117的进口与工作进油点101连通,工作溢流阀117的工作口与工作溢流阀117的进口连通,工作溢流阀117的出口与系统出油点3连通。
工作溢流阀117可以避免进入系统出油点3的油液油压过大,保证油液的稳定回流。
此处可对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工作模式进行说明:
以起重机仅进行起升作为例子:工作人员操纵起重机的起升手柄,油液从控制进油点201进入起升手柄阀202,从起升手柄阀202的第一出口流出,第一起升换向阀203变成工作位,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PT油路导通,油液从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PT油路进入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R1以使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变成工作位。从工作进油点101进入的油液进入通过起升液控换向阀102进入起升马达A1进口驱动起升马达正转。
第一变幅换向阀206、第二变幅换向阀207、第一回转换向阀209及第二回转换向阀210均处于不导通状态,因此即使触动起重机的变幅手柄与回转手柄,起重机也不会执行变幅与回转动作。
起重机仅进行变幅或回转时,使相应的变幅换向阀与回转换向阀打开,并将其他对应的动作换向阀关闭即可避免误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工作模块(1)与控制模块(2)与系统出油点(3),所述工作模块(1)包括工作进油点(101)、起升液控换向阀(102)、变幅液控换向阀(103)、回转液控换向阀(104),所述工作进油点(101)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P口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A口与起升马达A1进口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B口与起升马达B1进口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连通,
所述工作进油点(101)、所述变幅液控换向阀(103)、变幅马达A2进口、变幅马达B2进口、所述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连通关系、所述工作进油点(101)、所述回转液控换向阀(104)、回转马达A3进口、回转马达B3进口、所述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连通关系均与所述工作进油点(101)、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所述起升马达A1进口、所述起升马达B1进口、所述系统出油点(3)之间的连通关系对应相同,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包括控制进油点(201)、起升手柄阀(202)、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第二起升换向阀(204)、变幅手柄阀(205)、第一变幅换向阀(206)、第二变幅换向阀(207)、回转手柄阀(208)、第一回转换向阀(209)与第二回转换向阀(210),所述控制进油点(201)与所述起升手柄阀(202)的进油点连通,所述起升手柄阀(202)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T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连通,所述起升手柄阀(202)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起升换向阀(204)的P口连通,所述第二起升换向阀(204)的T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二控制口连通,所述控制进油点(201)、所述变幅手柄阀(205)、所述第一变幅换向阀(206)、所述第二变幅换向阀(207)、所述变幅液控换向阀(103)之间的连通关系、所述控制进油点(201)、所述回转手柄阀(208)、所述第一回转换向阀(209)、所述第二回转换向阀(210)、所述回转液控换向阀(104)之间的连通关系均与所述控制进油点(201)、所述起升手柄阀(202)、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203)、所述第二起升换向阀(204)、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之间的连通关系对应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还包括起升单向节流阀(211),所述起升单向节流阀(211)设置在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203)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之间,所述起升单向节流阀(211)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起升换向阀(203)的出口连通,所述起升单向节流阀(211)的出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第一控制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还包括控制减压阀(212),所述控制减压阀(212)的进口与所述控制进油点(201)连通,所述控制减压阀(212)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减压阀(212)的出口连通,所述控制减压阀(212)的出口与起升手柄阀(202)的进口、所述变幅手柄阀(205)的进口及所述回转手柄阀(208)的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还包括控制溢流阀(213),所述控制溢流阀(213)的进口与所述控制进油点(201)连通,所述控制溢流阀(213)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溢流阀(213)的进口连通,所述控制溢流阀(213)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1)还包括起升平衡梭阀(105)、变幅平衡梭阀(106)与回转平衡梭阀(107),所述起升平衡梭阀(105)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与所述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另一个进口与所述变幅平衡梭阀(106)的出口,所述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连通,
所述变幅平衡梭阀(106)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所述变幅液控换向阀(103)的T口与所述回转平衡梭阀(107)的出口,所述回转平衡梭阀(107)的两个进口分别连通所述回转液控换向阀(104)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1)还包括电磁换向阀(108),所述电磁换向阀(108)设置在所述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之间,所述电磁换向阀(108)的P口与所述所述起升平衡梭阀(105)的出口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108)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1)还包括起升限压阀(109),所述起升限压阀(109)设置在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P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之间,所述起升限压阀(109)的进口与所述工作进油点(101)连通,所述起升限压阀(109)的控制口与所述起升限压阀(109)的出口连通,所述起升限压阀(109)的出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P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1)还包括起升溢流阀(110),所述起升溢流阀(110)设置在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之间,所述起升溢流阀(110)的进口与所述起升液控换向阀(102)的T口连通,所述起升溢流阀(110)的控制口与所述起升溢流阀(110)的进口连通,所述起升溢流阀(110)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1)还包括工作减压阀(115),所述工作减压阀(115)的进口与所述控制进油点(201)连通,所述工作减压阀(115)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减压阀(115)的出口连通,所述工作减压阀(115)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块(1)还包括工作溢流阀(117),所述工作溢流阀(117)设置在所述工作进油点(101)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之间,所述工作溢流阀(117)的进口与所述工作进油点(101)连通,所述工作溢流阀(117)的工作口与所述工作溢流阀(117)的进口连通,所述工作溢流阀(117)的出口与所述系统出油点(3)连通。
CN202010269136.8A 2020-04-08 2020-04-08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16062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9136.8A CN111606228A (zh) 2020-04-08 2020-04-08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9136.8A CN111606228A (zh) 2020-04-08 2020-04-08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6228A true CN111606228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1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9136.8A Pending CN111606228A (zh) 2020-04-08 2020-04-08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622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672A (zh) * 2021-08-06 2021-11-26 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吊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海上吊机
CN114212715A (zh) * 2021-11-09 2022-03-22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吊机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956A (zh) * 2011-10-20 2012-03-1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复合动作液压控制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轮式工程机械
CN202643188U (zh) * 2012-06-26 2013-01-02 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起重机回转的带使能键液压先导控制回路
CN102963823A (zh) * 2012-11-15 2013-03-13 江苏威和重工有限公司 恒张力压力补偿控制系统
CN110950244A (zh) * 2019-10-14 2020-04-03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伺服油缸液压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956A (zh) * 2011-10-20 2012-03-1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复合动作液压控制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轮式工程机械
CN202643188U (zh) * 2012-06-26 2013-01-02 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起重机回转的带使能键液压先导控制回路
CN102963823A (zh) * 2012-11-15 2013-03-13 江苏威和重工有限公司 恒张力压力补偿控制系统
CN110950244A (zh) * 2019-10-14 2020-04-03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伺服油缸液压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672A (zh) * 2021-08-06 2021-11-26 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吊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海上吊机
CN113697672B (zh) * 2021-08-06 2024-03-15 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吊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海上吊机
CN114212715A (zh) * 2021-11-09 2022-03-22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吊机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212715B (zh) * 2021-11-09 2024-04-05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吊机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60326B1 (en) Hydraulic controller for working machine
CN103620233B (zh) 用于施工机械的液压控制阀
CN102345749B (zh) 一种合流阀及设有该合流阀的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CN111606228A (zh)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CN105090154A (zh) 一种卸荷阀块、开闭芯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9356893B (zh) 变幅吊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2874704A (zh) 一种液压系统、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
CN107140562B (zh) 回转液压控制系统、方法及起重机
CN104088830A (zh) 一种起重机的液压系统及其先导式控制阀
CN104192739B (zh) 回转系统及起重机
CN205559384U (zh) 一种液压双系统控制模块
CN105465077B (zh) 一种齿轮齿条提升装置的液压系统
CN107724454B (zh) 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
JP2002046978A (ja) クレーンの油圧回路
CN215592454U (zh) 回转缓冲阀及起重机液压回转系统
CN214497668U (zh) 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及装载机
CN205779975U (zh) 一种叉车电液比例多路阀的升降阀片
CN210423204U (zh) 多路阀、其摆动油缸低速运动控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CN105984491B (zh) 用于机器的液压系统及机器
CN104564873B (zh) 单负载液压系统及机器
CN112796366A (zh) 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及装载机
CN106351905A (zh) 一种新型多路换向阀
CN111285257B (zh) 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
WO2013146420A1 (ja) パワーショベルの制御弁装置
CN105443481A (zh) 混联式起重机用多路阀、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