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3026A -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3026A
CN111603026A CN201910140283.2A CN201910140283A CN111603026A CN 111603026 A CN111603026 A CN 111603026A CN 201910140283 A CN201910140283 A CN 201910140283A CN 111603026 A CN111603026 A CN 111603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ssembly
upper cover
lock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02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3026B (zh
Inventor
卢均山
张小林
程志喜
丘春成
韩平英
庞国烽
吕伟刚
张永刚
杨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402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3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3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3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47J36/10Lid-loc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 A47J36/12Devices for holding lids in open position on the con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上盖总成适于盖设于烹饪器具的锅体总成,上盖总成包括:上盖本体;锁紧件,锁紧件在其处于锁定位置时与锅体总成扣合且在其位于解锁位置时与锅体总成脱离扣合;开盖组件,开盖组件适于带动锁紧件移动,开盖组件包括操作件,操作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锁紧件向解锁位置移动,操作件沿第二方向滑动时,锁紧件向锁定位置移动;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具有适于锁定上盖总成和锅体总成的相对位置的锁定状态和释放上盖总成的释放状态,操作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驱动限位机构向释放状态移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通过滑动操作件可以实现一步操作开盖,用户操作更简单省力,并且上盖总成的结构更简单。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通过转动把手和按压开盖按钮两步操作完成开盖,两个操作元件会误导用户,导致用户不清楚先操作哪一个而出现开合盖误操作、误开盖等问题,并且开盖过程需要两步操作,操作较繁琐,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所述上盖总成通过移动操作件可以实现一步操作开盖,用户操作更简单、省力,并且上盖总成的结构更简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上盖总成的烹饪器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所述上盖总成适于盖设于所述烹饪器具的锅体总成,所述上盖总成包括:上盖本体;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上盖本体且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切换,所述锁紧件在其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与所述锅体总成扣合且在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与所述锅体总成脱离扣合;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与所述锁紧件相连以带动所述锁紧件移动,所述开盖组件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滑动,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锁紧件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所述操作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锁紧件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开盖组件相连且具有适于锁定所述上盖总成和所述锅体总成的相对位置的锁定状态和释放所述上盖总成的释放状态,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限位机构向所述释放状态移动以使所述上盖总成和所述锅体总成分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通过移动操作件可以实现锁紧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开合盖,操作简单方便且省力,并且开盖过程中,操作件移动可以同时实现锁紧件和限位机构移动,实现一步滑动开盖,简化了开盖操作步骤,省去了开盖按钮,不易出现误操作、误开盖的情况,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所述操作件沿着第一方向滑动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锁紧件移至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操作件继续沿着第一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机构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或者,所述操作件沿着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锁紧件移至所述解锁位置的同时,所述限位机构移至所述释放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盖组件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操作件和所述锁紧件之间,以使所述锁紧件在所述操作件滑动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传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操作件相连以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在所述主动件的驱动下移动;从动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连并且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锁紧件连接,以在所述主动件的带动下驱动所述锁紧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总成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主动件和所述限位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锁紧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且所述操作件不受所施开盖力时,所述限位机构在所述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可移至所述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可移动,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之间且沿所述主动件的移动方向可伸缩,在所述锁紧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且所述操作件不受所施开盖力时,所述主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从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限位机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件设有主动导向部,所述从动件设有主动导向配合部,所述主动导向部和所述主动导向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相对移动提供导向。
可选地,所述主动导向部和所述主动导向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导向凹槽,其中另一个包括两个导向筋,两个所述导向筋一一对应地沿着所述导向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可滑动。
可选地,所述主动件设有配合凸部和配合凹部中的其中一个,所述从动件设有配合凸部和配合凹部中的其中另一个,在所述锁紧件由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配合凸部伸入所述配合凹部且与所述配合凹部的内壁相抵以带动所述从动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上盖本体连接的杠杆结构,所述主动件设有杠杆驱动部,所述杠杆驱动部和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的其中一个设有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的轴向倾斜设置的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与所述杠杆驱动部和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中的其中另一个配合以在所述主动件移动时使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移动;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上盖本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限位件还设有扣位部,所述锅体总成上设有能与所述扣位部扣合的锅体扣位,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移动时可按压或抬升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扣位部与所述锅体扣位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结构折弯设置以使所述第二端形成有沿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且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下端适于按压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扣位部与所述锅体扣位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的彼此相背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凸出的驱动凸部,所述主动件设有用于使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伸入的驱动空间,所述驱动空间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所述驱动槽的槽壁形成所述驱动斜面,所述驱动凸部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驱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空间的侧壁还设置有沿所述主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驱动槽连通,所述操作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凸部经过所述导向槽移至所述驱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相抵,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扣位部和用于驱使所述扣位部与所述锅体扣位扣合的弹性部,所述限位机构向所述释放状态移动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的止抵下克服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力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的彼此相背的两侧设置凸出的转轴,所述上盖本体设有与两个所述转轴一一对应的两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非直线延伸的卡接缺口,每个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卡入对应的所述卡接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摆动连杆,所述摆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件摆动连接,所述摆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紧件相连以带动所述锁紧件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的周向转动,所述摆动连杆与所述锁紧件的连接部位偏离所述上盖本体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件和所述摆动连杆的其中一个设有安装柱,其中另一个设有用于使所述安装柱插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柱的端部设有凸出于其外周面且与所述安装孔的边沿相抵的防脱部,所述安装孔的内孔壁设有在往所述安装孔内插设所述安装柱时用于避让所述防脱部的避让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连杆上设有沉台,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沉台的中部,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沉台的上表面相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本体包括:面盖,所述操作件设于所述面盖的上侧且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为沿从所述上盖本体的边沿向所述上盖本体的中心的方向;内盖,所述内盖设于所述面盖的下侧,所述开盖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内盖和所述面盖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面盖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操作件和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接部分的面盖避让孔,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内盖的下侧,所述内盖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锁紧件和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接部分的内盖避让孔,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内盖和所述面盖之间,所述内盖设有开口朝下的扣合空间,所述限位机构伸入所述扣合空间以与所述锅体总成扣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总成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含有面盖和操作件;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含有面盖和操作件;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内盖和限位机构的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限位机构和部分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锁紧件和传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主动件和从动件的分解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主动件和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从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主动件从动件和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锁紧件处于锁定位置且操作件不受开盖力;
图13是图12中圈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第一状态的剖视图,其中,驱动凸部位于导向槽内;
图15是图14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主动件和杠杆结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第二状态的剖视图,其中,驱动凸部刚进入驱动槽内;
图18是图17中圈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主动件和杠杆结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第三状态的剖视图,其中,限位机构处于释放状态、锁紧件处于解锁位置且操作件受开盖力;
图21是图20中圈示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主动件、杠杆结构和限位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第四状态的剖视图,其中,限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锁紧件处于解锁位置且操作件不受开盖力;
图24是图23中圈示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分解图;
图26是图25中圈示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的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300;锅体总成200;锅体扣位210;锅牙220;
上盖总成100;
上盖本体10;安装板11;卡接缺口111;面盖12;面盖避让孔121;内盖13;内盖避让孔131;扣合空间132;安装配合部133;从动导向配合部14;
锁紧件20;销轴21;扣牙22;
限位机构50;杠杆结构51;驱动凸部511;安装部512;第一端513;第二端514;限位件52;扣位部521;弹性部522;转轴523;
开盖组件30;
操作件40;连接孔401;
传动机构60;复位件61;
主动件70;主动导向部71;配合凸部72;杠杆驱动部73;驱动空间74;驱动槽75;导向槽76;连接柱77;
从动件80;主动导向配合部81;配合凹部82;安装柱83;防脱部84;从动导向部85;
连接结构90;摆动连杆91;安装孔92;避让凹槽93;沉台94;轴孔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的上盖总成100和烹饪器具300。
参照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盖总成100可以盖设于烹饪器具300的锅体总成200,上盖总成100可以包括:上盖本体10、锁紧件20、开盖组件30和限位机构50。
具体而言,锁紧件20可以设于上盖本体10,并且锁紧件20可以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锁紧件20处于锁定位置时,锁紧件20可以与烹饪器具300的锅体总成200扣合,并且在锁紧件20位于解锁位置时,锁紧件20可以与锅体总成200脱离扣合。锁紧件20与锅体总成200的连接的结构简单牢固,易于开盖和合盖。
需要说明的是,锁紧件2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时,锁紧件20可以绕轴线相对于上盖本体10的周向转动以实现位置切换,锁紧件20也可以相对于上盖本体10的径向移动以实现位置切换,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锁紧件20具有扣牙22,锅体总成200上设有锅牙220,锁紧件20处于锁定位置时,锅牙220与扣牙22扣合实现锁紧件20与锅体总成200的连接。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锁紧件20可以为夹钳,锁紧件20处于锁定位置时,夹钳的夹子与锅体总成200扣合,以实现锁紧件20与锅体总成200的连接。
此外,如图2所示,开盖组件30可以与锁紧件20相连,开盖组件30可以包括操作件40,操作件40相对于上盖本体1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滑动,换言之,操作件40可以相对于上盖本体10做直线运动或者近直线运动。用户基本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向操作件40施加推力或者拉力,以控制操作件40滑动,进而使开盖组件30移动,进而带动锁紧件20运动,无需向操作件40施加旋转力矩。其中,操作件40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锁紧件20向解锁位置移动,操作件40沿第二方向滑动时,锁紧件20向锁定位置移动。
由此,操作件40在滑动时,开盖组件30带动锁紧件20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用户操作操作件40以使烹饪器具300开合盖时,无需提供扭转力矩,操作更省力,且易于操作。
可选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使得操作件40滑动路径轨迹完全重合且相反的两个方向,也可以是使操作件40的滑动轨迹不重合的两个方向,只需要满足可以通过操作件4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滑动实现锁紧件2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即可。例如,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从前向后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从后向前的方向。
此外,可选地,操作件4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滑动时,操作件40的延伸轨迹可以包括直线和弧线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说,操作件40的滑动轨迹可以为直线、弧线、直线与弧线的组合、直线与直线的组合,例如折线、或者弧线与弧线的组合。当操作件40的滑动轨迹包括弧线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理解为操作件40的滑动轨迹的两端连线的方向。
在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通过转动把手和按压开盖按钮两步操作完成开盖,两个操作元件会误导用户,导致用户不清楚先操作哪一个而出现开合盖误操作、误开盖等问题,并且开盖过程需要两步操作,操作较繁琐,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而在本发明中,如图3、图5和图12所示,限位机构50与开盖组件30相连,并且限位机构50具有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如图13所示,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时,限位机构50可以锁定上盖总成100和锅体总成200的相对位置,使上盖总成100无法与锅体总成200分离以打开锅体总成200的开口。如图21所示,限位机构50处于释放状态时,限位机构50可以释放上盖总成100,使上盖总成100可以与锅体总成200分离以打开锅体总成200的开口。
当然,在使上盖总成100与锅体总成200分离时,需限位机构50处于释放状态,同时锁紧件20处于解锁位置。而锁紧件20处于锁定位置,或者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时,上盖总成100与锅体总成200均无法分离,锁紧件20和限位机构50提供了双重保障,防止烹饪器具300烹饪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而烹饪器具300需要开盖时,操作件40沿第一方向滑动,使锁紧件20向解锁位置移动,同时限位机构50向释放状态移动,以使上盖总成100与锅体总成200可以分离。由此,用户操作操作件40滑动可以同时实现锁紧件20的解锁和限位机构50释放锅体总成200,实现滑动一手开盖,简化了开盖操作步骤,使用户操作更容易,并且省去了开盖按钮,烹饪器具300仅向用户提供操作件40一个操作元件,不会对用户造成误导,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另外,用户也不会误碰开盖按钮而导致烹饪过程中出现漏气的情况,不易出现误开盖、误操作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3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开盖”并不是通常认为的把上盖总成100打开使烹饪器具300的锅体总成200的开口敞开,“合盖”也不是把上盖总成100关闭使烹饪器具300的锅体总成200的开口闭合。而是,当合盖使锁紧件20处于锁定位置或者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时,上盖总成100与烹饪器具300的锅体总成200锁定,此时上盖总成100无法与锅体总成200分离;当开盖使锁紧件20处于解锁位置且限位机构50处于释放状态时,上盖总成100与烹饪器具300的锅体总成200解除锁定,此时上盖总成100能够相对于锅体总成200移动进而实现与锅体总成200的分离。在锅体总成200与上盖总成100铰接的实施例中,上盖总成100与锅体总成200分离可以理解为上盖总成100绕铰接轴线转动以打开锅体总成200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的上盖总成100,通过操作件40滑动可以实现锁紧件2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开合盖,操作简单方便且省力,并且开盖过程中,操作件40滑动可以同时实现锁紧件20和限位机构50移动,实现一步滑动开盖,简化了开盖操作步骤,省去了开盖按钮,不易出现误操作、误开盖的情况,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
在本发明中,操作件40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锁紧件20移动至解锁位置和限位机构50移动至释放状态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灵活设置。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操作件40沿第一方向滑动并且操作件40滑动至第一位置时,锁紧件20移动至解锁位置,操作件40继续沿第一方向滑动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机构50处于释放状态。也就是说,锁紧件20在限位机构50移至释放状态之前移至解锁位置,开盖过程中,锁紧件20先与锅体总成200解除锁定,限位机构50再与锅体总成200解除扣合。
由此,在锁紧件20相对于上盖本体10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机构50连接上盖总成100和锅体总成200,以对上盖总成100和锅体总成200的轴向位置进行限位,使锁紧件20相对于上盖本体10移动更容易。在锁紧件20相对于上盖本体10转动以向解锁位置移动时,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可以使上盖总成100和锅体总成200紧密盖合,可以减小锁紧件20的扣牙22与锅体总成200的锅牙220之间的摩擦阻力,使锁紧件20转动更容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40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锁紧件20移动至解锁位置的同时,限位机构50移至释放状态。也就是说,开盖过程中,锁紧件20与锅体总成200解除锁定和限位机构50与锅体总成200解除扣合同时完成,可以使开盖时间更短,开盖更灵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7所示,开盖组件30还可以包括传动机构60,传动机构60可以连接在操作件40和锁紧件20之间,以在操作件40滑动时,操作件40带动传动机构60移动,传动机构60进而带动锁紧件20运动,传动机构60可以实现动力传递和传动方向的转换,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50可以与操作件40传动连接,以在操作件40的带动下向释放状态移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50可以与传动机构60传动连接,以在传动机构60的带动下向释放状态移动;在又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50可以同时与操作件40和传动机构60传动连接,这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换言之,限位机构50可以与操作件40和传动机构60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传动机构60可以包括:主动件70和从动件80。其中,主动件70可以与操作件40相连,限位机构50可以在主动件70的驱动下移动,从动件80与主动件70相连,并且从动件80可以通过连接结构90与锁紧件20连接。由此,操作件40滑动时可以带动主动件70移动,主动件70进而驱动限位机构50移动并且带动从动件80移动,从动件80进而通过连接结构90驱动锁紧件20移动,传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9所示,上盖总成100还可以包括复位件61,复位件61与主动件70和限位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在锁紧件20处于解锁位置并且操作件40不受所施开盖力时,限位机构50可以在复位件61的复位作用下移至锁定状态。也就是说,在用户不操作操作件40时,限位机构50常处于锁定状态,在烹饪过程中,无需外力控制限位机构50就可以始终锁定上盖总成100和锅体总成200,不仅有利于简化上盖总成100的结构,使操作更方便,而且有利于提高烹饪的安全性,防止出现用户忘记使限位机构50移动至锁定状态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复位件61可以为弹性件,主动件70相对于从动件80可以移动,弹性件可以设在主动件70和从动件80之间,并且弹性件沿主动件70的移动方向可以伸缩。在锁紧件20处于解锁位置并且操作件40不受所施开盖力时,主动件70在弹性件的驱动下相对于从动件80沿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限位机构50移动,以使限位机构50回复至锁定状态。复位件61既可以实现主动件70和从动件80之间的动力传递,还可以驱动限位机构50向锁定状态移动,上盖总成100结构更简单。
例如,在如图9和图13所示的示例中,弹性件可以为螺旋弹簧,主动件70上可以设有凸块,螺旋弹簧的一端外套于凸块且与主动件70相抵,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从动件80相抵。开盖过程中,操作件40受开盖力(例如,用户向操作件40施加的开盖力)沿第一方向滑动,带动主动件70相对于从动件80移动以压缩螺旋弹簧,使主动件70可以通过螺旋弹簧推动从动件80运动,以驱动锁紧件20向解锁位置移动。操作件40不受所施开盖力时,螺旋弹簧具有恢复原状的回复力,回复力使主动件70相对于从动件80向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限位机构50向锁定状态移动。
再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可以为拉簧,开盖过程中,操作件40受开盖力时,主动件70相对于从动件8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拉伸拉簧,而操作件40不受所施开盖力时,拉簧的回复力使主动件70相对于从动件80向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限位机构50向锁定状态移动。
为了提高主动件70相对于从动件80移动的顺畅性,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主动件70可以设有主动导向部71,从动件80可以设有主动导向配合部81,主动导向部71和主动导向配合部81配合,可以对主动件70和从动件80相对移动提供导向,防止主动件70和从动件80相对运动时卡死而影响开合盖。
本发明对主动导向部71和主动导向配合部81的配合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主动导向部71可以包括两个导向筋,主动导向配合部81可以为导向凹槽,两个导向筋一一对应地沿着导向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可以滑动。由此,主动导向部71和主动导向配合部81配合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效果,而且可以在垂直于主动件70的移动方向上对主动件70进行限位。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筋和导向凹槽的设置位置可以发生互换,具体地,主动导向部71可以为导向凹槽,主动导向配合部81可以包括两个导向筋,这也可以通过导向筋与导向凹槽配合以对主动件70提供导向。换言之,主动导向部71和主动导向配合部81中的其中一个为导向凹槽,主动导向部71和主动导向配合部81中的其中另一个包括两个导向筋,两个导向筋一一对应地沿着导向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可滑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合盖操作的可靠性和顺畅性,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5和图8所示,上盖本体10可以设有从动导向配合部14,从动件80可以设有从动导向部85,从动导向部85和从动导向配合部1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沿从动件80的移动方向延伸,并且从动导向部85和从动导向配合部14这两者可以彼此配合,以在从动件80移动时提供导向。
对于从动导向部85和从动导向配合部14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参照图2、图3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盖本体10可以包括内盖(有时也称上盖)13和面盖12,面盖12设于内盖13的上侧,从动件80可以设于内盖13和面盖12之间。从动导向配合部14可以包括设于内盖13的上表面并且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筋,从动件80可移动地配合在两个导向筋之间滑动,此时,从动件80的两个侧面可以形成为从动导向部85。这种导向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而且还可以在垂直于从动件80的移动方向上对从动件80进行限位。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8所示,从动导向部85可以为导向凹槽,从动导向配合部14可以包括导向筋,导向筋可以插入导向凹槽内并与导向凹槽的槽侧壁相配合,以对从动件80进行导向和限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主动件70可以设有配合凸部72,从动件80可以设有配合凹部82。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锁紧件20由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配合凸部72可以伸入配合凹部82,并且配合凸部72可以与配合凹部82的内壁相抵,以带动从动件80移动。当然,在图23和图24所示的示例中,主动件70通过配合凸部72和配合凹部82配合,以拉动从动件80,进而使锁紧件20向锁定位置移动,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动件70通过配合凸部72和配合凹部82配合可以推动从动件80,进而使锁紧件20向锁定位置移动。
可选地,配合凸部72和配合凹部8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发生互换,具体地,主动件70可以设有配合凹部82,从动件80可以设有配合凸部72,换言之,主动件70设有配合凸部72和配合凹部82中的其中一个,从动件80设有配合凸部72和配合凹部82中的其中另一个。
下面结合附图对限位机构50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50可以包括:杠杆结构51和限位件52。如图8和图9所示,主动件70可以设有杠杆驱动部73。如图12和图13所示,杠杆结构51可以与上盖本体10连接,杠杆驱动部73和杠杆结构51的第一端513的其中一个可以设有驱动斜面,驱动斜面相对于上盖本体10的轴向倾斜设置,杠杆驱动部73和杠杆结构51的第一端513的其中另一个可以与驱动斜面配合,限位件52与杠杆结构51的第二端514连接,并且限位件52可以与锅体总成200配合,例如卡接、扣合等。
由此,在主动件70移动时,杠杆驱动部73和杠杆结构51的第一端513的其中另一个与驱动斜面配合时,可以使杠杆结构51的第一端513相对于上盖本体10移动,以带动杠杆结构的第二端514相对于上盖本体10移动,进而驱动限位件52与锅体总成200配合和脱离配合。
另外,如图5、图6和图13所示,限位件52与上盖本体10可转动地连接,限位件52还可以设有扣位部521,锅体总成200上设有可以与扣位部521扣合的锅体扣位210,以使限位件52形成扣板。杠杆结构51的第二端514移动时可以按压或者抬升限位件52,以使限位件52相对于上盖本体10转动,进而使扣位部521与锅体扣位210扣合或者分离,限位件52与锅体总成200的配合结构简单、牢固。
可选地,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锅体扣位210为卡接翻边,扣位部521可以与卡接翻边相扣合或者分离。当然,锅体扣位210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卡接翻边,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锅体扣位210也可以为凹槽,扣位部521可以卡入凹槽以实现扣合。
如图21和图22所示,杠杆结构51可以折弯设置,以使杠杆结构51的第二端514可以形成有倾斜板,倾斜板沿从第一端513向第二端514的方向且向下倾斜延伸,杠杆结构51的第二端514移动时,倾斜板的下端可以按压限位件52,以使扣位部521和锅体扣位210分离。杠杆结构51与限位件52的配合结构简单,并且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和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杠杆结构51的第一端513的彼此相背的至少一侧可以设置有凸出的驱动凸部511,如图8和图9所示,主动件70可以设有驱动空间74,如图13所示,杠杆结构51的第一端513可以伸入驱动空间74,使杠杆结构51与主动件70的配合结构更紧凑,减小安装空间。并且如图18和图21所示,驱动空间74的至少一个侧壁可以设置有驱动槽75,驱动槽75相对于上盖本体10的轴向倾斜设置,并且驱动槽75的槽壁形成驱动斜面,驱动凸部511可移动地配合在驱动槽75内。驱动凸部511在驱动槽75内移动时,驱动凸部511与驱动斜面配合,使驱动凸部511相对于上盖本体10移动。在此过程中,驱动斜面起导向作用,驱动凸部511在驱动槽75内移动不易卡死,并且杠杆结构51与主动件70的驱动配合结构简单。
为进一步提高驱动凸部511相对于主动件70移动的顺畅性,如图9和图15所示,驱动空间74的侧壁还可以设置有导向槽76,导向槽76沿主动件70的移动方向延伸,并且导向槽76与驱动槽75连通。操作件40沿着第一方向滑动的过程中,驱动凸部511可以经过导向槽76后移至驱动槽75。由于导向槽76沿主动件70的移动方向延伸,使驱动凸部511进入导向槽76更容易,又由于导向槽76与驱动槽75连通,使驱动凸部511在导向槽76的导向下可以顺利进入驱动槽75,防止驱动凸部511直接进入驱动槽75而发生卡顿,杠杆结构51与主动件70相对运动更顺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6和图21所示,杠杆结构51的第二端514可以与限位件52的一端相抵,限位件5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扣位部521和弹性部522。弹性部522可以驱使扣位部521与锅体扣位210扣合,限位机构50向释放状态移动时,限位件52在杠杆结构51的第二端514的止抵下克服弹性部522的弹性力相对于上盖本体10转动,以使扣位部521与锅体扣位210解除扣合。
由此,在用户不向操作件40施加开盖力时,或者在烹饪器具300烹饪过程中,弹性部522使限位机构50常处于与锅体总成200扣合的锁定状态,无需外力控制限位机构50就可以锁定上盖总成100和锅体总成200,不仅有利于简化上盖总成100的结构,使操作更方便,而且有利于提高烹饪的安全性,防止出现用户忘记使限位机构50移动至锁定状态的情况。
本发明对弹性部522的结构不做特殊限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限位件52为扣板,弹性部522为与扣板成一定角度且相对于上盖本体10的轴向倾斜延伸的板体。杠杆结构51与扣板的一端相抵并向下按压扣板时,限位机构50向释放状态转换,扣板转动,板体受上盖本体10的压力,使板体与扣板之间的夹角减小,当杠杆结构51停止按压扣板时,板体具有恢复与扣板初始夹角的回复力,使扣板沿相反方向转动,限位机构50移动至与锅体总成200扣合的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限位件52与上盖本体10可以通过转轴523和卡接缺口111实现可转动连接。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件52的彼此相背的两侧可以设置凸出的转轴523,上盖本体10可以设有与两个转轴523一一对应的两个安装板11,每个安装板11的上端设有卡接缺口111,每个转轴523可转动地卡入对应的卡接缺口111,以实现限位件52与上盖本体10可转动连接。并且卡接缺口111非直线延伸,使转轴523可以通过卡接缺口111的开口卡入卡接缺口111,并且在卡入卡接缺口111后,转轴523不易从卡接缺口111脱出,提高了限位件52与上盖本体10连接的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轴523和卡接缺口111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具体地,上盖本体10可以设有两个转轴523,限位件52的彼此相背的两侧可以设有与两个转轴523一一对应的两个安装板11,每个安装板11的上端设有非直线延伸的卡接缺口111,每个转轴523可转动地卡入对应的卡接缺口111,这也可以实现限位件52与上盖本体10可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杠杆结构51与上盖本体10可以通过安装部512和安装配合部133实现可转动连接,安装部512和安装配合部133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为转动轴,安装部512和安装配合部133中的其中另一个可以为转动轴孔或者转动缺口,转动轴可转动地伸入转动轴孔或者转动缺口,以实现杠杆结构51与上盖本体10的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安装凸部512设于杠杆结构51并且杠杆结构51的第一端513设有驱动凸部511时,安装凸部512凸出于杠杆结构51的侧面的尺寸可以小于驱动凸部511凸出于杠杆结构51的侧面的。由此,杠杆结构51伸入主动件70的驱动空间74并相对于主动件70移动时,安装凸部512与驱动空间74的侧壁面无干涉,使杠杆结构51相对于主动件70移动更顺畅。
下面结合附图对连接结构90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3、图7和图11所示,连接结构90可以包括摆动连杆91,摆动连杆91的一端可以与从动件80可摆动地连接,摆动连杆91的另一端可以与锁紧件20相连,由此,操作件40滑动时,主动件70可以在操作件40的带动下相对于上盖本体10移动,进而带动从动件80相对于上盖本体10移动,从动件80通过摆动连杆91带动锁紧件20相对于上盖本体10的周向转动。主动件70、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配合,可以将操作件40的滑动转换为锁紧件20的转动,实现动力传递和方向的转换。
另外,如图3所示,摆动连杆91与锁紧件20的连接部位(例如,销轴21)偏离上盖本体10的中心,也就是说,摆动连杆91与锁紧件20偏心连接,可以增大摆动连杆91驱动锁紧件20转动的力臂,使摆动连杆91带动锁紧件20转动所需的驱动力更小,进而用户操作操作件40滑动所需的力更小,用户操作更省力。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从动件80为移动,锁紧件20为转动,因此随着锁紧件20的不同位置,锁紧件20的用于与从动件80相连接部位相对中心对称平面(如图3中虚线所示)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而设置的摆动连杆91在从动件80移动过程中可以发生角度变化,不仅传递从动件80的动力到锁紧件20上,同时可以自适应锁紧件20在不同位置时锁紧件20的用于与从动件80相连接部位与中心对称平面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开合盖运动过程卡死问题,具体可以通过摆动连杆91相对从动件80摆动,相对锁紧件20也可以转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合盖途中,摆动连杆91与从动件80之间的角度可参考图4所示,开盖途中,摆动连杆91与从动件80之间的角度可参考图3所示。
本发明对于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的传动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只要摆动连杆91可以相对从动件80摆动即可,使得摆动连杆91可以自适应调整其与从动件80之间的角度,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卡死。可选地,参照图7和图11所示,从动件80可以设有安装柱83,摆动连杆91可以设置有安装孔92,安装柱83可以插设在安装孔92内,并且安装柱83的端部可以设有凸出于其外周面且与安装孔92的边沿相抵的防脱部84,安装孔92的内孔壁可以设有避让凹槽93,在往安装孔92内插设安装柱83时,避让凹槽93可以用于避让防脱部84。
由此,在装配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时,可以将防脱部84和避让凹槽93对准,然后将安装柱83插入安装孔92,当插设完成后,可以通过旋转摆动连杆91相对从动件80的角度,使得避让凹槽93和防脱部84可以错开,使防脱部84可以与安装孔92的边沿相抵以起到防脱作用。该种配合结构连接可靠并且连接操作方便,同时还能使摆动连杆91在移动时能通过防脱部84绕安装孔92的边沿旋转,以提高摆动连杆91摆动的稳定性。
参照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动连杆91上可设有沉台94,安装孔92可设置在沉台94的中部,防脱部84与沉台94的上表面相抵。沉台94的设置,使得摆动连杆91形成凹陷结构以用于容纳防脱部84,可以避免防脱部84太凸出,例如,可以使防脱部84不超出摆动连杆91的上表面,更利于与摆动连杆91相邻近的其它部件的安装以及对防脱部84的保护,并且使上盖总成100的结构更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92和安装柱83的位置也可以发生互换,这能够起到同样的连接效果。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的其中一个设有安装柱83,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的其中另一个设有用于使安装柱83插设的安装孔92。
本发明对摆动连杆91与锁紧件20的传动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锁紧件20可以设有销轴21,摆动连杆91可以设有轴孔95,销轴21可以插设在轴孔95内,以实现锁紧件20和摆动连杆91的可转动连接,传动结构简单牢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锁紧件20可以设有轴孔95,摆动连杆91可以设有销轴21,这也可以通过销轴21和轴孔95配合实现锁紧件20和摆动连杆91的可转动连接。
结合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锁紧件20和摆动连杆91可以位于上盖本体10的同一侧,也可以位于上盖本体10的不同侧。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盖本体10可以包括内盖13,锁紧件20和摆动连杆91分别位于内盖13的下侧和上侧,内盖13设有内盖避让孔131,内盖避让孔131沿内盖13的周向延伸,摆动连杆91设有轴孔95,锁紧件20设有销轴21,销轴21可以穿过内盖避让孔131插装到轴孔95内。当摆动连杆91带动锁紧件20移动时,销轴21可以在内盖避让孔131内沿着上盖本体10的周向移动。可选地,内盖避让孔131可以沿内盖13的周向延伸,这样可以减小内盖避让孔131的尺寸,并且有利于对销轴21进行导向。
本发明对于操作件40和主动件70的配合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件70可以一体连接于操作件40,使开盖组件30结构更简单,减少加工工序和装配工序,同时可以提高主动件70与操组件40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5和图26所示,操作件40可以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开口朝下,主动件70设置有多个连接柱77,每个连接柱77具有孔,多个连接柱77可以插入连接凹槽内。连接凹槽的底壁设置有多个连接孔401,在图25和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凹槽的底壁也就是连接凹槽的上侧壁。多个连接孔401与多个连接柱77的孔一一对应。多个紧固件一一对应穿设在连接柱77的孔和连接孔401内以连接操作件40和主动件70。每个连接柱77的孔和对应的连接孔401内插装有紧固件,使得操作件40和主动件70可以通过多个紧固件实现连接,这里,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或螺栓。
上述结构在连接时,连接凹槽可以起到对连接柱77进行容纳以及初步定位的作用,不仅使得整个结构更为紧凑牢固,而且更利于装配。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凹槽和连接柱77的位置可以发生互换,即将连接凹槽设置在主动件70,而将连接柱77设置在操作件40上,这可以实现上述同样的效果。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操作件40的和主动件70的其中一个可以设置有连接凹槽,其中另一个可以设置有多个连接柱77。
可选地,如图1所示,操作件40滑动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沿从上盖本体10的边沿向上盖本体10的中心的方向。也就是说,操作件40可以大致沿上盖本体10的径向滑动。这样更便于设计制造,更符合操作习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本体10可以包括面盖12和内盖13,其中,内盖13可以设于面盖12的下侧,操作件40可以设于面盖12的上侧,以便于用户对操作件40进行操作,锁紧件20可以位于内盖13的下侧,以便于与锅体总成200相配合。
在开盖组件30通过传动机构60将操作件40的动力传递至锁紧件20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60可以设于内盖13和面盖12之间。为了便于传动机构60分别与操作件40和锁紧件20的连接,可以在面盖12和内盖13上设置避让结构。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和图27所示,面盖12可以设有面盖避让孔121,面盖避让孔121可以避让操作件40和传动机构60的连接部分。例如,当操作件40和主动件70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柱77和连接孔401以及紧固件的配合结构实现连接时,面盖避让孔121可以避让该配合结构,例如可以使连接柱77穿过面盖避让孔121与连接孔401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面盖避让孔121的边沿与操作件40和传动机构60的连接部分不接触。此时,面盖避让孔121对操作件40的滑动没有导向作用,在操作件40滑动过程中,操作件40和传动机构60的连接部分与面盖避让孔121的边沿之间无摩擦,可以降低摩擦阻力,用户操作更省力。
参照图5和图7所示,内盖13可以设有内盖避让孔131,内盖避让孔131可以避让传动机构60与锁紧件20的连接部分。例如,当锁紧件20与摆动连杆91通过前述实施例中的销轴21和轴孔95的传动结构实现连接时,内盖避让孔131可以避让该传动结构,例如可以使销轴21穿过内盖避让孔131与轴孔95实现连接。可选地,内盖避让孔131可以沿内盖13的周向延伸,这样可以减小内盖避让孔131的尺寸,并且有利于对销轴21进行导向。
参照图5、图12和图13所示,限位机构50可以设于内盖13和面盖12之间,内盖13可以设有开口朝下的扣合空间132,限位机构50可以伸入扣合空间132,以与锅体总成200扣合。例如,在限位机构50具有扣位部521的实施例中,扣位部521可以为向内凸出于限位件52的表面的凸块,锅体扣位210可以为设于锅体总成200且向外延伸的卡接翻边,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时,卡接翻边伸入扣合空间132,凸块可以向内伸入扣合空间132以与卡接翻边的下表面相抵,使卡接翻边无法由扣合空间132脱出,实现上盖总成100与锅体总成200的锁定。
可选地,锁紧件20具有扣牙22,锁紧件20通过扣牙22与锅体总成200的外锅相互扣合,可选地,扣牙22可以为2个至6个,既保证了锁紧件20与外锅扣合的牢固程度,又使锁紧件20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转动的角度较小,用户滑动操作件40的滑动轨迹更短,操作更简单省力。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扣牙22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或者6个。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包括锅体总成200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的上盖总成100。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的上盖总成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通过操作件40滑动可以实现锁紧件2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实现开合盖,操作简单方便且省力,并且开盖过程中,操作件40滑动可以同时实现锁紧件20和限位机构50移动,实现一步滑动开盖,简化了开盖操作步骤,省去了开盖按钮,不易出现误操作、误开盖的情况,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
可选地,烹饪器具300可以为电压力锅等。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和上盖总成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烹饪器具300包括上盖总成100和锅体总成200,上盖总成100可以盖设于锅体总成200,以与锅体总成200配合形成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容腔。
上盖总成100包括上盖本体10、锁紧件20、限位机构50、操作件40、传动机构60和复位件61。如图2-图4所示,上盖本体10包括面盖12和内盖13,内盖13位于面盖12下侧,锁紧件20位于内盖13下侧,操作件40位于面盖12上侧,传动机构60和限位机构50位于面盖12和内盖13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机构50包括杠杆结构51和限位件52,杠杆结构51和限位件52分别与内盖13可转动连接。如图7-图11所示,传动机构60包括主动件70、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操作件40与主动件70固定连接,主动件70与从动件80可移动地传动连接,复位件61止抵于主动件70和从动件80之间,从动件80与摆动连杆91可摆动地传动连接,摆动连杆91与锁紧件20可转动地传动连接。操作件40沿上盖本体10的前后方向向后直线滑动时,锁紧件20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限位机构50由锁定状态向释放状态切换;操作件40沿上盖本体10的前后方向向前直线滑动时,锁紧件20由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限位机构50由释放状态向锁定状态切换。
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上盖总成100处于初始状态时的剖视图,此时,锁紧件20处于锁定位置,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未向操作件40施加外力。复位件6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为L1,主动件70的配合凸部72与从动件80的配合凹部82的前侧壁相抵。杠杆结构51的驱动凸部511位于主动件70的导向槽76外,杠杆结构51的前端与限位件52的后端的上表面相抵,限位件52的扣位部521伸入上盖本体10的扣合空间132并与锅体总成200扣合,限位件52的弹性部522与上盖本体10的侧壁相抵且与上盖本体10的轴向所成角度为第一夹角。
向操作件40施加向后的开盖力,使操作件40相对于上盖本体10向后滑动,上盖总成100移动至如图14-图16所示的状态。此时,操作件40通过主动件70、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配合使锁紧件20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主动件70在操作件40的带动下相对于从动件80向后移动并压缩复位件61,使复位件6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压缩为L2,L2<L1,主动件70的配合凸部72与从动件80的配合凹部82的前侧壁间隔开。同时主动件70相对于杠杆结构51向后移动,使驱动凸部511进入导向槽76内,杠杆结构51的前端保持与限位件52的后端的上表面相抵,限位件52的扣位部521保持伸入上盖本体10的扣合空间132并与锅体总成200扣合,限位件52的弹性部522保持与上盖本体10的轴向所成的第一夹角。
继续向操作件40施加向后的开盖力,使操作件40继续相对于上盖本体10向后滑动,上盖总成100移动至如图17-图19所示的状态。此时,操作件40通过主动件70、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配合使锁紧件20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复位件6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保持为L2,使主动件70可以通过复位件61推动从动件80向后移动,主动件70的配合凸部72与从动件80的配合凹部82的前侧壁间隔开。同时主动件70相对于杠杆结构51向后移动,使驱动凸部511开始进入驱动槽75。
随着操作件40继续相对于上盖本体10向后滑动,上盖总成100逐渐由图17-图19所示的状态转换至如图20-图22所示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复位件6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保持为L2,使主动件70可以通过复位件61推动从动件80向后移动,操作件40通过主动件70、从动件80和摆动连杆91配合使锁紧件20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主动件70的配合凸部72与从动件80的配合凹部82的前侧壁间隔开。驱动凸部511在驱动槽75沿驱动斜面移动,使杠杆结构51绕转动轴线转动。杠杆结构51的后端向远离内盖13的方向移动,杠杆结构51的前端向靠近内盖13的方向移动并向下压限位件52的后端,使限位件52绕转动轴线转动。限位件52挤压弹性部522,使弹性部522与上盖本体10的轴向所成的角度由第一夹角逐渐减小至第二夹角,扣位部521逐渐移动至扣合空间132外以与锅体总成200的锅体扣位210解除扣合。
当操作件40滑动至如图20-图22所示的状态时,限位件52处于释放状态,锁紧件20处于解锁位置,操作件40仍受到开盖力作用。
当除去对操作件40的开盖力时,如图23和图24所示,复位件61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由L2恢复至L1,同时推动主动件70相对于从动件80向前移动至主动件70的配合凸部72与从动件80的配合凹部82的前侧壁相抵,从动件80相对于上盖本体10不移动。同时弹性部522与上盖本体10的轴向所成的角度由第二夹角恢复至第一夹角,限位件52反向转动至扣位部521伸入扣合空间132。杠杆结构51在驱动斜面和限位件52的共同作用下反向转动,使驱动凸部511由驱动槽75移动至导向槽76,开盖完成。
当需要合盖时,控制操作件40由如图20-图22所示的位置相对于上盖本体10向前滑动,主动件70随操作件40向前移动,并通过配合凸部72与配合凹部82的前侧壁的配合带动从动件80向前移动,进而通过摆动连杆91带动锁紧件20由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转动。在此过程中,主动件70相对于杠杆结构51向前移动至驱动凸部511位于导向槽76外,限位件52在弹性部522的作用下与锅体总成200的锅体扣位210扣合,限位机构50处于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300和上盖总成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不干涉、不矛盾的情况下均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相互结合。

Claims (20)

1.一种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总成适于盖设于所述烹饪器具的锅体总成,所述上盖总成包括:
上盖本体;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上盖本体且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切换,所述锁紧件在其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与所述锅体总成扣合且在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与所述锅体总成脱离扣合;
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与所述锁紧件相连以带动所述锁紧件移动,所述开盖组件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滑动,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锁紧件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所述操作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锁紧件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开盖组件相连且具有适于锁定所述上盖总成和所述锅体总成的相对位置的锁定状态和释放所述上盖总成的释放状态,所述操作件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限位机构向所述释放状态移动以使所述上盖总成和所述锅体总成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沿着第一方向滑动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锁紧件移至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操作件继续沿着第一方向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机构处于所述释放状态;或者,
所述操作件沿着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锁紧件移至所述解锁位置的同时,所述限位机构移至所述释放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组件还包括: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操作件和所述锁紧件之间,以使所述锁紧件在所述操作件滑动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传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主动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操作件相连以在所述操作件的带动下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在所述主动件的驱动下移动;
从动件,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相连并且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锁紧件连接,以在所述主动件的带动下驱动所述锁紧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主动件和所述限位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锁紧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且所述操作件不受所施开盖力时,所述限位机构在所述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可移至所述锁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性件,所述主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件可移动,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之间且沿所述主动件的移动方向可伸缩,在所述锁紧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且所述操作件不受所施开盖力时,所述主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从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限位机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设有主动导向部,所述从动件设有主动导向配合部,所述主动导向部和所述主动导向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相对移动提供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向部和所述主动导向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导向凹槽,其中另一个包括两个导向筋,两个所述导向筋一一对应地沿着所述导向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可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设有配合凸部和配合凹部中的其中一个,所述从动件设有配合凸部和配合凹部中的其中另一个,在所述锁紧件由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配合凸部伸入所述配合凹部且与所述配合凹部的内壁相抵以带动所述从动件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与所述上盖本体连接的杠杆结构,所述主动件设有杠杆驱动部,所述杠杆驱动部和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的其中一个设有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的轴向倾斜设置的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与所述杠杆驱动部和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中的其中另一个配合以在所述主动件移动时使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移动;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上盖本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限位件还设有扣位部,所述锅体总成上设有能与所述扣位部扣合的锅体扣位,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移动时可按压或抬升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扣位部与所述锅体扣位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结构折弯设置以使所述第二端形成有沿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且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下端适于按压所述限位件以使所述扣位部与所述锅体扣位分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的彼此相背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凸出的驱动凸部,所述主动件设有用于使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一端伸入的驱动空间,所述驱动空间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的轴向倾斜设置且所述驱动槽的槽壁形成所述驱动斜面,所述驱动凸部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驱动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空间的侧壁还设置有沿所述主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驱动槽连通,所述操作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凸部经过所述导向槽移至所述驱动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相抵,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扣位部和用于驱使所述扣位部与所述锅体扣位扣合的弹性部,所述限位机构向所述释放状态移动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杠杆结构的第二端的止抵下克服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力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彼此相背的两侧设置凸出的转轴,所述上盖本体设有与两个所述转轴一一对应的两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非直线延伸的卡接缺口,每个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卡入对应的所述卡接缺口。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摆动连杆,所述摆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件摆动连接,所述摆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紧件相连以带动所述锁紧件相对于所述上盖本体的周向转动,所述摆动连杆与所述锁紧件的连接部位偏离所述上盖本体的中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和所述摆动连杆的其中一个设有安装柱,其中另一个设有用于使所述安装柱插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柱的端部设有凸出于其外周面且与所述安装孔的边沿相抵的防脱部,所述安装孔的内孔壁设有在往所述安装孔内插设所述安装柱时用于避让所述防脱部的避让凹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连杆上设有沉台,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沉台的中部,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沉台的上表面相抵。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本体包括:
面盖,所述操作件设于所述面盖的上侧且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为沿从所述上盖本体的边沿向所述上盖本体的中心的方向;
内盖,所述内盖设于所述面盖的下侧,所述开盖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内盖和所述面盖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面盖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操作件和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接部分的面盖避让孔,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内盖的下侧,所述内盖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锁紧件和所述传动机构的连接部分的内盖避让孔,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内盖和所述面盖之间,所述内盖设有开口朝下的扣合空间,所述限位机构伸入所述扣合空间以与所述锅体总成扣合。
2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总成和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
CN201910140283.2A 2019-02-26 2019-02-26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111603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0283.2A CN111603026B (zh) 2019-02-26 2019-02-26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0283.2A CN111603026B (zh) 2019-02-26 2019-02-26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3026A true CN111603026A (zh) 2020-09-01
CN111603026B CN111603026B (zh) 2021-08-20

Family

ID=7219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0283.2A Active CN111603026B (zh) 2019-02-26 2019-02-26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30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5487A (zh) * 2020-12-24 2021-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煲盖机构及电饭煲
CN112555926A (zh) * 2020-12-07 2021-03-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4847771A (zh) * 2022-06-16 2022-08-05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锁扣机构及微压空气炸锅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941U (zh) * 1988-12-30 1989-06-28 随建波 压力锅排气阀控制器
CN1102283A (zh) * 1993-01-28 1995-05-03 Seb公司 限流排气阀的控制装置
JPH09182680A (ja) * 1995-12-29 1997-07-15 Tiger Crown:Kk 料理用刷毛
CN1231872A (zh) * 1999-04-09 1999-10-20 周赛方 压力锅开合盖安全装置
CN2922715Y (zh) * 2006-07-19 2007-07-18 周锦新 一种压扣式压力锅锅盖
CN102103936A (zh) * 2009-12-18 2011-06-22 Seb公司 家电设备的开关的控制装置
CN202015093U (zh) * 2011-02-28 2011-10-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转食品加工机
CN202184616U (zh) * 2011-07-27 2012-04-1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快速泄压的压力锅锅盖
CN202207074U (zh) * 2011-08-25 2012-05-02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夹钳式压力锅控制机构
CN106213986A (zh) * 2016-09-19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及其锅盖总成
CN206026026U (zh) * 2016-06-30 2017-03-2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6342334U (zh) * 2016-10-10 2017-07-21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开盖的压力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941U (zh) * 1988-12-30 1989-06-28 随建波 压力锅排气阀控制器
CN1102283A (zh) * 1993-01-28 1995-05-03 Seb公司 限流排气阀的控制装置
JPH09182680A (ja) * 1995-12-29 1997-07-15 Tiger Crown:Kk 料理用刷毛
CN1231872A (zh) * 1999-04-09 1999-10-20 周赛方 压力锅开合盖安全装置
CN2922715Y (zh) * 2006-07-19 2007-07-18 周锦新 一种压扣式压力锅锅盖
CN102103936A (zh) * 2009-12-18 2011-06-22 Seb公司 家电设备的开关的控制装置
CN202015093U (zh) * 2011-02-28 2011-10-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转食品加工机
CN202184616U (zh) * 2011-07-27 2012-04-1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快速泄压的压力锅锅盖
CN202207074U (zh) * 2011-08-25 2012-05-02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夹钳式压力锅控制机构
CN206026026U (zh) * 2016-06-30 2017-03-2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6213986A (zh) * 2016-09-19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及其锅盖总成
CN206342334U (zh) * 2016-10-10 2017-07-21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开盖的压力烹饪器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5926A (zh) * 2020-12-07 2021-03-2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555926B (zh) * 2020-12-07 2023-04-1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515487A (zh) * 2020-12-24 2021-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煲盖机构及电饭煲
CN114847771A (zh) * 2022-06-16 2022-08-05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锁扣机构及微压空气炸锅
CN114847771B (zh) * 2022-06-16 2023-09-12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锁扣机构及微压空气炸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3026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3026B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总成和烹饪器具
SK285193B6 (sk) Bezpečnostný systém na prístroj na spracovanie potravín
JP2010523856A (ja) 家電機器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A2487576C (en) Fuse block with integral door sensing rotary disconnect
CN109998370B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227802U (zh)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0623551B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1000429B (zh) 烹饪器具
CN110150966B (zh) 烹饪器具
CN209846948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5530610B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4658296B (zh) 烹饪设备的门锁结构和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CN216841067U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7696052U (zh) 烹饪器具
CN112167964B (zh) 烹饪器具
CN114737830B (zh) 门锁装置及烹饪电器
CN114246464B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1449527B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
CN111603054B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8338171U (zh) 烹饪器具
CN209863334U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
CN111972981B (zh) 烹饪器具
CN217975808U (zh) 烹饪器具
CN215226856U (zh) 烹饪器具的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6221219U (zh) 一种双胆电饭锅的盒盖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