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2485A -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2485A
CN111602485A CN202010475206.5A CN202010475206A CN111602485A CN 111602485 A CN111602485 A CN 111602485A CN 202010475206 A CN202010475206 A CN 202010475206A CN 111602485 A CN111602485 A CN 111602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layer
treatment
controller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52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2485B (zh
Inventor
刘彦随
王永生
李玉恒
刘怀华
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in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Yulin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in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filed Critical Yulin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4752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2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2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7/00Machines for lifting and treating s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肥料层、混合层和保水保肥层,肥料层包括有机处理物;混合层由黄土和沙土,或红粘土和沙土混合制成;保水保肥层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包括:在平整的沙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保水保肥层和混合层,保水保肥层和混合层复配成土,其中,保水保肥层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混合层是利用深松机械将红粘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或将黄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在混合层上铺设肥料层,肥料层包括有机处理物;在肥料层上进行多作物复配种植;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作物进行灌溉和施肥。

Description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健康、生态、高效的农田是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基础。但土地整治工程主要集中在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对退化及未利用土地的整治利用工作开展相对较晚。土地功能的优化仍然是当前土地整治工程的主要目标,对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及相关工程措施的研究相对缺乏。良种的优选与培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但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和土地适宜性研究,使良种难以播在沃土上,导致良种的优越性难以发挥,因此,如何针对退化土地的利用障碍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并将土地的生态适宜性与作物的生理适应性相结合,探索土地整治利用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耦合模式,实现问题土地的订单式整治。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部分区域的自然条件适宜,地下水资源丰富,整治利用潜力较大。但在沙漠中,种植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沙化土地进行整治利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对沙化土地进行重构整治的方法,而导致难以播种和培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肥料层、混合层和保水保肥层,其中,所述肥料层包括有机处理物;所述混合层由黄土和沙土,或红粘土和沙土混合制成;所述保水保肥层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述的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包括:
在平整的沙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保水保肥层和混合层,所述保水保肥层和混合层复配成土,其中,所述保水保肥层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所述混合层是利用深松机械将红粘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或将黄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
在所述混合层上铺设肥料层,所述肥料层包括有机处理物;
在所述肥料层上进行多作物复配种植;
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作物进行灌溉和施肥。
优选地,通过供料系统产生所述有机处理物;
所述供料系统包括回收装置、处理单元以及输送单元,所述回收装置用于收集农业废弃物;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回收装置收集的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产生二次处理物;所述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二次处理物改造为有机处理物,并将所述有机处理物输送至肥料层。
优选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中空壳体、第一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和供电模块均固定设于所述中空壳体的顶部,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第一控制器提供电能;所述中空壳体内设有一腔室,所述腔室的底部设有一组安装槽,所述腔室的顶部固定设有一组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壳体延伸至所述腔室内,且固定连接有一组涡轮,所述涡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涡轮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主轴在远离所述腔室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一组主动轮,沿水平方向在所述主动轮的两侧分别设置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且所述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均能与所述主动轮啮合,所述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和连接柱二,且所述中空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一和连接柱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柱一和连接柱二的水平截面的半径,所述连接柱一和连接柱二的底端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连接柱一和连接柱二远离所述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轮和第二扇叶轮,所述第一扇叶轮和第二扇叶轮均包括一圆板以及均匀设于所述圆板侧面的若干组矩形片,所述腔室的侧面设有一通管,所述通管能将所述腔室与外界空间连通;所述中空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与所述通管连通,所述中空壳体的背部通过第一基板固定连接有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内设有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中空壳体的正面固定一组收集壳。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光伏发电单元、风能发电单元、风光互补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以及数据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第一电能,所述第一电能为直流电;
所述风能发电单元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第二电能,所述第二电能为交流电;
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和风能发电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能与第二电能转化为第三电能,所述第三电能为直流电;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包括数据发送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光强度检测装置和风速检测装置,所述光强度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光强度,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风速信息,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将所述光强度和风速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供所述第三电能通过,为所述第一控制器提供电能,且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光强度和风速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所述第三电能的功率。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装置和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用于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产生一次处理物;所述第二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一次处理物进行处理,产生二次处理物;
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装置壳体,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壳体内设有第二滑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道一端顶部的长杆四,所述第二滑道上设有滑体二,所述滑体二上方设有第一处理室,所述第一处理室的一外侧壁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长杆四连接,所述长杆四的一侧上方设有定滑轮二,所述定滑轮二位于第一弹簧上方,所述第一处理室的上方设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底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设有长杆一、长杆二和长杆三,其中,
所述长杆一底端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安装有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上设有链轮二和绕线轮二,所述绕线轮二位于所述链轮二前方,且所述绕线轮二上设有第二细绳,所述第二细绳末端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下方设有增重块,所述增重块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金属片,且所述金属片的顶部与所述电磁铁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长杆二底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设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上从后至前依次设有齿轮、链轮一和绕线轮一,所述链轮一与所述链轮二之间设有链条,所述绕线轮一上设有第一细绳;
所述长杆三左侧中部设有定滑轮一,所述第一细绳依次绕过定滑轮一和定滑轮二,所述第一细绳末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室右侧连接,所述长杆三底端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上设有滑体一,所述滑体一顶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滑道底部左侧设有导板,所述导板上开有导孔,所述齿条左侧设有长板,所述长板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长板接触配合,且所述滚轮底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有固位块,所述固位块底部与所述导板内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杆穿过所述导孔和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一压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旋转元件以及与其相连接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旋转元件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能驱动所述旋转机旋转;所述一次处理物通过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旋转元件,所述二次处理物通过所述出口排出;所述旋转元件包括若干个部分,用于产生从所述进口的朝向出口的整体气流;所述出口处设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用于容纳二次处理物;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输送管道,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进口和所述放置箱;所述输送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一次处理物,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进口连接;所述输送管道包括关闭机构,所述关闭机构用于阻止所述输送管道的连通,所述关闭机构包括关闭元件,所述关闭元件设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当所述关闭元件关闭时,能阻挡所述输送管道;
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还包括磁力锁机构,所述磁力锁机构接近所述关闭元件,当所述磁力锁机构被激活时,所述关闭元件阻止所述输送管道的通路;所述放置箱包括一阀门,用于使所述二次处理物从所述放置箱被释放。
优选地,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安装有生石灰箱和酸性物质箱,且所述生石灰箱和所述酸性物质箱分别设有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生石灰箱和所述酸性物质箱的生石灰、酸性物质出量;所述生石灰箱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酸性物质箱的下方设有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加热机和搅拌机,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加热机均与搅拌机连接,在所述搅拌机的侧面的第一基座上安装有储物池,搅拌机出料口与储物池相连,所述储物池出口与设于所述储物池下部的单螺杆式输送泵连接;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均由第一马达和第一输送槽组成,所述第一输送槽内设有螺旋推进器,所述螺旋推进器包括轴以及设于所述轴上的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轴连接;所述搅拌机由第二马达和第二输送槽组成,所述第二输送槽由输送槽第一段和输送槽第二段组成;所述第二输送槽内设有输送轴,所述输送槽第一段的输送轴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槽第二段靠近第二马达的一端输送轴上设有第三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槽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二马达一端的输送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输送槽内的输送轴连接,所述输送槽第一段上开有注水口、生石灰进料口和酸性物质进料口,在输送槽第二段上开设有加热口,远离所述第二马达一端的输送槽第二段上设置有搅拌机出料口;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的下部安装有支架,在搅拌机的下部安装有第二基座。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中还设有pH检测装置,所述pH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有机处理物的pH值数据,并将所述pH值数据实时发送至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
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内预设有pH标准范围,若所述pH值数据低于所述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控制增加所述生石灰箱的生石灰出量,所述第二出料控制器控制停止所述酸性物质箱的酸性物质出量;若所述pH值数据处于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不作动作;若所述pH值数据高于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控制停止所述生石灰箱的生石灰出量,所述第二出料控制器控制增加所述酸性物质箱的酸性物质出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供料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收装置中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收装置中收集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收装置中排放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处理装置的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7的一部分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肥料层;2、混合层;3、保水保肥层;01、中空壳体;02、腔室;03、安装槽;04、第一电动机;05、涡轮;06、从动轮一;07、主动轮;08、从动轮二;09、连接柱一;010、连接柱二;011、第一扇叶轮;012、第二扇叶轮;013、回收管道;014、通管;015、第一控制器;016、供电模块;017、收集壳;020、排放管道;021、空心结构;022、第一基板;023、螺栓孔;11、第二基板;12、长杆一;13、长杆二;14、长杆三;15、电机;16、转动轴一;17、齿条;18、滑体一;19、定滑轮一;110、第一滑道;111、第一细绳;112、定滑轮二;113、第一弹簧;114、长杆四;115、滚轮;116、固位块;117、活动杆;118、压板;119、齿轮;120、链轮一;121、绕线轮一;122、转动轴二;123、链条;124、链轮二;125、绕线轮二;126、轴承座;127、第二细绳;128、凹槽;129、电磁铁;130、长板;131、第二弹簧;132、导孔;133、增重块;134、金属片;135、第一处理室;136、滑体二;137、第二滑道;138、导板;139、第一处理装置壳体;212、进口;214、第二处理室;216、旋转元件;218、圆盘;220、凸出部;222、外壳;224、第二电动机;226、出口;228、间隔;230、出口管道;232、偏移屏;33、单螺杆式输送泵;34、第一基座;35、支架;36、储物池;37、第一输送机构;38、生石灰箱;39、酸性物质箱;310、第二输送机构;311、加热机;312、搅拌机;313、搅拌机出料口;318、第二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肥料层、混合层和保水保肥层,其中,所述肥料层包括有机处理物;所述混合层由黄土和沙土,或红粘土和沙土混合制成;所述保水保肥层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沙化土地重构结构包括肥料层1、混合层2和保水保肥层3,保水保肥层3可以利用附近的红粘土和黄土制成,混合层2作为作物生长的土体环境,肥料层1中包含有机处理物,用于提高新造土地的土壤肥力。通过测地配方施土对沙化土地的不合理结构进行整治,营造合理的土壤颗粒和土体结构,将沙化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通过土壤培肥、作物优配和灌溉、施肥精准管理,实现沙化土地整治利用和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其中,混合层2的黄土和沙土体积比为1:1~1:5,或混合层2的红粘土和沙土体积比为1:1~1:5。混合层2的厚度为20cm~30cm。保水保肥层3的厚度为10cm~15cm。具体的,黄土(或红粘土)和沙土体积比为1:1,则黄土(或红粘土)的总厚度为30cm,沙土厚度为15cm,将顶部的15cm的黄土(或红粘土)与沙土混合,形成黄土(或红粘土)与沙土体积比为1:1的混合层2。若黄土(或红粘土)和沙土体积比为1:2,则黄土(或红粘土)的总厚度为25cm,沙土厚度为15cm,将顶部的10cm的黄土(或红粘土)与沙土混合,形成黄土(或红粘土)与沙土体积比为1:2的混合层2。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土体情况和作物需要选择比例为1:3或1:5的混合层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包括:
在平整的沙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保水保肥层3和混合层2,所述保水保肥层3和混合层2复配成土,其中,所述保水保肥层3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所述混合层2是利用深松机械将红粘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或将黄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
在所述混合层2上铺设肥料层1,所述肥料层1包括有机处理物;
在所述肥料层1上进行多作物复配种植;
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作物进行灌溉和施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具体的,(1)区域选择: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植被少的沙地,便于沙地平整。沙地周围30km内具有红粘土或黄土资源,并有地表水或地下水资源可供灌溉。(2)结构整治:利用红粘土或黄土对沙地土壤颗粒和土地结构进行整治,复配成土。首先将过筛(直径5cm)后的红粘土(或黄土)均匀覆盖在平整的沙地上,再在红粘土(或黄土)上方覆盖一层沙地,利用深松机械(30cm)将红粘土(或黄土)和沙地翻耕、混合均匀,形成混合层2。红粘土(或黄土)与沙土的复配比例分为1:1、1:2、1:3和1:5。以红粘土与沙地1:1复配成土为例,红粘土的覆盖厚度为30cm,红粘土上方沙土的覆盖厚度为15cm,翻耕后表层土壤厚度为30cm,土体中部30-45cm处形成保水保肥层3。(3)土壤培肥:为提高新造土地的土壤肥力,可在表层土壤混匀后,按15~20方/公顷增施腐熟的鸡粪,并及时翻耕,促进土壤快速熟化。在作物种植前,根据作物种植种类,按照当地常规施肥量的1.5倍施用氮、磷、钾基肥,提高土壤养分,按照该施肥量种植2~3年后,可以遵照当地的施肥量与施肥方法进行作物种植。因黄土比红粘土相对肥沃,有机处理物施用量按10~15方/公顷增施,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当地常规用量一致。(4)作物搭配:选取适宜榆林地区的优良玉米(陕单609)、大豆(铁豆61)和土豆(夏波蒂)品种,在已经培肥的新造土地上试种,根据不同作物的长势和产量,选取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复配组合。(5)灌溉及施肥:在试验小区铺设滴灌带,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灌水和施肥,根据不同区域中的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长势需求,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同时记录每次灌水和施肥的时间及数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田间的精准管理方案。本实施例通过测地配方施土对沙化土地的不合理结构进行重构整治,营造合理的土壤颗粒和土体结构,将沙化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通过土壤培肥、作物优配和灌溉、施肥精准管理,实现沙化土地整治利用和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无对沙化土地进行重构整治的方法,而导致难以播种和培育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供料系统产生所述有机处理物;所述供料系统包括回收装置、处理单元以及输送单元,所述回收装置用于收集农业废弃物;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回收装置收集的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产生二次处理物;所述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二次处理物改造为有机处理物,并将所述有机处理物输送至肥料层1。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优选的,所述供料系统也可用于对城市废弃物进行处理,得到有机处理物。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料系统将农业废弃物改造为有机处理物,作为肥料层1的主要组成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不仅能够缓解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同时又为沙化土地提供了肥料,有利于废物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中空壳体01、第一控制器015和供电模块016,所述第一控制器015和供电模块016均固定设于所述中空壳体01的顶部,所述供电模块016为所述第一控制器015提供电能;所述中空壳体01内设有一腔室02,所述腔室02的底部设有一组安装槽03,所述腔室02的顶部固定设有一组第一电动机04,所述第一电动机04与所述第一控制器015电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壳体01延伸至所述腔室02内,且固定连接有一组涡轮05,所述涡轮05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涡轮05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在远离所述腔室02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一组主动轮07,沿水平方向在所述主动轮07的两侧分别设置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且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均能与所述主动轮07啮合,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且所述中空壳体01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水平截面的半径,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底端均位于所述安装槽03内,且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远离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所述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均包括一圆板以及均匀设于所述圆板侧面的若干组矩形片,所述腔室02的侧面设有一通管014,所述通管014能将所述腔室02与外界空间连通;所述中空壳体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回收管道013,所述回收管道013与所述通管014连通,所述中空壳体01的背部通过第一基板022固定连接有排放管道020,所述排放管道020内设有空心结构021,所述空心结构021与所述腔室02连通,所述中空壳体01的正面固定一组收集壳017。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包括中空壳体01、固定在中空壳体01顶部的第一控制器015和固定在中空壳体01顶部的供电模块016,所述中空壳体01的内部的中心设有一组腔室02,所述中空壳体01在位于所述腔室02的底部设有一组安装槽03,所述腔室02的顶部的中心固定一组第一电动机04,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贯穿所述中空壳体01、且一端延伸至所述腔室02的内部,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在位于所述腔室02内部的一端固定一组涡轮05,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在位于腔室02的上方的轴体固定一组主动轮07,所述中空壳体0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主动轮07的边缘设有两组对立设置的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且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与所述主动轮07中设有相互啮合的齿牙结构,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底部的中心分别固定一组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且所述中空壳体01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通孔结构,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底端均位于所述安装槽03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在位于所述安装槽03内部的一端分别固定一组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所述中空壳体0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腔室02侧面的顶部的部位设有一组连通腔室02和外界空间的通管014,所述中空壳体01的侧面固定一组连通所述通管014的回收管道013,所述中空壳体01的背部通过第一基板022固定一组排放管道020,且所述排放管道020的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腔室02的空心结构021。所述第一控制器015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控制输入端,实现两者之间的控制关系;所述第一控制器015的电力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供电模块016的电力输出端,实现动力源的连接;所述涡轮05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涡轮05的下部和上部,产生由下而上的气流,从而将灰尘吸入到回收管道013的内部;所述通孔半径大于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结构半径,实现间隙连接,防止部件之间产生摩擦;所述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包括位于中心的圆板结构和固定在圆板结构侧面的多组矩形片,多组矩形片的旋转能够推动农业废弃物旋转位移至腔室02的内部,方便收集;所述第一基板022中设有多组螺栓孔023,通过螺栓安装在中空壳体01的表面,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收集;所述收集壳017中部为“凹”形,底部为扁平。
具体的,第一处理装置与排放管道020的一端相连接,使得回收装置收集的农业废弃物得以送入第一处理装置,用一回收袋通过线绳固定在回收管道013的一端,通过回收袋回收回收装置内因收集农业废弃物而聚集的灰尘,以减少后续产生的有机处理物中土壤含量,保障重构沙化土地结构的各项比例处于正常范围。通过第一控制器015启动第一电动机04,此时,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带动主动轮07和涡轮05,推动中空壳体01,并且使得收集壳017推进堆积在一起的农业废弃物,由于主动轮07的带动,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将会带动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运动,从而将农业废弃物运输至中空壳体01的内部,由于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的不断,会将农业废弃物推到第一处理装置中,同时,由于由于灰尘的质量较轻,在涡轮05的旋转作用下,产生的气流带动到回收管道013中,进而进入到回收袋中。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不断推动中空壳体01,收集不同位置的农业废弃物。本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操作简单,为后续改造农业废弃物,进而产生有机处理物提供原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016包括光伏发电单元、风能发电单元、风光互补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以及数据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第一电能,所述第一电能为直流电;
所述风能发电单元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第二电能,所述第二电能为交流电;
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和风能发电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能与第二电能转化为第三电能,所述第三电能为直流电;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包括数据发送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光强度检测装置和风速检测装置,所述光强度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光强度,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风速信息,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将所述光强度和风速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供所述第三电能通过,为所述第一控制器015提供电能,且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光强度和风速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所述第三电能的功率。
如图10所示,在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供电模块016中,通过光伏发电单元和风能发电单元分别将光能、风能转换为电能,二者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形成第三电能,第三电能通过第二控制器为第一控制器015提供电能;本供电模块016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来采集光强度和风速信息,第二控制器根据数据采集单元发送的光强度和风速信息调节第三电能的输出功率,使得第三电能正常驱动第一控制器015;本技术方案利用光能、风能进行发电,进而为第一控制器015提供电能的,能在电资源缺乏、停电的环境下正常使用,不仅节约资源,而且清洁、便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装置和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用于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产生一次处理物;所述第二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一次处理物进行处理,产生二次处理物;
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装置壳体139,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壳体139内设有第二滑道137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道137一端顶部的长杆四114,所述第二滑道137上设有滑体二136,所述滑体二136上方设有第一处理室135,所述第一处理室135的一外侧壁通过第一弹簧113与所述长杆四114连接,所述长杆四114的一侧上方设有定滑轮二112,所述定滑轮二112位于第一弹簧113上方,所述第一处理室135的上方设有第二基板11,所述第二基板11的底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设有长杆一12、长杆二13和长杆三14,其中,
所述长杆一12底端设有轴承座126,所述轴承座126上安装有转动轴二122,所述转动轴二122上设有链轮二124和绕线轮二125,所述绕线轮二125位于所述链轮二124前方,且所述绕线轮二125上设有第二细绳127,所述第二细绳127末端连接有电磁铁129,所述电磁铁129下方设有增重块133,所述增重块133上开有凹槽128,所述凹槽128底部设有金属片134,且所述金属片134的顶部与所述电磁铁129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长杆二13底端设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前侧设有转动轴一16,所述转动轴一16上从后至前依次设有齿轮119、链轮一120和绕线轮一121,所述链轮一120与所述链轮二124之间设有链条123,所述绕线轮一121上设有第一细绳111;
所述长杆三14左侧中部设有定滑轮一19,所述第一细绳111依次绕过定滑轮一19和定滑轮二112,所述第一细绳111末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室135右侧连接,所述长杆三14底端设有第一滑道110,所述第一滑道110上设有滑体一18,所述滑体一18顶部设有齿条17,所述齿条17与所述齿轮119啮合;
所述第一滑道110底部左侧设有导板138,所述导板138上开有导孔132,所述齿条17左侧设有长板130,所述长板130底部设有滚轮115,所述滚轮115与所述长板130接触配合,且所述滚轮115底部设有活动杆117,所述活动杆117上设有固位块116,所述固位块116底部与所述导板138内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31,所述活动杆117穿过所述导孔132和所述第二弹簧131连接一压板118。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回收装置的排放管道020连接,以接收回收装置收集的农业废弃物,对农业废弃物进行第一次处理时,将待处理的农业废弃物放置在第一处理室135内,给电磁铁129通电带有磁性,使电磁铁129吸住金属片134,启动电机15交替正反转,带动链轮一120交替正反转,使链轮二124交替正反转,进而使绕线轮二125交替收放第二细绳127,在绕线轮二125收回第二细绳127时,使增重块133向上移动,在绕线轮二125放出第二细绳127时,给电磁铁129断电失去磁性,增重块133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掉落,对待处理的农业废弃物进行第一次处理,电磁铁129向下移动合适距离时,给电磁铁129通电,并且用户将电磁铁129放回凹槽128内,在电机15交替正反转的同时,使齿轮119交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使齿条17交替向左和向右移动,使长板130交替向左和向右移动,长板130向左移动时,推动第二细绳127向左移动,带动增重块133向左移动,所以可以提高增重块133上升的高度,使增重块133的碾压效果更好,使整个第一次处理过程速度更快,在长板130向右移动时,使滚轮115向下运动,从而使活动杆117向下运动,进而使压板118向下运动,对被增重块133初次碾压的农业废弃物再次进行碾压,可以使农业废弃物更加均匀,并且在齿轮119交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时,绕线轮一121交替放出和收回第一细绳111,使第一处理室135左右晃动,所以可以进一步使碾压处理得更加均匀,重复上述操作对农业废弃物进行碾压处理,直至农业废弃物改造为一次处理物,给电磁铁129断电,当电磁铁129和压板118复位后,电机15停止工作,并通过第二输送管将第一处理装置处理后的一次处理物输送至第二处理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旋转元件216以及与其相连接的进口212和出口226,所述旋转元件216连接有第二电动机224,所述第二电动机224能驱动所述旋转机旋转;所述一次处理物通过所述进口212进入所述旋转元件216,所述二次处理物通过所述出口226排出;所述旋转元件216包括若干个部分,用于产生从所述进口212的朝向出口226的整体气流;所述出口226处设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用于容纳二次处理物;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输送管道,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进口212和所述放置箱;所述输送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一次处理物,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进口212连接;所述输送管道包括关闭机构,所述关闭机构用于阻止所述输送管道的连通,所述关闭机构包括关闭元件,所述关闭元件设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当所述关闭元件关闭时,能阻挡所述输送管道;
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还包括磁力锁机构,所述磁力锁机构接近所述关闭元件,当所述磁力锁机构被激活时,所述关闭元件阻止所述输送管道的通路;所述放置箱包括一阀门,用于使所述二次处理物从所述放置箱被释放。
如图7-8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第二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进口212和出口226,还包括设于进口212和出口226之间的旋转元件216,该旋转元件216与第二电动机224连接,由第二电动机224驱动旋转,进口212通向旋转元件216,出口226约在在旋转元件216的平面上,且其中旋转元件216包括多个部分,用于产生从进口212朝向出口226的整体气流,然后通过出口226从旋转元件216排出二次处理物。从进口212朝向出口226的气流的产生降低了一次处理物返回至进口212的几率。通过利用位于旋转元件216的旋转平面上的出口226来产生,并且可以通过旋转元件216上的锥形部分来辅助产生。一次处理物经过二次处理后形成的二次处理物从旋转元件216的侧面排出。空气从出口226到进口212的再循环减小了第二处理装置产生的噪音。第二处理装置还包含接收一次处理物的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进口212包括关闭机构来阻止通向输送管道,关闭机构包括位于输送管道的一端的关闭元件,关闭元件能在关闭时阻挡输送管道。关闭元件的附近设有磁力锁机构,其中当磁力锁被激活时,关闭元件阻止通向输送管道。不工作时,靠近一次处理物接收输送管道的端部的可密封的关闭元件使输送管道密封,这样会降低其他事物进入输送管道的可能性。在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进行维护时,可以密封输送管道。这对维修和维护第一处理装置的人起到了保护作用。
第二处理装置包括进口212,该进口212通向第二处理室214。第二处理室214的下端是圆盘218形式的旋转元件216或“冠部”,圆盘218具有四个凸出部220,凸出部220从圆盘218向上并朝着进口212延伸,并且间隔228设于圆盘218的周围。凸出部220也可以是伸出物、延伸物或翅片,从圆盘218的圆周延伸到靠近圆盘218的中心位置,且是锥形,这样它们的高度从圆盘218的圆周降低到圆盘218的中心。圆盘218设于第二处理室214外壳222内,并水平设置,且大约垂直于进口212。圆盘218安装在第二电动机224上。第二处理室214外壳222具有大约水平的出口226,设置在圆盘218的平面上。出口226的宽度大约是圆盘218的半径,且与凸出部220的最高端部大约处于相同的高度。外壳222和圆盘218之间在四分之三个圆周上具间隔228。出口226包括出口管道230,出口管道230包括带角度的偏移屏232和下方的开口。重力放置箱设于开口的下方。放置箱具有锥形的下端,在最低处具有开口。放置箱具有腿,能将放置箱抬高并在放置箱下方提供空间。放置箱配置有阀,包括滑动门,滑动门前后滑动以打开放置箱的开口,并使二次处理物从放置箱放出来。放置箱的顶部包括连接管,使放置箱和进口212之间的连通。输送管道可以设于进口212的上端,且与第一处理装置的第二输送管连接。输送管道包括连接至第二处理装置的进口212的下端和上部第一端。在上部第一端设有关闭组件,包括关闭元件或铰链板,其附接到偏移装置,偏移装置将关闭元件移动在关闭位置。关闭组件可以设有磁力锁形式的锁定机构,磁力锁包括螺线管。输送管道包括沿其长度的扭结,扭结可以阻止输送管道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连通。扭结还可以减少一次处理物或二次处理物返回至输送管道的机会。旋转元件216包括若干个个凸出部220。输送管道的下部第二端相对于旋转元件216的中心偏移。在重力作用下,一次处理物落至放置箱内。在运行过程中放置箱内的最低点的阀通常保持关闭状态。接收器连接到阀,并且阀被打开使二次处理物流入接收器,接收器装满后,接收器被密封并从阀移走。输送管道包括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包括一组双弹簧铰链板,分别安装在两个铰链上,铰链板合作以关闭输送管道。一旦一次处理物落入输送管道的上部第一端,施加在一次处理物上的压力将铰链板打开,使得一次处理物沿着输送管道朝进口212掉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34,所述第一基座34上安装有生石灰箱38和酸性物质箱39,且所述生石灰箱38和所述酸性物质箱39分别设有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生石灰箱38和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生石灰、酸性物质出量;所述生石灰箱38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机构37,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下方设有第二输送机构310;所述第一基座34上设有加热机311和搅拌机31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7、第二输送机构310和加热机311均与搅拌机312连接,在所述搅拌机312的侧面的第一基座34上安装有储物池36,搅拌机出料口313与储物池36相连,所述储物池36出口226与设于所述储物池36下部的单螺杆式输送泵33连接;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37和第二输送机构310均由第一马达和第一输送槽组成,所述第一输送槽内设有螺旋推进器,所述螺旋推进器包括轴以及设于所述轴上的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轴连接;所述搅拌机312由第二马达和第二输送槽组成,所述第二输送槽由输送槽第一段和输送槽第二段组成;所述第二输送槽内设有输送轴,所述输送槽第一段的输送轴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槽第二段靠近第二马达的一端输送轴上设有第三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槽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二马达一端的输送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输送槽内的输送轴连接,所述输送槽第一段上开有注水口、生石灰进料口和酸性物质进料口,在输送槽第二段上开设有加热口,远离所述第二马达一端的输送槽第二段上设置有搅拌机出料口313;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37和第二输送机构310的下部安装有支架35,在搅拌机312的下部安装有第二基座318。
如图9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输送装置通过第三输送管与第二处理装置的接收器连接,工作时,输送装置通过第三输送管接收第二处理装置输送的二次处理物,将生石灰和酸性物质(酸性物质的具体物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别加入到生石灰箱38和酸性物质箱39内,通过设于其下方的第一输送机构37和第二输送机构310将生石灰和酸性物质输送到搅拌机312内,通过搅拌机312的注水口向搅拌机312内注水,加热机311向搅拌机312内部提供热度,加水和加热有助于搅拌机312加快对二次处理物的搅拌效率,能够快速改造为有机处理物,为避免有机处理物输送由于供料不足而中断,因此先将改造好的有机处理物通过搅拌机出料口313储存至储物池36中,在储物池36中暂时储存,储物池36通过下面的储物池36出口226将有机处理物输送给单螺杆式输送泵33,单螺杆式输送泵33通过单螺杆式输送泵33出口226把有机处理物送至肥料层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中还设有pH检测装置,所述pH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有机处理物的pH值数据,并将所述pH值数据实时发送至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
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内预设有pH标准范围,若所述pH值数据低于所述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控制增加所述生石灰箱38的生石灰出量,所述第二出料控制器控制停止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酸性物质出量;若所述pH值数据处于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不作动作;若所述pH值数据高于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控制停止所述生石灰箱38的生石灰出量,所述第二出料控制器控制增加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酸性物质出量。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pH检测装置对有机处理物检测pH值数据,以此判断有机处理物是否达到沙化土地所需的标准,能够为肥料层1提供更加适合的有机处理物。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肥料层(1)、混合层(2)和保水保肥层(3),其中,所述肥料层(1)包括有机处理物;所述混合层(2)由黄土和沙土,或红粘土和沙土混合制成;所述保水保肥层(3)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平整的沙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保水保肥层(3)和混合层(2),所述保水保肥层(3)和混合层(2)复配成土,其中,所述保水保肥层(3)为红粘土层或黄土层;所述混合层(2)是利用深松机械将红粘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或将黄土与沙土翻耕混合形成的;
在所述混合层(2)上铺设肥料层(1),所述肥料层(1)包括有机处理物;
在所述肥料层(1)上进行多作物复配种植;
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对作物进行灌溉和施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过供料系统产生所述有机处理物;
所述供料系统包括回收装置、处理单元以及输送单元,所述回收装置用于收集农业废弃物;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回收装置收集的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产生二次处理物;所述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二次处理物改造为有机处理物,并将所述有机处理物输送至肥料层(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中空壳体(01)、第一控制器(015)和供电模块(016),所述第一控制器(015)和供电模块(016)均固定设于所述中空壳体(01)的顶部,所述供电模块(016)为所述第一控制器(015)提供电能;
所述中空壳体(01)内设有一腔室(02),所述腔室(02)的底部设有一组安装槽(03),所述腔室(02)的顶部固定设有一组第一电动机(04),所述第一电动机(04)与所述第一控制器(015)电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壳体(01)延伸至所述腔室(02)内,且固定连接有一组涡轮(05),所述涡轮(05)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涡轮(05)的下部和上部;
所述第一电动机(04)的主轴在远离所述腔室(02)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一组主动轮(07),沿水平方向在所述主动轮(07)的两侧分别设置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且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均能与所述主动轮(07)啮合,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且所述中空壳体(01)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半径大于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水平截面的半径,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的底端均位于所述安装槽(03)内,且所述连接柱一(09)和连接柱二(010)远离所述从动轮一(06)和从动轮二(0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所述第一扇叶轮(011)和第二扇叶轮(012)均包括一圆板以及均匀设于所述圆板侧面的若干组矩形片,所述腔室(02)的侧面设有一通管(014),所述通管(014)能将所述腔室(02)与外界空间连通;
所述中空壳体(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回收管道(013),所述回收管道(013)与所述通管(014)连通,所述中空壳体(01)的背部通过第一基板(022)固定连接有排放管道(020),所述排放管道(020)内设有空心结构(021),所述空心结构(021)与所述腔室(02)连通,所述中空壳体(01)的正面固定一组收集壳(0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模块(016)包括光伏发电单元、风能发电单元、风光互补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以及数据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第一电能,所述第一电能为直流电;
所述风能发电单元用于将风能转化为第二电能,所述第二电能为交流电;
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和风能发电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能与第二电能转化为第三电能,所述第三电能为直流电;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包括数据发送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光强度检测装置和风速检测装置,所述光强度检测装置用于采集光强度,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风速信息,所述数据发送端用于将所述光强度和风速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供所述第三电能通过,为所述第一控制器(015)提供电能,且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光强度和风速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所述第三电能的功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装置和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用于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产生一次处理物;所述第二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一次处理物进行处理,产生二次处理物;
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装置壳体(139),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壳体(139)内设有第二滑道(137)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道(137)一端顶部的长杆四(114),所述第二滑道(137)上设有滑体二(136),所述滑体二(136)上方设有第一处理室(135),所述第一处理室(135)的一外侧壁通过第一弹簧(113)与所述长杆四(114)连接,所述长杆四(114)的一侧上方设有定滑轮二(112),所述定滑轮二(112)位于第一弹簧(113)上方,所述第一处理室(135)的上方设有第二基板(11),所述第二基板(11)的底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设有长杆一(12)、长杆二(13)和长杆三(14),其中,
所述长杆一(12)底端设有轴承座(126),所述轴承座(126)上安装有转动轴二(122),所述转动轴二(122)上设有链轮二(124)和绕线轮二(125),所述绕线轮二(125)位于所述链轮二(124)前方,且所述绕线轮二(125)上设有第二细绳(127),所述第二细绳(127)末端连接有电磁铁(129),所述电磁铁(129)下方设有增重块(133),所述增重块(133)上开有凹槽(128),所述凹槽(128)底部设有金属片(134),且所述金属片(134)的顶部与所述电磁铁(129)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长杆二(13)底端设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前侧设有转动轴一(16),所述转动轴一(16)上从后至前依次设有齿轮(119)、链轮一(120)和绕线轮一(121),所述链轮一(120)与所述链轮二(124)之间设有链条(123),所述绕线轮一(121)上设有第一细绳(111);
所述长杆三(14)左侧中部设有定滑轮一(19),所述第一细绳(111)依次绕过定滑轮一(19)和定滑轮二(112),所述第一细绳(111)末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室(135)右侧连接,所述长杆三(14)底端设有第一滑道(110),所述第一滑道(110)上设有滑体一(18),所述滑体一(18)顶部设有齿条(17),所述齿条(17)与所述齿轮(119)啮合;
所述第一滑道(110)底部左侧设有导板(138),所述导板(138)上开有导孔(132),所述齿条(17)左侧设有长板(130),所述长板(130)底部设有滚轮(115),所述滚轮(115)与所述长板(130)接触配合,且所述滚轮(115)底部设有活动杆(117),所述活动杆(117)上设有固位块(116),所述固位块(116)底部与所述导板(138)内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31),所述活动杆(117)穿过所述导孔(132)和所述第二弹簧(131)连接一压板(1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旋转元件(216)以及与其相连接的进口(212)和出口(226),所述旋转元件(216)连接有第二电动机(224),所述第二电动机(224)能驱动所述旋转机旋转;
所述一次处理物通过所述进口(212)进入所述旋转元件(216),所述二次处理物通过所述出口(226)排出;所述旋转元件(216)包括若干个部分,用于产生从所述进口(212)的朝向出口(226)的整体气流;
所述出口(226)处设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用于容纳二次处理物;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输送管道,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进口(212)和所述放置箱;所述输送管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一次处理物,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进口(212)连接;所述输送管道包括关闭机构,所述关闭机构用于阻止所述输送管道的连通,所述关闭机构包括关闭元件,所述关闭元件设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当所述关闭元件关闭时,能阻挡所述输送管道;
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还包括磁力锁机构,所述磁力锁机构接近所述关闭元件,当所述磁力锁机构被激活时,所述关闭元件阻止所述输送管道的通路;所述放置箱包括一阀门,用于使所述二次处理物从所述放置箱被释放。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34),所述第一基座(34)上安装有生石灰箱(38)和酸性物质箱(39),且所述生石灰箱(38)和所述酸性物质箱(39)分别设有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生石灰箱(38)和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生石灰、酸性物质出量;
所述生石灰箱(38)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机构(37),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下方设有第二输送机构(310);所述第一基座(34)上设有加热机(311)和搅拌机(312),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7)、第二输送机构(310)和加热机(311)均与搅拌机(312)连接,在所述搅拌机(312)的侧面的第一基座(34)上安装有储物池(36),搅拌机出料口(313)与储物池(36)相连,所述储物池(36)出口(226)与设于所述储物池(36)下部的单螺杆式输送泵(33)连接;
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37)和第二输送机构(310)均由第一马达和第一输送槽组成,所述第一输送槽内设有螺旋推进器,所述螺旋推进器包括轴以及设于所述轴上的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轴连接;所述搅拌机(312)由第二马达和第二输送槽组成,所述第二输送槽由输送槽第一段和输送槽第二段组成;所述第二输送槽内设有输送轴,所述输送槽第一段的输送轴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槽第二段靠近第二马达的一端输送轴上设有第三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槽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二马达一端的输送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输送槽内的输送轴连接,所述输送槽第一段上开有注水口、生石灰进料口和酸性物质进料口,在输送槽第二段上开设有加热口,远离所述第二马达一端的输送槽第二段上设置有搅拌机出料口(313);所述的第一输送机构(37)和第二输送机构(310)的下部安装有支架(35),在搅拌机(312)的下部安装有第二基座(318)。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沙化土地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中还设有pH检测装置,所述pH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有机处理物的pH值数据,并将所述pH值数据实时发送至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
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内预设有pH标准范围,若所述pH值数据低于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控制增加所述生石灰箱(38)的生石灰出量,所述第二出料控制器控制停止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酸性物质出量;若所述pH值数据处于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和第二出料控制器不作动作;若所述pH值数据高于所述pH标准范围,则所述第一出料控制器控制停止所述生石灰箱(38)的生石灰出量,所述第二出料控制器控制增加所述酸性物质箱(39)的酸性物质出量。
CN202010475206.5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Active CN111602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5206.5A CN111602485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5206.5A CN111602485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485A true CN111602485A (zh) 2020-09-01
CN111602485B CN111602485B (zh) 2021-12-21

Family

ID=7219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5206.5A Active CN111602485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248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1643Y (zh) * 2004-09-16 2006-11-29 上海理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去除微量金属离子和自动调节pH值的废水后级处理装置
US20070039363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Macura Dragan M System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fertilizer by progressive digestion process
CN201613594U (zh) * 2010-01-26 2010-10-27 沈阳金铠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复合材料搅拌输送装置
CN102618293A (zh) * 2012-02-28 2012-08-01 李智强 一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3807352U (zh) * 2014-02-21 2014-09-03 苏州承泰能生物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系统
CN104768651A (zh) * 2012-09-26 2015-07-08 玻璃克星有限公司 一种破碎玻璃的设备
CN106629096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冯文晖 一种机械式农作物收集装置
CN106694092A (zh) * 2016-12-05 2017-05-24 赵文林 一种高可靠型玻璃破碎装置
CN108314493A (zh) * 2018-03-19 2018-07-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旋转式庭院废弃物堆肥装置
CN108738447A (zh) * 2018-03-15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CN109194248A (zh) * 2018-09-05 2019-01-11 江苏大学 一种球状一体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0149965A (zh) * 2019-07-06 2019-08-23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农业大数据的作物灌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1643Y (zh) * 2004-09-16 2006-11-29 上海理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去除微量金属离子和自动调节pH值的废水后级处理装置
US20070039363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Macura Dragan M System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fertilizer by progressive digestion process
CN201613594U (zh) * 2010-01-26 2010-10-27 沈阳金铠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复合材料搅拌输送装置
CN102618293A (zh) * 2012-02-28 2012-08-01 李智强 一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4768651A (zh) * 2012-09-26 2015-07-08 玻璃克星有限公司 一种破碎玻璃的设备
CN203807352U (zh) * 2014-02-21 2014-09-03 苏州承泰能生物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系统
CN106694092A (zh) * 2016-12-05 2017-05-24 赵文林 一种高可靠型玻璃破碎装置
CN106629096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冯文晖 一种机械式农作物收集装置
CN108738447A (zh) * 2018-03-15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以及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CN108314493A (zh) * 2018-03-19 2018-07-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旋转式庭院废弃物堆肥装置
CN109194248A (zh) * 2018-09-05 2019-01-11 江苏大学 一种球状一体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0149965A (zh) * 2019-07-06 2019-08-23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农业大数据的作物灌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485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6616B (zh) 一种鱼菜共生水循环培养种植装置及方法
CN207321849U (zh) 一种手扶式多功能播种机
CN107047425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食料加工拨撒一体化自动处理设备
CN106967587A (zh) 生物反应器系统
CN112314088A (zh) 一种可根据地质情况控制的水肥一体机
CN103351092B (zh) 大型养殖场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利用方法及其设备
WO2016015088A1 (en) Agricultural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0463637A (zh) 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其应用
CN114505320B (zh) 一种园林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CN112159279A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综合处理畜禽粪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02485B (zh) 一种沙化土地重构结构的重构整治与利用方法
CN104542549A (zh) 基于聚光集热的太阳能杀虫灭菌装置
CN102986324B (zh) 一种离心集排式油菜籽联合直播机
CN207891276U (zh) 畜禽养殖场粪尿转化为粪肥的系统
Sørensen et al. Technologies and logistics for handling,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animal manures
CN217241305U (zh) 一种农业机械化自动耕种设备
CN211297680U (zh) 一种水力式农田播肥装置
CN212375129U (zh) 一种养牛场用粪便收集处理一体化环保装置
CN211792769U (zh) 一种高效自动施肥装置
CN210042779U (zh) 一种园林施肥装置
CN108325373B (zh)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218183962U (zh) 一种农业自动化专用种植装置
CN202210938U (zh) 一种离心式油菜籽联合直播机
CN219593144U (zh) 一种莲藕种植箱
CN219305411U (zh) 一种定量施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