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9532B -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9532B
CN111599532B CN202010289092.5A CN202010289092A CN111599532B CN 111599532 B CN111599532 B CN 111599532B CN 202010289092 A CN202010289092 A CN 202010289092A CN 111599532 B CN111599532 B CN 111599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ing
support frame
gear
square support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90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9532A (zh
Inventor
盛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mtronic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mtronic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mtronic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mtronic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90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9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9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9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5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63Tying, wrapping, binding, lacing, strapping or sheathing harnesses
    • H01B13/01281Harness wrapping apparatu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束缠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包括牵线组件和绕带组件,绕带组件包括方形支撑架、驱动机构、第一齿环、第二齿环和两个放带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四个驱动齿轮,第一齿环的外缘与第二齿环的内缘之间留有间隙并且该间隙中设有换向机构,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通过丝杆滑台配合线束头端进行夹取并进行拉动,与此同时电机工作,通过齿轮带动第一齿环旋转,在换向机构的作用下,实现第二齿环与第一齿环之间的同步反向转动,进而将两个料带呈交叉状裹覆在线束外,最后通过人工收尾剪断线束,本装置缠带的线束无论是包裹性还是牢固性都优于传统的单层缠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缠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汽车线束的制造过程也比其他普通线束较为特殊。在汽车线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束进行缠带,依次来对线束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传统的缠带形式为将料带呈单层单向裹覆与线束外,此形式的包裹效果和可靠性较差,线束弯曲的过程中容易裸露,而效果更佳的双层交叉包裹的方式尚无应用在汽车线束行业,同时传统的绕线设备结构简单,无法实现更可靠的绕线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包括牵线组件和绕带组件,绕带组件包括方形支撑架、驱动机构、第一齿环、第二齿环和两个放带机构,方形支撑架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为双层板状结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四个驱动齿轮,四个驱动齿轮分别设置于方形支撑架的四个端部内侧,第一齿环和第二齿环均位于方形支撑架的内侧,方形支撑架上开设有贯穿的圆形通孔,第一齿环位于第二齿环的外侧,第一齿环、第二齿环和圆形通孔三者共轴线设置,第一齿环的外径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第一齿环的外缘与四个驱动齿轮啮合,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方形支撑架的一侧并且与其中一个驱动齿轮连接,第一齿环的内缘与第二齿环的外缘之间留有间隙并且该间隙中设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四个呈圆周分布的换向齿轮,每个换向齿轮均同时与第一齿环的内缘和第二齿环的外缘啮合,两个放带机构分别与第一齿环和第二齿环连接,两个放带机构分别位于方形支撑架的两侧,牵线组件设置于方形支撑架的旁侧。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牵线组件包括一个丝杆滑台和一个气动夹爪,丝杆滑台呈水平状态设置并且垂直于方形支撑架,丝杆滑台的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臂,气动夹爪固定设置于支撑臂的延伸端靠近绕带组件的一侧,气动夹爪与方形支撑架共轴线设置。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第一齿环的内外缘均为齿圈结构,第二齿环的外缘为齿圈结构,内缘为光面结构,第一齿环的内缘与第二齿环的外缘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每个驱动齿轮的中心处均转动插设有一根转轴,转轴的中部设有一截供驱动齿轮轴接的加粗部,加粗部的两端分别与方形支撑架的内壁贴合,转轴的两端分别自内而外穿过方形支撑架并向外延伸,转轴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环形嵌槽,每个环形嵌槽中均卡设有一个卡箍,每根转轴上的两个卡箍相对的一侧分别抵触方型支撑板的两侧,每个驱动齿轮的两侧均贴合于方形支撑架的内壁。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旋转电机通过一个电机支架固定设置于方形支撑架的外侧,并且旋转电机垂直于方形支撑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个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连接。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第一齿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片状齿圈构成,两个片状齿圈的外缘均同时与所有驱动齿轮啮合,每个换向齿轮的中部均设有一段环形沉槽,两个片状齿圈之间留有间隙,并且该间隙中设有四个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一端均设有一个用于和环形沉槽轴接的轴孔,每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方孔,方孔中固定插设有一个方形销,方形销的两端分别向外固定插设于方形支撑架的侧壁,连接杆远离换向齿轮的一端沿着第一齿环的半径方向向外穿过两个片状齿圈之间的间隙,并且连接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片状齿圈的内侧贴合。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方形支撑架的内侧设有八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支撑轮,所有支撑轮共同贴合于第一齿环的外缘,每个支撑轮均轴接于方形支撑架的内壁上,支撑轮的两侧均与方形支撑架的内壁贴合,每个支撑轮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圆形挡环,两个圆形挡环分别与两个片状齿圈的外侧贴合。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第二齿环的两侧均固定且贴合设置有一个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内径与第二齿环的内径一致,环形挡板的外径大于第一齿环的内径并且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
作为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放带机构固定垂直插设于第二齿圈中,另一个放带机构固定插设于对应的片状齿圈中,两个放带机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一个料盘、一个料架和一个膨胀栓,料架呈棒状结构并且其中部固定设有供料盘抵触的圆形限位盘,料架的一端垂直插设于第一齿环或者第二齿环中,料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供膨胀栓插入的螺孔,并且该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膨胀间隙,料盘套设于料架上并且位于远离方形支撑架的一侧,第二齿环、两个环形挡板和两个片状齿圈上均设有用于供料架插设的插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通过丝杆滑台配合线束头端进行夹取并进行拉动,与此同时电机工作,通过齿轮带动第一齿环旋转,在换向机构的作用下,实现第二齿环与第一齿环之间的同步反向转动,进而将两个料带呈交叉状裹覆在线束外,最后通过人工收尾剪断线束,本装置缠带的线束无论是包裹性还是牢固性都优于传统的单层缠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传统的线束缠带方式。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线束缠带方式。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所示为绕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所示为图5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7所示为绕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所示为图7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9所示为绕带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所示为图9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11所示为绕带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所示为绕带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换向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料架与膨胀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绕带组件;2-丝杆滑台;3-气动夹爪;4-支撑臂;5-方形支撑架;6-第一齿环;7-第二齿环;8-放带机构;9-旋转电机;10-驱动齿轮;11-转轴;12-加粗部;13-环形嵌槽;14-卡箍;15-电机支架;16-联轴器;17-片状齿圈;18-换向齿轮;19-环形沉槽;20-连接杆;21-轴孔;22-方孔;23-方形销;24-支撑轮;25-圆形挡环;26-环形挡板;27-料盘;28-料架;29-膨胀栓;30-圆形限位盘;31-螺孔;32-膨胀间隙;33-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为传统的汽车线束绕带方式,其为采用单向单层的缠带方式,此方式对线束的包裹性较差,线束弯曲时,内部的线缆会从料带的缝隙中漏出,甚至造成料带散掉;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采用的双层交叉型缠带方式,通过双层料带呈反向交叉包裹在线束外侧,对线束的包裹性和保护性相较于传统缠带方式均更加优异可靠。
参照图3至图14所示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包括牵线组件和绕带组件1,绕带组件1包括方形支撑架5、驱动机构、第一齿环6、第二齿环7和两个放带机构8,方形支撑架5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为双层板状结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9和四个驱动齿轮10,四个驱动齿轮10分别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四个端部内侧,第一齿环6和第二齿环7均位于方形支撑架5的内侧,方形支撑架5上开设有贯穿的圆形通孔,第一齿环6位于第二齿环7的外侧,第一齿环6、第二齿环7和圆形通孔三者共轴线设置,第一齿环6的外径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第一齿环6的外缘与四个驱动齿轮10啮合,旋转电机9固定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一侧并且与其中一个驱动齿轮10连接,第一齿环6的外缘与第二齿环7的内缘之间留有间隙并且该间隙中设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四个呈圆周分布的换向齿轮18,每个换向齿轮18均同时与第一齿环6的内缘和第二齿环7的外缘啮合,两个放带机构8分别与第一齿环6和第二齿环7连接,两个放带机构8分别位于方形支撑架5的两侧,牵线组件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旁侧。线束的头端通过牵线组件夹持住并逐步向前牵引,线束的后端可以通过工人手持,也可以增设一个牵线组件来夹持住线束的后端,工人将两个放带机构8的料带的一端固定在线束的头端,接着牵线组件一点点的将线束向前拉动,此过程中,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齿环6旋转,第一齿环6旋转时通过换向机构带动第二齿环7同时进行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两个放带机构8的缠带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图2中的缠带方式,当该线束缠带完成后,人工剪断两个料带,并对线束上的料带尾部进行固定即可。
牵线组件包括一个丝杆滑台2和一个气动夹爪3,丝杆滑台2呈水平状态设置并且垂直于方形支撑架5,丝杆滑台2的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臂4,气动夹爪3固定设置于支撑臂4的延伸端靠近绕带组件1的一侧,气动夹爪3与方形支撑架5共轴线设置。线束的头端通过气动夹爪3进行夹持,通过丝杆滑台2带动气动夹爪3平移,进而逐步向前拉动线束,直至缠带过程结束。
第一齿环6的内外缘均为齿圈结构,第二齿环7的外缘为齿圈结构,内缘为光面结构,第一齿环6的内缘与第二齿环7的外缘之间留有间隙,并且换向机构设置于该间隙中。第一齿环6与第二齿环7之间留有间隙以供换向机构的安装,从而实现第一齿环6与第二齿环7之间的反转效果。
每个驱动齿轮10的中心处均转动插设有一根转轴11,转轴11的中部设有一截供驱动齿轮10轴接的加粗部12,加粗部12的两端分别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贴合,转轴11的两端分别自内而外穿过方形支撑架5并向外延伸,转轴11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环形嵌槽13,每个环形嵌槽13中均卡设有一个卡箍14,每根转轴11上的两个卡箍14相对的一侧分别抵触方型支撑板的两侧,每个驱动齿轮10的两侧均贴合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通过加粗部12贴合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防止转轴11在方形支撑架5中发生横向偏移,配合两端的卡箍14进行限位,保证了转轴11稳定可靠的安装在方形支撑架5中,而不会发生轴向偏移从而使设备松散。
旋转电机9通过一个电机支架15固定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外侧,并且旋转电机9垂直于方形支撑架5,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一个联轴器16与转轴11的一端连接。旋转电机9带动与之连接的转轴11进行转动,该转轴11带动与之连接的驱动齿轮10转动,从而驱动齿轮10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环6转动,在换向机构的作用下,使得第二齿环7也进行反向转动,其余三个驱动齿轮10对第一齿环6起辅助支撑作用。
第一齿环6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片状齿圈17构成,两个片状齿圈17的外缘均同时与所有驱动齿轮10啮合,每个换向齿轮18的中部均设有一段环形沉槽19,两个片状齿圈17之间留有间隙,并且该间隙中设有四个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20,每个连接杆20的一端均设有一个用于和环形沉槽19轴接的轴孔21,每个连接杆20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方孔22,方孔22中固定插设有一个方形销23,方形销23的两端分别向外固定插设于方形支撑架5的侧壁,连接杆20远离换向齿轮18的一端沿着第一齿环6的半径方向向外穿过两个片状齿圈17之间的间隙,并且连接杆2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片状齿圈17的内侧贴合。换向齿轮18置于第一齿环6和第二齿环7之间并且三者啮合,类似行星齿轮,通过驱动齿轮10带动两个片状齿圈17同步转动,由于换向齿轮18通过连接杆20并配合方形销23固定连接在方形支撑架5上,因此在两个片状齿圈17转动的过程中,换向齿轮18本身不会做圆周运动,只能够进行自转,进而使得与之啮合的第二齿环7进行旋转,并且第二齿环7的旋向和片状齿圈17的旋向相反,即第二齿环7与第一齿环6的旋向相反,进而实现两个放带机构8的缠带方向相反,两个片状齿圈17之间的间隙用于供连接杆20穿过并与方形支撑架5连接。
方形支撑架5的内侧设有八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支撑轮24,所有支撑轮24共同贴合于第一齿环6的外缘,每个支撑轮24均轴接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上,支撑轮24的两侧均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贴合,每个支撑轮24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圆形挡环25,两个圆形挡环25分别与两个片状齿圈17的外侧贴合。支撑轮24共同对第一齿环6进行圆周方向的支撑,并且每个支撑轮24均通过其两侧的圆形挡环25来贴合住两个片状齿圈17,从而使两个片状齿圈17不会发生轴向偏移,保证了两个片状齿圈17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因轴向偏移而发生松动。
第二齿环7的两侧均固定且贴合设置有一个环形挡板26,环形挡板26的内径与第二齿环7的内径一致,环形挡板26的外径大于第一齿环6的内径并且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第二齿环7两侧的环形挡板26用于覆盖住第一齿环6的两侧,从而方式异物进入第一齿环6和第二齿环7之间的间隙中,进而影响内侧的换向齿轮18而造成齿轮损伤或者异响。
其中一个放带机构8固定垂直插设于第二齿圈中,另一个放带机构8固定插设于对应的片状齿圈17中,两个放带机构8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一个料盘27、一个料架28和一个膨胀栓29,料架28呈棒状结构并且其中部固定设有供料盘27抵触的圆形限位盘30,料架28的一端垂直插设于第一齿环6或者第二齿环7中,料架28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供膨胀栓29插入的螺孔31,并且该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膨胀间隙32,料盘27套设于料架28上并且位于远离方形支撑架5的一侧,第二齿环7、两个环形挡板26和两个片状齿圈17上均设有用于供料架28插设的插孔33。在第一齿环6或者第二齿环7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膨胀栓29撑开膨胀间隙32,从而使的料架28的一端向外抵触料盘27的内圈,进而使料盘27与料架28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保证在料盘27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和料架28之间存在反向摩擦力,从而能够使缠在料盘27上的料带能够被逐渐拉出且具有一定的张力,而不至于淤积在一起,并且该张力的大小可通过继续转动膨胀栓29来进行调节。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Claims (9)

1.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线组件和绕带组件(1),绕带组件(1)包括方形支撑架(5)、驱动机构、第一齿环(6)、第二齿环(7)和两个放带机构(8),方形支撑架(5)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且为双层板状结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9)和四个驱动齿轮(10),四个驱动齿轮(10)分别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四个端部内侧,第一齿环(6)和第二齿环(7)均位于方形支撑架(5)的内侧,方形支撑架(5)上开设有贯穿的圆形通孔,第一齿环(6)位于第二齿环(7)的外侧,第一齿环(6)、第二齿环(7)和圆形通孔三者共轴线设置,第一齿环(6)的外径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第一齿环(6)的外缘与四个驱动齿轮(10)啮合,旋转电机(9)固定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一侧并且与其中一个驱动齿轮(10)连接,第一齿环(6)的内缘与第二齿环(7)的外缘之间留有间隙并且该间隙中设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四个呈圆周分布的换向齿轮(18),每个换向齿轮(18)均同时与第一齿环(6)的内缘和第二齿环(7)的外缘啮合,两个放带机构(8)分别与第一齿环(6)和第二齿环(7)连接,两个放带机构(8)分别位于方形支撑架(5)的两侧,牵线组件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牵线组件包括一个丝杆滑台(2)和一个气动夹爪(3),丝杆滑台(2)呈水平状态设置并且垂直于方形支撑架(5),丝杆滑台(2)的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臂(4),气动夹爪(3)固定设置于支撑臂(4)的延伸端靠近绕带组件(1)的一侧,气动夹爪(3)与方形支撑架(5)共轴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齿环(6)的内外缘均为齿圈结构,第二齿环(7)的外缘为齿圈结构,内缘为光面结构,第一齿环(6)的内缘与第二齿环(7)的外缘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齿轮(10)的中心处均转动插设有一根转轴(11),转轴(11)的中部设有一截供驱动齿轮(10)轴接的加粗部(12),加粗部(12)的两端分别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贴合,转轴(11)的两端分别自内而外穿过方形支撑架(5)并向外延伸,转轴(11)的两端均开设有一个环形嵌槽(13),每个环形嵌槽(13)中均卡设有一个卡箍(14),每根转轴(11)上的两个卡箍(14)相对的一侧分别抵触方型支撑板的两侧,每个驱动齿轮(10)的两侧均贴合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电机(9)通过一个电机支架(15)固定设置于方形支撑架(5)的外侧,并且旋转电机(9)垂直于方形支撑架(5),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一个联轴器(16)与转轴(11)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齿环(6)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片状齿圈(17)构成,两个片状齿圈(17)的外缘均同时与所有驱动齿轮(10)啮合,每个换向齿轮(18)的中部均设有一段环形沉槽(19),两个片状齿圈(17)之间留有间隙,并且该间隙中设有四个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20),每个连接杆(20)的一端均设有一个用于和环形沉槽(19)轴接的轴孔(21),每个连接杆(20)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方孔(22),方孔(22)中固定插设有一个方形销(23),方形销(23)的两端分别向外固定插设于方形支撑架(5)的侧壁,连接杆(20)远离换向齿轮(18)的一端沿着第一齿环(6)的半径方向向外穿过两个片状齿圈(17)之间的间隙,并且连接杆(2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片状齿圈(17)的内侧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形支撑架(5)的内侧设有八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支撑轮(24),所有支撑轮(24)共同贴合于第一齿环(6)的外缘,每个支撑轮(24)均轴接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上,支撑轮(24)的两侧均与方形支撑架(5)的内壁贴合,每个支撑轮(24)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圆形挡环(25),两个圆形挡环(25)分别与两个片状齿圈(17)的外侧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齿环(7)的两侧均固定且贴合设置有一个环形挡板(26),环形挡板(26)的内径与第二齿环(7)的内径一致,环形挡板(26)的外径大于第一齿环(6)的内径并且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放带机构(8)固定垂直插设于第二齿圈中,另一个放带机构(8)固定插设于对应的片状齿圈(17)中,两个放带机构(8)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一个料盘(27)、一个料架(28)和一个膨胀栓(29),料架(28)呈棒状结构并且其中部固定设有供料盘(27)抵触的圆形限位盘(30),料架(28)的一端垂直插设于第一齿环(6)或者第二齿环(7)中,料架(28)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供膨胀栓(29)插入的螺孔(31),并且该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膨胀间隙(32),料盘(27)套设于料架(28)上并且位于远离方形支撑架(5)的一侧,第二齿环(7)、两个环形挡板(26)和两个片状齿圈(17)上均设有用于供料架(28)插设的插孔(33)。
CN202010289092.5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99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092.5A CN111599532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9092.5A CN111599532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532A CN111599532A (zh) 2020-08-28
CN111599532B true CN111599532B (zh) 2021-08-13

Family

ID=72187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90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99532B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95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475B (zh) * 2021-08-13 2023-04-18 德州市航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绑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66313B (de) * 1962-09-14 1964-03-26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ernmeldekabeln mit mindestens einer Verseillage von systematisch miteinander gekreuzten Einzeladern
JPH0622735B2 (ja) * 1989-05-24 1994-03-3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Sz撚線のテープ交叉巻き方法
JP4121443B2 (ja) * 2003-10-20 2008-07-2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テープ縦添え設置装置およびテープ縦添え設置方法
KR100546929B1 (ko) * 2004-02-27 2006-01-26 가온전선 주식회사 내화 케이블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6236479U (zh) * 2016-10-14 2017-06-09 李学信 高速双向绕包机组
CN206842753U (zh) * 2017-03-27 2018-01-05 重庆谦益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快速自动缠绕机
CN109243713B (zh) * 2018-08-26 2020-01-03 安徽赛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醋酸布胶带自动牵引缠绕装置及其牵引缠绕工艺
CN109102968B (zh) * 2018-09-11 2020-05-08 台州市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线保护套的缠绕装置
CN209183336U (zh) * 2018-12-20 2019-07-30 北京华厦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防护层缠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532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8076U (zh) 一种用于电缆剥皮的辅助装置
US3984712A (en) End turn shield and winding connector
CN111599532B (zh) 一种汽车线束双向缠带装置
JPH0562720A (ja) 圧縮型電気コネクタ
US20130283612A1 (en) Terminal treat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treatment apparatus for coaxial cable
US11309105B2 (en) Apparatus for center twisting wires
CN217982936U (zh) 一种线束缠绕装置
EP2599092B1 (en) Electric wires twisting device and twisted pair cable fabrication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JP2015079665A (ja) シールド電線及びシールド電線の製造方法
CN211283286U (zh) 一种能够收卷的线束
CN205070086U (zh) 电缆卷线盘
US1151795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nter twisting wires
CN110835007B (zh)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缠绕装置
JP201414650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2490999A (zh) 一种电缆连接接头
EP2019478A3 (en) Electric motors
CN207321019U (zh) 引线装置及电机
CN216672056U (zh) 一种面向挖掘机的仪表线束
CN117895306B (zh) 一种线束自动穿壳设备
CN216180509U (zh) 防绞线执行器、机械臂及机器人
CN213092853U (zh) 一种控制屏蔽电缆
CN219553336U (zh) 导线末端遮蔽罩
CN212012090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线径的防窃电电缆端部连接装置
CN218216659U (zh) 施工用线头防漏电保护功能装置
CN215298958U (zh) 一种线束缠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9

Address after: 523000 Building 2, No. 374, Chang'an Zhen'an Middle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ROMTRONIC INTERNATIO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room d12-2-501, Yijiang Jiayuan phase II,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g Y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