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6811A -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6811A
CN111596811A CN202010414343.8A CN202010414343A CN111596811A CN 111596811 A CN111596811 A CN 111596811A CN 202010414343 A CN202010414343 A CN 202010414343A CN 111596811 A CN111596811 A CN 111596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touch screen
channel layer
driving
capacitiv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43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永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43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68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6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6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包括感应模组与显示模组;所述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方,包括驱动通道层与接收通道层;所述驱动通道层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接收通道层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电磁电容式触摸屏整机较薄,生产时无需额外工序,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广泛应用到各领域的交互设备,其所应用的触控技术类型众多,每种触控技术也都各有利弊,近年来有人开始提出混合式触控技术的概念,即在一块触摸屏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触控技术,以达到不同触控技术间优劣互补的目的。已研发出基于电磁触控和电容触控的电磁电容一体式触摸屏,具有较优的触控性能,适应市场需求。但现有的电磁电容触摸屏结构上依然是分隔开的,这种触摸屏整机较厚,生产工序繁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电容触摸屏,以解决触摸屏整机较厚、工序繁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包括感应模组与显示模组,所述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方;
其中,所述感应模组包括驱动通道层与接收通道层;
所述驱动通道层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
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沿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接收通道层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
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沿第二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组还包括两基板;
两所述基板用于分别设置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接收通道层;
两所述基板之间利用光学胶贴合。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组还包括基板;
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接收通道层分设在所述基板两侧。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组还包括基板;
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接收通道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同侧,通过绝缘层间隔。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感应模组上方的盖板;
所述盖板与所述感应模组之间、所述感应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均利用光学胶贴合。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组中各通道均外接信号线与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内部集成控制总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各通道通过采用各向异性导电胶贴附的方式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
可选的,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磁接收通道相对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子。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内部集成控制总线连接侧分为电磁连接部分与电容连接部分;
所述电磁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容连接部分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内部集成控制总线中的电磁控制总线与电容控制总线。
可选的,所述电磁控制总线与所述电容控制总线分别设置在不同印刷线路板上,所述不同印刷线路板相互垂直放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将现有的分离设置的电磁感应膜部分与电容感应膜部分兼容设置在同一层中,能够使整机厚度减薄;在触摸屏产品设计时对这二者一并进行设计,在产品生产时无需增加额外的生产工序,与现有的电磁电容一体式触摸屏相比,减少生产工序,有效减少人工及材料成本,同时在整机维护与升级方面也能够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驱动通道层中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接收通道层中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驱动通道层与接收通道层中通道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驱动通道层与接收通道层分设在两基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驱动通道层与接收通道层分设在基板两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包括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触摸屏,作为一种交互式设备,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有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红外线式触摸屏,声波式触摸屏,电磁感应式触摸屏等几大类。目前虽然触控技术类型众多,但每种技术都各有利弊,近年来有人开始提出混合式触控技术的概念,即在一块触控面上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触控识别技术,达到多种触控技术之间实现优劣互补的目的。
其中,基于电容式触摸屏可以给人以“所触即所得“的优势,电磁式触摸屏在绘图时可以高度细化的优势,已经研发出基于电容式和电磁式的混合式触摸屏,即电磁电容一体式触摸屏,该触摸屏可以通过笔和手指操作、支持多点触控等,显著提高触摸屏的性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然而,现有的电磁电容一体式触摸屏在结构上还是分开的,电容屏处于模组上面,通过OCA/OCR或者框贴,与模组LCM组装在一起,电磁感应式触摸屏的感应器设置在显示屏之后。这种结构在工序上比较繁琐,整机结构较厚,成本上也比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将电磁感应膜部分与电容感应膜部分兼容设置在同一层中,能够使整机厚度减薄,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包括感应模组1与显示模组2;所述感应模组1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方,包括驱动通道层11与接收通道层12,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贴合在一起组成所述感应模组1。
对于所述驱动通道层11而言,包括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容驱动通道兼容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共同构成所述驱动通道层11,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容驱动通道相互间隔平行设置,即所述电磁驱动通道设置在两所述电容驱动通道之间,所述电容驱动通道设置在两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之间。这些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容驱动通道均沿第一方向设置。参考图2所示,为所述驱动通道层11(TX)中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容驱动通道排布示意图,E表示电磁通道部分,T表示电容通道部分,所述驱动通道层11(TX)中的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容驱动通道数量均为N,电磁驱动通道E1,E2…EN与电容驱动通道T1,T2…TN相互间隔设置,这些电磁驱动通道和电容驱动通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共同组成所述驱动通道层11。
与之相似的,对于所述接收通道层12而言,包括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所述电容接收通道兼容设置在同一平面中共同构成所述接收通道层12,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所述电容接收通道相互间隔平行设置,即所述电磁接收通道设置在两所述电容接收通道之间,所述电容接收通道设置在两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之间。这些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所述电容接收通道均沿第二方向设置。参考图3所示,为所述接收通道层12(RX)中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排布示意图,E表示电磁通道部分,T表示电容通道部分,所述接收通道层12(RX)中的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所述电容接收通道数量均为N,电磁接收通道E1,E2…EN与电容接收通道T1,T2…TN相互间隔设置,这些电磁接收通道和电容接收通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共同组成所述接收通道层12。
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中驱动通道的第一方向,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中接收通道的第二方向,二者间成一角度,可以是90°,也可以是其他适合的角度,此角度取决于具体的通道材质与显示模组。所述感应模组1通道层所选用的触控导电材质可以是METAL MESH,也可以是低阻抗纳米银,或者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等,具体所选用的通道材质根据对应采用的触控IC方案和触摸屏产品尺寸确定。所述显示模组2可以是LCM显示屏。参考图4所示,为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中通道排布示意图,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中驱动通道的第一方向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中接收通道的第二方向间角度是90°。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将现有的分离设置的电磁感应膜部分与电容感应膜部分兼容设置在同一层中,能够使整机厚度减薄;在触摸屏产品设计时对这二者一并进行设计,在产品生产时无需增加额外的生产工序,与现有的电磁电容一体式触摸屏相比,减少生产工序,有效较减少工及材料成本,同时在整机维护与升级方面也能够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如图5所示,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感应模组1还包括两基板13。两所述基板13用于分别设置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所述驱动通道层11设置在两所述基板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基板的任一侧面,所述接收通道层12则设置在另一所述基板的任一侧面。在生产工艺上,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设置在不同所述基板13之后,两所述基板13再利用光学胶4(OCR/OCA)贴合正一起,组成所述感应模组1。贴合好的所述感应模组1可以再利用光学胶4(OCR/OCA)贴合在所述显示模组2上,构成所述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如图6所示,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感应模组1还包括基板13。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分设在所述基板两侧。在生产工艺上,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设置在所述基板13两侧之后,利用光学胶4(OCR/OCA)贴合在所述显示模组2上,构成所述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感应模组1还包括基板13;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设置在所述基板同侧13,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接收通道层之间通过绝缘层间隔。
如图7所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感应模组1上方的盖板3;所述盖板3与所述感应模组1之间、所述感应模组1与所述显示模组2之间均利用光学胶4贴合。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感应模组1中各通道均外接信号线与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内部集成控制总线连接。参考图2-4所示,图2为所述驱动通道层11(TX)中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容驱动通道排布示意图,各驱动通道外接信号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图中BondingPAD(FPC)即表示所述外接信号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封装连接部;图3为所述接收通道层12(RX)中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所述电容接收通道排布示意图,各接收通道外接信号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图中Bonding PAD(FPC)即表示所述外接信号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封装连接部;图4为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与所述接收通道层12中各通道排布示意图,图中Bonding PAD(TX FPC)表示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封装连接部,Bonding PAD(RX FPC)表示所述接收通道层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封装连接部。
在所述感应模组1中各通道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时,可以将所有的通道一同绑定封装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分段式绑定的方法,具体所采用的绑定封装方式以及生产工艺中用到的封装设备灵活选择。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各通道(包括所述电磁驱动通道、电容驱动通道、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通过外接信号线与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时,采用各向异性导电胶贴附的方式封装。在生产工艺上采用这样的封装方式,与柔性电路板的封装连接部比较小,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也较小。在绑定封装时,还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实现,这样的方式封装连接部较大,又或者可以通过特殊胶层实现绑定封装,这样的方式封装连接部介于前两种方式之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灵活选取适宜的封装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提到的几种。任何可以使所述各通道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顺利连接到所述内部集成控制总线的绑定封装方式都可以适用。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磁接收通道相对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子。参考图2所示,在所述驱动通道层11中所述电磁驱动通道的一端外接信号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子形成回路,图中GND即表示所述接地端子。相同的,参考图3所示,在所述接收通道层12中所述电磁接收通道的一端外接信号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子形成回路,图中GND即表示所述接地端子。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内部集成控制总线连接侧分为电磁连接部分与电容连接部分;所述电磁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容连接部分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内部集成控制总线中的电磁控制总线与电容控制总线。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中,所述电磁控制总线与所述电容控制总线分别设置在不同印刷线路板上,所述不同印刷线路板相互垂直放置。采用这样的方式,在生产组装时能够节约占用空间,且能够避免所述电磁控制总线与所述电容控制总线相互干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模组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模组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硬件中实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组与显示模组,所述感应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方;
其中,所述感应模组包括驱动通道层与接收通道层;
所述驱动通道层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
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电容驱动通道沿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接收通道层包括若干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
所述电磁接收通道与电容接收通道沿第二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组还包括两基板;
两所述基板用于分别设置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接收通道层;
两所述基板之间利用光学胶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组还包括基板;
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接收通道层分设在所述基板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组还包括基板;
所述驱动通道层与所述接收通道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同侧,通过绝缘层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感应模组上方的盖板;
所述盖板与所述感应模组之间、所述感应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均利用光学胶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组中各通道均外接信号线与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内部集成控制总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通道通过采用各向异性导电胶贴附的方式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绑定封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通道与所述电磁接收通道相对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内部集成控制总线连接侧分为电磁连接部分与电容连接部分;
所述电磁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容连接部分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内部集成控制总线中的电磁控制总线与电容控制总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控制总线与所述电容控制总线分别设置在不同印刷线路板上,所述不同印刷线路板相互垂直放置。
CN202010414343.8A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Pending CN1115968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343.8A CN111596811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343.8A CN111596811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6811A true CN111596811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9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4343.8A Pending CN111596811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681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946A (zh) * 2014-04-09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204702A (zh) * 2015-09-25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电容触摸屏
CN109521910A (zh) * 2019-01-16 2019-03-26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09640825U (zh) * 2019-01-16 2019-11-15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式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946A (zh) * 2014-04-09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204702A (zh) * 2015-09-25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电容触摸屏
CN109521910A (zh) * 2019-01-16 2019-03-26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式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09640825U (zh) * 2019-01-16 2019-11-15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式触控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989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15499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64897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934606B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US11412613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18874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156714A (zh) 指纹识别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WO2021249345A1 (zh) 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US11589461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50701B (zh) 適用於窄邊框觸控面板的線路佈局裝置
WO2019183985A1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430421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76249A (zh) 用于将多层柔性电路附接至基底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56595A9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CN111596811A (zh) 一种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CN116156746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210917A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0156475A1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装置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5032836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240513B (zh) 显示器反折部保护结构
CN216527110U (zh) 电磁电容式触摸屏
CN220629950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057938A1 (en) Chip on glass package assembly
CN100527536C (zh) 电路信号连接端模块及制造方法、电子装置
CN114423149A (zh) 电路板、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