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5504A -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5504A
CN111595504A CN202010510262.8A CN202010510262A CN111595504A CN 111595504 A CN111595504 A CN 111595504A CN 202010510262 A CN202010510262 A CN 202010510262A CN 111595504 A CN111595504 A CN 111595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wheel
fix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02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5504B (zh
Inventor
陶晏竣
周柳名
付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hile Precision Machinery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shile Precision Machinery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hile Precision Machinery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shile Precision Machinery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02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5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5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5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16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several components of for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13Whe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包括承载盘、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和矢量传感器主体,所述承载盘的外壁上均匀固定有固定腿,且每组所述固定腿的另一端均插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右侧一端固定安装有六分力传感器主体,所述承载盘的内部固定镶嵌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矢量传感器主体。本发明通过设置轴承连接安装在承载盘和连接筒之间,使得连接筒再被限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有利于防止连接筒与承载盘之间转动,有利于使得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和连接筒同时工作对数据进行采集,便于使得构建出来的模型数据连贯对应,有利于保障模型的完善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轮心六分力和车轮矢量姿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车辆车轮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车轮进行检测试验,通过采集车轮工作过程中的转向偏移数据,以及车轮在转动过程中的旋转数据,构建出相对应的数据模型,得出车轮的力学模型和运动姿态,通过对数据以及模型的分析,得出与之相对应的实验结果;
现有的车辆车轮的力学模型和运动姿态在进行构建时,通常采用KISTLER车轮矢量传感器主体以及MSC车轮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在进行数据收集,矢量传感器主体以及六分力传感器主体通常是单独分次安装在车轮上,对车轮运行时的数据进行分批收集,由于分次分批进行单独采集,导致数据在进行收集时,车轮的矢量姿态与六分力状态不能同时同步进行收集,导致车轮的运动姿态模型构建不够连贯,使得数据模型不够完善,影响试验效果,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车轮运动姿态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矢量传感器主体与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分次单独进行数据采集,导致车轮运行时的矢量数据和六分力数据不能同步连贯采集,影响数据模型构建时的连贯性,导致模型构建不够完善,影响实验分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包括承载盘、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和矢量传感器主体,所述承载盘的外壁上均匀固定有固定腿,且每组所述固定腿的另一端均插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右侧一端固定安装有六分力传感器主体,所述承载盘的内部固定镶嵌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矢量传感器主体,所述连接筒的右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外侧套设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上方内部插设有铰接销杆,所述固定套的上方通过铰接销杆铰接安装有第一连接头,且第一连接头的上端套设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内部通过铰接销杆铰接安装有第二连接头,且第二连接头的背面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焊接有第三连接头,所述第三连接头的上方通过铰接销杆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座,所述固定螺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扩展机构,所述第二铰接座的上方铰接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通过轴承与承载盘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上方开设有通口,所述固定螺杆的外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所述固定腿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所述固定腿分别均匀固定在承载盘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铰接销杆的内部包括杆体、防脱块、螺母和施力块,所述杆体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外侧套设安装有螺母,所述杆体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施力块,所述杆体的外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所述螺母的内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所述螺母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杆体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的啮合与杆体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施力块外侧装配的螺纹为自紧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铰接销杆与固定套左右转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尺寸与第一连接头的外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套筒与第一连接头轴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铰接销杆与第一铰接座前后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扩展机构包括圆盘、滑轨、延展杆、定位连接块、驱动螺杆、移动螺套、第一锥齿轮、施力轴和第二锥齿轮,所述圆盘的右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滑轨,且每组所述滑轨的内部均插设有延展杆,每组所述延展杆远离圆盘中间位置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定位连接块,所述滑轨的外侧通过支架插设有驱动螺杆,且每组所述驱动螺杆的外侧套设安装有移动螺套,每组所述驱动螺杆贴近于圆盘中间位置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圆盘的右侧中间位置铰接安装有施力轴,所述施力轴的外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圆盘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尺寸与固定螺杆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圆盘上装配的螺纹孔与固定螺杆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内部尺寸与延展杆的外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延展杆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与滑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外侧装配的螺纹与移动螺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驱动螺杆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移动螺套螺纹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装配的齿牙与第二锥齿轮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齿牙的啮合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框架、下位支撑座、横梁、第一固定螺套、升降螺杆、支撑外壳、皮筏罩、给水器和抽气筒,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下位支撑座,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均匀焊接固定有横梁,且每组所述横梁的内部均匀镶嵌有第一固定螺套,每组所述第一固定螺套的内部竖直插设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支撑外壳,且每组所述支撑外壳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皮筏罩,所述横梁的顶部中间位置左侧固定设置有给水器,所述横梁的顶部中间位置右侧固定设置有抽气筒,所述第一固定螺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升降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升降螺杆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一固定螺套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支撑外壳与升降螺杆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皮筏罩的外壁上均焊接连通有两组通孔。
优选的,所述给水器包括第一筒身、抽水管、阀帽、供水管、限位环、推杆和阀板,所述第一筒身固定安装在横梁的顶部,所述第一筒身的背面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且抽水管的另一端套设安装有阀帽,所述第一筒身的背面一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所述第一筒身的正面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中间位置插设有推杆,所述第一筒身的内部镶嵌有阀板,所述抽水管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阀帽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阀帽通过螺纹的啮合与抽水管螺纹旋转连接,所述供水管通过软管分别与每组所述皮筏罩上开设的一组通过连通,所述限位环的圆心位置与阀板的圆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推杆的背面一端固定焊接在阀板上,所述阀板的外侧尺寸与第一筒身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推杆与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阀板与第一筒身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气筒包括第二筒身、抽气管、第一单向阀、阀环、第二单向阀、三角支架、第二固定螺套和旋转螺杆,所述抽气管通过软管分别与每组所述皮筏罩上开设的另一组通孔连通,所述阀环的外侧尺寸与第二筒身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阀环与第二筒身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螺杆的背面一端固定焊接在三角支架上,所述旋转螺杆外侧装配的螺纹与第二固定螺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旋转螺杆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二固定螺套螺纹旋转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轴承连接安装在承载盘和连接筒之间,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当承载盘跟随车轮转动时,通过轴承的旋转连接,使得连接筒再被限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有利于防止连接筒与承载盘之间转动,有效的保障了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和矢量传感器主体之间的连接状态,且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和矢量传感器主体均同时正常工作对数据进行采集,有利于使得六分力传感器主体和连接筒同时工作对数据进行采集,便于使得构建出来的模型数据连贯对应,有利于保障模型的完善性;
2.通过设置辅助扩展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腿的左侧,且辅助扩展机构和固定腿之间通过固定螺杆螺纹连接,通过对辅助扩展机构的调节,在转动施力轴时,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在移动螺套与驱动螺杆的螺纹旋转作用下,使得各个延展杆同时同步移动,对定位连接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定位连接块的位置可以灵活调节,便于对不同型号的车轮进行连接固定,通过辅助扩展机构作为中转连接,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使用时的适用范围;
3.通过设置辅助固定机构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第二铰接座铰接安装,通过辅助固定机构吸附固定在待测车辆的引擎盖上,通过辅助固定机构对该装置进行支撑限制,有利于防止连接筒在该装置使用时偏移转动,有利于保障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通过设置给水器向皮筏罩内部加注清水,利用水的张力辅助皮筏罩与引擎盖之间进行密封,同时,通过抽气筒对皮筏罩内部进行抽气,有利于使得皮筏罩仅仅吸附在汽车引擎盖上,便于该装置固定牢固,且固定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铰接销杆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辅助扩展机构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辅助固定机构安装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辅助固定机构安装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辅助固定机构安装后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给水器的结构俯视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抽气筒的结构俯视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承载盘;2、固定腿;3、固定螺杆;4、六分力传感器主体;5、轴承;6、连接筒;7、矢量传感器主体;8、固定杆;9、固定套;10、铰接销杆;101、杆体;102、防脱块;103、螺母;104、施力块;11、第一连接头;12、套筒;13、第一铰接座;14、第二连接头;15、第三连接头;16、第二铰接座;17、辅助扩展机构;171、圆盘;172、滑轨;173、延展杆;174、定位连接块;175、驱动螺杆;176、移动螺套;177、第一锥齿轮;178、施力轴;179、第二锥齿轮;18、辅助固定机构;181、支撑框架;182、下位支撑座;183、横梁;184、第一固定螺套;185、升降螺杆;186、支撑外壳;187、皮筏罩;188、给水器;1881、第一筒身;1882、抽水管;1883、阀帽;1884、供水管;1885、限位环;1886、推杆;1887、阀板;189、抽气筒;1891、第二筒身;1892、抽气管;1893、第一单向阀;1894、阀环;1895、第二单向阀;1896、三角支架;1897、第二固定螺套;1898、旋转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包括承载盘1、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和矢量传感器主体7,承载盘1的外壁上均匀固定有固定腿2,且每组固定腿2的另一端均插设有固定螺杆3,固定螺杆3的右侧一端固定安装有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承载盘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轴承5,且轴承5的内圈固定安装有连接筒6,连接筒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矢量传感器主体7,连接筒6通过轴承5与承载盘1转动连接,连接筒6的内部为中空设置,连接筒6的外壁上方开设有通口,固定螺杆3的外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固定腿2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固定腿2分别均匀固定在承载盘1的外壁上,通过设置有固定螺杆3的左端外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螺纹的啮合,可以使得该装置通过固定螺杆3的转动旋转与车轮的外侧固定连接,对该装置进行安装,且设置固定腿2均匀设置有六组,使得借助于每组固定螺杆3右侧固定安装的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对汽车车轮转动时的六个等分点的转动状态进行检测监控,有利于通过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将汽车车轮转动时的六分力进行测绘,同时,设置矢量传感器主体7安装在连接筒6的内部,且连接筒6通过轴承5与承载盘1转动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承载盘1和连接筒6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当连接筒6被支撑时,承载盘1转动不会对连接筒6进行影响,从而使得安装在连接筒6内部的矢量传感器主体7相对的处于稳定状态,有效的防止车轮在转动时对矢量传感器主体7造成影响,通过轴承5连接承载盘1和连接筒6之间,有利于使得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和矢量传感器主体7可以通过进行工作测绘,便于使得车轮转向时的矢量以及转动时的运行轨迹同时对应记录,有利于对车轮运行时的状态进行完善准确的测量记录,便于通过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和矢量传感器主体7对数据的同步收集构建出更加完善的试验模型,有利于对车轮运行使得状态进行完善分析。
连接筒6的右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外侧套设安装有固定套9,固定套9的上方内部插设有铰接销杆10,铰接销杆10的内部包括杆体101、防脱块102、螺母103和施力块104,杆体10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防脱块102,防脱块102的外侧套设安装有螺母103,杆体101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施力块104,杆体101的外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螺母103的内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螺母103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杆体101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螺母103通过螺纹的啮合与杆体101螺纹旋转连接,施力块104外侧装配的螺纹为自紧螺纹,通过设置铰接销杆10插设在固定套9与第一连接头11之间,使得第一连接头11与固定套9之间可以相互转动,安装时,通过转动将螺母103从杆体101上取下,将杆体101插设在固定套9与第一连接头11之间的连接处,随后反向转动螺母103,在螺纹的啮合作用下,使得螺母103固定安装在施力块104上,从而通过防脱块102和螺母103之间的配合,将固定套9与第一连接头11铰接穿插在一起,通过铰接销杆10对固定套9与第一连接头11之间进行连接,使得该装置便于快速拆装,便于该装置随时组装使用,通过设置施力块104固定在杆体101的另一端上,且施力块104的外形为方块状,该装置在使用时,利用施力块104方块状棱角的咬合力,可以使得铰接销杆10在进行安装时,通过外界夹具夹住施力块104进行施力,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铰接销杆10安装的便捷性。
固定套9的上方通过铰接销杆10铰接安装有第一连接头11,且第一连接头11的上端套设安装有套筒12,套筒12的顶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13,第一铰接座13的内部通过铰接销杆10铰接安装有第二连接头14,且第二连接头14的背面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焊接有第三连接头15,第三连接头15的上方通过铰接销杆10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6,第一连接头11通过铰接销杆10与固定套9左右转动连接,套筒12的内壁尺寸与第一连接头11的外侧尺寸相适配,套筒12与第一连接头11轴向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头14通过铰接销杆10与第一铰接座13前后转动连接,该装置在进行安装使用时,通过固定套9与第一连接头11的铰接转动,第一铰接座13与第二连接头14之间的铰接转动,以及第三连接头15和第二铰接座16之间的铰接转动,配合连接杆的支撑,使得连接筒6的位置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转动,连接筒6可以进行摆动,但限制连接筒6的转动,从而使得安装在连接筒6内部的矢量传感器主体7工作稳定,有效的使得该装置使用时,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和矢量传感器主体7之间的动态链接稳定,便于对车轮运行时的数据进行准确收集分析,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固定螺杆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扩展机构17,辅助扩展机构17包括圆盘171、滑轨172、延展杆173、定位连接块174、驱动螺杆175、移动螺套176、第一锥齿轮177、施力轴178和第二锥齿轮179,圆盘171的右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滑轨172,且每组滑轨172的内部均插设有延展杆173,每组延展杆173远离圆盘171中间位置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定位连接块174,滑轨172的外侧通过支架插设有驱动螺杆175,且每组驱动螺杆175的外侧套设安装有移动螺套176,每组驱动螺杆175贴近于圆盘171中间位置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一锥齿轮177,圆盘171的右侧中间位置铰接安装有施力轴178,施力轴178的外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79,圆盘171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尺寸与固定螺杆3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圆盘171上装配的螺纹孔与固定螺杆3的位置相对应,该装置在使用时,当待检测的车轮由于尺寸规格限制,导致车轮上的螺纹孔与固定螺杆3的位置不对应时,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可以将固定螺杆3旋转安装在辅助扩展机构17内部圆盘171上开设的螺纹孔中,使得辅助扩展机构17通过固定螺杆3与固定腿2连接固定,且圆盘171的圆形位置与承载盘1的圆形位置对齐,使得辅助扩展机构17与固定腿2进行快速便捷安装。
滑轨172的内部尺寸与延展杆173的外侧尺寸相适配,延展杆173与滑轨172滑动连接,驱动螺杆175与滑轨172转动连接,驱动螺杆175外侧装配的螺纹与移动螺套176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驱动螺杆175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移动螺套176螺纹旋转连接,第一锥齿轮177外侧装配的齿牙与第二锥齿轮179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第二锥齿轮179通过齿牙的啮合与第一锥齿轮177啮合传动连接,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施力轴178带动第二锥齿轮179转动,在齿牙的啮合作用下,使得第二锥齿轮179分别同时带动与之相啮合的各个第一锥齿轮177,在各个第一锥齿轮177的转动作用下,使得各个对应的驱动螺杆175转动,通过驱动螺杆175与移动螺套176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移动螺套176在驱动螺杆175上进行同步移动,在移动螺套176的移动带动下,使得延展杆173在滑轨172内部进行滑动延展,改变延展杆173上固定的定位连接块174的位置,从而将定位连接块174上开设的定位孔与规格不同的车轮上的螺纹孔相对齐,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待检测的车轮规格对辅助扩展机构17进行灵活调节,有利于该装置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车轮试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延展杆173卡合镶嵌在滑轨172的内部,且延展杆173的外侧尺寸与滑轨172的内部尺寸相适配,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延展杆173进行移动可以更加稳定,同时,通过移动螺套176与驱动螺杆175之间的螺纹自锁性能,使得该装置中辅助扩展机构17在进行调节时,调节过后的延展杆173可以固定牢固,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第二铰接座16的上方铰接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18,辅助固定机构18包括支撑框架181、下位支撑座182、横梁183、第一固定螺套184、升降螺杆185、支撑外壳186、皮筏罩187、给水器188和抽气筒189,支撑框架181的左右两侧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下位支撑座182,支撑框架181的内部均匀焊接固定有横梁183,且每组横梁183的内部均匀镶嵌有第一固定螺套184,每组第一固定螺套184的内部竖直插设有升降螺杆185,升降螺杆185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支撑外壳186,且每组支撑外壳186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皮筏罩187,横梁183的顶部中间位置左侧固定设置有给水器188,横梁183的顶部中间位置右侧固定设置有抽气筒189,第一固定螺套184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升降螺杆185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升降螺杆185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一固定螺套184螺纹旋转连接,支撑外壳186与升降螺杆185转动连接,每组皮筏罩187的外壁上均焊接连通有两组通孔,工作时,该装置在进行安装时,通过设置下位支撑座182固定支撑在支撑框架181的底部,且配合支撑外壳186内部皮筏罩187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上,两者之间相互支撑限制,使得支撑框架181牢固固定在汽车引擎盖上,同时,由于第二铰接座16通过连接杆铰接安装在辅助固定机构18内部的支撑框架181上,使得该装置将第二铰接座16的位置进行连接固定,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在进行试验使用时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设置升降螺杆185与第一固定螺套184之间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使得升降螺杆185在第一固定螺套184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支撑外壳186的位置进行调节,配合皮筏罩187吸附在汽车引擎盖上,有利于对支撑框架181的受限制松紧进行调节,且便于使得支撑外壳186与汽车引擎盖上的斜面更加容易贴合。
给水器188包括第一筒身1881、抽水管1882、阀帽1883、供水管1884、限位环1885、推杆1886和阀板1887,第一筒身1881固定安装在横梁183的顶部,第一筒身1881的背面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1882,且抽水管1882的另一端套设安装有阀帽1883,第一筒身1881的背面一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1884,第一筒身1881的正面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885,且限位环1885的中间位置插设有推杆1886,第一筒身1881的内部镶嵌有阀板1887,抽水管1882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阀帽1883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阀帽1883通过螺纹的啮合与抽水管1882螺纹旋转连接,供水管1884通过软管分别与每组皮筏罩187上开设的一组通过连通,限位环1885的圆心位置与阀板1887的圆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推杆1886的背面一端固定焊接在阀板1887上,阀板1887的外侧尺寸与第一筒身188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推杆1886与限位环1885滑动连接,阀板1887与第一筒身1881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设置阀帽1883与抽水管1882为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中辅助固定机构18在进行安装时,通过转动可以将阀帽1883从抽水管1882上取下,随后,通过拉动推杆1886带动阀板1887在第一筒身1881内移动,通过开启后的抽水管1882将清水抽入第一筒身1881内部,随后,工作人员反向转动阀帽1883,使得阀帽1883将抽水管1882闭合,工作人员反向推动推杆1886,使得推杆1886推动阀板1887移动,通过供水管1884将第一筒身1881内部吸入的清水顺着软管分流到各个皮筏罩187的内部,将皮筏罩187打湿,有利于对皮筏罩187进行吸附时做准备,便于保障皮筏罩187内部在进行抽气吸附时,皮筏罩187与汽车引擎盖之间的吸附密封性,通过设置限位环1885与阀板1887的圆心位置对齐,且限位环1885的内部尺寸与推杆1886的外侧尺寸相适配,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推杆1886的移动稳定平直,有效的防止阀板1887在移动过程中偏斜,便于保障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抽气筒189包括第二筒身1891、抽气管1892、第一单向阀1893、阀环1894、第二单向阀1895、三角支架1896、第二固定螺套1897和旋转螺杆1898,抽气管1892通过软管分别与每组皮筏罩187上开设的另一组通孔连通,阀环1894的外侧尺寸与第二筒身189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阀环1894与第二筒身1891滑动连接,旋转螺杆1898的背面一端固定焊接在三角支架1896上,旋转螺杆1898外侧装配的螺纹与第二固定螺套1897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旋转螺杆1898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二固定螺套1897螺纹旋转连接,通过设置旋转螺杆1898与第二固定螺套1897之间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当皮筏罩187被打湿后,转动旋转螺杆1898时,在螺纹的啮合作用下,使得旋转螺杆1898相对于第二固定螺套1897进行前后移动,通过旋转螺杆1898的移动拉动三角支架1896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阀环1894在第二筒身1891内部移动,由于抽气管1892连通在第二筒身1891与皮筏罩187之间,使得阀环1894在移动时,可以有效的将皮筏罩187内部的空气抽出,从而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皮筏罩187紧紧吸附在汽车引擎盖上,配合下位支撑座182的支撑,有利于对辅助固定机构18进行牢固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1893和第二单向阀1895分别安装在抽气管1892与阀环1894上,有利于防止气体倒流,使得该装置在工作时对于皮筏罩187内部的抽气可以顺利持续进行,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包括承载盘(1)、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和矢量传感器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1)的外壁上均匀固定有固定腿(2),且每组所述固定腿(2)的另一端均插设有固定螺杆(3),所述固定螺杆(3)的右侧一端固定安装有六分力传感器主体(4),所述承载盘(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轴承(5),且轴承(5)的内圈固定安装有连接筒(6),所述连接筒(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矢量传感器主体(7),所述连接筒(6)的右侧外壁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外侧套设安装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的上方内部插设有铰接销杆(10),所述固定套(9)的上方通过铰接销杆(10)铰接安装有第一连接头(11),且第一连接头(11)的上端套设安装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顶部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13),所述第一铰接座(13)的内部通过铰接销杆(10)铰接安装有第二连接头(14),且第二连接头(14)的背面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焊接有第三连接头(15),所述第三连接头(15)的上方通过铰接销杆(10)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6),所述固定螺杆(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扩展机构(17),所述第二铰接座(16)的上方铰接安装有辅助固定机构(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6)通过轴承(5)与承载盘(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6)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筒(6)的外壁上方开设有通口,所述固定螺杆(3)的外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所述固定腿(2)共设置有六组,且六组所述固定腿(2)分别均匀固定在承载盘(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销杆(10)的内部包括杆体(101)、防脱块(102)、螺母(103)和施力块(104),所述杆体(10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防脱块(102),所述防脱块(102)的外侧套设安装有螺母(103),所述杆体(101)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施力块(104),所述杆体(101)的外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所述螺母(103)的内壁上均匀装配有螺纹,所述螺母(103)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杆体(101)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螺母(103)通过螺纹的啮合与杆体(101)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施力块(104)外侧装配的螺纹为自紧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1)通过铰接销杆(10)与固定套(9)左右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2)的内壁尺寸与第一连接头(11)的外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套筒(12)与第一连接头(11)轴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14)通过铰接销杆(10)与第一铰接座(13)前后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扩展机构(17)包括圆盘(171)、滑轨(172)、延展杆(173)、定位连接块(174)、驱动螺杆(175)、移动螺套(176)、第一锥齿轮(177)、施力轴(178)和第二锥齿轮(179),所述圆盘(171)的右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滑轨(172),且每组所述滑轨(172)的内部均插设有延展杆(173),每组所述延展杆(173)远离圆盘(171)中间位置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定位连接块(174),所述滑轨(172)的外侧通过支架插设有驱动螺杆(175),且每组所述驱动螺杆(175)的外侧套设安装有移动螺套(176),每组所述驱动螺杆(175)贴近于圆盘(171)中间位置的一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一锥齿轮(177),所述圆盘(171)的右侧中间位置铰接安装有施力轴(178),所述施力轴(178)的外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79),所述圆盘(171)的外侧均匀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尺寸与固定螺杆(3)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圆盘(171)上装配的螺纹孔与固定螺杆(3)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72)的内部尺寸与延展杆(173)的外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延展杆(173)与滑轨(17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175)与滑轨(17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杆(175)外侧装配的螺纹与移动螺套(176)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驱动螺杆(175)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移动螺套(176)螺纹旋转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77)外侧装配的齿牙与第二锥齿轮(179)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所述第二锥齿轮(179)通过齿牙的啮合与第一锥齿轮(177)啮合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机构(18)包括支撑框架(181)、下位支撑座(182)、横梁(183)、第一固定螺套(184)、升降螺杆(185)、支撑外壳(186)、皮筏罩(187)、给水器(188)和抽气筒(189),所述支撑框架(181)的左右两侧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下位支撑座(182),所述支撑框架(181)的内部均匀焊接固定有横梁(183),且每组所述横梁(183)的内部均匀镶嵌有第一固定螺套(184),每组所述第一固定螺套(184)的内部竖直插设有升降螺杆(185),所述升降螺杆(185)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支撑外壳(186),且每组所述支撑外壳(186)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皮筏罩(187),所述横梁(183)的顶部中间位置左侧固定设置有给水器(188),所述横梁(183)的顶部中间位置右侧固定设置有抽气筒(189),所述第一固定螺套(184)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升降螺杆(185)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升降螺杆(185)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一固定螺套(184)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支撑外壳(186)与升降螺杆(185)转动连接,每组所述皮筏罩(187)的外壁上均焊接连通有两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器(188)包括第一筒身(1881)、抽水管(1882)、阀帽(1883)、供水管(1884)、限位环(1885)、推杆(1886)和阀板(1887),所述第一筒身(1881)固定安装在横梁(183)的顶部,所述第一筒身(1881)的背面一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1882),且抽水管(1882)的另一端套设安装有阀帽(1883),所述第一筒身(1881)的背面一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1884),所述第一筒身(1881)的正面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885),且限位环(1885)的中间位置插设有推杆(1886),所述第一筒身(1881)的内部镶嵌有阀板(1887),所述抽水管(1882)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阀帽(1883)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阀帽(1883)通过螺纹的啮合与抽水管(1882)螺纹旋转连接,所述供水管(1884)通过软管分别与每组所述皮筏罩(187)上开设的一组通过连通,所述限位环(1885)的圆心位置与阀板(1887)的圆心位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推杆(1886)的背面一端固定焊接在阀板(1887)上,所述阀板(1887)的外侧尺寸与第一筒身(188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推杆(1886)与限位环(1885)滑动连接,所述阀板(1887)与第一筒身(1881)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筒(189)包括第二筒身(1891)、抽气管(1892)、第一单向阀(1893)、阀环(1894)、第二单向阀(1895)、三角支架(1896)、第二固定螺套(1897)和旋转螺杆(1898),所述抽气管(1892)通过软管分别与每组所述皮筏罩(187)上开设的另一组通孔连通,所述阀环(1894)的外侧尺寸与第二筒身(189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阀环(1894)与第二筒身(1891)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螺杆(1898)的背面一端固定焊接在三角支架(1896)上,所述旋转螺杆(1898)外侧装配的螺纹与第二固定螺套(1897)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旋转螺杆(1898)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二固定螺套(1897)螺纹旋转连接。
CN202010510262.8A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Active CN111595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0262.8A CN111595504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0262.8A CN111595504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504A true CN111595504A (zh) 2020-08-28
CN111595504B CN111595504B (zh) 2021-08-20

Family

ID=7219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0262.8A Active CN111595504B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55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1067A (zh) * 2021-05-28 2021-08-2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田轮六轴力测试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2022A (zh) * 2008-10-31 2011-07-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驱动力控制装置及驱动力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836852U (zh) * 2012-07-24 2013-03-27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轿车前轮六分力测量轮滑环反旋转支架
CN103968976A (zh) * 2014-04-30 2014-08-06 东南大学 一种车轮运动状态矢量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03869794U (zh) * 2014-04-30 2014-10-08 东南大学 一种车轮运动状态矢量采集装置
CN104870956A (zh) * 2012-12-18 2015-08-26 Ntn株式会社 带有传感器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CN205691349U (zh) * 2016-05-06 2016-11-16 成都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车轮胎力学特性测试的试验台
CN106182087A (zh) * 2015-05-04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六维力传感器的碰撞位置感知方法
CN106546380A (zh) * 2016-09-28 2017-03-29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级空间标准矢量力校准装置
CN107152980A (zh) * 2017-05-16 2017-09-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压电式变力值比标定装置
CN107806950A (zh) * 2017-10-24 2018-03-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大推力矢量立式测试装置结构
KR20190138270A (ko) * 2018-06-04 2019-12-12 미시간 사이언티픽 코포레이션 휠 힘 변환기 고정자 각도 보정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2022A (zh) * 2008-10-31 2011-07-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驱动力控制装置及驱动力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2836852U (zh) * 2012-07-24 2013-03-27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轿车前轮六分力测量轮滑环反旋转支架
CN104870956A (zh) * 2012-12-18 2015-08-26 Ntn株式会社 带有传感器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CN103968976A (zh) * 2014-04-30 2014-08-06 东南大学 一种车轮运动状态矢量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03869794U (zh) * 2014-04-30 2014-10-08 东南大学 一种车轮运动状态矢量采集装置
CN106182087A (zh) * 2015-05-04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六维力传感器的碰撞位置感知方法
CN205691349U (zh) * 2016-05-06 2016-11-16 成都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车轮胎力学特性测试的试验台
CN106546380A (zh) * 2016-09-28 2017-03-29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级空间标准矢量力校准装置
CN107152980A (zh) * 2017-05-16 2017-09-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压电式变力值比标定装置
CN107806950A (zh) * 2017-10-24 2018-03-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大推力矢量立式测试装置结构
KR20190138270A (ko) * 2018-06-04 2019-12-12 미시간 사이언티픽 코포레이션 휠 힘 변환기 고정자 각도 보정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有等: "六分力台架设计与矢量推力定位", 《航空动力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1067A (zh) * 2021-05-28 2021-08-2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田轮六轴力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504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5504B (zh) 一种车轮矢量传感器和车轮六分力传感器的动态连接装置
CN209820699U (zh) 一种汽车车桥壳测漏装置
CN208579123U (zh) 一种地面吸附式气缸升降三脚架
CN109014404A (zh) 一种管材切割装置
CN112296855A (zh)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壳体制造的光滑度处理装置
CN116100235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焊接用定位机构
CN116727387A (zh) 飞机副油箱自动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CN213541775U (zh) 一种相机位置双向调节机构
CN215450914U (zh) 一种压力容器接管内部复合式扫查装置
CN214686274U (zh) 一种舱段对接装配工装
CN220650158U (zh) 一种水体采样装置
CN110939265A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防脱落型装配式钢管类框架安装结构
CN220160821U (zh) 飞机副油箱自动清洗装置
CN219453398U (zh) 一种重型多轴进动机构
CN213799881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转向直拉杆
CN219064996U (zh) 一种具有取样管夹持功能的取样机
CN110733591A (zh) 便于固定的自行车车轮挡泥板
CN215148375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调节功能的空压机加工用装夹装置
CN220891581U (zh) 一种多角度磁粉检测仪
CN219912400U (zh) 一种基于墙角测绘用的固定架
CN219221606U (zh) 一种管道支座胶装组件及胶装设备
CN221006703U (zh) 一种管阀类零件的密封测试装置
CN214923333U (zh) 一种废旧发动机缸体回收抛光装置
CN211403668U (zh) 一种用于盾构技术的掘进实验装置
CN216268735U (zh) 一种无人机野外车载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