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4827A -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 Google Patents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4827A
CN111594827A CN202010447099.5A CN202010447099A CN111594827A CN 111594827 A CN111594827 A CN 111594827A CN 202010447099 A CN202010447099 A CN 202010447099A CN 111594827 A CN111594827 A CN 111594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bustion chamber
layer
grat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70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西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470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4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4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4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ONLY SOLID FUEL
    • F23B30/00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driven means for agitating the burning fuel; 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driven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burning fuel through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23B30/02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driven means for agitating the burning fuel; Combustion apparatus with driven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burning fuel through the combustion chamber with movable, e.g. vibratable, fuel-supporting surfaces; with fuel-supporting surfaces that have movabl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HGRATES; CLEANING OR RAKING GRATES
    • F23H3/00Grates with hollow bars
    • F23H3/02Grates with hollow bars internally coo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00Removing ash, clinker, or slag from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J1/06Mechanically-operated devices, e.g. clinker push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5/00Blast-producing apparatus before the fire
    • F23L5/04Blast-producing apparatus before the fire by induction of air for combustion, e.g. using steam je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一级燃烧室的内部架设有点火器、架包炉排、翻转破包装置及排灰炉排。排灰炉排及翻转破包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一级燃烧室内,翻转破包装置包括沿一级燃烧室的长度及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长管及沿各第一长管长度方向排列、周向分布的多个拨火棒,翻转破包装置在架包炉排下部相对转动,拨火棒延伸到架包炉排上部,对燃料包进行撕裂播火,使燃料在架包炉排上前后滚动,燃料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达到完全燃烧;落下的燃料落到排灰炉排上继续燃尽,排灰炉排转动、自动落灰,使燃料燃烧彻底,解决了秸秆燃烧锅炉对湿度大含土多的大捆秸秆燃料不适应的问题;翻转破包装置内有循环水通过防止过热,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燃烧锅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我国重要的燃料之一,燃烧秸秆获得热量是常见的热能技术。秸秆通常在秸秆专用锅炉中进行燃烧,然后通过锅炉进行供热。现有技术中,秸秆燃烧锅炉通常都为卧式锅炉,包括燃烧室,燃烧室包括固定炉排、进风口及鼓风机等,炉排是由间隔排列的第二长管或长棍组成、架铺在燃烧室内,成捆的秸秆放入燃烧室架在固定炉排上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燃烧。由于燃烧的秸秆都是经过打捆机压制成型的密实的大捆,且内部容易含有土块等杂物,当各成捆秸秆持续不断地被放入燃烧室内,成捆的秸秆只能由外至内逐层燃烧,燃烧效率较慢、供热效率有待提高;也容易导致成捆秸秆烧不透、燃烧不充分,且易结成大块焦渣,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秸秆燃烧锅炉在燃烧成捆的秸秆时,容易存在秸秆燃烧不充分和秸秆燃烧较慢导致的燃烧效率较低、供热效率有待提高及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设置有翻转破包装置,将放入燃烧室的成捆秸秆及时破开燃烧,使各个成捆秸秆都可以快速充分燃烧,有效提高燃烧效率、燃烧充分率及供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包括一级燃烧室及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所述一级燃烧室设置有进料口、出灰口、一次进风口及排烟口,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内部架设有点火器、架包炉排、翻转破包装置及排灰炉排,所述架包炉排及所述翻转破包装置位于所述排灰炉排的上方,所述排灰炉排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底部设有间距,所述排灰炉排及所述翻转破包装置均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室壁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翻转破包装置包括沿所述一级燃烧室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长管及连接在各所述第一长管外壁上的多个拨火棒,所述拨火棒沿各所述第一长管的轴向分布并沿所述第一长管的周向排列,各所述第一长管的内管腔均是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沿竖直方向所述翻转破包装置设有至少一层,该所述一层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架包炉排的排列方向相交错,且该所述一层的第一长管位于所述架包炉排下方、拨火棒的长度高于该所述一层的第一长管与所述架包炉排的距离。
优选地,沿竖直方向所述翻转破包装置设置有两层;沿进料方向,位于上方的第一层的起始端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内壁相抵、末端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内壁具有供秸秆捆包掉落的间距,位于下方的第二层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层沿进料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一层的转动反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排灰炉排包括第二长管及位于所述第二长管外壁上的多个排条,各所述排条沿所述第二长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沿所述第二长管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二长管的管腔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优选地,还包括由下至上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并相互连通的二级燃烧室、受热室及除尘室,所述一次进风口位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侧室壁上,所述排烟口位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顶壁上,且所述二级燃烧室位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上方并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排烟口连通,所述二级燃烧室的侧室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口,所述除尘室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受热室内部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受热管组,每个所述受热管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受热管层,各所述受热管层均设置有多个并排且间隔排列的受热管,且每个所述受热管组均是一侧与所述受热室的内壁相抵、另一侧与所述受热室的内壁保持间距,沿竖直方向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受热管组的正投影彼此交错,且每个所述受热管层均倾斜设置以使每层中各所述受热管的轴向一端均高于轴向另一端。
优选地,每个所述受热管组均设置有上下间隔铺设的两层所述受热管层及位于该两层所述受热管之间的过风间隙层,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受热管组的过风间隙层相互连通,沿竖直方向靠近所述二级燃烧室的所述过风间隙层的进风端与所述二级燃烧室连通、靠近所述除尘室的所述过风间隙层的出风端与所述除尘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多层连接水管及连接在各所述连接水管上的除尘喷头,且各所述连接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各所述连接水管均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除尘喷头与所述连接水管连通且所述除尘喷头的喷口朝向上方。
优选地,所述除尘室内还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呈漏斗状、位于所述除尘室的底部且开口朝上,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两侧通过排污水管与外部水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外部水池内设置有换热装置,且所述外部水池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及两个前后排列设置的翻转板,两个所述翻转板均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地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的一级燃烧室内设置有架包炉排、翻转破包装置和排灰炉排,翻转破包装置和排灰炉排均是可以转动地,翻转破包装置包括沿一级燃烧室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长管、和沿长度方向分布并沿周向排列在各第一长管上的多个拨火棒,各拨火棒伸到架包炉排上方,当成捆的秸秆被推入燃烧室、架放在架包炉排上,翻转破包装置上的拨火棒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划破、打开方捆,使成捆的秸秆散开,可以快速充分燃烧,不仅燃烧迅速、供热高效,且燃烧充分,不会使成捆秸秆的内部燃烧不充分形成大块焦渣;排灰炉排位于翻转破包装置下方,秸秆燃烧后的灰烬或短杆会落在排灰炉排上,排灰炉排翻转,可以促使落下的未燃尽的短杆继续燃烧,同时可以起到清灰拨火的作用,使燃烧更充分、确保秸秆燃尽;且翻转破包装置的管腔内均通入冷水对炉排进行降温、防止炉排高温损坏,也一定程度保证炉排正常翻转进行破包;高低层级设置,在破开成捆秸秆的同时,使秸秆有效散开,结合一次进风口的风量通入,秸秆可以和风饱和接触,进行快速的充分燃烧,显著提高了燃效效率和锅炉的供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的整体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的整体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标记为M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A-F截面的俯视图;
图6为图3中标记为N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两层翻转破包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8中:
1、一级燃烧室;2、二级燃烧室;3、受热室;4、除尘室;5、翻转破包装置;51、第一长管;52、拨火棒;6、架包炉排;7、排灰炉排;8、受热管组;81、受热管层;82、过风间隙层;83、受热管;9、连接水管;10、除尘喷头;11、进水管;12、集水槽;13、排污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设置有翻转破包装置,将放入燃烧室的成捆秸秆及时破开燃烧,使各个成捆秸秆都可以快速充分燃烧,有效提高燃烧效率、燃烧充分率及供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附图1-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设置有一级燃烧室1和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11,一级燃烧室1设置有供成捆秸秆进入的进料口、供灰烬清出的出灰口、供空气进入的一次进风口及供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排烟口,一级燃烧室1内部设置有点火器、一层架包炉排6、至少一层的翻转破包装置5及至少一层的排灰炉排7,各层炉排沿竖直方向阶级铺设。如图2-4所示,架包炉排6位于翻转破包装置5的上方,排灰炉排7处于最下方,排灰炉排7与一级燃烧室1的底部设有间距,且排灰炉排7及翻转破包装置5均与一级燃烧室1的室壁可转动地连接。架包炉排6可以是沿一级燃烧室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长管、长棍或长架条组成。翻转破包装置5包括沿一级燃烧室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长管及连接在各第一长管外壁上的多个拨火棒,拨火棒沿各第一长管的轴向分布并沿第一长管的周向排列。翻转破包炉设置有至少一层,该一层的排列方向与架包炉排6的排列方向相交错,且该一层翻转破包装置5的各第一长管位于架包炉排6下方、拨火棒的长度高于第一长管与架包炉排6的距离。如图2、图3所示,架包炉排6的排列方向可以与翻转破包装置5的排列方向相垂直,且沿第一长管的长度方向,拨火棒与架包炉排6的长条架交错排列,每相邻的两个长条架之间都有拨火棒。则翻转破包装置5转动时,各拨火棒都可以由架包炉排6下方转动至架包炉排6上方,将成捆的秸秆捆包破开。则秸秆捆包在架包炉排6上的任意位置,都可以被拨火棒破开。
如图5所示,进料方向可以与翻转破包装置5的各第一长管的排列方向一致,当秸秆捆包被放入一级燃烧室1内,会架在架包炉排6上,翻转破包装置5进行转动,秸秆捆包一边移动,一边在移动过程中会被各第一长管上的拨火棒划开、打散。沿一级燃烧室1的进料方向,秸秆可以经受多次划破,可以充分被破开打散,秸秆可以快速的进行燃烧,且不会产生捆包中心未燃烧而产生大块焦渣的现象,可以使秸秆燃烧更充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且各个第一长管与一级燃烧室1为可转动连接,将动力装置设置为电机,各第一长管可以进行正转或反转,可以使秸秆捆包前移和后退交替进行,使破包进行的更彻底,可以快速有效的将秸秆捆包充分打散。如此设置,在翻转破包装置5和架包炉排6的综合作用下,不仅可以使秸秆燃烧迅速,且燃烧充分,使锅炉高效供热,且不存在成捆秸秆的内部燃烧不充分形成大块焦渣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秸秆燃烧锅炉对湿度大含土多的大捆秸秆燃料不适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排灰炉排7位于翻转破包装置5下方,秸秆燃烧后的灰烬或短杆会落在排灰炉排7上,排灰炉排7进行翻转或转动,可以促使落下的未燃尽的短杆继续燃烧,同时可以起到清灰和拨火的作用,使燃烧更充分、确保秸秆燃尽;减轻了司炉人员人工拨火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自动化。
且翻转破包装置5的各第一长管的管腔均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并与进水管11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用于与外部水管连接,以持续向各第一长管内通入冷水对炉排进行降温、防止炉排高温损坏,也一定程度保证炉排正常翻转进行破包。拨火棒可以是实心结构也可以是与第一长管的管腔连通的空心结构,则拨火棒内也可以充满冷水,对拨火棒进行降温,防止拨火棒高温损坏,与现有技术中不通冷水的炉排相比,可以有效解决炉排由铸铁制造容易高温损坏无法长时间正常使用的问题。
同时,架包炉排6、翻转破包装置5和排灰炉排7沿竖直方向高低层级设置,在破开成捆秸秆的同时,使秸秆有效散开,结合一次进风口的风量通入,秸秆可以和风饱和接触,进行快速的充分燃烧,显著提高了燃效效率和锅炉的供热效率。
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通过具有破开秸秆捆包功能的翻转破包装置5,可以使成捆的秸秆在放入一级燃烧室1后,被及时划开打散,秸秆可以快速且充分的燃烧,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秸秆燃烧锅炉普遍存在的成捆秸秆燃烧较慢、燃烧不充分、资源存在浪费的问题,显著提高秸秆快速燃烧效率、充分燃烧效率及锅炉的供热效率,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秸秆燃烧锅炉对湿度大含土多的大捆秸秆燃料不适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通过给翻转破包装置5内部通水,可以保证炉排长时间的正常工作,防止过热、提高工作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
架包炉排6和翻转破包装置5相近设置,如图1所示,二者可以在一级燃烧室1内倾斜排列,即沿排列方向,炉排与地面的高度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翻转破包装置5设置有两层,位于上方的第一层为上述实施例中靠近架包炉排6的一层,且如图5所示,沿进料方向,该第一层翻转破包装置5的起始端与一级燃烧室1的内壁相抵、末端与一级燃烧室1的内壁具有供秸秆捆包掉落的间距,使秸秆捆包可以掉落到下方第二层上;沿进料方向位于下方的第二层翻转破包装置5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与一级燃烧室1的内壁相抵,以承接上方掉落的秸秆捆包并将防止其掉落到下方的排灰炉排7上。第二层翻转破包装置5的转动方向与第一层的转动方向相反,使秸秆捆包沿进料方向在第一层上移动、移动至第一层末端掉落至第二层,然后在第二层上反向移动,接受两层翻转破包装置5的划破处理。如此设置,可以延长对秸秆捆包的划破处理,确保对于湿度大含土多的大型秸秆捆包也可以彻底破开,使其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排灰炉排7的结构可以如下设置:包括第二长管及位于第二长管外壁上的多个排条,各排条沿第二长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沿第二长管的周向分布,第二长管的管腔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并与进水管11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水口,以向排灰炉排7内通入冷水,对排灰炉排7进行降温延寿处理。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架包炉排6也可以进行通水处理。
现有技术中,秸秆燃烧锅炉通常为卧式锅炉,燃烧室在水平方向的面积很大,通风和排烟都需要鼓风机进行风力输送,耗费大量电力。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还包括由下至上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连接并相互连通的二级燃烧室2、受热室3及除尘室4,一次进风口位于一级燃烧室1的侧室壁上,排烟口位于一级燃烧室1的顶壁上,且二级燃烧室2位于一级燃烧室1的上方并与一级燃烧室1的排烟口连通,二级燃烧室2的侧室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口,除尘室4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如图1-3所示,一级燃烧室1的在水平面的横截面积较大,并可以呈方型,二级燃烧室2、受热室3和除尘室4都可以呈圆柱型,四者同轴向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连接,整体形成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锅炉整体呈立式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卧式锅炉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在水平方向的铺设面积缩小,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显著增加,一次进风口处于锅炉下部,二次进风口处于锅炉中部或中下部,排气口处于锅炉最顶端,则在锅炉内部开始燃烧时,锅炉内部的空气压力迅速显著减小,通过进风口可以自动将外部空气大量吸入,在保证空气供给的基础上,省去了鼓风机、通风机等电力设置,可以显著降低电量消耗,节省能源,降低锅炉使用成本,适用于大量推广。
且在一级燃烧室1上方设置有二级燃烧室2,当秸秆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二级燃烧室2,受一级燃烧室1的高温及二次进风口的风量送入,烟气中含有的未燃尽的秸秆颗粒或其它可燃物质可以进行再次燃烧,充分利用燃烧能源,显著提高锅炉的热能利用率和热能供应效果,提高热能供应总量和供热效率。
由于立式锅炉整体高度高,为便于拆装和运输,一级燃烧室1和二级燃烧室2之间、二级燃烧室2与受热室3之间、受热室3与除尘室4之间均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两两之间可以通过法兰盘及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一级燃烧室1和二级燃烧室2产生的燃烧后的高温气流进入受热室3进行热量供应,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受热室3内部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高低排列的受热管组8,每个受热管组8设置有至少一层受热管层81,如图5所示,每层受热管层81均设置有多个并排且间隔排列的受热管83,各受热管83的两端均贯穿受热室3的室壁并与外部供热管道进行连接,受热管83内部通入循环水流,通过受热管83与高温气流进行热交换。如图3所示,每个受热管组8均是一侧与受热室3的内壁靠近或相抵、另一侧与受热室3的内壁保持间距,且沿竖直方向,每相邻两个受热管组8的正投影彼此交错,即每相邻的两层受热管组8,在水平方向上或受热管83的排列方向上,一层受热管组8的一侧与受热室3的左侧室壁靠近或相抵、另一侧与受热室3的内侧室壁具有间距,而另一层受热管组8的一侧与受热室3的右侧室壁靠近或相抵、另一侧与受热室3的左侧室壁具有间距,如此交错排列;如图2所示,且沿水平方向,各受热管组8均倾斜设置,即沿水平方向每个受热管组8距离地面的高度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沿各受热管83的轴向,受热管83的一端高一端低。则所有的受热管组8整体形成了沿竖直方向螺旋排列延伸的结构、在各层之间形成了一个供高温气流螺旋通过的螺旋状通道,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延长高温气流与受热管83的接触时长,延长换热时长,进行高效的热交换,且由于每一层的受热管组8内的受热管83都是间隔排列、彼此之间具有供高温气流通过的间隙,则有效的增加了高温气流与各受热管83的接触面积,提高供热效率,实现高效供热。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6所示,且每个受热管组8均设置有上下间隔铺设的两个受热管层81及位于该两个受热管层81之间的过风间隙层82,沿竖直方向各受热管组8的高低两端进行首尾依次连接,且每相邻两个的受热管组8的过风间隙层82相互连通,沿竖直方向处于最低处并靠近二级燃烧室2的过风间隙层82的进风端与二级燃烧室2连通、处于最高处并靠近除尘室4的过风间隙层82的出风端与除尘室4连通,则由各个受热管组8的内部相互连通的过风间隙层82形成了另一个在竖直方向上整体呈来回折返的螺旋通道。如此设置,高温气流部分从各受热管组8外部彼此之间形成的螺旋通道通过,部分从各受热管组8内部连通形成的有一个螺旋通道通过,还可以从各受热管83之间的间隙通过,高温气流可以沿各受热管83的周向360度与受热管83外壁相接触,最大程度的增大高温气流与受热管83的接触面积,进行高效供热。
高温气流在受热室3进行供热后,气流进入除尘室4内进行除尘,然后再进行排放,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如图2、图3和图8所示,除尘室4内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高低排列的多层连接水管9及连接在各连接水管9上的除尘喷头10,各连接水管9均呈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供水进入的水腔。各连接水管9上均连接有除尘喷头10,各除尘喷头10与水腔连通且除尘喷头10的喷口朝向上方。当气流进入除尘室4,各除尘喷头10均朝向上方喷射水雾,可以及时有效地将气流中的颗粒物质冲落,有效清除燃烧后的气流中携带的小颗粒,使气体排放达标。
进一步地,除尘装置还包括有集水槽12,集水槽12设置在除尘室4的底部,如图8所示,可以位于除尘室4与受热室3的连接口处。集水槽12呈漏斗状、槽口朝上用于承接落下的水雾。集水槽12位于除尘室4的中间位置、与除尘室4的内周壁均具有间距,气流从集水槽12的周边间距通过进入除尘室4。且集水槽12的槽底两侧均通过排污水管13与外部水池连通,将带有小颗粒物质的污水排放到锅炉外部的水池内进行集中处理。如此设置,可以通过集水槽12将污水及时承接住并排出,防止污水落入下方的二级燃烧室2重新被汽化,造成小颗粒物质重新随气流上升到除尘室4内、降低清污力度。
外部水池可以是固定式的如地上的蓄水池,也可以是移动式的,如单独的水箱,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固定地点。进一步的,外部水池内设置有换热装置,将污水的温度进行回收利用。由于进入除尘室4的气流具有余温,水雾朝向气流进行喷射冲击,落下后污水带有一定的温度,通过外部水池将污水进行集中囤积,然后通过换热装置进行温度回收利用,换热装置可以是翅片热泵,通过和水池内的污水进行热交换将污水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可以将热水送出给其它地方进行供热,该套锅炉设备有效并彻底地进行了热量回收和热能利用;同时,外部水池内的污水温度降低后,并经过沉淀,可以通过水泵将其输送入与除尘喷头10连通的进水管11内,将水循环利用。
通常都是通过叉车或吊车等将秸秆捆包放在锅炉前方,秸秆的落料点与锅炉具有较大的距离,导致再将秸秆移动到锅炉处进行投放燃烧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难度。本实施例中,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还包括位于一级燃烧室1的进料口前方的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及两个沿进料方向前后排列设置的翻转板,两个翻转板均与固定架可转动地连接。使两个翻转板的尺寸、翻转角度、投放距离及进料口的尺寸等进行匹配,第一个翻转板可以位于秸秆落料点处,第二个翻转板翻转后与一级燃烧室1的进料口相对。当成捆的秸秆通过叉车或吊车被放在第一个翻转板上,第一个翻转板向进料方向转动,将秸秆捆包投掷到第二个翻转板上,第二个翻转板向进料方向转动,可以将秸秆捆包直接通过进料口投入到一级燃烧室1内。如此设置,两个翻转板可以直接将秸秆投入到锅炉内,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或其它工具进行移动,解决了锅炉与室外的秸秆落料点具有较大距离造成不便于进料的问题。
两个翻转板都可以通过连接轴与固定架进行铰接,而两个翻转板进行转动,可以是通过电机与齿轮传动进行旋转带动,也可以是通过液压缸的伸缩杆对翻转板进行伸缩顶拉来实现。该转动结构的实现方式较多且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燃烧室(1)及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11),所述一级燃烧室(1)设置有进料口、出灰口、一次进风口及排烟口,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内部架设有点火器、架包炉排(6)、翻转破包装置(5)及排灰炉排(7),所述架包炉排(6)及所述翻转破包装置(5)位于所述排灰炉排(7)的上方,所述排灰炉排(7)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底部设有间距,所述排灰炉排(7)及所述翻转破包装置(5)均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室壁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翻转破包装置(5)包括沿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长管及连接在各所述第一长管上的多个拨火棒,所述拨火棒沿各所述第一长管的轴向分布并沿所述第一长管的周向排列,各所述第一长管的内管腔均是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1)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沿竖直方向所述翻转破包装置(5)设置有至少一层,该所述一层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架包炉排(6)的排列方向相交错,且该所述一层的第一长管位于所述架包炉排(6)下方、拨火棒的长度高于该所述一层的第一长管与所述架包炉排(6)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翻转破包装置(5)设置有两层;沿进料方向,位于上方的第一层的起始端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内壁相抵、末端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内壁具有供秸秆捆包掉落的间距,位于下方的第二层的起始端和末端均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层沿进料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一层的转动反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炉排(7)包括第二长管及位于所述第二长管外壁上的多个排条,各所述排条沿所述第二长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沿所述第二长管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二长管的管腔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1)连通、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下至上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并相互连通的二级燃烧室(2)、受热室(3)及除尘室(4),所述一次进风口位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侧室壁上,所述排烟口位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顶壁上,且所述二级燃烧室(2)位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上方并与所述一级燃烧室(1)的排烟口连通,所述二级燃烧室(2)的侧室壁上设置有二次进风口,所述除尘室(4)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室(3)内部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受热管组(8),每个所述受热管组(8)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受热管层(81),各所述受热管层(81)均设置有多个并排且间隔排列的受热管(83),且每个所述受热管组(8)均是一侧与所述受热室(3)的内壁相抵、另一侧与所述受热室(3)的内壁保持间距,沿竖直方向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受热管组(8)的正投影彼此交错,且每个所述受热管层(81)均倾斜设置以使每层中各所述受热管(83)的轴向一端均高于轴向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受热管组(8)均设置有上下间隔铺设的两层所述受热管层(81)及位于该两层所述受热管(83)之间的过风间隙层(82),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受热管组(8)的过风间隙层(82)相互连通,沿竖直方向靠近所述二级燃烧室(2)的所述过风间隙层(82)的进风端与所述二级燃烧室(2)连通、靠近所述除尘室(4)的所述过风间隙层(82)的出风端与所述除尘室(4)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4)内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多层连接水管(9)及连接在各所述连接水管(9)上的除尘喷头(10),且各所述连接水管(9)沿水平方向延伸,各所述连接水管(9)均与所述进水管(11)连通,所述除尘喷头(10)与所述连接水管(9)连通且所述除尘喷头(10)的喷口朝向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室(4)内还设置有集水槽(12),所述集水槽(12)呈漏斗状、位于所述除尘室(4)的底部且开口朝上,所述集水槽(12)的底部两侧通过排污水管(13)与外部水池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水池内设置有换热装置,且所述外部水池与所述进水管(11)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及两个前后排列设置的翻转板,两个所述翻转板均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地连接。
CN202010447099.5A 2020-05-25 2020-05-25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Pending CN111594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7099.5A CN111594827A (zh) 2020-05-25 2020-05-25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7099.5A CN111594827A (zh) 2020-05-25 2020-05-25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4827A true CN111594827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91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7099.5A Pending CN111594827A (zh) 2020-05-25 2020-05-25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482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74079A1 (de) * 1988-07-11 1989-12-06 Luebbenau Vetschau Kraftwerke Feuerungsanlage zum verbrennen von biomasse
CN201269534Y (zh) * 2008-08-01 2009-07-08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物质秸秆焚烧的装置
CN102721066A (zh) * 2012-07-09 2012-10-10 李登平 一种秸草焚烧炉
CN104406159A (zh) * 2014-12-01 2015-03-11 广州环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
CN105618184A (zh) * 2016-02-18 2016-06-01 柳州东侯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燃料粉碎机
CN105889901A (zh) * 2016-06-01 2016-08-24 佳木斯大学 一种燃烧方捆秸秆的固定炉排锅炉
CN110068009A (zh) * 2019-04-28 2019-07-30 海伦市利民节能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水冷旋转炉排秸秆捆烧半气化直燃常压热水锅炉
CN210115109U (zh) * 2019-05-07 2020-02-28 南京林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整捆秸秆破包分解输送装置
CN110986027A (zh) * 2019-12-27 2020-04-10 海伦市利民节能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捆烧直燃半气化生物质锅炉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74079A1 (de) * 1988-07-11 1989-12-06 Luebbenau Vetschau Kraftwerke Feuerungsanlage zum verbrennen von biomasse
CN201269534Y (zh) * 2008-08-01 2009-07-08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物质秸秆焚烧的装置
CN102721066A (zh) * 2012-07-09 2012-10-10 李登平 一种秸草焚烧炉
CN104406159A (zh) * 2014-12-01 2015-03-11 广州环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装置
CN105618184A (zh) * 2016-02-18 2016-06-01 柳州东侯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燃料粉碎机
CN105889901A (zh) * 2016-06-01 2016-08-24 佳木斯大学 一种燃烧方捆秸秆的固定炉排锅炉
CN110068009A (zh) * 2019-04-28 2019-07-30 海伦市利民节能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水冷旋转炉排秸秆捆烧半气化直燃常压热水锅炉
CN210115109U (zh) * 2019-05-07 2020-02-28 南京林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整捆秸秆破包分解输送装置
CN110986027A (zh) * 2019-12-27 2020-04-10 海伦市利民节能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捆烧直燃半气化生物质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69678A1 (en) Anti-Scorification Oven
US20130269677A1 (en) Anti-Scorification Oven
CN201652438U (zh) 秸秆燃料飞燃炉
CN101818892B (zh) 秸秆燃料飞燃炉
CN211739100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6224974A (zh)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US20130276721A1 (en) Boiler
CN105329588B (zh) 分类垃圾箱
CN107930751B (zh) 一种固体垃圾粉碎燃烧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11594827A (zh) 立式多层秸秆燃烧锅炉
JP2007132588A (ja) 木質系材料の燃焼室構造
CN209458949U (zh) 一种村镇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06094096U (zh) 一种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炉
CN102116489B (zh) 防结渣炉具
CN212481313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焚烧装置
CN210107366U (zh) 水冷旋转炉排秸秆捆烧半气化直燃常压热水锅炉
US5558028A (en) Incinerator frame
CN2332905Y (zh) 移动式焚烧炉装置
JP3311384B2 (ja) ボイラの燃焼装置
KR101199299B1 (ko) 우드 펠렛 보일러
CN201903070U (zh) 防结渣炉具
CN109533707A (zh) 一种自动清理垃圾的垃圾箱
CN205381593U (zh) 自动清理垃圾箱
CN105329575B (zh) 自动清理垃圾箱
CN111288455B (zh) 一种烟气再循环生物质能发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