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273A -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273A
CN111586273A CN202010441514.6A CN202010441514A CN111586273A CN 111586273 A CN111586273 A CN 111586273A CN 202010441514 A CN202010441514 A CN 202010441514A CN 111586273 A CN111586273 A CN 111586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lor
imaging module
imaging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1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273B (zh
Inventor
张海裕
孙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15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6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成像组件及处理器。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成像模组,至少两个成像模组用于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处理器用于融合至少两个成像模组获取的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成像组件放在显示屏下方,且成像组件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由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较小,可以有更多的光线穿过第一显示区以被成像组件接收,并且,成像组件中的成像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成像模组接收光线后得到的图像可以进行融合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目标图像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影像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中可以安装有摄像头以实现图像的获取。摄像头可以安装在手机的与显示屏所在一面相背的一面以作为后置相机使用,也可以安装在手机的显示屏所在的一面以作为前置相机使用。当手机安装在显示屏所在的一面时,为提升显示屏的屏占比,可以将摄像头放置在显示屏下方。然而,这种方式会影响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成像组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成像模组,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组用于接收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所述处理器用于融合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组获取的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成像组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成像模组。所述图像获取方法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组接收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光线以获取至少两帧图像;及融合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中,成像组件放置在显示屏下方,且成像组件与第一显示区对应。由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较小,可以有更多的光线穿过第一显示区以被成像组件接收,并且,成像组件中的成像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成像模组接收光线后得到的图像可以进行融合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目标图像的成像质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与成像组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与成像组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与成像组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显示屏的最小重复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显示屏的最小重复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的最小重复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的最小重复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显示屏的部分最小重复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电子设备1000包括显示屏100、成像组件200及处理器300。显示屏100包括第一显示区10及第二显示区20,第一显示区10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20的像素密度。成像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成像模组201,至少两个成像模组201用于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10的光线以成像。处理器300用于融合至少两个成像模组201获取的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
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增强现实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在此不作限制。显示屏100可以是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Micro-LED显示屏等,在此也不作限制。显示屏100的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均可以用于显示画面。第一显示区10和第二显示区20可以被独立控制,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0可以同时或分时显示画面。成像模组201设置在显示屏100的下方,成像模组201可以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10的光线以进行成像。成像模组20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成像模组201,例如,成像模组201中的成像模组20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八个等,在此不作限制。多个成像模组201接收光线后可以生成多帧图像。处理器300可以对多帧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得到目标图像。
可以理解,当将成像组件200放置在显示屏100下方时,由于显示屏100的透过率有限,成像组件200无法接收到较多的光线,导致成像组件200获取的图像的质量较低。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中,成像组件200放置在显示屏100下方,且成像组件200与第一显示区10对应。由于第一显示区10的像素密度较小,可以有更多的光线穿过第一显示区10以被成像组件200接收,并且,成像组件200中的成像模组2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成像模组201接收光线后得到的图像可以进行融合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目标图像的成像质量。
请再参阅图1和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组件2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及第二成像模组203。第一成像模组202用于获取彩色图像,第二成像模组203用于获取黑白图像。处理器300可以用于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在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处理器300可以用于根据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彩色图像的亮度以获得目标图像。在环境亮度大于预定亮度时,处理器300确认彩色图像为目标图像。
其中,第一成像模组202可以为彩色摄像头,彩色摄像头中的滤光片可以是包含R、G、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也可以是包含R、G、B、W四种颜色的滤光片,还可以是包含R、Y、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等,在此不作限制。第二成像模组203可以为Mono摄像头,Mono摄像头中的滤光片可以是红外截止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用于滤除环境光中的红外光成分,并让除红外光以外的光线通过。
在一个例子中,处理器300可以借助电子设备1000中的接近传感器(图未示)来获取环境亮度,接近传感器接收环境光以生成检测数据,处理器300从接近传感器中读取相关的检测数据以获得环境亮度。在另一个例子中,处理器300可以控制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取彩色图像,处理器300处理彩色图像以获得环境亮度。在再一个例子中,处理器300可以控制第二成像模组203获取黑白图像,处理器300处理黑白图像以获得环境亮度。
处理器300将获得的环境亮度与预定亮度进行比较。在环境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亮度时,说明环境亮度较高,当前的被摄场景较为明亮。此时,虽然成像模组201是放置在显示屏100下方,但由于环境亮度较高,仍旧可以有较多的光线穿过显示屏100进入到第一成像模组202以被第一成像模组202接收,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取的彩色图像的亮度不会过低,成像质量较好。因此,处理器300可以直接将彩色图像作为目标图像提供给用户。在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说明环境亮度较低,当前的被摄场景较暗。此时,仅有较少的光线能够穿过显示屏100进入到第一成像模组202中,以被第一成像模组202接收,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取的彩色图像的亮度较低。由于与第一成像模组202的滤光片相比,第二成像模组203的滤光片仅会过滤掉较少部分的光线,第二成像模组203相较于第一成像模组202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线,可以获得亮度较高的黑白图像。因此,处理器300可以在环境亮度较低时,借助黑白图像的亮度来校正彩色图像的亮度,从而改善彩色图像的质量。在一个例子中,处理器300可以先对彩色图像和黑白图像进行对齐处理以得到对齐后的彩色图像和黑白图像。随后,处理器300可以对对齐后的彩色图像进行色彩空间转换,例如,将RGB格式的对齐后的彩色图像转换为YUV格式的对齐后的彩色图像,其中,Y即表示该对齐后的彩色图像的亮度。随后,处理器300将对齐后的彩色图像中每一个像元的亮度值Y替换为对齐后的黑白图像中对应的像元的亮度值Y’(对齐后的黑白图像中每一个像元的像素值即为该像元的亮度值Y’)。随后,处理器300将YUV格式的经过对齐及亮度修正的彩色图像转换为RGB格式的经过对齐及亮度修正的彩色图像。最后,处理器300将RGB格式的经过对齐及亮度修正的彩色图像作为目标图像提供给用户。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组件2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及第三成像模组204,第一成像模组202用于获取彩色图像,第三成像模组204用于获取红外图像。处理器300可以用于处理红外图像以获得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并根据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得到目标图像。
其中,第一成像模组202可以为彩色摄像头,彩色摄像头中的滤光片可以是包含R、G、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也可以是包含R、G、B、W四种颜色的滤光片,还可以是包含R、Y、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等,在此不作限制。第三成像模组204可以为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中的滤光片可以是红外滤光片,红外滤光片用于使得环境光中的红外光通过,并过滤除红外光以外的光线。
在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得彩色图像,且第二成像模组203获得红外图像之后,处理器300可以首先对彩色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对齐处理,以获得对齐后的彩色图像及对齐后的红外图像。随后,处理器300可以获取对齐后的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例如,处理器300可以使用边缘检测算法对对齐后的红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以获得对齐后的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其中,边缘检测算法可以是Sobel边缘检测算法、Canny边缘检测算法等,在此不作限制。处理器300也可以使用边缘检测算法对对齐后的彩色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以获得对齐后的彩色图像的轮廓信息。随后,处理器300可以使用对齐后的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对齐后的彩色图像的轮廓信息进行修正。可以理解,由于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三成像模组204均放置在显示屏100下方,显示屏100内设置有用于发光的像素1110(图6所示)、连接各像素1110的线路等微结构,光线经过显示屏100时会发生散射,导致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得的彩色图像存在雾蒙蒙的问题,彩色图像中各物体的轮廓线较为模糊。而由于红外光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在经过显示屏100时,不会发生散射,或发生散射的光线较少,使得第二成像模组203拍摄的红外图像中各物体的轮廓线较为清晰。因此,处理器300可以借用对齐后的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来对对齐后的彩色图像中的轮廓信息进行修正,以改善对齐后的彩色图像中各物体的轮廓线的清晰度。随后,处理器300可以将经过对齐及轮廓信息校正的彩色图像作为目标图像提供给用户。由于目标图像是彩色图像经过亮度修正得到的,目标图像的亮度较高,图像质量较好。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组件2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及第三成像模组204。第一成像模组202用于获取彩色图像,第二成像模组203用于获取黑白图像,第三成像模组204用于获取红外图像。处理器300可以用于处理红外图像以获得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并根据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获得轮廓校正图像。处理器300还可以用于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在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处理器300可以用于根据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轮廓校正图像的亮度以获得目标图像。在环境亮度大于预定亮度时,处理器300可以用于确认轮廓校正图像为目标图像。
其中,第一成像模组202可以为彩色摄像头,彩色摄像头中的滤光片可以是包含R、G、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也可以是包含R、G、B、W四种颜色的滤光片,还可以是包含R、Y、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等,在此不作限制。第二成像模组203可以为Mono摄像头,Mono摄像头中的滤光片可以是红外截止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用于滤除环境光中的红外光成分,并让除红外光以外的光线通过。第三成像模组204可以为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中的滤光片可以是红外滤光片,红外滤光片用于使得环境光中的红外光通过,并过滤除红外光以外的光线。
具体地,处理器300可以首先对彩色图像、黑白图像及红外图像进行对齐处理,以获得对齐后的彩色图像、对齐后的黑白图像及对齐后的红外图像。随后,处理器300可以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对齐后的彩色图像和对齐后的红外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以获得对齐后的彩色图像的轮廓信息及对齐后的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随后,处理器300可以采用对齐后的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对齐后的彩色图像的轮廓信息进行修正,以得到轮廓修正的对齐后的彩色图像。随后,处理器300可以获取环境亮度。其中,处理器300获取环境亮度的方式与前述的成像组件2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二成像模组203时,处理器300获取环境亮度的方式一致,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0还可以通过处理第三成像模组204拍摄的红外图像来获得环境亮度。处理器300获取环境亮度的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随后,处理器300将获得的环境亮度与预定亮度进行比较。在环境亮度大于或等于预定亮度时,说明环境亮度较高,当前的被摄场景较为明亮。此时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取的彩色图像的亮度不会过低,成像质量较好。因此,处理器300可以直接将经过对齐及轮廓校正的彩色图像作为目标图像提供给用户。在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说明环境亮度较低,当前的被摄场景较暗。此时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取的彩色图像的亮度较低。而由于第二成像模组203相较于第一成像模组202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线,可以获得亮度较高的黑白图像。因此,处理器300可以在环境亮度较低时,借助对齐后的黑白图像的亮度来校正经过对齐及轮廓校正的彩色图像的亮度,从而改善彩色图像的质量。处理器300使用对齐后的黑白图像的亮度来校正经过对齐及轮廓校正的彩色图像的亮度的方式,与前文的处理器300使用对齐后的黑白图像的亮度来校正对齐后的彩色图像的亮度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最后,处理器300将经过对齐及亮度修正的彩色图像作为目标图像提供给用户。由于目标图像是彩色图像经过亮度修正及轮廓修正得到的,目标图像的亮度及轮廓线清晰度均较高,图像质量较好。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时,第一成像模组202以第一曝光时间曝光以获取第一彩色图像,并以第二曝光时间曝光以获取第二彩色图像。第一曝光时间大于第二曝光时间。目标图像由第一彩色图像得到。处理器300可以用于确定目标图像中与光源相对应的第一光源图像区域以及确定第二彩色图像中与光源相对应的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并根据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对第一光源图像区域进行校正以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图像。
具体地,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及第二成像模组203时,处理器300可以对第一彩色图像进行亮度修正以得到目标图像,并且,处理器300还可以处理第一彩色图像、第二彩色图像或黑白图像中的任意一帧图像以判断被摄场景中是否存在光源。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及第三成像模组204时,处理器300可以对第一彩色图像进行轮廓修正以得到目标图像,并且,处理器300还可以处理第一彩色图像、第二彩色图像或红外图像中的任意一帧图像以判断被摄场景中是否存在光源。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及第三成像模组204时,处理器300可以对第一彩色图像进行亮度及轮廓修正以得到目标图像,并且,处理器300还可以处理第一彩色图像、第二彩色图像、黑白图像或红外图像中的任意一帧图像以判断被摄场景中是否存在光源。在一个例子中,处理器300可以对图像进行物体识别,并在识别到灯时确定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在另一个例子中,处理器300可以处理图像以判断是否存在某一区域的平均亮度值大于预定值,若存在,则将这一区域视为光源所在区域,并确认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在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时,处理器300可以处理目标图像以识别出目标图像中的与被摄场景中的光源相对应的第一光源图像区域,并处理第二彩色图像以识别出第二彩色图像中的与被摄场景中的光源相对应的第二光源图像区域。随后,处理器300利用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对第一光源图像区域进行校正以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图像。在一个例子中,处理器300可以提取出第二光源图像区域中的边缘信息,并将第一光源图像区域中的边缘信息替换为第二光源图像区域中的边缘信息,从而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图像。
可以理解,当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时,光源部分对应的光线经过显示屏100时会发生衍射,导致第一彩色图像中与光源对应的光源图像区域存在光晕,第一彩色图像中的光源图像区域的轮廓线清晰度较低。而光晕导致的轮廓线模糊程度与光源部分对应的光线入射到第一成像模组202中的光量有关,光量较少时,轮廓线模糊程度较低,光量较多时,轮廓线模糊程度较高。因此,处理器300可以控制第一成像模组202以小于第一曝光时间的第二曝光时间曝光以获得第二彩色图像,由于获取第二彩色图像时的曝光时间较短,第二成像模组203接收到的光源部分对应的光线的光量较少,第二彩色图像中的第二光源图像区域的轮廓线模糊程度较低,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对第一光源图像区域进行校正,从而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图像。校正后的目标图像中,光源图像区域具有较清晰的轮廓线,图像质量较好。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二成像模组203,或者,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及第三成像模组204时,处理器300还可以用于处理彩色图像及黑白图像以获得多对像元匹配对,并根据多对像元匹配对计算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再根据深度信息对目标图像进行虚化以得到虚化后的目标图像。其中,彩色图像由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得,黑白图像由第二成像模组203获得。
具体地,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二成像模组203可以组成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以用于测量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处理器300可以识别出彩色图像与黑白图像中特征点相对应的多对像元匹配对。再根据每对像元匹配对中的两个像元在对应图像中的坐标、以及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二成像模组203的内参和外参来计算出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随后,处理器300可以根据深度信息对目标图像进行前景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划分。随后,处理器300再按照深度信息将背景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采用不同的高斯核对不同的子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虚化处理,其中,距离前景区域越远的子区域的虚化程度越高。如此,不仅可以对目标图像进行虚化处理,且该虚化处理是基于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来实现的,目标图像的虚化效果更接近光学虚焦的效果,虚化效果更加自然。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三成像模组204,或者,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及第三成像模组204时,处理器300也可以处理彩色图像及红外图像以获得多对像元匹配对,并根据多对像元匹配对计算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再根据深度信息对目标图像进行虚化以得到虚化后的目标图像。其中,彩色图像由第一成像模组202获得,红外图像由第三成像模组204获得。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10为单个连续的显示区。多个成像模组201接收穿过该单个连续的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具体地,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二成像模组203时,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二成像模组203接收穿过该单个连续的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三成像模组204时,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三成像模组204接收穿过该单个连续的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和第三成像模组204时,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和第三成像模组204接收穿过该单个连续的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将第一显示区10设置为单个连续的显示区,简化了显示屏100的结构,有利于降低显示屏100的制造难度。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10包括至少两个子显示区,至少两个子显示区与至少两个成像模组201对应,任意两个相邻的子显示区彼此间隔,每个成像模组201用于接收穿过对应的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具体地,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二成像模组203时,第一显示区10包括两个子显示区,第一成像模组202接收穿过其中一个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第二成像模组203接收穿过另一个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和第三成像模组204时,第一显示区10包括两个子显示区,第一成像模组202接收穿过其中一个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第三成像模组204接收穿过另一个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当成像模组201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和第三成像模组204时,第一显示区10包括三个子显示区,第一成像模组202接收穿过其中一个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第二成像模组203接收穿过另一个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第三成像模组204接收穿过其余一个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将第一子显示区设为多个彼此间隔的子显示区,可以将低像素密度的显示区域分散设置,相比于低像素密度的显示区域连续设置的情况,用户较不容易分辨出低像素密度显示区域与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区域二者之间显示的画面的差异,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较好。并且,当需要将其中两个成像模组201作为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时,该两个成像模组201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距。如果把第一显示区10设置为单个连续的显示区,则由于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存在间距需求,可能需要增大第一显示区10在整个显示区域中的占比,导致高像素密度的第二显示区20的占比较小,影响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而如果把第一显示区10划分为多个彼此间隔的子显示区,则一方面可以满足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间距需求,另一方面也不会降低高像素密度的第二显示区20的占比,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较好。
请参阅图5及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10包括多个最小重复区域11,多个最小重复区域11呈矩阵排列。每个最小重复区域11包括至少两个像素单元111,在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所有像素单元111均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同一对角线方向上。由于所有像素单元111均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同一对角线方向上,相较于所有像素单元111均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同一行或同一列上,能够使第一显示区10显示更均匀,提升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像素单元111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或更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最小重复区域11内像素单元111的数量为2个进行说明。
每个像素单元111包括多种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1110,具体地,请参阅图7。每个像素单元111包括一个第一颜色像素A、一个第二颜色像素B及一个第三颜色像素C,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及第三颜色用于合成显示白光。其中,第一颜色像素A是蓝色像素、红色像素、或绿色像素中的任意一种,第二颜色像素B是蓝色像素、红色像素、或绿色像素中的任意一种,第三颜色像素C是蓝色像素、红色像素、或绿色像素中的任意一种,只需要满足第一颜色像素A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像素B的第二颜色及第三颜色像素C的第三颜色用于合成显示白光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颜色像素A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像素B的第二颜色及第三颜色像素C的第三颜色除了可以用于合成显示白光以外,还可以通过比例调整以合成显示任意颜色的光。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像素A为蓝色像素、第二颜色像素B为绿色像素、第三颜色像素C为红色像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像素A为红色像素、第二颜色像素B为绿色像素、第三颜色像素C为蓝色像素。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像素A为红色像素、第二颜色像素B为蓝色像素、第三颜色像素C为绿色像素。当然,第一颜色像素A、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三颜色像素C还可以是其他颜色像素的组合,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0的第一显示区10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20的像素密度,且第一显示区10中多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的所有像素单元111均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同一个对角线方向上,另一个对角线上不设置像素单元111,由此,显示屏100能够正常显示的同时,第一显示区10的透光面积也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0下方的成像组件200(图2所示)收发的信号量,有利于功能器件300能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像素单元111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及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与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位于不同列。最小重复区域11包括两个像素单元111,每个像素单元111均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及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1列及第3列,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2列及第4列。在最小重复区域11内,第1列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及第2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第3列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及第4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内的像素1110可以采用delta排列方式排列,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包括第一颜色像素A,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包括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三颜色像素C,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三颜色像素C位于同一列。第一颜色像素A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1列及第3列,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三颜色像素C均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2列及第4列,第1列的第一颜色像素A、第2列的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2列的第三颜色像素C均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第3列的第一颜色像素A、第4列的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4列的第三颜色像素C均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像素单元111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及第三子像素单元1113,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及第三子像素单元1113位于不同列。具体地,最小重复区域11包括两个像素单元111,每个像素单元111均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及第三子像素单元1113。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1列及第4列,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2列及第5列,第三子像素单元1113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3列及第6列。在最小重复区域11内,第1列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第2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及第3列的第三子像素单元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第4列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第5列的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及第6列的第三子像素单元1113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内的像素1110可以采用钻石排列(pentile)方式排列,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包括第一颜色像素A,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包括第二颜色像素B,第三子像素单元1113包括第三颜色像素C。第一颜色像素A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1列及第4列,第二颜色像素B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2列及第5列,第三颜色像素C均位于最小重复区域11的第3列及第6列。第1列的第一颜色像素A、第2列的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3列的第三颜色像素C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第4列的第一颜色像素A、第5列的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6列的第三颜色像素C来自同一像素单元111。
请参阅图5及图6,每个像素1110包括发光窗口层11101,所有像素1110的发光窗口层11101均在同一平面上,驱动电路(图未示)驱动像素1110发射的光通过发光窗口层11101达到外界,以实现显示屏100的显示功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1110的发光窗口层11101开口面积相同。具体地,请参阅图8,像素单元111包括第一颜色像素A、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三颜色像素C,第一颜色像素A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第二颜色像素B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及第三颜色像素C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均相等。由于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1110的发光窗口层11101开口面积相同,在制作像素1110时,不容易产生边角料,同时制程也更简单。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1110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不相同。具体地,请参阅图9,像素单元111包括第一颜色像素A、第二颜色像素B及第三颜色像素C。第一颜色像素A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第二颜色像素B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及第三颜色像素C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不相同,其中,在同一个像素单元111中,第一颜色像素A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与第三颜色像素C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的和等于第二颜色像素B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的两倍。也即是说,蓝色像素A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与红色像素C的发光窗口层11101的开口面积的和等于绿色像素B的发光窗口层11101对应的开口面积的两倍。如此,显示屏100内每个像素点会“借”用与其相邻的像素点的另一种颜色来构成三基色,由此可以减少像素个数,从而达到以低分辨率去模拟高分辨率的效果,而且,在同样亮度下视觉亮度更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同一种颜色的像素1110由同一电路(图未示)控制,以实现在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同一种颜色的像素1110同时发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同一种颜色的像素1110的发光窗口层11101相连接,也能实现在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同一种颜色的像素1110同时发光。由于最小重复区域11内包括至少两个像素单元111,在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所有像素单元111均设置在最小重复区域11的同一对角线上,另一个对角线上不设置像素单元,并且同一种颜色的像素1110同时发光,一方面显示屏100能够正常显示的同时,第一显示区10的透光面积也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0下方的成像组件200(图2所示)接收的光信号量,有利于成像组件200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有效改善由于第一显示区10的像素密度低带来的颗粒感,提高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10包括与第二显示区20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相邻列12,第二显示区20包括与第一显示区10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相邻列22。第一相邻列12相较于第一显示区10内的其他列更靠近第二显示区20,第二相邻列22相较于第二显示区20内的其他列更靠近第一显示区10。以图10所示的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显示区20相接形式而言,第一相邻列12为两个,两个第一相邻列12分布在第一显示区10的左右两侧,第二相邻列22也为两个,两个第二相邻列22分布在第二显示区20的左右两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相邻列12中的像素颜色与对应的第二相邻列22中相对(在行延伸方向上正对)的像素1110的颜色不同。例如,右侧的第一相邻列12中的像素1110均为第一颜色像素A,而在行延伸方向上,右侧的第二相邻列22中的与该第一颜色像素A相对的像素1110为第二颜色像素B和第三颜色像素C。如此,能够避免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显示区20相接处出现由于某一种或某两种相同颜色的像素1110聚拢产生的彩边,从而保证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10包括与第二显示区20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相邻行13,第二显示区20包括与第一显示区10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相邻行23。第一相邻行13相较于第一显示区10内的其他行更靠近第二显示区20,第二相邻行23相较于第二显示区20内的其他行更靠近第一显示区10。以图10所示的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显示区20相接形式而言,第一相邻行13为一个,该第一相邻行13分布在第一显示区10的中侧,第二相邻行23也为一个,该第二相邻行23分布在第二显示区20的上侧。若第一显示区10被第二显示区20全包围,则第一相邻行13为两个,两个第一相邻行13分布在第一显示区10的上下两侧,第二相邻行23也为两个,两个第二相邻行23分布在第二显示区20的上中两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相邻行13中的像素颜色与对应的第二相邻行23中相对(在列延伸方向上正对)的像素1110的颜色不同。例如,下侧的第一相邻行13中的像素1110均为第三颜色像素C,而在列延伸方向上,中侧的第二相邻行23中的与该第三颜色像素C相对的像素1110为第一颜色像素A。如此,能够避免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显示区20相接处出现由于某一种或某两种相同颜色的像素1110聚拢产生的彩边,从而保证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1,在第一显示区10内,最小重复区域11由起始延伸处O沿着行方向及列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止列14上,最小重复区域11内的至少两个像素单元111排布不同。例如,在图11中第一显示区10共有三列最小重复区域11,终止列14是离最小重复区域11起始延伸处O最远的一列。在终止列14上,最小重复区域11内两个像素单元111的排布不同。在终止列14上的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至少两个像素单元111之间的相邻的子像素单元相同。具体地,请参阅图12,在终止列14上,最小重复区域11包括两个像素单元111,每个像素单元111均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及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并且这两个像素单元111中的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相较于同一像素单元111中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更靠近另一个像素单元111。也即是说,两个像素单元111之间的相邻的子像素单元均为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如此,能够避免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显示区20相交处出现由于某一种或两种相同颜色的像素1110聚拢产生的彩边,从而保证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止行24上,最小重复区域11内的至少两个像素单元111排布不同。例如,在图11中第一显示区10共有三行最小重复区域11,终止行24是离最小重复区域11起始延伸处O最远的一行。在终止行24上,最小重复区域11内两个像素单元111的排布不同。在终止行24上的同一个最小重复区域11内,至少两个像素单元111之间的相邻的子像素单元相同。具体地,请参阅图12,在终止行24上,最小重复区域11包括两个像素单元111,每个像素单元111均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及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并且这两个像素单元111中的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相较于同一像素单元111中的第一子像素单元1111更靠近另一个像素单元111。也即是说,两个像素单元111之间的相邻的子像素单元均为第二子像素单元1112。如此,能够避免第一显示区10与第二显示区20相交处出现由于某一种或两种相同颜色的像素1110聚拢产生的彩边。
请参阅图1、图2及图13,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图像获取方法可以用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图像获取方法包括:
01:至少两个成像模组201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的光线以获取至少两帧图像;及
02:融合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
请参阅图图1、图2及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组件2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及第二成像模组203,第一成像模组202用于获取彩色图像,第二成像模组203用于获取黑白图像。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03: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
在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步骤02融合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021:根据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彩色图像的亮度以获得目标图像;
在环境亮度大于预定亮度时,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04:确认彩色图像为目标图像。
请参阅图图3及图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组件2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及第三成像模组204,第一成像模组202用于获取彩色图像,第三成像模组204用于获取红外图像。步骤02融合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023:处理红外图像以获得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及
024:根据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得到目标图像。
请参阅图图4及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模组202、第二成像模组203及第三成像模组204,第一成像模组202用于获取彩色图像,第二成像模组203用于获取黑白图像,第三成像模组204用于获取红外图像。步骤02融合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025:处理红外图像以获得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
026:根据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获得轮廓校正图像;
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05: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
在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步骤02融合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027:根据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轮廓校正图像的亮度以获得目标图像;
在环境亮度大于预定亮度时,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06:确认轮廓校正图像为目标图像。
请参阅图图2至图4、及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时,第一成像模组202以第一曝光时间获取第一彩色图像,并以第二曝光时间获取第二彩色图像,第一曝光时间大于第二曝光时间。目标图像由第一彩色图像得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071:确定目标图像中与光源相对应的第一光源图像区域;
072:确定第二彩色图像中与光源相对应的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及
073:根据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对第一光源图像区域进行校正以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图像。
请参阅图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081:处理彩色图像及黑白图像以获得多对像元匹配对;
082:根据多对像元匹配对计算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及
083:根据深度信息对目标图像进行虚化以得到虚化后的目标图像。
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获取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与前文的电子设备1000(图1所示)获取目标图像的具体执行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成像模组,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组用于接收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融合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组获取的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模组及第二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用于获取彩色图像,所述第二成像模组用于获取黑白图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及
在所述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根据所述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所述彩色图像的亮度以获得所述目标图像;
在所述环境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确认所述彩色图像为所述目标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模组及第三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用于获取彩色图像,所述第三成像模组用于获取红外图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处理所述红外图像以获得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及
根据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所述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模组、第二成像模组及第三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用于获取彩色图像,所述第二成像模组用于获取黑白图像,所述第三成像模组用于获取红外图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处理所述红外图像以获得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所述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获得轮廓校正图像;
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及
在所述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根据所述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所述轮廓校正图像的亮度以获得所述目标图像;
在所述环境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确认所述轮廓校正图像为所述目标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时,所述第一成像模组以第一曝光时间曝光以获取第一彩色图像,并以第二曝光时间曝光以获取第二彩色图像,所述第一曝光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目标图像由所述第一彩色图像得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第一光源图像区域;
确定所述第二彩色图像中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及
根据所述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对所述第一光源图像区域进行校正以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处理所述彩色图像及所述黑白图像以获得多对像元匹配对;
根据多对所述像元匹配对计算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及
根据所述深度信息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虚化以得到虚化后的目标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最小重复区域,每个所述最小重复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发光颜色的像素,同一个所述最小重复区域内,所述像素单元均位于所述最小重复区域的同一个对角线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最小重复区域内,发同一种颜色光的所述像素同时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最小重复区域内,同一种颜色的所述像素由同一电路控制;或
在同一个所述最小重复区域内,同一种颜色的所述像素的发光窗口层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至少两个子显示区,所述至少两个子显示区与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组对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显示区彼此间隔,每个所述成像模组用于接收穿过对应的所述子显示区的光线以成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为单个连续的显示区。
12.一种图像获取方法,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成像组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成像模组;所述图像获取方法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成像模组接收穿过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光线以获取至少两帧图像;及
融合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模组及第二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用于获取彩色图像,所述第二成像模组用于获取黑白图像;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
在所述环境亮度小于所述预定亮度时,所述融合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所述彩色图像的亮度以获得所述目标图像;
在所述环境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彩色图像为所述目标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模组及第三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用于获取彩色图像,所述第三成像模组用于获取红外图像;所述融合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处理所述红外图像以获得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及
根据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所述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模组、第二成像模组及第三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用于获取彩色图像,所述第二成像模组用于获取黑白图像,所述第三成像模组用于获取红外图像;所述融合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处理所述红外图像以获得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红外图像的轮廓信息对所述彩色图像进行校正以获得轮廓校正图像;
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获取被摄场景的环境亮度;
在所述环境亮度小于预定亮度时,所述融合所述至少两帧图像以得到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黑白图像的亮度校正所述轮廓校正图像的亮度以获得所述目标图像;
在所述环境亮度大于所述预定亮度时,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确认所述轮廓校正图像为所述目标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被摄场景中存在光源时,所述第一成像模组以第一曝光时间获取第一彩色图像,并以第二曝光时间获取第二彩色图像,所述第一曝光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目标图像由所述第一彩色图像得到;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第一光源图像区域;
确定所述第二彩色图像中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及
根据所述第二光源图像区域对所述第一光源图像区域进行校正以得到校正后的目标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图像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方法还包括:
处理所述彩色图像及所述黑白图像以获得多对像元匹配对;
根据多对所述像元匹配对计算被摄场景的深度信息;及
根据所述深度信息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虚化以得到虚化后的目标图像。
CN202010441514.6A 2020-05-22 2020-05-22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Active CN111586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1514.6A CN111586273B (zh) 2020-05-22 2020-05-22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1514.6A CN111586273B (zh) 2020-05-22 2020-05-22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273A true CN111586273A (zh) 2020-08-25
CN111586273B CN111586273B (zh) 2022-01-18

Family

ID=72119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1514.6A Active CN111586273B (zh) 2020-05-22 2020-05-22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627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2080A (zh) * 2020-11-16 2022-05-1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显示设备
WO2022116866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装置、显示设备、屏下摄像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
WO2022153892A1 (ja) * 2021-01-15 2022-07-2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WO2023174367A1 (zh) * 2022-03-18 2023-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5578A (zh) * 2011-12-08 2014-08-06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6550227A (zh) * 2016-10-27 2017-03-29 成都西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饱和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851121A (zh) * 2017-01-05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WO2018122902A1 (ja) * 2016-12-26 2018-07-05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CN108734670A (zh) * 2017-04-20 2018-11-02 天津工业大学 单幅夜间弱照度雾霾图像的复原算法
CN109035193A (zh) * 2018-08-29 2018-12-18 成都臻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相机的成像处理方法及成像处理系统
CN208384467U (zh) * 2018-06-04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9151258U (zh) * 2019-01-22 2019-07-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双摄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10166703A (zh) * 2018-03-27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971805A (zh) * 2019-12-20 2020-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拍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5578A (zh) * 2011-12-08 2014-08-06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6550227A (zh) * 2016-10-27 2017-03-29 成都西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饱和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8122902A1 (ja) * 2016-12-26 2018-07-05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CN106851121A (zh) * 2017-01-05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8734670A (zh) * 2017-04-20 2018-11-02 天津工业大学 单幅夜间弱照度雾霾图像的复原算法
CN110166703A (zh) * 2018-03-27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8384467U (zh) * 2018-06-04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9035193A (zh) * 2018-08-29 2018-12-18 成都臻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相机的成像处理方法及成像处理系统
CN209151258U (zh) * 2019-01-22 2019-07-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双摄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10971805A (zh) * 2019-12-20 2020-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拍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2080A (zh) * 2020-11-16 2022-05-1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显示设备
CN114512080B (zh) * 2020-11-16 2024-02-0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显示设备
WO2022116866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装置、显示设备、屏下摄像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
WO2022153892A1 (ja) * 2021-01-15 2022-07-2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WO2023174367A1 (zh) * 2022-03-18 2023-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273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6273B (zh)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US8547421B2 (en) System for adaptive displays
US8208011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US8502911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display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20075432A1 (en) Image captur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US201001181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range information with an optical image
CN108712608A (zh) 终端设备拍摄方法和装置
KR20160013263A (ko) 이종 이미저를 구비한 모놀리식 카메라 어레이를 이용한 이미지의 캡처링 및 처리
EP4109894A1 (en) Image sensor and image sensitization method
US10726531B2 (en) Resolution enhancement of color images
KR102123488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검사 방법
CN110365878A (zh) 一种摄像装置和方法
JP200422223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3053324A (zh) 背光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339173A (zh) 投影图像校正方法、激光投影系统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JP4694306B2 (ja) 輪郭強調処理ユニット
CN11328729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30018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20130128083A1 (en)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sensing device and image sens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108626A (ja) 立体映像生成システム
EP4090006A2 (en)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based on virtual superimposition
JP2020182127A (ja)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JP2020088739A (ja)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方法
CN115714925A (zh) 传感器、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及摄相机
CN111885286B (zh)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