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8460A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8460A
CN111578460A CN202010284207.1A CN202010284207A CN111578460A CN 111578460 A CN111578460 A CN 111578460A CN 202010284207 A CN202010284207 A CN 202010284207A CN 111578460 A CN111578460 A CN 111578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target
current
temperatur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42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78460B (zh
Inventor
徐春峰
赵希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42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8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8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8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78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8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通过在室外机设置压力传感器组件,实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系统压力,即在制热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在制冷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并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无需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讯,即可实现系统控制,满足了室外机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室内机,大大提高了空调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单元分体式空调,主要为一拖一产品,即一个室内机连接一个室外机。在传统空调中,如果空调的室内机或室外机发生故障需要更换,只能让原品牌的厂家进行室内机或室外机更换,并且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电控通讯必须匹配兼容才能更换,所以即使同一品牌也需要查询具体的型号,匹配才可以;因此给整体售后服务和安装带来很大的不变,对用户而言,选择了一个品牌,也就选择了一种服务,除非更换品牌,才能享受另一品牌的服务,带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室外机能够与不同品牌的室内机机型进行搭配,克服了现有空调中室外机难以与不同品牌的室内机兼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控制器,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实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系统压力;其中,所述系统压力是指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和气管截止阀,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管截止阀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四通阀和所述气管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制热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在制热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以及
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在制冷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目标压力范围表示目标压力下限值至目标压力上限值;
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比较当前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下限值和目标压力上限值的大小,得到比较结果;
当比较结果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等于目标压力下限值,且小于等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保持当前运行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膨胀阀保持当前开度步数;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其中,N大于等于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
则所述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获取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小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时,将所述目标压力下限值作为目标压力;其中,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小于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大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时,将所述目标压力上限值作为目标压力;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小于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且小于等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压力:
Ptarget=(Pt2-Pt1)×(Toutdoor-T1)/(T2-T1)+Pt1;其中,Ptarget为目标压力,Pt2为目标压力上限值,Pt1为目标压力下限值,T2为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T1为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Toutdoor为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计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计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具体为: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DeltaE=e(n)-e(n-1);
Deltayy=e(n)+ki×DeltaE;
Deltay=gain×Deltayy;
Fre_aim=Deltay/C+Fre;
其中,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e(n)=Ps(n)-Ptarget,e(n-1)=Ps(n-1)-Ptarget,e(n)表示当前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之间的差值,e(n-1)为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之间的差值;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e(n)=Ptarget-Ps(n),e(n-1)=Ptarget-Ps(n-1),e(n)表示目标压力与当前系统压力之间的差值,e(n-1)为目标压力与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之间的差值;Ps(n)为当前系统压力,Ps(n-1)为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ki为积分系数,gain为增益,C为计算常数,Fre_aim为目标频率,Fre为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外机排气温度传感器和外机盘管温度传感器;
则所述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获取所述外机排气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排气温度;
获取所述外机盘管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外机盘管温度;
获取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之间的过热度差值;其中,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实际排气过热度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外机盘管温度计算得到;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实际排气过热度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系统压力计算得到;
根据预先配置的过热度差值与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过热度差值对应的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
根据所述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具体包括: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DSH=(Fre×Ks+B)(1+(Toutdoor-35)×Kout_cool);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DSH=(Fre×Ks+B)(1+(Toutdoor-7)×Kout_heat);
其中,DSH为目标排气过热度,Fre为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ks为预设系数,B为计算常数,Toutdoor为当前室外环境温度,Kout_heat为制热温度修正系数,Kout_cool为制冷温度修正系数。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外机盘管温度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
DSH(n)=T3-T4;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预先配置的系统压力与室内机盘管温度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系统压力对应的室内机盘管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
DSH(n)=T3-Te;
其中,DSH(n)为实际排气过热度,T3为当前排气温度,T4为外机盘管温度,Te为室内机盘管温度。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在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根据初始目标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膨胀阀根据初始开度调整开度步数,直到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为止。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室外机设置压力传感器组件,实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系统压力,即在制热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在制冷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并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无需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讯,即可实现系统控制,满足了室外机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室内机,大大提高了空调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冷模式下的确定目标压力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热模式下的确定目标压力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冷模式下的压缩机频率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热模式下的压缩机频率控制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膨胀阀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热交换器;EEV、膨胀阀;5、液管截止阀;6、气管截止阀;7、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三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空调器基本运行原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1、冷凝器、膨胀阀EEV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1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EEV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1和室外热交换器3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3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控制器,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膨胀阀EEV和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实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系统压力;其中,所述系统压力是指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1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室外机设置压力传感器组件,实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系统压力,即在制热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在制冷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并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1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无需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讯,即可实现系统控制,满足了室外机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室内机,大大提高了空调的兼容性。
在制冷循环中,管路系统低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冷媒),视为蒸发温度,本发明实施例将其作为室内机盘管温度,在制热循环中,管路系统高压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冷媒),视为冷凝温度,本发明实施例将其作为室内机盘管温度,以此可判断室内机的状态,以便于进行判断和控制。
请参阅图1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2和气管截止阀6,所述四通阀2与所述气管截止阀6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7,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所述四通阀2和所述气管截止阀6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在制热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四通阀2控制制冷剂的循环流向,在空调器的制热循环中,可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7采集在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即制热模式时的系统压力;在空调器的制冷循环中,可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7采集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即制冷模式时的系统压力。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可以包括风扇、电机、液管截止阀5等部件,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请参阅图2所示,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2,所述压缩机1的出气口与所述四通阀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进气口与所述四通阀2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
第二压力传感器8,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8安装在所述压缩机1的出气口与所述四通阀2的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8在制热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以及
第三压力传感器9,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9安装在所述压缩机1的进气口与所述四通阀2的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9在制冷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8设于压缩机1的出气管路上,在空调器的制热循环中,可以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8采集在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即制热模式时的系统压力;第三压力传感器9设于压缩机1的吸气管路上,在空调器的制冷循环中,可以通过第三压力传感器9采集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即制冷模式时的系统压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在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1根据初始目标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膨胀阀EEV根据初始开度调整开度步数,直到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为止。
示例性地,所述持续运行时间为5分钟,当空调器运行稳定时,再进行后续检测判断系统压力等步骤,有利于准确控制控制器,当然,所述持续运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压力范围表示目标压力下限值至目标压力上限值,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为0.7-0.9MPa,即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下限值为0.7MPa,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上限值为0.9MPa;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为2.6-3.0MPa,即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下限值为2.6MPa,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上限值为3.0MPa;
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1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比较当前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下限值和目标压力上限值的大小,得到比较结果;
当比较结果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等于目标压力下限值,且小于等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1保持当前运行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膨胀阀EEV保持当前开度步数;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1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EEV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1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其中,N大于等于2。
举例而言,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为10秒,所述N为3,即压力检测判断周期为10秒,当连续3次采样判断均是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则可认为是比较稳定地满足系统压力处于目标范围以上,或者当连续3次采样判断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则可认为是比较稳定地满足系统压力处于目标范围以下,避免了压力突变/瞬变引起的误判,大大提高了控制准确性。当检测到的系统压力处于目标范围内,则压缩机1和膨胀阀EEV均不动作,即压缩机1根据当前目标频率运行,膨胀阀EEV保持当前开度;当检测到系统压力处于目标范围以上,并且持续时间30s,则压缩机1开始提高频率,同时膨胀阀EEV开始调整开度步数;当检测到系统压力处于目标范围以下,并且持续时间30s,则压缩机1开始降低频率,同时膨胀阀EEV开始调整开度步数。
结合图3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1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EEV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1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获取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小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时,将所述目标压力下限值作为目标压力;其中,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小于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大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时,将所述目标压力上限值作为目标压力;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小于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且小于等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压力:
Ptarget=(Pt2-Pt1)×(Toutdoor-T1)/(T2-T1)+Pt1;其中,Ptarget为目标压力,Pt2为目标压力上限值,Pt1为目标压力下限值,T2为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T1为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Toutdoor为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计算所述压缩机1的目标频率;
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1运行。
示例性地,在制冷模式下,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T1为26℃,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T2为40℃,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小于26℃时,将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下限值0.7Mpa作为目标压力,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大于40℃时,将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上限值0.9Mpa作为目标压力,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在26~40℃范围内,则通过线性计算得到目标压力。在制热模式下,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T1为-4℃,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T2为6℃,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小于-4℃时,将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下限值2.6Mpa作为目标压力,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大于6℃时,将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上限值3.0Mpa作为目标压力,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在-4~6℃范围内,则通过线性计算得到目标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计算所述压缩机1的目标频率,具体为: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缩机1的目标频率:
DeltaE=e(n)-e(n-1);
Deltayy=e(n)+ki×DeltaE;
Deltay=gain×Deltayy;
Fre_aim=Deltay/C+Fre;
其中,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e(n)=Ps(n)-Ptarget,e(n-1)=Ps(n-1)-Ptarget,e(n)表示当前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之间的差值,e(n-1)为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之间的差值;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e(n)=Ptarget-Ps(n),e(n-1)=Ptarget-Ps(n-1),e(n)表示目标压力与当前系统压力之间的差值,e(n-1)为目标压力与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之间的差值;Ps(n)为当前系统压力,Ps(n-1)为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ki为积分系数,gain为增益,C为计算常数,Fre_aim为目标频率,Fre为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压力单位为Mpa,频率单位为Hz。
示例性地,设定初始目标频率为50Hz,目标压力Ptarget为0.7Mpa,当前系统压力Ps(n)为0.92Mpa,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Ps(n-1)为0.90,积分系数ki和增益gain均为1,计算常数C为0.2,则
e(n)=Ps(n)-Ptarget=0.92-0.7=0.22;
e(n-1)=Ps(n-1)-Ptarget=0.90-0.7=0.20;
DeltaE=e(n)-e(n-1)=0.02;
Deltayy=e(n)+ki×DeltaE=0.22+1×0.02=0.24;
Deltay=gain×Deltayy=1×0.24=0.24;
Fre_aim=Deltay/C+Fre=0.24/0.2+50=62hz;
最终计算得到目标频率为62hz。
请参阅图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外机排气温度传感器和外机盘管温度传感器;
则所述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1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EEV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1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获取所述外机排气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排气温度;
获取所述外机盘管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外机盘管温度;
获取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之间的过热度差值;其中,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实际排气过热度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外机盘管温度计算得到;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实际排气过热度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系统压力计算得到;
根据预先配置的过热度差值与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过热度差值对应的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
根据所述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具体包括: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DSH=(Fre×Ks+B)(1+(Toutdoor-35)×Kout_cool);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DSH=(Fre×Ks+B)(1+(Toutdoor-7)×Kout_heat);
其中,DSH为目标排气过热度,Fre为所述压缩机1的当前运行频率,ks为预设系数,B为计算常数,Toutdoor为当前室外环境温度,Kout_heat为制热温度修正系数,Kout_cool为制冷温度修正系数。
具体地,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外机盘管温度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
DSH(n)=T3-T4;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预先配置的系统压力与室内机盘管温度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系统压力对应的室内机盘管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
DSH(n)=T3-Te;
其中,DSH(n)为实际排气过热度,T3为当前排气温度,T4为外机盘管温度,Te为室内机盘管温度。
此时即可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DSH(n)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DSH之间的过热度差值,并根据预先配置的过热度差值与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计算得到的过热度差值所对应的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再根据所述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示例性地,表1表示过热度差值与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的映射关系。
表1
ΔT=DSH(n)-DSH 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
ΔT≤-9 32
-9<ΔT≤-3 8
-3<ΔT≤-1 2
-1<ΔT<1 0
3>ΔT≥1 -2
1>ΔT≥3 -8
ΔT≥9 -32
所述过热度差值与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的映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室外机设置压力传感器组件,实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系统压力,即在制热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在制冷循环时采集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并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1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EEV调整开度步数,无需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讯,即可实现系统控制,完成系统配置,满足了室外机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室内机,大大提高了空调的兼容性,对于整体安装市场的通用性和适配型均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控制器,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和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实时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采集的系统压力;其中,所述系统压力是指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和气管截止阀,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气管截止阀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四通阀和所述气管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制热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或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在制热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热模式时的管路系统高压压力;以及
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出气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在制冷模式时采集的压力即为所述在制冷模式时的管路系统低压压力。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压力范围表示目标压力下限值至目标压力上限值;
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压力范围和所述系统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并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比较当前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下限值和目标压力上限值的大小,得到比较结果;
当比较结果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等于目标压力下限值,且小于等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保持当前运行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膨胀阀保持当前开度步数;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其中,N大于等于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
则所述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获取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小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时,将所述目标压力下限值作为目标压力;其中,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小于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大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时,将所述目标压力上限值作为目标压力;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与制热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小于与制冷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
当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且小于等于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值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压力:
Ptarget=(Pt2-Pt1)×(Toutdoor-T1)/(T2-T1)+Pt1;其中,Ptarget为目标压力,Pt2为目标压力上限值,Pt1为目标压力下限值,T2为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二温度,T1为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第一温度值,Toutdoor为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计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计算所述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具体为:
根据所述目标压力、当前系统压力、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和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DeltaE=e(n)-e(n-1);
Deltayy=e(n)+ki×DeltaE;
Deltay=gain×Deltayy;
Fre_aim=Deltay/C+Fre;
其中,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e(n)=Ps(n)-Ptarget,e(n-1)=Ps(n-1)-Ptarget,e(n)表示当前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之间的差值,e(n-1)为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与目标压力之间的差值;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e(n)=Ptarget-Ps(n),e(n-1)=Ptarget-Ps(n-1),e(n)表示目标压力与当前系统压力之间的差值,e(n-1)为目标压力与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之间的差值;Ps(n)为当前系统压力,Ps(n-1)为上一时刻的系统压力,ki为积分系数,gain为增益,C为计算常数,Fre_aim为目标频率,Fre为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外机排气温度传感器和外机盘管温度传感器;
则所述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和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根据所述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具体包括:
当连续N次的比较结果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大于目标压力上限值,或者均为当前系统压力小于目标压力下限值时,获取所述外机排气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排气温度;
获取所述外机盘管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外机盘管温度;
获取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之间的过热度差值;其中,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实际排气过热度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外机盘管温度计算得到;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所述实际排气过热度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系统压力计算得到;
根据预先配置的过热度差值与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过热度差值对应的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
根据所述膨胀阀的目标调整步数,控制所述膨胀阀调整开度步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具体包括: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DSH=(Fre×Ks+B)(1+(Toutdoor-35)×Kout_cool);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当前室外环境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排气过热度:
DSH=(Fre×Ks+B)(1+(Toutdoor-7)×Kout_heat);
其中,DSH为目标排气过热度,Fre为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ks为预设系数,B为计算常数,Toutdoor为当前室外环境温度,Kout_heat为制热温度修正系数,Kout_cool为制冷温度修正系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外机盘管温度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
DSH(n)=T3-T4;
在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根据预先配置的系统压力与室内机盘管温度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系统压力对应的室内机盘管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盘管温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
DSH(n)=T3-Te;
其中,DSH(n)为实际排气过热度,T3为当前排气温度,T4为外机盘管温度,Te为室内机盘管温度。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空调器的当前运行模式,确定与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目标压力范围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在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根据初始目标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膨胀阀根据初始开度调整开度步数,直到空调器以当前运行模式运行的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为止。
CN202010284207.1A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111578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207.1A CN111578460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4207.1A CN111578460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8460A true CN111578460A (zh) 2020-08-25
CN111578460B CN111578460B (zh) 2021-08-31

Family

ID=7211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4207.1A Active CN111578460B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846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472A (zh) * 2020-05-29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2902404A (zh) * 2021-03-24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2944454A (zh) * 2021-03-01 2021-06-11 青岛海尔(胶州)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CN113074410A (zh) * 2021-04-28 2021-07-06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配管多联机制冷控制方法
CN113432336A (zh) * 2021-04-26 2021-09-24 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动态排气过热度控制方法
CN113739337A (zh) * 2021-09-13 2021-12-03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不同管长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CN114857663A (zh) * 2022-05-12 2022-08-0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67695A (ja) * 2007-04-20 2008-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制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3884140A (zh) * 2014-02-21 2014-06-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225145A (zh) * 2016-07-22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08917091A (zh) * 2018-09-28 2018-11-3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测试方法及其空调器
CN110617610A (zh) * 2019-09-20 2019-12-2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67695A (ja) * 2007-04-20 2008-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制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3884140A (zh) * 2014-02-21 2014-06-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排气过热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225145A (zh) * 2016-07-22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08917091A (zh) * 2018-09-28 2018-11-3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测试方法及其空调器
CN110617610A (zh) * 2019-09-20 2019-12-2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8472A (zh) * 2020-05-29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2944454A (zh) * 2021-03-01 2021-06-11 青岛海尔(胶州)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CN112944454B (zh) * 2021-03-01 2022-05-31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CN112902404A (zh) * 2021-03-24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3432336A (zh) * 2021-04-26 2021-09-24 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动态排气过热度控制方法
CN113074410A (zh) * 2021-04-28 2021-07-06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配管多联机制冷控制方法
CN113739337A (zh) * 2021-09-13 2021-12-03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不同管长的多联机控制方法
CN114857663A (zh) * 2022-05-12 2022-08-0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8460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8460B (zh) 一种空调器
US10465936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0540808B1 (ko) 히트펌프 시스템의 과열도 제어 방법
CN105020846B (zh) 空气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US7856836B2 (en) Refrigerat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0715466A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10028180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200378642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640855B1 (ko) 멀티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EP3492837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13865029B (zh) 空调器
CN111623420B (zh) 一种空调器
CN112050299A (zh) 空调器
KR100640856B1 (ko) 멀티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06895621B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366875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47053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398364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200302851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212469A (zh) 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12944618A (zh) 一种空调能力估算方法及空调器
CN105066326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KR20100000437A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4576794B (zh) 空调器及其制热智能控制方法
CN115164372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