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1111B - 换热管维修方法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维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1111B
CN111571111B CN201910121406.8A CN201910121406A CN111571111B CN 111571111 B CN111571111 B CN 111571111B CN 201910121406 A CN201910121406 A CN 201910121406A CN 111571111 B CN111571111 B CN 1115711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ction
section
tube
damaged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14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71111A (zh
Inventor
蔡展
冯平岸
岑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un'an Therm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un'an Therm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un'an Therm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un'an Therm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14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1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1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1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71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1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6/00Restoring or reconditioning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用于维修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损坏管段及与所述损坏管段相连的未损坏管段,所述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截断所述换热管,以使所述换热管的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分离;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再将所述替换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该换热管维修方法可以单独维修部分损坏的换热管,使得损坏的换热器能够重新使用,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并减少材料的浪费。

Description

换热管维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器往往包括多根折弯的换热管,多根换热管进行加工并连接形成连通的管路,换热管大多由铜管或者铝合金管等相对较软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因而在加工过程中,换热管容易出现相互碰撞的损伤而导致泄露的问题。通常为了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在换热管之间还安装有翅片组,换热管管段贯穿在翅片组及边板内,因此,若换热管的损坏管段处于翅片组中,则损坏的管段很难单独抽出替换或维修,工厂则会报废整个换热器,因而使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增加,且造成材料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以解决损坏的换热管段无法单独维修的问题。
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用于维修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损坏管段及与所述损坏管段相连的未损坏管段,所述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截断所述换热管,以使所述换热管的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分离;
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再将所述替换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替换管段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再将所述替换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与牵引件固定;
通过所述牵引件将所述替换管段牵引至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两端伸出;
再将所述替换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牵引件将所述替换管段牵引至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两端伸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截断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以除去所述牵引件。
进一步地,截断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以除去所述牵引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替换管段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损坏管段两端,并使替换管段伸出的管长至第一预设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件为镀锌铁丝。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具有多个直管部及多个弯管部,截断所述换热管,以使所述换热管的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分离的步骤包括:
截断所述换热管的两个弯管部,以使所述损坏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损坏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固定插设在边板上,且所述损坏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超出边板的部分分别为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且所述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通过所述弯管部连接,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再将所述替换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的步骤包括:
清理截断的所述弯管部,以使所述损坏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仅保留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
处理所述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第一直管段,以使所述损坏管段的第一直管段的管口与所述边板的板面齐平;
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两端伸出,所述替换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为第三直管段;
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的步骤之前包括:
处理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以使所述第三直管段及所述第二直管段管长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的管口进行扩口,以形成相应的扩口段,且所述扩口段的长度为预设值;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第三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所对应的扩口,并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替换管段通过胀管工艺使所述替换管段的外管壁与所述损坏管段的内管壁贴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通过截断换热管的损坏管段,并使替换管段代替损坏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相连,能够使部分损坏的换热管重新换上完好的替换管段,可维修部分换热管段损坏的换热器,并且维修工艺简单方便操作,大大降低的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且减少了换热管的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在截断换热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插入替换管段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换热器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换热器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维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截断换热管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清理部分弯管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处理第一直管段管口与边板平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d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由牵引件引入替换管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e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替换管段插设在损坏管段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f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连接件连接替换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换热管维修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换热器 100
换热管 10
直管部 11
弯管部 12
损坏管段 13
第一直管段 131
未损坏管段 14
第二直管段 141
替换管段 20
第一端 21
第三直管段 22
牵引件 30
边板 40
连接件 50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在截断换热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插入替换管段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换热器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换热器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换热器中换热管维修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该换热管维修方法应用于换热器100上。
该换热管维修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换热器100上,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具有管路且结构相似的设备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适用的换热器100包括边板40及至少一根贯穿于边板40的换热管10,换热管10固定于边板40上。
换热管10由于安装空间及管道长度的要求,通常换热管10由金属管经过折弯工艺加工而成,加工后的换热管10包括直管部11及折弯部(未标号)。多根换热管10过折弯工艺后,固定插设在边板40上,且相邻换热管10之间通过连接件50相连,以形成连通的管路,使流体在换热管10之间流通。
通常为了增加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在换热管10之间还安装有翅片组(图未示),换热管10管段贯穿在翅片组及边板40内,因此,若换热管10的损坏管段13处于翅片组中,则可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当然若换热管10的损坏管段13处于其他位置,也可以采用该换热管维修方法。
换热管10之间的连接件50或者换热管10的折弯部通常外露于边板40,用于连接换热管10的管路并改变管路的方向,以节省换热管10的安装空间。因此,连接件50通常可以是弯折的毛细管、弯头或者其他能够连通相邻换热管10管路的器件。
换热管10的弯管部12包括换热管10的折弯部及用于连接相邻换热管10的连接件50。
换热管10的弯管部12可以是L形的折弯、U形折弯或者其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折弯形状,具体形状根据换热器100的实际需求设置。
本文中提及换热管10的损坏管段13可以是直管部11,也可以是包括直管部11与弯管部12的管段,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维修的管段来决定。
由于损坏管段13会出现弯管部12,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适用的换热管10的材质为较软的金属管,例如铜管、铝管或者铝合金管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中,换热管10包括损坏管段13及与损坏管段13相连的未损坏管段14,其中损坏管段13露出边板40的部分为第一直管段131,未损坏管段14露出边板40的部分为第二直管段141。此外,为了维修换热管10,还需要一根用于插入损坏管段13的替换管段20,替换管段20插入损坏管段13后并露出边板40的部位为第三直管段22。
为了便于替换管段20插入损坏管段13,该换热管维修方法还需要用于引导替换管段20伸入损坏管段13的牵引件30,替换管段包括第一端21及第二端,其中,替换管段的第一端21与牵引件30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8至图9,其中图8包括图8a、图8b、图8c、图8d、图8e及图8f,图8a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截断换热管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清理部分弯管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c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处理第一直管段管口与边板平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d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由牵引件引入替换管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e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替换管段插设在损坏管段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f为图8a所示的换热管维修方法中的连接件连接替换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换热管维修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用于维修换热管,换热管包括损坏管段及与损坏管段相连的未损坏管段,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0,截断换热管,以使换热管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0,将替换管段伸入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再将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具体地,用激光切割或者其他工具将换热管切割,以分离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再用替换管段从损坏管段分离的一端伸入损坏管段内,并保证替换管段伸出损坏管段的两端,以使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相接,并在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的连接处用焊接固定,且保证相接的各个管段的密封性。当然,替换管段的管径比损坏管段的管径略小,使得替换管段得以伸入损坏管段内。
该换热管维修方法通过将完好的替换管段置入损坏管段内并与为损坏管段相连的方法,使得出现损坏管段的换热器得以修复,并且维修后的换热器不影响原本的换热效率,大大降低了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替换管段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此时,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将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与牵引件固定;
步骤S22,通过牵引件将替换管段牵引至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
步骤S23,再将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具体地,替换管段可以是长直的铜管或铝合金管,将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与牵引件固定,固定的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胶粘,且焊接后要确保无焊瘤。牵引件为可弯曲的金属丝,例如铁丝、钢丝等。牵引件的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替换管段的管径。
将牵引件未与替换管段连接的一端从损坏管段的一端伸入,并从损坏管段的另一端穿出,再由操作人员慢慢拉伸牵引件,直至将替换管段牵引至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均从损坏管段伸出。伸出的替换管段再与未损坏管段密封焊接。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0,截断换热管,以使换热管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1,将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与牵引件固定;
步骤S22,通过牵引件将替换管段牵引至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
步骤S23,再将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牵引件引导替换管段进入损坏管段的过程,使得金属材料的替换管段更容易从弯折的损坏管段中伸入及穿出,并减少替换管段在伸入损坏管段的过程中碰伤的概率,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时间。并且,牵引件与替换管段连接的强度较高,通过牵引件的牵引能够带动替换管段穿过损坏管段的折弯部,并使替换管段自身发生弯折,以适应损坏管段的折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21,截断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以除去牵引件。
具体地,截断替换管段的第一端的方法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或者用尖嘴钳剪断等方式,且截断后的替换管段的管口需平齐,管径大致与截断前一致,与及只要能实现截断替换管的第一端即可,截断后的替换管段露出损坏管段的管长与未损坏管段正好相接。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0,截断换热管,以使换热管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1,将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与牵引件固定;
步骤S22,通过牵引件将替换管段牵引至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
步骤S221,截断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以除去牵引件;
步骤S23,再将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除去牵引件的替换管段易于未损坏管段连接,且替换管段的管腔供流体流动的空间更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21之后还包括:
步骤S222,替换管段两端分别伸出损坏管段两端,并使替换管段伸出的管长至第一预设长度。
具体地,该第一预设长度使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相接。将替换管段的两端超出损坏管段的两端,超出的替换管段的管长与截断的未损坏管段正好相接,可以通过先控制一端的替换管段的管长与未损坏管段相接,再对替换管段的另一端的管长进行截断,以使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相接。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相接是指替换管段正好与未损坏管段接触,或替换管段的一小部分管段伸入未损坏管段内。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0,截断换热管,以使换热管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1,将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与牵引件固定;
步骤S22,通过牵引件将替换管段牵引至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
步骤S221,截断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以除去牵引件;
步骤S222,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超出损坏管段的两端,并保留替换管段的两端超出的管长与未损坏管段相接;
步骤S23,再将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相接可以节省替换管段的材料,并使得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可以更好地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件为镀锌铁丝。具体地,镀锌铁丝与替换管段的第一端相焊接时,需要注意焊接处避免焊瘤的出现,以免焊瘤过大无法伸进损坏管段内。镀锌铁丝与替换管段的固定需要保证一定的强度,镀锌铁丝与替换管段在伸入损坏管段前需要人工确认焊接是否牢固,以避免镀锌铁丝在牵引替换管段进入损坏管段时出现断裂的现象。
牵引件采用镀锌铁丝的优点在于柔韧度好、不易断,且镀锌铁丝与金属管焊接的强度较好、不易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管具有多个直管部及多个弯管部,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截断换热管的两个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具体地,截断换热管的弯管部可以是相邻的换热管由连接件连接的部分,也可以是相同一根换热管折弯的部分,具体截断的弯管部由损坏管段所在的位置决定。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1,截断换热管的两个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0,将替换管段伸入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再将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通常情况下,弯管部外露于固定换热管的边板或者换热器的壳体,从换热管的弯管部截断损坏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的连接更便于操作人员的加工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固定插设在边板上,且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超出边板的部分分别为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且所述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通过弯管部连接,步骤S20包括:
步骤S24,清理截断的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仅保留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
步骤S25,处理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第一直管段,以使损坏管段的第一直管段的管口与边板的板面齐平;
步骤S26,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替换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为第三直管段;
步骤S27,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
具体地,从用于连接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弯管部截断,以使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分离,将截断的弯管部清理干净且管口出平齐,仅保留损坏管段的第一直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再将第一直管段的管口处理成与边板的板面齐平。其中截断弯管部以及处理损坏管段的直管段,均可以用尖嘴钳或者管口钳处理。替换管段伸入损坏管段后,损坏管段套设在替换管段外,且替换管段的两端伸出损坏管段的两端,便于与未损坏管段连接。替换管段露出护板的第三直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之间用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焊接时,需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避免在换热管内的流体发生泄漏。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1,截断换热管的两个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4,清理截断的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仅保留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
步骤S25,处理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第一直管段,以使损坏管段的第一直管段的管口与边板的板面齐平;
步骤S26,将替换管段伸入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替换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为第三直管段;
步骤S27,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
将第一直管段的管口处理成与边板板面平齐,能够使得替换管段在伸出边板的管长为固定值时,使得第三直管段外露的管长为最大,同时,替换管段与连接件连接时,方便对替换管段做进一步处理,使得替换管段与连接件的连接稳定度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7之前包括:
步骤S261,处理替换管段及未损坏管段分别露出边板第二直管段及第三直管段,以使第二直管段及第三直管段的管长相同。
具体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可以通过工具处理成管长及管径大小一致的直管段,以使后面步骤中的连接件的尺寸要求相对简单,可以是对称结构的弯头或者毛细管连接件。其中,替换管段及未损坏管段可以通过尖嘴钳或管口钳剪断并剪去相应管口不平整的部分。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剪切工具使得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的露出边板的直管段的管长相同。
优选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的长度可以为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与未维修的换热管超出边板的直管段的管长保持一致,以使维修后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通过连接件连接所形成的新的弯管部与其他未维修的弯管部尺寸保持一致,并使得换热器的整体外观整齐美观。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1,截断换热管的两个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4,清理截断的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仅保留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
步骤S25,处理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第一直管段,以使损坏管段的第一直管段的管口与边板的板面齐平;
步骤S26,将替换管段伸入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替换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为第三直管段;
步骤S261,处理替换管段及未损坏管段分别露出边板第二直管段及第三直管段,以使第二直管段及第三直管段的管长相同;
步骤S27,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
将第三直管段与第二直管段处理成管长及管径大小一致,以使后面步骤中对连接件的尺寸要求相对简单,且第三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与连接件的焊接质量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7包括:
步骤S271,对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的管口进行扩口,以形成相应的扩口段,且扩口段的长度为预设值;
步骤S272,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所对应的扩口,并焊接固定。
具体地,对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的管口进行扩口的过程包括:用钎焊烧红替换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管口,再选用合适的扩口器进行扩口,扩口段的长度为4~5mm,扩口段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调整。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1,截断换热管的两个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4,清理截断的弯管部,以使损坏管段及未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仅保留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
步骤S25,处理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第一直管段,以使损坏管段的第一直管段的管口与边板的板面齐平;
步骤S26,将替换管段伸入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两端伸出,替换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为第三直管段;
步骤S271,对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的管口进行扩口,以形成相应的扩口段,且扩口段的长度为预设值;
步骤S272,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所对应的扩口,并焊接固定。
经过扩口后的替换管段及未损坏管段与连接件焊接质量提升,且连接件的插接深度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中的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之后还包括;
替换管段通过胀管工艺使替换管段的外管壁与损坏管段的内管壁贴合。
具体地,通过胀管器对替换管段进行胀管,使得替换管段的外管壁与损坏管段的内管壁相互贴合。进行胀管工艺时,操作人员需选择合适尺寸的胀管器以适应替换管段及损坏管段的管径。
胀管器的胀杆伸入替换管段内,胀管器的胀杆顺时针旋转的时候,因为胀管器的胀杆会产生旋转角,让胀管器在旋转的时候顺着替换管段的轴线向前,由于胀管器的胀杆前粗后细,所以胀杆的转动会使替换管段慢慢胀开,使替换管段的外观比紧密贴合损坏管段的内管壁。
此时,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步骤S10,截断换热管,以使换热管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未损坏管段分离;
步骤S28,将替换管段伸入损坏管段内,并使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替换管段通过胀管工艺使替换管段的外管壁与损坏管段的内管壁贴合,再将替换管段与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通过胀管工艺后的替换管段,不仅可以增大替换管段的横截面积,以使流体在换热管内流速加快且换热效率增加,还可以增加替换管段连接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通过截断换热管的损坏管段,并使替换管段代替损坏管段与未损坏管段相连,能够使部分损坏的换热管重新换上完好的替换管段,可维修部分换热管段损坏的换热器,并且维修工艺简单方便操作,大大降低的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且减少了换热管的材料浪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换热管维修方法,用于维修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损坏管段及与所述损坏管段相连的未损坏管段,所述换热管维修方法包括:
截断所述换热管,以使所述换热管的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分离;
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将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与牵引件固定;通过所述牵引件将所述替换管段牵引至所述损坏管段内,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并使替换管段伸出的管长至第一预设长度;
所述替换管段通过胀管工艺使所述替换管段的外管壁与所述损坏管段的内管壁贴合;
截断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一端,以除去所述牵引件,再将所述替换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为镀锌铁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具有多个直管部及多个弯管部,截断所述换热管,以使所述换热管的损坏管段的两端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分离的步骤包括:
截断所述换热管的两个弯管部,以使所述损坏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损坏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固定插设在边板上,且所述损坏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超出边板的部分分别为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且所述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通过所述弯管部连接,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的两端伸出,再将所述替换管段与所述未损坏管段密封连接的步骤包括:
清理截断的所述弯管部,以使所述损坏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仅保留第一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
处理所述损坏管段露出边板的第一直管段,以使所述损坏管段的第一直管段的管口与所述边板的板面齐平;
将替换管段伸入所述损坏管段内,并使所述替换管段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损坏管段两端伸出,所述替换管段露出边板的部分为第三直管段;
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的步骤之前包括:
处理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以使所述第三直管段及所述第二直管段的管长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通过连接件相连,并焊接固定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替换管段的第三直管段及所述未损坏管段的第二直管段的管口进行扩口,以形成相应的扩口段,且所述扩口段的长度为预设值;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接第三直管段及第二直管段所对应的扩口,并焊接固定。
CN201910121406.8A 2019-02-19 2019-02-19 换热管维修方法 Active CN111571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1406.8A CN111571111B (zh) 2019-02-19 2019-02-19 换热管维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1406.8A CN111571111B (zh) 2019-02-19 2019-02-19 换热管维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1111A CN111571111A (zh) 2020-08-25
CN111571111B true CN111571111B (zh) 2021-09-14

Family

ID=7212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1406.8A Active CN111571111B (zh) 2019-02-19 2019-02-19 换热管维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11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1101A (zh) * 2020-12-03 2021-04-09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报废铸件修复铸硅铝换热器换热柱缺损缺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23870B1 (fr) * 1994-08-30 1996-11-15 Framatome Sa Procede de reparation d'une liaison soudee heterogene entre une tubulure d'un composant d'un reacteur nucleaire et une tuyauterie.
US8117724B2 (en) * 2008-02-25 2012-02-21 Hera S.P.A. Method for joining together steel pipes for conveying fluids under pressure
CN205079663U (zh) * 2015-09-24 2016-03-09 莱芜天一冷暖科技有限公司 扣压结构不锈钢管散热器
CN106736229B (zh) * 2016-12-01 2019-03-15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的修复方法及修复装置
CN107653877B (zh) * 2017-11-14 2019-03-26 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1111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4484A (zh) 一种金属管件的焊接方法和金属管件焊接组件
CN111571111B (zh) 换热管维修方法
CN101319742B (zh) 用于空调室内外机的接管及其制作方法
KR20170051632A (ko) 하이드로 성형방법을 활용한 시스템 에어컨 설치용 유자(u)형 분지관의 성형 방법
JPH0126773B2 (zh)
CN102179647B (zh) 铝镁合金管道焊缝返修方法
CN103115216A (zh) 工作状态下非标钢管道裂缝的修补方法
KR102346240B1 (ko) 매설관 내부에 새로운 전선 및 에어컨배관 인입방법
US5201118A (en) Process for repairing heat-exchanger tubes
CN212377549U (zh) 连接管组件以及输送管组件
KR20230101859A (ko) 가스 수집관 어셈블리
KR101591291B1 (ko) 이종 접합 구조를 가지는 마이크로 채널 열교환기용 모세관 어셈블리
CN201844741U (zh) 空调用热交换器连接装置
US6810568B1 (en) Refrigerant copper line protector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CN104439639A (zh) 冷却器管板与冷却管的焊接方法
JP7024956B2 (ja) 分岐継手、分岐施工方法、及び分岐継手の製造方法
KR102145366B1 (ko) 시스템 에어컨용 분지관 및 그 용접방법
CN206094663U (zh) 一种冷藏蒸发器回气管组件
KR102682153B1 (ko) 개선된 에어컨배관 교체방법
KR100785159B1 (ko) 배기 매니폴드 및 하이드로 포밍을 이용한 배기 매니폴드제조방법
US4229869A (en) Method of repairing aluminum plate fin coils
CN112648863B (zh) 一种高稳定换热器的生产方法
CN111571126B (zh) 一种在直管内外双管板换热器上拔取换热管的方法
CN214743898U (zh) 一种多功能焊接管件
CN210566856U (zh) 一种密封自锁一体式承插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