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秸秆类饲料制备中的研磨混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研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秸秆类饲料制备中的研磨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但是农作物秸秆收集、加工、运输以及储存存在诸多问题,一般需要将其加工成颗粒状的生物质燃料,这就需要平模颗粒机,但是在造粒成型过程中,原料进入料室内时受压辊旋转和碾压的影响,原料被推赶分散于料室内,在局部形成堆积,尤其是在周边很容易出现“死角料堆”,使压辊在旋转造粒过程中局部阻力增大,形成间歇性超负荷。另外,模板承受压力也不均匀,这严重影响平模颗粒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产品质量。
现有公布号CN208975932U公开了一种秸秆饲料制备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进料斗、上箱体、压辊总成;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方设置有上箱体,且上箱体与进料斗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上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斗,且出料斗与上箱体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上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压辊总成,且压辊总成与上箱体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压辊总成的下方设置有磨盘;所述主轴的底部设置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主轴通过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秸秆饲料制备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避免局部堆积,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在于研磨的充分性上,由于秸秆在粉碎过程中的效果不一,粉碎程度多样,对比文件中的磨盘设备采用分料板等结构避免局部堆积,但是进料的方式是持续型的导致物料的堆积是难以避免,因此加工时间越长,磨料效果越差,且整体的加工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保证研磨效果持续的饲料研磨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秸秆类饲料制备中的研磨混料设备,原料经过缓冲板落在第二电磁阀的上方,此时第二电磁阀的顶部质量上升,第二电磁阀因为重力作用下降,接着第二电极块和第一电极块相互接触发生电性连接,此时如图所示,第二电磁阀打开和第一电磁阀形成关闭状态,此时原料通过聚料板进入顶辊和磨盘的缝隙间,而第二电磁阀顶部失去重量,使得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分开,使得第二电磁阀关闭而第一电磁阀打开,如此往复形成间隔中定量输料,使得研磨不会出现堵塞和研磨不充分的问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秸秆类饲料制备中的研磨混料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研磨箱,所述研磨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缓冲板,所述底座的内壁活动安装有位于缓冲板下方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极块和顶杆,所述研磨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电极块正下方的第一电极块,所述顶杆的底部活动套装有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的底面与研磨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外部活动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山西该两端分别与限位导轨的顶面和第二电磁阀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所述研磨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研磨箱的内壁活动活动安装有位于隔板上方的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侧面活动套装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连动杆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杆,所述固定套杆的底部活动套装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面与研磨箱内腔隔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箱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聚料板,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贯穿聚料板并固定安装有另一个插杆,另一个所述插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延伸至研磨箱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位于侧板底面的磁片,所述研磨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底座盘,所述底座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磁片正下方的磁片;
所述研磨箱的内部活动套装有位于隔板内部的磨盘,所述磨盘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面与研磨箱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磨盘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连动轴,所述连动轴的外部固定套装有连动齿轮所述连动齿轮的外部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内部固定套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延伸至研磨箱的外部,所述研磨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分离板侧面的出料仓;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D/A转换器电性连接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电流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电磁铁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导轨,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端部延伸至限位导轨的内部,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阀芯位于第一电磁阀阀芯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保证了原料可以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配合,间隔式的进入顶辊与磨盘之间,从而保证了后续研磨的充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导轨,所述连动杆的端部活动卡接在稳定导轨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稳定导轨和限位导轨,方便了调整进料箱和转动杆的高度,即方便了智能化调整研磨之间所需的缝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细杆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隔板的顶面和连动杆的底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缓冲弹簧,利用缓冲弹簧缓冲连动杆高度调整产生的冲力。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杆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聚料板内部的顶辊,所述顶辊的底部位于磨盘的正上方,所述顶辊的底面与磨盘的顶面初始距离值为一厘米。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聚料板的设定,保证了原料进入研磨箱内可以聚集在磨盘和顶辊之间的缝隙,使得研磨充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辊的表面和和磨盘的表面均开设有磨砂纹,且两者的磨砂纹的切斜度相反。
通过在顶辊和磨盘表面设有两组不同方向的磨砂纹,增加了研磨的充分,也使得研磨过程中顶辊可以相对磨盘形成转动效果,运动过程避免了研磨过程中堵塞的问题。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板顶面接近出料仓的一侧呈光滑曲面状。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方便了在离心力作用下的快速出料。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的原料经过缓冲板落在第二电磁阀的上方,此时第二电磁阀的顶部质量上升,第二电磁阀因为重力作用下降,接着第二电极块和第一电极块相互接触发生电性连接,此时如图所示,第二电磁阀打开和第一电磁阀形成关闭状态,此时原料通过聚料板进入顶辊和磨盘的缝隙间,而第二电磁阀顶部失去重量,使得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分开,使得第二电磁阀关闭而第一电磁阀打开,如此往复形成间隔中定量输料;
2、本发明的原料经过缓冲板落在第二电磁阀的上方,此时第二电磁阀的顶部质量上升,第二电磁阀因为重力作用下降,接着第二电极块和第一电极块相互接触发生电性连接,第二电磁阀打开和第一电磁阀形成关闭状态,此时原料通过聚料板进入顶辊和磨盘的缝隙间,而第二电磁阀顶部失去重量,使得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分开,使得第二电磁阀关闭而第一电磁阀打开,如此往复形成间隔中定量输料,使得研磨不会出现堵塞和研磨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进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研磨箱;3、进料箱;4、第一电磁阀;5、导线;6、第二电磁阀;7、缓冲板;8、第一电极块;9、第二电极块;10、复位弹簧;11、限位导轨;12、稳定套杆;13、聚料板;14、连动杆;15、插杆;16、转动杆;17、稳定导轨;18、固定套杆;19、细杆;20、缓冲弹簧;21、压力传感器;22、顶辊;23、侧板;24、磁片;25、电磁铁;26、底座盘;27、磨盘;28、连动轴;29、连动齿轮;30、驱动齿轮;31、驱动杆;32、分离板;33、出料仓;34、控制器;35、变压器;36、控制开关;37、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7所示的一种应用于秸秆类饲料制备中的研磨混料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压力传感器21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34,所述控制器34的输出端通过D/A转换器电性连接有变压器35,所述变压器35的电流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36,所述控制开关36的输出端与电磁铁2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研磨箱2,所述研磨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箱3,所述进料箱3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和缓冲板7,所述底座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位于缓冲板7下方的第二电磁阀6,所述第二电磁阀6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极块9和顶杆37,所述研磨箱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电极块9正下方的第一电极块8,所述顶杆37的底部活动套装有限位导轨12,所述限位导轨12的底面与研磨箱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杆37的外部活动套装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的山西该两端分别与限位导轨12的顶面和第二电磁阀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5电性连接;
具体方式实施为:经过缓冲板7落在第二电磁阀6的上方,此时第二电磁阀6的顶部质量上升,第二电磁阀6因为重力作用下降,接着第二电极块9和第一电极块8相互接触发生电性连接,此时如图3所示,第二电磁阀6打开和第一电磁阀4形成关闭状态,此时原料通过聚料板13进入顶辊22和磨盘27的缝隙间,而第二电磁阀6顶部失去重量,使得第一电极块8和第二电极块9分开,使得第二电磁阀6关闭而第一电磁阀4打开,如此往复形成间隔中定量输料。
所述研磨箱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研磨箱2的内壁活动活动安装有位于隔板上方的连动杆14,所述连动杆14的侧面活动套装有插杆15,所述插杆1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6,所述连动杆14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杆18,所述固定套杆18的底部活动套装有细杆19,所述细杆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1,所述压力传感器21的底面与研磨箱2内腔隔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研磨箱2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聚料板13,所述转动杆16的端部贯穿聚料板13并固定安装有另一个插杆15,另一个所述插杆1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板23,所述侧板23延伸至研磨箱2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位于侧板23底面的磁片24,所述研磨箱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底座盘26,所述底座盘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磁片24正下方的磁片24;
所述研磨箱2的内部活动套装有位于隔板内部的磨盘27,所述磨盘27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分离板32,所述分离板3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面与研磨箱2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磨盘27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连动轴28,所述连动轴28的外部固定套装有连动齿轮29所述连动齿轮29的外部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30,所述驱动齿轮30的内部固定套装有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延伸至研磨箱2的外部,所述研磨箱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分离板32侧面的出料仓33。
具体方式实施为:原料经过缓冲板7落在第二电磁阀6的上方,此时第二电磁阀6的顶部质量上升,第二电磁阀6因为重力作用下降,接着第二电极块9和第一电极块8相互接触发生电性连接,此时如图3所示,第二电磁阀6打开和第一电磁阀4形成关闭状态,此时原料通过聚料板13进入顶辊22和磨盘27的缝隙间,而第二电磁阀6顶部失去重量,使得第一电极块8和第二电极块9分开,使得第二电磁阀6关闭而第一电磁阀4打开,如此往复形成间隔中定量输料,使得研磨不会出现堵塞和研磨不充分的问题。
其中,所述进料箱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导轨11,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端部延伸至限位导轨11的内部,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阀芯位于第一电磁阀4阀芯的正下方,保证了原料可以通过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6的配合,间隔式的进入顶辊22与磨盘27之间,从而保证了后续研磨的充分。
其中,所述研磨箱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导轨17,所述连动杆14的端部活动卡接在稳定导轨17的内部,通过设置稳定导轨17和限位导轨11,方便了调整进料箱3和转动杆16的高度,即方便了智能化调整研磨之间所需的缝隙。
其中,所述细杆19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缓冲弹簧20,所述缓冲弹簧2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隔板的顶面和连动杆14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缓冲弹簧20,利用缓冲弹簧20缓冲连动杆14高度调整产生的冲力。
其中,所述转动杆16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聚料板13内部的顶辊22,所述顶辊22的底部位于磨盘27的正上方,所述顶辊22的底面与磨盘27的顶面初始距离值为一厘米,通过聚料板13的设定,保证了原料进入研磨箱2内可以聚集在磨盘27和顶辊22之间的缝隙,使得研磨充分。
其中,所述顶辊22的表面和和磨盘27的表面均开设有磨砂纹,且两者的磨砂纹的切斜度相反,通过在顶辊22和磨盘27表面设有两组不同方向的磨砂纹,增加了研磨的充分,也使得研磨过程中顶辊22可以相对磨盘27形成转动效果,运动过程避免了研磨过程中堵塞的问题。
其中,所述分离板32顶面接近出料仓33的一侧呈光滑曲面状,方便了在离心力作用下的快速出料。
本发明工作原理:
第一步:首先安装好各个组件,然后从进料箱3的顶部加料,原料经过缓冲板7落在第二电磁阀6的上方,此时第二电磁阀6的顶部质量上升,第二电磁阀6因为重力作用下降,接着第二电极块9和第一电极块8相互接触发生电性连接,此时如图3所示,第二电磁阀6打开和第一电磁阀4形成关闭状态,此时原料通过聚料板13进入顶辊22和磨盘27的缝隙间,而第二电磁阀6顶部失去重量,使得第一电极块8和第二电极块9分开,使得第二电磁阀6关闭而第一电磁阀4打开,如此往复形成间隔中定量输料;
第二步:启动驱动杆31,使得驱动杆31带动驱动齿轮30转动,使得驱动齿轮30带动连动齿轮29转动,接着连动齿轮29带动磨盘27转动,从而形成了对原料的研磨,研磨的原料因为磨盘27转动的原因,使得自身的离心力作用沿着出料仓33导出。
其中,根据每次落入在顶辊22上原料的冲击力,使得压力传感器21接收到压力数据传递给控制器34,此时控制器34输出信号给变压器35,变压器35更变电流信号传递给电磁铁25,从而更变电磁铁25与磁片24之间的作用力,即形成了对侧板23和电磁铁25之间距离的调整,实现了顶辊22在研磨过程中与磨盘27之间的距离从开始的大距离缓慢因为原料质量减少而逐渐压合,即保证了研磨的充分。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