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5868B - 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5868B
CN111565868B CN201880002466.1A CN201880002466A CN111565868B CN 111565868 B CN111565868 B CN 111565868B CN 201880002466 A CN201880002466 A CN 201880002466A CN 111565868 B CN111565868 B CN 111565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ing
air
hole
core box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24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5868A (zh
Inventor
杨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5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5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7/00Patterns; Manufacture thereof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2C7/06Core bo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7/00Patterns; Manufacture thereof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2C7/06Core boxes
    • B22C7/065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2Treating moulds or cores, e.g. drying, hard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2Treating moulds or cores, e.g. drying, hardening
    • B22C9/123Gas-hard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一种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该吹气罩(100)包括壳体(10)、输送管道(20)和加热件,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吹气口(11),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将壳体(10)内的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室(13)和与吹气口(11)连通的第二腔室(14),输送管道(20)位于第一腔室(13)内,输送管道(20)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端(21)和出气端(22),出气端(22)与分隔板(12)连接且与第二腔室(14)连通,输送管道(20)设置有输入部(23),输入部(23)配置成使催化液体流入输送管道(20)内,输入部(23)位于进气端(21)与出气端(22)之间,加热件配置成对输送管道(20)加热。

Description

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砂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背景技术
吹气罩是制芯装置的主要组成部件,在制芯工艺中吹气罩将会压紧在模具上方形成密闭空间,然后有相应的催化气体通过该吹气罩进入模具内对砂芯固化起到催化作用。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吹气罩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砂芯的固化效果较差,吹气工艺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吹气罩,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提高砂芯的固化效果,并且提高吹气工艺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制芯装置,其能够提高砂芯的固化效果,并且提高吹气工艺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吹气方法,其能够提高砂芯的固化效果,并且提高吹气工艺的稳定性。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气罩,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吹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与所述吹气口连通的第二腔室;
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输送管道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分隔板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输送管道设置有输入部,所述输入部配置成使催化液体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所述输入部位于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出气端之间;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配置成对所述输送管道加热。
可选的,所述吹气罩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连通端,所述连通端与所述输入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连通端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进气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分隔板。
可选的,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出气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分隔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分隔板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所述输送管道在所述进气端到所述出气端的方向上蜿蜒设置。
可选的,所述加热件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布置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周围。
可选的,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所述输送管道在所述进气端到所述出气端的方向上蜿蜒设置,所述输送管道具有多个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管段,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管段交叉设置,且所述加热管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管段之间。
可选的,所述吹气罩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壳体配置成与芯盒接触的端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分隔板一体成型。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芯装置,包括芯盒和上述的吹气罩,所述芯盒包括第一芯盒和第二芯盒,所述第一芯盒和所述第二芯盒连接以使所述芯盒的内部形成成型腔,所述第一芯盒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口与所述吹气孔连通。
可选的,所述制芯装置还包括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吹气板和与所述吹气板连接的吹气杆,所述吹气杆与所述吹气板垂直设置,且所述吹气板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吹气板设置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吹气杆远离所述吹气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吹气杆远离所述吹气板的一端配置成伸入所述吹气孔内且与所述成型腔连通。
可选的,所述制芯装置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有配置成穿设所述吹气杆的穿设孔,所述密封板贴合在所述第一芯盒远离所述第二芯盒的一侧表面上。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吹气方法,利用上述的吹气罩实现,所述吹气方法包括:
使空气从所述进气端流入;
使所述加热件对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使催化液体从所述输入部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对所述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使所述混合气体通过所述出气端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通过将加热件和输送管道集成在同一个壳体内,使得空气进入输送管道后,被加热件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对进入输送管道内的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第二腔室内,最终进入芯盒的成型腔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砂芯的固化效果,并且使得吹气工艺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芯装置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芯装置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芯装置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吹气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0-吹气罩;10-壳体;11-吹气口;12-分隔板;121-第三通孔;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20-输送管道;21-进气端;22-出气端;23-输入部;30-加热管;40-连通管;41-连通端;50-密封条;200-芯盒;210-第一芯盒;211-吹气孔;220-第二芯盒;230-成型腔;300-吹气组件;310-吹气板;311-进气孔;320-吹气杆;321-排气孔;400-密封板;500-砂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气罩100,其包括:
壳体10,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吹气口11,壳体10内设置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将壳体10内的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室13和与吹气口11连通的第二腔室14;
输送管道20,输送管道20位于第一腔室13内,输送管道20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端21和出气端22,出气端22与分隔板12连接且与第二腔室14连通,输送管道20设置有输入部23,输入部23配置成使催化液体流入输送管道20内,输入部23位于进气端21与出气端22之间;
加热件,加热件配置成对输送管道20加热。
该吹气罩100通过将加热件和输送管道20集成在同一个壳体10内,使得空气进入输送管道20后,被加热件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对进入输送管道20内的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第二腔室14内,最终进入芯盒200的成型腔230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砂芯500的固化效果,并且使得吹气工艺更加稳定。
使用时,将壳体10具有吹气口11的一侧盖合在芯盒200上,使得混合气体能够顺利的进入芯盒200的成型腔230内,对成型腔230内的砂芯500进行催化固化。这种方式可以应用于铸造领域中,具体的可以用于冷芯制芯、温芯制芯、SO2固化工艺、CO2固化工艺中等。本实施例中,加热件也集成在壳体10内,可以减少催化气体的输送距离,进而可以减少能耗,节能效果明显,不会因为输送距离过长导致催化气体温度降低,从而可以提高砂芯500固化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吹气罩100还包括连通管40,连通管40的一端设置有连通端41,连通端41与输入部23连通。
具体的,催化液体通过连通管40进入输送管道20内,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输送管道20的一部分贴合在壳体10的内壁上,外部的催化液体管道直接通过壳体10上的孔与输送管道20连通。
本实施例中,壳体10设置有与第一腔室13连通的第一通孔15,连通管40远离连通端41的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15内且与壳体10连接。
具体的,壳体10的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该连通管40的端部伸入该第一通孔15内并与壳体10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连通管40并没有伸出壳体10的外壁,其他实施例中,该连通管40也可以通过该第一通孔15伸出壳体10,同理,该连通管40也可以是与壳体10一体成型的,通过铸造实现。
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设置有与第一腔室13连通的第二通孔16,进气端21穿设于第二通孔16内且与壳体10连接。
同理,本实施例中,进气端21也未伸出壳体10的外壁,其他实施例中,该进气端21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6伸出壳体10,或者,该进气端21是与壳体10一体成型的,通过铸造实现。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5相对于第二通孔16靠近分隔板12。
具体的,该第二通孔16远离分隔板12的设置,可以使得输送管道20的路径更长。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输入部23相对于进气端21靠近出气端22。进气端21进气后,空气在输送管道20内需要流过较长的路径才能达到出气端22,在该过程中可以被加热件进行充分的加热,使得到达输入部23的空气能够很快速的对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
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2设置有与第二腔室14连通的第三通孔121,出气端22穿设于第三通孔121内且与分隔板12连接。
同理,本实施例中,出气端22也未伸出分隔板12的外壁,其他实施例中,该出气端22可以通过第三通孔121伸出分隔板12,使得出气端22位于第二腔室14内,或者,该出气端22是与分隔板12一体成型的,通过铸造实现。
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121位于分隔板12的中心位置。
中心位置设置的第三通孔121,使得出气端22出气后,能够快速的充满第二腔室14内。当出气端22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第三通孔121的数量可以对应增加,并且其分布情况一般均匀分布在分隔板12的中心位置附近。
本实施例中,进气端21和出气端22分别位于输送管道20的两端,输送管道20在进气端21到出气端22的方向上蜿蜒设置。
蜿蜒设置的输送管道20,可以在较小空间内增长输送管道20的路径,使得空气在输送管道20内能够停留较长的时间,便于加热件对其进行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输送管道20的进气端21和出气端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或者,第一腔室13内布置有至少两个输送管道20。
本实施例中,加热件包括加热管30,加热管30布置在输送管道20的周围。
具体实施时,加热管30可以是红外线加热管30,通过通电实现制热。或者加热管30内流过高温的流体,通过热交换实现制热。
需要说明的是,该加热管30可以与输送管道20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或者,该加热件选用加热丝,加热丝缠绕在输送管道20的外壁上,或者位于输送管道20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进气端21和出气端22分别位于输送管道20的两端,输送管道20在进气端21到出气端22的方向上蜿蜒设置,输送管道20具有多个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管段,加热管30与管段交叉设置,且加热管30布置在相邻的两个管段之间。
结合图2和图3中,加热管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排设置在输送管道20的相邻的两个管段之间,或者是一个加热管30蜿蜒延伸后形成多个管段,加热管30和输送管道20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中,吹气罩100还包括密封条50,密封条50与壳体10配置成与芯盒200接触的端部连接。
密封条5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避免催化气体外泄。
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与分隔板12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管道20、连通管40、加热管30均可以与壳体10一体成型。通过铸造实现,这样催化气体不易外泄,可以更好的保证吹气压力,进而保证吹气工艺的稳定性。
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芯装置,包括芯盒200和上述的吹气罩100,芯盒200包括第一芯盒210和第二芯盒220,第一芯盒210和第二芯盒220连接以使芯盒200的内部形成成型腔230,第一芯盒210设置有与成型腔230连通的吹气孔211,吹气口11与吹气孔211连通。
第一芯盒210可以理解为上芯盒200,第二芯盒220可以理解为下芯盒200,第一芯盒210和第二芯盒220拼接固定后,芯盒200的内部形成成型腔230,成型腔230内配置成成型砂芯500。
使用时,将吹气罩100具有吹气口11的一侧盖合到第一芯盒210上,通过吹气作业,将催化气体吹入成型腔230内,从而实现对砂芯500的催化固化作业。
本实施例中,制芯装置还包括吹气组件300,吹气组件300包括吹气板310和与吹气板310连接的吹气杆320,吹气杆320与吹气板310垂直设置,且吹气板310具有中空的通道,吹气板310设置有与通道连通的进气孔311,吹气杆320远离吹气板310的一端设置有与通道连通的排气孔321,吹气杆320远离吹气板310的一端配置成伸入吹气孔211内且与成型腔230连通。
具体的,吹气板310是中空的板件,其一侧具有多个进气孔311,配置成进气,另一侧与吹气杆320连接,催化气体通过进气孔311进入中空的板件内,然后通过吹气杆320内的管道由吹气杆320的排气孔321排出。安装状态下,吹气杆320的端部是伸入第一芯盒210的吹气孔211内的,因此,催化气体由排气孔321排出后,会直接进入吹气孔211内,并最终进入成型腔230内。
本实施例中,制芯装置还包括密封板400,密封板400设置有配置成穿设吹气杆320的穿设孔,密封板400贴合在第一芯盒210远离第二芯盒220的一侧表面上。
使用时,一般先将密封板400贴合到第一芯盒210的表面上,使得密封板400上的穿设孔和吹气孔211对应,以便吹气杆320能够通过穿设孔顺利的伸入吹气孔211内。
密封板40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密封效果。
请参考图4,并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吹气方法,利用上述的吹气罩100实现,吹气方法包括:
S100:使空气从进气端21流入;
S200:使加热件对输送管道2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S300:使催化液体从输入部23流入输送管道20内,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对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使混合气体通过出气端22进入第二腔室14内。
一般的,实际生产时,先将空气通过进气端21吹入输送管道20中,然后通过加热管30对输送管道2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将催化液体通过连通管40吹入输送管道20内,利用加热后的空气对催化液体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出气端22进入第二腔室14内,然后通过吹气板310、吹气杆320、吹气孔211进入成型腔230内,对成型腔230内的砂芯500进行催化固化。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吹气罩100通过将加热件和输送管道20集成在同一个壳体10内,使得空气进入输送管道20后,被加热件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对进入输送管道20内的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第二腔室14内,最终进入芯盒200的成型腔230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砂芯500的固化效果,并且使得吹气工艺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
请参考图1,图1中示出的制芯装置包括吹气罩100和芯盒200,吹气罩100盖合在芯盒200上,吹气罩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穿设有多个加热管30,并且壳体10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16。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和图3中示出的制芯装置包括吹气罩100、芯盒200、吹气组件300、密封板400和砂芯500。
吹气罩100包括壳体10、输送管道20、连通管40、分隔板12和加热管30,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吹气口11,分隔板12连接在壳体10的内部,且将壳体10内的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室13和与吹气口11连通的第二腔室14,输送管道20设置在第一腔室13内,输送管道20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端21,进气端21通过壳体10的第二通孔16安装在壳体10的壁上,输送管道2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端22,出气端22通过分隔板12的第三通孔121安装在分隔板12上,使得壳体10外的空气可以通过输送管道20的进气端21进入,最终通过输送管道20的出气端22进入第二腔室14内,输送管道20在进气端21到出气端22的方向上蜿蜒延伸,加热管30布置在输送管道20的周围,配置成对输送管道20进行加热,连通管40的一端通过壳体10上的第一通孔15安装到壳体10上,连通管40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端41,连通端41通过输送管道20的输入部23与输送管道20连通,使得壳体10外的催化液体可以通过连通管40进入输送管道20内。被加热管30加热的空气流至输入部23时,对输入部23流入的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出气端22进入第二腔室14内。
芯盒200包括第一芯盒210和第二芯盒220,第一芯盒210和第二芯盒220连接固定后内部形成成型腔230,成型腔230配置成成型砂芯500,第一芯盒210设置有与成型腔230连通的吹气孔211。
吹气组件300包括吹气板310和吹气杆320,吹气板310为中空的板件,吹气杆320为中空的杆件,吹气板310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311,另一侧与吹气杆320连接且吹气板310的内部与吹气杆320的内部连通,吹气杆320与吹气板310垂直设置,吹气杆320远离吹气板310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孔321,吹气杆320具有排气孔321的一端配置成伸入第一芯盒210的吹气孔211内,使得由进气孔311进入的催化气体能够通过吹气板310、吹气杆320、排气孔321、吹气孔211进入成型腔230内。
密封板400贴合设置在第一芯盒210远离第二芯盒220的一侧表面上,密封板400设置有穿设孔,穿设孔与第一芯盒210的吹气孔211对应,使得吹气杆320能够通过穿设孔顺利的伸入吹气孔211内。
使用时,可以先将密封板400放置在第一芯盒210上,使得密封板400上的穿设孔与第一芯盒210的吹气孔211对应,然后将吹气杆320通过穿设孔伸入吹气孔211内,使得进气孔311与成型腔230连通,然后将吹气罩100具有吹气口11的一侧盖合到第一芯盒210上,使得密封板400位于吹气口11内,吹气罩100具有密封条50的端部压紧在第一芯盒210上。然后向进气端21吹空气,使得空气进入输送管道20内,然后使加热管30对输送管道2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加热后的空气流至输入部23处,对输入部23输入的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经过出气端22进入第二腔室14内,然后经由吹气板310的进气孔311、吹气杆320的排气孔321、吹气孔211进入成型腔230内。
请参考图4,图4示出了一种吹气方法,包括:
S100:使空气从进气端21流入;
S200:使加热件对输送管道2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S300:使催化液体从输入部23流入输送管道20内,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对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使混合气体通过出气端22进入第二腔室14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工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该吹气罩可以提高砂芯的固化效果,并且使得吹气工艺更加稳定。

Claims (14)

1.一种吹气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吹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与所述吹气口连通的第二腔室;
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输送管道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分隔板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输送管道设置有输入部,所述输入部配置成使催化液体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所述输入部位于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出气端之间;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配置成对所述输送管道加热;
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连通端,所述连通端与所述输入部连通;
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连通端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进气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分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出气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分隔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分隔板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所述输送管道在所述进气端到所述出气端的方向上蜿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布置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所述输送管道在所述进气端到所述出气端的方向上蜿蜒设置,所述输送管道具有多个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管段,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管段交叉设置,且所述加热管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管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罩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壳体配置成与芯盒接触的端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吹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分隔板一体成型。
11.一种制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盒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吹气罩,所述芯盒包括第一芯盒和第二芯盒,所述第一芯盒和所述第二芯盒连接以使所述芯盒的内部形成成型腔,所述第一芯盒设置有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口与所述吹气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芯装置还包括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吹气板和与所述吹气板连接的吹气杆,所述吹气杆与所述吹气板垂直设置,且所述吹气板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吹气板设置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吹气杆远离所述吹气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吹气杆远离所述吹气板的一端配置成伸入所述吹气孔内且与所述成型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芯装置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有配置成穿设所述吹气杆的穿设孔,所述密封板贴合在所述第一芯盒远离所述第二芯盒的一侧表面上。
14.一种吹气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吹气罩实现,所述吹气方法包括:
使空气从所述进气端流入;
使所述加热件对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使催化液体从所述输入部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对所述催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最终形成催化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使所述混合气体通过所述出气端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内。
CN201880002466.1A 2018-10-16 2018-10-16 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Active CN111565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0370 WO2020077519A1 (zh) 2018-10-16 2018-10-16 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868A CN111565868A (zh) 2020-08-21
CN111565868B true CN111565868B (zh) 2021-12-21

Family

ID=7028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466.1A Active CN111565868B (zh) 2018-10-16 2018-10-16 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5868B (zh)
DE (1) DE112018002628B4 (zh)
WO (1) WO2020077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32635A1 (de) * 2021-01-22 2022-07-27 Hänsel, Helge Vorrichtung zur versorgung eines kernformwerkzeuges mit einem gasförmigen aushärtemedium
CN114734003B (zh) * 2022-04-15 2023-07-21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大型制芯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5292B1 (zh) * 1969-02-26 1973-07-27
JPS5475425A (en) * 1977-11-29 1979-06-16 Kubota Ltd Hardening of co2 casting mold
US5518059A (en) * 1993-06-01 1996-05-21 Blachowski; Hermann Method for setting a casting mold formed of a mold sand containing a binder and a device for conducting the method
CN101347821A (zh) * 2008-09-11 2009-01-21 冯新林 三乙胺气体发生器
CN102085564A (zh) * 2009-12-02 2011-06-0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芯盒模具制芯固化气体吹气装置及方法
CN102189225A (zh) * 2011-03-23 2011-09-21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保温吹气罩的制芯装置
DE102011050264A1 (de) * 2011-05-11 2012-11-15 Stephanus Bigos Vorrichtung zum Begasen von Gusskernen
CN105344946A (zh) * 2015-12-02 2016-02-24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芯用流体的整体式加热器
CN107511457A (zh) * 2017-09-15 2017-12-26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砂芯模具、砂芯及其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5671B1 (en) * 2000-12-28 2003-01-14 Hayes Lemmerz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and core
DE10356634B4 (de) 2002-12-05 2006-03-30 Zimmermann, Jürgen, D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Gießkernen in Kernschießmaschinen
CN203343374U (zh) * 2013-06-28 2013-12-18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芯机冷模预热的自动控制装置
CN204912667U (zh) * 2015-07-30 2015-12-30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乙胺冷芯盒制芯装置
CN106111919B (zh) * 2016-09-04 2018-02-13 佛山市恒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冷芯盒射芯机用喷出式三乙胺发生装置
CN207372239U (zh) * 2017-10-23 2018-05-18 潍坊银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三乙胺气体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5292B1 (zh) * 1969-02-26 1973-07-27
JPS5475425A (en) * 1977-11-29 1979-06-16 Kubota Ltd Hardening of co2 casting mold
US5518059A (en) * 1993-06-01 1996-05-21 Blachowski; Hermann Method for setting a casting mold formed of a mold sand containing a binder and a device for conducting the method
CN101347821A (zh) * 2008-09-11 2009-01-21 冯新林 三乙胺气体发生器
CN102085564A (zh) * 2009-12-02 2011-06-0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芯盒模具制芯固化气体吹气装置及方法
CN102189225A (zh) * 2011-03-23 2011-09-21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保温吹气罩的制芯装置
DE102011050264A1 (de) * 2011-05-11 2012-11-15 Stephanus Bigos Vorrichtung zum Begasen von Gusskernen
CN105344946A (zh) * 2015-12-02 2016-02-24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芯用流体的整体式加热器
CN107511457A (zh) * 2017-09-15 2017-12-26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砂芯模具、砂芯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2628T5 (de) 2020-10-29
DE112018002628B4 (de) 2023-08-24
WO2020077519A1 (zh) 2020-04-23
CN111565868A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868B (zh) 吹气罩、制芯装置及吹气方法
CN104350250B (zh) 用于连接件的冷却装置
CN104066946A (zh) 水冷的计量模块
JP2001299918A5 (zh)
US20100126478A1 (en) Switching valve for EGR cooler
US20080245319A1 (en) Heat storage tank
IT201600099492A1 (it) Unita' di aspirazione dell'urea
WO2020101166A1 (ko) 초박형 냉각 유로를 구비하는 냉각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06106430U (zh) 一种大型玻璃钢产品加热设备
CN109210824A (zh) 模块化循环制冷装置及其循环制冷方法
CN110573749A (zh) 压缩机壳体以及具备该压缩机壳体的涡轮增压器
CN211120343U (zh) 一种三层烘箱分层温度控制机构
CN217816753U (zh) 燃气分配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09665480A (zh) 水处理装置
CN104180683B (zh) 冷却塔
CN214620390U (zh) 一种高效消失模烘干房
CN218483791U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6635066U (zh) 一种防滑pvc硬片成品冷却装置
CN217929544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干燥设备
CN219346613U (zh) 风道结构及浴霸
CN210486270U (zh) 水果粉用喷雾塔冷却系统
CN208567537U (zh) 一种用于真空炉均匀加热的搅拌装置
CN205308318U (zh) 一种自动温控反应釜
CN217953201U (zh) 一种硅酮结构胶生产用冷却装置
TWI820580B (zh) 用於超微粉粒子製備的分佈式氣體噴出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