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4483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4483A
CN111564483A CN202010436579.1A CN202010436579A CN111564483A CN 111564483 A CN111564483 A CN 111564483A CN 202010436579 A CN202010436579 A CN 202010436579A CN 111564483 A CN111564483 A CN 111564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layer
light
layer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65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波
黄金雷
邢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65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44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4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44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盖板,还包括第一滤光层和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邻近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滤光层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高反应速率以及全彩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OLED显示装置通常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然而现有的OLED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盖板;还包括第一滤光层和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不交叠;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邻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滤光层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发光单元的封装层;
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或内部。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同层设置或者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指纹识别传感器邻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每一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
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可选的,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滤光层,所述第二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滤光层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
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第二滤光层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滤光层包括第一颜色滤光层、第二颜色滤光层和第三颜色滤光层;
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一颜色滤光层采用同种材料,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二颜色滤光层采用同种材料,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三颜色滤光层采用同种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二滤光层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用于限定多个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限定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交叠区交叠。
可选的,所述像素限定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和黑色有机色素;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0.7;
所述遮光层的材料包括亚克力,所述遮光层的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4。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层覆盖像素限定层和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交叠区交叠。
可选的,所述遮光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述第二滤光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所述第一滤光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
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衬底和设置于所述衬底邻近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交叠区不交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滤光层,可以滤除指纹识别过程中的环境光以及手指反射的其他光线等干扰光线,仅使指纹识别需要的光线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了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OLED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精度较低,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指纹识别时,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手指,光线会在手指处反射形成指纹识别光线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还会有环境光以及手指反射的其他光线等干扰光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影响指纹识别的精度。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了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是本实施了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10、设置于基板10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20以及设置于发光单元20远离基板10一侧的盖板90,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滤光层50和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40。
指纹识别传感器4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发光单元2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间隔设置;第一滤光层50设置于指纹识别传感器40邻近盖板90的一侧,第一滤光层5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指纹识别传感器4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
其中,基板10可以为驱动发光单元20发光的阵列基板,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等膜层。发光单元20可以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如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等。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40可以阵列排布,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排布,本实施并不做具体限定。
指纹识别传感器40可以设置于基板10远离发光单元20或邻近发光单元20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基板10内,还可以设置于发光单元20之间,例如设置于像素限定层内,还可以设置于发光单元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例如设置于封装层表面、偏光片表面或者触控层表面等位置,本实施例对指纹识别传感器40的位置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不影响显示装置正常显示即可。
第一滤光层50用于滤除环境光以及手指反射的其他光线等干扰光线,仅使指纹识别需要的光线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示例性的,第一滤光层50可以为彩色滤光片或彩色色阻层等仅使设定波段的光通过的膜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滤光层50,可以滤除指纹识别过程中的环境光以及手指反射的其他光线等干扰光线,仅使指纹识别需要的光线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第一滤光层50的位置进行说明:
图2是本实施了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2,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发光单元20的封装层100。
参考图1,第一滤光层50设置于封装层100远离发光单元20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第一滤光层50的制备工艺引入水汽和氧气而影响发光单元20。相应的,指纹识别传感器40可以如图1设置于基板10内,也可以设置于基板10远离发光单元20或邻近发光单元20的表面,还可以设置于发光单元20之间的像素限定层内,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指纹识别光线先经过第一滤光层50滤光后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即可。
参考图2,第一滤光层50还可以设置于盖板90上邻近发光单元20的一侧。由于盖板90一般通过贴装工艺直接贴合到显示装置中,通过将第一滤光层50设置于盖板90,可以先将第一滤光层50贴合到盖板90,然后与盖板90一起贴合到显示装置中,只需与显示装置进行一次对位贴合即可完成,降低了贴合对位难度。相应的,指纹识别传感器40可以如图2设置于基板10内,也可以设置于基板10远离发光单元20或邻近发光单元20的表面,还可以设置于发光单元20之间的像素限定层内,还可以设置于封装层100表面,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指纹识别光线先经过第一滤光层50滤光后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即可。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3,当指纹识别传感器40设置于基板10内部或表面时,第一滤光层50还可以设置于基板10表面或内部。这样设置,第一滤光层50与指纹识别传感器40的距离较近,可以对大部分指纹识别光线进行滤光,避免角度较大的干扰光线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相应的,第一滤光层50设置于基板10内部或基板10邻近发光单元20的表面时,指纹识别传感器40可以设置于基板10内部,也可以设置于基板10远离发光单元20的表面。第一滤光层50设置于基板10远离发光单元20的表面时,指纹识别传感器40设置于第一滤光层50远离基板10的一侧,示例性的,可以设置于第一滤光层50远离基板10的表面。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3和图4,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层30,遮光层30设置于指纹识别传感器40邻近盖板90的一侧。遮光层30包括多个第一开口31,每一指纹识别传感器4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一个第一开口31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第一滤光层50设置于第一开口31内。
其中,遮光层30包括多个第一开口31,形成多个通光孔,手指反射光通过第一开口31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以进行指纹识别。
参考图4,遮光层30可以设置于发光单元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此时,遮光层30裸露出发光单元20对应的区域,以避免影响发光单元20发光,遮光层30不仅可以形成通光孔使指纹识别光线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还可以遮挡进入显示装置的环境光,避免驱动电路中的金属线等反射环境光影响显示效果。参考图3,遮光层30也可以设置于发光单元20邻近基板10的一侧,如设置于基板10与指纹识别传感器40之间。
参考图3,当遮光层30设置于发光单元20邻近基板10的一侧时,遮光层3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可以覆盖发光单元2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只在指纹识别传感器40对应的区域开孔,使指纹识别光线能够进入出指纹识别传感器即可。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参考图4和图5,当遮光层30设置于发光单元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时,遮光层30仅设置于非发光区,既相邻发光单元20之间的区域,以避免遮光层30遮挡发光单元20发光。第一滤光层50可以与遮光层30同层设置,例如第一滤光层50可以设置于第一开口31内,以减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此外,当第一滤光层50在显示装置厚度方向与遮光层30具有一定距离时,可能会有一些角度较大的干扰光线不经过第一滤光层50直接进入第一开口31,通过将第一滤光层50设置于第一开口31内可以对经第一开口31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的所有光线均进行滤光,进一步避免干扰光线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进一步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6,可选的,遮光层30设置于发光单元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滤光层60,第二滤光层60设置于发光单元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且第二滤光层6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发光单元2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遮光层30与第二滤光层60同层设置。
具体的,第二滤光层60可以为色阻层。第二滤光层60仅使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可以根据不同发光单元20的发光颜色分别设置不同颜色的第二滤光层60。例如,红色发光单元设置红色滤光层,绿色发光单元设置绿色滤光层,蓝色发光单元设置蓝色滤光层,红色滤光层可以仅使设定波段的红光通过,绿色滤光层可以仅使设定波段的绿光通过,蓝色滤光层可以仅使设定波段的蓝光通过,分别提高红光、绿光和蓝光的色纯度。因此,通过设置第二滤光层60可以提高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的色纯度,提高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质量。
此外,遮光层30遮挡非发光区的环境光,第二滤光层60可以滤除经第二滤光层60进入显示装置的环境光中与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线颜色不同的光线,使得在发光单元20处出射的光线均为与该发光单元20发光颜色相同的光线,因此通过遮光层30和第二滤光层60配合可以避免环境光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无需设置偏光片,由于遮光层30和第二滤光层60的厚度较薄,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且遮光层30和第二滤光层60相对于偏光片耐弯折性更好,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耐弯折性。
此外,遮光层30与第二滤光层60同层设置,可以进一步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具体制作时,可以先制作遮光层30,图案化遮光层30形成第一开口31和第四开口32,在第一开口31内设置第一滤光层50,在第四开口32内设置第二滤光层60。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7,可选的,第二滤光层60包括第一颜色滤光层61、第二颜色滤光层62和第三颜色滤光层63;第一滤光层50与第一颜色滤光层61采用同种材料,或者第一滤光层50与第二颜色滤光层62采用同种材料,或者第一滤光层50与第三颜色滤光层63采用同种材料。
具体的,发光单元20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第一颜色发光单元设置第一颜色滤光层6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设置第二颜色滤光层62,第三颜色发光单元设置第三颜色滤光层63。第一颜色滤光层61仅允许与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相同波段的光通过,第二颜色滤光层62仅允许与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相同波段的光通过,第三颜色滤光层63仅允许与第三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相同波段的光通过。第一颜色滤光层61、第二颜色滤光层62和第三颜色滤光层63提高了显示装置发出的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的色纯度,因此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质量。
当采用第一颜色发光单元作为指纹识别光源时,第一滤光层50采用与第一颜色滤光层61相同的材料,此时第一滤光层50仅允许手指反射的与第一颜色光相同波段的光通过,滤除其他光,提高指纹识别精度。当采用第二颜色发光单元作为指纹识别光源时,第一滤光层50采用与第二颜色滤光层62相同的材料,此时第一滤光层50仅允许手指反射的与第二颜色光相同波段的光通过,滤除其他光,提高指纹识别精度。。当采用第三颜色发光单元作为指纹识别光源时,第一滤光层50采用与第三颜色滤光层63相同的材料,此时第一滤光层50仅允许手指反射的与第三颜色光相同波段的光通过,滤除其他光,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通过设置第一滤光层50与第一颜色滤光层61,或者第二颜色滤光层62,或者第三颜色滤光层63采用同种材料,使得第一滤光层50可以与第一颜色滤光层61,或者第二颜色滤光层62,或者第三颜色滤光层63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在保证滤除指纹识别干扰光,提高指纹识别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
可选的,第一滤光层50与第二滤光层60的厚度相同。这样设置,在形成第二滤光层60和第一滤光层50时,只需一次刻蚀即可形成,降低了制备工艺难度和制作成本。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8,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基板10邻近发光单元20一侧的像素限定层70,像素限定层70用于限定多个发光单元20;像素限定层70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口72,第二开口72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交叠区交叠。
具体的,第二开口72可以与设置发光单元20的开口在同一工艺中制备。第二开口72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交叠区交叠,即手指反射光经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72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通过设置第二开口72可以进一步减小手指反射光在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的传播路径中的损耗,使得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指纹识别光线具有较大的强度,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可选的,像素限定层70的OD(optical density,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0.7,遮光层30的OD值大于或等于4。
其中,OD值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OD值越大材料的遮光性越好。像素限定层70作为发光单元20蒸镀时的蒸镀分隔层和支撑层,其水氧阻隔性能以及介电常数等均影响着发光单元20的蒸镀效果以及发光单元20的发光性能,通过设置像素限定层70的OD值大于或等于0.7,在不影响发光单元20的蒸镀和发光性能的同时,可以使得像素限定层70具有较好的遮光性,可以避免发光单元20发出的侧向光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进一步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通过设置遮光层30的OD值大于或等于4保证遮光层30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较好的避免环境光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像素限定层70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和黑色有机色素,遮光层30的材料包括亚克力。
具体的,像素限定层70采用聚酰亚胺掺杂黑色有机色素形成,可以在保证像素限定层70具有较好的水氧阻隔性能以及介电常数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遮光性。遮光层30采用亚克力材料可以保证遮光层30的制备工艺温度较低,避免遮光层30制备时影响发光单元20的性能。此外,为提高遮光层30的遮光性能,可以在亚克力材料中掺杂提高遮光性能的材料,如炭黑等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了仅示例性的示出遮光层30和像素限定层70的材料,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可选的,参考图8,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层21,第一电极层21设置于发光单元20远离基板10的一侧;
第一电极层21覆盖像素限定层70和发光单元20,第一电极层21包括第三开口211,第三开口211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交叠区交叠。
具体的,通过在第一电极层21设置第三开口211可以避免第一电极层21反射指纹识别光线,进一步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21可以是阴极,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极22,第二电极22可以为阳极,通过向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输入电信号,使发光单元20发光。
可选的,遮光层3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5微米,第二滤光层6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
具体的,遮光层30的厚度太小时,增大了制备工艺的工艺难度,且可能会影响遮光性能,厚度太大时,不利于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通过设置遮光层3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5微米,在保证遮光层30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工艺难度且保证显示装置具有较小的厚度。
此外,第二滤光层60的厚度太小时,增大了制备工艺的工艺难度,且可能会影响滤光层的滤光效果,厚度太大时,不利于减薄显示装置的厚度。通过设置第二滤光层6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在保证第二滤光层60具有较好的滤光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第二滤光层60的制备工艺难度且保证显示装置具有较小的厚度。
此外,第一滤光层50的厚度也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在保证第一滤光层50具有较好的滤光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第一滤光层50的制备工艺难度且保证显示装置具有较小的厚度。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9,可选的,基板10包括衬底11和设置于衬底11邻近发光单元20一侧的驱动电路12,驱动电路12与交叠区不交叠。
具体的,在制作驱动电路12时,可以预留出指纹识别区域,避免驱动电路12反射指纹识别光线影响指纹识别精度。
此外,参考图9,显示装置还包括光学胶层80、透明盖板90以及封装层100等膜层。手指反射的指纹识别光线通过第一开口31、第三开口211和第二开口72,经透明盖板90、光学胶层80、第一滤光层50、封装层100以及衬底11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40。由于透明盖板90、光学胶层80和封装层100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可以减少指纹识别光线传播过程中的光损耗,且第一滤光层50可以滤除环境光以及手指反射的其他光线等干扰光线,像素限定层70可以遮挡发光单元20发出的光,避免其进入指纹识别传感器,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盖板,还包括第一滤光层和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邻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滤光层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发光单元的封装层;
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或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邻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每一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
所述第一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滤光层,所述第二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滤光层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
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第二滤光层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滤光层包括第一颜色滤光层、第二颜色滤光层和第三颜色滤光层;
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一颜色滤光层采用同种材料,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二颜色滤光层采用同种材料,或者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三颜色滤光层采用同种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光层与所述第二滤光层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用于限定多个发光单元;
所述像素限定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交叠区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限定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和黑色有机色素,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0.7;
所述遮光层的材料包括亚克力,所述遮光层的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层覆盖像素限定层和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交叠区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述第二滤光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所述第一滤光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包括衬底和设置于所述衬底邻近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交叠区不交叠。
CN202010436579.1A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564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579.1A CN111564483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579.1A CN111564483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4483A true CN111564483A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6579.1A Pending CN111564483A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448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8475A (zh) * 2021-05-17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3759453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偏振滤光板、触控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22233180A1 (zh) * 2021-05-04 2022-11-10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装置
WO2022255761A1 (ko) * 2021-06-03 2022-12-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2742A (zh) * 2017-04-27 2017-09-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48540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525659U (zh) * 2019-02-02 2019-10-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49086A (zh) * 2019-10-30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70480A (zh) * 2019-12-17 2020-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12792A (zh) * 2020-03-04 2020-06-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2742A (zh) * 2017-04-27 2017-09-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48540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525659U (zh) * 2019-02-02 2019-10-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49086A (zh) * 2019-10-30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70480A (zh) * 2019-12-17 2020-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12792A (zh) * 2020-03-04 2020-06-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3180A1 (zh) * 2021-05-04 2022-11-10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装置
CN113128475A (zh) * 2021-05-17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WO2022255761A1 (ko) * 2021-06-03 2022-12-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3759453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偏振滤光板、触控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3759453B (zh) * 2021-09-14 2023-11-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偏振滤光板、触控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2390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panel
US1018586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6448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3797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236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7559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828696B (zh) 一种底发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光学补偿方法
TW202011097A (zh) 顯示面板
US2023014268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200177A1 (en) Display panel
KR20210014249A (ko) 표시 장치
CN110289297B (zh) 显示装置
WO2021233014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6032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4141837A (zh) 一种oled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02119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22068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9119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24118A (zh) 纹路识别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00397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ssembly,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US20180373916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with supplementary light source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220358782A1 (en) Tex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Opposite Substrate
WO2022061602A1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71667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42872B1 (ko) 지문 센싱 모듈 및 광학식 이미지 센서 내장형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