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9305A -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9305A
CN111559305A CN202010469868.1A CN202010469868A CN111559305A CN 111559305 A CN111559305 A CN 111559305A CN 202010469868 A CN202010469868 A CN 202010469868A CN 111559305 A CN111559305 A CN 111559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supporting
passenger car
frame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98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福生
郑尧刚
刘基冈
陈勇
邵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4698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93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9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9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60P3/073Vehicle re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135Securing or supporting by load bra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装载架,所述箱体为标准集装箱,所述箱体内侧下底面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槽,两条所述轨道槽分别靠近所述箱体前后侧壁设置,所述装载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槽内,用于装载乘用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现有标准集装箱,利用装载架采用倾斜错位的放置方式来装载车辆已达到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在满足不超高、不超宽、不超重的前提下,提高了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背景技术
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方案》(交办运〔2016〕107号)相关部署,自2018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不合规车辆运输车通行,超宽、超长的轿运车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为满足公路运输乘用车的需求,急需一种基于现有标准集装箱的乘用车转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包括箱体和装载架,所述箱体为标准集装箱,所述箱体内侧下底面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槽,两条所述轨道槽分别靠近所述箱体前后侧壁设置,所述装载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槽内,用于装载乘用车。
优选的,所述装载架包括,底部框架,两套前部升降机构、两套后部升降机构和两件汽车支撑架,两套所述后部升降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的一端,两套所述前部升降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的另一端,两件所述汽车支撑架对称设置,且所述汽车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升降机构和所述后部升降机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框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两条所述纵梁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U型轮架,若干所述U型轮架沿所述纵梁延伸方向直线排布,所述纵梁与所述轨道槽平行设置,所述U型轮架的开口朝下且位于所述轨道槽上方,所述U型轮架内通过转轴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在所述轨道槽内滚动,所述纵梁的一端贯穿所述纵梁设置有固定销孔,两条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横梁,若干所述横梁平行设置,所述横梁侧壁对称且贯穿设置有方形插孔。
优选的,所述后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液压支撑杆,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于述底部框架的一端最外侧的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且平行所述横梁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根所述横梁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板,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之间横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液压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部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液压支撑杆,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于述底部框架的另一端最外侧的所述横梁上表面且平行所述横梁设置,所述第四固定板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另一根所述横梁上表面,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筒内设置有第三液压支撑杆,所述第三液压支撑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支撑筒,两根所述第三液压支撑杆的伸出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液压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筒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支撑架包括,两根第一空心杆体,两根第二杆体,若干横杆和两块连接板,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杆体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杆体内,所述第二杆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横杆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以及两根所述第二杆体之间,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朝外的另一端端部之间,以及两根所述第二杆体的朝外的另一端端部之间,所述连接板为半圆形板材,其开口朝下。
优选的,两条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高扭低速电机,所述高扭低速电机两端均设置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行走轮的转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侧下底面设置有若干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侧且远离箱门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测距雷达。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固定板朝外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台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底部框架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箱体内底面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前部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后部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汽车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图6所示,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包括
箱体1和装载架,所述箱体1为标准集装箱,所述箱体1内侧下底面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槽2,两条所述轨道槽2分别靠近所述箱体1前后侧壁设置,所述装载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槽2内,用于装载乘用车。
所述装载架包括,底部框架3,两套前部升降机构4、两套后部升降机构5和两件汽车支撑架6,两套所述后部升降机构5对称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3的一端,两套所述前部升降机构4对称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3的另一端,两件所述汽车支撑架6对称设置,且所述汽车支撑架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升降机构4和所述后部升降机构5相连接。
所述底部框架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3-1,两条所述纵梁3-1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U型轮架3-2,若干所述U型轮架3-2沿所述纵梁3-1延伸方向直线排布,所述纵梁3-1与所述轨道槽2平行设置,所述U型轮架3-2的开口朝下且位于所述轨道槽2上方,所述U型轮架3-2内通过转轴连接有行走轮3-3,所述行走轮3-3在所述轨道槽2内滚动,所述纵梁3-1的一端贯穿所述纵梁3-1设置有固定销孔3-4,所述轨道槽2内线性排布设置于若干竖直设置的限位孔2-1,两条所述纵梁3-1之间设置有若干横梁3-5,若干所述横梁3-5平行设置,所述横梁3-5侧壁对称且贯穿设置有方形插孔3-6。
所述后部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板5-1、第二固定板5-2、第一支撑架5-3和第一液压支撑杆5-4,所述第一固定板5-1设置于述底部框架3的一端最外侧的所述横梁3-5的上表面且平行所述横梁3-5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5-2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5-1的另一根所述横梁3-5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5-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5-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5,所述第一支撑架5-3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板5-31,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5-3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2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5-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2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5-31的另一端之间横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杆5-32,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5-31的中部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板5-33,所述第一液压支撑杆5-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33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支撑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5-1的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前部升降机构4包括,第三固定板4-1、第四固定板4-2、第二支撑架4-3和第二液压支撑杆4-4,所述第三固定板4-1设置于述底部框架3的另一端最外侧的所述横梁3-5上表面且平行所述横梁3-5设置,所述第四固定板4-2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固定板4-1的另一根所述横梁3-5上表面,所述第三固定板4-1与所述第四固定板4-2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4-3包括,第一支撑筒4-31,所述第一支撑筒4-31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4-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筒4-31内设置有第三液压支撑杆4-32,所述第三液压支撑杆4-32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支撑筒4-31,两根所述第三液压支撑杆4-32的伸出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杆4-33,所述第二液压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筒4-3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支撑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4-1的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汽车支撑架6包括,两根第一空心杆体6-1,两根第二杆体6-2,若干横杆6-3和两块连接板6-4,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杆体6-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内,所述第二杆体6-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块6-5,所述横杆6-3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以及两根所述第二杆体6-2之间,两块所述连接板6-4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朝外的另一端端部之间,以及两根所述第二杆体6-2的朝外的另一端端部之间,所述连接板6-4为半圆形板材,其开口朝下。
两条所述纵梁3-1之间设置有高扭低速电机7,所述高扭低速电机7两端均设置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行走轮3-3的转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
所述箱体1内侧下底面设置有若干连接环。
所述箱体1内侧且远离箱门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测距雷达8。
所述所述第一固定板5-1和所述第三固定板4-1朝外的一侧均设置有斜面台阶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进行装载乘用车作业时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将需要装载的第一辆乘用车驶入装载架上,前轮对应前部升降机构4,后轮对应后部升降机构5,而后利用绑带将车轮绑缚在横杆6-3上以固定位置;
第二步:利用叉车将绑定有车辆的装载架送入箱体内,将行走轮3-3对应轨道槽2放置,叉车在作业时其插臂插入方形插孔3-6内;
第三步:利用遥控器无线或者有线控制高扭低速电机7转动使得装载架在箱体1内移动,同时测距雷达8启动,对移动的装载架实时监测,当检测到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发出报警提示,本实施例中测距雷达8的具体结构和控制装置均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步:利用插销插入固定销孔3-4和限位孔2-1内以固定装载架;
第五步:利用遥控器无线或者有线控制第二液压支撑杆4-4和第一液压支撑杆5-4伸出使得被装载的车辆倾斜放置,具体升起高度视不同的车辆灵活调整,以被装载的车辆其顶部不碰触箱体顶部为准;
第六步:将所需装载的第二辆乘用车驶入先前放置的装载架升起后所形成的空间内,而后利用箱体内底面设置的拉环,用绑带与车轮绑定进行锁定。
当需要装载更多车辆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无需使用叉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车辆直接驶入装载架。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进行卸载乘用车作业时,无需利用叉车卸载装载架,在放平装载架后,利用被装载车辆的自身动力使出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现有标准集装箱,利用装载架采用倾斜错位的放置方式来装载车辆已达到良好的空间利用率,在满足不超高,不超宽不超重的前提下,提高了运输效率。
2.本实施例的提供的装载架高度可根据不同车型灵活调节,且可在车型内移动,在提高装载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灵活性。
3.本实施例测距雷达得到设置,有效避免了集装箱深处不易观察的缺点,防止车辆与集装箱箱体的碰撞。
4.本实施例汽车支撑架采用伸缩结构,可根据需要伸缩,具有良好的适配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装载架,所述箱体(1)为标准集装箱,所述箱体(1)内侧下底面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槽(2),两条所述轨道槽(2)分别靠近所述箱体(1)前后侧壁设置,所述装载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轨道槽(2)内,用于装载乘用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架包括,底部框架(3),两套前部升降机构(4)、两套后部升降机构(5)和两件汽车支撑架(6),两套所述后部升降机构(5)对称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3)的一端,两套所述前部升降机构(4)对称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3)的另一端,两件所述汽车支撑架(6)对称设置,且所述汽车支撑架(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升降机构(4)和所述后部升降机构(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3)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纵梁(3-1),两条所述纵梁(3-1)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U型轮架(3-2),若干所述U型轮架(3-2)沿所述纵梁(3-1)延伸方向直线排布,所述纵梁(3-1)与所述轨道槽(2)平行设置,所述U型轮架(3-2)的开口朝下且位于所述轨道槽(2)上方,所述U型轮架(3-2)内通过转轴连接有行走轮(3-3),所述行走轮(3-3)在所述轨道槽(2)内滚动,所述纵梁(3-1)的一端贯穿所述纵梁(3-1)设置有固定销孔(3-4),所述轨道槽(2)内线性排布设置于若干竖直设置的限位孔(2-1),两条所述纵梁(3-1)之间设置有若干横梁(3-5),若干所述横梁(3-5)平行设置,所述横梁(3-5)侧壁对称且贯穿设置有方形插孔(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板(5-1)、第二固定板(5-2)、第一支撑架(5-3)和第一液压支撑杆(5-4),所述第一固定板(5-1)设置于述底部框架(3)的一端最外侧的所述横梁(3-5)的上表面且平行所述横梁(3-5)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5-2)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5-1)的另一根所述横梁(3-5)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5-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5-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5-5),所述第一支撑架(5-3)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板(5-31),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5-3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2)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5-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2)转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5-31)的另一端之间横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杆(5-32),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板(5-31)的中部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板(5-33),所述第一液压支撑杆(5-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33)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支撑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5-1)的中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升降机构(4)包括,第三固定板(4-1)、第四固定板(4-2)、第二支撑架(4-3)和第二液压支撑杆(4-4),所述第三固定板(4-1)设置于述底部框架(3)的另一端最外侧的所述横梁(3-5)上表面且平行所述横梁(3-5)设置,所述第四固定板(4-2)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固定板(4-1)的另一根所述横梁(3-5)上表面,所述第三固定板(4-1)与所述第四固定板(4-2)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4-3)包括,第一支撑筒(4-31),所述第一支撑筒(4-31)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4-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筒(4-31)内设置有第三液压支撑杆(4-32),所述第三液压支撑杆(4-32)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支撑筒(4-31),两根所述第三液压支撑杆(4-32)的伸出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支撑杆(4-33),所述第二液压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筒(4-3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支撑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4-1)的中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支撑架(6)包括,两根第一空心杆体(6-1),两根第二杆体(6-2),若干横杆(6-3)和两块连接板(6-4),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杆体(6-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内,所述第二杆体(6-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块(6-5),所述横杆(6-3)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以及两根所述第二杆体(6-2)之间,两块所述连接板(6-4)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空心杆体(6-1)朝外的另一端端部之间,以及两根所述第二杆体(6-2)的朝外的另一端端部之间,所述连接板(6-4)为半圆形板材,其开口朝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纵梁(3-1)之间设置有高扭低速电机(7),所述高扭低速电机(7)两端均设置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行走轮(3-3)的转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下底面设置有若干连接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且远离箱门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测距雷达(8)。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固定板(5-1)朝外的一侧设置有斜面台阶(9)。
CN202010469868.1A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Pending CN1115593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9868.1A CN111559305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9868.1A CN111559305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9305A true CN111559305A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9868.1A Pending CN111559305A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930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6536A (ja) * 2009-07-07 2011-01-27 Rokko Engineering Co Ltd 貨物用ラック
CN203957973U (zh) * 2014-05-23 2014-11-26 天津安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车辆用可前后平行、举升、倾斜的叠装装置
CN208036065U (zh) * 2018-03-05 2018-11-02 湖州南浔双伟木业有限公司 升降式木材运输装置
CN209257956U (zh) * 2018-09-05 2019-08-16 上海中荷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转运车架
EP3611042A1 (en) * 2018-08-13 2020-02-19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gaging and transporting objects
WO2020051174A1 (en) * 2018-09-04 2020-03-12 Saer Matt Removable container shipping safety frame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16536A (ja) * 2009-07-07 2011-01-27 Rokko Engineering Co Ltd 貨物用ラック
CN203957973U (zh) * 2014-05-23 2014-11-26 天津安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运输车辆用可前后平行、举升、倾斜的叠装装置
CN208036065U (zh) * 2018-03-05 2018-11-02 湖州南浔双伟木业有限公司 升降式木材运输装置
EP3611042A1 (en) * 2018-08-13 2020-02-19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gaging and transporting objects
WO2020051174A1 (en) * 2018-09-04 2020-03-12 Saer Matt Removable container shipping safety frame for vehicle
CN209257956U (zh) * 2018-09-05 2019-08-16 上海中荷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转运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9657B (zh) 快速卸载钢轨的长钢轨运输车组
CN2898099Y (zh) 一种铺设车行隧道车道板的起重台车
CN111874584A (zh) 车轮堆垛装置
CN113370727A (zh) 一种新能源双走行系统轨道运输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1559305A (zh) 一种乘用车转运集装箱
CN218786019U (zh) 桥梁钢转移平板车
CN218478463U (zh) 一种建筑用重型设备越障运输系统
CN107604776B (zh) 铁路轨道施工用便梁横移吊
CN215971269U (zh) 一种翻斗型运输车
CN207347856U (zh) 铁路轨道施工用便梁横移吊
CN216301168U (zh) 一种建筑公路施工用材料搬运车
CN209739096U (zh) 雾灯转运车
CN220013239U (zh) 便携式收铺钢轨机
SU579875A3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крупнопанельных плит из бетона
CN216235886U (zh) 一种电池插箱转运车
CN216553246U (zh) 双层停车平台
CN219240201U (zh) 一种可移动便携式斜面送料锚固支撑系统台车
CN218430886U (zh) 新能源重卡底盘换电输送存储装置
CN218431022U (zh) 一种运罐车
CN215322524U (zh) 一种防坠落的货运索道用运输车斗
CN218931607U (zh) 摩擦举升台车
CN220948114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转运车
CN219668987U (zh) 一种带有装卸功能的集装箱顶升机构
CN216663718U (zh) 滑模摊铺机转运滑轮行走装置
CN218808327U (zh) 一种管桩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