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7951A -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7951A
CN111557951A CN202010444837.0A CN202010444837A CN111557951A CN 111557951 A CN111557951 A CN 111557951A CN 202010444837 A CN202010444837 A CN 202010444837A CN 111557951 A CN111557951 A CN 111557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stem cell
patients
treatment group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4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远忠
居雅竹
王理波
胡启旭
陈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uanpin Cell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uanpin Cel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uanpin Cell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uanpin Cell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4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79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5751 priority patent/WO20212379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7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7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12Materials from mamma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specified tissues or cel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 A61K35/28Bone marrow;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f any origin, e.g.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52Cells of 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s; Mesenchyme
    • C12N5/0662Stem cells
    • C12N5/0665Blood-bor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g.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509/00Methods for the dissociation of cells, e.g. specific use of enzym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nc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间充质干细胞制剂;S2、将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分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S3、按原有治疗方案对自然对照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进行联合治疗;S4、分别对参照治疗组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愈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采样分析。本发明通过在原有治疗方案中纳入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使得愈后患者具有更强的免疫功能,且增强了愈后患者的恢复能力,同时也抑制愈后患者病毒复制,减少细胞因子风暴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病毒性感染是指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人体的病毒性感染分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多数情况下的感染呈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不出现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少数为显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显性感染中多数病毒性感染表现为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少数表现为潜伏性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等)和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
目前病毒感染疾病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药物和激素治疗均无法起到有效治疗。且病毒感染(如流感、SARS、MERS和埃博拉)在人类中快速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尤其是2020年在全世界大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毒),对人类健康、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COVID-19的病原已被证实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现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目前,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及疫苗均未研发成功,SARS-CoV-2的出现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一个艰难的治疗困境。大多数感染患者表现出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干咳和疲劳。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病情严重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病人病情的恶化可能是由于体内的细胞因子风暴,鉴于SARS-CoV-2是一种引起全球大流行病的新型毒株迫切需要有效的靶向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免疫疗法。目前,尽管许多临床试验已经开始,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或免疫调节疗法来治疗SARS-CoV-2。
临床研究已经发现了MSC成为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免疫异常、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肝炎、流感病毒急性肺损伤(ALI)等病毒相关疾病的有效工具。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 stem cell,MSC)是指一群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分化的,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它们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的未成熟的胚胎结缔组织,在体内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成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甚至血液等多种组织细胞。MSC具有低免疫原性以及显著和广泛的免疫调节功能。MSC不表达CD40、CD80和CD86等共刺激分子以及MHC-II类分子。M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受MHC的限制,即对自体和异体的T细胞的作用相似。抗病毒反应对于根除病毒和防止病毒相关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允许抗病毒特异性T细胞在MSC存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们就有能力保持宿主防御感染的完整性。有研究发现与MSC共同培养的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或巨细胞病毒CTL在体外保持了增殖和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并对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杀伤作用。MSC来源的干扰素-被认为通过介导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部分细胞毒性反应来抵消MSC的免疫抑制效应。因此,在将MSC作为再生医学使用时,认识到MSC对免疫系统抗病毒感染的双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愈后患者恢复能力、抑制愈后患者病毒复制和减少细胞因子风暴影响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所述方法能够通过将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现有治疗方案中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使得愈后患者有更强的免疫功能,并且增强了愈后患者的恢复能力,同时也抑制了愈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大大减少了细胞因子风暴对愈后患者体内组织的损伤。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间充质干细胞制剂;
S2、将待治疗的病毒性感染患者分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
S3、按原有治疗方案对参照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S4、分别对参照治疗组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愈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采样分析。
优选地,所述病毒性感染患者是指SARS-CoV-2病毒性感染患者或SARS-CoV-2病毒高度同源的患者。
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S11、采集脐带并置于培养皿中,然后通过生理盐水对脐带组织进行清洗;
S12、将清洗完毕的脐带组织剪成小组织块并种植于培养皿中培养;
S13、去除培养皿中的培养液,然后通过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直至培养皿中细胞消化完成后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并弃上层清液,再用适量培养液重悬细胞并计数,最后根据计数结果将细胞悬液种植于新培养皿进行培养;
S14、去除步骤S13中新培养皿中的培养液,然后通过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直至培养皿中细胞消化完成后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再用细胞筛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计数离心弃上层清液,再配置细胞制剂悬液并加入细胞制剂悬液重悬细胞,最后将细胞悬液转移至转移袋中并放入低温环境中待取,从而完成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制备;
S15、对步骤S14中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进行合格检测。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的联合治疗是指: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作为原有治疗方案中唯一干扰因素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用药,同时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病毒性感染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采用外周静脉输注。
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使用次数为2-6次,使用频次为2-5天/次。
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中间充质干细胞浓度为0.1×105-1.2×108细胞数/ml。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通过单细胞测序对愈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获取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对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通过将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现有治疗方案中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使得愈后患者具有更高的趋化作用,并且增强了愈后患者的恢复能力,同时也抑制了愈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大大减少了细胞因子风暴对愈后患者体内组织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MSC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TEM细胞在对应分组细胞总数中的比例以及相对于健康组的倍数变化示意图,其中,健康组人员在细胞总数中的比例设为1,
图4是本发明中Effector memory CD4+T细胞在各自分组细胞总数中的比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CD4+T细胞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与参照治疗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NK细胞、效应CD8+T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在对应分组细胞总数中的比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NK细胞、效应CD8+T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在对应分组细胞总数中比例相对于健康组的倍数变化示意图,其中,健康组中NK细胞、效应CD8+T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在对应分组细胞总数中比例设为1,
图8是本发明中效应CD8+T细胞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与参照治疗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NK细胞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与参照治疗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浆细胞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与参照治疗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各分组人员的细胞基因表达量的对比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体内的各分组人员核糖体基因表达量的对比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间充质干细胞制剂抑制病毒复制和抑制AP-1/JNK通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原有治疗方案指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案,MSC+表示MSC治疗组,MSC-表示未经MSC治疗组,Health表示健康组。
如图1所示,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制剂,本实施例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制剂,是通过采集人脐带制备而成;
S2、将待治疗的病毒性感染患者分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需要说明的是,病毒性感染患者是指SARS-CoV-2病毒性感染患者或SARS-CoV-2病毒高度同源的患者;
S3、按原有治疗方案对参照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S4、分别对参照治疗组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采样分析。
如图2所示,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S11、采集脐带并置于培养皿中,然后通过生理盐水对脐带组织进行清洗;
S12、将清洗完毕的脐带组织剪成小组织块并种植于培养皿中培养;
S13、去除培养皿中的培养液,然后通过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直至培养皿中细胞消化完成后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并弃上层清液,再用适量培养液重悬细胞并计数,最后根据计数结果将细胞悬液种植于新培养皿进行培养;
S14、去除步骤S13中新培养皿中的培养液,然后通过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直至培养皿中细胞消化完成后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再用细胞筛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计数离心弃上层清液,再配置细胞制剂悬液并加入细胞制剂悬液重悬细胞,最后将细胞悬液转移至转移袋中并放入低温环境中待取,从而完成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制备;
S15、对步骤S14中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进行合格检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均在消毒后的超净台中进行,且制备过程中所需器具和耗材等均需要进行75%酒精消毒,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对培养皿中的采集物或细胞以及操作具体过程进行详细标注;同时,在步骤S13和步骤S14之间还可以对干细胞进行冻存,若需要进行步骤S14干细胞制剂制备之前需要对冻存的干细胞进行复苏,其中干细胞冻存和复苏操作均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进行合格检测还包括采集物质量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初级细胞库入库检测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主细胞库入库检测,合格检测的步骤与标准均与现有通行检测一致,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联合治疗是指: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作为原有治疗方案中唯一干扰因素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用药,同时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病毒性感染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采用外周静脉输注。
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使用次数为2-6次,使用频次为2-5天/次。本实施例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使用次数为4次,使用频次为3天/次。
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中间充质干细胞浓度为0.1×105-1.2×108细胞数/ml。
其中,所述步骤S4中通过单细胞测序对愈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获取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对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效果的指标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四次使用后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吸收情况和病毒核酸标志转阴速度,以及治疗期间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肺功能FEV1谷值和峰值、治疗期间肺功能FEV1、FVC和FEV1/FVC的年变化率、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患者症状评分、患者住院时长和脱落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现有治疗方案中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使愈后患者具有更高的趋化作用,并且还能增强了愈后患者的恢复能力,同时也可以抑制了愈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大大减少了细胞因子风暴对愈后患者体内组织的损伤。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下面我们以湖南4例普通型新冠阳性患者(即SARS-CoV-2病毒性感染患者)为例予以说明。
如图3-图13所示,首先我们将4例普通型新冠阳性患者平均放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并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2例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然后待两组治疗组病毒性感染患者治愈后,对愈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采样,同时我们还选择了相应数量正常人员作为健康组并对健康组人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采样,然后通过单细胞测序分别对所采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进行分组分析处理(本实施例中,我们引入了R语言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愈后患者和健康组人员的分组分析数据,需要说明的是,MSC+表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MSC-表示参照治疗组,Health表示健康组。
图3a示出了TEM细胞在对应分组细胞总数中的比例,图3b示出了TEM细胞在各组中的占比相对于健康组的倍数,图3b中省略了纵坐标20-60之间的图形数据,其中,①表示Health,②表示MSC+,③表示MSC-,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Effector memory CD4+T细胞(TEM)几乎都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的愈后患者中新出现的,而Effectormemory CD4+T细胞亚群作用是机体应对再次感染快速分泌促炎细胞因子来达到抗感染的目的,同时CD4+T细胞是抗SARS病毒的主要免疫细胞类型,因此该细胞亚群在抗病毒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图5中右侧圆点表示上调基因,左侧圆点表示下调基因,中间部分的火山图表示了MSC治疗组愈后患者和未经MSC治疗组愈后患者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我们在这里将假阳性率(FDR)与avg.logFC值结合对显著性差异基因进行区分,显著性差异基因区分标准为:avg.logFC绝对值大于1且假阳性率(FDR)小于0.05),从图5中可以看出,效应CD4+T记忆细胞的功能增强是通过高表达基因分泌促炎因子的强效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在新增的效应CD4+T记忆细胞中,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高表达基因有KLRB1,CXCR4,IL7R等基因,尤其KLRB1基因是效应CD4+T记忆细胞在被抗原刺激后分泌促炎因子的强效基因,说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愈后患者具有更高抗二次感染的能力。
从图6和图7(图中,①表示Health,②表示MSC+,③表示MSC-)中可以看出,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的愈后患者中都能观察到NK细胞、效应性CD8+T细胞和浆细胞数量的增多,相对于参照治疗组而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增加幅度还有一定程度提升,鉴于病毒性感染患者在病毒转阴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炎症,而NK细胞、效应性CD8+T细胞和浆细胞都能参与其愈后阶段炎性反应,因此这些免疫细胞的增殖使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都具有病毒杀伤能力,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愈后患者的病毒杀伤能力更强。
从图8、图9和图10中可以看出,与参照治疗组比较,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NK细胞中上调表达了DDIT4基因,效应CD8+T细胞中高表达CXCR4基因,由于DDIT4基因参与通过mTORC1介导的抗病毒过程,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不仅能够促进效应CD8+T细胞的增殖,而且还具有更高的趋化作用和更强的免疫能力。
从表1、表2、图11和图13中可以看出,图11示出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中愈后患者以及健康组人员之间各细胞中基因的表达量(图中颜色越深表示基因表达量越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愈后患者的JUN基因和FOS基因均显著下调,而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JUN基因的表达较低,同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DUSP2基因表达和健康组几乎保持相同的水平,但是参照治疗组愈后患者中DUSP2基因表达下调,而参照治疗组愈后患者中JUN基因表达上调,由于JUN基因和FOS基因是组成转录因子AP-1的亚单位,而AP-1主要参多种细胞因子的转录,故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能够对AP-1/JNK通路进行抑制,因此,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通过下调AP-1/JNK通路来减少细胞因子风暴影响,进而降低对愈后患者体内组织的损伤;图13是以SARS-CoV-2病毒为例,对MSC制剂抑制AP-1/JNK通路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由于转录因子AP-1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并调节IL-6,IL-8和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ACE2是SARS-CoV-2的受体,AngII是ACE2的底物可以诱导激活AP-1。因此,SARS-CoV-2病毒与ACE2结合可以诱导AngII的积累,从而激活AP-1/JNK通路并最终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因此可以通过MSC制剂抑制细胞因子转录来减少体内过度的细胞因子来实现SARS-CoV-2的有效治疗。
表1健康组人员和MSC治疗组愈后患者之间的基因表达量关系表
Figure BDA0002505414190000081
表2健康组人员和未经MSC治疗组愈后患者之间的基因表达量关系表
Figure BDA0002505414190000082
从图12和图13中可以看出,与健康组人员相比较,参照治疗组的愈后患者体内核糖体基因RPS4Y1明显上调且核糖体基因RPS26明显下调,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愈后患者体内的核糖体基因RPS4Y1和RPS26相对于参照治疗组愈后患者更接近健康组人员的正常水平,而核糖体基因RPS4Y1和RPS26均参与40S亚基的形成并富含病毒mRNA翻译通路(R-HSA-192823),故在参照治疗组中,因为愈后患者的核糖体基因RPS4Y1和RPS26表达量失调而有助于病毒复制,而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治愈后的患者核糖体基因RPS4Y1和RPS26接近健康组人员的正常水平,故能够有效抑制愈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对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制定了一个研究流程表(见表3,表3中每次随访所对应的“X”表示本次随访应该收集的患者信息),根据研究流程表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在接受治疗的2年内进行随访,包括治疗期第1、4、7、10天,以及治疗结束后3天、1周、2周、1月、3月、6月、12月、24月进行随访),其中首次随访应记录病人年龄、性别、种族、体重(赤足、轻衣)(Kg)和身高(cm),每次随访要收集病人日记卡、体格检查、询问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用药情况、症状变化情况、吸烟状态,心电图、生化检查、血常规、炎症因子、淋巴细胞亚群;V1-V5期间每0-3周(最优为1周)检查肺部CT、简易肺功能、肿瘤标记物,每个访视均检测分泌物核酸,V6-V12期间,每个访视均需检查肺部CT、简易肺功能、肿瘤标记物,V6-V8三个访视需检测分泌物核酸。在上述随访内容结束后,患者方可使用随访当天的药物。
表3研究流程表
Figure BDA0002505414190000101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间充质干细胞制剂;
S2、将待治疗的病毒性感染患者分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组;
S3、按原有治疗方案对参照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纳入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S4、分别对参照治疗组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的愈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采样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性感染患者是指SARS-CoV-2病毒性感染患者或SARS-CoV-2病毒高度同源的患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S11、采集脐带并置于培养皿中,然后通过生理盐水对脐带组织进行清洗;
S12、将清洗完毕的脐带组织剪成小组织块并种植于培养皿中培养;
S13、去除培养皿中的培养液,然后通过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直至培养皿中细胞消化完成后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并弃上层清液,再用适量培养液重悬细胞并计数,最后根据计数结果将细胞悬液种植于新培养皿进行培养;
S14、去除步骤S13中新培养皿中的培养液,然后通过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胰酶进行消化,直至培养皿中细胞消化完成后加入终止液终止消化,再用细胞筛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计数离心弃上层清液,再配置细胞制剂悬液并加入细胞制剂悬液重悬细胞,最后将细胞悬液转移至转移袋中并放入低温环境中待取,从而完成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制备;
S15、对步骤S14中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进行合格检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联合治疗是指:将所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作为原有治疗方案中唯一干扰因素对病毒性感染患者进行联合用药,同时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病毒性感染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采用外周静脉输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使用次数为2-6次,使用频次为2-5天/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浓度为0.1×105-1.2×108细胞数/m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单细胞测序对愈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获取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对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CN202010444837.0A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Pending CN111557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837.0A CN111557951A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PCT/CN2020/105751 WO2021237930A1 (zh) 2020-05-23 2020-07-30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837.0A CN111557951A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7951A true CN111557951A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4837.0A Pending CN111557951A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795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2877A (zh) * 2020-09-17 2020-12-04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Msc用于调控病毒性感染患者终末分化细胞基因表达的应用
CN112043725A (zh) * 2020-09-17 2020-12-08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改善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应用
CN112057474A (zh) * 2020-09-17 2020-12-11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调控病毒性感染患者单核细胞的应用
EP3970732A1 (en) * 2020-09-17 2022-03-23 Hunan Yuanpin Cell Technology Co. Ltd Us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and/or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viral infections
CN115381857A (zh) * 2022-10-28 2022-11-25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hpv持续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0959A (zh) * 2019-10-08 2019-12-06 孟明耀 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扩增方法
CN110800732A (zh) * 2019-10-10 2020-02-18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贮藏液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0959A (zh) * 2019-10-08 2019-12-06 孟明耀 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扩增方法
CN110800732A (zh) * 2019-10-10 2020-02-18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贮藏液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G LIANG等: "Clinical remission of a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 treated by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HINAXIV》 *
WEN WEN等: "Immune cell profiling of COVID-19 patients in the recovery stage by single-cell sequencing", 《CELL DISCOVERY》 *
ZIKUAN LENG等: "Transplantation of ACE2-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s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Pneumonia", 《AGING AND DISEASE》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2877A (zh) * 2020-09-17 2020-12-04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Msc用于调控病毒性感染患者终末分化细胞基因表达的应用
CN112043725A (zh) * 2020-09-17 2020-12-08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改善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应用
CN112057474A (zh) * 2020-09-17 2020-12-11 湖南源品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调控病毒性感染患者单核细胞的应用
EP3970732A1 (en) * 2020-09-17 2022-03-23 Hunan Yuanpin Cell Technology Co. Ltd Us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and/or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viral infections
CN115381857A (zh) * 2022-10-28 2022-11-25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hpv持续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5381857B (zh) * 2022-10-28 2023-02-03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hpv持续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WO2024087356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hpv持续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7951A (zh)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新方法
Li et al.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enhanc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SCs in a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models by promoting MSCs homing to murine colons and spleens
CN109674819B (zh)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及其治疗硬化病的用途
CN111514169A (zh) 一种msc用于抑制病毒复制的应用
CN109646458B (zh) 使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制剂治疗硬化病的方法
CN107699591A (zh) 一种敲除pd‑1的t细胞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74147B (zh) 一种预防和控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68928A (zh) 一种msc用于调控效应cd8+t细胞基因表达的应用
CN111568931A (zh) 一种msc用于调控人体效应cd4+t记忆细胞基因表达的应用
CN110548048A (zh) 造血干细胞用于制备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制剂的应用
EP3954760A1 (en) Clinical-grade autologous bronchial basal cell, transfusion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WO2021237930A1 (zh)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的应用
US20220081678A1 (en) Us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and/or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viral infections
CN115089612A (zh)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预防病毒感染所致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CN112057474A (zh)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调控病毒性感染患者单核细胞的应用
CN111529551A (zh) 一种msc用于调节浆细胞数量的应用
CN114099545A (zh) 外泌体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作用
JPS63309200A (ja) Hivの測定方法
CN111467376A (zh) 一种msc用于减轻细胞因子风暴影响的应用
CN111557950A (zh) 一种msc用于调控nk细胞基因表达的应用
CN112022877A (zh) Msc用于调控病毒性感染患者终末分化细胞基因表达的应用
CN111568929A (zh) 一种msc用于调节效应cd8+t细胞数量的应用
CN107446952B (zh) 一种用于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11529532A (zh) 曲美替尼在制备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药物及促进Tfh细胞分化药物中的应用
CN111568930A (zh) 一种msc用于调节nk细胞数量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