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4362A -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4362A
CN111554362A CN202010235327.2A CN202010235327A CN111554362A CN 111554362 A CN111554362 A CN 111554362A CN 202010235327 A CN202010235327 A CN 202010235327A CN 111554362 A CN111554362 A CN 111554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bprc
constitutive model
dynamic
damage
stress t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53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4362B (zh
Inventor
傅强
卜梦鑫
李丹
何嘉琦
许文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2353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4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4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4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4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4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60/00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or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heir design, synthesis, processing, characterisation or util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包括将HBPRC视为粘弹性材料,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和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根据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与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确定考虑应变率效应的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确定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所述概率为损伤变量;根据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与所述损伤变量确定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混杂纤维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等领域,钢-聚丙烯纤维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混杂纤维形式,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由于SF(钢纤维)与钢筋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特征,当SF 掺入混凝土中时不仅会增加结构自重,而且钢纤维易生锈,当其应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时可严重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BF(玄武岩纤维)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以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另外,BF与水泥基材料之间也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在一定的条件下,BF可替代SF作为混凝土的增强、增韧材料。 PF(聚丙烯纤维)的弹性模量较低,但具有较好的延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和抗折性能。因此,当BF和PF混杂掺入混凝土中时,由于物理力学性能的差异,可使BF和PF在不同力学尺度上发挥作用,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因此,在易遭受化学腐蚀和冲击荷载作用的海洋和近海工程结构中, HBPRC(混杂BF和PF的增强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HBPRC抗冲击性能的研究,因此,仍需要大量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工作系统的表征HBPRC的抗冲击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提供一种建立 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包括:
将HBPRC视为粘弹性材料,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 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和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
根据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与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确定考虑应变率效应的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
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确定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所述概率为损伤变量;
根据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与所述损伤变量确定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所述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σe表达式: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21
其中,A1、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2、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3、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k、由HBPRC 的可压缩性决定的材料常数,λ、单元主方向伸长率。
所述HBPRC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σev表达式: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22
其中,A4、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5、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6、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23
应变率,θ、松弛时间。
所述HBPRC的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31
所述损伤变量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32
其中,a、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b、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C、在时刻t,HBPRC内的累积裂缝所占的等效体积。
在时刻t,HBPRC内的累积裂缝所占的等效体积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33
其中,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34
b=n+3,a、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b、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m、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n、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cg、裂缝的扩展速度,π为常数。
所述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35
所述HBPRC动态本构模型的变量有应变率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36
由HBPRC的可压缩性决定的材料常数k,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a和b,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1、A2、A3、A4、A5和A6,松弛时间θ。
在所述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确定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中,预设HBPRC内裂缝密度服从Weibull分布。
所述Weibull分布为:
cd=m<ε-εcr>n
其中,m、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n、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cd、在主应变ε水平下可激活的裂缝数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应用粘弹性力学、连续介质理论对HBPRC的动态本构模型进行严格的公式推导,具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考虑了裂缝对于结果的影响,本发明根据统计损伤理论将损伤因子引入到HBPRC的动态本构模型中,从而形成了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使得构建的模型更切合实际工况的要求。并且本发明建立的本构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整个冲击荷载作用过程中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充分表明本发明所建立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能够有效体现HBPRC的动态抗压性能;同时,由于HBPRC的动态本构曲线与其他混凝土类材料的动态本构曲线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因此,本发明建立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也可应用于模拟其他混凝土类材料的动态抗压力学性能,解决了大多数发明只是适用于特定材料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发明中SHPB装置原理图;
图3A为本发明NC-30的动态本构模型拟合曲线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图;
图3B为本发明BPC-30-0.1的动态本构模型拟合曲线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图;
图3C为本发明BPC-30-0.2的动态本构模型拟合曲线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如图1-3C 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将HBPRC视为粘弹性材料,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和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
步骤S20、根据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与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确定考虑应变率效应的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
步骤S30、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确定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概率即为损伤变量;
步骤S40、根据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与所述损伤变量确定HBPRC 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将HBPRC视为粘弹性材料,计算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和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
其中,HBPRC为混杂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
本发明提供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应用粘弹性力学、连续介质理论对HBPRC的动态本构模型进行严格的公式推导,具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考虑了裂缝对于结果的影响,本发明根据统计损伤理论将损伤因子引入到HBPRC的动态本构模型中,从而形成了HBPRC 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使得构建的模型更切合实际工况的要求。并且本发明建立的本构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整个冲击荷载作用过程中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充分表明本发明所建立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能够有效体现HBPRC 的动态抗压性能;同时,由于HBPRC的动态本构曲线与其他混凝土类材料的动态本构曲线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因此,本发明建立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也可应用于模拟其他混凝土类材料的动态抗压力学性能,解决了大多数发明只是适用于特定材料的弊端。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镍基单晶中点缺陷对拉伸性能影响的分子模拟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步骤S10中,将HBPRC视为粘弹性材料,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和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
具体地,应变率效应是粘弹性材料的特性,因此,HBPRC可视为粘弹性材料,其应力与荷载作用的历史密切相关。所以,HBPRC的当前应力与应变相关的泛函形式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61
其中:σ(t)为时刻t的应力张量,ε(s)为应变历史张量,s为无量纲时间。
假设s=t-τ,将式(1)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得: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62
式(2)中,当应变差历史足够小时,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2) 可近似简化为:
σ(t)=ψ(ε(t))+δψ(ε(t)|δ(ε(t-τ)-ε(t)))=σeev (3)
其中,σe、粘弹性材料的弹性部分应力张量,σev、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τ为应力延迟时间,t、加载时间,ε(t)、t时刻时的应变张量。
设HBPRC的某一质点在变形前位于X,变形后位于x,则该质点的变形梯度张量G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63
在单轴荷载作用下,假设HBPRC试件在三个主方向的伸长比分别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64
其中,k、由HBPRC的可压缩性决定的材料常数,λ、单元主方向伸长率,λ=1-ε,λ1、λ2、λ3为试件三个主方向的伸长比。
由式(4)、(5)可得到质点的变形梯度张量L和质点的左、右柯西-格林变形张量R分别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65
其中,λ、单元主方向伸长率,λ=1-ε。
L的三个应变不变量为:
I1=tr(L)=λ2+2λ2k (7)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1
I3=J2=det(L)=λ4k+2 (9)
其中,J为G的雅可比行列式,I1、I2、I3为质点的变形梯度张量L的三个应变不变量。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等温条件下,单位质量的HBPRC的能量耗散率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2
E=Ee(ε(t))+Eev(ε(t),ε(t-τ)) (11)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3
其中,E、单位质量的赫姆霍兹自由能,Ee、弹性赫姆霍兹自由能,Eev、粘弹性赫姆霍兹自由能,Z、变形速率张量,τ、应力延迟时间,σ、应力。
在式(11)中,Ee(ε(t))是L的三个应变不变量的函数,即: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4
粘弹性赫姆霍兹自由能的时间微分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5
联立式(10)、(13)和(14)可得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6
式(15)对于任意的Z均成立。所以,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7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78
根据Mooney-Rivlin的研究结果,HBPRC的弹性赫姆霍兹势能可表达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81
其中,A1、A2、A3为相关参数。
联立式(16)、(18)可得HBPRC的弹性应力表达式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82
在单轴荷载作用下,弹性应力表达式(19)可转化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83
对于粘弹性应力,最理想的形式是用较少的参数表征材料的力学行为。根据L.M.Yang的研究结果,本发明取粘弹性应变能的导数形式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84
其中:A4、A5、A6为相关参数,I1、I2、I3为质点的变形梯度张量L的三个应变不变量。
在恒定应变率的单轴荷载作用下,联立式(18)、(21)可得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85
在步骤S20中,根据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与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确定考虑应变率效应的 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
具体地,结合式(3)、式(20)、式(22)可得HBPRC的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86
在步骤S30中,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确定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概率即为损伤变量。
具体地,混凝土材料损伤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裂缝的萌生、扩展及相互贯通。混凝土内的裂缝密度在宏观上服从概率分布的形式。本发明假设 HBPRC内裂缝密度服从Weibull分布,因此:
cd=m<ε-εcr>n (24)
其中,cd、在主应变ε水平下可激活的裂缝数量,εcr、裂缝可激活的阀值应变,m、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n、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x>为 Macaulay函数,<x>=(|x|+x)/2。
在荷载的持续作用下,HBPRC内不断产生新裂缝。在应变增量dε作用下产生的裂缝数量为:
dcd=mn<ε-εcr>n-1dε (25)
在某一时刻t,HBPRC内裂缝所占的体积取决于裂缝的扩展速度和扩展经历的时间,即: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91
其中:V、等效半径为r的裂缝占据的球形区域,cg、裂缝的扩展速度,本发明假设π为常数,tcr为裂缝的起裂时间。
在时刻t,HBPRC内的累积裂缝所占的等效体积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92
为了计算方便,本发明假设HBPRC在初始无荷载状态下即存在微细裂缝,也即裂缝激活的阀值应变为εcr=0,所以tcr=0。又由于在动态抗压试验过程中,应变率为恒值,即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93
所以式(27)转化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94
其中,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095
b=n+3,a、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b、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m、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n、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cg、裂缝的扩展速度,π为常数。
在岩石等脆性材料损伤发展的研究中,材料断裂的概率即为损伤变量。因此,本方法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即为其损伤变量,即损伤变量为: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01
在步骤S40中,根据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与所述损伤变量确定 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具体地,联立式(23)、(29)便得到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02
以下部分是对本发明中所建立的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验证其合理性。
通过SHPB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基体强度为C30的HBPRC 进行抗冲击试验,得出在不同应变率以及不同BF和PF体积掺量下HBPRC 的本构关系。
如图2所示,HBPRC试件夹在入射杆与透射杆之间,试件端面与压杆之间涂一薄层润滑剂,以降低试件与压杆之间的端阻摩擦效应。在设定的氮气压力下(分别为0.4MPa、0.6MPa、0.8MPa、1.0MPa和1.2MPa)发射异形冲头冲击入射杆的加载端,并产生入射脉冲εi。当传播到HBPRC试件与入射杆界面时,入射脉冲被分裂成反射脉冲εr和透射脉冲εt。入射脉冲、反射脉冲和透射脉冲分别由粘贴在入射杆和透射杆上的应变片自动采集。
根据一维应力波传播理论和三波法,HBPRC在动态抗压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和应变率可由下式计算: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03
式中:σ、ε、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04
分别为HBPRC的应力、应变和应变率;Ab、As分别为SHPB 压杆和HBPRC试件的横截面积;Eb为SHPB压杆的弹性模量;Pb为SHPB压杆中的纵波波速;Ls为HBPRC试件的长度。
其中,上述公式中i=3.05*10-2r=-1.37*10-2t=2.913*10-2
其中,HBPRC试件的直径为d=75mm,SHPB压杆的直径为d=75mm,即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11
Eb=210GPA,Pb=5190m/s,Ls=37.5mm。
入射脉冲、反射脉冲和透射脉冲分别由粘贴在入射杆和透射杆上的应变片自动采集,然后依次通过应变仪、示波器,最后通过电脑程序进行处理得到基体强度为C30且不同应变率以及不同BF、PF掺量的HBPRC的动态抗压应力 -应变曲线如图3A-图3C所示。
采用高级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到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并将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以基体强度为C30的HBPRC为例,表1中给出了配合比不同,基体强度为C30并且掺加不同BF和PF的HBPRC,NC-30、BPC-30-0.1和BPC-30-0.2,采用高级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到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参数值列于表2中,图 3A-3C为不同配比的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图。从图中3A-3C可以看出,本构模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整个冲击荷载作用过程中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充分表明本发明建立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能够有效体现HBPRC的动态抗压性能。
表1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12
表2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13
Figure RE-GDA0002557174090000121
本发明建立的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是对已有混凝土类材料动态本构模型多为经验型或半经验型本构方程的很好地提升。由于HBPRC的动态本构曲线与其他混凝土类材料的动态本构曲线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因此,本发明建立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也可应用于模拟其他混凝土类材料的动态抗压力学性能,解决了大多数发明只是适用于特定材料的弊端。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HBPRC视为粘弹性材料,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和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
根据HBPRC时刻t的应力张量表达式、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表达式与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的表达式确定考虑应变率效应的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
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确定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所述概率为损伤变量;
根据HBPRC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与所述损伤变量确定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BPRC弹性部分应力张量σe表达式: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11
其中,A1、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2、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3、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k、由HBPRC的可压缩性决定的材料常数,λ、单元主方向伸长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BPRC粘弹性部分应力张量σev表达式: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12
其中,A4、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5、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6、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ε、应变,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13
应变率,θ、松弛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BPRC的粘弹性动态本构模型为: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损伤变量为: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22
其中,a、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b、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C、在时刻t,HBPRC内的累积裂缝所占的等效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在时刻t,HBPRC内的累积裂缝所占的等效体积为: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23
其中,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24
b=n+3,a、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b、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m、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n、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cg、裂缝的扩展速度,π为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BPRC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为: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BPRC动态本构模型的变量有应变率
Figure RE-FDA0002557174080000026
由HBPRC的可压缩性决定的材料常数k,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a和b,与弹性赫姆霍兹势能有关的相关参数A1、A2、A3、A4、A5和A6以及松弛时间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确定HBPRC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断裂的概率中,预设HBPRC内裂缝密度服从Weibull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eibull分布为:
cd=m<ε-εcr>n
其中,m、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n、表征裂缝活动的材料常数,cd、在主应变ε水平下可激活的裂缝数量。
CN202010235327.2A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Active CN111554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327.2A CN111554362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327.2A CN111554362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4362A true CN111554362A (zh) 2020-08-18
CN111554362B CN111554362B (zh) 2023-03-28

Family

ID=7200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5327.2A Active CN111554362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4362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7144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基复合材料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CN112562799A (zh) * 2020-12-11 2021-03-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磁致伸缩材料的力磁本构模型及参数标定方法
CN112557220A (zh) * 2020-11-12 2021-03-26 西北工业大学 高速冲击异形件正交异性弹性常数虚场同步表征法
CN112597562A (zh) * 2020-11-10 2021-04-02 江帆 具有混凝土防护层的构件的控裂方法
CN112699520A (zh) * 2020-11-10 2021-04-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建立hbprc本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00583A (zh) * 2020-12-31 2021-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硬岩的中高应变率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CN113111410A (zh) * 2021-03-19 2021-07-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劈拉强度标度律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13707243A (zh) * 2021-09-01 2021-11-2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钢木元件木材蠕变耐久性评估的多尺度方法
CN115691714A (zh) * 2022-10-26 2023-02-0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平面应力状态下推进剂精细本构关系及数值化方法
CN116312902A (zh) * 2023-05-25 2023-06-2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确定材料Johnson-Cook动态本构模型的方法
CN116705208A (zh) * 2023-07-28 2023-09-05 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玄武岩-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13272A1 (en) * 2009-11-30 2013-01-10 David Allen Asphalt composition
CN109522611A (zh) * 2018-10-25 2019-03-26 长江大学 新型岩体损伤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9829231A (zh) * 2019-01-24 2019-05-3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mdb推进剂损伤过程的推进剂力学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13272A1 (en) * 2009-11-30 2013-01-10 David Allen Asphalt composition
CN109522611A (zh) * 2018-10-25 2019-03-26 长江大学 新型岩体损伤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9829231A (zh) * 2019-01-24 2019-05-3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mdb推进剂损伤过程的推进剂力学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詹金武等: "冲击荷载作用下含水泥质粉砂岩的损伤规律研究",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
顾志旭等: "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的宏细观粘弹性损伤本构模型", 《推进技术》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7144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基复合材料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CN112257144B (zh) * 2020-09-29 2022-10-28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基复合材料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CN112699520A (zh) * 2020-11-10 2021-04-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建立hbprc本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99520B (zh) * 2020-11-10 2024-04-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建立hbprc本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97562A (zh) * 2020-11-10 2021-04-02 江帆 具有混凝土防护层的构件的控裂方法
CN112597562B (zh) * 2020-11-10 2023-06-27 江帆 具有混凝土防护层的构件的控裂方法
CN112557220B (zh) * 2020-11-12 2023-06-30 西北工业大学 高速冲击异形件正交异性弹性常数虚场同步表征法
CN112557220A (zh) * 2020-11-12 2021-03-26 西北工业大学 高速冲击异形件正交异性弹性常数虚场同步表征法
CN112562799A (zh) * 2020-12-11 2021-03-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磁致伸缩材料的力磁本构模型及参数标定方法
CN112562799B (zh) * 2020-12-11 2024-04-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磁致伸缩材料的力磁本构模型及参数标定方法
CN112800583A (zh) * 2020-12-31 2021-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硬岩的中高应变率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应用方法
CN113111410A (zh) * 2021-03-19 2021-07-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劈拉强度标度律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13111410B (zh) * 2021-03-19 2023-04-2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劈拉强度标度律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13707243B (zh) * 2021-09-01 2023-10-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钢木元件木材蠕变耐久性评估的多尺度方法
CN113707243A (zh) * 2021-09-01 2021-11-2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钢木元件木材蠕变耐久性评估的多尺度方法
CN115691714A (zh) * 2022-10-26 2023-02-0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平面应力状态下推进剂精细本构关系及数值化方法
CN116312902A (zh) * 2023-05-25 2023-06-2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确定材料Johnson-Cook动态本构模型的方法
CN116705208A (zh) * 2023-07-28 2023-09-05 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玄武岩-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CN116705208B (zh) * 2023-07-28 2023-10-31 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玄武岩-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4362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4362B (zh) 一种建立hbpr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Chen et al. Modelling impact fracture and fragmentation of laminated glass using the combined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
Liu et al. Effects of frequency on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intact rock samples subjected to cyclic loading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conditions
Zhu et al.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fracture process of rock
CN103942441A (zh) 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Krahl et al. Cyclic behavior of UHPFRC under compression
Sain et al.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ice in the high strain rate regime
Ren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speed dependent dynamic fracture toughness of line pipe steels
Wang et al. Studies on rate-dependent macro-damage evolution of materials at high strain rates
Ren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ased on SHPB technology
CN109902362A (zh) 考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杂非线性行为的弹粘塑性本构模型构建方法
Yin et al.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yclic void growth model for G20Mn5QT cast steel
Che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constitutive model on complete stress-strain relations of plain concrete in uniaxial cyclic tension
Yonezu et al. Evaluation of threshol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hydrogen embrittlement cracking by indentation testing
Huang et al.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rate-dependent cohesive zone models in low-velocity impact simulation
Haque et al. High strain rate responses and failure analysis in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an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study
Sun et al. Impac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itutive model of granite damaged by cyclic loading
Zhao et al. Research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n dynamic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Ren et al. Evaluation of typical dynamic damage models used for UHPC based on SHPB technology
Zhang et al.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enetration behavior of reactive nano-inorganic cement-based composites
Xu et al. Investigation on crack propagation law of 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nder fatigue flexure
Xu et al. Study of ratcheting by the indentation fatigue method with a flat cylindrical indenter. Part II.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Ning et al. A damage bond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and crack propagation for cemented materials and parametric analysis
Petrov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failure and deformation processes in metal alloys and composites
Ji et al. Study of in-plane fatigue failure and life prediction of weave composites under constant and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