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0777B -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0777B
CN111550777B CN202010579784.3A CN202010579784A CN111550777B CN 111550777 B CN111550777 B CN 111550777B CN 202010579784 A CN202010579784 A CN 202010579784A CN 111550777 B CN111550777 B CN 111550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coal feeder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group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97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0777A (zh
Inventor
史春方
赵立军
张春山
隋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97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0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0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10/00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C10/18Details; Accessories
    • F23C10/28Contro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2206/00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 F23C2206/10Circulating fluidised b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同时对两个给煤机组所对应的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燃烧特性指标分别进行检测,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以及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直至指标偏差值小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上述方法对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实时监测以当出现偏差时自动修正各给煤机给煤量,进行实时连续修正,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增加锅炉内燃烧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还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的燃煤热值以及成分是不固定的,并且循环流化床锅炉多台给煤机下煤量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下煤量不均,或者煤种掺烧在煤仓分布不均,亦或者因为炉内风量分布不均造成炉内燃烧氧含量不均,可能造成炉内局部燃烧不完全或者造成炉内热效率不均,还可能影响锅炉的脱硫效率及氮氧化物的产生,甚至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燃料目标是调节燃料输入与锅炉出口蒸发量输出的平衡,燃料输入(给煤量)当锅炉出口蒸发量需求不变时,燃料输入(给煤量)基本可能保持不变,但是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不同给煤机下煤量,或者炉内风量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床温氧量偏差,现有大多数锅炉都是运行人员通过手动调节修正给煤机指令来平衡调节,造成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大,并且存在随意性,后续可能因调整不合理造成更大偏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燃烧参数异常时需手动调节修正给煤机给煤指令,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包括:
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
分别对锅炉内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552746090000021
计算第i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Zi,Ni为第i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其中,i为1或2。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个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参与作业的各个给煤机的修正量总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单台给煤机限幅值,若是,则控制各给煤机停止修正给煤。
优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5分钟。
优选地,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床温;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氧含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个数分别为多个;
当多个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间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系统,包括:
给煤机组分配模块,用于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
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检测模块,用于分别对锅炉内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
指标偏差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控制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启动;
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优选地,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552746090000041
计算第i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Zi,Ni为第i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其中,i为1或2。
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包括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分别对锅炉内与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同时对两个给煤机组所对应的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燃烧特性指标分别进行检测,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以及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直至指标偏差值小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上述方法对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实时监测以当出现偏差时自动修正各给煤机给煤量,进行实时连续修正,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增加锅炉内燃烧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燃烧参数异常时需手动调节修正给煤机给煤指令,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包括:
S11: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
优选为将若干个给煤机均分,使其在对给煤机进行调整时能够更加均衡,当给煤机的个数为奇数时,可舍去一个给煤机后进行均分,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优选为沿锅炉的中心线两侧相对设置,以便于对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进行区分。
S12:分别对锅炉内与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
优选地,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床温时,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分别为锅炉内、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所对应的床温;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氧量时,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分别为锅炉内、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所对应的氧量检测点。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分别设置为多个,对各个检测点的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死值和极限值进行判断,防止发生误报。
S13: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根据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不同,指标偏差值和预设指标偏差值也不同,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床温时,预设指标偏差值可设置为15℃;当二者的指标偏差值大于15℃时,控制各个给煤机进行给煤量修正,给煤机总修正量Y为预设值,根据给煤机总修正量Y对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的给煤量单次修正,在第一次修正后,继续判断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若是,则继续通过给煤机总修正量Y进行单次修正,直至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小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以进行连续修正。对第一给煤机组、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进行给煤量修正时,可通过均分、或等差的方式进行设置,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同时对两个给煤机组所对应的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燃烧特性指标分别进行检测,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以及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直至指标偏差值小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上述方法对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实时监测以当出现偏差时自动修正各给煤机给煤量,进行实时连续修正,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增加锅炉内燃烧稳定性。
具体的,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552746090000071
计算第i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Zi,Ni为第i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其中,i为1或2;通过均分的方式对各给煤机进行给煤,以使得给煤量的分配更为均衡,提高修正精度,保证指标偏差值处于合理范围内。同时为了保证给煤机给煤总量不变,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举例说明,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为床温,预设指标偏差值为15℃,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为30度,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为45度,给煤机总修正量为3,第一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为3、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为2,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为1、第二给煤机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为1.5;则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1、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1.5,以保证给煤机的总给煤量不变。
进一步地,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第一个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之后,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的参与作业的各个给煤机的修正量总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单台给煤机限幅值,若是,则控制各给煤机停止同向修正给煤。
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给煤机的预设单台给煤机限幅值优选为相同设置,以对单台给煤机的最大上调幅值和最大下调幅值进行限制,仍以上一实施例进行说明,预设单台给煤机限幅值为3,修正量总值等于各次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的上调/下调累加之和,当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连续上调1后,其修正量总值为3,则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不可继续上调,但仍可进行下调操作,同样地,下调最大幅值不可超过-3。在达到上述预设单台给煤机限幅值之后,控制各给煤机停止同向修正,则当下一周期内的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进行反向修正时,继续修正;否则,停止各给煤机的同向修正给煤。由此设置,以在合理幅值范围内对给煤机的给煤量进行调整,防止过渡调整打破系统其它燃烧平衡。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第一预设时间为3-5分钟。由此设置,以使得指标偏差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给煤量控制。第一预设时间可根据系统反应速率进行设置,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修正精度,第一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和第二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相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分别为炉内床温或炉内氧含量。当炉内燃烧特性指标为炉内床温时,预设指标偏差值设置为床温,当炉内燃烧特性指标为炉内氧含量时,预设指标偏差值设置为炉内氧含量,同时不同给煤机总修正量可相同设置或不同设置。
具体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床温;
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或,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氧含量;
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炉内燃烧稳定及均衡,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个数分别为多个;
在判断其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前,判断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是否为死值、极限值,速率值进行判断,并对其进行剔除,当多个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和多个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间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对多个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判断,可选取特性表征明显的点进行计算,如给煤量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关系曲线选取,如正相关或负相关,随着给煤量的变化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相应的变化、并选取关系特性明显的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预设指标偏差值的比较。
上述方法对通过大数据轮询对比参考点,实现自动连续修正给煤量,使得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内,保证炉内燃烧稳定均衡,同时解决人工修正给煤量劳动强度大且易打破现有燃烧平衡的问题。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系统,该系统与上述方法对应,系统包括:
给煤机组分配模块,用于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
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检测模块,用于分别对锅炉内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
指标偏差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控制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启动;
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同时对两个给煤机组所对应的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燃烧特性指标分别进行检测,当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以及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直至指标偏差值小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上述方法对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实时监测以当出现偏差时自动修正各给煤机给煤量,进行实时连续修正,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增加锅炉内燃烧稳定性。
具体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552746090000101
计算第i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Zi,Ni为第i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其中,i为1或2。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启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5分钟。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Claims (9)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
分别对锅炉内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所述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572421680000011
计算第i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Zi,Ni为第i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其中,i为1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个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参与作业的各个给煤机的修正量总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单台给煤机限幅值,若是,则控制各给煤机停止同向修正给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床温;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氧含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个数分别为多个;
当多个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间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8.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给煤机组分配模块,用于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
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检测模块,用于分别对锅炉内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
指标偏差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控制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启动;
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煤机给煤量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3572421680000031
计算第i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Zi,Ni为第i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其中,i为1或2。
CN202010579784.3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550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9784.3A CN111550777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9784.3A CN111550777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777A CN111550777A (zh) 2020-08-18
CN111550777B true CN111550777B (zh) 2022-05-13

Family

ID=72000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9784.3A Active CN111550777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07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968B (zh) * 2021-09-09 2023-06-27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直吹式制粉系统堵磨的平衡给煤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95490A (en) * 1974-10-17 1977-12-21 Rolls Royce Coal burning fluidised beds
AU4793885A (en) * 1984-12-19 1986-06-26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oration Fluidised bed reactor
CN101556038B (zh) * 2009-05-27 2010-09-15 北京和隆优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运行与经济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CN204593381U (zh) * 2015-04-14 2015-08-2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反馈调节系统
CN105588122B (zh) * 2015-12-22 2018-02-13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763651A (zh) * 2017-09-14 2018-03-06 云南中翼鼎东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给煤的方法及其给煤系统
CN109114548B (zh) * 2018-09-10 2020-04-17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给煤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777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0777B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52370B (zh) 煤粉锅炉的配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396919A (zh) 一种基于煤质实时在线分析的单元机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534682B (zh) 一种基于流量控制的脉冲式加热炉空燃比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07003B (zh) 基于燃料自平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10243174B (zh) 一种辊道窑气氛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68709A (zh) 一种钢包烘烤器自动烘烤系统和方法
CN112781032A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JP2008001816A (ja) コークス炉の燃焼制御方法
CN111457566A (zh) 一种下送风机柜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2731689U (zh) 一种scr脱硝入口流场调节装置
CN110986021B (zh) 一种锅炉超压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40283A (zh) 一种燃煤锅炉经济运行氧量预测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811257B (zh) 一种加热炉燃烧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361731B (zh) 热水锅炉风烟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法
JPS648243B2 (zh)
CN110218863A (zh) 一种用于圆盘造球机的加水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5193570B (zh) 配风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JP2021004387A (ja) 微粉炭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H028213B2 (zh)
JP2014214942A (ja) ボイラの燃焼制御装置及び燃焼制御方法
JP2676233B2 (ja) コークス炉の炉温制御方法
JPH09280551A (ja) 加熱炉の燃焼制御方法
CN117367162A (zh) 一种强制排烟的加热炉炉压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371078A (zh) 一种锅炉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偏差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