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5002B -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5002B
CN111545002B CN202010427143.6A CN202010427143A CN111545002B CN 111545002 B CN111545002 B CN 111545002B CN 202010427143 A CN202010427143 A CN 202010427143A CN 111545002 B CN111545002 B CN 111545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oil
cavity
catho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71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5002A (zh
Inventor
王军林
徐华栋
徐元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Xu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Xu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Xu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Xu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271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5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5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5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5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所述一体式油雾净化器包括第一支架、壳体、进气口、油污净化装置、排油管道;所述有油雾净化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方的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电机、设于所述电机上的扇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初级净化室、设于所述初级精华室上方的次级净化室及设于所述初级净化室下方的排油结构;所述次级净化室位于所述初级净化室正上方。本发明通过初级净化室和次级净化室的设置,由初级净化室对油雾气体进行初步的净化,减轻了次级净化室的净化压力,次级净化室中生成的油液落下通过雨淋的方式增强初级净化室的净化效果,有效减少了最终气体排出时,增强了净化效果,保证了车间内的空气质量,节约了占地空间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铣钻磨等金属加工过程中,由于金属切削液的使用,使空气中形成大量的油雾颗粒,车间里空气中油雾粒径的最大分布区为1μm,研究表明,粒径在10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起不良反应,微粒越小,所含的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越多,危害也越大,甚至可导致肺癌等疾患,因此,控制金属加工车间的油雾浓度是值得工厂管理者、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构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车间安装油雾净化器,滤去空气中的油雾用以改善车间环境,从而降低油雾颗粒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是现在大多车间采用的方法,然而,传统的净化设备需要通过多个独立的结构进行净化,但这样的净化方式净化效率低,并且净化器的占地面积较大,通常占领了极大的一段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占地空间小、净化效果好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所述一体式油雾净化器包括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侧壁底部的进气口、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油雾净化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排油管道;所述有油雾净化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方的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电机、设于所述电机上的扇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初级净化室、设于所述初级净化室上方的次级净化室及设于所述初级净化室下方的排油结构;所述次级净化室位于所述初级净化室正上方;废气从进气口进入净化器内部,第二支架上的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扇叶进行旋转,从而使内部形成负压,将油雾吸收进入净化器内部,油雾将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初级净化室,进行初步的净化,粗净化完毕后的气体将继续上行,从而进入次级净化室,在次级净化室内进行进一步的净化,而被分离出来的油液将从次级净化室内留下,流入初级净化室内,而初级净化室内则可形成类似于雨淋的效果,从而通过油液去吸附废气中的油雾,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油雾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对于车间这样的环境的保护存在着极大的帮助,避免了工人将油雾吸入体内从而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同时一体式的结构,更加节约了占地面积,通过将次级净化室设置在初级净化室上方的方式从而有效减少了占地面积,增加了工人的活动范围。
所述初级净化室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壁上的第一导流板、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上的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导流板、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下方的第三导流板、设于所述导流板上的冷凝结构;气体将不断从下方进入初级净化室内,气体将不断沿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将有一小部分气体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从而直接越过导流板对导流板上方通过的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碰撞,孔洞的设置较小更多的气体将顺着第一导流板及第二导流板移动,从而进入次级净化室内,而由于碰撞从而体积变大的油液将顺着导流板的上表面不断顺着第一导流板及第二导流板流下来最终落入壳体下方进行排料,而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距,液体在不断下落的过程中同样将形成类似雨淋的效果从而增加净化效果,增加了净化效果减少了空气中油雾的浓度从而保证了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安全,避免了由于工人吸入过多油雾从而对人体的肺部造成较严重的伤害,保护了环境。
所述冷凝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内部的第一空腔、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内的第二空腔、设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冷凝壳、设于所述冷凝壳上的滤网、设于所述冷凝壳上的通气管道;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均贯通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第一空腔设置在第一导流板内部与第一导流板之间相互第一空腔为一个贯穿于壳体两侧的腔室结构,当风叶开始旋转的时候,通气管道将对内部进行一定的抽吸作用,冷凝壳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形成了一个与内部初级净化室不相通的结构,电机的转动将不断从一段抽入空气,让外界的空气在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内移动,从而冷却导流板,而废气通常带有一定的温度,当废气接触到导流板的时候,气体中的部分油液将冷凝在导流板上,使冷凝板对于废气中的油雾的净化效果更佳优良,有效减少了空气中油雾的浓度从而保证了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安全,同时减轻了次级净化室的工作压力,使器械之间配合更加优良紧密。
所述次级净化室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阳极板、设于所述阳极板上的阳极管、设于所述阳极板上的阴极条、设于所述阴极条上的阴极杆、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清理结构;气体通过阳极管时,阴极杆将使废气中的油雾颗粒带上负电荷,从而与阳极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带上电荷的油雾将向阳极管内壁上移动最终从阳极管上落如下方的初级净化室,竖立的设置使油液在自身的重力条件下向下移动,使油液清理更加干净,及时的清理油液将保证了后续过程中的净化能力,有效提高了油雾的净化效率,避免了由于积累过多油液从而导致的吸附效果不佳,从而导致净化最终产物清理不完全,该结构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条件。
所述清理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阴极条两端的第一外壳、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阴极杆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横板、设于所述横板一侧的凸轮、设于所述横板另一侧的传动轮、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支撑台、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的螺纹杆、设于所述螺纹杆上方的传动结构、设于所述阳极管内的刮油件及设于所述阳极管上方的断电保护结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传动轮相互啮合;阴极条通过第一弹性件可在第一外壳的第一腔体内上下移动,当传动结构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时,螺纹杆将带动与之相互啮合的传动轮,从而使传动轮转动,此时与传动轮分于横板两侧相互连接的凸轮将在传动轮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凸轮将不断向下挤压阴极条,使阴极条不断的在第一腔体内移动,从带动刮油件不断的对阳极管及阴极杆进行刮除,油液相对于灰尘之类的具有一定的黏着型,更加容易黏在内壁上,需要通过刮除的形式进行清理,有效避免了油液的残留从而导致的后续净化质量下降,凸轮设置有多个,分别对应多组,以同根阴极条上的阴极杆为一组,通过凸轮的设置再次进分组,从而当部分阴极条向下移动进行清理的时候其余阴极条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了次级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了净化质量。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电机杆风叶上的第一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三支架、可旋转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盘体、设于所述盘体上方的第一凹陷、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内的第一传动凸齿、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内的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盘体下方的第二凹陷、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内的第二传动凸齿、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四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内的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四齿轮、设于所述螺纹杆上的第五齿轮;当电机带动风叶转动的时候,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从而第二齿轮的转动与第一凹陷内的第一传动凸齿相互啮合,从而使整个盘体转动,第四支架上的第二连接杆一端上的第四齿轮与盘体下方第二凹陷内的第二传动凸齿相互啮合,从而第四齿轮在第二传动凸齿的带动下转动,则第二连接杆另一端的第四齿轮转动,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五齿轮被带动以此来实现螺纹杆的转动,风叶的转动速度过大,故通过该传动结构的设置有效减缓了传动速度,使螺纹杆的转动速度减缓下来,使清理结构保持一个缓慢的而稳定的方式转动,带动凸轮不断循环挤压阴极条,该结构的设置有效减少了器械之间的磨损,有效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所述刮油件包括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第一固定槽、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的第一刮片、设于所述第一刮片上的第一通槽、设于所述第一刮片底端的斜面、设于所述阳极管内壁上的第二固定槽、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的第二刮片、设于所述第二刮片上的第二通槽、设于所述第二刮片下方的软质片;所述刮油件沿着阴极杆轴向设置有多个;当阴极杆在阴极条的移动下被带动的时候,阴极杆上的第一刮片将在第一固定槽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对阳极管的内壁进行一定的刮除,使阳极管内壁上油液在第一刮片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而第一刮片为一个漏斗状的结构,油液将会顺着漏斗状内壁漏下,通过第一通槽落入下方,而第二刮片则通过第二固定槽固定在阳极管内壁上,当阴极杆向上移动的时候,第二刮片上的软质片将贴合于阴极杆表面进行刮除,将油液刮除,而当阴极杆向下移动的时候软纸片将被顶开,不再贴合于阴极杆,由此减少了阴极杆与软质片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器械之间的磨损,避免了摩擦过大对阴极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从而增加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器械的维护成本,同时第一刮片与第二刮片能对阴极杆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阴极杆在工作过程中触碰到阳极管内壁,从而短路造成危险。
所述断电保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阳极管上方的凸台、设于所述凸台上的挡片、用于可旋转连接所述凸台和所述挡片的第一旋转件、设于所述凸台内的第二腔体、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卡接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滑块的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圆台、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圆台上的推杆、设于所述阴极条上的第三腔体、套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绝缘套、用于复位所述阴极杆的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挡片下方用于复位所述挡片的第四弹性件;当阴极条向下移动的时候,阴极条将挤压挡片向下移动盖合,当挡片盖合后,挡片的两端将卡入滑块上的卡接内,从而完成固定,当阴极杆向上移动的时候,由于阴极杆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从而阴极杆的顶端脱离了第三腔体上方与阴极条之间的接触,从而将电源断开,此时油液将不再受到正极的吸引,能更加方便的从阳极管壁上被刮除,避免了由于刮除过程中油液虽然被刮除,但在移动过程中仍然受到了阳极管内壁的吸附,从而导致刮除不完全,影响后续的净化效果,而此时挡片将完全盖合,避免在断电的过程中废气从断电的阳极管内通过,导致净化后的气体的质量,直至阴极条不再移动,而阴极杆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此时圆台上的推杆将向上移动,且挤压滑块,从而使滑块向第二腔体内部移动,从而挡片从卡接口内脱离,在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重新打开,从而实现了断电进行刮除的步骤,增加了清理油液的效率及效果,避免了油雾没有通过净化即通过次级净化室的可能,使废气净化更加彻底。
所述排油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出油口、设于所述壳体底部位于所述出油口两侧的滑轨、用于封闭所述出油口的塞头、设于所述塞头上的浮块、设于所述浮块两侧且可在滑轨内上下移动的卡接块;当壳体底部的油液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油液将带着浮块向上移动,浮块上的卡接块顺着滑轨向上移动,从而带着塞头脱离出油口,从而油液将通过出油口漏出,此时进气口进来的废气可以起到快速下料的作用,但当油液的排出,导致油液的液面低于一定程度后,浮块将下降,从而使塞头塞住出油口封闭出油口,从而避免了废气直接出油口直接逃逸而出,从而保证了废弃的净化效果,保证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通过初级净化室和次级净化室的设置,由初级净化室对油雾气体进行初步的净化,减轻了次级净化室的净化压力,次级净化室中生成的油液落下通过雨淋的方式增强初级净化室的净化效果,有效减少了最终气体排出时,增强了净化效果,保证了车间内的空气质量,节约了占地空间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图2沿着A-A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2沿着B-B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13为图12沿着C-C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12沿着D-D线剖开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7所示,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所述一体式油雾净化器包括第一支架1、壳体2、进气口3、油雾净化装置4、排油管道5;壳体2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进气口3设于所述壳体侧壁底部,进气口设置在壳体侧壁下方的位置,油雾净化装置4设于所述壳体内,排油管道5设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有油雾净化装置4包括第二支架41、电机42、扇叶43、初级净化室7、次级净化室8、排油结构9;第二支架41设于所述壳体上方,第二支架为一个十字形结构,用于支撑电机,透气性良好,电机42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电机为市面上可以直接购得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扇叶43设于所述电机上,初级净化室7设于所述壳体内,次级净化室8设于所述初级净化室上方,排油结构9设于所述初级净化室下方;所述次级净化室位于所述初级净化室正上方。
如图3、7所示所述初级净化室7包括第一导流板71、第一通孔72、第二导流板73、第二通孔74、第三导流板75、冷凝结构10;第一导流板71设于所述壳体壁上,第一导流板设置有多块设置在壳体两侧,为三角形的结构,第一通孔72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上,第一通孔为设置在第一导流板上的通孔,通孔的孔径较小,可以更具需求选择,通孔遍布与第一导流板上,通孔可以为直型通孔,优选的可为下宽上窄的通孔或者通孔设置螺纹的形式使废气进行旋转,从而使废气之间能产生更好的碰撞的效果,第二导流板73设于所述壳体内,第二通孔74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第二导流板为一个菱形结构,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同,第三导流板75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下方,第三导流板为一块设置在底部的块体,进风口处略高,故进来的废气将加速第三导流板上油液的流速,冷凝结构10设于所述导流板上。
如图1、6、12-13所示所述冷凝结构10包括第一空腔101、第二空腔102、冷凝壳103、滤网104、通气管道105;第一空腔101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内部,第二空腔102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内,冷凝壳103设于所述壳体外侧,滤网104设于所述冷凝壳上,通气管道105设于所述冷凝壳上;第一空腔为设置在第一导流板内的一个腔体,贯通于壳体两端,被冷凝壳包裹,从而与冷凝壳形成与初级净化室相互隔离的另一条流道,该流道的设置用于冷却第一导流板,第二空腔与之相似,冷凝壳为设置在壳体外侧两边的两个壳体,一边的壳体上方设有滤网,避免固体废物进入,另一边的壳体通过通气管道向内抽气,通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风叶下方的壳体侧壁上,从而进行抽气,流动的气体将降低导流板内的温度从而冷凝。
如图9-10所示所述次级净化室8包括阳极板81、阳极管82、阴极条83、阴极杆84、清理结构11;阳极板81设于所述壳体内,阳极管82设于所述阳极板上,阴极条83设于所述阳极板上,阴极杆84设于所述阴极条上,清理结构11设于所述阴极杆上;阳极板为一块较大的长方形块体结构,阳极管为设置在阳极板上的通孔,阳极管可以为多种形状,此处为了方便表达采用圆形,阴极条为一条长条形的块体结构,下方设置有多条阴极杆,与阳极管的数量相对应。
如图5、9所示所述清理结构11包括第一外壳111、第一腔体112、第一弹性件113、横板114、凸轮115、传动轮116、支撑台117、螺纹杆118、传动结构12、刮油件13、断电保护结构14;第一外壳111设于所述阴极条两端,为一个长方形块体,第一腔体112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第一弹性件113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阴极杆,第一腔体为一个设置在第一外壳上的腔体,第一弹性件此处设置为弹簧,横板114设于所述壳体内,凸轮115设于所述横板一侧,传动轮116设于所述横板另一侧,横板为连接在壳体两端的一块板体,凸轮与传动轮分别设置在板体两侧,支撑台117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螺纹杆118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支撑台为设置在壳体上的两个块体,螺纹杆为连接在支撑台上且和传动轮相互啮合的结构,传动结构12设于所述螺纹杆上方,刮油件13设于所述阳极管82内,断电保护结构14设于所述阳极管上方;所述螺纹杆与所述传动轮相互啮合。
如图4-5所示所述传动结构12包括第一连接杆121、第一齿轮122、第三支架123、盘体124、第一凹陷125、第一传动凸齿126、第二齿轮127、第二凹陷128、第二传动凸齿129、第四支架1210、第三齿轮1211、第二连接杆1212、第四齿轮1213、第五齿轮1214;第一连接杆121设于所述电机杆风叶上,第一齿轮12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第三支架123设于所述壳体内,盘体124可旋转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第一凹陷125设于所述盘体上方,第一传动凸齿126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内,第二齿轮127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内,第二凹陷128设于所述盘体下方,第二传动凸齿129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内,第四支架1210设于所述壳体内,第三齿轮1211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内,第二连接杆1212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第四齿轮1213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第五齿轮1214设于所述螺纹杆上;第一连接杆为一根长杆连接在风叶的顶端,第一齿轮为设置在第一连接杆顶端的结构,第三支架为一个将盘体支撑的结构,盘体的上下均设置有凹陷,且均设置有在内壁上的凸齿,上方的凹陷内还设置有第二齿轮,与盘体可旋转连接,此处设置有3个第二齿轮,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四支架为一根长条形的结构,一端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设置在下边的凹陷内,且与凸齿相啮合,完成传动,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均为斜齿轮,相互啮合用于带动螺纹杆转动,该结构的设置结构稳定安全。
如图10-11所示所述刮油件13包括第一固定槽131、第一刮片132、第一通槽133、斜面134、第二固定槽135、第二刮片136、第二通槽137、软质片138;第一固定槽131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第一刮片132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第一通槽133设于所述第一刮片上,斜面134设于所述第一刮片底端,第二固定槽135设于所述阳极管内壁上,第二刮片136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第二通槽137设于所述第二刮片上,软质片138设于所述第二刮片下方;所述刮油件沿着阴极杆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槽为一个环装结构第一刮片为一块片状块体套接在第一固定槽内,其上开设有开口为第一通槽,刮片的底部设置有斜面用于导向油液避免油液粘连在阴极杆上,第二固定槽为设置在阳极管壁上的环形槽结构第二刮片同为一个环形支架状结构,上述的第一刮片与第二刮片均为不导电材料此处设置为塑料,其底部设置有软质片此处可用橡胶等不导电材料,从而避免短路保护了设备的安全。
如图10、16-17所示所述断电保护结构14包括凸台141、挡片142、第一旋转件143、第二腔体144、滑块145、卡接口146、第二弹性件147、圆台148、推杆149、第三腔体1410、绝缘套1411、第三弹性件1412、第四弹性件1413;凸台141设于所述阳极管上方,挡片142设于所述凸台上,第一旋转件143用于可旋转连接所述凸台和所述挡片,第二腔体144设于所述凸台内,滑块145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卡接口146设于所述滑块上,第二弹性件147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滑块,圆台148设于所述阴极杆上,推杆149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圆台上,第三腔体1410设于所述阴极条上,绝缘套1411套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第三弹性件1412用于复位所述阴极杆,第四弹性件1413设于所述挡片下方用于复位所述挡片;凸台为一个环形结构,设置在阳极管的顶端位置,挡片为两块半圆形块体中间留有阴极杆的通孔,通过第一旋转件连接,第一旋转件为铰接连接,第二腔体为设置在凸台上的一个空腔内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上设置有卡接口,第二弹性件设置为弹簧用于挤压滑块,第三腔体为设置在阴极条上的空腔,第三腔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头此处未表示,第三弹性件设置为弹簧,用于使阴极杆的顶端与连接头相互接触同时保证了阴极杆的复位,第四弹性件为弹性件片设置在挡片下方用于复位挡片结构。
如图3、7所示所述排油结构9包括出油口91、滑轨92、塞头93、浮块94、卡接块95;出油口91设于所述壳体底部,滑轨92设于所述壳体底部位于所述出油口两侧,塞头93用于封闭所述出油口,浮块94设于所述塞头上,卡接块95设于所述浮块两侧且可在滑轨内上下移动;所述出油口为设置在底部的开口滑轨为设置在底部且垂直于地面的块体塞头设置为橡胶材质拥有更佳的密封性,塞头的上半部分即为浮块可以通过浮块判断右面的高度从而控制开口的开闭。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废气从进气口进入净化器内部,第二支架上的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扇叶进行旋转,从而使内部形成负压,将油雾吸收进入净化器内部,油雾将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初级净化室,气体将不断沿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将有一小部分气体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从而直接越过导流板对导流板上方通过的气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碰撞,孔洞的设置较小更多的气体将顺着第一导流板及第二导流板移动,从而进入次级净化室内,而由于碰撞从而体积变大的油液将顺着导流板的上表面不断顺着第一导流板及第二导流板流下来最终落入壳体下方进行排料,而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距,液体在不断下落的过程中同样将形成类似雨淋的效果从而增加净化效果,而未被初级净化室完全净化完全的废气将进入上方的次级净化室,气体通过阳极管时,阴极杆将使废气中的油雾颗粒带上负电荷,从而与阳极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带上电荷的油雾将向阳极管内壁上移动最终从阳极管上落如下方的初级净化室,竖立的设置使油液在自身的重力条件下向下移动,同时电机带动风叶转动的时候,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从而第二齿轮的转动与第一凹陷内的第一传动凸齿相互啮合,从而使整个盘体转动,第四支架上的第二连接杆一端上的第四齿轮与盘体下方第二凹陷内的第二传动凸齿相互啮合,从而第四齿轮在第二传动凸齿的带动下转动,则第二连接杆另一端的第四齿轮转动,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五齿轮被带动以此来实现螺纹杆的转动,风叶的转动速度过大,故通过该传动结构的设置有效减缓了传动速度,使螺纹杆的转动速度减缓下来,使清理结构保持一个缓慢的而稳定的方式转动,带动凸轮不断循环挤压阴极条,阴极条将带动阴极杆向下移动,阴极杆在阴极条的移动下被带动的时候,阴极杆上的第一刮片将在第一固定槽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对阳极管的内壁进行一定的刮除,使阳极管内壁上油液在第一刮片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而第一刮片为一个漏斗状的结构,油液将会顺着漏斗状内壁漏下,通过第一通槽落入下方,而第二刮片则通过第二固定槽固定在阳极管内壁上,当阴极杆向上移动的时候,第二刮片上的软质片将贴合于阴极杆表面进行刮除,将油液刮除,而当阴极杆向下移动的时候软纸片将被顶开,不再贴合于阴极杆,由此减少了阴极杆与软质片之间的摩擦力,当阴极杆持续向下移动阴极条将挤压挡片向下移动盖合,当挡片盖合后,挡片的两端将卡入滑块上的卡接内,从而完成固定,当阴极杆向上移动的时候,由于阴极杆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从而阴极杆的顶端脱离了第三腔体上方与阴极条之间的接触,从而将电源断开,此时油液将不再受到正极的吸引,直至阴极条不再移动,而阴极杆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此时圆台上的推杆将向上移动,且挤压滑块,从而使滑块向第二腔体内部移动,从而挡片从卡接口内脱离,在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重新打开。被次级净化室清理出来的油液将顺着阳极管内壁下滑,最终落回初级净化室内,沿着导流板到达壳体底部,在底部堆积,当壳体底部的油液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油液将带着浮块向上移动,浮块上的卡接块顺着滑轨向上移动,从而带着塞头脱离出油口,从而油液将通过出油口漏出,此时进气口进来的废气可以起到快速下料的作用,但当油液的排出,导致油液的液面低于一定程度后,浮块将下降,从而使塞头塞住出油口封闭出油口。重复上述流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

1.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包括第一支架(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壳体(2)、设于所述壳体侧壁底部的进气口(3)、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油雾净化装置(4)、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排油管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净化装置(4)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方的第二支架(4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电机(42)、设于所述电机上的扇叶(43)、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初级净化室(7)、设于所述初级净化室上方的次级净化室(8)及设于所述初级净化室下方的排油结构(9);所述次级净化室位于所述初级净化室正上方;
所述初级净化室(7)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壁上的第一导流板(71)、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上的第一通孔(72)、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导流板(73)、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的第二通孔(74)、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下方的第三导流板(75)、设于所述导流板上的冷凝结构(10);
所述冷凝结构(1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内部的第一空腔(101)、设于所述第二导流板内的第二空腔(102)、设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冷凝壳(103)、设于所述冷凝壳上的滤网(104)、设于所述冷凝壳上的通气管道(105);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均贯通于所述壳体两端;
所述次级净化室(8)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阳极板(81)、设于所述阳极板上的阳极管(82)、设于所述阳极板上的阴极条(83)、设于所述阴极条上的阴极杆(84)、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清理结构(11);
所述清理结构(11)包括设于所述阴极条两端的第一外壳(111)、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第一腔体(11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阴极杆的第一弹性件(113)、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横板(114)、设于所述横板一侧的凸轮(115)、设于所述横板另一侧的传动轮(116)、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支撑台(117)、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的螺纹杆(118)、设于所述螺纹杆上方的传动结构(12)、设于所述阳极管(82)内的刮油件(13)及设于所述阳极管上方的断电保护结构(14);所述螺纹杆与所述传动轮相互啮合;
所述传动结构(12)包括设于所述电机杆风叶上的第一连接杆(12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的第一齿轮(122)、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三支架(123)、可旋转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盘体(124)、设于所述盘体上方的第一凹陷(125)、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内的第一传动凸齿(126)、设于所述第一凹陷内的第二齿轮(127)、设于所述盘体下方的第二凹陷(128)、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内的第二传动凸齿(129)、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四支架(1210)、设于所述第二凹陷内的第三齿轮(1211)、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二连接杆(1212)、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四齿轮(1213)、设于所述螺纹杆上的第五齿轮(1214);
所述刮油件(13)包括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第一固定槽(131)、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的第一刮片(132)、设于所述第一刮片上的第一通槽(133)、设于所述第一刮片底端的斜面(134)、设于所述阳极管内壁上的第二固定槽(135)、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的第二刮片(136)、设于所述第二刮片上的第二通槽(137)、设于所述第二刮片下方的软质片(138);所述刮油件沿着阴极杆轴向设置有多个;
所述断电保护结构(14)包括设于所述阳极管上方的凸台(141)、设于所述凸台上的挡片(142)、用于可旋转连接所述凸台和所述挡片的第一旋转件(143)、设于所述凸台内的第二腔体(144)、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滑块(145)、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卡接口(146)、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滑块的第二弹性件(147)、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圆台(148)、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圆台上的推杆(149)、设于所述阴极条上的第三腔体(1410)、套设于所述阴极杆上的绝缘套(1411)、用于复位所述阴极杆的第三弹性件(1412)、设于所述挡片下方用于复位所述挡片的第四弹性件(1413);
所述排油结构(9)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出油口(91)、设于所述壳体底部位于所述出油口两侧的滑轨(92)、用于封闭所述出油口的塞头(93)、设于所述塞头上的浮块(94)、设于所述浮块两侧且可在滑轨内上下移动的卡接块(95);
所述第一通孔(72)和第二通孔(74)的孔径为下宽上窄或者螺纹的形式。
CN202010427143.6A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Active CN111545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7143.6A CN111545002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27143.6A CN111545002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5002A CN111545002A (zh) 2020-08-18
CN111545002B true CN111545002B (zh) 2021-04-20

Family

ID=7199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7143.6A Active CN111545002B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5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1577A (zh) * 2021-11-04 2022-02-08 喻梅 一种用于油雾净化器的分离清洗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9423A (en) * 1979-02-16 1980-08-22 Hitachi Ltd Mist recovery apparatus
CN204313348U (zh) * 2014-11-24 2015-05-06 王修云 抽油烟机油烟净化器
CN205461482U (zh) * 2016-01-25 2016-08-17 河北耐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机床油雾净化器
CN206731317U (zh) * 2017-05-11 2017-12-12 杭州宙富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型机废气处理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07393594U (zh) * 2017-08-23 2018-05-22 大连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浮塞式自动排水油箱
CN208323100U (zh) * 2018-06-25 2019-01-04 成都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一种版辊研磨过程中的油雾净化装置
CN209138874U (zh) * 2018-10-31 2019-07-23 江阴市鑫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静电室
CN210304118U (zh) * 2019-06-24 2020-04-14 湖北中颐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刮板式电捕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5002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5639B (zh) 带双重自洁装置的空气过滤器
CN104998501B (zh) 一种油漆房或木工房使用的空气过滤设备
CN104174236A (zh) 油漆房及木工房用的空气过滤器
CN108554094B (zh) 一种用于汽车生产车间的高效多级除尘设备
CN113231198B (zh) 一种环保静电型油烟净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45002B (zh) 一种基于环境工程的一体式油雾净化器
CN207786249U (zh) 一种能够提高过滤效果的负压吸附沉降室
CN104587785A (zh) 一种立式除尘器
CN115920564A (zh) 一种湿式除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1963412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KR100506985B1 (ko) 외면 여과식 원심력 오일 미스트 포집장치 및 그 포집방법
CN202803007U (zh) 带自洁装置的空气过滤装置
CN212548811U (zh) 一种电厂嵌入式烟囱烟气除尘排烟装置
CN201445888U (zh) 三级除尘机组
CN220017635U (zh) 一种空气清新设备
CN210931189U (zh) 一种无尘车间用地面吸尘装置
CN220110620U (zh) 一种脉冲式除尘器
CN221036092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的过滤器安装结构
CN217795135U (zh) 一种节能油雾分离除尘器
CN218924149U (zh) 一种半产品气分离器
CN215027080U (zh) 一种油雾净化过滤结构
CN117899584B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烟气管路分散冷却装置
CN221015200U (zh) 一种复合式脱硝脱硫旋风除尘器
CN217909557U (zh) 一种滤筒除尘器
CN214106134U (zh) 一种无动力离心拦截颗粒物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