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4213A -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4213A
CN111534213A CN202010310367.9A CN202010310367A CN111534213A CN 111534213 A CN111534213 A CN 111534213A CN 202010310367 A CN202010310367 A CN 202010310367A CN 111534213 A CN111534213 A CN 111534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mponent
dual
resin
acrylic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03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安平
杨帅
喻红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Loos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Loos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Loos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Loos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03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4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4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4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10~30;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18~70份,附着力促进树脂1~6份、光引发剂1~5份、第一稀释剂25~55份、助剂0.01~5份,其中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包括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其重量份数比为:8~40份:10~30份;所述第二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45~65份、第二稀释剂35~55份;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耐防晒霜、耐护手霜性能好。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内饰为了提高汽车视觉效果,提升汽车的档次,有很多零部件采用高光泽涂料涂装的设计;高光涂料一般采用普通的聚氨酯涂料,该类型的涂料光泽高、耐老化性能好,但是耐防晒霜、护手霜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涂料耐防晒霜、护手霜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 10~30;其中,
所述第一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18~70份,附着力促进树脂1~6份、光引发剂1~5份、第一稀释剂25~55份、助剂0.01~ 5份,其中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包括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其重量份数比为:8~40份:10~30份;
所述第二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45~65份、第二稀释剂35~55份。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20份、所述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15 份、所述附着力促进树脂2~5份、所述光引发剂1~3份、所述第一稀释剂30~ 38份、所述助剂0.1~2份。
可选地,所述第二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0~60份、所述第二稀释剂40~50份。
可选地,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还包括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所述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0~20份:10~15 份:15~25份。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分还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9~45份,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和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
可选地,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3~15份、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3~15份和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3~15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准备原料:
将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在50℃~60℃下预热2h~4h,加入2/3体积的第一稀释剂,稀释并溶解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配置第一混合液;
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光引发剂、附着力促进树脂,保持温度为 40℃~50℃,于500r/min~600r/min下分散20min~30min,配置第二混合液;
向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加入助剂和剩余的1/3体积的第一稀释剂,于 900r/min~1200r/min下分散10min~20min,过滤后配置为第一组分;
将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在50℃~60℃下预热2h~4h,加入第二稀释剂,稀释并溶解所述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配置第二组分;
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分别进行包装,得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分还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所述配置第二混合液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光引发剂、附着力促进树脂,保持温度为40℃~50℃,于500r/min~600r/min下分散20min~30min,配置第二混合液。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在基材中的应用,将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包含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混合处理,喷涂至所述基底的表面,喷涂后依次进行流平、紫外光固化、烘干处理,得到涂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柔韧性好,耐光老化性能好,可以为涂料提供优良的柔韧性、耐候性的性能,同时所使用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由于其自身分子结构上具有多官能团,使涂膜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因而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特性,当化学物质侵入到涂膜表面时,该物质仍能保护物体表面,防止外来的化学物质渗透到涂膜中,耐防晒霜、护手霜性能较好。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NCO基团可以和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中的-OH 基团发生加成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涂膜也可以固化,达到紫外光和加热双重固化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组分的种类和含量的控制,在经过组分优化后,获得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铅笔硬度为2H以上,提高了涂膜的抗刮性;涂装样品表面在TABLE耐磨测试中0000#钢丝绒500次以上,仍表面无明显磨损;涂装样品表面耐防晒霜、护手霜72小时无异常;涂装样品表面105℃下烘烤168小时后无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10~30;其中,
所述第一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18~70份,附着力促进树脂1~6份、光引发剂1~5份、第一稀释剂25~55份、助剂0.01~ 5份,其中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包括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其重量份数比为:8~40份:10~30份;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第一组分中各组分之间相对的重量份数;
所述第二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45~65份、第二稀释剂35~55份;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第二组分中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第二稀释剂之间相对的重量份数。
其中,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包括8~40份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10~30份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两种树脂成分都含有双键官能团,可以相互产生加成化学交联反应,形成涂膜,以其二者作为成膜物质,即可对涂装表面起保护作用。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柔韧性好,耐光老化性能好,可以为涂料提供优良的柔韧性、耐候性的性能,同时所使用的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由于其自身分子结构上具有多官能团,使涂膜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因而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特性,当化学物质侵入到涂膜表面时,该物质仍能保护物体表面,防止外来的化学物质渗透到涂膜中。
优选地,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还可以包括二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候性,加入二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以提高涂膜的柔韧性和耐候性,避免涂膜受到外力冲击后造成涂膜开裂。所述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所述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优选为:10~20份:10~15份:15~25 份。以其三者作为成膜物质,并可进一步增加涂料的韧性和耐候性能。
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NCO基团可以和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如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OH基团发生加成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涂膜也可以固化,达到紫外光和加热双重固化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分还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9~45份,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其中,进一步优选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和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重量份数比为3~15份:3~15份:3~15 份。优选地,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8份:10份:10份;5份:12份:12份等。
上述单体能充分溶解和稀释树脂类物质,调节漆膜体系黏度,增加漆膜流平性;同时相应单体还参与光固化反应,通过调整漆膜的在固化时的交联程度,对漆膜的各项性能发挥作用。当所选用单体官能度较低时,固化后漆膜的交联程度较低,漆膜密实性下降,漆膜耐磨损能力变差;而当单体官能度过高时,由于固化时交联度高的单体会使漆膜急剧收缩,因而所制得漆膜附着能力差,为平衡漆膜耐磨性能和附着力,因而选取上述单体;另一方面,所添加单体量过多时,漆膜脆性增大使得漆膜耐冲击能力下降,而如果所加单体量较少,则漆膜的耐磨能力无法得到加强,因而所加入的单体须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范围内。
作为一具体实施例,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高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提到的官能度为聚合物或活性单体的官能度,官能度是指聚合物或活性单体中所含丙烯酸酯基团中不饱和双键的数目;所述的高官能为具有6官能度、9官能度、12官能度、15官能度的任一官能度的聚氨酯预聚物。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力促进树脂可以为丙烯酸树脂,可优选为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力促进树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1 份、2份、3份、4份、5份或6份。
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引发剂可以为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或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1份、2 份、3份、4份或5份。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稀释剂可以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异丁基酮、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稀释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25份、28份、30份、35份、 40份、45份、50份或55份。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稀释剂可以为乙酸乙酯和/或乙酸丁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稀释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35份、40份、45份、50份或55份。
所述助剂中所含的消泡剂、流平剂、光稳定剂等能够与其他组分协同作用,赋予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分散体系优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涂料的涂布性能及使用性能,使得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储存稳定性好,不会出现变质、导致喷涂后涂层模糊不清等现象,从而保证涂层均匀和机械性能,提高涂层成膜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涂料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组分的种类和含量的控制,使得各组分之间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从而赋予涂料的稳定性和涂料良好的分散性;在经过组分优化后,获得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铅笔硬度为2H以上,提高了涂膜的抗刮性;涂装样品表面在TABLE耐磨测试中 0000#钢丝绒500次以上,仍表面无明显磨损;涂装样品表面耐防晒霜、护手霜 72小时无异常;涂装样品表面105℃下烘烤168小时后无异常。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按照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准备原料:
S02,将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在50℃~60℃下预热2h~4h,加入2/3体积的第一稀释剂,稀释并溶解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配置第一混合液;
S03,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光引发剂、附着力促进树脂,保持温度为 40℃~50℃,于500r/min~600r/min下分散20min~30min,配置第二混合液;
S04,向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加入助剂和剩余的1/3体积的第一稀释剂,于 900r/min~1200r/min下分散10min~20min,过滤后配置为第一组分;
S05,将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在50℃~60℃下预热 2h~4h,加入第二稀释剂,稀释并溶解所述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配置第二组分;
S06,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分别进行包装,得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
步骤S04中,所述过滤可以为过200~500目筛;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过滤处理可以过200目筛、270目筛、325目筛、400目筛、500目筛等。过滤处理是为了使得过滤后的涂料分散性、稳定性更好,以及粒径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将所述双重固化高光所含的组分进行混合处理,因此,其工艺条件可控,配制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分散性和稳定性好,且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成膜性能稳定,生产效率高。而且是按照所述涂料所含的组分进行混合处理。
由于上述所述的所述涂料具有上述优异性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在基材如塑胶基材或者已经喷涂底漆的其他基材中的应用,将上述所述的涂料的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混合,喷涂于基材表面上,涂装膜厚为25μm~30μm,55℃~70℃红外灯照射下流平 5min~15min,800~1200mJ/cm2能量固化,可由紫外灯提供相应能量;紫外光固化后可以在60℃~90℃下烘烤60min~90min,烘烤可以在密闭式烘箱内进行;优选为60℃红外灯照射下流平7min,800mJ/cm2能量固化,然后80℃烘烤60分钟,得到涂膜。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紫外光和加热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涂膜性能更加稳定,耐溶剂性能更优、涂膜硬度更强、耐磨性更好。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原料均为市售。其中,
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以为中国台湾长兴化学的611B-85或 6118,或美国湛新公司的EBECRYL 246或EBECRYL 271,或美国沙多玛公司的CN989或CN9001NS;含羟基的四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以为美国湛新的 EBECRYL 8210或EBECRYL 8209;
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以为中国台湾长兴化学的6145-100H,或美国湛新公司的EBECRYL 8415或EBECYRL 8602,或美国沙多玛公司的 CN9013。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可为中国台湾长兴化学EM2261;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中国台湾长兴化学EM2308;
高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美国沙多玛的CN399;
光引发剂中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型号可以为德国巴斯夫公司的Irgacure 184;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型号可以为德国巴斯夫公司的Darocur TPO;
附着力促进树脂可以为德国赢创化学的LTW或LTH;
助剂中,消泡剂可以为聚甲基烷基硅氧烷溶液型号,其型号为德国BYK公司的BYK053;流平剂可以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其型号为德国BYK公司的BYK 333;光稳定剂可以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其型号可以为德国巴斯夫化学的TINUVIN292或羟基苯并三唑类液态紫外光吸收剂TINUVIN1130;
含-NCO基团的二官能团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可以为美国湛新的EBECRYL 4510或EBECRYL 4765。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含有如下表1~2所示组分:
表1实施例1中第一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一组分 重量份数
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5
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0
附着力促进树脂 1
光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2
光稳定剂292 1.0
光稳定剂1130 0.5
流平剂 0.1
乙酸乙酯 19.9
乙酸丁酯 12
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7
表2实施例1中第二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二组分 重量份数
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55
乙酸乙酯 15
乙酸丁酯 3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含有如下表3~4所示组分:
表3实施例2中第一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一组分 重量份数
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5
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0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5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4
附着力促进树脂 1
光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4
光稳定剂292 1.0
光稳定剂1130 0.5
流平剂 0.5
乙酸乙酯 15.5
乙酸丁酯 10
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7
表4实施例2中第二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二组分 重量份数
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55
乙酸乙酯 15
乙酸丁酯 3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含有如下表5~6所示组分:
表5实施例3中第一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一组分 重量份数
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5
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9
附着力促进树脂 1
光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4
光稳定剂292 1.5
流平剂 0.5
乙酸乙酯 15.5
乙酸丁酯 10
异丙醇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7
表6实施例3中第二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二组分 重量份数
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55
乙酸乙酯 15
乙酸丁酯 3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含有如下表7~8所示组分:
表7实施例4中第一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一组分 重量份数
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5
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0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5
附着力促进树脂 1
光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4
光稳定剂292 1.0
光稳定剂1130 0.5
流平剂 0.5
乙酸乙酯 15.5
乙酸丁酯 10
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7
表8实施例4中第二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二组分 重量份数
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55
乙酸乙酯 15
乙酸丁酯 3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含有如下表9~10所示组分:
表9实施例5中第一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一组分 重量份数
含羟基四官能团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
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5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5
附着力促进树脂 2
光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2
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
流平剂 0.05
光稳定剂TINUVIN292 1.0
光稳定剂TINUVIN1130 1.5
乙酸乙酯 20.95
乙酸丁酯 14
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14
表10实施例5中第二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二组分 重量份数
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55
乙酸乙酯 15
乙酸丁酯 3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含有如下表11~12所示组分:
表11实施例6中第一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一组分 重量份数
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8
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0
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7
附着力促进剂 1
光引发剂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1
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1
流平剂 0.8
乙酸乙酯 20.2
乙酸丁酯 11
丙二醇乙醚醋酸酯 20
表12实施例6中第二组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第二组分 重量份数
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55
乙酸乙酯 15
乙酸丁酯 30
性能测试试验如下:
一、测试条件
耐钢丝绒测试是指用TABLE耐磨仪测试,在摩擦头上固定0000#的钢丝绒负重500克砝码来回往复摩擦500次;耐磨测试仪采用美国原装进口的TABLE 耐磨仪,符合ISO5470-1,DIN53863标准。
耐防晒霜测试是在涂膜表面覆盖一层专用的纱布,均匀涂布专用的防晒霜,将样品置于80℃的条件下保持24小时。
耐热老化是把涂膜放置在105℃的环境中连续保持168小时。
漆面铅笔硬度测试按GB/T 6739-2006标准测试,负重750g;
附着力测试按GB 9286-1998标准测试。
实施例1~6制备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 13中。
二、测试结果
按照上述测试条件,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列于表13中。
表13实施例1~6制备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涂膜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RE-GDA0002565175500000161
由表13可见,实施例2和实施例4的综合性能最好,且实施例4采用成分成本更少,成本更有优势,涂膜各项性能更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00:10~30;其中,
所述第一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18~70份,附着力促进树脂1~6份、光引发剂1~5份、第一稀释剂25~55份、助剂0.01~5份,其中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包括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其重量份数比为:8~40份:10~30份;
所述第二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45~65份、第二稀释剂35~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00份: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20份、所述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15份、所述附着力促进树脂2~5份、所述光引发剂1~3份、所述第一稀释剂30~38份、所述助剂0.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50~60份、所述第二稀释剂40~5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还包括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含羟基四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所述高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所述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0~20份:10~15份:15~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还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9~45份,其中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和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3~15份、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3~15份和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3~15份。
8.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所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准备原料:
将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在50℃~60℃下预热2h~4h,加入2/3体积的第一稀释剂,稀释并溶解所述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配置第一混合液;
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光引发剂、附着力促进树脂,保持温度为40℃~50℃,于500r/min~600r/min下分散20min~30min,配置第二混合液;
向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加入助剂和剩余的1/3体积的第一稀释剂,于900r/min~1200r/min下分散10min~20min,过滤后配置为第一组分;
将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在50℃~60℃下预热2h~4h,加入第二稀释剂,稀释并溶解所述含-NCO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配置第二组分;
将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分别进行包装,得到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还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所述配置第二混合液的步骤包括,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光引发剂、附着力促进树脂,保持温度为40℃~50℃,于500r/min~600r/min下分散20min~30min,配置第二混合液。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在基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中包含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混合处理,喷涂至所述基底的表面,喷涂后依次进行流平、紫外光固化、烘干处理,得到涂膜。
CN202010310367.9A 2020-04-20 2020-04-20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ending CN111534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0367.9A CN111534213A (zh) 2020-04-20 2020-04-20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0367.9A CN111534213A (zh) 2020-04-20 2020-04-20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4213A true CN111534213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72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0367.9A Pending CN111534213A (zh) 2020-04-20 2020-04-20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42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7894A (zh) * 2021-06-16 2022-12-16 宁波安特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组合物及一种硬化膜
CN115926598A (zh) * 2022-12-31 2023-04-07 惠州市韵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固化uv面漆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1399A (zh) * 2011-08-09 2012-01-18 江门四方威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紫外-红外双重固化清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9895A (zh) * 2012-05-18 2012-08-29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紫外光-热双重固化光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29627A (zh) * 2018-06-27 2018-12-04 惠州市嘉淇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热双重固化塑胶涂料
CN108997925A (zh) * 2018-09-18 2018-12-14 芜湖春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有色双重固化uv涂料
CN110016282A (zh) * 2019-02-20 2019-07-16 万辉(广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塑胶件的双重固化涂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1399A (zh) * 2011-08-09 2012-01-18 江门四方威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紫外-红外双重固化清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9895A (zh) * 2012-05-18 2012-08-29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紫外光-热双重固化光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29627A (zh) * 2018-06-27 2018-12-04 惠州市嘉淇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热双重固化塑胶涂料
CN108997925A (zh) * 2018-09-18 2018-12-14 芜湖春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有色双重固化uv涂料
CN110016282A (zh) * 2019-02-20 2019-07-16 万辉(广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塑胶件的双重固化涂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7894A (zh) * 2021-06-16 2022-12-16 宁波安特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组合物及一种硬化膜
CN115926598A (zh) * 2022-12-31 2023-04-07 惠州市韵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固化uv面漆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422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アクリル系単量体及び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塗料
CN111138966B (zh) 一种柔韧的uv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050118429A1 (en) Coating materials
CN113717631A (zh) 水性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0975261B2 (en)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
CN111534213A (zh) 用于汽车内饰的双重固化高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662284A (zh) 一种用于家电金属板辐射固化涂料及其应用
JP5215897B2 (ja) 塗膜形成方法
CN112457764B (zh) 一种不返稠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P1417245B1 (en) Coating agents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layer coatings
CN113845834A (zh) 一种真空镀膜涂层及其涂装方法
CN111171702B (zh) 双重固化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及水性uv涂料
KR102475824B1 (ko) 이중 경화형 블록 이소시아네이트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용 이중 경화 일액형 클리어코트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멀티코트 코팅 방법 및 멀티코트 코팅층
CN116042078A (zh) Uv光油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和包装薄膜
CN116179072A (zh) 一种高固含可提高涂层附着力的uv光固化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5627115A (zh) 一种涂料、具有涂层的基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56871A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uv色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482B (zh) 免打磨的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11763296B (zh) 一种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8141B (zh) 家装建材层压复合用pet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47588B (zh) 一种增强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附着力的涂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702894B (zh) 一种水性单层uv哑光黑涂料
WO2021132251A1 (ja) エステル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重合体、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膜
JP7254012B2 (ja) 自動車用外装部品及び自動車用外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KR20210144192A (ko) 패드 인쇄용 인쇄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