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6576A -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6576A
CN111526576A CN201910105796.XA CN201910105796A CN111526576A CN 111526576 A CN111526576 A CN 111526576A CN 201910105796 A CN201910105796 A CN 201910105796A CN 111526576 A CN111526576 A CN 111526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advance
terminal
transmission delay
delay variation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7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6576B (zh
Inventor
刘鹏
陈军
黄晶晶
王光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57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7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30763 priority patent/WO2020156015A1/zh
Priority to EP19912692.1A priority patent/EP3905798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76A/zh
Priority to US17/390,317 priority patent/US1203526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6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djustment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69Arrangements for system physical machines management, i.e. for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 H04B7/18573Arrangements for system physical machines management, i.e. for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for 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本实施例提高了定时提前量的更新效率。

Description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通信系统中,同一小区的不同终端上行发送到达接收端的时延可能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上行同步技术,使得各终端上行发送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几乎相同,以保证各终端间不会发生干扰,其中,该接收端可以为基站等网络设备。
现有技术中,通过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来解决上行同步的问题。其中,定时提前是根据终端与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确定的,定时提前包括初始定时提前和定时提前更新两个过程。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确定初始定时提前,并向终端发送携带该初始定时提前的随机接入响应。然而,随着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距离的改变,该初始定时提前将不再适用,需要对该定时提前进行更新。当终端定时提前需要调整时,基站向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该定时提前命令包括调整信息,终端根据该调整信息来更新定时提前。
在移动卫星系统中,由于卫星的高速移动,终端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因此终端需要不断的更新定时提前。然而,终端与卫星之间的往返时延变化较大,若采用现有通信系统的定时提前更新方式,将导致更新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以提高定时提前的更新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该传输时延变化量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往返传输时延的变化量。该变化量可以理解为当前往返传输时延相较于上一往返传输时延的变化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即终端的新的定时提前量也不大于该定时提前临界值;该定时提前临界值可以为以子帧、时隙、符号等为时间单位的临界值,也可以为以毫秒、微秒等为时间单位的临界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即终端在确定了新的定时提前量之后,终端可以自行根据该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更新,由于该新的定时提前量为终端主动更新的,不需要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确定,提高了定时提前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和所述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终端可以根据TAnew=TAold+ΔRTD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其中,ΔRTD为传输时延变化量,TAold为当前定时提前量,TAnew为候选定时提前量,根据候选定时提前量和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避免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该定时提前临界值,保证了终端的正常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根据候选定时提前量和定时提前临界值,可以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从而终端能够自行进行定时提前更新,提高了定时提前更新的效率,在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时,根据候选定时提前量和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终端不断更新的定时提前量始终位于一个时隙内,不会占据更多的时隙,节省了终端侧的资源,保证了终端的上行传输不会干扰终端的其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以及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信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信号具体为如下中的一种:
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或导频信号。
终端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下行信号,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所指示的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和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往返传输时延的变化刚好超过两个时隙的临界点时,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根据该定时提前命令来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从而在临界条件下,可以获取准确的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由于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即定时提前量只要不超过定时提前临界值,都可以通过一次更新来更新定时提前量,不需要多次更新,提高了定时提前量的更新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为卫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其中,该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是可以根据终端的上行发送确定;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其中,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包括:
若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与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差值等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即达到系统的临界条件系统的临界条件ΔTA=ΔRTD±TS,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其中,所述ΔTA为定时提前变化量,所述ΔRTD为往返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Ts为定时提前临界值,此处以定时提前临界值为1个时隙为例进行说明。终端不断更新的定时提前量始终位于一个时隙内,不会占据更多的时隙,节省了终端侧的资源,保证了终端的上行传输不会干扰终端的其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为卫星,所述网络设备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包括:
所述卫星根据传输时延与仰角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1个时隙,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的长度为12比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和所述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终端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以及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信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信号具体为如下中的一种:
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或导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所指示的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和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为卫星。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其中,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与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差值等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所述卫星根据传输时延与仰角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1个时隙,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的长度为12比特。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通过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终端能够基于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主动的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终端根据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由于该新的定时提前量为终端主动更新的,不需要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确定,提高了定时提前的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通过网络设备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网络设备根据传输时延变化量、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定时提前命令,由于设置了定时提前临界值,增加了该定时提前更新量的范围,提高了网络设备对终端的TA的更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移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仰角和往返时延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时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同步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8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主同步信号周期性发送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主同步信号周期性发送的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主同步信号周期性发送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同步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同步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命令的格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卫星、终端和地面站。卫星作为地面终端的接入点,类似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该卫星为地面终端提供广域覆盖通信服务。卫星与终端通过无线信号通信,通信协议可以是地面移动通信协议的任一种或其变形协议,该通信协议例如可以为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协议或新无线(New Radio,NR)协议,本实施例对具体的通信协议不做特别限定。卫星通常形成多个波束,每个波束类似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或扇区。卫星还与地面站通过无线相连,该链路通常叫做馈电链路,提供数据回程。卫星之间还可以存在用于提供数据回程的星间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等。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等,本实施例对无线终端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
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位于同一小区的终端到达卫星的时延可能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上行同步技术使得不同终端到达卫星的时间几乎相同,保证终端之间不会干扰。其中,上行同步技术主要为终端根据定时提前来进行上行传输,不同的终端的定时提前根据终端距离卫星的远近可能不同。
在新无线(New Radio,NR)或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中,定时提前包括初始定时提前和定时提前更新两个过程。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确定初始定时提前,并向终端发送携带该初始定时提前的随机接入响应。
然而,随着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距离的改变,该初始定时提前将不再适用,需要对该定时提前进行更新。当终端定时提前需要调整时,基站向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TimingAdvance Command,TAC),该TAC域占有6比特(bit),指示TA=(0,1,2……63)。终端在收到TAC之后,终端根据如下公式1来更新定时提前。
Figure BDA0001966703350000061
由公式1可知,
Figure BDA0001966703350000062
其中,Tc为时间单元,Tc=1/(480000×4096),单位为秒,μ的取值由参数集(numerology)决定。其中,TA为定时提前更新量化值,当TA=63,μ=0时,计算得到定时提前的最大更新时长为16.7us。TAold为当前定时提前量,TAnew为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初始定时提前的实现方式可与NR或LTE通信系统相同,但是在移动卫星系统中,往返时延随着卫星移动改变,NR或LTE的定时更新过程将不再适用。
在本实施例中,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为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为例,对上行同步进行说明。在TDD系统中,通信信号在时间上被划分为若干一定长度的时隙,每个时隙可以用于上行发送或下行发送,卫星在某一特定时隙不可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在TDD系统中,上行同步的作用不只是避免终端之间的干扰,同时满足上下行帧对齐,避免上下行干扰,也就是确保上行帧到达卫星时,卫星正好处于接收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以通信信号采用间隔为1ms的时隙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卫星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定时准则来确定各终端的定时提前量,该定时准则保证终端到达卫星时刚好经过整数倍的时隙长度,即往返时延(Round-Trip Delay,RTD)减去定时提前(TimingAdvance,TA)需要等于整数倍时隙长度(TS)。该定时准则可通过公式2表示:
RTD-TA=N×TS 公式2
其中,RTD代表往返时延,TA为定时提前量,TS代表一个时隙长度,N为正整数。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尤其是低轨卫星,卫星高速移动,为了满足定时准则,终端需要不断更新TA。通过图2和图3对卫星的移动过程进行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移动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仰角和往返时延的关系示意图。
其中,图2所示为轨道高度为707km的低轨卫星,从位置1(仰角为10°)飞行到位置2(仰角为90°),由图3可以看到,往返时延从约14ms减少为约5ms,为了满足上述定时准则,终端需要不断的更新TA。
结合上述定时准则,往返时延的变化量和TA的变化量可以相差M个时隙长度,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具体可参见如下公式3至公式5所示的推导过程:
RTD1-TA1=N1×TS 公式3
RTD2-TA2=N2×TS 公式4
ΔRTD-ΔTA=(N1-N2)×TS 公式5
其中,N1和N2为正整数,ΔRTD为往返传输时延变化量,ΔTA为定时提前变化量。在本实施例中,以ΔRTD-ΔTA=0,或者ΔRTD-ΔTA=±TS为例进行说明,出现后者的原因是往返时延的变化超过两个时隙的临界点。随着RTD变化,系统到达临界条件,ΔTA=ΔRTD±TS,当ΔRTD的绝对值较小时,TA的更新时长约等于一个时隙的长度。若按照NR或LTE的TA更新方式,每次最大更新时长为16.7us,对于TA更新需要一个时隙而言,若采用16.7us,则需要更新多次,更新效率低下。
若考虑ΔRTD-ΔTA=±TS,则TA的更新范围为[-TS,TS],同时TA本身也不大于TS,下面结合图4和图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同步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时延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同步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1和终端2在同一小区,但是终端1和终端2到达卫星的时延不同,需要上行同步机制保证终端1和终端2不会产生干扰。其中,终端1与卫星的距离为1086千米(km),单向传输时延为3.62ms,终端2与卫星的距离为1308km,单向传输时延为4.4ms。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定时准则,并考虑定时提前量不大于Ts的情况下,在N=7时,通过公式2可以得到终端1的TA=3.62×2-7=0.24ms。对于终端2而言,在N=8时,通过公式2可以得到终端2的TA=4.4×2-8=0.8ms。终端1和终端2的定时提前可参考图5所示。由图5所示,通过上行同步后,终端1和终端2到达卫星时刚好经过整数倍的时隙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卫星而言,该卫星为了接收终端1和终端2的上行发送,则卫星需要连着两个时隙用于上行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以应用到上述的卫星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 rate for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the5thGeneration,简称5G)的新无线(New Radio,NR)移动通信系统。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为上述的卫星,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或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以卫星通信系统、网络设备为卫星为例,基于上述的定时准则,通过终端自行更新TA以及卫星来更新终端的TA,提高TA的更新效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自行对定时提前量进行更新,而不需要接收网络设备的定时提前命令,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定时提前量进行更新。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终端可以在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也可以周期性的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该传输时延变化量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往返传输时延变化量。该传输时延变化量可以理解为当前传输时延相较于上一传输时延的变化量。
终端可以根据自身位置和网络设备的位置获取终端与网络设备的距离,根据该距离和传输介质获取终端与网络设备的传输时延,终端可以根据当前传输时延和上一传输时延,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终端还可通过其它方式来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6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在本实施例中,规定了终端的定时提前量的临界值,称为定时提前临界值。在一般情况下,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该定时提前临界值。这里所说的终端的定时提前量可以为定时提前更新过程中的定时提前量,也可以为初始定时提前过程中的定时提前量。
该定时提前临界值可以为以子帧、时隙、符号等为时间单位的临界值,也可以为以毫秒、微秒等为时间单位的临界值,本实施例对该定时提前临界值所采用的时间单位不做特别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定时提前临界值为一个时隙长度或半个时隙长度的整数倍,例如该定时提前临界值可以为1个时隙长度、两个时隙长度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定时临界值对于终端和网络设备而言,具有相同的理解。在通信系统中,可以为终端和网络设备预先配置该定时提前临界值。该定时提前临界值可以根据终端与网络设备的距离来确定。
根据传输时延变化量和当前定时提前量可以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例如,通过如下公式6可以获取候选定时提前量。
TAnew=TAold+ΔRTD 公式6
其中,TAnew为候选定时提前量,TAold为当前定时提前量,ΔRTD为传输时延变化量。
当该候选定时提前量不大于该定时提前临界值时,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
当该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该定时提前临界值时,可以采用预设的小于该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定时提前量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也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以定时提前命令中的定时提前更新量来更新当前定时提前量,得到新的定时提前量。
S603、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
在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之后,终端采用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在本实施例中,该上行传输例如可以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以及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以及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的上行发送,本实施例对具体的上行传输不做特别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通过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终端能够基于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主动的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终端根据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由于该新的定时提前量为终端主动更新的,不需要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确定,提高了定时提前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1、终端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以及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信号;
S702、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网络设备会周期性的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终端可以利用该周期性的下行信号来确定传输时延变化量。该周期性的下行信号可以为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或导频信号中的一种。
在终端完成小区搜索的过程中,在下行链路需要传输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其中,辅同步信号用于指示小区组的标识,主同步信号用于指示小区的标识,二者相结合可以确定具体的小区的标识。
以主同步信号为例,其它信号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做特别赘述。主同步信号的传输周期例如可以为20ms、40ms、80ms以及160ms。该PSS的发送周期可以为预先配置给终端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指示给终端的,也可以是终端根据其它配置参数确定的,本实施例对终端获取PSS周期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PSS的发送周期可以根据系统配置而改变,其中,系统配置例如可以为轨道信息和子载波间隔等。
不同的轨道信息带来往返传输时延的变化不同,不同的子载波对应不同的参数集(numerology),不同的参数集对应的循环前缀长度不同,循环前缀越短,TA调整周期越短,PSS更新周期越短。表1给出了一种可能的示意,表1示出了卫星高度为707千米(km)时,参数集和PSS周期的对应关系。
表1
参数集(numerology) 0 1 2 2 3 4
子载波间隔(KHZ) 15 30 60 60 120 240
循环前缀(CP) Normal Normal Normal Extended Normal Normal
OFDM Symbol Duration 66.67us 33.33us 16.67us 16.67us 8.33us 4.17us
CP Duration 4.69us 2.34us 1.17us 4.2us 0.57us 0.29us
OFDM Symbol Duration Including CP 71.35us 35.68us 17.84us 20.87us 8.92us 4.46us
PSS周期 20/40/80 20/40 20 20/40/80 NA NA
图8A、图8B以及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同步信号周期性发送的示意图。如图8A和图8B所示,t0是终端收到第一个PSS后的接收时间,t1是终端收到第二个PSS后的接收时间。当终端接收到第二个PSS后,终端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t1,并从缓存中获取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t0
在获取到该第一接收时间、第二接收时间以及发送周期后,可以通过如下公式7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
ΔRTD=(t1-t0-Tp)×2 公式7
其中,t1代表当前下行信号的接收时间,t0代表上一下行信号的接收时间,Tp代表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
如图8A、图8B以及图8C所示,网络设备周期性的发送PSS,对于网络设备的定时而言,网络设备发送的任意两个相邻的PSS之间的时间间隔始终为一个发送周期,即20ms、40ms、80ms或160ms。而对于终端的定时而言,由于终端距离网络设备的距离将发生变化,导致传输时延发生变化,从而终端接收PSS之间的下行定时并不唯一,所以终端接收任意两个相邻的PSS之间的时间间隔随着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如图8A所示,在终端接收两个相邻的下行信号时,若t1时刻终端和网络设备的传输距离相对于t0时刻没有发生改变,则t1-t0=Tp,如图8B所示,若t1时刻终端和网络设备的传输距离相对于t0时刻变小,则t1对应的传输时延较小,从而t1-t0<Tp,如图8C所示,若t1时刻终端和网络设备的传输距离相对于t0时刻变大,则t1对应的传输时延较大,从而t1-t0>Tp
通过t1-t0-Tp,可以得到单向的传输时延变化量,在通过公式7之后,可以得到往返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主同步信号为例进行了说明,对于导频信号而言,实现方式类似。其中,该导频信号,也可以称为参考信号,导频信号可以具有下行信道质量测量,下行信道估计,用于终端的相干检测和解调等作用。导频信号的周期较短,例如,导频信号的周期为224us,所以TA的更新周期短,可以做到实时更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终端过于频繁的进行TA的更新以及提高TA的更新的准确度,例如可以通过获取多个ΔRTD然后求取平均值,再例如通过多次测量滤波的方式优化结果。
S703、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和所述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
S704、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S705、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获取到传输时延变化量之后,可参考上述的公式6获取候选定时提前量。即根据TAnew=TAold+ΔRTD获取候选定时提前量。
在获取到候选定时提前量之后,根据该TAnew是否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TAc,来确定最终的新的定时提前量。在本实施例中,以具体的例子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定时提前临界值TAc=1Ts,即1个时隙的时间1ms。图9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同步的示意图。结合图9A和表2所示进行说明。
表2
RTD1(ms) TA1(ms) RTD2(ms) TA2(ms) ΔRTD ΔTA
示例一 7.99 0.99 8.01 0.01 0.02 -0.98
示例二 8.01 0.01 7.99 0.99 -0.02 0.98
如图9A所示,在示例一中,定时1早于定时2发生,即先发生定时1,再发生定时2。定时1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1=7.99ms,定时1对应的TA1=3.995×2-7=0.99ms,终端上行定时1在第4个时隙(图中标注为3)内,卫星侧终端上行定时1对齐第8个时隙(图中标注为7)。
通过上述周期性的接收PSS的方式得到的ΔRTD=0.02,即定时2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2=8.01ms,此时,TAnew=TAold+ΔRTD=0.99+0.02=1.01。由此可知,候选定时提前量为1.01,该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TAc,此时,根据候选定时提前量和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TAnew=1.01-1=0.01。
由此,终端的定时2对应的TA2=0.01,终端上行定时2依然在第4个时隙内,卫星侧终端定时则对齐第9个时隙。
请继续参照图9A所示,在示例二中,定时2早于定时1发生,即先发生定时2,再发生定时1。定时2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1=8.01ms,定时2对应的TA1=4.005×2-7=1.01ms,此时,TA1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则最终的TA1=1.01-1=0.01ms。终端上行定时2在第4个时隙内,卫星侧终端上行定时2对齐第9个时隙。
通过上述周期性的接收PSS的方式得到的ΔRTD=-0.02,即定时1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2=7.99ms,此时,TAnew=TAold+ΔRTD=0.01+1-0.02=0.99。其中,由于在定时2时减去了定时提前临界值,但实际的TAold还要再加上定时提前临界值,即TAold=0.01+1=1.01。
由此,终端的定时1对应的TA2=0.99,终端上行定时1依然在第4个时隙内,卫星侧终端上行定时则对齐第8个时隙。
由示例一和示例二可知,卫星侧终端上行定时对齐第8个时隙和第9个时隙,即网络设备需要在连着两个时隙上进行上行接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网络设备用于连着进行上行接收的时隙的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所对应的时隙个数。例如,定时提前临界值为1个时隙时,则网络设备用于连着进行上行接收的时隙的个数为2。在满足上行同步的需求下,为了节约物理资源,可将该定时临界值设置为1个时隙。
图9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不同的示意图。结合图9B和表3所示进行说明。
表3
RTD1(ms) TA1(ms) RTD2(ms) TA2(ms) ΔRTD ΔTA
示例三 7.86 0.86 7.43 0.43 -0.43 -0.43
示例四 7.43 0.43 7.86 0.86 0.43 0.43
如图9B所示,在示例三中,定时3早于定时4发生,即先发生定时3,再发生定时4。定时3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1=7.86ms,定时3对应的TA1=3.93×2-7=0.86ms,终端上行定时1在第4个时隙内,卫星侧终端上行定时1对齐第8个时隙。
通过上述周期性的接收PSS的方式得到的ΔRTD=-0.43,即定时4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2=7.43ms,此时,TAnew=TAold+ΔRTD=0.86-0.43=0.43。由此可知,候选定时提前量为0.43,该候选定时提前量小于定时提前临界值TAc,此时,将该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
请继续参照图9B所示,在示例四中,定时4早于定时3发生,即先发生定时4,再发生定时3。定时4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1=7.43ms,定时4对应的TA1=3.715×2-7=0.43ms。终端上行定时4在第4个时隙内,卫星侧终端上行定时4对齐第8个时隙。
通过上述周期性的接收PSS的方式得到的ΔRTD=0.43,即定时3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为RTD2=7.86ms,此时,TAnew=TAold+ΔRTD=0.43+0.43=0.86。由此可知,候选定时提前量为0.86,该候选定时提前量小于定时提前临界值TAc,此时,将该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新的定时提前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通过终端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以及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终端根据第一接收时间、第二接收时间以及周期性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传输时延变化量,通过该方式终端自身可以通过信号的接收时间,快速准确的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从而根据传输时延变化量和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根据候选定时提前量和定时提前临界值,可以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从而终端能够自行进行定时提前更新,提高了定时提前更新的效率,在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时,根据候选定时提前量和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终端不断更新的定时提前量始终位于一个时隙内,不会占据更多的时隙,节省了终端侧的资源,保证了终端的上行传输不会干扰终端的其它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网络设备也可以同步确定定时提前更新量,然后将该定时提前更新量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该定时提前更新量来更新定时提前量。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01、网络设备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网络设备为卫星时,该卫星可以根据自身轨道信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例如,卫星通过图3所示的仰角与传输时延变化量的对应关系来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该传输时延变化量可以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往返传输时延变化量。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的上行发送来确定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理论上,只要终端有上行发送,网络设备就可以估计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该上行发送可以为终端发送的任何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ACK、NACK、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等,网络设备都可以用于获取定时提前更新量。
S100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其中,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系统的临界条件为ΔTA=ΔRTD±TS,即往返传输时延的变化超过两个时隙的临界点。根据该临界条件来确定定时提前更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传输时延变化量与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差值等于0,则说明往返传输时延的变化没有超过两个时隙的临界点,因此,网络设备可不做任何处理,终端采用上述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终端自行更新TA即可,或者,网络设备按照LTE或NR的方式来更新TA。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传输时延变化量与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差值等于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确定为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
请继续参照上述表2所示,在示例一中,传输时延变化量为ΔRTD=0.02,确定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为ΔTA=-0.98,此时满足ΔTA=ΔRTD±TS,即-0.98=0.02-1。由此,将-0.98作为定时提前更新量。
在示例二中,传输时延变化量为ΔRTD=-0.02,确定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为ΔTA=0.98,此时满足ΔTA=ΔRTD±Ts,即0.98=-0.02+1。由此,将0.98作为定时提前更新量。
可选地,在将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作为定时提前更新量之前,确定传输时延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即当传输时延变化量足够小的时候,定时提前更新量会较大。该预设阈值例如为半个时隙。当大于预设阈值时,网络设备不做处理,或者按照LTE或NR的方式来更新TA。
S1003、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
S1004、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所指示的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S1005、终端根据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和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
S1006、终端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由ΔTA=ΔRTD±NTS可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Ts为一个时隙。当ΔRTD较小时,ΔTA接近与±NTS,因此ΔTA的更新范围包含[-NTS,+NTS]。由于ΔTA的更新范围发生了变化,所以定时提前命令的长度发生了变化。该定时提前命令的长度可通过如下公式8实现:
Figure BDA0001966703350000131
其中,M为定时提前命令的长度,Tc为时间单元,Tc=1/(480000×4096),单位为秒,μ的取值由参数集(numerology)决定。
当μ=0,N=1,即定时提前临界值为1个时隙时,计算得到的最小M=6。因此,定时提前命令TAC的长度为12比特,用于指示TA=(0,1,2……3840)。
终端在收到该定时提前命令TAC后,可以通过如下公式9获取新的定时提前更新量。
Figure BDA0001966703350000132
其中,TA=0时,ΔTA=-Ts;当TA=3840时,ΔTA=Ts。
本实施例提供的TAC命令的格式可参考图11所示。该TAC命令可以通过定时提前命令媒体介入控制层控制元素(Timing Advance Command MAC control element,TAC MACCE)来传输。其中,TAC字段共12比特,即在现有的6比特的基础上扩展了6比特。该TAC MACCE中还可以包括定时提前组的标识(Timing Advance Group Identification,TAG ID)。该TAC MAC CE中还包括预留比特。
终端在获取到新的定时提前量之后,根据该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根据公式9得到的新的定时提前量不会超过定时提前临界值(例如表2所示),即终端针对定时提前量的上行发送始终在同一个时隙内,不会影响终端的其它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通过网络设备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网络设备根据传输时延变化量、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定时提前命令,由于设置了定时提前临界值,增加了该定时提前更新量的范围,提高了网络设备对终端的TA的更新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到达临界条件时,是否由网络设备来更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可以由网络设备和终端协商来确定。
例如,可以协商终端自身根据不大于定时提前临界值的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而对于达到临界条件的情况下,终端不会执行上述图7实施例中的S704,则由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来更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
再例如,可以协商终端自身来完成定时提前量的更新(例如图7所示的方法),而网络设备不向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
再例如,可以协商终端自身根据定时提前临界值来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例如图7所示的方法),同时当该定时提前更新量满足上述的临界条件时,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该定时提前更新量,此时终端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更新量来更新TA。当同一时刻终端自身确定了新的定时提前量,且根据定时提前命令也确定了定时提前量时,以哪个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可以通过协商确定。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120,包括:
接收模块1201,用于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发送模块1203,用于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和所述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
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模块1201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以及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信号具体为如下中的一种:
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或导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模块12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所指示的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和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为卫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进行硬件实现时,本实施例的处理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实现,发送模块可以集成在发送器中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集成在接收器中实现。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130包括:
处理器1301以及存储器1302;其中
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终端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例如图6和图7所示的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13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130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1302是独立于处理器130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终端130还可以包括:总线13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1302和处理器1301。
图13所示的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器1304和接收器1305。该接收器1305例如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下行信号,该处理器1301可以根据接收的该周期性的下行信号来确定传输时延变化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终端所执行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140包括:
处理模块1401,用于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所述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其中,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发送模块1402,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401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与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差值等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1401还具体用于:
根据传输时延与仰角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1个时隙,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的长度为12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进行硬件实现时,本实施例的处理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实现,发送模块可以集成在发送器中实现。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50包括:处理器1501以及存储器1502;其中
存储器15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15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150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1502是独立于处理器150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网络设备150还可以包括:总线15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1502和处理器1501。
图15所示的网络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器1504,用于发送定时提前命令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Claims (24)

1.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和所述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包括: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以及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信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所指示的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和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7.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其中,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包括:
若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与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差值等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卫星,所述网络设备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包括:
所述卫星根据传输时延与仰角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11.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当前定时提前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其中,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进行上行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和所述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候选定时提前量;
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根据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和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若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量作为所述新的定时提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下行信号的第一接收时间以及上一下行信号的第二接收时间;其中,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以及所述下行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定时提前命令所指示的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提前命令和当前定时提前量,确定新的定时提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17.一种定时提前的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传输时延变化量和终端的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为所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变化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以及定时提前临界值,确定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其中,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不大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提前命令,所述定时提前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定时提前更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若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与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的差值等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则将所述候选定时提前更新量确定为所述终端的定时提前更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
根据传输时延与仰角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时延变化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提前临界值为时隙长度的整数倍。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05796.XA 2019-02-01 2019-02-01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26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796.XA CN111526576B (zh) 2019-02-01 2019-02-01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PCT/CN2019/130763 WO2020156015A1 (zh) 2019-02-01 2019-12-31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及设备
EP19912692.1A EP3905798A4 (en) 2019-02-01 2019-12-3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A TIME ADVANCE
US17/390,317 US12035267B2 (en) 2019-02-01 2021-07-30 Timing advance upda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796.XA CN111526576B (zh) 2019-02-01 2019-02-01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576A true CN111526576A (zh) 2020-08-11
CN111526576B CN111526576B (zh) 2021-10-26

Family

ID=7184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796.XA Active CN111526576B (zh) 2019-02-01 2019-02-01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05798A4 (zh)
CN (1) CN111526576B (zh)
WO (1) WO202015601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9536A (zh) * 2021-04-07 2021-07-0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337772A (zh) * 2020-10-09 2022-04-12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2077451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120638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确定方法及设备
WO2022151361A1 (en) * 2021-01-15 2022-07-21 Zte Corpor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adaptation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WO2022156607A1 (zh) * 2021-01-19 2022-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时间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276775A (zh) * 2022-08-08 2022-11-01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577B (zh) * 2008-04-30 2012-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上行发送定时提前的方法和装置
US8526420B2 (en) * 2010-07-16 2013-09-0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uplink timing advance maintenance
EP3018938B1 (en) * 2014-11-07 2020-09-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ystem for LTE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in unlicensed bands
CN114204968A (zh) * 2017-01-06 2022-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8147672A1 (ko) * 2017-02-09 2018-08-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CN107197517B (zh) * 2017-08-02 2020-11-06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ta分组的lte卫星上行链路同步方法
CN107333241B (zh) * 2017-08-02 2020-07-07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lte体制的卫星移动通信上行发射端定时调整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7772A (zh) * 2020-10-09 2022-04-12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2077451A1 (zh) * 2020-10-16 2022-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120638A1 (zh) * 2020-12-08 2022-06-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4916254A (zh) * 2020-12-08 2022-08-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4916254B (zh) * 2020-12-08 2024-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确定方法及设备
WO2022151361A1 (en) * 2021-01-15 2022-07-21 Zte Corpor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adaptation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WO2022156607A1 (zh) * 2021-01-19 2022-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时间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079536A (zh) * 2021-04-07 2021-07-0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提前量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276775A (zh) * 2022-08-08 2022-11-01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276775B (zh) * 2022-08-08 2024-01-30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576B (zh) 2021-10-26
EP3905798A4 (en) 2022-03-02
WO2020156015A1 (zh) 2020-08-06
US20210360556A1 (en) 2021-11-18
EP3905798A1 (en) 202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6576B (zh) 定时提前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1565472B (zh) 一种确定定时提前量的方法及设备
US1179275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dvance
JP201852589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装置対装置通信端末の同期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8605356B (zh) 无线装置、第一接入节点和其中的方法
AU20203979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compensation gap
CN112788777B (zh) 适用于卫星网络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5053606A (zh) 非陆地网络通信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定时提前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91316A (zh) 一种时域资源配置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36617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868190B (zh)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
CN114303428A (zh) 确定时间戳的方法、终端设备、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设备
CN115225135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2035267B2 (en) Timing advance upda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3038894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ication of valid time
AU202046214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determination
WO202410892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ing enhancement in store and forward mode
US202301997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lot format indication in ntn system
CN115734332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30725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866739A (zh) 上行自主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KR20170136996A (ko) 고속 열차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